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黎明前總是最暗

雖然臨晉城內鄭甘埋伏的人員並沒有奏效,也沒有起到配合的作用,但是潼關之內只有馬延駐守,並沒有其他人在一旁提點,再加上或許是馬延原本就當過一陣流民,也度過一陣較爲貧困的生活,因此當關中的一部分流民亂紛紛的涌向潼關的時候,馬延並沒有像是徐庶一樣,一開始的時候就留下了後備拔出隱患的手段,因此悲劇就不可避免的產生了。

當然,其中還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爲徐庶等三人放出的風聲,在有心人的加工之下,徵西將軍斐潛的戰敗就變成了戰亡,說得多了,就連造謠的人自己都相信了徵西將軍已經身亡,更不用說偏離了政治中心,信息相應比較滯後的潼關了。

城池殘破不可怕,就算是臨晉城這樣,已經一門洞開的也並不算是什麼,歷史上憑藉一個殘破軍堡,抵禦了數倍甚是數十倍的大軍攻擊的例子也並不少見,最可怕的反倒是軍隊的無序混亂。

在一個通信基本靠吼的年代,一個將領所能直接控制的範圍總歸是有限的,並不能像後世遊戲當中,一個冷靜的震盪波技能使用出去,半個屏幕混亂的己方的部隊便可以立刻迴歸秩序,很多時候因爲控制力和傳達時效的雙重作用之下,一旦混亂開始產生和蔓延,就算是再有能力的將領都只能是仰天長嘆。

就像是赤壁之戰的時候曹操手下難道不是武將林立,然而一旦全軍開始混亂,便是不可救藥的慘敗。

馬延又不能像是徐庶一樣,公然在守城兵卒之前宣稱之前所有的徵西將軍的消息都是謊言,因爲就連馬延自己,在有鼻子有眼的謠言面前,雖然口稱不信,但是和大多數不知情的兵卒一樣,多少心中也有些疑惑。

所以當楊俊統兵再度攻打潼關的時候,驟然在夜間作亂的內應,就給了馬延沉重的一擊,在面對楊俊一整天的高強度進攻沒有並未落於下風的馬延部隊,卻在夜間敗給了作亂的流民。當然,嚴格說起來,其實還是敗給了自己,在抑制不住的混亂面前,馬延最終只能是帶着少數的親衛,搏殺出一條血路,敗逃出關,不知所終。

楊俊一戰之下,自然抒發了之前在潼關之下的鬱結,欣欣然揮軍直指臨晉,終於和呼廚泉合兵於一處。

而在臨晉的戰役,終究在這一刻,到了最艱難的時分。

先前徐庶在呼廚泉身上賺取到了便宜,在楊俊援軍到了之後,便全數抹平,甚至實力相比還有些失衡,更不用說潼關陷落,就代表着弘農方面的援軍會源源不斷前來。當下徐庶這一支兵馬,已經沒有了任何的退路,就算是棄城而逃,同樣也跑不過南匈奴追擊。

對於呼廚泉和楊俊兩人聯合軍隊來說,臨晉城就是一個標誌,雖然潼關已經攻下,是可以先繞過臨晉,去攻打其他地方沒有錯,但是之前呼廚泉在城下死了不少兵卒,當下自然是紅着眼睛,死活要先拿下臨晉再說。因此楊俊在考慮了一陣之後,也就同意了聯兵先攻伐臨晉,至少要讓其餘縣城的徵西兵卒懂得一點,抵抗是沒有好結果的。

所以,在臨晉城下的戰事重新展開之時,就越發的慘烈了。從圍城伊始,呼廚泉就驅趕麾下兒郎,還有更多的漢人百姓,一次次的向臨晉城牆發起衝擊,至於膏塗遍野,也是在所不惜!他只是紅了眼睛,要將這臨晉城拿下來,以解心頭之恨!

