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4章機構的秘密

長安。

驃騎將軍府衙內堂。

斐蓁快樂的坐在一旁,看着斐潛在屏風上面寫字,然後旁邊的桌案之上有茶水,有糕點,吃吃喝喝美滋滋。

斐蓁最喜歡的還是綠豆糕,覺得綠豆糕又香又甜又軟又糯,若不是之前說好了每種最多隻能吃一塊,斐蓁真的想要將所有的綠豆糕都吃掉。

『來,看着……』

斐潛在屏風上寫下了『驃騎將軍府』這幾個字,然後回頭對着斐蓁說道,『今天麼,給你講講政體……簡單來說,就是你要做事,便是要知道讓誰去做,怎麼做……對吧?』

斐蓁點着頭,吃着糕點喝着茶,『嗯嗯嗯。』

『哼。』斐潛撇了一眼,旋即不再說一些什麼,在屏風上,從上至下的開始將長安的一些機構名稱寫了出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居於長安的斐潛治下的政體機構便是漸漸的脫離了秦漢以來的三公九卿的體系,走上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三公就不說了,畢竟斐潛現在的權柄也不能直接任命三公,而在九卿的方面上,斐潛幾乎是全盤皆改。

軍事項目,歸於驃騎將軍府,這個到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在驃騎將軍府衙之下,還有尚書令,尚書令之下有戶賦司,馬政司,兵械司等,所以驃騎將軍府大體上就是高度集合人事政令財務軍權爲一體的複合型機構。

然後在驃騎將軍府衙之外,在民政方面,太常、光祿勳基本上已經沒了,其職權要麼分裂到了龐統的尚書令的權柄之下,要麼是沒有出現。

衛尉也是和執金吾合併,然後改了名稱,就叫內衛和外衛,分成了幾個部分,由黃旭許褚等人負責內外的長安護衛安全。

太僕則是下降了等級,成爲了馬政司,屬於驃騎府之下。

廷尉則是變成了大理寺,司馬懿走馬上任,開始從各地接手一些疑難案件,或是繁雜的跨區域重案。

大鴻臚也是合併在尚書令,即便是當下有西域的一些人前來,也就是驛館和尚書令負責接待安排,並沒有成立一個專門的外事部門。

大司農則由棗祗擔任,但是已經不負責之前歸於其下的錢財賦稅了,僅僅是負責農桑莊禾等的項目,農學士以及相關農業技術的改進和推廣,可以說已經縮減的非常多。

少府直接就沒了,而是多了一個大考工,黃承彥負責工匠的各項考評和調配,各地工學士的運作等等,而且和大司農一樣,專注於一處,不負責除了工匠工程之外的雜事。

此外,有不少新的部門成立。

守山學宮。這個幾乎就不需要說明了,幾乎是斐潛執政的一塊最重要的基礎,沒有學宮,斐潛根本不要想能達成現在的目標。現在準備在隴西開分校。

講武堂。軍人專科學校,是斐潛用來增強軍人信念,加深對於中層軍官的思想引導,軍事化專業知識學習和傳授,現階段成爲了一個榮譽的象徵,有沒有去過講武堂甚至成爲了隱形的軍中中層士官提拔標準。

青龍寺。這是一個龐大且繁雜的機構,而且薪酬體系支出很低,再加上一些士族子弟甚至爲了在青龍寺揚名,還會特意的繳納各種費用來進行演講,亦或是出版印刷書籍等等,因此平常還有不少的額外收入。

百醫館。這個幾乎是所有人拍手稱讚的善舉,贏得了長安上下,士族百姓的交口稱讚,並且也吸引了不少各地名醫,或是前來交流學習,或是駐於長安設堂看病,若是數據化一下,說不得就可以看見民衆舒適度時不時獲得了+1+2的提升。

