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1章 當欺詐成爲常態,還有什麼值得相信

陽翟。

斐潛又拿起了詔書,再次翻看了起來。

『乾統以天,坤德馭歷,宸極居尊……』

嗯,這個是沒什麼特別意思的開頭語,基本上都是說一些廢話。

『朕膺期於亂中,握圖於闡極,求寧於華夏,欲拯於社稷……』

這個也沒什麼意思,不就是劉@祥林嫂@協的那些破事,翻來覆去炒冷飯,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含義。

斐潛上上下下掃過去,忽然看見了幾句話,『……元戎所指,俘以兵亂,政事疑滯,於神不詳……』

嗯?

斐潛不由得露出了一些疑惑的神色,這幾句話,似乎在哪裡看見過,但是又好像是拆分出來了,所以一時間雖然覺得眼熟,但也有些難以回憶起來究竟出處在哪裡。

斐潛想了又想,覺得這幾句確實有些熟悉,但是就是一時間想不起來,然後乾脆不想了,向楊修招了招手。

楊修屁顛屁顛的就接過去了,然後就這幾句話唸叨着,也是閉上了眼,皺起了眉頭來。

斐潛饒有興趣的看着楊修,順帶還瞄了瞄楊修的頭頂,還好,沒有白煙升騰而起,不過看起來,這起碼也是開啓了超線程了吧,只不過不知道楊修這CPU是安裝的YES廠的,還是牙膏廠的?

半晌,楊修忽然一拍手,說道:『得矣!此乃齊魯夾谷之會也!齊王以萊人禮樂,孔子前而斥曰,「兩君和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於神爲不祥,於德爲愆義,於人爲失禮……」』

可以啊,楊修這運算速度,這小腦袋,至少有六核心吧?

經過了楊修提醒,斐潛自然也想起來了,『俘以兵亂』、『於神不詳』正是左傳之中,關於齊魯夾谷之會當中的文字描述。

爲什麼是左傳呢?因爲斐潛精修左傳,已經是一個公開的信息呢,當然,斐潛所謂的這個『精修』,其實多少還是有些水分的,至少在一開始看詔書的時候,就沒有反應過來。

那麼,荀彧特意在詔書當中摻雜進去了這樣兩句話,又是想要表達什麼呢?無疑,這兩句話就是特意寫給斐潛看的,但可惜的是斐潛這個所謂『左傳大家』的水準還是多少差了一點,竟然第一時間看漏了,荀彧差一點就像是美女給比利王拋媚眼一樣,白瞎了。

齊魯夾谷之會?

那麼就是說我就是那個『使萊人以兵劫魯侯』的齊景王了?

斐潛啞然失笑。

那麼誰又是魯王,誰是孔仲尼?齊魯夾谷之中最爲閃亮的便是孔子,甚至連齊王魯王都成爲了其陪襯,左老先生更是用詳細的筆頭記錄了孔仲尼當時的言行,渾然沒有像是記載其他人的時候的惜墨如金。

『齊魯夾谷之會』麼,是一次以『禮』屈『兵』的勝利,是春秋時期齊魯兩國的一次重大的外交活動,發生於魯定公十年的夏天。當時齊國在齊景公的統領下,也算是比較強大的,至少比魯國要大得多,所以就來欺負魯國,然後孔子臨危受命,在齊魯會談當中表現的不亢不卑,有理有節,然後成爲了千古美談。

在會談開始的時候,齊國一方表現得相當不友好。齊大夫犁彌認爲,孔子這傢伙就是個銀樣蠟槍頭,就是個戰五渣,到時候可以讓萊人假裝成爲舞樂者,然後出其不意劫持魯侯,就可以對魯侯爲所欲爲了,擺出十七八個的姿勢來。

齊景王一聽就覺得心潮澎湃,也同意了,於是在會盟的時候,在開始的舞樂環節,就讓一羣萊人塗抹得五彩斑斕,拿着兵刃盾牌吱吱呀呀一陣亂叫的衝上了現場,嚇得魯侯花容失色,就在這個時候孔子站出來了,一邊命令隨行的武士保護魯君,自己則是義正辭嚴質問齊君,也就有了上面的那一句話……

呵呵,於神不詳,後面還有兩句話,『於德爲愆義,於人爲失禮』。

這是荀彧在斥責我失去了道義和禮節?