在面對如此的局面之下,徐庶也不敢託大,空着城門讓呼廚泉和楊俊的聯軍肆意進攻,兵力數量發生了重大改變的時候,再選擇這樣的舉措,無疑就是自取滅亡,因此徐庶令人用沙土磚塊,將整個門洞全數填塞,但是此處終究是留下了一個破綻,楊俊派遣了不少兵卒百姓,夜以繼日的在東城門此處刨挖填塞的沙土磚塊,企圖打通道路。

有了漢人兵卒的協助,整體攻城的秩序明顯改進了不少,就連傷亡也不再像之前那麼多了,影響最大的便是楊俊派遣了士卒,在城下先是用人力連接起一片的櫓盾,結成一個方陣,死死的抵在城牆之下,作爲臨時的庇護,旋即有更多的輔兵和民夫加入進來,將塗抹了黃泥的木板在城牆下搭建起一個傾斜的木質架構,成爲了兵卒進攻的前站和刨挖城牆的突破點。

而反觀臨晉城上,原本儲備的滾木礌石已經幾乎是全數用完,城池周邊能拆的房屋已經拆光,就差拆城牆朝下推了。羽箭更是稀少,城中工匠雖然不斷的在趕工,但是伴隨着鐵水用光,最終也只能是靠回收城下射進城內的箭鏃來循環使用。

唯一的守城利器,便只是剩下大桶大桶燒得滾熱的開水……

但是燒開水依舊是要材料的,城中雖然有水源,水多少是不缺的,但是用來燒水的柴薪,卻是一刻少過一刻,不說那些拆除出來的木樁木棍,就連街道上的門扉門板,也幾乎是拆下當成了燃料。

幾大桶的沸水從城頭潑灑而下,順着木板和櫓盾的縫隙便潑濺下來,將下面正窩在城下遮蔽點內的兵卒和民夫燙得皮開肉綻,暴露在外的皮膚就像是烹煮的蝦皮一般,頓時變得通紅一片,一個個慘叫着翻滾着逃到了外面,有的捂着着臉,嚎叫着跌跌撞撞的一頭扎進了壕溝之內,然後不知道是木樁還是之前兵卒遺留的刀槍,再次慘叫之後,便漸漸的沒了氣息。

但是大多數的兵卒只是燙傷了手臂和軀幹,雖然在泥土中摸爬滾打的這些兵卒,未必能夠挺得過去隨之而來的皮膚潰爛和大面積的傷口感染,但是至少在發燒發熱之前,這些兵卒依舊可以戰鬥,對於戰鬥力的減免,並沒有火油那麼直接有效。

至於那些衣衫破碎的百姓民夫屍身,則是更多,倒得到處都是,幾乎都要將臨晉城下的壕溝填滿了。當然,在這些壕溝的民夫屍首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匈奴人射殺的,但凡是企圖退縮,從壕溝撤離戰場的民夫百姓,都會遭到督戰的匈奴兵卒毫不留情的箭矢,重新將他們逼回城池之下去。

壕溝之內,最先前死亡的屍首已經開始腐爛了,腹脹如鼓,有的不知道是因爲什麼,爆裂開來,都腐爛成爲了黃綠色的大腸小腸,就像是灌水的橡膠球爆開一般,噴濺得到處都是,一節一節的腸子或者掛在木樁上,或是落在染成了赭紅的泥土上。

被沙土堰塞的東城門,更是日夜不停的有人在開挖,雖然有徵西兵卒不斷的往門洞當中填塞條石和泥沙,但是很快的也就被挖走搬走。城洞當中人人就跟泥猴一樣,完全沒有人的形狀,只是在不停的挖着,然後一框框的泥土往外甩,在城門洞兩側堆起了兩個小土包……

