第2790章 上下左右夠不着,前後周邊挨不上

有些事情,太過明白了,是一種痛苦。

江東二張在研討的問題,其實在孫權和周瑜之間,也在探討。

在得知了周瑜病情日益嚴重之後,孫權變得明顯沉默了許多,並且也比較能聽得進周瑜的話語了。

這一次孫權特意帶了一件皮裘,前來送給周瑜。

『多謝主公。』周瑜倒也沒有什麼客氣,將孫權送來的皮裘展開,鋪在了腿上。

周瑜現在雖然說歲數不大,但是當下看起來卻宛如一名老者。

長時間的咳嗽,使得周瑜身軀越發枯瘦。

肺部,不管是在中醫理論,還是西醫解剖上,都是人類最爲重要的器官。雖然說不像是心臟或是腦部這樣,稍微損害就難逃一死,但是肺部一旦出現問題,可能比其他臟器的病痛更讓人痛苦。

心臟出問題,可能幾分鐘,或是幾十分鐘,就致命了,其他部位多數也是如此,但是肺部的疾病,特別是慢性的,亦或是隱患類的,一般都很能拖,將一個壯漢活生生拖成骷髏,將一個年輕人拖得白髮叢生,垂垂老矣……

就像是大多數的熊孩子一樣,只有在父母垂危的時候,才明白父母苦心一樣,只有面臨失去,才發現擁有的珍貴。

孫權當下才真正明白周瑜不是要害他,他纔算是真正的完全信賴周瑜。

沒錯,孫權是自從意識到周瑜快死了的時候,他纔會信任周瑜。

否則孫權之前老是懷疑周瑜要要偷他家……

肺病的人,一般都是要靜養。就像是一些老人,若是好好的,說不得多活兩年,但是如果碰到些什麼事,那就說走就走了,可問題是周瑜難的能靜下來……

『此等皮裘……』周瑜摸了摸膝蓋上的皮子,『做工不俗,想必是長安來的……主公不必如此破費……』

漢代的制皮技術,相對來說是比較粗糙的。

大多數普通的皮子,都很硬,甚至味道很是嗆人。

唯獨只有長安所出的皮裘,不僅是比一般的皮子要柔軟,而且也不會有嗆人的氣味,自然成爲了士族子弟追捧之物。

江東雖然不能算是多嚴寒,但是很多士族子弟依舊會備着一兩件的皮裘,就等着江東偶爾那麼一兩天的下雪天,特意穿出來晃盪一下,基本上都是抱着一種反正旁人都有,我自然不能沒有的想法。

因此整體上來說,這一類的皮裘也是搶手貨,價格不菲。

『此等身外之物,能值幾何?』孫權嘆息道,『若可稍緩都督病痛,便是千金又有何妨?』

周瑜笑了笑。

陽光照下來,落在周瑜的有些白色的鬢角上。

『江東醫師都是廢物!』孫權忽然多少有些憤恨的說道,『都督放心!我已是派人前往長安,定然請得名醫前來,爲都督延壽增年!』

周瑜笑了笑,輕咳了一聲,聲音虛弱,『多謝主公。生死有命,主公也不必苛求。』

周瑜的聲音很是虛弱,因爲肺部的疾病,導致周瑜的中氣越發的不足,他已經不能像是之前那樣朗聲說話了,甚至是保持普通的音量,都有些難以做到,只能是細聲慢語,才能說上幾句,要不然就會引發咳嗽……

『比起我的病來,主公應該更注重這個……』周瑜拍了拍膝蓋上的皮裘,『江東如今,物產皆賴於外……此乃大忌也……』

江東當下不如後世,也喊不出什麼經濟全國的口號,不管是農業還是手工業,漢代的江東都是比較差的,這種局面一直到了晉朝南遷之後,才被大幅度的扭轉。

不僅是醫生,手工業品其實也是依賴於外,這對於江東的發展,無疑是一個很大的障礙。

孫權點頭,『都督所言甚是。我之前和東部商議,再開屯田十萬畝,不過屯田之法,雖說爲長久之策,不過見效稍緩……至於交州劉玄德,如今商貿方興,尚不足以用……』

從江東到交趾,雖然是沿着海岸線走,但是也不代表着一切都能順利。就算是路上船上都是沒有什麼問題,一年也就只能是走一趟來回,否則頂着季風,逆風而行,對於當下的航海技術來說,確實是有些困難。

