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9章 不光是選擇題

袁軍的中軍大帳,顏良沉默的坐在案後,縱然已經換過一身的衣裝,但是驚魂未定,目光遊動,顯然頭腦當中在急速的思索着什麼。

這一個山寨,便是高幹之前設下埋伏計,坑了徵西軍校的那一個。

顏良前線營寨失利,又因爲抽調了後續的兩三個營寨的糧草,只有在這個營寨當中,因爲道路較遠,並沒有來得及轉運,所以也僥倖存留些糧草輜重,成爲了相比較來說還算是理想的落腳點。

在賈衢的追趕之下,顏良不得不捨棄了前兩個山寨,被迫退到了這裡纔算是徹底站穩腳跟,也因爲如此,不僅是損兵折將,還被燒燬了一大批的糧草輜重,同時導致這一段時間的袁軍推進基本上便無效了,還拱手將兩個建好的山寨讓給了徵西兵卒,損失不可謂不慘重。

顏良根本想不到賈衢不出手則以,一出手就這麼狠辣,要不是自己機靈一些,還有一身的武勇,說不準就已經摺在了這個太行山道之中!

山寨被攻破燒燬,再加上被賈衢一路追趕,三千袁軍最終只到這裡一千多人,連顏良自己都受了傷,雖然不是很嚴重,手臂上拉出了一道口子,看起來嚇人,但是包紮一下基本上也問題不大,但對於整體士氣的打擊還是很大,可以想象,若是顏良身死,整個軍隊說不準就瞬間崩潰。

現在擺放在顏良面前的,就是兩條路。

一條是立刻撤軍,現在顏良手中的兵卒和糧草,是足夠支撐其回到出發地的,而且因爲山道對於雙方來說都是公平的,如果賈衢帶着徵西兵卒狂追不捨,一方面是戰線拉長之後也就意味着補給的問題,另一方面同樣也會可會遭遇埋伏,因此一旦撤軍,顏良這裡整體安全的問題不大,但是也就意味着顏良他就是徹底的慘敗而歸,所有的榮光都屬於之前的高幹,而他將成爲一個巨大的笑話,面對的將是無數人或惋惜,或鄙視的目光。

另一條路,堅持在這裡,等到後續的援軍,尋機繼續猛攻,奪回原本的山塞,甚至斬殺一些徵西的兵卒將校,以此來洗刷自身的恥辱印記,甚至還可以提升兵卒的士氣。當然,這一條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援軍和錢糧的補充,這個辦法風險比較大,但是一旦成功,回報也是相當的豐厚。

戰,還是撤,這是盤旋在顏良腦海當中的兩個字,聒噪得他心神不寧。

………………………………

濮陽城。

戒備森嚴。

城頭上的旌旗在風中烈烈有聲,兵卒刀槍閃耀着寒芒,每一個曹軍兵卒似乎都是神情凝重,面容嚴肅,似乎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這裡的將士一大部分都剛從前線撤回來的,在和袁術的戰鬥過程當中,很多曹軍的新兵就見了血,成爲了老兵,這些老兵組建出了架構,然後填塞進去新的兵卒,建立起一個全新的隊伍出來。一方面可以去蕪存菁,一方面以戰養戰,身處於四戰之地的曹平東,就像是滾雪球一樣,開始壯大起來。

這些退下來的老兵,對於戰陣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見到了當下濮陽城的種種變化,也就漸漸的意識到或許將面臨新的一場戰鬥,自然就漸漸的緊張了起來。

鄴城的消息終於是傳了過來。

奇襲鄴城的徵西麾下騎兵,獲得了巨大的戰果,不僅是燒燬了大量輜重,而且還殺傷了不少袁軍兵卒,使得冀州震動,士族惶恐。

鄴城都能被襲擊,這冀州地面上還有什麼安全的地方麼?