臨晉城上,徐庶臉上也沒有了輕鬆寫意的神色,只剩下了一臉的塵土和血污。太史慈原本用的長戟也在重度戰鬥當中,砍斷了月牙,變成了一柄殘缺的長槍在用。

陳浩陳恭更是不用說,奔走在城牆之上,四處救火,累得連刀都舉不起來的時候,也只是靠着牆垛依上片刻,因爲他們知道,若是一坐下,恐怕就沒有哪個毅力再重新站起來了……

臨晉城中在連續幾日的攻伐之下,也是進入了最後的倒計時,城頭守軍固然是死傷累累,就連協助搬運的城中百姓,也出現了較大的損失,鮮血沾滿了城牆,從青磚當中滲透下去,直至被夯土層默默的吸收。

徐庶依舊是在城池之上,沒有退縮半步,連日的勞累,就連他原本壯碩的身軀似乎都單薄了一些,在戰鬥間隙,依舊不忘了鼓舞士氣,只不是嗓子已經是乾涸無比,沙啞着就像是砂石在相互磨礪:“匈奴狗和楊氏兵卒都是我們的手下敗將!他們沒幾天蹦達了!徵西將軍已經過了隴山,不日便到!當初這個呼廚泉,要不是我們徵西將軍庇護者,哪裡來的什麼右賢王!再撐兩天,再撐兩天!徵西將軍必然趕到!到那個時候,每個兄弟都可以憑戰功分賞錢,分田畝!就算是死了,賞賜也一樣會給到你的親人頭上!這都是登記在冊的!”

徐庶吼着,雖然嘴上說得硬氣,但是心中卻沒有多少底數,尤其是在潼關陷落之後,這種失去了掌控的感覺越發的明顯,這讓徐庶第一次感覺到了無力感,但是又不能在普通兵卒面前表現出來,內心和肉體上的雙重煎熬,幾乎是每一個時刻都苦痛萬分。

幸運的是,除了徐庶個人作用之外,徵西將軍斐潛早在並北之時就推行的軍人戰功系統,已經是深入兵卒的內心,就算是現在戰況紛亂,但是諸多兵卒還是最終選擇相信徐庶的話語,戰功可以換來家人的富裕,換取免租賦的田地,這對於從沒有過私產的這些兵卒來說,依舊是一個可以豁出命去拼搏的目標,因此臨晉城上,雖然士氣的確不是很高,但是軍心依舊不是很亂。

城池之下忽然傳來了一些異樣的聲響,然後便是一陣歡呼之聲,而正在鼓勵兵卒的徐庶聽了卻不由得心中一沉。

福兮禍所伏,這句話真是一點錯都沒有,前兩天用來焚燒南匈奴兵卒的東城門的陷阱,如今終究是成爲了一個破綻,若是之前僅僅憑呼廚泉那些兵力,的確是威脅不是很大,但是加上了楊俊的兵馬,有了充足人手之後,要不是南面城池灘塗鬆軟不便,說不定都會四面合圍攻伐的情況下,洞開的東門就不能經得起人手的大量消耗了。

再者,連續的攻伐之下,兵卒的體力也是消耗殆盡……

太史慈走了過來,套上了一身的重甲。

守城的幾日,少有人披重甲的,因爲大部分人在城頭一熬就是連續幾天來回奔走之下,有誰還能堅持着將重甲穿戴全套的?

可是現在,太史慈帶着二十餘名的兵卒,也就是跟在徐庶身邊的最後的一隻親兵衛隊,卻人人披着重甲,而且手中還擎着盾牌,就連在插在背上的戰刀都多帶了兩把。

他們剛剛纔退下去休息不久,或許只是吃了點東西,稍微緩了口氣,而現在卻不得不重新走回戰場之上。

徐庶目光從太史慈開始,一個個的看了過去,隨後緩緩的正了正衣冠,雖然衣袍已經是殘破污濁不堪,但是徐庶依舊像是穿着最爲華麗整潔的衣裳一樣,認認真真的整理了一下衣袖,還有沾染了血污的頭冠,最後朝着太史慈爲首的二十餘名兵卒鄭重一拜。