在加上造船技術的限制,以至於海路貿易的數目多少還趕不上陸路。

江東當下的貿易局面,或許也是歷史上渣權怒開海上的一個重要原因。

周瑜點了點頭,『此等之事,主公和二張商議就好……不過有一事,主公要早拿主意……』

孫權問道:『何事?』

周瑜咳嗽了幾聲,然後停頓了一會兒,說道,『江東……咳咳,江東之要,非山川之險也……乃人心之所固也,若得人心守固,便是百萬兵至,亦不得撼,若之不得,便是千騎亦不敵也。武陵蠻叛固然重要,然並非當下主公所急……』

孫權坐得端正,拱手而禮,『願聞其詳。』

願聞其詳這四個字,孫權也不止一次的對着周瑜,或是其他人這麼說過,但是之前孫權說的時候,往往都有一些掉以輕心,亦或是敷衍了事之態,但是現在……

孫權的態度非常好,但是周瑜卻沒有立刻說什麼,而是仰起頭,目光略有些遊離,不知道是在望着天空,亦或是在想着一些什麼,過了片刻之後,周瑜又輕咳了兩聲,才說道,『主公……可知何爲天命?』

『天命?』孫權一愣。

或許周瑜也在心中感慨着天命的問題,或許是什麼其他的想法,反正當下這兩個字一出,孫權也不由得沉吟起來。

周瑜緩緩的點了點頭,似乎想要說一些什麼,但是又引起了一陣咳嗽。

孫權上前,一邊幫周瑜順氣,一邊叫人送些水進來。

一時間有些慌亂,所幸片刻之後,周瑜的咳嗽漸漸停息,然後飲了一些湯藥,略有些疲倦的半躺着。

僕從退下。

孫權看着周瑜,有些無奈,又有些悲傷。

有時候,天命這兩個字,就像是沉甸甸的石頭一樣,壓在心間。

衆所周知,在華夏古代傳統政治中,『天命』是一個政權最爲重要的立國之本。

孫權作爲江東統治階級頂層人物,雖然在智慧上不是頂層的,但是畢竟屁股決定腦袋,在權術上也逼迫着他要成爲頂尖的人物,而且歷史上他也確實如此,一輩子都在和江東的士族子弟做政治上的鬥爭。

周瑜的話,就像是一把尖刀,一下子破開了許多迷霧,使得江東的情形一下子明晰了不少。

沒錯,江東的問題,其實就是這兩個字,『天命』。

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以董仲舒的天人感應爲基礎的天命之說,就成爲了大漢三四百年間最爲正統的執政理論。這種理論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統治標準,更是劃分了統治階級,『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

當下漢代的天子,誰都清楚已經不太像是一個天子了,那麼這個『天命』是否就代表着開始轉移了?

反正老天爺是不會變的,既然天地不變,也就只能是順應『天命』的人要變了。

這個問題或許在早幾年的時候,沒有人敢說,但是現在三足鼎立的情況下,似乎也沒有什麼好忌諱的了。

『天命之所易,不外其二……』周瑜緩緩的說道,『一則爲虞夏,一則爲湯武……主公,你可曾想好了?』

『虞夏……湯武……』孫權喃喃重複着。不知道爲什麼,他的心跳有些快了起來,似乎咚咚有聲,就像是千百年戰場上的戰鼓,在他心頭敲響。

對於大漢,或者對於江東的很多人來說,『虞夏之興』和『湯武之王』是所謂『天命正統』的這個觀念之中最爲重要的兩條路線。

不僅僅是對於漢代,幾乎後續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改朝換代,不外乎就是遵循堯、舜、禹三代和平禪讓的『虞夏之興』的模式,亦或是遵循商湯、周武王暴力推翻上一代的『湯武之王』模式來進行的,在封建王朝的帝業傳承的『合法性』上面,這兩條道路都是所謂的『正途』。

因此,所謂的王朝的天命,其實就是圍繞『虞夏之興』和『湯武之王』兩種政權建立模式,而形成的一整套用以說明新的朝代是『其德同天,乃能稱帝』的政治正確性,以及相關的輿論運作體系,對新王朝合法性進行論述、爭取廣大臣民對新朝的政治上的認同。

江東的問題就在這裡。

因爲江東,既沒有『虞夏之興』,也沒有『湯武之王』……

江東當下,就是這麼可憐巴巴的。

天意從來高難問。

上天的意志,凡人如何知曉?