哈,在亂世之中還強調什麼道義和禮節,不是很……嗯,不對。斐潛想到了一些什麼,神色之中略有些閃動。

這個典故,自然衆人都是熟悉的,於是就展開了一場討論,無一例外,都對於荀彧使用這樣的詞語表示了反感,並且也都對於這個『齊魯夾谷之會』表示並不合當下一樣,斐潛和曹操也不是齊國和魯國,根本就沒有什麼可比性云云。

在這個過程當中,斐潛注意到,荀攸卻沒有怎麼說話,頂多就是附和一下而已,於是乎斐潛看了看天色,也就說道:『此事暫且如此,不急於當下回覆……子龍文遠曼成,巡查城防,偵測周邊,整軍治傷……德祖,且去清點軍需財貨,公達……稍駐,另有他事……』

各人領命,然後分別告退。

斐潛等人都走了之後,才輕輕敲了敲桌案,對荀攸說道:『公達可直言矣……』

『……』荀攸沉吟了一下,拱手說道,『主公明鑑萬里……』

斐潛不由得有些想笑,荀攸荀公達,你拍馬屁就只會這兩句麼,能不能換個詞啊?不過斐潛還是給憋住了,揮了揮手,表示荀攸別說廢話啦,趕快有什麼說什麼就是。

這一封的詔書,荀彧難道不擔心萬一太過於隱晦,導致斐潛根本就沒有發現其中的含義,然後直接就給拒絕了?

若是真的發生這樣的情況,也就說明斐潛只是一個只懂得打打殺殺的武夫,和董卓沒什麼太大的區別,那麼荀彧自然會用另外的方式來進行應對。更何況荀彧也知道還有一個荀攸在斐潛這裡,或許郭嘉也在,所以斐潛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會解開荀彧在其中潛藏起來的含義。

『啓稟主公……』荀攸微微沉吟了一下,緩緩的說道,『若以攸之見,此言並非議齊魯,恐是暗指晉國也……』

шшш★ Tтkǎ n★ C〇

『晉國?』斐潛皺了皺眉。這倒是斐潛真沒想到。

這麼說,似乎也有些道理……

荀彧在詔令當中藏了兩句話,而這樣兩句話指的是『齊魯夾谷之會』,而一談及齊魯夾谷之會,便是孔仲尼的大放光彩,齊國魯國兩個國家的國君都成爲了陪襯,頗有些後世的打臉爽文的段落感,那麼換一句話說,荀彧這麼隱晦的埋伏,就是爲了表示一下打臉的爽快?

而且孔仲尼在會盟上面的講究禮節大義凜然什麼的,也和之前斐潛分析的一些大漢忠義的想法有些重複了,荀彧這麼聰明的一個人,又怎麼會就在一個『忠義禮儀』之上重複嘮叨?

荀攸點明瞭是『晉國』,才讓斐潛徹底明白過來,所謂在詔令當中暗藏『齊魯』,那麼對應的,其真實含義應該是在齊魯夾谷之會當中暗藏的『晉國』。

『公達何不早言?』斐潛有些不滿意的看着荀攸。感情你個荀攸,八成之前就猜出來了吧?卻一直憋着不說,知不知道這樣做,會有傢伙張嘴就噴是水字數啊?

