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1章 拜授

大雪不管多大,終究有雪化的一天。

下雪的時候很美。

化雪的時候卻很醜。

大自然似乎在用這種方式告訴在他身上寄生的人類,能給予美麗,也可以給予醜惡。

斐潛站在祭壇之下,正坐,並不去看呂布陳宮等人。

祭壇三層,以土木爲基,以白石爲欄,四周插了旌旗,並沒有修建得不高,頂多也就是五六米的高度,但是已經足夠居高臨下,給予地面上的觀禮人衆一定的壓迫感了。

生活要有儀式感,政治職場也是一樣。

一個官員到任,是自己一個人來的,還是由上級部門派個人送來的,還是由有關部門組織上專人送到任的,亦或是特意召開大會在全員面前公開宣佈的等等,每一種背後的意思都完全不同,所代表的意義也不一樣。

荀諶充當禮官,站在祭壇臺階之前,鼓吹和樂工圍繞着祭壇而坐,鐘鼓已經拜訪到位,衛士站在四角,持斧鉞長戟矗立。

晝漏辰時二刻。

負責記時的小吏緊張的看着漏壺中的浮箭緩緩的指向了預定的刻度,連忙抓起漏壺一側的紅色角旗,高高將其舉起。

鐘鳴。

幾乎所有人都伴隨着鐘聲一震,不由得挺直了身軀。

荀諶微微看了一眼斐潛,然後仰首高呼道:“進~~”

鼓聲和鐘聲齊鳴,激揚四方。

謁者小跑到了斐潛身前,然後彎腰引領。

斐潛高冠長袖,雙手攏在袖中,一步一頓,緩緩跟着謁者到了祭壇之前。謁者拜禮,退到一旁,斐潛一步一步的向祭壇之上走去。

鼓百下。

斐潛在鼓聲當中走上了祭壇最上面的一層,然後站定。

鼓止。

荀諶雙手高高舉起,揚起大袖,像是扯出了兩面旗幟一樣,伴隨着高呼而拜:“祭~~”

擊鼓九通,鳴金九響。

斐潛也在鐘鼓之聲當中,朝着祭壇中間桌案上拜訪的祭品和牌位大禮參拜。

祭壇四角衛士半跪。

呂布陳宮等人也一同跪拜,觀禮的其餘官吏也是如此,就連在遠處看熱鬧的百姓也一同跪拜在地上,不顧地上化雪的泥濘。

漢人,上跪天,下跪地,中間跪父母。至於君王,多數時間都不需要跪拜。祭壇就是昭告天地之所,因此必然需要跪拜,否則就是對於天地不敬。

一時間天地皆靜,唯有祭壇中央桌案之上的清香嫋嫋而升。

斐潛與青煙之中,合掌閉目默禱。

禱告完畢,斐潛站起身。

“獻~~”禮官荀諶恰到好處的跟上。

斐潛接過一旁侍從遞送過來的酒爵,然後高高的舉起,然後敬獻天地。

接着獻三牲,最後獻上鮮瓜果。幸好斐潛現在已經有了大棚,否則這些鮮瓜果就只能用乾果來替代了……

然後整個獻禮便算是結束了。

獻禮完畢,便是祭文。

臨時充當祭官的司馬徽,手持祭文,洋洋灑灑,長篇大論,抑揚頓挫,慷慨激昂。

Www¤ тTkan¤ ¢o

司馬徽既然之前就表明了態度願意參與進來,就不可能若即若離的搞什麼清高架子,當斐潛說要做一個登壇拜授的儀式的時候,像宣讀祭文這樣露臉的事情,司馬徽自然是願意做的。

可以作爲司馬家進入徵西集團的敲門磚,又顯得地位崇高,畢竟宣讀祭文的向來都是有身份的人,比如大儒什麼的,司馬徽雖然自認爲學識也不錯,但是畢竟距離衆人公認的大儒還差了一些,所以可以往身上貼金的事情,總是不會嫌多的。