黑的是黑煙瀰漫的天空。

紅的是鮮血淋漓的城牆。

而在紅黑之間,便是彎腰低頭的徐庶,和全副武裝的太史慈一行人。

太史慈高大的身軀,縱然是套上了雙層的戰甲,依舊是挺得筆直,見徐庶大禮參拜,因爲甲冑不便,便也是捧着殘破的長戟還了半禮,便轉身走下城牆。臨晉東門堰塞的門洞,已經即將被楊俊的兵卒挖透,太史慈等人便是最後的一道屏障。

身披重甲的兵卒一個個的從徐庶面前走過,默然的走向他們或許是最後的戰場……

城東城門即將被挖通的消息也傳到了在城外壓陣的楊俊耳中,楊俊沉默片刻之後,便猛的一揮手,背後上幾十面的戰鼓便轟然擂響,就連南匈奴的十餘名的號手也是用盡了氣力吹響了牛角,三個方向上的攻城兵卒就像是瘋了一般,爆發出巨大的聲響,接着這些兵卒伴隨和吶喊之聲,就像是巨浪一般,要將臨晉城這個小小的在洛水之側的城鎮,掀翻吞沒一般!

城內城外,在這一刻,似乎都意識到了一點,在這一次,支撐了許久的臨晉城終歸是要走到了盡頭,當下極其惡劣的局面下,已經是絕無可能繼續撐得下去,終將是迎來覆滅的時刻!

