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7章 君位之側

三月,朔日辛卯,日有食之。

袁紹頓時傻了眼。

在漢代,或者說在古代,日食月食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甚至因爲日食月食掉腦袋的,也是大有人在。

袁紹正在風生水起的搞水德,接過老天爺絲毫不給面子,當場拂袖而去,立刻就影響到了一大幫子人,甚至有些侍御史的開始上書,“……惟時羲和,顛覆厥德,沈亂於酒,畔官離次,俶擾天紀,遐棄厥司。乃季秋月朔,辰弗集於房,瞀奏鼓,嗇夫馳,庶人走……當今天象警之,若罔聞知,不謹行遵意,恐觸怒於天,頻下災禍也……”

甚至有些人將這個天象和之前的蝗災聯繫了起來,然後表明是有大臣不修仁德,致使上天震怒云云,一時間冀州紛亂。

爲什麼不是天子的問題?

因爲誰都知道,現在天子連成年都還沒有,根本管不了大漢上下的事務,所以跟劉協沒有多少關係,那麼有關係的是誰?

首當其衝的便是袁紹。

袁紹大怒,當即怒稱:“日或有蝕,南北皆見!豈有普天下皆禍之理!若有禍,禍於何處,又將何出!”

侍御史諾諾不能答。

不過百姓衆人麼,嗯,有名有姓方爲百姓,自然是不會因爲袁紹的這個解釋而平息議論,加上漢代確實娛樂節目比較少,能吃的瓜也不多,所以反正有事沒事聊幾個徵西銅錢的也是應有之意。

於是乎,袁紹原本高大光鮮亮麗的形象,就蒙上了一層黑灰。

然而,這只是一個開頭而已,更壞的情況發生在後面……

四月,望。

臧洪於渤海改旗易幟,宣稱脫離袁紹麾下,迴歸大漢統屬!

渤海郡原本算是袁紹起兵的大本營,但是在前一次蝗災的時候,有好幾個縣都是顆粒無收,過慣了月光族的貧下中農頓時就活不下去了,然後袁紹表示,這羣提前消費透支信用的都是些不懂規劃不思進取之輩,不值得動用政府救助,因此渤海郡相當多的農戶,被迫背井離鄉,紛紛逃亡。

這其實也不算是什麼多大的事情,螻蟻麼,天要下雨,總是會淹幾個蟻窩得,這能怪得了誰?但問題是,袁紹出兵攻打併州,接二連三,嗯,三番五次得徵調各地錢糧,這就不僅是寅吃卯糧得問題了,而是直接殺雞取卵了!

渤海原先就不是什麼非常繁華富庶的大郡,再加上之前受災,許多農戶逃亡,因此袁紹的徵調對於冀州其他郡縣來說,或許還可以支撐一二,但是對於渤海郡來說,則是苦不堪言,再加上有了袁紹搞水德引發了日食這麼一檔子說法……

臧洪原本是袁紹的頭牌,咳咳,是頭面,嗯嗯,反正就是那麼一回事,大家明白就可以了。想當年在酸棗聯盟之時,各地諸侯上演一場鬧劇,爭權奪利紛爭不休,又害怕沾染因果相互推諉,倒是臧洪不管不顧成爲了上祭壇盟誓之人,然後代表袁紹接受了盟主的位置,因此也得到了袁紹的器重,旋即不久之後便找張超要了去,授予了渤海太守之職。

袁紹的思維模式很大漢,也是很符合社會標準的,臧洪替袁紹盟誓,取了盟主之位,雖然大家都清楚這個盟主除了一個名號之外,並沒有什麼鳥用,但是袁紹依舊感謝了臧洪,授之於重職,將臧洪從一個郡縣的小小從曹,提拔成爲一地太守,也算是恩寵有加。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袁紹樹立在前面的頭面人物,卻成爲了反對袁紹的急先鋒,這如何能讓袁紹吞嚥下這口氣?

幾乎是在接到了臧洪改旗易幟的消息的同時,袁紹就立刻糾集人馬,兵發渤海!

然而,俗話說的好,福無雙至禍不單行,但是實際生活當中應該是福基本不至,禍基本不停……

袁紹也是如此。

就當袁紹氣呼呼準備統領大軍親自討伐臧洪,讓周邊的那些嘰嘰喳喳的傢伙們知道“袁”字不是隨便都可以說可以寫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病痛襲擊了袁紹,頓時讓袁紹癱倒在出戰途中。

說起來,袁紹也漸漸的接近了漢代平均男子的壽命線,再加上這兩三年基本上都是南奔北走,東征西討,身體的負擔也是非常的大,所以在心情大起大落之後,也難免邪風入體,病痛纏綿……