如今袁紹的兵卒大都集中在前線,如今鄴城一戰,也就等於是暴露出袁紹的後路空虛,任徵西騎兵來去自如,如同無人之境一般,這對於冀州的人來說,無疑就是在原本和公孫瓚的戰爭勝利之後,迎頭澆下來的一盆冰水,從上倒下開始發寒,原本有些熱昏了頭的也開始漸漸的冷靜下來……

當下局勢,真的能夠一舉蕩平天下?

若是不可以,是不是就要考慮考慮長期的作戰了?

而長期的戰爭,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件相當令人沮喪的事情,因爲這不僅是意味着要長期處於折損的過程當中,更重要的是收益也會大量減少,這對於冀州的士族豪右來說,無疑就是一個巨大的噩耗。

甚至在濮陽之處的夏侯惇等人都要重新思索和考量一番。

夏侯惇站在城門樓上,看着遠方,說道:“若是按照腳程,現在徵西騎兵也差不多該回返了,可是到現在還未見到徵西騎兵的蹤跡……文若果真認定,徵西會從這裡回去?”

荀彧正凝眉沉思,聽了夏侯惇的話語,不由得搖頭一笑:“夏侯將軍,徵西兵卒不熟冀州地理,加上其攜帶糧草必然有限,儘速折返乃是上策……從冀州返幷州,不外乎走河內亦或是走弘農,兩相比較之下,自然是渡河過濮陽走河洛這一條路的可能性最大……畢竟吾等結善在前……不過徵西統帥膽敢孤軍深入,必然是膽大包天之輩,彧也不敢確保一定會走這裡……”

夏侯惇並沒有因爲荀彧的不確定就表示有什麼其他的不滿,微微點點頭說道:“文若所言甚是,只不過……鄴城一戰,天下震動啊……未曾想徵西如今武力強橫如斯!據此卡住徵西退路,截殺此等疲憊之師,或也不難,不過恐是會惡了徵西,這將來……”

荀彧將兩隻手攏在袖子之中,說道:“若是將徵西兵卒放過,難道將來就永遠不交惡了麼?若徵西實力拔羣,可與大將軍相抗衡,就必然不用如此騎兵突進,奇襲鄴城之策!故而……若能剿滅此支徵西騎兵,對於吾等而言,利大於弊。”

夏侯惇沉默了片刻,點了點頭。

其實夏侯惇心中也是大體上認同荀彧的做法的,要不然也不會下令全軍戒備了,在戰場之上,哪有什麼徹頭徹尾的朋友和敵人可言,現在這一刻是朋友,下一刻可能就會變成敵人,盟友之間還有反目成仇相互吞併,先放徵西兵卒過去,然後等着回來的坑一把,也不算是什麼太離奇的操作。

畢竟將袁紹和徵西強行湊成一對,讓袁紹深陷在幷州泥潭當中不能自拔,纔是更加符合荀彧的整體作戰的戰略佈局,若是袁紹和斐潛之間的戰役持續的時間太短,不管戰果如何,袁紹必然就會將注意力轉向了南邊……

能給曹操的發展多爭取一些空間和時間,荀彧也是費盡了心機。

“妙才已經就位……就等着徵西兵卒了……”夏侯惇長長的吸了一口氣,緩緩的說道,“某也想要會一會這個奇襲鄴城的徵西大將!”

………………………………

太史慈如今領兵已經到了震澤一帶,隱藏在澤地之中。

在漢代,氣候還是很溼潤的,各地都有不少大澤,也就是溼地。就像是陳勝吳廣的大澤,還有官渡之戰的烏巢澤……

這種地方水草密佈,也有不少野菜和鳥獸,可以作爲大軍的一個臨時的糧草補充來源,但問題是太史慈知道這一點,同樣其他人也知道,所以若是待的時間長了,遲早還是被人會找到這個地方來的。

奇襲鄴城,雖然戰功彪炳,但是也不是全無損失。

出發的時候三千騎兵,到現在也就剩下兩千三四了,折損了大概二成左右,這些騎兵有的是在戰鬥當中犧牲的,有的則是半途當中意外掉隊或是損傷的。

若不是徵西將軍斐潛這一次採用了馬蹄鐵,這些大傢伙在長途奔襲之後,蹄子都會磨損大半,甚至要折損一半以上都是有可能的。

鄴城之戰,現在想來,多少還是有些運氣的成分。

或許鄴城之中,不是袁尚主事的話,結果肯定有所不同。

很奇怪麼?

