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4章 庸人勿擾

長安。

憶長安,摧心肝。

夢裡多少魂斷腸,醒來枕邊淚雙行。

天色已經完全明亮了起來,昨夜細雨綿綿,竟然到了清晨還未完全停歇,一陣陣的輕輕灑落在窗楣屋瓦之上,只讓人覺得筋骨鬆軟,就想着繼續悶頭接着睡。

天色陰沉,若是不看時間的話,也分不清究竟是早上還是晚上,可是杜畿依舊很快的爬了起來,這已經幾乎成爲了鐫刻在其身體當中的本能反應。

等到真正清醒之後,杜畿才微微的鬆了一口氣,喚來了僕從,進行洗漱。

每一個人都有些事情,會深深的埋藏在心中,縱然是自己也不會輕易地去觸碰,但是在睡眠的時候,潛意思的漂移就會時不時的鬧出來提醒一下本體,來看這兒,其實還有個傷疤尚未癒合。

杜畿姓杜,以地爲姓,自然是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長安的杜陵之中,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長安人。若論起杜畿的祖輩來,倒也輝煌過一段時間。杜畿的先輩,杜周、杜延年父子,是曾經在《史記》和《漢書》之中留下姓名的大人物,不過很有意思的是,杜周是個酷吏、貪官,史書上多有貶詞,而杜延年卻是個好官,多有褒語。

然而,一個貪婪且兇殘的酷吏會教導出一個慈眉善目的兒子麼?如果這其中有隱藏着一些問題的話,那麼是父親那邊的問題還是兒子這邊的問題?

不過杜家到了杜畿父親那一輩的時候,就已經是很破落了。杜畿父親沒有什麼天賦,讀書也不怎麼樣,唯獨性格很好,所以杜畿小時候的時候還算是幸福的。

只不過所有的幸福往往都很短暫,就像是曇花美麗卻不能長久一樣,杜畿的生母在杜畿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然後父親續娶,家裡來了一位兇狠的後孃,而且杜畿的父親隨後不久也去世了,之後杜畿的生活具體怎樣,史書上只是很簡單地提了一句:“少孤,繼母苦之,以孝聞。”

史書依舊是書,也是人寫的,所以杜畿這些年發生了一些什麼,究竟苦不苦,後媽對待杜畿真實情況如何,恐怕也只有杜畿自己清楚,畢竟若是從陰謀論出發,那麼漢代崇尚的是孝道,如果後媽不兇殘,又怎麼襯托出杜畿的孝呢?

但是有一點的是確定的,杜畿幼年之時,親生父母都過世了。有父母的孩子,畢竟還知道來處,沒有了父母,便只剩下了去處。

在杜畿洗漱完畢之後,頭腦也漸漸的回覆了清醒。夢裡父母的樣子都已經有些模糊了,只是那種感覺依舊在心中綿延不去,直至坐到了桌案之前,不免還是有些走神,又花了些時間纔算是徹底靜下心來。

這兩天,杜畿從棗祇哪裡,嗯,也可以說是從驃騎將軍斐潛那邊接到了關於農學士的具體考覈晉升標準的制定任務,在完全沒有辦法氪金的漢代,也就只能爆肝了。

畢竟具體條例一旦公佈推行,那麼每一個細微的小錯,都會在無數的目光當中被放大,任何一個漏洞,都有可能導致成百上千的人因此受到了牽連,當然,由此而來杜畿的名聲也要麼隨之高漲,要麼跌落泥塵。

寒門,想要重新爬回權柄的高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

不過寒門麼,走這個道路至少比黔首容易一些,至少有先輩走過的道路可以借鑑一下,而普通的黔首大多數連權柄的方向都不知道要往哪裡摸……

“郎君……”老管家小心謹慎的先是替杜畿拿了一些水來,放到了一旁,方便杜畿取用,看着杜畿停筆的間隙,輕聲說道,“韋郎君來了……”

