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9章 你的路我的路大家的路

士族的語言,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東西。上下等級之間,親近疏密都分得非常的清楚,這一點,頗有些像後世的一些國家,同樣一句話,就分出三四種格式,若是用錯了,就等着吃排頭罷!

親近一些的說你你我我,大體上沒有什麼問題,就像是漢代皇帝對着自己熟悉的大臣,也會常常說『我』,而不是始終稱『朕』,但是這並不代表皇帝一開口就是這麼通俗化,士族子弟就可以直呼對方的姓名……

最繁瑣的,依舊是在士族子弟之間,交談的時候會大量夾雜典故,而這些典故或許在士族子弟之間都默許認爲是應該衆所周知的事情了,所以也很少特別解釋,就像是在米國,叫『Franklin』的可能是人,也可能是人見人愛的大額鈔票,米國人都懂,而其他人可能就是聽了蒙圈。

當郭嘉說出『陳不佔』這個人的時候,斐潛就開始在腦海當中搜檢這個人起來,然後迅速的上下關聯,頓時就推測出了一些郭嘉講這句話的含義。

陳不佔這個人麼,大體上在漢代還是正面評價的,畢竟一句不敢以私害公,也就足夠了。更何況這倒黴孩子到了戰場,雖然什麼都沒幹,就給嚇死了,但是也反過來也證明說這孩子是真害怕,之前的那些行爲不是裝的,可就是這麼害怕,依舊要上戰場,這種勇氣,確實可嘉。

畢竟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放棄。放棄基本上都比堅持要跟困難一些,所以郭嘉引申的意思,應該不是在陳不佔這個人上面。

那麼很簡單,陳不佔死了之後的事情也自然沒有什麼好聯繫的了,唯一可以進行聯繫的,便是導致陳不佔死亡的原因,也就是整個事情的起因……

崔杼弒君。

崔杼這個人呢,有一天一不小心看見了一個小寡婦棠姜氏,然後不是說最俏一聲孝麼,回去之後便念念不忘,覺得自己怎麼也是龍傲天第二,怎麼能夠讓見過的美人就如此離開?於是怎麼也要搞到手。

東郭偃勸說崔杼,說主上,你和棠姜氏不合適啊,你們是同姓啊,『男女辨姓,今君出自丁,臣出自桓,不可』,崔杼一瞪眼,表示小老弟你傻了吧,什麼時候統治階級制定出來的律法是限定統治階級自己的?然後執意納之。

這個棠姜氏果然不是省油的燈,後來不知道又怎麼跟齊莊公搭上線了,然後齊莊公也是個奇葩,不僅是睡了棠姜氏,還拿着崔杼的帽子送給別人,侍從連忙阻止,齊莊公卻說,『不爲崔子,其無冠乎?』

結果自然就被崔杼發現了,於是乎就有了後來的崔杼弒君之舉。

所以,郭嘉隱藏起來的意思,大體上說的就是這個了。崔杼違背禮法在前,殺了君主在後,這個人自然不怎麼樣,莊齊王沒有當諸侯王的樣子,睡臣子的老婆不說,還到處宣揚,自然也是不怎麼樣。而那個被夾在其中的棠姜氏,爲了避免氣抖冷,就不多說了……

三個傢伙亂搞,然後陳不佔倒黴了,現在斐潛和曹操打仗,郭嘉倒黴了。

至於誰是崔杼,誰是齊莊公,誰是棠姜氏,便各自對號入座罷!

