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8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

人類追逐資源,是一種天性,是一種本能,是鐫刻在基因當中有關於貪、懶、饞三大欲望的最直接的聯繫。

控制資源就代表着可以獲取大量的利益,在場的這些人之中,多半都是人精,自然是再清楚不過,於是告別了斐潛之後,也都急衝衝的向外走,似乎這樣一來就能多搶佔一些時間,取得一些先手一樣。

斐潛看着一干衆人退下,忽然微笑着左右看了看,對着特意留下來的黃張徐魏四人說道:“猜猜幾日之內,此番大笮之事,便能傳遍川蜀?”

黃成呵呵憨笑兩聲,伸出三根手指頭,說道:“差不多要三天吧?”

張遼搖了搖頭說道:“今日之內,各川中大族必然皆知……”

徐晃默默的點了點頭。

魏延接着說道:“不過想要做出什麼決策,恐怕至少也要三日之後了……”

斐潛點了點頭,然後帶着四人轉到了後堂就坐。

轉過中堂之後,便是後堂,後堂較小,只是能容下幾張桌案,通過後堂的門,便可以直接看見中院。中院之中有一角假山,斜斜依在院中一角,假山之下便是挖出來的一汪池水,和內院通過溝渠相連,池水之中原本也是種了些蓮花什麼的,不過冬季也都枯敗,剩下些殘葉二三,多少顯得有些淒涼。

不多時,僕從送上了些茶湯茶點什麼的,然後又靜悄悄的退了下去。

斐潛端起茶碗,示意了一下,黃張徐魏也纔跟着端起茶碗,喝了幾口熱茶,頓時覺得身上涌起暖意,連帶着筋骨都舒爽了不少。

斐潛放下了茶碗,然後沉吟了一下,說道:“僖公三十年,秦晉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諸位以爲,此鄭之過乎?”

黃成眼珠動了兩下,便閉口不言,這方面是黃成的弱項,雖然這一段時間以來都有做一些補充,但是畢竟年歲大了,就算是一直看也一直忘,就像是一個有破洞的水缸一樣,往裡盡力的倒水,水位卻不見得高上多少,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還會持續的下降,所以麼,黃成雖然一再彌補,但是到現在,依舊沒有能夠補充起多少的經文水準,雖然知道這個事情大概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事情,但是具體怎樣,依舊是一頭霧水,不明覺厲。

魏延麼,相比較黃成會好一些,但是也是好的有限,畢竟當年在義陽的時候,魏延家道已經敗落得很厲害了,否則也不會輕易得成爲一個部曲離開家鄉,要不是斐潛知道魏延這個名字,恐怕徐庶等人也不會給與魏延更多得關照和機會,也就沒有魏延嶄露頭角的舞臺了。

相比較黃成和魏延兩個人,張遼和徐晃就多少強了一些,一來是張遼和徐晃雖然是因爲並北的混亂導致家門衰落,但是多少還有些底蘊,而且不管是張遼還是徐晃,都跟着斐潛有一段時間了,多少也比魏延學習的時間要長一些,因此多少也有些積累。

“鄭過之有二,一則拒重耳,二則親楚國,不過麼……”張遼緩緩的說道,“其實未必如此也……”

徐晃也是點了點頭說道:“重耳刺於狄,亡於衛,走五鹿,受其土,亦未有罪之,如此說來,鄭國罪何焉?”

張遼也贊同徐晃的說法,補充說道:“重耳至楚,成王厚遇,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國,何以報寡人?’而後又以親楚而罰鄭,多有牽強也……”

魏延在一旁聽得有些三四五六分明白,而黃成則是一分都沒有,睜着眼有些幽怨的左看看右看看,頗有些無辜的可憐模樣。

斐潛瞄了一眼黃成,暗自笑笑,讓你平常不讀書,現在吃泥了吧?