天文臺。大體上沒有什麼特別動靜的機構,人員也較少,而且一直都在驪山左近,也甚少參與朝堂政務,可以說即便是頒佈了新的歷法之後,也沒有得到多少的重視度,就像是本體自帶路人特效,極易讓人忽略的類型。

巡檢處。約等於後世轉業軍人的機構,並且融合了後世的警察體系,具備一定的司法執法權,侵削了原本鄉野之中宗族法的權柄,也分散了基層的縣令鄉長軍權。

大漢商會。在商人當中影響很大,但是不見於正式朝堂的機構。其中有很多項目,具體章程都在草創之中,目前主要是負責一些重要物資的調配,採買,限制和定價的等等,負責市場秩序規章的制定和實施,准入和驅逐。

直尹監。在其剛開始建立的時候,很多人以爲斐潛只是安置太原王氏女的爵位,還有讓蔡琰入仕而已而任性做出的安排,但是後來慢慢的才發現,直尹監的作用其實很微妙,說沒有用麼,這個部門確實是不參與一般的民生政事的項目,但是說沒有用麼,這些筆桿子之下若是記下了什麼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樂子大了……

還有參律院,直諫院二院。類似於後世的政治協商,反正是各種代表都往裡面裝。

斐潛寫到了這裡,便是停了下來,並沒有繼續寫下去。

在屏風上,已經是大大小小的字數基本鋪滿了。

這些只是表面上的機構,還有秘密成立的有聞司和秘書處,構成了當下斐潛中央核心政治體系,而新公佈的先期在隴右隴西郡縣地方試點施行的『四三二一』,則是地方性的政治結構,再加上官吏的薪酬體制的改革,幾乎就是斐潛當下的全新的政治軀體了。

此外在北曲的秘密軍用工房,長安和平陽的各種工坊,屬於黃氏序列的墨氏子弟等等,直屬於斐潛的礦場和鑄幣工廠等等,這些都是要等到斐蓁對於上面的這些相對基礎一些的政治機構熟悉之後,才能慢慢的去了解和掌握的。

當然即便是已經簡化了一些,這樣的機構體系依舊是龐大的。

斐蓁已經有些暈了,瞪大的眼珠看着,手中舉着半塊糕點,有些呆滯……

斐潛放下了筆,後退了一步。

看着林林總總的的機構名稱,斐潛忽然笑了笑。這便是他一點點在大漢當下留下的腳印……

斐潛走到了斐蓁面前,將筆一遞,『到你了……』

『啊?』斐蓁愣住了。

斐潛示意斐蓁上前,讓斐蓁將這些機構歸整一下,要斐蓁分辨出各自的序列和作用,以及相關人員的晉升路線等等……

o((⊙﹏⊙))o

斐蓁愣了半天,還是沒敢下筆,回頭看了看斐潛。

斐潛呵呵笑了幾聲,並不着急,而是示意斐蓁自己好好想,然後悠閒自在的端着茶杯喝茶,哧溜哧溜,美滋滋。

斐蓁站在屏風之前,拿着一支筆,兩個眼睛內部似乎都有些圈圈在轉動着……

相對於斐蓁難以形成比較系統的認知來說,斐潛對於當下的新的這些政治機構相對來說還算是比較滿意的。

這些機構當然也不可能稱之爲完美,而且斐潛相信在這些機構運作了一段時間之後,肯定還需要調整和修正,並且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出官僚主義這個不死不滅的亡靈系的寄生蟲來,但是斐潛也不是全知全能的,像是官僚主義這玩意即便是到了後世也是普遍存在,那麼想要在大漢當下就完全杜絕,可能麼?