『哈哈……』斐潛哈哈笑了起來,說道,『正如奉孝所言,當齊之季世也,戎馬不駕,卿無軍行,公乘無人,卒列無長。今民知陳而不知齊,其爲善乎?弗知奉孝以爲如何?』

斐潛並沒有和郭嘉爭辯自己是崔杼還是齊莊公,也沒有否認陳不佔這個人,而是順着郭嘉的言辭說道這就是齊國的『季世』。方纔不是郭嘉說齊國的陳不佔麼,現在斐潛就表示既然要說齊國,就來說齊國。

之前郭嘉說的陳不佔,是齊莊公的事情,而齊莊公死後,由齊景公繼任,斐潛所說的,便是齊景公的事。陳乞,也就是田乞,在齊景公末期,利用手中的權利,收買人心,齊景公卻沒有阻止陳乞做這樣的事情,導致百姓只是知道陳乞而不知道國君,便成爲了齊國動亂的根源,在齊景公死後,便發動了叛亂,否決了齊景公所立的太子,然後擁立了公子陽作爲國君,把持齊國朝堂,專擅國政,排除異己,橫斷獨行。

曹操原本就是陳國起家,陳留人士,加上現在朝野之中的模式,斐潛所指代的『陳乞』究竟是誰,也就自然很淺顯了……

其實封建王朝很有意思,當鼓吹着什麼盛世的時候,大部分都意味着開始要走下坡路了,反倒是說着現在還很苦還很難的,多少還能上升一些。

就像是大漢當下,其實很多士族子弟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不過很多士族子弟無能爲力,他們知道王朝面臨了危機,可是他們也知道造成王朝危機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們自己,這正是最爲痛苦的,因爲在這樣的環境之下,麻木遲鈍也許比敏感清醒要好得多。麻木了,就可以不去看,就算看見了也沒有反應;也不用去想,腦子心靈完全處在停滯的狀態,因而也就沒有了因此產生的痛苦。由清醒敏感所帶來的痛苦,恐怕是最讓人難以承受的。

這也是五胡亂華之後,許多士族子弟開始興盛五色散,放蕩形骸的一部分原因……

末世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漩渦,而身處在漩渦當中的人,明明看到了漩渦,但是要游出去,擺脫漩渦的威脅,卻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甚至不管付出多少個人的努力,都依舊會被這個漩渦吞噬。

郭嘉愣了一下,旋即說道:『關中之民亦……』可是隻說了一半,郭嘉卻停了下來,然後閉上了嘴。郭嘉原本的意思是想要說在關中的民衆也是隻是知道驃騎,而不知道陛下劉協,但是也立刻反應過來,第一,斐潛多次向朝堂進貢過,也排遣過使節供奉春篙和秋獲,雖然不是什麼值錢玩意,但是要說驃騎之下的民衆不知天子,多少站不住腳;另外一個方面曹操把持朝堂是擺在面前的現實,若是說斐潛迎了天子之後也好不到哪裡去,但那是將來還未發生的推測,以還未發生的推測來否決當下已經發生的現實,顯然也是說不過去的,因此郭嘉只是說了一半,便不說了。

斐潛也沒有想要繼續爲難郭嘉,逼着他當場吐血的需求,所以見郭嘉不再冒刺頭了,便表示先讓郭嘉下去休息,畢竟郭嘉腦袋上還帶着傷,萬一搞得情緒太激動腦溢血了就不好玩了……

郭嘉也是身心疲憊,方纔強挺着和斐潛過招,到了現在多少也有些吃不消了,也就沒有再堅持什麼,只不過快到了堂下的時候,又停住了,回頭說道:『國之四象,如天道焉,陰晴圓缺,但不可棄也……望驃騎將軍慎之,三思而行……』

說完,郭嘉也沒等斐潛回答,便又拱了拱手,在侍從的攙扶之下,緩緩走了。

斐潛愣了一下,旋即笑了起來。這個郭嘉,竟然還沒有忘記當年在潁川之時斐潛說的那個玩笑……

士族體系的成立和發展,其實脫不開其紮根鄉村,擁有大量的人口土地的原因,再加上西漢以來的學術推崇,儒家文化,使得強宗大姓可以通過文化和聲望,進一步的鞏固自身勢力和加強地方影響力,使得國家在進一步統合政權的時候困難重重,國家的政治極難滲透到鄉村地方上。