一點也不奇怪。

畢竟袁尚只是一個沒有多少戰陣經驗的新手,就像是後世鍵盤俠,在屏幕之後鍵盤之上,便可以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噴得他人七竅生煙生活不能自理也是常有的事,但是真的要在現實當中碰見什麼事,恐怕也就剩下一發呆二縮脖三事後阿Q一聲了事……

袁尚甚至還比不上馬謖,至少馬謖在街亭之前,在兵法理論上的造詣簡直就是噴遍蜀中無敵手,要不然諸葛也不會冒險擢升馬謖作爲統帥。馬謖至少還有理論,而袁尚連理論都是欠奉。

在震澤這裡,只能是減緩糧草的消耗,並不能徹底解決糧草的問題,畢竟大牲口不可能天天靠着啃青解決肚皮問題,雖然幷州馬吃苦耐勞,但是短時間可以,長時間下去肯定會影響戰馬的體力。

而現在,如果要撤回去,擺在太史慈面前的,正常來說,也就是兩條路。

一條路經過蕩陰,然後前往朝歌,然後走溫縣,一路向西,過河內至河東;另外一條路就是走黎陽,過延津,或是白馬津,經過濮陽,雒陽,回函谷關。

哪一條路都不好走。

朝歌溫縣一帶,駐紮有重兵,不僅有袁軍,還有河東郡兵,這些兵卒雖然沒有配備多少騎兵,卻可以足夠防守城池,使得太史慈在沿途之中處於絲毫得不到補充,時刻都有可能被偷襲的境地,要是一不小心落到埋伏圈裡……

而太史慈也不認爲曹平東會那麼好說話,從東郡到河洛的路程更長,所面臨的問題一點也不比走河內的少。

孤軍深入,沒有後勤補給的千里奔襲,就會面臨稍有不慎,便會全軍盡墨的危險。太史慈合現在身臨其境,自然是深有感觸。

不過,引頸就戮不是太史慈的風格,冒險因子充滿了太史慈的血液當中,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太史慈的這些看起來瘋狂無比的舉動,實際上都經過了一再的思索和衡量,都將風險控制在了一定的範圍之內……

就像是現在。

太史慈伸手招過了一名之前去偵查的斥候哨探,詢問了一下週邊的情況,然後便低着頭,用一根樹枝在地上畫着草圖,琢磨着什麼。

戰爭,不外乎就是戰術和戰略兩個大方面,而太史慈無疑就是在戰術方面的佼佼者。他看一會兒,又閉目沉思片刻,然後又看一會兒。不時的搖搖頭,似乎在嘆息,有時又微微一笑,似乎發現了什麼。

尋思許久之後,太史慈將地面上的勾勾畫畫的全數用腳抹去,然後站了起來,他叫來斥候哨探,吩咐了幾句,斥候躬身領命,時間不長,幾十匹騎兵衝出了震澤,分成了好幾組,分散而去。

太史慈望着斥候遠去的身影,眯起了眼睛,然後又擡頭望向遠處的漸漸昏暗的天空,眼神漸漸的變得凌厲起來。

………………………………

“報!”一名袁軍斥候滿臉的塵土和汗水,衝到了位於溫縣左近的淳于瓊的營地之內,顧不得嗓子乾涸,沙啞着大聲稟報道,“啓稟將軍,延津出現徵西騎兵蹤跡!”

“延津?”淳于瓊還沒有說些什麼,在一旁的另外一名軍候卻忍不住說道,“那麼在蕩陰的又是那邊的人?”

“莫非是徵西分兵了?”

“怎麼可能?原本就孤軍深入,再次分兵不是尋死麼?”