這就需要另外的一個模式,亦或是一個系統來解釋。

東漢光武建立的解釋系統,就是讖緯。讖緯和神異,其實就是假設一些先賢能夠預測天意,故而將其以讖語的方式記錄下來,以便後人掌握、運用。在光武之後,讖緯極度盛行,並被納入天命的輿論運作體系中,成爲東漢對朝代正統性論述的重要依據,也一直是在山東經學體系之中盛行。

『代漢者,當塗高也?』孫權吐出了一句話。

周瑜閉着眼,緩緩的點了點頭。

歷史上的三國之中,這句話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導火索,點爆了不只一個大雷。

不過,這也正好體現出了江東先天的不足。

周瑜雖在病中,依舊憂慮江東,而江東的問題,其他的問題暫且可以不論,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周瑜覺得,如果說天命的兩條路,一條『虞夏之興』,一條是『湯武之王』的話,那麼曹操當下就是明顯是要走『虞夏之興』了。

歷史上的曹魏也確實是如此。

和漢代高速公路袁術不同,曹魏解釋『代漢者,當塗高也』這一句話,是表示取代漢室統治天下的將是『塗高』,是指『魏家受命之符』,是上天的安排,甚至連『魏』這個字也是特意挑選的。因爲『塗者途也;象魏者,兩觀闕是也』。

wWW. ttКan. ¢ ○

『魏』字的意思其中有指道路兩邊高大的宮闕的意思,所以『當途』而高大者爲『魏』,所以魏當代漢就似乎理所應當起來。通過這一解釋,曹魏便有了『受天命代漢』的輿論根基。

另外,曹操佔據了原本光武中興的根據地,大漢的中原地區,並且在後期將政治中心轉移到了冀州鄴城,而這個中原地域,也是上古所尊崇的『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三代故地』,是『受命於天』表徵之一。

這樣的論調,也比較能夠得到中原士族子弟的認同,也就多多少少會具備一些『虞夏之興』的意味,能夠藉此得到中原士子的認可和支持。

不管是當下,還是歷史上的曹操,其實都是在這樣的一條路上行進的,通過通過讖緯之說的聲勢營造,結合其佔據中原的實力條件,最後以『漢魏禪代』的和平過渡方式複製了古人極度推崇的堯、舜、禹三代間的『虞夏之興』的天命典故,通過『其德同天』的天命之說,最終將曹魏政治集團逐步送上了正統地位。

而另外一邊,取代了原本劉備的『伐惡』之道的斐潛,則是比歷史上的劉備,更加符合『湯武之王』的天命道路了……

雖然說在歷史上,劉備最後是以漢爲正統,表示自己纔是大漢的正統繼承人,但是劉玄德同學的出身麼,其血脈關聯麼,騙騙一般人倒也罷了,真要是硬往湯武上面靠,多少還是有些矛盾的。

在歷史上,劉備並沒有一味的講述湯武,而是開創性的表述自己是『漢有天下,歷數無疆』,說漢家是有傳承的,要從西漢開始算,中間雖然有王莽的謀逆,但是後來依舊是有光武的中興,因此董卓甚至是曹操,不過就是類似於王莽再現而已,最終還是會由劉備如同光武一般,重新將大漢推回正確的輪迴之上,實現大漢的『歷數無疆』。

所以劉備同學也表示他是正統的天命繼承者,他繼承的不僅是東漢,而且還是包括了西漢,是從他爺爺的爺爺的爺爺的爺爺那邊繼承下來的天命……

欸,這麼一說,似乎就比曹魏高大上了不少,而且更加具備可信度,因此劉備討伐曹魏,似乎也代表了『天罰』。

當然,如果歷史上的劉備真能討伐了曹魏,那麼他的這個『天命』自然是無可厚非,可問題就在於這裡,罰之不勝,爲之奈何?

一罰二罰,或許還可以稱之爲老天爺給的考驗,這三罰四罰之後,依舊毫無收穫,那就是不是有些問題了?五罰六罰七罰之後,川蜀人自然就開始嘀咕了,這是誰罰誰呢?

而現在,作爲若隱若現在走着『湯武』之道的斐潛,卻沒有歷史上劉備的尷尬。

不管是之前對於邊疆大漠,還是對於西羌的征討,以及對於川蜀建寧地區的平定,反正種種的戰爭不僅是沒有讓斐潛的關中政權疲憊衰敗,反而一次次宛如烈火鍊鋼一般,越發的鍛打出了閃亮的招牌,湯武的『代天行誅』的味道越發的濃厚。

雖然說斐潛一直以來都是以大漢臣子自居,並沒有流露或是對外表達出要如何取代大漢,但是湯武當年不也是如此麼?商湯滅夏、武王伐紂,乃是因夏桀、商紂多行不義、獲罪於天。故而湯、武『代天行誅』,正是『其德同天』的體現。

或許很多人就在想着,如果那一天真的曹操做出了什麼『上天不容』之事,那麼關中斐潛是否就會像是上古湯武一般,領天下之兵而伐之?

