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九一章 大佬和小弟

趁他病要他命,這個道理,基本上混社會的都懂。

袁術雖然不是社會人,但是社會的道理還是懂一些的,一方面看着盟友三番五次的不給力,另外一個方面也想早點解決完了,早點結束袁家天下二分的局面。

畢竟自己是袁公路啊!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有一句讖緯之言悄悄的流傳起來,“代漢者,當塗高也。”

說實話,原本袁術是不怎麼相信這個什麼讖緯之言的,認爲這些東西都是些神神叨叨的玩意,不足以信。

但是現在,似乎,有時候還是可以聽一聽的麼……

代漢者,當塗高。

多麼好的話語。

朗朗上口,意義雋永。

可是讓特別讓袁術鬱悶的是,竟然沒有說具體時間!這個混蛋!

不過,算了,遲早的事情,不是麼?

現在重要的事情不是這個,而是那個小娘養的傢伙……

這個貪得無厭的東西!

利用袁家的名望,袁術表示,罷了,多少也算是袁家的人,不予計較。

搶了冀州韓馥的職位,袁術表示,也罷了,反正肉攔在鍋裡,搶了就搶了吧。

但是沒想到這個該死的小娘養的傢伙居然派了那個沒卵蛋的後輩來兗州搞風搞雨!

這怎麼能忍?

這叫袁術怎麼忍?

豫州之上便是兗州,而兗州這一塊地盤,原本就是袁術策劃許久,正準備收入囊中的時候,自己鼓動的青州黃巾,好不容易幹掉了劉岱,卻猛然間被曹操橫插一手,眼看連人馬帶地盤都準備一口吞下,袁術這心情,又怎麼是酸爽二字可以形容的?

其實現在的袁術也可算得一方強勢,地廣、糧足、兵多,手下還有紀靈、孫賁爲大將,張勳、橋蕤、劉詳爲副將,個個都能獨當一面,若是孫堅依舊還在的話,唉,這該死的劉家老表……

孫堅死後,跟劉表不是不能打,但是隨後劉表在蒯越等人的建議之下,領兵襲擊了袁術在南陽的屯糧之處,並對於袁術的進攻線路的側面造成了一定的壓力,最終導致袁術放棄了繼續進攻計劃,轉而將目光投向了北方。

袁術手中的武將,原本還有個呂布的。

只不過呂布這個傢伙,都成爲了喪家之犬了還拿捏着什麼溫候的架子不放。一個遙領的縣侯有什麼可以得意的?

要地盤沒有地盤,要兵卒沒有兵卒,還到老子面前耍什麼威風?

若是肯放下身段,好好的來拜求於某,袁術表示自己也不是沒有容人的雅量,自然會給與一些安排,結果呂布到了豫州之後,不但沒有伏低做小,還要錢糧,要兵卒,要器械……

真還把自己當回事了哈?

於是袁術便有意拖延了幾日,不加以理會,結果呂布不但不懂得上門求請,居然還縱兵到周邊村縣勒索錢糧!

這下袁術就完全不能忍了,給老子一邊涼快去!

不過多少看在呂布誅殺了董卓的面子上,於是將其趕走了事。當然,話麼,袁術還是說得挺漂亮的,也沒有讓呂布多難堪。

這個地方的池子小,容不下呂布這個大王八折騰,大概就這個意思吧。

然後呂布就走了,尋求更廣闊的泥池子去了……

反正袁術現在琢磨來,琢磨去,覺得最重要不是放在呂布這類的貨色上,而是應該將目光放在北方。

這個小娘養的袁紹事事都壓自己一頭,也是自己將來身登九五的最大障礙,不除掉這個事業上的攔路虎,大患永存,更何況兗州一旦不再自己手中,自己狹長的豫州北荊州這一帶的根據地,處處都有可能遭受攻擊。

最重要的是不利於袁術進軍河洛!

陳留就卡在這個河洛路口上,想要進軍河南尹,進而染指中央,不掌控兗州如何能行?

於是袁術趁着袁紹和公孫瓚僵持不下的時候,聯合徐州牧陶謙,甚至和黑山軍也有聯繫,對於在冀州的袁紹,展開了清除袁家敗類的大規模聯合圍剿行動。

不過,奈何漢代的通訊條件所限,第一次圍剿行動沒有能夠成功。

若是在袁術的計劃之內,北面的公孫瓚吸引袁紹主力,東面的陶謙領兵襲擊青州敲掉袁紹的小弟臧洪,然後黑山軍在鄴城搞事,這樣一來簡直袁紹不死也要丟掉半條命!

可是結果卻不盡人意。

公孫瓚打了,可是敗得太快。

鄴城也叛了,可惜獨木難支。

陶謙出兵了,可是見勢頭不對掉頭又回去了……

這些矮矬子,真挑不出高個子來啊!