面對末世之時,清醒且痛苦的人,無疑郭嘉也算是其中一個,但問題是就連郭嘉這樣的寒門子弟,其實內心當中也並不希望士族世家就這麼退出歷史的舞臺,還是希望能夠讓世家士族能夠持續下去,縱然這個制度郭嘉也知道並不好。所以郭嘉才說出了希望斐潛能夠三思而行的言語。

這麼說來……

斐潛忽然想到了一些什麼,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黃旭在一旁看着,以爲斐潛對於郭嘉不滿,不由得說道:『主公,此人過於無禮!何客待之?』郭嘉的身板和個鵪鶉差不多,雖然黃旭對於士族土話不是很熟悉,但是多少也懂一些,知道郭嘉方纔沒和斐潛多客氣,心中也多少有些不爽。留得一條性命,應該感恩戴德才是,還敢出言頂撞,真以爲刀不利?

斐潛愣了一下,回過神來,擺了擺手,『此人必有後用……某隻是想到別的事情……晚脯做好沒?也給郭奉孝送一份過去……』

既然斐潛決定了,黃旭也自然沒有什麼其他意見,應答了一聲,便走下堂,將空間留給了斐潛。

這個郭嘉……

雖然說郭嘉口風很緊,什麼關於許縣的消息都沒有透露,可是到了最後,不知道是因爲情緒上的落寞還是身體上的疲憊,終究是露出了一點馬蹄出來,讓斐潛察覺到了。

當然,依舊不是許縣的情報,而是其他方面的。

郭嘉不認同斐潛自己,這一點,從言談之中可以察覺得出來,結合最開始的時候郭嘉用的陳不佔的例子,似乎也說明了在郭嘉心中斐潛和曹操的位置。

這傢伙,斐潛不由得搖了搖頭,該不會是跟曹哥太久,然後被曹哥洗腦了吧?這種軍事政治上面的事情,哪裡有什麼純正的對錯黑白之分?到一個人身上,具體某個事情或許可以分出黑白對錯來,但是如果說整個政治結構統治階級,外表白裡面黑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理想狀態了,有的甚至直接一黑到底的,別說白了連灰色都找不到的都有。

雖然說郭嘉說的陳不佔是諷刺斐潛的,但是反過來,這也說明了其實曹操跟郭嘉也肯定探討過士族世家這個方面的話題,說不定兩個人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和方向,所以纔有『陰晴圓缺,不可棄也』的說辭。

當下大漢的士族世家,這種類型的存在形式,其實是一種社會現象,是和當下的社會生產方式、國家政權對社會基層的控制力、統治方式與技術能力、文化上的向心力、市場信息交換的頻度,還有交通等等相關民生事業的先進程度相適應的,相對應的。可以說大漢時期的士族世家多少在一定的範圍之內還有國這個概念,可是等到了曹丕先掀翻了桌子,司馬老二有樣學樣之後,規矩被打破,國的概念被顛覆,五胡亂華之後連漢人的名頭也被踐踏泥塵的時候,國的概念徹底完蛋,使得各地只剩下了家族,士族門閥便沒有了制約,膨脹得無邊無際……

直至宋朝,通過科舉進入官場的這一幫人,通過座師和門生形成了穩定的利益輸送鏈條,科舉士大夫官僚在朝堂一家獨大,士族和門閥纔算是逐漸的退出了主導位置……

社會的變遷,必須通過生產形態的轉變、生產力的提高、社會文化和政治體制變遷等諸多方面共同作用而實現,實際上,在社會動亂中,一些士族在動亂中衰落,另一批士族卻在動亂中崛起,只要中古社會生產方式和基本形態沒有重大轉變,士族政治的格局很難會有根本性的變化。

郭嘉是有遠見的聰明人,曹操顯然也是,所以這兩個人,甚至連同依舊在許縣的荀彧,可能都有了一定的共識,也就是執政之後要怎麼進行改革,所以,不管是荀彧還是郭嘉,都認爲斐潛就是一個搗亂分子,是他們要進行大漢王朝改革的阻礙……

結合歷史上的種種後續發展來看,曹操也確實作出了一些改進,未必不是在這個時間段和郭嘉荀彧商議出來的舉措,比如唯纔是舉,比如也提拔了大量寒門子弟等等,雖然最終依舊是不得不和士族世家妥協了,可問題是現在的曹操郭嘉等人完全不知道啊!