而且周朝當年是在西邊,如今斐潛也是在西邊,這真的就是一個巧合?

當然,當下曹操也在做着一些轉變,斐潛那邊也對於這些所謂的讖緯進行摒棄,不過不管曹操和斐潛做一些什麼,問題是可憐的江東,兩邊都挨不上啊!

孫權想着,越想便是越心慌,額頭上的汗珠滾滾而下。

江東政權的發跡者,孫堅最初是大漢逆臣袁公路的部將。

逆臣的臣子,能是好人麼?

這輿論基礎,起初簡直是糟糕得一塌糊塗。

後來孫策在周瑜的謀劃之下,和袁術割裂,並且上表給漢天子,並藉此取得了朝堂的正式承認和冊封,這才使其與所統領的江東民衆有了名義上正式的君臣關係。

這就是江東基業作爲根基的那塊石頭。

可是如今這塊基石,卻成爲了江東想要進一步抵達天命競爭者的道路上的阻礙。

歷史上江東兩邊都靠不上,導致了孫權一會兒和劉備同牀共枕,一會兒又和曹操眉來眼去,將一朵白蓮花扮演得惟妙惟肖,先是本着『爲漢除賊』的名義與劉備達成同盟共同抗曹,但不久之後便是悍然出牆,襲殺關羽,向曹魏稱臣,不過沒過多久,江東又再次反叛曹魏,聯蜀伐魏。

這種反覆橫跳的情況,使得孫權兩邊都不討好,不管是支持『虞夏之興』的,還是支持『湯武之王』的,都不認同孫權,以至於孫權在歷史上無緣巴蜀這個『高祖帝業之基』,同樣也無緣中原這個『三代興旺之地』,使孫權不可能舉起類似『高祖滅項』的大旗,也無法效仿堯舜禹之間的『虞夏之興』之舉。

後來孫權找到了些所謂讖緯上的支持,但是其稱帝的法理基礎其實十分脆弱。爲此,孫權最後採取的彌補措施是與蜀漢結盟,希望以漢室對其帝號的認同來強化其即位的合法性。即便是如此,江東的種種自相矛盾的做法,使得江東的天命之途混亂無比,必然導致其稱帝的正統性依據被懷疑,進而導致江東人都不認可孫氏政權的『天命』,也就不足爲奇了。

如今,在周瑜的提點之下,孫權似乎有些預見到了未來的這種困境,不由得有些無措的問道:『都督,這……這究竟要如何是好?』

孫權如今還未完全進化成爲孫大帝……

嗯,即便是孫大帝,其實也未必能走出一條新路來。

周瑜緩緩的搖了搖頭,然後看着孫權說道:『天命……旁人給不了,唯有自身求……一步走錯,就是萬劫不復……主公,他們很快就會讓你出來了……要怎麼走……你需要想好了……』

