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2章思路決定道路

權利是什麼?

或許就是當斐潛靜靜看着這樣一副簡單的畫的時候,沒有任何人敢隨意打攪他,而當斐潛開口說話的時候,所有人都靜心聽。

但是實際上呢?

權利如果有形,那麼是怎麼產生,又是如何消亡的?

如果無形,又爲何能讓其他的人俯首帖耳,柔順的擺出十八般的姿勢?

太史慈皺眉看着這畫。

其實說實在的,這一副的畫,並沒有什麼稀奇的地方,和漢地之中很多地方的塗鴉其實都類似,就是或許是某個具備了一定藝術天賦的民衆,找到了一塊顏色鮮豔的礦石,然後將礦石研磨了做成顏料,在泥牆,或者石壁上塗塗抹抹而成。

斐潛做了一點提醒,『想想路上的一些畫……』

太史慈眉毛一挑,『這是人!畫的是人!』

斐潛點了點頭。

在西域之中,佛教還是比較盛行的,就不說龜茲,其他很多國家也奉行佛教,而在西域的道路兩側的一些岩石上面,也會出現一些畫像,但是那些畫大多數都是佛像。不管是坐,還是站立的畫像,都有佛光籠罩,信徒侍奉,亦或是降服野獸什麼的……

唯獨沒有畫人的,畫普通人的生活,畫普通人的希望的畫像。

而現在在斐潛和太史慈眼前的這一副畫像,則是主體不是神,而是畫了人。

若是進行粗淺的解讀,果樹生長出累累碩果,代表了豐收,男人和女人,代表了生活,小孩和小狗,代表了未來,太陽和月亮,代表了希望。

這些都是人所期盼的,一個凡人所希望的。

而不是神所想要的。

神需要什麼?

神是萬能的,神是富足的,神什麼都不缺……

神只缺少膝蓋。

凡人的膝蓋。

跪下,當一隻舔狗,才能得到救贖……

人的需求就很多了。

包括但不限於莊禾,蔬菜,水果。

斐潛指着畫,點了點,然後意味深長的看着太史慈,『記住這畫,你就成功了一半。』

太史慈拱手應答,然後轉頭又是上上下下的掃視着這一副並不複雜的畫,就像是要將其刻在心上一樣。太史慈意識到,一個充滿了神佛的地方,顯然是屬於神佛的,而不是屬於凡人的。如果西域之中都只有神佛,那麼還要凡人做什麼?如果讓西域成爲了神佛的領地,那麼也等同於他作爲繼任者的失敗。

而現在,打開神佛枷鎖的鑰匙,就在這一面牆上。

太史慈清楚,斐潛的意思當然不是說畫幾幅畫,而是畫當中的含義。

這就像是後世米國評選什麼最美城市,並不是畫幾張畫,打掃兩條街,亦或是掛些標語,就代表着最美了,然後等檢查團隊一走,便是依舊什麼樣子就是什麼樣子。

西域的人,也和漢地裡面的人沒有什麼區別,一樣是希望着衣食溫飽,家庭平安。在漢地能做到這一點的,就自然是一個好太守,那麼在西域之中,如何才能做好這些呢?

繼續懸掛標語?

在檢查團下來之前大掃除?

規劃斐潛巡查的路線,然後將路線兩邊相信日賺九千的小攤,或抓,或捕,或沒收,或掀翻?

不成敬意的土特產,招待不週的一條龍。

然後就像是官府還在相信百姓依舊還能忍耐,依舊還能繼續榨出油來是一樣的麼?

其實答案就都在『畫』裡。

或只是一幅畫,像是一個夢,天天說夢,或是……

努力去將夢想變成現實。

在經過了那一幅畫之後,斐潛到了這個小城的議事廳之中。

議事廳大體上還保持了漢家原本的結構。

只不過原本坐席,現在則是變成了氈毯,原本茅墊,如今變成了皮毛。

斐潛沉默了一下,沒有說什麼,坐了下來。

『將近些年的文書,行文等都取來。』斐潛一邊吩咐着樓二,也就是那個老城守,因爲他叫做阿爾什麼什麼一長串,所以就簡單叫做阿二了,省事,好記。

樓二一愣,然後低頭說道:『尊貴的將軍……我們這邊,沒什麼文書……』

斐潛擺擺手,『有多少,拿多少就是。』

在斐潛身側的許褚給了堂下護衛一個眼神,那名護衛便是按着刀柄站到了老城守身後哼了一聲。

щшш ▪тт kán ▪c o

老城守擦擦汗,帶着滿肚子的疑惑,轉身去取文書了。他真沒見過像是斐潛這樣的,來了之後第一不要金銀,第二不要美女,也不要什麼美酒吃食,偏偏要什麼文書?