黃成接收到了斐潛的眼神,不由得憨笑了兩下,撓了撓後腦勺,心中決定回去好好請人解釋一下這個其中到底是什麼一個意思。

“僖公卅年九月,晉軍進鄭,請秦共伐……”斐潛轉過頭來,對着張遼和徐晃點了點頭,表示對於張遼和徐晃的解釋認可,然後繼續說道,“晉軍於函陵,秦軍於汜南,不日即下鄭,然夜縋燭之武而出,見秦伯片言而退,何也?”

燭之武,不是說一個人姓燭名之武,而是說在燭地有一個名人,叫武。

春秋戰國時期,注重的是姓氏,而不是名字,而一些血統次一級的人物,甚至連姓氏都沒有資格擁有,比如說這個燭之武。

這個燭之武,是春秋時期鄭國人,在當時秦、晉兩國合兵圍鄭的時候,燭之武隻身前往秦營之中,向秦穆公陳說利害,終於使得秦穆公放棄了攻打鄭國的打算,最終拯救鄭國於危難之中。

燭之武應該算是一個說客,而說客在春秋之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們穿梭來往於各國之間,或穿針引線,搭橋過河,或挑撥離問,挖敵方牆角,或施緩兵之計,贏得喘息之機。可以說,缺少了這些後世被稱爲外交家的角色,春秋舞臺所上演的戲劇,必定沒有這麼驚心動魄,精彩紛呈,波瀾迭宕。有了他們,臺前臺後兩條戰線上真是熱鬧非凡,你方唱罷我登臺,演出了古代戰爭史上獨一無二的一幕。

在周王朝徹底衰敗,各地諸侯輪番稱霸的時候,沒有了中央的權威,各地諸侯都爲了各自的利益相互紛爭,可以說,在這樣的局面之下,自然不可能有永遠不變的關係,是敵是友,恐怕就是在轉眼之間的事情……

“這個……”徐晃皺着眉,沉吟着,沒有立刻回答。

黃成又轉頭看張遼,結果看見張遼也在思索,不由得回過頭來和魏延兩瞪眼……

到底說的是什麼啊?

在左傳之中,只是略微的寫了燭之武說的幾句話,大概就是說晉國距離鄭國較近,而秦國距離鄭國遠,就算是鄭國滅亡了,秦國也不可能得到什麼實際上的好處,如果能放鄭國一馬,鄭國就給秦國做小弟,添溝子餵馬子絕對不二話,然後再說晉國其實也沒安好心,憋着壞呢,現在看起來雖然是聯軍,保不準鄭國沒了就會使壞……

秦伯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引軍而還。

以上,粗粗一看,似乎也說得通,但是細細一想,卻不盡然。

大軍出動,牽扯到的東西何止千萬,別的不說,糧餉就跟流水一樣的開銷,難道是鄭武幾句話,就能解決抹平的?

這就像是後世熊國和鷹國進攻老虎,然後老虎派個人說兩句,然後鷹醬就退兵了……

雖然比喻有些不恰當,但是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斐潛見徐晃和張遼都沒有說話,便悠悠提醒了一句,“秦晉聯姻……”說完,斐潛微微瞥了魏延一眼,旋即又收回了目光。

張遼喃喃重複了一句,猛然一拍手掌,說道:“當如是也!秦穆公之女文嬴,有子樂,然晉文公嗣於歡!”(本章說注)

徐晃也是點頭,恍然說道:“如此說來,倒也有理……”

黃成在一旁,看到魏延有些茫然的眼神,不由得心中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

斐潛一笑,然後說道:“如此,公明可知回廣漢之後,當如何應對?”

徐晃沉吟了一下,說道:“當引而不發,不戰而戰,若其退之,便截其歸路,即可不勝而勝之也。”

斐潛哈哈大笑,點頭說道:“公明得之矣!明日即可且去廣漢,協管南充,進逼巴東!”

徐晃連忙站起來拱手領命。

“文遠麼……”斐潛轉頭對着張遼說道,“川蜀之地,山巒環繞,不利騎兵,故而也不必文遠於此督陣……嗯,留一司馬與此協防即可,任成都騎都尉,便是張晨張子初了,文遠以爲如何?”

