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9章 三處着手點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

這一句俏皮話,或許在後世當中是很多人少年時代的記憶。回過頭想想,將小學換算成爲童生,中學換算成秀才,大學堪稱舉人,然後研究生算是進士……

似乎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違和感。

考試的內容變化了,但是格局麼……

後來才覺得有些不對勁,不能聽那些所謂的教育磚家忽悠,開始強調專科專業專能,但積攢幾十年下來,甚至是從封建王朝千年遺傳下來的慣性,又哪裡是一時半會能改動的?

沒看見依舊有高考考了十幾年的?

雖然說對於個人來說,完成夢想怎麼做都可以,但是從客觀角度資源的立場來看,這麼做其實是在浪費人生的資源,幾年,甚至十幾年,如果將這個勁頭用在某一項事業上,成功之前的一萬個小時,恐怕早就滿足了。

算不算一種浪費?

後來的封建王朝爲什麼要科舉?

一個是科舉的確能夠打破門閥和世家的控制,讓更多的寒門和黔首能夠進入皇權的視線當中,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科舉也同時維護着儒家的地位,因此孔子的地位才越推越高,甚至有什麼“人死爲大”這樣的普遍社會道德公理出來,是應該尊重死者,但是同樣也應該尊重每一個人,不能因爲某人生死與否,就改變這樣的標準,忽略原先的對錯。

孔子死了吧?

所以孔子身上全是優點,缺點麼,爲死者避諱一下也就沒了……

客觀最爲重要。

世界是客觀的,主觀能動性並不是強大到可以依靠意念便能修整地球的程度,很多事情依舊要依靠更多的人,更多的具備一定技能和專業素養的人來共同完成。

而農學士和工學士,便是斐潛在這個方向上踏出的第一步。

科舉是不錯,但是可科舉的副作用也非常的大,既然是後世的靈魂,爲何還要選一個明知道結果不怎樣的路來走?爲什麼不能走出一條新路?

農耕民族最重要的是什麼?

就是農耕。

但是問題是,在儒家體系之下,願意站在上面唱高調大聲吆喝的人很多,而真正願意彎下腰來進稻田當中人很少。畢竟死讀書,讀死書更容易獲取想要的那些功名利祿,而彎腰刨地能獲取多少利益?

工學也是如此。

工具改良,科技提升重要不重要,很重要,但是封建王朝當中的這些掌權儒家子弟依舊是該吆喝的時候絕對不含糊,但是一旦觸犯到其利益的時候,該一把火燒了的,依舊一把火燒了眨都不眨眼。

因此,農業和工業的權柄,能交給一門心思只想着當官的儒家麼?

顯然不可以。

那麼農學士和工學士,就是斐潛整體社會體制改良計劃當中,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着手點了。

棗祇和龐統沉默着,似乎也在思索着斐潛提出的相關話題的可操作性,半響之後棗祇說道:“若是收取學費,會不會讓貧寒之士更難以由此而進?”

斐潛點了點頭說道:“子敬考慮的有道理……農工之學,原本之意確實是爲了讓寒門以及黔首有一條路子,但是並不能因爲如此,就將這兩條路變成了應該給他們的福利……嗯,就是免費且應該給他們的東西……我們應該獎勵勤奮且有天賦的人,而不能簡單的鼓勵一味的勤奮卻依舊什麼都不會的人……”

後世什麼范進中舉的醜劇,絕對不能再次重演。死讀書就能獲取功名利祿,死背書便可登堂拜相,會害死多少人?在漢代,這個時間點上的知識很繁雜麼?農學工學有像後世那麼細微深刻麼?三年時間如果還不能學會,只能證明兩件事情,要麼學的時候不用心,要麼實在是沒這個天賦,那就不要在這個上面浪費時間了。

戰場之上是靠生死搏殺出來的道路,學海之中不也應該如此麼?

想要改變貧窮,改變原有的階級形態,難道是可以等着旁人的賞賜,然後心安理得的吃着貧困糧吃一輩子麼?

“收費,是給與一種壓力,五千錢,或許是一個貧寒之家一輩子都難以還清的債務,但是不這樣做不行……”斐潛說道,“但是太輕易得到的,一般都不會有多少珍惜……這是人性……而且我們也給與了第一年能免費的機會……”

“我們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斐潛輕輕嘆息道,“我們的對手依舊遍佈整個天下,所以我們沒有時間,沒有精力也沒有辦法,去照顧到這些人……武是一條路,農工又是一條路,我們開闢了道路,但是總不能連走都要推着他們,替着他們來一步步的做吧?我們只能帶上願意和我們一起走的,能跟上我們一起的人……至於其他……”