袁紹一病,頓時袁氏上下就動盪起來。

在漢代,病痛這種東西,可不是找個醫師開個方子吃點藥湯就能痊癒的,因爲醫療技術的不健全,有太多太多的人就這樣病着病着就一命歸西的也是大有人在,因此原本壓制在水面之下的問題就漸漸的浮現了出來。

大公子袁譚,最開始的時候也是跟着袁紹在軍旅之中,因此也很受軍隊將校的認可,所以很多人都認爲袁譚應該是袁紹的繼承人,在袁紹臥榻不起的時候應該出面主持事務……

二公子袁熙個性親和,因爲是庶出的原因,所以待人處事都比較溫和,又迎娶了冀州大族之女,所以很多冀州人士也認爲如果袁譚不能繼承大業,那麼袁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然而,事情就是這麼的有趣,袁紹既不認可袁譚,也看不上袁熙,偏偏喜歡幼子袁尚,所以麼,冀州士族幾乎所有人的押注基本上全都落了空!

頓時冀州各地紛紛朝袁紹發來慰問函,對於袁紹的身體表示了十二萬分的關切和慰問,甚至有人表示在家中天天爲袁紹焚香祈禱等等,然後必然在信函末尾附加一句,建議和推薦他們所押注的袁譚或是袁熙回到鄴城主持大局。

看到這些信函,袁紹不由得躺在牀上憤怒的大叫,狠狠的拍着牀榻,老子還沒死呢!

於是乎,袁紹對於袁譚和袁熙的印象越發的差了起來,而對於在身邊每日昏定晨省的袁尚越發的看的順眼……

畢竟漢代的標準,以孝爲先麼,有孝便是好人,純孝就是大好人,至誠至孝便是最頂尖的好人,袁紹便認爲袁尚如此孝順,將來一定是個很好的人。

於是乎,袁譚表示要回來盡孝,袁紹拒之;袁熙表示要回來端茶遞水,袁紹斥之。

一時之間,冀州人心惶惶,就連出發取渤海征討臧洪的軍隊都耽擱了下來,駐留不前……

除去袁紹不談,看到日食的地方也不僅僅是在冀州一地,在幷州的斐潛這裡自然也看到了日食。

在學宮的一個博士也不知道是那一根筋搭錯了位置,也給斐潛上了一份行章,表示日食是天示警兆,表示災禍降生,要斐潛善待子民,休養生息,消除弊端,減輕賦稅,方可避免天災降臨云云。

斐潛笑眯眯的當衆表揚了這個博士,並且認爲這個博士對於天災禍事很有研究,便加封了這個博士爲福禍巡風使,讓他專職去查看各地福氣災禍……

對於冀州的變故,在斐潛治下也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種就是趁他病取他命,既然袁紹當下虛弱動盪,就不妨進軍東征,取得冀州;另外一種就是暫且坐看事態發展就好,不要太早參與進去,先穩固自家的基本盤再說。

經過兩三天的商討,斐潛也最終還是決定了不出兵。

畢竟連番征戰下來,損傷也是不少,再加上四五月正是田地裡面莊禾生長,草原之上牲畜繁殖的季節,此時出兵,確實有些太過於勉強,而且就算是大軍能供攻入冀州,然而戰線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鋪開的太大之後怎麼有效統管,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到時候若是一個不妥當,倉無所得,野無所掠,怎麼可能持久?

因此還是踏下心來,老老實實種一兩年地再說吧。

縱然大多數人都認可斐潛的決定,但是依舊還是有人會覺得惋惜,畢竟冀州肥肉一塊,有這麼好的機會,卻只能旁觀,未免扼腕。

方針頂下之後,斐潛便收攏了兵線,除了在北面繼續支撐劉和的一部分開支,讓劉和有能力在袁紹後方幽州搞風搞雨之外,其餘的地方基本上都處於一個收縮防禦的狀態。

拋開重新關注種田的斐潛不談,在豫州之處,皇帝劉協也認爲這是一個收拾袁紹的大好機會,趁着大朝會的時候就打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公然向羣臣說道:“如今天降警兆,乃主重臣失德!如今大將軍袁,不思奉王,私逞強橫,百姓流離,兵火連綿,乃罪責深重也!今聞冀州動盪,可乘此良機,發兵河北,征討忤逆,不知各位愛卿意下如何?”

說的失愛卿,但是劉協的目光卻只停留在曹操身上。

曹操微微低着頭,雙手持着朝板在胸腹之間,一動不動,宛如木雕一般。

一旁的滿寵拱手說道:“啓稟陛下,如今天象示警,乃主爲政者恭自反省,以求神庥也,豈可再動刀兵,致使百姓塗炭……”

劉協轉向了滿寵,說道:“愛卿此言……所謂爲政者,乃何人也?”