所以袁術決定自己親自動手。

此時的袁術,除了盤踞於南陽之外,還掌握着豫州的潁川大部,汝南大部,甚至陳國和沛國均在袁術的掌控之下,而這些地方都是人口衆多的大郡。

而此時的曹操,纔剛剛藉着劉岱身亡的機會,從袁紹哪裡得來了一個兗州刺史的任命,而這個任命誰都清楚,其實曹操並沒有得到中央朝廷的承認……

實際上,曹操現在所有的官職,比如東郡太守,比如奮武將軍,和這次的兗州刺史都是一樣,全數都是袁紹任命的。

而之前劉岱之死,上報到中央朝廷的時候,朝廷依舊派出了新任的兗州刺史,金尚。

當這個悲催的金尚好不容易抵達兗州地盤的時候,卻發現曹操已經大搖大擺的以兗州刺史的身份開始整理和歸攏兗州的相關政務和軍事,無奈之下,金尚一則不想辱命而歸,二不願重新回到戰事不斷的長安。萬般無奈之下,金尚選擇了就近安頓自己的辦法,權且依附在袁術的身邊。

於是,袁術便趁機打着維護漢王朝政府的旗號,指責和聲討袁紹與曹操目中無人、專權跋扈,並以此爲由,帶着金尚和十六萬人馬殺奔兗州,進攻的第一站就是處在兗州、豫州之交的陳留郡。

袁術從魯陽出發,途經豫州後進入陳留,把主力部隊駐紮在了陳留郡的封丘縣,同時派劉詳率領一部分軍隊屯兵匡亭。袁術打算兵分兩路,互成犄角之勢,不管曹操進攻哪裡,都能首尾相應。

作爲防備劉表趁機有什麼小動作,袁術留下了孫賁留守老家。

與此同時,袁術還同時邀約了徐州的陶謙一同進攻,協同作戰,當然,陶謙也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便表示會配合袁術一同作戰。

陳留太守張邈自知無法抵禦袁術的軍勢,於是連忙向好友曹操求援,曹操也自然知道其中的緊要之處,以此也就義不容辭的同意幫助張邈進行抵禦袁術的進攻,一場或許將決定了曹操生死的戰役就這展開了。

打肯定要打,不打的話曹操也沒有什麼退路,但是,問題是這一場戰役並不好打。

不管是從地盤上來看,或是從兵力上來看,曹操和袁術之間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此時的袁術正是處在巔峰時期,雖然說孫堅之敗多少讓袁術受到了一些打擊,但是談不上什麼傷筋動骨,單單是來襲的十六萬兵力,就夠曹操喝上一壺了。

當然,曹操也是知道,這個十六萬裡面多少是有一些水分的,不過這個也是慣例,就像他自己,不也是號稱收了青州兵三十萬麼……

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單純的從數字上來說,似乎三十萬大於十六萬,但是實際上在曹操剛剛收攏的這些青州黃巾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攜裹而來的百姓,這些百姓能夠有多少的戰鬥力?

就算是青州黃巾的戰兵,和南陽、汝南等地郡兵比較起來,孰高孰低,也是一目瞭然的事情。

另外一個方面,曹操現在雖然是一個州刺史了,但是實際上控制的地盤也就主要是東郡,而其他的地方還沒有完全的接受。

正是因爲如此,曹操的糧草從開始就是一個大問題,尤其是接受了青州三十萬的黃巾之後,就等於是無形當中多出了三十萬張嘴啊!雖然黃巾兵向來就是苦慣了,但是也不意味着就可以不要吃飯……

而整個兗州,不管是從中平年間還是到現在,不管是黃巾之亂,還是討伐董卓,甚至是黑山軍的劫掠,再加上前一段時間青州黃巾的攻伐,兗州基本上都是屬於主要的戰場,生產耕作等等就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無論是民還是兵,都是已經到了極限的狀態,如何有多少餘力可以拿得出來?

所以現在,曹操也是面臨着極度艱難的困境。

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袁紹還表示說,讓曹操將其家眷送到冀州,以免的兵刀之禍的威脅……

之前中央朝廷尚具備權威的時候,地方大員都必須將家眷留置在京都當中,甚是是當初劉焉擔任益州牧的時候已然不能例外,只不過後續的董卓時期,相對就比較混亂了一些,再往後就更沒有人將這個當回事了。

袁紹這樣說,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溫情滿滿,但是實際上呢?其實也就是和之前中央朝廷所做的一樣,要求曹操上交家眷作爲人質。