鄯善的文書行文,這有什麼用處呢?而且真沒多少。

更何況,又不是寫的漢字,肯定看不懂……

樓二畢恭畢敬的帶着幾個人,將幾個籮筐的文書都擺在了斐潛面前。

大部分的文書都是寫在木頭上的,也有一些是用羊皮的。

斐潛隨手拿了一些來看,也示意太史慈取看一些。

斐潛確實看不懂。

但是能看得出來,這些文字是某種字母。似乎有一些後世藏文的影子,但是也不太像。不過毫無疑問的是,這些字和漢字沒有什麼關聯。

這些文字,在後世被稱之爲佉盧文。

而在當下這裡,樓二說這些是佛的文字,因爲這些文字是僧侶帶來的……

沒錯,就是步森那些人。

步森的師父,老和尚的老和尚,從佛國裡面帶出來的。

這意味着什麼?

在後世的考古發現當中,古城樓蘭出土的漢文文書文獻,絕大多數都屬於是263年到272年之間。餘下的幾件則是330年左右的。也就是說是考古發現的文書,是屬於歷史上的魏晉年間。華夏重新派遣了漢人到了樓蘭駐軍。

在這些寫有漢字的文書之中,大部分都是用的木牘,竹簡,也正是因爲這種材質,使得這些文字在西域乾燥的氣候之下保存了下來。

這又是意味着什麼?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斐潛看着這些七扭八歪的字體,微微皺眉。

『主公?這些行文……』太史慈也看着這些行文,有些眼暈,便是扭頭看向了斐潛。太史慈似乎感覺到了一些什麼,但是他站的位置,自然沒有辦法如同斐潛一般的高,他只是覺得這些文字太醜了,不好看,至於這些文字背後蘊含的意思,亦或是形成的背景,暫時還沒有太多的想法。

『可惜了……』斐潛用手輕輕拍了拍這些行文,『我們應該早一些來……或者說,應該早一些意識到這個問題……子義,若這西域,畫裡面是神佛,字裡面是神佛,走在路上的會是什麼?要麼就是佛,要麼就是鬼……奉先推倒了神像,殺死了僧侶,他或許也想要驅逐這些神佛,但是子義你看看,奉先就成爲了鬼……漢人也就跟着變成了鬼……而這些東西,都還在……神佛依舊在,光芒萬丈啊……』

太史慈愣住了,他沒想到斐潛是這樣看待這些文字的。

太史慈捏着這些文書,忽然覺得這些文字看起來就像是一隻只的蟲子,正在啃食着木牘和羊皮。

就像是那一句老話,『權力會自行填補。』

白色的公權力無法填補的地方,自然會有灰色的,甚至是黑色的權柄去填補。

一旦出現了灰色,或是黑色的權柄,那麼就首先證明了一件事情。

白權利沒做好。

就像是大漢公元前就打通了西域,但是在西域之中盛行的並不是漢字,也不是漢語。

這就是漢人沒做好。

找再多的藉口依舊改變不了這一點。

在西域很多地方,因爲是上古時期,那些比春秋還要更早的一些遷徙的部落民衆到了西域,這些部落大多數有了粗淺的語言,但是大多數並沒有文字。

在這些西域人渴望着文字的時候,漢人沒有給他們……

於是佛徒來了,帶來了文字,很快的就成爲了這些西域國邦使用的文字。

因爲西域的邦國有這樣的需要,西域的人有這樣的需要,就像是每個人都會需要衣食住行,都需要秩序和平安,大漢朝堂沒辦法給,那麼他們就會自己去找。

這怪誰?

皇帝?

大臣?

西域都護?

當然只能怪西域的百姓了……

這麼多年來,大漢的官方都是這麼記載着的,西域之內都是桀驁不馴的刁民,無法教化的賤民……

太史慈忽然啪的一聲,將木牘拍在了手中,對着斐潛說道:『主公!屬下明白了!這就是「同文同軌」啊!』

『善!』斐潛撫掌而笑,給與太史慈以肯定。

斐潛指着那些行文,『這些就留給子義了……希望以後的字,我能看得懂……』

太史慈低頭領命,『主公放心!屬下自當盡心盡力!』

是不是很簡單?

可是大漢自從佔領了西域之後,就沒有人想過,或者說有人想過,但是卻沒有做。

秦始皇的功勳,不是他殺了六國多少人,不是屠戮了儒生還是屠戮了方士,而是他將原本六國各自不同文字,各自不同的標準,統合成爲了統一的模式,他讓華夏從此密不可分,不管是什麼地方的口音,但是隻要寫的字是一樣的,那麼就能夠相互溝通和交流,讓華夏的文明和思想,可以散佈到華夏的每一個角落。

請問,單純的殺人,能做到麼?