淳于瓊在整個河內區域佈置下了一個口袋,而淳于瓊就位於口袋的底部,就等着徵西將軍的這一支偏軍自投羅網,可是未曾想到,佈置在外警戒的哨探接連而來,都聲稱自己發現了徵西兵卒的蹤跡……

謊報軍情?

基本不太可能,不至於有人愚蠢到這種地步,所以必然是徵西的這一隻偏軍有了異動。

然而蕩陰在北,延津在南,究竟這一支徵西偏軍要選擇哪一條路?

淳于瓊看着狼狽不堪的斥候,忽然心中忽然一跳,急急的詢問這一名來自延津的斥候道:“延津是在什麼時候發現徵西兵卒蹤跡的?徵西兵卒沒有阻攔你們麼?”

斥候回答道:“是三天前……原先徵西也有封鎖道路,陳軍候接連派了三批,都被半路截殺了……我們是後來趁着徵西兵卒迴轉不備,才衝了出來的……”

淳于瓊又揮手,叫人去問之前蕩陰來的斥候,不久護衛迴轉,稟報道:“蕩陰之人說是在兩天前,但是徵西兵卒並未阻攔蕩陰的報信斥候……”

延津斥候忽然覺得有些委屈,爲什麼蕩陰的傢伙就能平平安安的報信,而他們就要捨生忘死才能衝出來?

淳于瓊卻考慮的是另外的問題,這樣一來根據先後次序,應該是徵西兵卒先到了北面的蕩陰,轉道南下,因此沒有攔截蕩陰的傳令兵,然後到了延津附近,卻阻攔截殺了延津的斥候,是想要做什麼?

