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五章 辭行

斐潛靜靜的端端正正的跪在堂下,而在堂上的珠簾之後,大漢王朝的天子——劉協也靜靜的坐着,看着他。

原本斐潛可以不用來的,因爲雖然按照慣例,外派的大臣需要前來辭別皇帝,但是那是指比二千石以上的郡守級別,而斐潛的官職最高的也頂多就是比一千石……

奈何斐潛的官職實在是太特殊了,再加上蔡邕遞送上來的奏章,讓劉協有了見一見斐潛的想法,因此在獲得了李儒的同意之後,纔在德陽殿的東閣,召見了斐潛。

一個皇帝,想見一個臣子,需要經過另外一個臣子的同意,說起來十分的不可思議,也是很諷刺,但是這就是現在的情況。

就連現在,在堂外都還有侍衛矗立,雖然沒有擺出一副側耳傾聽的樣子,但是實際上,或許侍衛,或許宦官,也多半有人會負責將兩個人談話整理出來交給李儒去看……

劉協是董太后撫養長大的,董太后其實並沒有多少的文學素養,她甚至和鄉間的那些不識詩書的婦人並沒有差多少,小氣,貪財,有時候講話都不經過大腦,但是她對於劉協是真心的喜愛,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總是先想着劉協。

因此劉協也是在一個相對於寬鬆的環境下長大的,比較像一個正常的小孩,愛笑,愛鬧,膽子也相對較大,當然,這也是他在董卓兵士威壓之下,還能挺身而出的一方面的原因。

但是現在的劉協,已經完全變了。

能想象的到一個十歲的小孩已經開始完全像一個大人一樣思想,一樣的說話,甚至每說一句話都慢吞吞的麼?

“……斐中郎,”斐潛現在的官職着實比較怪異,所以劉協考慮了幾秒鐘之後,覺得還是稱呼這個比較習慣,“……幷州同化之策,汝有幾分把握?”

斐潛拱手答道:“不敢有瞞,小臣並無把握。”

不是斐潛忽悠或是其他,而是真的沒有什麼把握,後世雖然有些例子可以參考,但是一定能在漢代實行麼?

斐潛也不想爲了博取在皇帝面前的好印象,就胡亂的拍胸脯,有時候輕易的許諾,又或是誇大報喜不報憂都是一種自己給自己挖坑的行爲。

劉協則有些奇怪,問道:“……何也?”

“無兵,無財,無糧,無人,固無把握……”斐潛回稟道。

斐潛說的很直白,也很實際,現在他掌握的資源都可以數的很清楚。

除了自己原本的那些私兵之外,斐家家主斐敏支援了他護衛三十人,馬匹十五,普通兵甲五十具,全身鎧甲五套,另外還有一些兵刃和糧草。

斐家本身就不是非常大的世家,而且斐家同樣也面臨着遷徙,也需要護衛來保護主家上下大大小小的人一路往西,所以若不是斐潛自請幷州化解掉了袁家和楊家的對於斐家的矛盾,斐敏還真不一定拿出這些來……

朝廷這邊則是算是比較多一些了,總共是調撥了五百的兵士,其中幷州兵兩百人,北軍三百人,算是正式的劃歸到斐潛的指揮之下,並配備了長槍五百,環首刀五百,兵甲五百,衣、袍、襲、絝各一千,弓兩百,弩一百,盾一百,馬五十,箭矢若干,另外其他像什麼斧、鏈、鉤、爪、叉、角等等雜物兩車,糧草二百石,還預支給斐潛三個月的五百人的兵餉……

也就是說,大漢替斐潛組建了一隻五百人左右的軍隊,歸屬其管轄,幷包了三個月的維護期,三個月之後,就不在報修範圍之內了,需要斐潛自己去解決了。

以上就是斐潛全部的家當了。

若是比起一般人,那是相當的可觀了,像之前斐潛去過的谷城,也就是兩三百的守兵,所以說現在斐潛一個人掌控的兵力,就抵得上兩個縣城的總兵力了。

但是,這個並沒有什麼卵用。

幷州那麼大,五百的兵,哦,在加上斐潛自己的私兵,六七百人扔到幷州裡面,真的是一個浪花都濺不起來……

不過斐潛這樣講,未免就讓劉協有些不解了,說道:“既如此,何去之?”