張遼拱手說道:“臣代子初謝過主公!”

因爲地形就是如此,所以川中留一隻快速反應部隊就可以了,並不需要張遼這樣的騎兵大將坐鎮,張晨跟着張遼也有一段時間了,也有些經驗,因此擔任成都騎都尉也是有足夠的資格。

至於魏延麼……

斐潛看着魏延,微微嘆了一口氣,說道:“川蜀之中,士族大姓林立,若汝不通經文,不明其意,如何能以巧破敵?若是出任一方,又如何能清理關係,明辨厲害?難道皆需他人輔佐,方可治政不成?聽聞文長這兩日……宴飲賓客,又得歌姬數人,皆婉轉可人……”

魏延臉色比較黑,所以縱然有些臉色發紅也看不太出來,但是額頭上的汗珠卻不停得冒了出來,一滴滴得往下流淌,連忙離席拜倒在地,“主公,屬下……屬下……有罪……”

魏延這一次進軍川蜀,多次立功,在川蜀之中自然也是有了不小的名氣,加上如果說斐潛離開川蜀,也是需要一名勇將坐鎮,才能確保川蜀兵權穩固,因此斐潛就任命了魏延作爲益州別駕,兼領定虜將軍,統管川蜀兵卒,駐紮在成都。

然後麼,魏延年歲較輕,又是新得大功,心境自然沒有像是張遼等人的沉穩,所以一時間沒能控制得住自己的慾望,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只不過對於斐潛來說,多少還是需要告誡敲打一番,要不然任魏延這樣下去,恐怕到最後就回壞事了。

“來,起來……”斐潛站了起來,將魏延扶起,然後拍了拍魏延的肩膀,又指了指自己的肩膀,對着魏延語重心長的說道,“春秋直此,便是如此,史傳之中,林林總總,皆有明示……讀史,可明鑑也,文長有暇,不妨多讀些……此事麼,也不怪文長,乃某思慮不周,文長既需居於川蜀,自然需些僕從奴婢……不過麼,切不可用川蜀之人侍奉左右,畢竟文長所管,乃川蜀軍政之重,若是有歹人暗藏刺客,伺機而動……文長可知其厲害否?”

“主公……”魏延頭上汗珠滾滾而落,再次拜倒在地,叩首不已,“屬下知罪!還望主公重重責罰!”

斐潛就是告訴魏延,連老子都有人膽敢刺殺,你一個魏延,府邸之內招了那麼多的川蜀本地土著,平常要是沒有什麼事情也就罷了,若是真要是什麼時候,將誰逼迫到狗急跳牆了,難道那些人就不會想到這條路子?

斐潛將魏延從地上拉了起來,然後對着其他三人說道:“汝等可知,江東孫策孫伯符,于山中行獵,遇刺,生死難料……”

張遼和徐晃不由得也是相互對視一眼,紛紛有些心驚。

斐潛讓魏延坐下,然後自己也回到了座位之上,緩緩的說道:“重耳於秦時久,故秦穆公知其甚矣。秦苦於函谷,晉欲霸於諸侯也,兩相合利,故而秦晉圍於鄭。晉欲秦爲先,秦亦觀晉之舉,故兩國雖盟,然屯於鄭,皆按兵不動,相互忌憚,方有燭之武一言退之。鄭國之女,姻於衛楚陳宋,若秦晉急擊之,便爲衆矢之的也,故而秦退兵之後,晉亦退也。”

“然秦晉之好終於崤,便知國之大利,不可假於姻也。如今川蜀之中,聯姻者甚衆,牽扯繁多,吾等入川,如秦入山東,苛之,則多叛,縱之,則多亂,故需何爲?”

斐潛笑了笑,也沒有等四人作答,而是直接給出了答案:“引其相爭便是!今有大笮之利,必有其爭,吾等可擇一主事,縱其貪,助其欲,令其智昏,暗抄其罪,收攏其證,待其惡名沸盈,便可……”

斐潛將手掌輕輕向下一切,如同斬落了無數人頭,頓時後堂之內蕭殺一片。

爲什麼非要站在士族的對立面才能解決問題呢?