荀攸苦笑了一下,叩首說道:『請主公降罪!』

斐潛上前扶起,『算了,算了……下次公達定要直言纔是……』

荀攸自然是應允下來,可是斐潛知道,荀攸答應歸答應,到時候怎麼做,依舊還是看情況。倒不是荀攸故意違抗命令,而是荀攸的性格就是這樣,也不是說改就能改的。如果說這一件事情是楊修先看出來的,多半就會立刻吵吵着,巴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是他看出來的,就像是方纔楊修也毫無掩飾的說這就是『齊魯夾谷之會』,而換成了荀攸,即便是知道了,也多半不會再公開場合講什麼……

就像是豬哥當着劉備的面,講什麼此計就連三歲小兒都明白的話一樣,要是碰見了心胸狹隘的領導,一雙雙的小鞋子都排隊等着了。

齊魯盟會,自然不是吃飽了沒事情幹然後約着一起開個趴什麼的,其背後的原因,就是晉國。齊景王想要再一次重整大國風貌,然後當然少不了要對付老對手晉國,但是一下子要打晉國有些麻煩,所以就盯上了魯國,準備先練練手,而魯國之前也是晉國的小弟,結果一看不成啊,齊國要對自己先下手了,連忙表示大佬別這樣,好好說話不可以麼,小弟跟你是一條心的啊,於是盟會就產生了。

晉國,在晉獻公之後就牛得不行,『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然後晉文公又在城濮之戰中大敗楚國,一戰而鼎定了霸主的地位。然後接下來的晉襄公大敗秦國,晉景公大敗齊國,晉厲公繼位後連敗秦、狄,並在鄢陵之戰再敗楚國,復霸天下。晉悼公時國勢鼎盛,軍治萬乘,獨霸中原,達到晉國霸業的巔峰。

不過麼,物極必反,在晉平公以後,晉國範、中行、智、韓、趙、魏六卿之間鬥爭激烈。晉定公時,範、中行兩家首先敗亡,之後韓、趙、魏三家共滅智氏,晉國被三家瓜分,便徹底的消失了。

斐潛在荀攸走了之後,重新坐了下來,重新扒拉了一下手指頭,還真是一摸一樣啊……

大漢王朝各地諸侯,那些早起就滅掉的小雞小貓就不說了,大諸侯也就是六個,斐潛佔據了一個,然後是曹操,荊州的劉表,江東的孫權,然後再加上兩個之前敗亡了的袁術和袁紹,不是剛剛好就和晉國當時的『六卿』暗合麼?

所以荀彧的意思就是現在斐潛要是一門心思的搞倒了曹操,那麼也就意味着同時也搞倒了大漢麼?所以說,曹操就是智氏?嗯,有些不對,其實荀彧是想說,斐潛現在纔是智氏罷……

這個麼,有點意思……

天色漸漸昏暗下來,斐潛摸着下巴上的鬍鬚,沉吟不語。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華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義看晉國』。(魯迅o(︶︿︶)o不是我說的!)。

晉國當中六卿的歷史,無疑就是開啓了戰國的篇章,也徹底的斷送了所謂的『周禮』,爾虞我詐更多的成爲了家常便飯,司空見慣。

晉國智氏在最初的『晉國六卿』的火併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角色,同樣也是因爲這樣,智氏一戰成名,並且在戰後,也得到了大量的土地,從而實力大增。到了智瑤做智氏家主,並重奪晉國正卿之位的時候,智氏已經成爲晉國四卿中最大的一個了。而智瑤這個人,很有抱負,他眼看晉國因爲內部矛盾問題,從一個超級大國逐漸被齊、楚等國趕超,心裡很是着急。於是智瑤再現當年晉國的霸業盛況,但擺在他面前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統一韓、趙、魏三卿的利益,實現共贏……

但是智瑤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就是進行了土地改革!