第2708章良莠難分道教人第八五七章 叩長安(四)第七零四章 素手爲羹湯第2735章 歪想正着第九九四章 有舍纔有得第七七八章 有得必有失第一一三章 三方會談第2296章好消息啊都是好消息第六七六章 漢人的道理第1379章 祭壇第2916章彼醉丕臧,不醉反恥第1772章 人物第2723章一切皆有理第七六五章 沖天而起的烈焰第2854章一言第五三二章 水面之下的陰影第九零四章 任重而道遠(四)第九四零章 臨戰的煎熬第三九九章 轉折點第四二二章 來,兄弟,喝了這杯酒第二七一章 走還是留第2174章光與影第二五二章 遇襲第2126章稱兄與道弟第2778章 夏侯子夜逃軍營,王文舒以身爲餌第六二一章 選擇!細微的變化!第3214章 錯料一生事第1361章 信號第2227章說歸說,做歸做第1716章 不鬥不開心第五六九章 人在囧途第2094章港毒卻大比啊第1951章政策謀略,玲瓏八面第3271章 一切戰術靠換家第2854章一言第1255章 裴氏舉賢第1056章 生老病死選無可選第一四一章 分量十足的新春大禮包第3339章 危險未顯第3117章 人之本性第2408章定點打擊第1497章 誰聽誰的呼喝第2418章兵爭第四十四章 廢帝第2829章西海營中忽紛亂,將軍堂內定律法第2496章小情懷第1167章 黑白第1149章 殺雞儆猴是對是錯第2140章修一座橋第一九五章 溫泉夜客第1714章 和地鬥第八五五章 叩長安(二)第2701章竹籃打水夢一場第1298章 陰山風波起第2928章歲暮遠爲客,邊隅還用兵第1728章 現在不一樣第2044章天有三日,地免三公第六八三章 大傳承第1088章 送走的和留下的第2397章大小圈子第六十九章 陷陣高順第九七九章 斬臂方生的中興劍第二八五章 破營第3228章 一處四面包圍的地方第3201章 不知香霧溼人須第2670章山川洪澤瘟疫起第3363章 一切都有我,絕對沒問題第2551章雁字回時終不悔第2504章退一步第3456章 夸父追日第九十七章 伯機的試探第2450章送一份大禮第七十一章 漢代的基石第六八一章 詩和遠方第3144章 當殺機遇到殺雞第六二三章 不是擺設的英雄祠第3041章金印丹冊其實都是蘿蔔章第3164章 當絲綢遇到絲滑第2538章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第3408章 這不公平第1046章 商隊帶來的新情報第九五八章 戰場上的變化第2423章雙標第九九一章 大佬和小弟第1192章 人心見不得人性第2866章某人曾經做過第1491章 誰是誰的棋子第2097章再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也會煩的第2485章才與財第1009章 心有憂慮第四六七章 大家都是中郎將第3434章 意料內外第3024章一路向西和一路相惜第1656章 新打手第2539章有人揚首有人低尋第八二零章 人心見人心(二)第3469章 那是什麼第七六七章 城門中推斷第2661章明面文章(加更)第三三一章 馬氏後人
第2708章良莠難分道教人第八五七章 叩長安(四)第七零四章 素手爲羹湯第2735章 歪想正着第九九四章 有舍纔有得第七七八章 有得必有失第一一三章 三方會談第2296章好消息啊都是好消息第六七六章 漢人的道理第1379章 祭壇第2916章彼醉丕臧,不醉反恥第1772章 人物第2723章一切皆有理第七六五章 沖天而起的烈焰第2854章一言第五三二章 水面之下的陰影第九零四章 任重而道遠(四)第九四零章 臨戰的煎熬第三九九章 轉折點第四二二章 來,兄弟,喝了這杯酒第二七一章 走還是留第2174章光與影第二五二章 遇襲第2126章稱兄與道弟第2778章 夏侯子夜逃軍營,王文舒以身爲餌第六二一章 選擇!細微的變化!第3214章 錯料一生事第1361章 信號第2227章說歸說,做歸做第1716章 不鬥不開心第五六九章 人在囧途第2094章港毒卻大比啊第1951章政策謀略,玲瓏八面第3271章 一切戰術靠換家第2854章一言第1255章 裴氏舉賢第1056章 生老病死選無可選第一四一章 分量十足的新春大禮包第3339章 危險未顯第3117章 人之本性第2408章定點打擊第1497章 誰聽誰的呼喝第2418章兵爭第四十四章 廢帝第2829章西海營中忽紛亂,將軍堂內定律法第2496章小情懷第1167章 黑白第1149章 殺雞儆猴是對是錯第2140章修一座橋第一九五章 溫泉夜客第1714章 和地鬥第八五五章 叩長安(二)第2701章竹籃打水夢一場第1298章 陰山風波起第2928章歲暮遠爲客,邊隅還用兵第1728章 現在不一樣第2044章天有三日,地免三公第六八三章 大傳承第1088章 送走的和留下的第2397章大小圈子第六十九章 陷陣高順第九七九章 斬臂方生的中興劍第二八五章 破營第3228章 一處四面包圍的地方第3201章 不知香霧溼人須第2670章山川洪澤瘟疫起第3363章 一切都有我,絕對沒問題第2551章雁字回時終不悔第2504章退一步第3456章 夸父追日第九十七章 伯機的試探第2450章送一份大禮第七十一章 漢代的基石第六八一章 詩和遠方第3144章 當殺機遇到殺雞第六二三章 不是擺設的英雄祠第3041章金印丹冊其實都是蘿蔔章第3164章 當絲綢遇到絲滑第2538章有人歡喜有人憂愁第3408章 這不公平第1046章 商隊帶來的新情報第九五八章 戰場上的變化第2423章雙標第九九一章 大佬和小弟第1192章 人心見不得人性第2866章某人曾經做過第1491章 誰是誰的棋子第2097章再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也會煩的第2485章才與財第1009章 心有憂慮第四六七章 大家都是中郎將第3434章 意料內外第3024章一路向西和一路相惜第1656章 新打手第2539章有人揚首有人低尋第八二零章 人心見人心(二)第3469章 那是什麼第七六七章 城門中推斷第2661章明面文章(加更)第三三一章 馬氏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