“涼用兵,平叛羌,十有四,用二百四十億。財政爲之匱乏,府帑空虛,百官減奉,貸於王侯,仍不得解……”斐潛說了幾個數字,也就是東漢在對付西涼羌胡叛軍的時候的所花費的軍費開銷……

東漢因爲採取的是募兵和徵發相結合的兵士結構,所以在軍費開支上比西漢要多很多,而且斐潛所說的例子僅僅是對羌胡作戰其中的一次……

可以說東漢對於西涼的羌胡的政策出了問題,導致羌胡反覆叛亂,進而影響到整個的國家財政,致使爲了平叛,東漢王朝不得不多次舉債,向各個郡縣增加賦稅,就進一步增加了對於普通百姓的壓榨程度,最終百姓不堪重負,又遇上了災年,活不下去了,就發生了黃巾之亂。

當然,在這其中,各地的士族也因爲亂世的原因,結塢自保,吸納黑戶,導致漢王朝的賦稅進一步減少,情況更加的惡化……

土地兼併,底層的自耕農越來越少,士族的實力進一步增強,皇室的力量進一步的衰敗。

當然,這些斐潛是不會說出來的,他只是表示如果能夠同化一個胡人,就可以直接給國家增加一個控弦的兵士,而且還省下了原本要針對這些胡人的軍費開銷,就可以緩和整個的大漢財政……

斐潛最後說道:“……夫天下之事,知易行難者有之,知難行易者亦有之,身爲臣子,安能件件擇易棄難?況且事在人爲,小臣既食漢祿,自當忠漢事,竭盡全力,兢兢業業,爲大漢守疆護土,不辜負陛下之恩。”

斐潛說得很平靜,很直白,不浮誇,不遮掩,也沒有什麼抑揚頓挫,慷慨激昂,但是卻讓劉協覺得很真實,很陳懇,完全和太傅袁隗那種雲山霧繞,又或是太僕王允那種拐彎抹角的言語完全不同。

劉協在珠簾之後默默的將“知易行難,知難行易”唸叨了兩邊,不由得點了點頭。眼前的斐潛似乎還是記憶當中的那樣,溫和平實……

劉協忽然想到了什麼,微微的笑了一下,說道:“斐中郎有此志,吾心甚慰,今臨行在即……來人!取糕點來!”

很快就有宦官取了一些糕點,用食盒盛了,端了過來。劉協示意將這些糕點賜給斐潛,說道:“此糕尚美,賜汝食之,以壯汝行。”

斐潛叩頭謝恩之後,接過糕點,便向劉協告退,退了出來。

斐潛瞄了瞄自己手中的食盒,不由心中冒出一個詭異的想法,這裡面該不會有什麼紙條血詔之類的吧……

斐潛一邊想着,一邊捧着食盒再走,沒想到剛轉過一個彎,迎面就遇到了前來的德陽殿的董卓……

董卓原本他身體就極其壯碩,這段時間又在洛陽養尊處優,長了不少的肥肉,此時往前一站,真的給人一種一面牆擋到了面前一般。

原先在大殿上畢竟離的比較遠,還沒有多少的感覺,現在當董卓站在面前的時候,斐潛真心覺得一種很強烈的壓迫感,就好象陽光和溫暖都在這個瞬間被全數遮擋了,只留下了黑暗和寒意。

董卓走到了施禮的斐潛面前,半仰着頭,眯着眼,盯着一旁的食盒,說道:“此爲何物?”