呂布在祭壇之下,跪坐在席上,或許是跪拜的時間長了些,又或是之前就沒有休息好,忽然感到有些頭暈,不得不用手在席子上撐了一下,才穩住了身形。

司馬徽的祭文呂布都聽着,但是一個字都沒聽進去,腦子裡一直想着這幾天的事情。

昨天晚上,呂布和陳宮談了很久。

雖然陳宮也盡力了,但是一來留給呂布的時間短,二來呂布手頭上也沒有什麼資源,所謂巧婦依舊難做無米炊,再加上幷州刺史這個職位,的的確確是呂布等人急需的,誘惑力極大,因此只能是先低頭認下,然後後續再想辦法去騰挪……

比如比較直接和簡單的方式,便是讓皇帝劉協再正式確認冊封一次。

具體操作上可以在呂布上任之後,以幷州刺史的名義向朝廷進貢,如果皇帝劉協接納了,並給予正式的迴文,也就等於是可以脫離斐潛的序列,迴歸到朝堂的正統序列之中。

就像是劉備當上了徐州牧,然後緊巴巴的就以徐州牧的名義去上貢一樣。

當然,這個計劃簡單歸簡單,但是之前呂布畢竟惡了劉協曹操,能不能最終實現,其實希望並不大……

也有另外的辦法,只不過那些辦法比起上一個辦法來說,就比較上不得檯面了,不能堂而皇之的公之於衆。

祭壇下的呂布心思重重,而在祭壇之上的斐潛,看着司馬徽,其實心中也在盤算着一些事情,而這些事情跟呂布卻沒有多少的關係。說實在的,呂布到了今天這樣局面,縱然將來呂布因爲這個或是哪個原因反叛,斐潛也收穫了名聲,今天這個盛大的儀式將會成爲所有人津津樂道的事情向四方傳播,誰都會知道斐潛因爲之前在雒陽的交情,給予了呂布超出標準的待遇……

既然呂布那個樣子的傢伙都能獲取如此的地位,那麼豈不是說明……

但是同樣,這樣的分封也會給斐潛帶來一些弊端。

其實嚴格說起來,漢代的州牧州刺史制度,就是歷史的倒退!華夏自古以來,只有統一的中央集權纔會變強,甚至極強!

西方的封建制度其實不適合華夏,唯有集權……

但是現在也只能是暫時的妥協。

總之,事情總是如此,就像是冬雪,下的時候美麗夢幻,化的時候泥濘不堪,總不能說永遠只要下雪不能化雪吧?

更何況更重要的是要收攏人才,推動儒家改制。

儒家改制並非斐潛的獨創,早在王莽時期,就因爲當時朝野上下矛盾尖銳,爲了緩和這樣的矛盾,王莽曾經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改制,涉及了非常多的方面,在其中就有儒學的改良,但是很顯然的是,王莽的改制觸動了太多的利益,最終導致天下皆反,朝堂崩塌,所有的改變全部被打翻在地,甚至變本加厲。

這是一個擺在面前的教訓,是血淋淋的教訓,正所謂前人之事,後人之師。斐潛自然也擔心自己會不會重蹈覆轍,會不會將來人頭被砍下,拔了舌頭之後做成標本置放在朝堂的武庫當中……

風雪下來的時候聲勢浩大,無邊無際,雪融的時候卻潤物無聲,悄無聲息。

斐潛舉目四望,心中略有所動。

自獨尊儒術之後,儒家便是一統天下,當時選拔賢良多數以“設科射策”爲主,儒生們爲了獲取功名,也不得不拘泥於“師法、家法”之道,儒學因此無法避免地走向僵化,形成了“徒爲章句”的繁瑣學風。

原因很簡單,不是所有學宮或是太學,都能像斐潛這樣因地制宜的取用一些題目,很多時候考試就是一種形式和手段,爲了在這樣的考試當中獲取更好的名次,自然就有相對應的訣竅和方法,就像是後世也伴隨着考試產生了許多的高分低能的人一樣。

爲了凸顯自己與普通學士的不同,許多儒家弟子開始就享受孔乙己一樣賣弄鑽研“回”字究竟有幾種寫法,同時爲了證明自己發表出來的一些驚世駭俗的言論,儒學漸漸的因此由僵化並且進一步的神化,孔子就從人變成了不是人,成了聖人。

隨之而來的就是儒家既無法以道德教化百姓,也無法幫助朝廷穩定社稷,天下亂象便漸顯。

是不是在整個大漢的過程當中,就沒有清醒的人呢?