士族有養豬之策,那麼也自然可以將那些貪婪的士族當豬來養啊……

“文長,如此,可是明白了?”斐潛看着魏延說道。這個計劃,最終的執行者就是魏延,有可能是一年後,也有可能是三年五年後,不管時間究竟是長是短,但是如果在這個期間之內魏延被川蜀士族的各種手段腐蝕了,那麼這個計劃也就不可能順利的執行,因此斐潛纔不得不特意在提前告誡魏延,同時也給其他的將領敲響警鐘。

魏延連忙說道:“主公請放心!延定然謹言慎行,不負主公之望!”

斐潛笑着點點頭,像是對着魏延說,又像是對着其他三人說道:“川蜀不過一隅,天下之大,豈有盡時?吾輩之志,豈止於此乎?江山風物秀美,何妨放眼量之!”

第1887章老問題,新舉措第3141章 當現管遇到現實第1921章移植問題,風帆進化第1858章 持中求正,當得不偏不倚第九九九章 截殺糧道第七零四章 素手爲羹湯第七七九章 崔鈞的建議第2579章人心如秤第1749章 計中計的計中計第2509章爲什麼到底爲什麼第2962章只在此山中,酒水透骨寒第二一四章 試探第2757章 父慈子孝滿堂大孝第1695章 寒蟬第一六八章 北上之前第3180章 開弓難射回頭箭第2949章忠奸難分說,山山黃葉飛第七八三章 陰山的鮮卑軍第1877章算術演化,各自肚腸第1415章 亂軍計第2978章當下一聲吼第四四三章 怎麼辦怎麼選第1827章 讓人無言的事實最爲無奈第2753章 能行不行有錢就行第3212章 轉自嘆平生第九六九章 嘆息第1750章 是不是冤枉就要下雪第3074章 幷州之中皆搏命第2734章 最小的傷口第四三零章 刀第2328章奇襲子午谷的變化第1796章 前進,前攻第1634章 佳人佳話佳事第二五七章 蹊蹺第3034章莫須有之中的莫須有第1099章 凶兆第1877章算術演化,各自肚腸第3191章 鐵甲長戈死未忘第七四七章 徐晃的首場個秀第1847章 誰坑誰坑誰第2203章新的消息第1712章 一個小決定第八六八章 叩長安(十五)第3165章 天意不過就是多個藉口(加更)第五九八章 黑夜裡的大混亂第1161章 無產者的力量第3324章 驃騎驃騎第2239章人性和獸性,聰明和愚蠢第1344章 疑問第三九五章 吃獨食第八四九章 風雅頌(二)第1257章 山川地理找人量第六零四章 無法阻止的鮮卑行爲第1519章 後手應第2641章生命之中承重第3261章 我沒我沒我什麼都沒第3019章傷亡終究都是難免的第2332章刺破黑暗的新光第二六九章 哭泣的環首刀第九十章 蒯家三兄弟的話題第二三七章 再會李儒(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2/3)第一零五章 毛頭黑小子第2915章大侯既抗,弓矢斯張第四三九章 明天真的有援軍第3406章 商人逐利第3152章 當追逐遇到追從第2054章話外有話,變中有變第2799章 屋漏偏遇連綿雨,船漏偏遇歪舵人第2128章風起火焰烈第2329章各自策略各自謀第2458章萌發的叛逆第2041章三得三失,行臺三論第2282章有錢花和沒錢花第1794章 或進,或退第三七八章 永安不安第1786章 打獵,打人第2819章莫道忠心付流水,且說低頭派錯人第3163章 當說客遇到刺客第二五七章 蹊蹺第2774章 橘枳配比第一六零章 機伯的猶豫第1677章 誰於彀中第三三零章 規矩第2314章自己人的刀,一鍋端的人(加更)第八七八章 不速之客(三)第一六三章 深夜中的方略第七二七章 學宮論古今第七八二章 忙碌的徐羽第3116章 舊的習俗第五六五章 工藝當中的瓶頸第3359章 小選擇的大問題第2532章有人歡欣愉悅有人惶恐莫名第二三八章 獻策(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3/3)第1541章 叔可忍否第三六五章 馬踏聲聲碎山谷第九九六章 前人老套路第2581章人心莫測第2700章難民訴狀自查糾第三三六章 在光復上郡的大旗之下第3346章 謀略當中的謀略是誰的謀略