當然或許秦始皇當時這麼做的時候,並沒有想那麼多,但是他的這些行爲,其效用確實是給華夏文明墊上了一塊堅實的基石。

而在漢代,很遺憾的是,並沒有將秦始皇的思想繼續延伸出去……

西域,公元前是西域,公元后也依舊是西域。

爲什麼不能成爲大漢的西郡,亦或是天山郡什麼的?

太史慈笑得很是舒暢,因爲他總算是找到了正確的方向,跟上了斐潛的腳步。

這讓他徹底的安心了下來,但是一個新的問題又浮現了出來。

方向知道了,但是具體要怎麼辦?

從什麼地方入手呢?

強行命令,全部使用漢字,不用漢字,表示不講漢語不寫漢字的,全部都是惡意之人,輕者罰,重者囚,最後乾脆砍頭?

這簡直就是舊愁纔去,新愁又來。太史慈叭咂了一下嘴,微微嘆息了一聲。

不知道是不是斐潛注意到了太史慈的神情,便是笑着讓人取了些隨軍攜帶的鐵器,擺放在了樓二面前,並且讓隨軍的小吏給樓二講解那些鐵質器具的用途。

老城守樓二起先並不是很在意,但是聽着聽着就開始全神貫注了起來,神色也漸漸的嚴肅,或許是人老了眼神不是很好,竟然幾乎要整個人都貼到了那些農耕鐵質器具上……

太史慈看着,忽然恍然,回頭看着斐潛。

斐潛微微點頭,『天下唯有刀劍之利乎?』

太史慈拱手而道,『主公英明。屬下會仿效主公農工學士之法,以替地方官吏,行同文同軌之策,以十年爲期,當納西域爲漢郡!』

『善!』斐潛點了點頭,見太史慈確實是既明白了方向,又清楚了一些施展的具體手段,這才輕輕的對太史慈說道,『百年前,大漢強盛,西域諸國朝貢於漢,然漢衰之時,便紛紛離心,皆言其族異也,或怒,或斥,或誘而殺之,以爲功勳,卻招禍事。此等皆爲碌碌之人,無能託詞罷了,子義既然已知真法,當實踐而行之,若有不妥,或是不順之處,也不用急就,可細研之,取水滴石穿之效,若有十年之功,育親漢之人成千上萬,以漢家衣食,漢言漢字爲榮,爲用者,西域方大定可期。』

西域像是一塊飛地。

漢人想要,匈奴人也想要,鮮卑人,貴霜人都想要,而且都是付諸行動過。

一百多年前,在西漢末年時期,中原內憂外患的時候,在北方大漠恢復了些許氣力的匈奴人便是開始重新侵入西域,他們用刀和血,再次讓西域的人屈服,匈奴人向東打到了酒泉張掖,向西攻入了大宛,爲了爭奪對西域諸胡小國的控制權,他們與貴霜人也是大打出手。

可是等匈奴實力再一次消退的時候,西域人又很快的將那些殘留在西域的匈奴人殺死,匈奴人耗費了時間和鮮血打下來的土地,就像是海灘上面的沙塔,像是沙漠之中的冰雕,看起來很壯觀,但是轉眼之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

後來貴霜人來了。

也試圖用刀槍讓西域人屈服。

西域人也屈服了。

然後貴霜人又被打跑了……

西域人則是表示,什麼是貴霜?

若是斐潛沒來,那麼在歷史上就是鮮卑人來了,然後等到曹操統一了北方,又是趕跑了鮮卑人烏桓人,在魏晉時期又再次於西域屯田,然後到了晉朝,很快又進入了五胡亂華時期,西域再次脫離了中原的視野。

歷史上大多數純粹靠着軍事實力進行武力征服而來的領土,如果沒有文明作爲紐帶,彌補裂痕,消弭仇恨,必然是缺乏牢固的基礎,就算是強行統合,內部也會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激烈矛盾。

漢家文化,中原文明,原本就是一個非常適合融合的文明。

因爲老祖宗創造出來的是象形文字!