第七一八章 有人可以收第三八二章 盧常之死第五十七章 拖拉的劉辯(聖誕節加更)第八十八章 無禮之殺第2597章付出,要有回報第3206章 錯第3005章西域猢猻有多少第1623章 天元(加更還欠賬)第九九九章 截殺糧道第2278章城裡和城外,江南和江北(加更)第3024章一路向西和一路相惜第五二零章 六角和七絃第2234章解決事,解決人第八一四章 將對帥(三)第1538章 人到中年第2361章壁虎的尾巴第1958章冀州賢良,再讀鹽鐵第2572章人仰馬翻第3322章 死與生第五六八章 已經註定的選擇第一七四章 酸棗和洛陽的距離第2488章血和鐵第二四四章 古經今經第2187章第一道的曙光第1456章 格局第五二二章 四知和三惑第2343章一個坑可以埋多少魂第一九四章 劫殺之棋第1839章 擦槍易走火第二一零章 該放手還是要放手第1372章 跗骨第3105章 抓兩手第3349章 騾驢當年第2438章獎勵的困境第1566章 青羊肆第2044章天有三日,地免三公第1599章 三處着手點第2256章何地不是埋骨處第3418章 不會不然第1008章 心中喜事第1546章 徵西之賊第3105章 抓兩手第2686章領令遵令天子令第1149章 殺雞儆猴是對是錯第二四零章 雙贏模式第八零八章 草原狼王中的狼王第一五三章 送走第一四五章 那隻粗糙溫暖的手第2327章有你我二人足矣第1235章 臨陣感悟第1220章 追夢總是會付出第3254章 價值第六六四章 待價而沽第1954章金牛攻勢,五丁開道第七十八章 立志農桑的棗祗第2677章順藤摸瓜清亂麻第2210章水魚論政第1258章 喝酒切莫問姓名第一六九章 春風依舊笑桃花第1286章 無味的酒第2326章主動或是被動的形勢第2404章新的菜式第三一八章 怎麼選啊第1004章 山雨來襲第三十九章 拜師前的交易第1475章 曹孟德的決意第五零零章 紅城第2311章鮮血和交換,謀劃和策略第十九章 記名弟子第1092章 無形戰爭的前奏曲第2743章 聲東西第六四一章 另闢蹊徑第一五六章 老朋友新旅程第五九四章 不同的作戰模式第3172章 應該歡喜還是應該悲傷第2390章就這?就這!第2312章消失的希望,跌落的野望(加更)第七八五章 於夫羅的誓言第二四五章 背影第三七六章 用人的問題第1271章 陣列也有優缺點第七九二章 意料外的對陣第1691章 器文第五八零章 那一顆風乾的淚滴(月票6/26)第2947章彼此名言絕,誰能事通達第2215章新的戰鬥第二三九章 私貨第3316章 聞喜城外的大潰退第二七四章 命懸一線第七八一章 釣魚的魚餌第2073章一紙詔書,一方天地第三二四章 造勢第3412章 如出一轍第1144章 以爲是和自以爲第1797章 後營,後腰第六二零章 疑兵!血戰的序幕!第2452章交錯的選擇第2983章難統合第二六五章 離去第2378章競爭對手(加更)
第七一八章 有人可以收第三八二章 盧常之死第五十七章 拖拉的劉辯(聖誕節加更)第八十八章 無禮之殺第2597章付出,要有回報第3206章 錯第3005章西域猢猻有多少第1623章 天元(加更還欠賬)第九九九章 截殺糧道第2278章城裡和城外,江南和江北(加更)第3024章一路向西和一路相惜第五二零章 六角和七絃第2234章解決事,解決人第八一四章 將對帥(三)第1538章 人到中年第2361章壁虎的尾巴第1958章冀州賢良,再讀鹽鐵第2572章人仰馬翻第3322章 死與生第五六八章 已經註定的選擇第一七四章 酸棗和洛陽的距離第2488章血和鐵第二四四章 古經今經第2187章第一道的曙光第1456章 格局第五二二章 四知和三惑第2343章一個坑可以埋多少魂第一九四章 劫殺之棋第1839章 擦槍易走火第二一零章 該放手還是要放手第1372章 跗骨第3105章 抓兩手第3349章 騾驢當年第2438章獎勵的困境第1566章 青羊肆第2044章天有三日,地免三公第1599章 三處着手點第2256章何地不是埋骨處第3418章 不會不然第1008章 心中喜事第1546章 徵西之賊第3105章 抓兩手第2686章領令遵令天子令第1149章 殺雞儆猴是對是錯第二四零章 雙贏模式第八零八章 草原狼王中的狼王第一五三章 送走第一四五章 那隻粗糙溫暖的手第2327章有你我二人足矣第1235章 臨陣感悟第1220章 追夢總是會付出第3254章 價值第六六四章 待價而沽第1954章金牛攻勢,五丁開道第七十八章 立志農桑的棗祗第2677章順藤摸瓜清亂麻第2210章水魚論政第1258章 喝酒切莫問姓名第一六九章 春風依舊笑桃花第1286章 無味的酒第2326章主動或是被動的形勢第2404章新的菜式第三一八章 怎麼選啊第1004章 山雨來襲第三十九章 拜師前的交易第1475章 曹孟德的決意第五零零章 紅城第2311章鮮血和交換,謀劃和策略第十九章 記名弟子第1092章 無形戰爭的前奏曲第2743章 聲東西第六四一章 另闢蹊徑第一五六章 老朋友新旅程第五九四章 不同的作戰模式第3172章 應該歡喜還是應該悲傷第2390章就這?就這!第2312章消失的希望,跌落的野望(加更)第七八五章 於夫羅的誓言第二四五章 背影第三七六章 用人的問題第1271章 陣列也有優缺點第七九二章 意料外的對陣第1691章 器文第五八零章 那一顆風乾的淚滴(月票6/26)第2947章彼此名言絕,誰能事通達第2215章新的戰鬥第二三九章 私貨第3316章 聞喜城外的大潰退第二七四章 命懸一線第七八一章 釣魚的魚餌第2073章一紙詔書,一方天地第三二四章 造勢第3412章 如出一轍第1144章 以爲是和自以爲第1797章 後營,後腰第六二零章 疑兵!血戰的序幕!第2452章交錯的選擇第2983章難統合第二六五章 離去第2378章競爭對手(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