杜畿微微皺起眉頭。

因爲要將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制定農學士標準這一件事情上,所以杜畿這兩天都是閉門不出,但有訪客也都是謝絕,只不過韋端畢竟不同,當年杜畿家境困苦的時候,是韋端給予了一定的資助,而且杜畿的名聲能夠傳播出去,也有韋端的一份功勞,所以老管家才冒着可能被杜畿責怪的風險,前來稟報。

“嗯……”杜畿看了看手中的書簡,沉吟了片刻,說道,“讓韋兄先去正廳就坐,某且去更衣便至。”

韋端爲什麼而來,其實杜畿也知道。同樣的,韋端也知道杜畿知道這一點,所以在兩個人見面之後,稍微寒暄了片刻,便轉移到了農學士這個問題上面。

“無農,不得社稷之本,無工,不得兵甲之利。”韋端先是表明了一下自己的政治正確,旋即就說道,“如今伯侯主持此事,足可見得驃騎器重也……”

杜畿看了韋端一眼,他明白韋端的意思,但是沉默了片刻之後,也不打算繞什麼圈子,畢竟這兩天爲了制定農學士的各項細則,已經是耗費了許多精力,根本就不想着再和韋端言談的時候再額外的多消耗精神了,便直接說道:“韋兄,此農學之人……驃騎將軍並無特別限制……”

韋端挑了挑眉毛,顯然不太相信。

不僅是韋端不相信,包括韋端在內的很多關中士族也是同樣不相信。

這個驃騎將軍不搞事情,還能叫做隱鯤麼?

藏在水下的有多深?

上一次藉着新田政,先是默不作聲地讓衆人跳出來,然後收割了一波,然後接着什麼子虛烏有的閣臺走水,然後又收拾了一批,雖然說這兩三次韋端都順利躲了過去,但是畢竟不清楚這個農學士工學士是不是驃騎將軍斐潛又拿出來收割的新花樣,這心中終究是沒有底數,所以在家中坐了兩天之後,便還是找到了杜畿,希望從比較瞭解這個事情的杜畿之處得到答案。

不過杜畿如此直截了當的說,反倒讓韋端有些不適應,也有些不相信。

真的就只是農學士,不準備摻雜什麼東西,不是驃騎將軍挖下來的坑?、

杜畿看着韋端的神色,也猜到了韋端在想着一些什麼,於是說道:“韋兄無需多慮,此策並無變化,無他,乃收天下寒門也!”

“果真?”韋端問道,神色之中也不由得舒緩了一些,“果真無變化?”

農學士和工學士,一開始的時候韋端和杜畿,包括一些其他的士族子弟都有討論過,認爲這個事情是針對寒門的,認爲是斐潛爲了收攏寒門子弟特別搞出來的路子。

畢竟收攏寒門之心的政治方向,並不是斐潛一個人的獨創,甚至包括漢靈帝在內的許多漢代皇帝,都做過這樣的事情。

畢竟舉孝廉和茂才這樣的人才制度,有着諸多的弊端,這個是衆人都知道的事情,只不過既然是利益既得者,又怎麼會願意修改一個對於自己有利的制度後門呢?

皇帝想要擴大人才基數,寒門必然就成爲了最佳的選擇,對於斐潛這樣的把持一方的大諸侯,同樣也是如此,所以包括韋端在內的許多士族子弟自然對於農學士和工學士這兩項政治策略沒有太多的意見,畢竟肉都是爛在自家的鍋釜之中,是可以接受的事情。

但是進來聽聞說農學士和工學士要擴大到了黔首層面,甚至還要正式的在制度當中寫明,這就讓士族子弟有些憂慮起來,畢竟這個鍋釜之中的肉就這麼一些,大家分着吃了,多少還湊合,反正都是幾百年這麼分着過來的,然而現在忽然要是加進來一些生力軍,這肉怎麼還能夠吃?

“農學之士,需進農社之堂,年年大比,合格者方可授職……”杜畿點頭說道,“並且所有學子,均需繳納束脩,年五千銅!”