先天上就是比字母文字更容易直觀的理解,在文字溝通的時候就具備了絕對的優勢。

拼音文字的壽命是相對短暫的。

因爲那是口音。

say。

不會念,就變成了死阿外,或是灑矣。

當一個民族,或是戰爭,或者瘟疫,造成人口大量的消失的時候,如果造成語言口音的主流人羣出現了消亡,被其他口音所替代,那麼就會出現這個民族,這個國家所寫的文字和自己說的話不匹配的情況。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會出現次擬音文字,或是其他口音演化的字母文字。

所以拼音文字在傳承性上是比較差的一種文字形式。

有些文字由於使用的人越來越少,最後就變成了死亡的文字,雖然人們還能看懂,但是人們已經不會說了,比如西域當下鄯善用的這個什麼蟲子文字。

在鄯善國,樓蘭古城滅亡之後,就消失了。

象形文字的傳承性就非常的強,即使人們的口音發生很大的變化,但是原本的意思還會存留下來,依舊不會有什麼太大的折損。華夏中土在晉朝之後五胡亂華,中原的人口十室九空,到了元朝的時候,又是大規模的殺戮,清朝南下的時候,亦是無差別的殺戮。

這些野蠻的殺戮,甚至導致了整個城池,甚至是郡縣的人口滅絕,幾度使得王朝原本的官方口音消失了。可是由於華夏的文字是表意的,即使在各個朝代不同的人種,口音有所不同,但是通過文字的傳承性,我們現代人仍能夠理解古人的智慧。

這就是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奧秘。

從古到今,華夏的口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後世在華夏南方當中的百多種的方言,實際上很有可能是古代各個時期中原人的官話,是一代代的RunngMan教給南方較爲封閉的山仔們的中原話。

這表明雖然華夏曆朝歷代的口音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但是口音的變化並沒有讓漢文明漢文字衰亡,華夏文字並沒有像某些拼音文字那樣死亡,反而一代代的浴火重生。

現在,斐潛就是想要讓這樣的強大的生命力的種子,種在西域的土地上,然後等她開花結果,等她綻放妖嬈,等她讓千萬人傾倒!

太史慈就覺得心胸激盪,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

老城守阿爾侍奉在一旁,因爲聽得不是太懂,所以略有莫名其妙,但是不知道爲什麼覺得後心有些發涼……

『西域之地,雖說偏離中土,然此地相互矛盾衆多,人和神靈,和土地,以及牲畜和水源……』斐潛緩緩的說道,『此地之民,若是不引順以秩序,不教化以文明,只是以鐵血育養,便是隻能得一羣野獸……待華夏稍微孱弱,便會侵蝕漢土,劫掠中原,如匈奴鮮卑舊事。初中土尚可應對,久而久之,中土必然衰敗,浩劫再演……』

『同文同軌之法,當如春風細雨,潤物無聲。然既有春雨秋獲,亦當有炎夏寒冬!』斐潛微微擡着下巴,向那個老城守方向示意了一下,『鄯善之國欲以老弱引我等殺戮,卻不知此等老弱,多有經驗,知善惡,辯是非,若是由其說得一句,好過我等千言……如今天氣漸寒,鄯善王多欲拖延,待冬時風雪交加,我等便是不得不退……』

斐潛笑了笑。

若是按照舊有觀念和模式,鄯善國的策略並沒有什麼問題,拖一拖,等一等,熬一熬,等到斐潛圍城的時候,說不得就是寒冬臘月,到時候風雪一吹,斐潛若是不想要承受全軍被凍死的風險,就只能撤兵。