龐統和棗祇都沉默了下來。

對於廣大貧苦寒困的民衆來說,有這樣一個改變人生的機會,代價就是可能要背上一輩子難以還清的債務,五千銅元或許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不算是什麼,但是對於那些沒有什麼收入的貧困家庭來說,確實是如同天文一般的數字,就算是在後世,在華夏很多山區之中,也依舊有大量的家庭別說拿出五千,就連一千都未必能夠湊得出來。

因此一年五千,兩年一萬,三年就要翻倍成爲三萬得學費,不得不說在漢代幾乎等於是要一個貧困之人堵上一生才能償還得債務……

人都是那什麼出來的,在這樣壓力之下成長起來的農學士工學士,別的不說,性格多少是比較堅韌的,也具備一定的才能,如此才能和龐大的舊有利益集團去抗衡。

“那麼學宮之處……”龐統忽然說道,“農工如此,然而這經書之學,卻不好也這麼改啊……”

“那就不改!”斐潛似笑非笑的說道,“這樣一來這些人也就沒有什麼資格說三道四了,反正又和他們沒關係,我這是全新的路子,又不佔據他們的名額,他們願意學農工的,我們也不拒絕,這樣還有什麼理由來反對?”

龐統挑了挑眉毛,說道:“不改經學?主公,呵呵,這一招可是夠狠啊……”

斐潛大笑着說道:“懂的人自然懂,不懂得麼,就讓他不懂好了……”世間就是這樣,要是給不懂的人解釋,這些人還嫌煩。

“這件事,就讓杜伯侯去辦……”斐潛說道,“子敬呢,你倒是要準備準備,過一段時間我準備在青龍寺開個集會,到時候需要展示一些農學工學的實物……此事頗爲重要,切切不可大意……”

“青龍寺?”棗祇疑惑的問道。

一旁的龐統稍微解釋了一下,棗祇旋即明白了,當下就拱手說道:“請主公放心,定然不負主公之望!”

…………………………………………

就在斐潛和龐統棗祇研討關於施政策略的時候,伏典和荀攸也在各自都在考慮着找斐潛的討錢策略,俗稱打抽豐。

這個事情原本應該是荀攸來做的,至少是由他來首先開這個口,但是因爲之前在祭壇之上伏典的行爲,導致了荀攸忽然覺察到了這其中必定還有漢帝劉協的授意,所以在沒有搞清楚之前,荀攸並不打算先做什麼動作……

事情就這樣耽擱下來。

長安城中繁華如錦,街道兩旁的商鋪高懸商幡,就連夜晚也是不惜用了最好的燈油,幾乎是通宵達旦的做着生意。

這些日子因爲斐潛升爲驃騎將軍,整個長安城都處於歡慶時間之內,狂歡和熱鬧雖然已經不像是起初那兩天那麼的狂熱,但是這個熱鬧的勁頭依舊沒有完全退去。

城中街道上人頭涌涌,不光是士族子弟,就連普通民衆也在歡慶。

驃騎將軍斐潛的一些直轄商鋪之中,特意爲了慶祝此事,做出了一些讓利優惠的活動,比如像是書坊之中買一送一的,甚至還有什麼送紅包抽大獎的,更是讓一些人忍不住將手剁了又剁,最終捧着一堆原本自己沒有打算買的東西……

在長安東西兩市臨近之處的酒樓酒肆,更是沒日沒夜的,吃酒的,宴客的,聯絡情感的,品嚐美食的,基本上每天都將位置填塞得滿滿的,就連表演胡舞的,表演雜耍的,都是找了兩三波,纔不至於被別家比了下去,讓客人吃的滿意,玩得盡興。

荀攸慢悠悠得在街道當中閒逛着。

荀攸是潁川荀氏的旁支,比寒門麼,好一些,但是也相對有限。當別人可以推三阻四,然後藉着舉孝廉舉茂才舉這個舉那個的,然後三番五次不去上任來博取更大的名聲更好的職位,而荀攸卻只能乖乖的一次到胃,咳咳,到位。

荀攸的父親荀彝,任州從事之職,也就是六百石頂天,沒等到升上去的時候,便過世了。而荀攸的祖父荀曇是廣陵太守,在荀攸十三歲的時候,他的祖父也去世了,也就是說,在荀攸十三歲之後,便沒有了任何官面上的支撐。

因此在中平六年之時,大將軍何進剛剛開始秉政的時候,下令徵海內名士荀攸等二十餘人,別的人可以拒絕不去,但是荀攸卻只能乖乖的到洛陽,拜黃門侍郎,正式涉足政壇。

秦漢之時,宮門多油漆成黃色,故稱黃門。而這個黃門麼,原本是給宦官的,所以宦官之中黃門居多……

在東漢的時候,這個職位才被拿出來,也給非宦官的人員擔任,稱之爲給事黃門侍郎,六百石,和一般的太守之下的從事差不多的俸祿,不特定人數。

具體做什麼事情呢?