智瑤表示大家都可以拿出一部分的土地,無償交還給晉國國君,充實國君的實力。因爲當時晉國國君的土地都已經被晉國衆卿們瓜分得差不多了,國君的勢力很微弱,這就導致了晉國無法實現中央集權,形如一盤散沙,而這樣的土地改革,自然不被另外三卿所認同,到了最後三卿就乾脆聯合起來,一起幹掉了智氏。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斐潛這個在關中推行新田政的傢伙,比曹操還要跟像智氏。荀彧若真的就是想要表達這個意思的話,那麼這一封詔令,其實就是在說,斐潛當下別看實力強橫,地盤廣闊,但是如果說斐潛一意孤行下去,那麼下場就可能會和智氏一樣,最終被羣起而攻之,走向覆滅。

至於斐潛之前表現出來的忠心於大漢的行爲……

要麼是真的,要麼是假的。

如果斐潛真心忠於漢室,那麼斐潛爲了漢室拋頭顱、灑熱血,最終制霸天下,最後就會像是聖人一樣,不僅是自己遵守新田政的『推恩令』,而且跟着斐潛的下屬也同樣心甘情願的去遵守?

這在山東士族心中,基本上都覺得不太可能,所以,斐潛在關中漢中推行的新田政,這些山東士族覺得更像是斐潛在下一盤大棋,以維護漢室的名義,取得道義上的支持,然後削弱各地的士族,就像是當年晉國智瑤以所謂『上貢王田』來削弱韓、趙、魏三卿一樣,等到最後只剩下智氏一家獨大的時候,就可以如同『田陳代齊』一般,從大漢天子手中奪取寶座了……