這麼一來,似乎有些東西也可以說得通了。像是曹操知道郭嘉死去的時候的痛苦,以及曹操晚期的時候荀彧的空盒子之謎……

重點應該是在『空』上面,有可能曹操想要表示的是落空,虛幻,付出的努力只是得到了一個『空盒子』等等,也同樣表示曹操準備徹底放棄了和荀彧郭嘉原本商議好的路線,所以最終荀彧悲哀莫大過於心死,選擇了服毒自盡。

這樣的結果顯然也影響到了荀氏,甚至綿延到了曹丕之後。歷史上,荀氏二號人物荀攸,在第一批進入曹氏太祖廟祭祀的時候,甚至沒有他的位置。荀攸在曹魏的地位和功勞有目共睹,畢竟是荀攸帶頭勸進曹操加九錫、稱魏公,然而荀攸這麼做,在建安十九年死去卻沒有得到諡號,在正始年間才被追贈諡號,有趣的是和荀彧一模一樣的諡號:『敬』。

這當然不可能是曹丕表示自己很忙,或者說是臨時工疏忽了所能解釋和推脫的了,這也是荀氏家族當中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歷史謎團。

可問題是,歷史上的發展只有斐潛才知道,現階段的曹操郭嘉荀彧他們還對着自己選擇的道路充滿了希望!只有斐潛才知道他們想要走的路子實際上行不通!而曹操郭嘉荀彧等人,或許現在就認爲斐潛纔是他們道路之上最大的障礙!