《後漢書·百官志三》:“黃門侍郎,六百石。掌侍從左右,給事中,關通中外。及諸王朝見於殿上,引王就座。”這個中外,不是古今中外,而是指宮中和外庭。

說白了,就是公司前臺。

畢竟荀攸人長的不錯,相貌端正,儀表堂堂。

而不能跟公司老總搭上話的前臺,都是屬於渣渣,三個月換兩個都是屬於正常操作,屬於流動性極大的崗位……

所以荀攸自然想盡辦法和漢帝搭上了關係,也就成爲了荀氏當中不多的,站在皇帝這一條線上的人員,久而久之,荀攸也從其中找到了屬於他的定位。

潁川荀氏,現在基本上來說就分爲三個部分,一個是以荀彧爲首的絕大部分,在曹操之下,另外一個點則是之前被隱匿不談的荀諶,現在也重新被提及了起來,也漸漸的在一些人的考量當中,而最差的,便是荀攸他自己,至今爲止,只有他一個。

因爲沒有人看好漢帝劉協,所以荀攸則是留在漢帝身邊的一個備胎之下的千斤頂的搖桿……

這一次荀攸來長安,除了明面上的代表和皇室劉協的任務,實際上還兼任兩方面的事情,一個是負責荀彧的吩咐,替曹老闆尋求一些支持,另外一個則是帶來了荀氏的信息,想要和長期於並北的荀諶正式的對接上。

三處着手點,三處下注,反正哪一方活了,潁川荀氏都不虧。

不過到了長安之後,荀攸心中卻慢慢的生出了許多的問題,越看便越是心驚。他雖然不清楚具體過程是怎樣操作的,但是卻親眼看見了關中繁華,甚至比當年董卓敗壞之前還要更昌盛,這不能不讓荀攸感到深深的憂慮。

驃騎將軍斐潛竟然能做到如此的地步!

怪不得在關中推行的爵田制度沒有什麼人敢翻騰……

當然荀攸長期待在許縣,他也不知道當年長安左近的時候翻騰一波的被龐統賈詡徐庶三個人坑了的事情,荀攸只看到了當下關中士族乖乖如鵪鶉,不管是韋端還是杜畿,都是安安分分的,言及驃騎更是畢恭畢敬的樣子,簡直就是狗腿當中的標杆。

不過,在並北和關中順利推行的爵田制,未必能夠在山東施行啊!

山東山西,屆時何如?

荀攸微微笑着,看着街道盡頭之處,在驃騎府衙之上飄揚的三色旗……

“啊呀,荀侍中,可是讓小的好找……”正在荀攸思索着的時候,一名伏典的護衛走了過來,朝着荀攸行禮道,“主上正尋荀侍中,有事相商……”

哦?

這一邊,伏典終於是忍不住了?