也不是。

想到需要去改良儒學的,還有很多人,而其中代表人物就是揚雄和劉向、劉歆父子。

揚雄認爲改良儒學,首先要向先秦儒家之外的其他諸子學習,尤其是把道家學說的長處加以吸收,極力要求恢復儒家正統學說。這個辦法等於否定了董仲舒的新儒學,否定了今文經學,所以沒人理睬。劉向、劉歆父子於是換了個辦法,致力於復興先秦諸子學,重新研究和整理諸子百家的著作與學說,從諸子學說中吸收長處改良今文經學,繼而推出了一個試圖推翻今文經學的古文經學。

這些人都跟着王莽一同煙消雲散了。

王莽改制失敗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一點是損害了當時王公貴族、官僚士人和地方富豪的利益。

ωwш ¸тt kān ¸¢O

老一輩的儒家大佬,基本上來說思想上都偏向於古文經,但是又不得不用着今文經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學習今文經學的人太多,已經推行了兩三百年,已經成爲了太多人的飯碗,所以縱然有所不滿,但是要斬斷今文經學,卻並非一件易事。

如今的局面和王莽當時十分的相似,皇權淪落,朝堂之中各自攻伐,各地諸侯自以爲政,邊疆也不是太平安康,處處都有烽煙戰火,復古是不可能的,因爲古代的制度也不可能會適合當下的環境,尊今也是不行,因爲現行的制度很多已經僵化和滯後……

斐潛望着四周,目光所及之內,是一個個小小的人兒。這些是平陽的普通百姓,看熱鬧的百姓。絕大時候,這些百姓都是看熱鬧的,他們看不懂,也看不清在政治層面上的利益交換,但是不管是怎樣的利益交換,最終承擔者卻是這些茫然的看熱鬧的百姓。

“授~~”

祭文已經不知道什麼時候唸完了,司馬徽退到一旁喘着大氣,呼哧呼哧的連斐潛都能聽着見,長時間抑揚頓挫的高聲宣讀,對於年長者來說,並不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

鐘鼓之聲大起,頗有金石殺伐之音。

斐潛的思路被打斷了,他接過代表着幷州刺史的節杖,高高的舉起。一旁的侍從跪拜在地,將裝有印綬的漆盤託舉至頭頂。

金鐘一擊,餘音繚繞當中,荀諶高呼道:“拜~~”

呂布站起身,在謁者帶領之下,走上了第一層的祭壇,然後行簡單的拜禮。結束之後再行至第二層,再拜,最終一步一步的走到了斐潛的身前。

“咚咚咚……”

在呂布行進的時候,鼓擊三通,在呂布登上最後一節臺階的時候截然而止,然後沉寂三息之後,鐘鼓齊鳴,雄壯激昂,大有簡樸壯麗之美。

祭壇下方列隊的十二名的貫甲的舞者在祭壇之前,開始伴隨着鐘鼓之聲,跳起了大武之舞。大武之舞共分六段,斐潛現在只選了其中之三,一個是領軍出陣,一個是激烈搏殺,另外一個則是凱旋而歸三個片段。