斐潛心中腹誹道,感情曹操那套是從你這個董胖子這裡學的啊?

不過麼腹誹歸腹誹,斐潛還是恭敬的回答道:“此乃陛下所賜。”

“哦?呈來!”董卓跟曹操不一樣,根本就沒什麼客氣,或許斐潛在董卓眼裡也就是個小官,不值一提,就直接讓人將食盒取到了面前,掀開一看,裡面裝了四色的糕點,總共八塊糕點,分成了兩層,每種兩塊,疊在一起。

董卓用手指頭輕輕敲了一下食盒,然後瞄了瞄低着頭的斐潛一眼,顯然也是有些奇怪爲何劉協會賜給他什麼糕點。

“此糕甚美,送吾如何?”董卓咧了下嘴,問道。

別看現在斐潛面色平靜,實際上心中也是不斷的在盤旋,在糕點饅頭中藏個什麼紙條的,這種情節簡直就是神創意,幾乎每一部關於諜戰片的都會看到,劉協雖然是沒看到這些電影電視,但是萬一無師自通了呢?

那麼,是該答應董卓,還是不該答應?

熱啊……熱啊……給我撒點孜然粉,我就可以上盤子了……我都懷疑我頭髮有沒有被烤焦……五一放假那?回來加班!

第四二四章 家第二六六章 亂起第1929章吏治開端,活人稱諡第七三二章 寒門崛起路第2466章臣子的謀略第1579章 細微之處見思量第八四八章 風雅頌(一)第1192章 人心見不得人性第3226章 一個名刺引發的事故第2931章回首尚有路,愚人迷不悟第3119章 故技重施第3309章 分冷豬肉,攜手共贏第2117章黑白劫爭以氣長勝第1092章 無形戰爭的前奏曲第2667章先行一步第2827章張遼快刀斬亂麻,斐潛惋惜嘆西域第1930章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第2603章考驗,絕不忽悠第四一八章 城南來兵第1346章 看法 (加更)第2784章 涇渭難分清與濁,古今皆爲正經解第2660章有何陷阱第1921章移植問題,風帆進化第2825章西海城中亂紛紛,節堂階前一片紅第六零一章 搶劫和小偷第3291章 留得青山在第二十一章 酒宴內外第二五三章 多吐兩次就習慣了第1709章 時間之威第六零五章 危機的降臨第3002章 一個全新的開始第1470章 千百年歸家人的願望第七三九章 窮山惡水出胡人第七六三章 同一個城池內外第2468章重要的交易第2938章遠芳侵古道,愚鈍難爲人第三五二章 試探之後第3464章 慣性第3112章 洶涌攻勢第2048章啜香之論,重農之準第1657章 老對手第3342章 兵將將將第二五五章 迷茫的路人(欠賬月票100)第一五九章 見袁術第1600章 四方烽火人第2759章 算來算去各自算計第1411章 戰於野第2636章軍演之中真僞第1019章 誰回來了第1848章 士族子弟的士族子弟言語第1888章爵位初探,登壇拜授第3361章 小旗幟的大作用第2767章 四地之分第四十五章 拜見李儒(爲書友022394加更)第一零九章 黃氏大考第1995章張郃運糧,烏龍事件第1417章 落石計第九七六章 有人忍辱有人笑第九五零章 沉睡者和清醒者第八章 大將軍的決斷第1193章 永不停息消耗戰第三九八章 攻城第八十三章 與郭嘉的第一次第五二六章 臨危受命第2701章竹籃打水夢一場第2207章新年新政第1454章 攪局第3411章 恐懼轉移第2744章 意南北第1553章 進退爲難第三七三章 談茶談酒談交易第2727章最大的葉子第3098章 搶東垣第2992章思路決定道路第六九一章 樹上開花第1930章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第五五三章 不可寬恕的錯誤第三零一章 覲見第1004章 山雨來襲第3244章 文昭豈異天垂象第九九七章 後人新途徑第1633章 俗人俗話俗事第2334章機構的秘密第1416章 相商計第2578章人心世道第2484章飲鴆酒第三三六章 在光復上郡的大旗之下第2914章我出我車,於彼郊矣第1198章 祁山之戰的開端第1749章 計中計的計中計第1843章 押上桌開牌第1238章 兵臨城下的小推測第1897章含笑半步,似癲非癲第1368章 舊儒第2354章老酒裝新瓶第1984章陳魯無奈,市坊頓悟第2847章進退第七九一張 狼王牙的戰刀第1769章 路途第1222章 黎明前總是最暗