不過現在麼……

『一手展華夏之美,表之莊禾,一手自然是要呈華夏之力,示之刀槍!』

『此地修整三日,待文遠肅清周邊馬賊,便是南下。』

『破鄯善王城!』

第2480章長思量第1611章 一道猜測題第1840章 路過打醬油第1922章鄉老祝願,恩試開考第1104章 論政第1847章 熊孩子的熊孩子行爲第2593章關羽的海戰第七一一章 三方的對應第2417章三晉分家第六四九章 失敗的交易第1036章 戰場上抉擇第1390章 操戈第四六一章 胡人戰馬也有春天第2508章調一下第3118章 治下之民第2801章 首戰輕取初得勝,貧富不平兵生怨第九零八章 亂長安(三)第2361章壁虎的尾巴第2210章水魚論政第2577章人心向背第七一八章 有人可以收第1270章 將領中的賣油翁第3418章 不會不然第1097章 陝津第119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六九六章 天黑請閉眼第2156章敬人者人亦敬之第1004章 山雨來襲第1147章 吃或是不吃第2225章早來晚來第一九六章 隱鯤第2107章兵卒的差距第2674章順手爲之小問題第五零九章 長安長安第1702章 大風招財第2180章睡覺和吃飯第2463章阿爹不得歸第1994章聖人執一,爲天下牧第五六七章 突破的思維模式第1079章 書信引發的問題第1806章 無法明言之事第2152章抉斷第3081章刺第三三五章 第二次高層會議第八八五章 不速之客(十)第五八四章 白石羌的觀望第1377章 宴迎第3373章 唯有向前衝第2297章沒文化的更好騙第3268章 矛和盾第2543章找個方向唄第四九零章 防不勝防第1039章 戰場外也不輕鬆第3154章 當選擇遇到選項第2361章壁虎的尾巴第2730章 最好的模樣第1453章 死局第2279章你先走我斷後第1366章 笑話 (加更)第3288章 仇人是要死於車禍還是死於大火第六十五章 額外之效第1914章雙方平手,力大爲尊第八一六章 將對帥(完)第2384章私貨的碰撞第1630章 問答第2742章 黑馬白第九十六章 三雅之宴第2505章動一下第3259章 找什麼第1309章 用命換來的道路第1265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1074章 復仇能獲得什麼第2331章當陽謀遇到了陽謀第1265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2719章一切都不好第四七二章 紛至沓來第1165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3448章 大戰小算第2353章宿將唱老歌第1372章 跗骨第1286章 無味的酒第2328章奇襲子午谷的變化第3441章 鳲鳩曹風第2048章啜香之論,重農之準第1113章 轉折第2102章孔明你是瘋了麼第2927章低頭方置衣,擡頭嫌屋低第1630章 問答第2809章錙銖計較算得失,元亨利貞君子德第二十章 古代亂寫風險大第1410章 鄴城亂第九三四章 頭疼送枕頭第2684章訓練兵卒尋妙法第八二八章 草原上的風(四)第2852章一天第2836章可利天下者第3041章金印丹冊其實都是蘿蔔章第2382章泰山之高第七八六章 勝利真實含義第1299章 各自的思考
第2480章長思量第1611章 一道猜測題第1840章 路過打醬油第1922章鄉老祝願,恩試開考第1104章 論政第1847章 熊孩子的熊孩子行爲第2593章關羽的海戰第七一一章 三方的對應第2417章三晉分家第六四九章 失敗的交易第1036章 戰場上抉擇第1390章 操戈第四六一章 胡人戰馬也有春天第2508章調一下第3118章 治下之民第2801章 首戰輕取初得勝,貧富不平兵生怨第九零八章 亂長安(三)第2361章壁虎的尾巴第2210章水魚論政第2577章人心向背第七一八章 有人可以收第1270章 將領中的賣油翁第3418章 不會不然第1097章 陝津第119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六九六章 天黑請閉眼第2156章敬人者人亦敬之第1004章 山雨來襲第1147章 吃或是不吃第2225章早來晚來第一九六章 隱鯤第2107章兵卒的差距第2674章順手爲之小問題第五零九章 長安長安第1702章 大風招財第2180章睡覺和吃飯第2463章阿爹不得歸第1994章聖人執一,爲天下牧第五六七章 突破的思維模式第1079章 書信引發的問題第1806章 無法明言之事第2152章抉斷第3081章刺第三三五章 第二次高層會議第八八五章 不速之客(十)第五八四章 白石羌的觀望第1377章 宴迎第3373章 唯有向前衝第2297章沒文化的更好騙第3268章 矛和盾第2543章找個方向唄第四九零章 防不勝防第1039章 戰場外也不輕鬆第3154章 當選擇遇到選項第2361章壁虎的尾巴第2730章 最好的模樣第1453章 死局第2279章你先走我斷後第1366章 笑話 (加更)第3288章 仇人是要死於車禍還是死於大火第六十五章 額外之效第1914章雙方平手,力大爲尊第八一六章 將對帥(完)第2384章私貨的碰撞第1630章 問答第2742章 黑馬白第九十六章 三雅之宴第2505章動一下第3259章 找什麼第1309章 用命換來的道路第1265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1074章 復仇能獲得什麼第2331章當陽謀遇到了陽謀第1265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2719章一切都不好第四七二章 紛至沓來第1165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3448章 大戰小算第2353章宿將唱老歌第1372章 跗骨第1286章 無味的酒第2328章奇襲子午谷的變化第3441章 鳲鳩曹風第2048章啜香之論,重農之準第1113章 轉折第2102章孔明你是瘋了麼第2927章低頭方置衣,擡頭嫌屋低第1630章 問答第2809章錙銖計較算得失,元亨利貞君子德第二十章 古代亂寫風險大第1410章 鄴城亂第九三四章 頭疼送枕頭第2684章訓練兵卒尋妙法第八二八章 草原上的風(四)第2852章一天第2836章可利天下者第3041章金印丹冊其實都是蘿蔔章第2382章泰山之高第七八六章 勝利真實含義第1299章 各自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