“五千銅!”韋端睜大眼,比劃了一下,“徵西銅?啊,不是,是說驃騎銅?非五千錢?”當下雖然說關中已經大部分都在使用着斐潛還是徵西將軍之時發佈出來的銅元銀元金元系統,但是有時候還會習慣性的說這些銅元就是錢,因爲徵西銅元重量和價值,幾乎就差不多等同於沒有通貨膨脹之前的五銖錢。但是既然明說了是銅,那麼必然就是斐潛發行的這種新銅元,而不是大漢王朝那些已經貶值了的五銖錢。

“束脩年年繳納,年比優者,一年之內可免其束脩,若是學了兩年,便要繳納總數一萬,若是學了三年,不管第三年能否通過大比,能否授職,都需要繳納三萬銅!”杜畿比劃着說道,“農工之學,直任農工之職……其餘職位,依舊出自學宮,並無變化……如此一來,韋兄還有何憂?”

“哦……”韋端緩緩地點點頭,呼出一口氣說道,“如此,甚好,甚好!”然後立刻意識過來,補充說道,“某並非有疑於驃騎,乃是心憂社稷,欲查漏補遺也……”

杜畿點點頭,也不想揭穿韋端的遮掩。

起初杜畿也有這方面的疑慮,畢竟最開始說人人都可以參加農學士選拔的時候,杜畿也是嚇了一跳,就算是當年漢靈帝設立鴻都學宮之時,都不敢講說是人人都能進學宮……

孔子是講過有教無類,但是問題是孔子那是聖人,所以自然是有教無類,但是現在有誰敢稱自己是聖人的?

既然不是聖人,那麼做不到有教無類,那麼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漢靈帝時期設立的鴻都門學以尺牘、小說、辭賦、字畫爲主要學習內容。其中被當時儒學之人憤慨萬分的就是以經取士的標準被完全打破!當經學不再成爲晉升的階梯的時候,幾乎就是等同於將這些士族世家賴以生存的基礎完全砸爛!

這如何能忍?!

因此在鴻都門學興起的時候,便是禍根的蔓延,旋即遭遇到了天下士族的抵制,是血濺當場的那種,於是乎,鴻都門學很快的就又衰敗了,漢靈帝的改革之路無疾而終……

所以當斐潛要大規模推行農學士和工學士的時候,包括韋端在內的士族等人才如此的緊張,生怕出現了第二個鴻都門學。

鴻都門學當中最爲被經書士族牴觸的,就是有人憑藉着畫個花畫個鳥就能得到皇帝的恩寵,然後等上高位,這簡直是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

不就是畫個鳥麼!

畢竟藝術品這種東西,價值什麼的,真的還不好說,就像是後世拿個膠帶貼一隻香蕉在畫布上,就能買12萬美金……

還有乾脆不畫,也不粘什麼東西,只是拿刀割一割畫布,照樣可以賣錢的,也是高價……

所以藝術這個麼……

正是因爲如此,漢靈帝說這個人畫個鳥,畫得好,有極高的藝術氣息,肯定人就聰明,可以當大官,而其他士族子弟則是異口同聲的說,他瞄的有沒有藝術氣藕門不知道,只知道他只會個鳥,能當個鳥官!

矛盾,紛爭,口沫橫飛,血濺五步,自然就不可避免了。

然而斐潛這邊的農學士和工學士還真不太一樣。

首先這個並非只是在紙面上畫個鳥,而是真的要去農田工房之中做出一些什麼事情來,這種事情是實打實的成績,誰都看的到,誰都可以衡量得出來,不像是藝術品花鳥畫一樣,評判的標準不能統一。

其次,世家士族子弟唸叨了幾百年的農桑乃國之本,總不能現在立刻大耳巴子扇在自己和自家先輩臉上,表示自己和先輩之前的說的話統統都不算,然後經書纔是國本,農桑可有可無……