『呵呵,』斐潛笑了起來,『這還真是有些意思了……』

第1550章 必有玄機第2705章有進無退官場人第3464章 慣性第三二二章 始於足下第2730章 最好的模樣第2386章賢弟明白否第2666章生死考驗第六一九章 對攻!鮮卑的選擇!第2454章敕封的手段第3311章 府前問答,單方羞辱第1677章 誰於彀中第1651章 你弟啊第九五三章 善意的和惡意的第2236章想一想,練一練第八零四章 意料外的大漠來敵弟2177章雞與猴第四七七章 起點第一七九章 推論第1414章 借刀計第四一零章 打了小的才能出來老的第四二一章 條件和憑證第3469章 那是什麼第2647章家族之中齷齪第二十五章 與蔡琰的第一次第1874章驅虎吞狼,弄假成真第八五二章 風雅頌(五)第1403章 破軍刀第2164章漢儒之法第2363章誰拉誰的名單第二一一章 京觀第2945章鹹魚要開掛,死亦爲鬼雄第三三一章 馬氏後人第1052章 揚名立萬第八一七章 兵卒眼中的熱切第九七三章 潼關第2632章上帝,究竟是什麼帝第3445章 開弓之箭第1759章 本源第三三五章 第二次高層會議第2588章人存政舉第1358章 凋零第五零二章 頭湯第2691章東西合審孔文舉第2074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第1329章 吃瓜第1712章 一個小決定第1131章 長生天之咒第1776章 大捷第1787章 言論,輿論第3426章 星和心第2908章求生求死,有起有落第3220章 你判斷的我判斷的他判斷的第1590章 一朵黃棉花第1218章 埋伏別吃太多飯第1697章 轉變第2113章另一處無形的戰爭第3152章 當追逐遇到追從第二九一章 鄭揂的殘念第1247章 平陽城頭一支弩第1427章 戰場見真章第2446章技術和累積第3248章 陷阱(加更)第八七九章 不速之客(四)第一零二章 斐潛悟道第九七三章 潼關第九五零章 沉睡者和清醒者第2063章雙方計較,疏忽之處第三十九章 拜師前的交易第1377章 宴迎第1258章 喝酒切莫問姓名第2118章棋局之補第四二三章 或人或獸第3371章 今夜夜未眠第六三二章 恩師至第2392章不依!不依?第1425章 縱馬圍拓跋第2398章憨傻癲瘋第四二八章 約定第1351章 鬥將第2416章克段於鄢第1757章 交叉第2851章風起第1813章 錯綜錯會第1043章 兄弟之間的矛盾第1473章 千百年困惑者的答案第1159章 走那一條道路第四三五章 沒有底線第3119章 故技重施第1477章 孫伯符的策略第六三三章 惡客來第1907章污垢需清,負荊需請第五三九章 逐漸消亡的弩第1142章 想請的卻不來了第3290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2317章打臉的文章,歷史的車轍第九三零章 三輔的震動第2400章信息繭房第2832章有路無路都是路第1350章 進退第2375章行於暗處
第1550章 必有玄機第2705章有進無退官場人第3464章 慣性第三二二章 始於足下第2730章 最好的模樣第2386章賢弟明白否第2666章生死考驗第六一九章 對攻!鮮卑的選擇!第2454章敕封的手段第3311章 府前問答,單方羞辱第1677章 誰於彀中第1651章 你弟啊第九五三章 善意的和惡意的第2236章想一想,練一練第八零四章 意料外的大漠來敵弟2177章雞與猴第四七七章 起點第一七九章 推論第1414章 借刀計第四一零章 打了小的才能出來老的第四二一章 條件和憑證第3469章 那是什麼第2647章家族之中齷齪第二十五章 與蔡琰的第一次第1874章驅虎吞狼,弄假成真第八五二章 風雅頌(五)第1403章 破軍刀第2164章漢儒之法第2363章誰拉誰的名單第二一一章 京觀第2945章鹹魚要開掛,死亦爲鬼雄第三三一章 馬氏後人第1052章 揚名立萬第八一七章 兵卒眼中的熱切第九七三章 潼關第2632章上帝,究竟是什麼帝第3445章 開弓之箭第1759章 本源第三三五章 第二次高層會議第2588章人存政舉第1358章 凋零第五零二章 頭湯第2691章東西合審孔文舉第2074章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第1329章 吃瓜第1712章 一個小決定第1131章 長生天之咒第1776章 大捷第1787章 言論,輿論第3426章 星和心第2908章求生求死,有起有落第3220章 你判斷的我判斷的他判斷的第1590章 一朵黃棉花第1218章 埋伏別吃太多飯第1697章 轉變第2113章另一處無形的戰爭第3152章 當追逐遇到追從第二九一章 鄭揂的殘念第1247章 平陽城頭一支弩第1427章 戰場見真章第2446章技術和累積第3248章 陷阱(加更)第八七九章 不速之客(四)第一零二章 斐潛悟道第九七三章 潼關第九五零章 沉睡者和清醒者第2063章雙方計較,疏忽之處第三十九章 拜師前的交易第1377章 宴迎第1258章 喝酒切莫問姓名第2118章棋局之補第四二三章 或人或獸第3371章 今夜夜未眠第六三二章 恩師至第2392章不依!不依?第1425章 縱馬圍拓跋第2398章憨傻癲瘋第四二八章 約定第1351章 鬥將第2416章克段於鄢第1757章 交叉第2851章風起第1813章 錯綜錯會第1043章 兄弟之間的矛盾第1473章 千百年困惑者的答案第1159章 走那一條道路第四三五章 沒有底線第3119章 故技重施第1477章 孫伯符的策略第六三三章 惡客來第1907章污垢需清,負荊需請第五三九章 逐漸消亡的弩第1142章 想請的卻不來了第3290章 愛乾乾不幹滾第2317章打臉的文章,歷史的車轍第九三零章 三輔的震動第2400章信息繭房第2832章有路無路都是路第1350章 進退第2375章行於暗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