第三三四章 答案第四六八章 聲東擊西第2451章突然的碰撞第五六四章 對於漢弩的改進第2356章相同與不同第1253章 咎由自取第2476章對不對第2262章我覺得這個地方不錯第3378章 可惜苦了第2293章這一次不太一樣第一二六章 新人原是舊識第1939章唯有心安,秋雨如刀第三二七章 徵調第八四四章 另一個戰場(三)第1931章有罪先請,有責當罰第1204章 戰場之上的選擇第2189章雪紛飛第2547章 熙熙攘攘皆有由第2032章蔡氏計劃,劉氏後手第3052章 火油,火藥第1273章 正是少年滿豪情第3061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答案第1938章人心轉換,烽火傳信第2974章當年一壺酒第一九二章 分道揚鑣第2281章胡服騎射漢人故事第2198章一起安排第3448章 大戰小算第五八六章 耕田呃耕田第2628章成名,究竟是什麼名第2541章找個工具麼第2679章借來人頭用一用第九一二章 亂長安(七)第2495章大漢風第七零五章 牛輔新習慣第2067章核心目標,戰場之上第3170章 這個意思還是那個意思第五七一章 途在人囧第1236章 古今傳承的鍵盤俠第1396章 怒火第二一二章 究竟要如何勸說第3061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答案第1606章 夢想和現實第二二六章 蔡府之書第3141章 當現管遇到現實第2308章留着和叛徒,喝酒和喝茶第3254章 價值第3008章兔子要去睡覺了第2069章來日方長,子承父業第1454章 攪局第3319章 城中有人一聲嚎第七九四章 生死間的搖擺第七三六章 搶先一步的邸報第1080章 大漢的新舊規則第六零三章 鮮卑的第一波試探第五七一章 途在人囧第1315章 手段第2130章驃騎第一課第1358章 凋零第3024章一路向西和一路相惜第1123章 倒春寒第九九四章 有舍纔有得第1876章函谷演變,歪脖科技第1242章 誰的說詞纔是真的第3023章 遭遇之戰和遭遇知戰第五八二章 鮮卑軍的目標第2981章當先一件事第七十章 別了,洛陽城第2605章生死,要靠自己第3155章 當頑強遇到頑固第二十四章 與曹操的第一次第2793章 竇陳往昔陳年案,比景今日同路人第三十六章 劉洪的顯擺第2287章在變化當中的變化第1495章 誰信誰的傳言第四六零章 二加一第1270章 將領中的賣油翁第1765章 驚變(加更,歐耶……)第2770章 主角配角第五七一章 途在人囧第3433章 要走流程第2944章危樓高百尺,急報愁殺人第2367章突然的垮塌第3251章 民望第2223章真是意外第2842章結案第2158章美夢將醒第一一二章 跑斷腿的謁禮侍者第八六四章 叩長安(十一)第2901章求之於上,得之於中第五六六章 領先世界的鍊鋼術第五六四章 對於漢弩的改進第八七五章 大漢的崩塌(五)第五五一章 聯姻之下的聯盟(月票欠賬3/21)第2965章曲頸向天歌,一定能勝利第1687章 利爭第2600章取經,要有真經第1203章 約定時效有多長第1531章 登門之客第1630章 問答
第三三四章 答案第四六八章 聲東擊西第2451章突然的碰撞第五六四章 對於漢弩的改進第2356章相同與不同第1253章 咎由自取第2476章對不對第2262章我覺得這個地方不錯第3378章 可惜苦了第2293章這一次不太一樣第一二六章 新人原是舊識第1939章唯有心安,秋雨如刀第三二七章 徵調第八四四章 另一個戰場(三)第1931章有罪先請,有責當罰第1204章 戰場之上的選擇第2189章雪紛飛第2547章 熙熙攘攘皆有由第2032章蔡氏計劃,劉氏後手第3052章 火油,火藥第1273章 正是少年滿豪情第3061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答案第1938章人心轉換,烽火傳信第2974章當年一壺酒第一九二章 分道揚鑣第2281章胡服騎射漢人故事第2198章一起安排第3448章 大戰小算第五八六章 耕田呃耕田第2628章成名,究竟是什麼名第2541章找個工具麼第2679章借來人頭用一用第九一二章 亂長安(七)第2495章大漢風第七零五章 牛輔新習慣第2067章核心目標,戰場之上第3170章 這個意思還是那個意思第五七一章 途在人囧第1236章 古今傳承的鍵盤俠第1396章 怒火第二一二章 究竟要如何勸說第3061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答案第1606章 夢想和現實第二二六章 蔡府之書第3141章 當現管遇到現實第2308章留着和叛徒,喝酒和喝茶第3254章 價值第3008章兔子要去睡覺了第2069章來日方長,子承父業第1454章 攪局第3319章 城中有人一聲嚎第七九四章 生死間的搖擺第七三六章 搶先一步的邸報第1080章 大漢的新舊規則第六零三章 鮮卑的第一波試探第五七一章 途在人囧第1315章 手段第2130章驃騎第一課第1358章 凋零第3024章一路向西和一路相惜第1123章 倒春寒第九九四章 有舍纔有得第1876章函谷演變,歪脖科技第1242章 誰的說詞纔是真的第3023章 遭遇之戰和遭遇知戰第五八二章 鮮卑軍的目標第2981章當先一件事第七十章 別了,洛陽城第2605章生死,要靠自己第3155章 當頑強遇到頑固第二十四章 與曹操的第一次第2793章 竇陳往昔陳年案,比景今日同路人第三十六章 劉洪的顯擺第2287章在變化當中的變化第1495章 誰信誰的傳言第四六零章 二加一第1270章 將領中的賣油翁第1765章 驚變(加更,歐耶……)第2770章 主角配角第五七一章 途在人囧第3433章 要走流程第2944章危樓高百尺,急報愁殺人第2367章突然的垮塌第3251章 民望第2223章真是意外第2842章結案第2158章美夢將醒第一一二章 跑斷腿的謁禮侍者第八六四章 叩長安(十一)第2901章求之於上,得之於中第五六六章 領先世界的鍊鋼術第五六四章 對於漢弩的改進第八七五章 大漢的崩塌(五)第五五一章 聯姻之下的聯盟(月票欠賬3/21)第2965章曲頸向天歌,一定能勝利第1687章 利爭第2600章取經,要有真經第1203章 約定時效有多長第1531章 登門之客第1630章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