“這個……”滿寵眨巴了兩下眼皮,說道,“爲政者,當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不賞私勞,不罰私怨,若失仁德,當失其政也,陛下不必憂慮,行不義者當自斃也……”

劉協啞然失笑,按滿寵這個意思,我現在什麼都不做,等着就好了?

“曹司空,此事,愛卿之意何如?”劉協也懶得理會滿寵,便直接點名曹操問道。

曹操不慌不忙的拱拱手說道:“陛下所言極是!然河東多有大族,其多踞塢堡,人丁附庸,糧草積累,而如今兗豫疲敝,倉廩空虛,實有心討賊而無力也!不若明發檄文,表明大義,斥責邪崇,賞善宣德,當定使其迷途知返也!”

劉協看着曹操,忽然一笑,點頭說道:“就依愛卿之意。不過……若是依舊罔顧王令,只逞私慾,又當如何?”

曹操應道:“當討也!不過其割據日久,若即征伐,必致人心背離。兵甲乃國之重器也,不可輕舉,亦不可輕悔,如果舉兵,亦當慎重,方可至勝。”

劉協沉吟了片刻,點頭同意。

朝會結束之後,曹操回到了自己的府衙之中,召開了小朝會。

劉協開始和曹操爭奪權力,這其實也在曹操的意料之中,然而讓曹操沒想到的是,這一天竟然來的那麼快,那麼的早。

見衆人皆落座之後,曹操輕輕敲了敲桌案,說道:“今日之事,諸位以爲如何?”皇權和相權,天生就是冤家一對,根本融不到一起去,而曹操現在所言,同樣也是一種態度上的試探。

在短暫的沉默之後,夏侯氏兄弟和曹家子弟,不約而同的表示了立場,這一點並奇怪,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夏侯氏和曹氏在軍隊上的絕對掌控權,說不定現在曹操已經被人架空了……

曹操微微點點頭,然後轉向了另外幾人,劉曄、滿寵、程昱、陳羣等人,尤其是坐在上首的荀彧……

劉曄默然不言。這一點可以理解,畢竟劉曄也多少是出身皇室,這種事情自然不方便發表什麼意見。滿寵皺着眉頭,也是沒有說話,這也沒有關係,至少大朝會上他也替曹操擋了一個回合。

程昱向來沉默寡言,不指名道姓的問,一般也不會主動說話,所以現在不說話也很正常。陳羣加入這個小集團相對較晚,資格擺在那邊,坐得也比較靠後,所以別人沒有說話表態,他自然也不會不顧秩序搶先發言。

而唯一現在應該說話的荀彧,卻沒有說話。

曹操面色平緩,不緊不慢的用手指頭敲着桌案,嘟嘟嘟的就像是一隻啄木鳥,在用聲波探知樹皮之下的蟲子,似乎很從容。

大朝會上,劉協用出兵冀州來逼迫曹操,讓曹操表明立場,而曹操也在這裡同樣也詢問他的下屬立場,政壇官場,向來就是如此。

劉協真的在乎出不出兵?

不,劉協更在乎的是曹操和袁紹是不是站在了一起……

而現在,曹操就想要知道,在他的這個小集團之內,有誰的屁股歪了的?