再加上斐潛明確表示了農學士和工學士學成授職的時候,只是針對所有農學和工學相關的職位,也算是極其標準的專業對口,這樣一來連想要挑出什麼刺來的都說不出口,畢竟這些職位確實是懂得農工的人來擔任會更好,就算是想要比較,也要掂量一下自己會不會這些技術,懂不懂這些知識。

最後,高昂的學費也是讓韋端放下了心,畢竟對於漢代人來說,並不是隨隨便便那個家庭都能拿出五千銅來的……

因此比起漢靈帝時期的鴻都門學來說,農學士和工學士既能讓士族世家享受到了一定的利益,又不會有太強烈的反感。

韋端得知了具體細則標準,當即也就寬心不少,知道杜畿最近時間忙碌,也不好過於打攪,又說了幾句閒話之後,便表示讓人會送幾個服侍照顧杜畿起居的姬女過來,杜畿自是謙讓,兩人又上演了一番推搡之術後,最後以杜畿收下作罷。

韋端告辭了,杜畿送出門外之後,迴轉到了廳堂之中,卻是一個人默然坐了良久,最後才嘿然笑出了聲,搖了搖頭,說道:“驃騎之策,豈止於此乎?呵呵,呵呵……且行且觀之矣……”言畢,杜畿將袖子甩了甩,走向了書房,繼續編纂他的農學細則去了。