畢竟冀州是袁紹的老巢,而曹操現在不管是奮武將軍還是新鮮出爐的兗州刺史,都是袁紹封出來的,實際上也就等於是袁紹這個地方性的朝廷的官員。

當曹操收到袁紹這樣的書信的時候,整個心就已經是涼了半截,除了感覺到了這其中深深的惡意之外,同樣也明白了袁紹還沒有開打的時候,就已經是覺得曹操打不過袁術……

其實在那麼一個瞬間,曹操心灰意冷的動過心思,想要將家眷就按照袁紹所說的,送往冀州算了,畢竟整個兗州的局面也是撲朔迷離,現在要讓曹操打包票說一定能夠打贏袁術,曹操也沒有這個底氣。

不過曹操最後還是沒有決定立刻將家眷送到冀州去,因爲畢竟袁紹自己都沒有戰勝公孫瓚,依舊是相持不下,更何況鄴城之前也爆發了叛亂……

因此曹操也給袁紹回了一封書信,委婉的表示現在道路上不是很太平,黑山軍多有四下劫掠,送家眷過去帶的兵卒多了,自己這邊防備就有問題,帶得少了,這一路之上也不保障安全,所以,在等等吧。

將自己的大佬忽悠過去之後,曹操轉過頭,也需要對付現在自家的小弟,東郡治下也並非鐵板一塊。

兗州也有士族,也有鄉野豪右。

曹操接任了兗州刺史,那麼原本的捏在手中的東郡太守的印綬要給誰?

作爲東郡的兗州士族,自然是眼巴巴的看着,沒想到曹操一轉手,卻將這個東郡太守的印綬給了夏侯惇。

夏侯惇西漢太僕夏侯嬰之後,也跟曹操有親屬關係。曹操舉兵討伐黃巾軍時,夏侯惇便隨曹操征討,擔任裨將。後來討董卓之後,曹操得到了奮武將軍的頭銜之後,便以夏侯惇爲司馬。

曹操在東郡立足之後,派夏侯惇屯於白馬,不久又升其爲折衝校尉,現在又領了東郡太守……

當然,對於曹操而言,只有自己的親族之人才能放心,好不容易得來的太守印綬又怎麼能輕易的拱手讓給他人?

但是對於兗州的士族來說,曹操這樣的行爲,這種吃相,就相當的難看了。

當初曹操到東郡的時候,兵馬沒有多少,糧草也是接濟不上,是誰迎接了曹操,奉出了錢糧?

曹操要增兵,要兵械,要糧草,又是誰提供出來的?

曹操發佈政令,整理東郡事務,徵收賦稅等等,又是誰幫忙協助的?

之前曹操也不容易,大家心裡都清楚,所以也沒有要求什麼,結果現在曹操升官了,然後大大小小的好處總該分潤一些吧?

軍事上面的,兗州士族們也有自知之明,也不指望曹操能拿出什麼位置來,但是民政方面的終歸是要分一分的吧?

兗州本地的這些士族豪右們心中也清楚,像東郡太守這樣重要的職位,確實曹操捨不得,但是也不能什麼表示都沒有,就連裝個樣子都省了,直接塞給了曹操的自家人,這樣還有沒有將兗州的士族豪右們放在眼裡?

於是兗州士族豪右們便多少有些不滿,這種情緒雖然不致命,但是在袁術即將大兵壓境的這種緊要的關頭,就相當的麻煩了……

怎麼辦?