第六十章 二進崔家莊第2562章人到山前小開拓第1004章 山雨來襲第1712章 一個小決定第七六九章 跌落的火花第2668章不要打了第3457章 雪球滾落第2851章風起第二七零章 揚起的長槍第2120章笑臉人第2603章考驗,絕不忽悠第2758章 去則離矣父子去離第1553章 進退爲難第1356章 僵持第九三四章 頭疼送枕頭第3053章退縮,忍耐第2097章再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也會煩的第1860章 表面文章,其實真真假假第三八五章 衰敗的平陽第1479章 斐子淵的客人第1611章 一道猜測題第3068章 千古的綠洲路,不相同的行路人第1154章 絕望和希望第1749章 計中計的計中計第1827章 讓人無言的事實最爲無奈第3395章 悸第3293章 桌案上的杯具第1007章 這種東西第2108章新戰術和新思維第八二四章 人心見人心(完)第2980章當先一艘船第3450章 優勢劣勢第1155章 近戰力量和遠程力量第1805章 不明不白的良配第五九八章 黑夜裡的大混亂第1258章 喝酒切莫問姓名第1167章 黑白第九一七章 戰長安(二)第3380章 人盡其才第1675章 士農工商第2094章港毒卻大比啊第1292章 經文第2367章突然的垮塌第七六三章 同一個城池內外第三九六章 在小樹林裡面的勾當第3392章 瞿第1140章 風水輪流轉第3425章 問和答第九七七章 欲求中興的中興劍第2635章周氏魚醬第七二四章 有人想轉變第五章 吃是有條件的第1015章 老卒新兵第1513章 一條路第3133章 天時所迫第2821章車師後國他地道,高順遇襲小騰挪第四二四章 家第3419章 結果導向第2744章 意南北第1085章 陰山祭祀風雲動第1703章 信仰和刀槍第2818章楊威公心高氣傲,張子布投石問路第四九二章 漢代月光族(起點首發)第二五六章 函谷關第3186章 一江冰水向東流(加更)第2564章上古軼事小議論第2553章風吹曹動有毛用第1731章 額外的問題第九十八章 雞肋別駕(感謝龍蠖不關情書友支持)第2198章一起安排第五十八章 功敗垂成第五七一章 途在人囧第五七一章 途在人囧第七七七章 有失必有得第3251章 民望第2739章 不鏽功勳第六六一章 出上黨而守壺關第八四五章 另一個戰場(四)第1179章 戰爭的迷霧第2574章人物皆非第二十六章 迷茫的未來第2815章兵卒百姓有分別,人生大腸包小腸第1601章 五羖上大夫第1386章 凳子第2453章加封的風波第3066章不能想不能問,不能有遲疑第1133章 長生天之傷第2612章柴刀,退無可退第2091章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四四二章 汾水兩岸逐白波第2172章人與道第2318章有種和沒種,有錯和沒錯第1763章 教化第1981章改錢繳徵,清河之死第二七一章 走還是留第三三二章 有些事,記着是一種痛苦第1889章 制詔拜將,分陝而治第1369章 新道第2888章巴國,白虎和巴蛇第2722章一切皆同行
第六十章 二進崔家莊第2562章人到山前小開拓第1004章 山雨來襲第1712章 一個小決定第七六九章 跌落的火花第2668章不要打了第3457章 雪球滾落第2851章風起第二七零章 揚起的長槍第2120章笑臉人第2603章考驗,絕不忽悠第2758章 去則離矣父子去離第1553章 進退爲難第1356章 僵持第九三四章 頭疼送枕頭第3053章退縮,忍耐第2097章再簡單的事情重複做也會煩的第1860章 表面文章,其實真真假假第三八五章 衰敗的平陽第1479章 斐子淵的客人第1611章 一道猜測題第3068章 千古的綠洲路,不相同的行路人第1154章 絕望和希望第1749章 計中計的計中計第1827章 讓人無言的事實最爲無奈第3395章 悸第3293章 桌案上的杯具第1007章 這種東西第2108章新戰術和新思維第八二四章 人心見人心(完)第2980章當先一艘船第3450章 優勢劣勢第1155章 近戰力量和遠程力量第1805章 不明不白的良配第五九八章 黑夜裡的大混亂第1258章 喝酒切莫問姓名第1167章 黑白第九一七章 戰長安(二)第3380章 人盡其才第1675章 士農工商第2094章港毒卻大比啊第1292章 經文第2367章突然的垮塌第七六三章 同一個城池內外第三九六章 在小樹林裡面的勾當第3392章 瞿第1140章 風水輪流轉第3425章 問和答第九七七章 欲求中興的中興劍第2635章周氏魚醬第七二四章 有人想轉變第五章 吃是有條件的第1015章 老卒新兵第1513章 一條路第3133章 天時所迫第2821章車師後國他地道,高順遇襲小騰挪第四二四章 家第3419章 結果導向第2744章 意南北第1085章 陰山祭祀風雲動第1703章 信仰和刀槍第2818章楊威公心高氣傲,張子布投石問路第四九二章 漢代月光族(起點首發)第二五六章 函谷關第3186章 一江冰水向東流(加更)第2564章上古軼事小議論第2553章風吹曹動有毛用第1731章 額外的問題第九十八章 雞肋別駕(感謝龍蠖不關情書友支持)第2198章一起安排第五十八章 功敗垂成第五七一章 途在人囧第五七一章 途在人囧第七七七章 有失必有得第3251章 民望第2739章 不鏽功勳第六六一章 出上黨而守壺關第八四五章 另一個戰場(四)第1179章 戰爭的迷霧第2574章人物皆非第二十六章 迷茫的未來第2815章兵卒百姓有分別,人生大腸包小腸第1601章 五羖上大夫第1386章 凳子第2453章加封的風波第3066章不能想不能問,不能有遲疑第1133章 長生天之傷第2612章柴刀,退無可退第2091章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四四二章 汾水兩岸逐白波第2172章人與道第2318章有種和沒種,有錯和沒錯第1763章 教化第1981章改錢繳徵,清河之死第二七一章 走還是留第三三二章 有些事,記着是一種痛苦第1889章 制詔拜將,分陝而治第1369章 新道第2888章巴國,白虎和巴蛇第2722章一切皆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