第四六五章 一塊肉骨頭第2107章兵卒的差距第一百章 鹿溪尋道第一七五章 誤導第 1409章 貪狼殺第一八二章 遲遲不決的盟主人選第1635章 敝帚何自珍第2476章對不對第1089章 巡風使的巡查遊第3362章 小籌碼的大底池第1853章 包圍和反包圍第2438章獎勵的困境第1805章 不明不白的良配第2670章山川洪澤瘟疫起第六六六章 會喊666的鹹魚第1082章 光溜的劉協下巴第2896章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第1180章 李鬼和李逵第2497章青州球第十六章 歷史的玩笑第2498章不知道第三十二章 餘波第六六三章 會面第1219章 憧憬人人都會有第2940章野曠天低樹,漢胡大聯盟第2748章 都有傳統第2167章化性起僞第2505章動一下第1896章求賢於野,敦煌謀劃第2781章 楊氏無奈立牆頭,黃忠一箭破軍障第1619章 聽者和說者第3381章 私密馬賽第1223章 臨晉城下的豐碑第2325章消亡的榮耀和野望第1453章 死局第二七八章 燚焱炎火第1524章 那虛弱無力的言詞第2105章出乎意料的逆襲第八七七章 不速之客(二)第2502章變一步第八一九章 人心見人心(一)第1845章 計中計中計第3160章 當行舟遇到推舟第2345章儒生可殺人第五六二章 江東將星的隕落第2391章相似?相似!第1884章大家長,小家庭第2501章大誰何(加更)第2240章求之求不得,舍之舍不去第七二二章 有人搞事情第2776章 各自忙碌第1437章 戰場變幻第3452章 江賊湖賊第2889章答案,自發和自動第1279章 漸行漸遠漸無書第1758章 時機第3088章 該死第2046章無本買賣,大局爲重第2426章燒火第1417章 落石計第2477章向前行第2625章刺殺,究竟是什麼殺第八九七章 君子當弘毅(二)第2256章何地不是埋骨處第2889章答案,自發和自動第2934章相看兩不厭,唯有金銀山第2806章 堅壁清野多屠戮,意欲何爲少思量第一四三章 辭職第三三四章 答案第四三九章 明天真的有援軍第1158章 頂天立地第2275章大漠之中的獵人和獵物第一七三章 忠義奇人第3044章新亂世的老變化第2514章說什麼才做什麼第3114章 瞌睡枕頭第740章 在小球大球之間第2944章危樓高百尺,急報愁殺人第1511章 一塊田第1950章內外道路,典故內外第五七八章 歷史的掩蓋之下第2252章別叫大哥要叫兄長第二一九章 淨與化第六五八章 蘿蔔章的名號第六五四章 雄關自古從內破第1204章 戰場之上的選擇第3024章一路向西和一路相惜第2992章思路決定道路第1166章 臘肉第1361章 信號第1915章蝗災爆發,牝雞謠言第3316章 聞喜城外的大潰退第2269章好手段好方法好朋友好戰友第2297章沒文化的更好騙第2027章說的做的,姓劉姓蔡第1565章 印煌煌第1639章 陽光之下第二二零章 追討(爲憤怒的六一書友加更)第1938章人心轉換,烽火傳信第2769章 好壞事項
第四六五章 一塊肉骨頭第2107章兵卒的差距第一百章 鹿溪尋道第一七五章 誤導第 1409章 貪狼殺第一八二章 遲遲不決的盟主人選第1635章 敝帚何自珍第2476章對不對第1089章 巡風使的巡查遊第3362章 小籌碼的大底池第1853章 包圍和反包圍第2438章獎勵的困境第1805章 不明不白的良配第2670章山川洪澤瘟疫起第六六六章 會喊666的鹹魚第1082章 光溜的劉協下巴第2896章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第1180章 李鬼和李逵第2497章青州球第十六章 歷史的玩笑第2498章不知道第三十二章 餘波第六六三章 會面第1219章 憧憬人人都會有第2940章野曠天低樹,漢胡大聯盟第2748章 都有傳統第2167章化性起僞第2505章動一下第1896章求賢於野,敦煌謀劃第2781章 楊氏無奈立牆頭,黃忠一箭破軍障第1619章 聽者和說者第3381章 私密馬賽第1223章 臨晉城下的豐碑第2325章消亡的榮耀和野望第1453章 死局第二七八章 燚焱炎火第1524章 那虛弱無力的言詞第2105章出乎意料的逆襲第八七七章 不速之客(二)第2502章變一步第八一九章 人心見人心(一)第1845章 計中計中計第3160章 當行舟遇到推舟第2345章儒生可殺人第五六二章 江東將星的隕落第2391章相似?相似!第1884章大家長,小家庭第2501章大誰何(加更)第2240章求之求不得,舍之舍不去第七二二章 有人搞事情第2776章 各自忙碌第1437章 戰場變幻第3452章 江賊湖賊第2889章答案,自發和自動第1279章 漸行漸遠漸無書第1758章 時機第3088章 該死第2046章無本買賣,大局爲重第2426章燒火第1417章 落石計第2477章向前行第2625章刺殺,究竟是什麼殺第八九七章 君子當弘毅(二)第2256章何地不是埋骨處第2889章答案,自發和自動第2934章相看兩不厭,唯有金銀山第2806章 堅壁清野多屠戮,意欲何爲少思量第一四三章 辭職第三三四章 答案第四三九章 明天真的有援軍第1158章 頂天立地第2275章大漠之中的獵人和獵物第一七三章 忠義奇人第3044章新亂世的老變化第2514章說什麼才做什麼第3114章 瞌睡枕頭第740章 在小球大球之間第2944章危樓高百尺,急報愁殺人第1511章 一塊田第1950章內外道路,典故內外第五七八章 歷史的掩蓋之下第2252章別叫大哥要叫兄長第二一九章 淨與化第六五八章 蘿蔔章的名號第六五四章 雄關自古從內破第1204章 戰場之上的選擇第3024章一路向西和一路相惜第2992章思路決定道路第1166章 臘肉第1361章 信號第1915章蝗災爆發,牝雞謠言第3316章 聞喜城外的大潰退第2269章好手段好方法好朋友好戰友第2297章沒文化的更好騙第2027章說的做的,姓劉姓蔡第1565章 印煌煌第1639章 陽光之下第二二零章 追討(爲憤怒的六一書友加更)第1938章人心轉換,烽火傳信第2769章 好壞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