第四二四章 家第二六六章 亂起第1929章吏治開端,活人稱諡第七三二章 寒門崛起路第2466章臣子的謀略第1579章 細微之處見思量第八四八章 風雅頌(一)第1192章 人心見不得人性第3226章 一個名刺引發的事故第2931章回首尚有路,愚人迷不悟第3119章 故技重施第3309章 分冷豬肉,攜手共贏第2117章黑白劫爭以氣長勝第1092章 無形戰爭的前奏曲第2667章先行一步第2827章張遼快刀斬亂麻,斐潛惋惜嘆西域第1930章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第2603章考驗,絕不忽悠第四一八章 城南來兵第1346章 看法 (加更)第2784章 涇渭難分清與濁,古今皆爲正經解第2660章有何陷阱第1921章移植問題,風帆進化第2825章西海城中亂紛紛,節堂階前一片紅第六零一章 搶劫和小偷第3291章 留得青山在第二十一章 酒宴內外第二五三章 多吐兩次就習慣了第1709章 時間之威第六零五章 危機的降臨第3002章 一個全新的開始第1470章 千百年歸家人的願望第七三九章 窮山惡水出胡人第七六三章 同一個城池內外第2468章重要的交易第2938章遠芳侵古道,愚鈍難爲人第三五二章 試探之後第3464章 慣性第3112章 洶涌攻勢第2048章啜香之論,重農之準第1657章 老對手第3342章 兵將將將第二五五章 迷茫的路人(欠賬月票100)第一五九章 見袁術第1600章 四方烽火人第2759章 算來算去各自算計第1411章 戰於野第2636章軍演之中真僞第1019章 誰回來了第1848章 士族子弟的士族子弟言語第1888章爵位初探,登壇拜授第3361章 小旗幟的大作用第2767章 四地之分第四十五章 拜見李儒(爲書友022394加更)第一零九章 黃氏大考第1995章張郃運糧,烏龍事件第1417章 落石計第九七六章 有人忍辱有人笑第九五零章 沉睡者和清醒者第八章 大將軍的決斷第1193章 永不停息消耗戰第三九八章 攻城第八十三章 與郭嘉的第一次第五二六章 臨危受命第2701章竹籃打水夢一場第2207章新年新政第1454章 攪局第3411章 恐懼轉移第2744章 意南北第1553章 進退爲難第三七三章 談茶談酒談交易第2727章最大的葉子第3098章 搶東垣第2992章思路決定道路第六九一章 樹上開花第1930章想得太多,做得太少第五五三章 不可寬恕的錯誤第三零一章 覲見第1004章 山雨來襲第3244章 文昭豈異天垂象第九九七章 後人新途徑第1633章 俗人俗話俗事第2334章機構的秘密第1416章 相商計第2578章人心世道第2484章飲鴆酒第三三六章 在光復上郡的大旗之下第2914章我出我車,於彼郊矣第1198章 祁山之戰的開端第1749章 計中計的計中計第1843章 押上桌開牌第1238章 兵臨城下的小推測第1897章含笑半步,似癲非癲第1368章 舊儒第2354章老酒裝新瓶第1984章陳魯無奈,市坊頓悟第2847章進退第七九一張 狼王牙的戰刀第1769章 路途第1222章 黎明前總是最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