第1887章老問題,新舉措第3141章 當現管遇到現實第1921章移植問題,風帆進化第1858章 持中求正,當得不偏不倚第九九九章 截殺糧道第七零四章 素手爲羹湯第七七九章 崔鈞的建議第2579章人心如秤第1749章 計中計的計中計第2509章爲什麼到底爲什麼第2962章只在此山中,酒水透骨寒第二一四章 試探第2757章 父慈子孝滿堂大孝第1695章 寒蟬第一六八章 北上之前第3180章 開弓難射回頭箭第2949章忠奸難分說,山山黃葉飛第七八三章 陰山的鮮卑軍第1877章算術演化,各自肚腸第1415章 亂軍計第2978章當下一聲吼第四四三章 怎麼辦怎麼選第1827章 讓人無言的事實最爲無奈第2753章 能行不行有錢就行第3212章 轉自嘆平生第九六九章 嘆息第1750章 是不是冤枉就要下雪第3074章 幷州之中皆搏命第2734章 最小的傷口第四三零章 刀第2328章奇襲子午谷的變化第1796章 前進,前攻第1634章 佳人佳話佳事第二五七章 蹊蹺第3034章莫須有之中的莫須有第1099章 凶兆第1877章算術演化,各自肚腸第3191章 鐵甲長戈死未忘第七四七章 徐晃的首場個秀第1847章 誰坑誰坑誰第2203章新的消息第1712章 一個小決定第八六八章 叩長安(十五)第3165章 天意不過就是多個藉口(加更)第五九八章 黑夜裡的大混亂第1161章 無產者的力量第3324章 驃騎驃騎第2239章人性和獸性,聰明和愚蠢第1344章 疑問第三九五章 吃獨食第八四九章 風雅頌(二)第1257章 山川地理找人量第六零四章 無法阻止的鮮卑行爲第1519章 後手應第2641章生命之中承重第3261章 我沒我沒我什麼都沒第3019章傷亡終究都是難免的第2332章刺破黑暗的新光第二六九章 哭泣的環首刀第九十章 蒯家三兄弟的話題第二三七章 再會李儒(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2/3)第一零五章 毛頭黑小子第2915章大侯既抗,弓矢斯張第四三九章 明天真的有援軍第3406章 商人逐利第3152章 當追逐遇到追從第2054章話外有話,變中有變第2799章 屋漏偏遇連綿雨,船漏偏遇歪舵人第2128章風起火焰烈第2329章各自策略各自謀第2458章萌發的叛逆第2041章三得三失,行臺三論第2282章有錢花和沒錢花第1794章 或進,或退第三七八章 永安不安第1786章 打獵,打人第2819章莫道忠心付流水,且說低頭派錯人第3163章 當說客遇到刺客第二五七章 蹊蹺第2774章 橘枳配比第一六零章 機伯的猶豫第1677章 誰於彀中第三三零章 規矩第2314章自己人的刀,一鍋端的人(加更)第八七八章 不速之客(三)第一六三章 深夜中的方略第七二七章 學宮論古今第七八二章 忙碌的徐羽第3116章 舊的習俗第五六五章 工藝當中的瓶頸第3359章 小選擇的大問題第2532章有人歡欣愉悅有人惶恐莫名第二三八章 獻策(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3/3)第1541章 叔可忍否第三六五章 馬踏聲聲碎山谷第九九六章 前人老套路第2581章人心莫測第2700章難民訴狀自查糾第三三六章 在光復上郡的大旗之下第3346章 謀略當中的謀略是誰的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