呵呵,斐潛輕輕的笑了起來。

天色漸漸的昏暗,周圍的各種景色也漸漸的失去了原本清晰的輪廓,就像是當下的局面,誰看不清楚誰,誰也不信任誰,唯一相信的,只有自己。

第2781章 楊氏無奈立牆頭,黃忠一箭破軍障第3148章 當賣命遇到活命第八五五章 叩長安(二)第七二四章 有人想轉變第1635章 敝帚何自珍第1191章 送到面前要不要第一二三章 天意第二四八章 中軍大帳之內的紛爭第3437章 門下武夫第2012章小農經濟,不破不立第七八五章 於夫羅的誓言第2983章難統合第三七六章 用人的問題第1110章 潼關第1694章 大比(加更還債哈……)第3037章正常戰鬥中的不正常第3012章無餘無語也無虞第二一二章 究竟要如何勸說第1594章 一碗舊麥飯第2761章 生前死後第1903章誤打誤撞,宗教拓展第五零三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2474章教導營第2611章子弟,良莠有別第1543章 此時此刻第五六一章 死中求活的孫堅第四八四章 忠誠度(爲版主瞬間日羊加更)第1967章貪腐之律,心理陰影第六九二章 墨家來人第2382章泰山之高第1339章 仲秋第2512章是什麼才殺什麼第八一五章 將對帥(四)第五九七章 黑夜裡的少女心第二九二章 馬邑之謀第2917章舍彼有罪,既伏其辜第2839章可以詩賦者第八八六章 反客爲主(一)第1625章 戰局的轉變第1825章 講武堂演化出來的新進化第六九九章 談個毛線啊第七十三章 夜話第九九三章 關外算關中第3373章 唯有向前衝第3128章 見招拆招第1805章 不明不白的良配第2602章取經,唯一真經第二六零章 太原之人第八零六章 倉促之下的圓車陣第1158章 頂天立地第五六四章 對於漢弩的改進第五四一章 鹿山腳下,一座孤墳第1795章 高算,低估第2691章東西合審孔文舉第2270章胖子真的是沒人權麼第十二章 董卓的發家史第2163章天翻地覆第2360章令賊子伏誅第八一三章 將對帥(二)第九五二章 想少的和想多的第九三二章 漢代的秘聞第二六六章 亂起第3417章 兵荒馬亂第1523章 那令人懷念的遊戲第3004章建立有效的溝通第3168章 謹慎不過就是多個餘地第2103章城是雞肋,人也是雞肋第3126章 核心力量第1852章 意外來的時候絕對不會提前商量第2882章追求,吃喝和玩樂第三七零章 方向的選擇第3381章 私密馬賽第五二一章 喜悅與憂愁第1272章 正是天涼好個秋第1537章 怎麼肥四第1738章 老問題新問題第2366章城中的民衆第2306章堅持什麼和放棄什麼第五一八章 都是軟柿子第3346章 謀略當中的謀略是誰的謀略第七六七章 城門中推斷第2543章找個方向唄第2750章 迴心回意回馬一槍第2371章光明在上第二六零章 太原之人第3092章 等待第1982章西域發酵,漣漪飄蕩第四九一章 今古經學的問題第1029章 計劃中的幺蛾子第3258章 要什麼第八一二章 將對帥(一)第3071章 尷尬的站隊人,分不清的雍涼州第3226章 一個名刺引發的事故第2723章一切皆有理第六九九章 談個毛線啊第一六四章 無朋不黨第1744章 第一天第五七零章 囧在人途第2627章自明,究竟是什麼明第2218章以爲然否
第2781章 楊氏無奈立牆頭,黃忠一箭破軍障第3148章 當賣命遇到活命第八五五章 叩長安(二)第七二四章 有人想轉變第1635章 敝帚何自珍第1191章 送到面前要不要第一二三章 天意第二四八章 中軍大帳之內的紛爭第3437章 門下武夫第2012章小農經濟,不破不立第七八五章 於夫羅的誓言第2983章難統合第三七六章 用人的問題第1110章 潼關第1694章 大比(加更還債哈……)第3037章正常戰鬥中的不正常第3012章無餘無語也無虞第二一二章 究竟要如何勸說第1594章 一碗舊麥飯第2761章 生前死後第1903章誤打誤撞,宗教拓展第五零三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2474章教導營第2611章子弟,良莠有別第1543章 此時此刻第五六一章 死中求活的孫堅第四八四章 忠誠度(爲版主瞬間日羊加更)第1967章貪腐之律,心理陰影第六九二章 墨家來人第2382章泰山之高第1339章 仲秋第2512章是什麼才殺什麼第八一五章 將對帥(四)第五九七章 黑夜裡的少女心第二九二章 馬邑之謀第2917章舍彼有罪,既伏其辜第2839章可以詩賦者第八八六章 反客爲主(一)第1625章 戰局的轉變第1825章 講武堂演化出來的新進化第六九九章 談個毛線啊第七十三章 夜話第九九三章 關外算關中第3373章 唯有向前衝第3128章 見招拆招第1805章 不明不白的良配第2602章取經,唯一真經第二六零章 太原之人第八零六章 倉促之下的圓車陣第1158章 頂天立地第五六四章 對於漢弩的改進第五四一章 鹿山腳下,一座孤墳第1795章 高算,低估第2691章東西合審孔文舉第2270章胖子真的是沒人權麼第十二章 董卓的發家史第2163章天翻地覆第2360章令賊子伏誅第八一三章 將對帥(二)第九五二章 想少的和想多的第九三二章 漢代的秘聞第二六六章 亂起第3417章 兵荒馬亂第1523章 那令人懷念的遊戲第3004章建立有效的溝通第3168章 謹慎不過就是多個餘地第2103章城是雞肋,人也是雞肋第3126章 核心力量第1852章 意外來的時候絕對不會提前商量第2882章追求,吃喝和玩樂第三七零章 方向的選擇第3381章 私密馬賽第五二一章 喜悅與憂愁第1272章 正是天涼好個秋第1537章 怎麼肥四第1738章 老問題新問題第2366章城中的民衆第2306章堅持什麼和放棄什麼第五一八章 都是軟柿子第3346章 謀略當中的謀略是誰的謀略第七六七章 城門中推斷第2543章找個方向唄第2750章 迴心回意回馬一槍第2371章光明在上第二六零章 太原之人第3092章 等待第1982章西域發酵,漣漪飄蕩第四九一章 今古經學的問題第1029章 計劃中的幺蛾子第3258章 要什麼第八一二章 將對帥(一)第3071章 尷尬的站隊人,分不清的雍涼州第3226章 一個名刺引發的事故第2723章一切皆有理第六九九章 談個毛線啊第一六四章 無朋不黨第1744章 第一天第五七零章 囧在人途第2627章自明,究竟是什麼明第2218章以爲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