斐潛位居列侯,自然有資格享用鐘樂,但是在人數上不能超過皇室,也就是不能超過三十六人,當然,皇家真正擺譜的時候,往往都不是三十六,甚至三百六十都有可能。

在武舞結束之際,號鼓齊鳴,然後又同時間停止,天地之間只聽聞祭壇之上的旗幡在風中獵獵飛舞的聲響。

斐潛雙手平舉着節杖,微笑着看着呂布。

呂布低着頭,似乎有那麼一刻的猶豫,但最終還是單膝半跪,從斐潛手中接過了節杖,然後站起身,旋即有侍從將綬帶和鞶囊掛在了呂布腰間。

呂布轉過身去,面向祭壇之下,頓時鼓樂之聲再起,伴隨着祭壇之下的百姓的歡呼聲,彷彿驚天動地一般。樂工奮力的奏響了整個環節最後的一個樂章,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傳承了三四百年的大風歌的曲調剛剛起來,包括見禮的平陽官吏,以及平頭百姓都不由得跟隨着唱了起來,這個歌聲,展現了整個大漢王朝豪邁,也見證了大漢王朝的興衰。

男子雄厚,女子婉轉,老者滄桑,幼童稚嫩,一同齊聲而歌,雖然短短只有三句,但是在反覆三疊吟唱之下,在鐘鼓金玉之聲的伴奏之下,卻有一股磅礴氣勢沖天而起!

呂布聽着聽着,也是忍不住熱淚盈眶,縱聲長嘯,放聲參與合唱之中,“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斐潛走上前,站在了呂布的身側,伸手一指:“兄長且記住這一刻……這些百姓的歡呼,不是爲了你我的官職大小,而是爲了……猛士守四方!庇護百姓可歡顏!”

“!”