東郡不能丟,然而兗州士族現在曹操又不能得罪……

第2166章國之四維第2424章王座第2719章一切都不好第七八六章 勝利真實含義第1869章 西京尚書,烏合之衆第五五二章 江東猛虎的計策(月票欠賬4/21)第七五六章 孝義傳芳的延續第2271章汝危矣第八七六章 不速之客(一)第六三六章 封單于第六四六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三五二章 試探之後第二八四章 夜襲第3369章 這個那個第2915章大侯既抗,弓矢斯張第2491章拆河橋第3292章 轉頭一場空第2726章最雜的人心第2374章事在陽謀第2516章不是所有山歌都嘹亮第3099章相增減第2395章瘋了?瘋了!第六四五章 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第一二三章 天意第3394章 心第2074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第2531章有人猶豫不前有人闊步邁進第3396章 真第1318章 書信第1994章聖人執一,爲天下牧第1553章 進退爲難第三十二章 餘波第2943章舉頭望明月,低頭思陷阱第三五七章 昕水河畔一槍東來第2428章你算我算大家一起算第七五五章 參謀本部重要性第1834章 別問,問就是釣魚第1445章 五德之說第3046章新變化的老調子第3367章 無奈的變化,絕妙的機會第1270章 將領中的賣油翁第二九零章 請君入甕第2206章就差一步第2024章山林之中,五方真人第1267章 吃飯呢,打攪了第3087章 芃狐第2993章方法決定戰法第2520章爲什麼不能和第2965章曲頸向天歌,一定能勝利第八四九章 風雅頌(二)第三四四章 到底是誰的火第2206章就差一步第1442章 北路局定第3264章 找鑰匙第四一五章 永安城下(憤怒的六一盟主欠賬2/3)第2528章大雨大雪大漠第1153章 打架和打仗第一七三章 忠義奇人第1613章 一句話的事情第3178章 裝飾掩飾終有暴露之險第2011章福禍相依,治理良機第十六章 歷史的玩笑第1010章 道口之爭第五八二章 鮮卑軍的目標第三三六章 在光復上郡的大旗之下第2545章獨一無貳長安城第2418章兵爭第2186章下雪天飲小酒第1400章 山雨急(加更)第二六八章 殺機第1085章 陰山祭祀風雲動第3017章盡孝忠孝不孝子第2379章新年已至第2660章有何陷阱第1717章 不坑不歡喜第二十八章 筵無好筵第1198章 祁山之戰的開端第2874章使者,簡單不簡約第八七一章 大漢的崩塌(一)第1419章 不光是選擇題第2202章祈福求佑第1005章 雨中兵馬第3336章 解釦藉口第2685章新兵老兵精銳兵第三零五章 幷州之選第1540章 釜底抽薪第1669章 牛四夏的汗第2012章小農經濟,不破不立第2648章證明之中血光第1829章 各家都有各家的算盤第三三一章 馬氏後人第2395章瘋了?瘋了!第2970章亂於心第2970章亂於心第二十二章 女神第2476章對不對第1628章 填空第3173章 不能比好那就只能比爛第三一一章 欲往何處第3136章 當名望遇到名利
第2166章國之四維第2424章王座第2719章一切都不好第七八六章 勝利真實含義第1869章 西京尚書,烏合之衆第五五二章 江東猛虎的計策(月票欠賬4/21)第七五六章 孝義傳芳的延續第2271章汝危矣第八七六章 不速之客(一)第六三六章 封單于第六四六章 拿得起放得下第三五二章 試探之後第二八四章 夜襲第3369章 這個那個第2915章大侯既抗,弓矢斯張第2491章拆河橋第3292章 轉頭一場空第2726章最雜的人心第2374章事在陽謀第2516章不是所有山歌都嘹亮第3099章相增減第2395章瘋了?瘋了!第六四五章 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第一二三章 天意第3394章 心第2074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第2531章有人猶豫不前有人闊步邁進第3396章 真第1318章 書信第1994章聖人執一,爲天下牧第1553章 進退爲難第三十二章 餘波第2943章舉頭望明月,低頭思陷阱第三五七章 昕水河畔一槍東來第2428章你算我算大家一起算第七五五章 參謀本部重要性第1834章 別問,問就是釣魚第1445章 五德之說第3046章新變化的老調子第3367章 無奈的變化,絕妙的機會第1270章 將領中的賣油翁第二九零章 請君入甕第2206章就差一步第2024章山林之中,五方真人第1267章 吃飯呢,打攪了第3087章 芃狐第2993章方法決定戰法第2520章爲什麼不能和第2965章曲頸向天歌,一定能勝利第八四九章 風雅頌(二)第三四四章 到底是誰的火第2206章就差一步第1442章 北路局定第3264章 找鑰匙第四一五章 永安城下(憤怒的六一盟主欠賬2/3)第2528章大雨大雪大漠第1153章 打架和打仗第一七三章 忠義奇人第1613章 一句話的事情第3178章 裝飾掩飾終有暴露之險第2011章福禍相依,治理良機第十六章 歷史的玩笑第1010章 道口之爭第五八二章 鮮卑軍的目標第三三六章 在光復上郡的大旗之下第2545章獨一無貳長安城第2418章兵爭第2186章下雪天飲小酒第1400章 山雨急(加更)第二六八章 殺機第1085章 陰山祭祀風雲動第3017章盡孝忠孝不孝子第2379章新年已至第2660章有何陷阱第1717章 不坑不歡喜第二十八章 筵無好筵第1198章 祁山之戰的開端第2874章使者,簡單不簡約第八七一章 大漢的崩塌(一)第1419章 不光是選擇題第2202章祈福求佑第1005章 雨中兵馬第3336章 解釦藉口第2685章新兵老兵精銳兵第三零五章 幷州之選第1540章 釜底抽薪第1669章 牛四夏的汗第2012章小農經濟,不破不立第2648章證明之中血光第1829章 各家都有各家的算盤第三三一章 馬氏後人第2395章瘋了?瘋了!第2970章亂於心第2970章亂於心第二十二章 女神第2476章對不對第1628章 填空第3173章 不能比好那就只能比爛第三一一章 欲往何處第3136章 當名望遇到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