第1232章 當關之夫第2913章糾糾葛屨,可以履霜第3275章 覺得都沒錯第一二零章 跑腿的龐統第1240章 行軍途中的小變化第2678章前後試探鬼怪來第八五二章 風雅頌(五)第3291章 留得青山在第2487章義與孝第2490章退朝罷第1062章 種劭的一線生機第3375章 一點小想法第1063章 那被遺落的錦帛第一三三章 師兄的弟子第八七六章 不速之客(一)第2476章對不對第2760章 鄉情可寄第1295章 黑玉斷續膏第2348章不同的途徑第三五七章 昕水河畔一槍東來第三十八章 謀劃第1991章華佗治病,公孫行獵第1954章金牛攻勢,五丁開道第2228章人在做,做在人第二六零章 太原之人第二二九章 搬遷之難第七零四章 素手爲羹湯第八十五章 再上旅程第三三八章 血泡第三三七章 風起第3262章 要說緣由就是說窮人不努力第1690章 市坊第2793章 竇陳往昔陳年案,比景今日同路人第七六八章 烈火中戰鬥第1594章 一碗舊麥飯第740章 在小球大球之間第2124章拍大腿第2070章胡漢規劃,北域都護第1050章 人心到底不是NPC第九七三章 潼關第1843章 押上桌開牌第1119章 這一場風花雪夜第1800章 定川,定人第七十二章 漢代基層官吏(元旦加更)第2300章不多的選擇第2205章等着過年第2691章東西合審孔文舉第九九零章 搶或者被搶第2886章情緒,各自的不同第2663章誰贏誰輸第3350章 抉擇當年第2899章令之所指,行之所動第2510章規矩爲什麼是規矩第2301章一碗雕胡第九九八章 陰山披棘路第1397章 非常規第1703章 信仰和刀槍第2602章取經,唯一真經第五四六章 物理之上的推動第1983章隴右前因,賈詡遠慮第七五八章 敗中求勝的渴望第六八五章 相同的路不同的人第3015章融會融匯融通達第2435章虔誠的信徒第三一七章 丁亥日第1461章 僵局第三一五章 辭行第一三四章 蒯家的妥協第1576章 沙盤之論第六八零章 文明之光第2092章曹孟德手中的破瓦罐第七二二章 有人搞事情第3120章 報仇雪恨第一六一章 墨家傳承第二二八章 三方會談第1867章 方寸之間,周旋騰挪第2492章抽梯策第2237章遠離鍵盤俠,幸福你我他第1961章冬日煤炭,寒冷規矩第2930章百尺高杆頭,或人或爲猱第1300章 各自的意思第2474章教導營第二五八章 鄭揂的絕意第四八三張 三老(爲堂主GANK瘋加更)第2365章誰是誰的噩夢第1618章 一幫人的事情第2058章不合時宜,不合規矩第2076章軍中試探,額外變故第1060章 風雲再起的關中第1309章 用命換來的道路第2989章一個全新的名字第2798章 昔日功過難評說,今朝得失讚美詩第八五三章 風雅頌(六)第一八五章 全部亂來第1611章 一道猜測題第五四四章 尷尬的斐潛心願第2544章一時激起百層浪第1470章 千百年歸家人的願望第1009章 心有憂慮第五七一章 途在人囧
第1232章 當關之夫第2913章糾糾葛屨,可以履霜第3275章 覺得都沒錯第一二零章 跑腿的龐統第1240章 行軍途中的小變化第2678章前後試探鬼怪來第八五二章 風雅頌(五)第3291章 留得青山在第2487章義與孝第2490章退朝罷第1062章 種劭的一線生機第3375章 一點小想法第1063章 那被遺落的錦帛第一三三章 師兄的弟子第八七六章 不速之客(一)第2476章對不對第2760章 鄉情可寄第1295章 黑玉斷續膏第2348章不同的途徑第三五七章 昕水河畔一槍東來第三十八章 謀劃第1991章華佗治病,公孫行獵第1954章金牛攻勢,五丁開道第2228章人在做,做在人第二六零章 太原之人第二二九章 搬遷之難第七零四章 素手爲羹湯第八十五章 再上旅程第三三八章 血泡第三三七章 風起第3262章 要說緣由就是說窮人不努力第1690章 市坊第2793章 竇陳往昔陳年案,比景今日同路人第七六八章 烈火中戰鬥第1594章 一碗舊麥飯第740章 在小球大球之間第2124章拍大腿第2070章胡漢規劃,北域都護第1050章 人心到底不是NPC第九七三章 潼關第1843章 押上桌開牌第1119章 這一場風花雪夜第1800章 定川,定人第七十二章 漢代基層官吏(元旦加更)第2300章不多的選擇第2205章等着過年第2691章東西合審孔文舉第九九零章 搶或者被搶第2886章情緒,各自的不同第2663章誰贏誰輸第3350章 抉擇當年第2899章令之所指,行之所動第2510章規矩爲什麼是規矩第2301章一碗雕胡第九九八章 陰山披棘路第1397章 非常規第1703章 信仰和刀槍第2602章取經,唯一真經第五四六章 物理之上的推動第1983章隴右前因,賈詡遠慮第七五八章 敗中求勝的渴望第六八五章 相同的路不同的人第3015章融會融匯融通達第2435章虔誠的信徒第三一七章 丁亥日第1461章 僵局第三一五章 辭行第一三四章 蒯家的妥協第1576章 沙盤之論第六八零章 文明之光第2092章曹孟德手中的破瓦罐第七二二章 有人搞事情第3120章 報仇雪恨第一六一章 墨家傳承第二二八章 三方會談第1867章 方寸之間,周旋騰挪第2492章抽梯策第2237章遠離鍵盤俠,幸福你我他第1961章冬日煤炭,寒冷規矩第2930章百尺高杆頭,或人或爲猱第1300章 各自的意思第2474章教導營第二五八章 鄭揂的絕意第四八三張 三老(爲堂主GANK瘋加更)第2365章誰是誰的噩夢第1618章 一幫人的事情第2058章不合時宜,不合規矩第2076章軍中試探,額外變故第1060章 風雲再起的關中第1309章 用命換來的道路第2989章一個全新的名字第2798章 昔日功過難評說,今朝得失讚美詩第八五三章 風雅頌(六)第一八五章 全部亂來第1611章 一道猜測題第五四四章 尷尬的斐潛心願第2544章一時激起百層浪第1470章 千百年歸家人的願望第1009章 心有憂慮第五七一章 途在人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