呂布猛然轉頭,卻看見斐潛溫和的笑容,在陽光之下,似乎有些刺眼……

第四五一章 坐而相商第一六二章 夜會袁術第五六八章 已經註定的選擇第1861章 當欺詐成爲常態,還有什麼值得相信第二一八章 無奈的變化第一三一章 鎧甲的工藝第1002章 攻勢展開第3441章 鳲鳩曹風第五五三章 不可寬恕的錯誤第六零五章 危機的降臨第3296章 必然產生出的偶然第2771章 好戲連臺第1891章搭建框架,追封王氏第三六六章 回來了第四零五章 嘆息復嘆息第六四八章 拿不起放不下第1285章 首次朝會第2550章近鄉情怯難爲石第2860章一個夢想第1212章 是非誰能說清第二十四章 與曹操的第一次第2534章有的死亡是結束有的死亡是開始第五六三章 黃忠難離的惋惜第五九三章 漢代的交通旗幟第1070章 劉協的第一次第3301章 最後的一聲幽幽長嘆第1856章 誰的牌更多第八四零章 活着不容易(八)第2559章兵強馬壯小策略第八一六章 將對帥(完)第1914章雙方平手,力大爲尊第1494章 誰中誰的計策第七零六章 西涼老戰法第六十一章 四大富豪第3262章 要說緣由就是說窮人不努力第七一一章 三方的對應第1525章 接戰(加更,感謝一直支持的各位)第九九三章 關外算關中第六八七章 借雞下蛋第九七零章 心思第3456章 夸父追日第1774章 衝擊第1855章 誰的錯更多第3305章 算來的勝利第2818章楊威公心高氣傲,張子布投石問路第二十四章 與曹操的第一次第3300章 正確當中的決定第3103章 長見識第三零八章 曲線而求第1852章 意外來的時候絕對不會提前商量第六九四章 善莫大焉第1601章 五羖上大夫第1616章 一粒餌的事情第六一零章 騎兵之間的博弈第1622章 大雪崩第3085章 狗第六十一章 四大富豪第1788章 論戰,引戰第2191章看未來第十四章 搶手的皇帝第1056章 初步改良飲食結構第2162章人心四散第1471章 千百年進取者的驪歌第2282章有錢花和沒錢花第2420章計中第一四八章 困頓的武人第四零四章 又一次的選擇第2503章進一步(加更)第1324章 文章第2911章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第1888章爵位初探,登壇拜授第3094章 白眼狼第1874章驅虎吞狼,弄假成真第3273章 明白還是不明白第3259章 找什麼第1213章 誰也無法避免第一八九章 正卒和輔兵第1847章 誰坑誰坑誰第八四三章 另一個戰場(二)第1749章 計中計的計中計第1236章 古今傳承的鍵盤俠第3230章 醫第2574章人物皆非第3143章 當野心遇到雄心第2108章新戰術和新思維第3128章 見招拆招第二七四章 命懸一線第2736章 同仇異愾第二六七章 陷阱第六一七章 對陣!便宜要盡佔!第三五八章 生意第2609章走私,細微變化第五三四章 艱難的遠離第3056章心氣,傲氣第七三四章 意外中意外第1595章 一個頭骨碗第八十九章 深潭之下的襄陽第2050章重創水師,飛熊二哈第2669章忠孝兩全第一四二章 袁術的佈局
第四五一章 坐而相商第一六二章 夜會袁術第五六八章 已經註定的選擇第1861章 當欺詐成爲常態,還有什麼值得相信第二一八章 無奈的變化第一三一章 鎧甲的工藝第1002章 攻勢展開第3441章 鳲鳩曹風第五五三章 不可寬恕的錯誤第六零五章 危機的降臨第3296章 必然產生出的偶然第2771章 好戲連臺第1891章搭建框架,追封王氏第三六六章 回來了第四零五章 嘆息復嘆息第六四八章 拿不起放不下第1285章 首次朝會第2550章近鄉情怯難爲石第2860章一個夢想第1212章 是非誰能說清第二十四章 與曹操的第一次第2534章有的死亡是結束有的死亡是開始第五六三章 黃忠難離的惋惜第五九三章 漢代的交通旗幟第1070章 劉協的第一次第3301章 最後的一聲幽幽長嘆第1856章 誰的牌更多第八四零章 活着不容易(八)第2559章兵強馬壯小策略第八一六章 將對帥(完)第1914章雙方平手,力大爲尊第1494章 誰中誰的計策第七零六章 西涼老戰法第六十一章 四大富豪第3262章 要說緣由就是說窮人不努力第七一一章 三方的對應第1525章 接戰(加更,感謝一直支持的各位)第九九三章 關外算關中第六八七章 借雞下蛋第九七零章 心思第3456章 夸父追日第1774章 衝擊第1855章 誰的錯更多第3305章 算來的勝利第2818章楊威公心高氣傲,張子布投石問路第二十四章 與曹操的第一次第3300章 正確當中的決定第3103章 長見識第三零八章 曲線而求第1852章 意外來的時候絕對不會提前商量第六九四章 善莫大焉第1601章 五羖上大夫第1616章 一粒餌的事情第六一零章 騎兵之間的博弈第1622章 大雪崩第3085章 狗第六十一章 四大富豪第1788章 論戰,引戰第2191章看未來第十四章 搶手的皇帝第1056章 初步改良飲食結構第2162章人心四散第1471章 千百年進取者的驪歌第2282章有錢花和沒錢花第2420章計中第一四八章 困頓的武人第四零四章 又一次的選擇第2503章進一步(加更)第1324章 文章第2911章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第1888章爵位初探,登壇拜授第3094章 白眼狼第1874章驅虎吞狼,弄假成真第3273章 明白還是不明白第3259章 找什麼第1213章 誰也無法避免第一八九章 正卒和輔兵第1847章 誰坑誰坑誰第八四三章 另一個戰場(二)第1749章 計中計的計中計第1236章 古今傳承的鍵盤俠第3230章 醫第2574章人物皆非第3143章 當野心遇到雄心第2108章新戰術和新思維第3128章 見招拆招第二七四章 命懸一線第2736章 同仇異愾第二六七章 陷阱第六一七章 對陣!便宜要盡佔!第三五八章 生意第2609章走私,細微變化第五三四章 艱難的遠離第3056章心氣,傲氣第七三四章 意外中意外第1595章 一個頭骨碗第八十九章 深潭之下的襄陽第2050章重創水師,飛熊二哈第2669章忠孝兩全第一四二章 袁術的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