換句話說,只要有官員,就避免不了官僚主義。雖然說這樣講有些絕對化,但是官僚主義的誕生,是因爲人本身有慾望,而慾望這種東西……

官僚主義最根本的原因人的懶惰、貪婪和自我爲中心造成的,廣泛存在於任何組織中,說實話與什麼樣的組織關係不大,即便是高度扁平化的組織也有,想要完全杜絕基本不可能,只能是不斷的監督覈查,儘可能的減少而已。

監督體系用『四柱二樑』,地方郡縣是『四三二一』,斐潛在構建這些政治機構當中,灌注了心血,並且與一般的封建王朝所採用的不同的是,這些機構是多模式的,並不是簡單的扁平體,也不是金字塔的結構。

斐潛之所以不直接採用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是因爲唐代三省六部是建立在將丞相權柄切割的基礎上的……

而在當下如果斐潛用三省六部制度,不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個墳麼?

當下大漢,誰都清楚,在東邊,便是曹操,在西邊,就是斐潛,這兩個人雖然沒有丞相的權柄,但是實際上幾近於丞相了。

至於南邊那個比較淘氣的小朋友……

呵呵,慢慢跳着罷。

所以說斐潛真的要是出臺了一個限制自己的權柄,在歷史上是爲了分割丞相大權的三省六部制,會不會丟盡了穿越者的臉?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即便是穿越者身爲皇帝,三省六部制也不是什麼非常好用的制度。

唐代最初設立六部的時候,原本可能本意是要專人專職專攻專事,但是很快的這些尚書位置就成爲了高官權臣的兼職,並不能具體處理本部事務,完全不懂專業的知識,最後自然就被架空而失去實權。

唐代六部尚書分爲三行:吏、兵爲前行;刑、戶爲中行;禮、工是後行。各部官員的遷轉就是按照這個次序的,由後而中而前的,所以擔任某部尚書,並不等於熟悉這部的職務,而只是由於資格的關係。因此,中唐以後,六部尚書基本上成爲官員遷轉之資,其官稱只代表一種身份,甚至可能完全不懂其本職工作。

所以這個三省六部制一旦淪落成爲了官員遷轉的檔次,那還不如直接定一個工資體系薪酬十七檔好了,分部門的意義也就完全喪失了。

這也是斐潛不願意這麼搞的原因。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想要養老並且還要有待遇,等到做出一定的貢獻之後,斐潛會考慮成立什麼類似於元老院這樣的純粹榮譽機構來容納這些已經沒有精力做事,還想要拿高薪的人……

畢竟目前大漢職務是終身制的。

至於處理事務的崗位,還是交給有具備一定專業的人去做,纔算是恰當並且有益的。

『父親大人……』斐蓁吞了口唾沫,說道,『這麼多……我一時分不清楚……』

斐潛捏了捏下巴上的鬍子,『你現在長大了對不對?』

『嗯嗯。』斐蓁點了點頭。

斐潛繼續說道:『所以應該要開始試着幫一下父親的忙了對不對?』

『嗯嗯。』斐蓁繼續點頭。

『可是如果你不知道那些事情應該讓那一些的人來辦,』斐潛笑着問道,『那麼你是不是就幫不上了?到時候你要怎麼辦?』

『……』斐蓁想了想,然後說道,『我可以叫士元叔來辦……』

斐潛捏斷了一根鬍鬚。

一個組織要有序傳承,至少下一代的接班人是要清晰知曉上一代的想法和目標的,纔不會在接手了之後毫無意義的胡亂改動,而導致華夏曆史上有名的『二代目效應』的出現。

好吧,所謂『二代目效應』是斐潛自己胡編亂造的,但是在歷史上確實也有不少王朝的發展方向,並非完全都是一代目所決定下來的,有時候反而是二代目的影響更深刻一些。

一些很快走向滅亡的王朝,其滅亡的原因,和無能的或是說盲目的第二代離不開關係。

比如秦朝皇帝秦二世胡亥。

比如西晉的二代目……

西晉的第二代皇帝是個憨子,正因爲是個憨子,因此他沒有威信,藩王們誰都想冒頭,誰都想當老大,從而造成『八王之亂』。

也正是因爲『八王之亂』的爆發,最終使得西晉王朝快速滅亡,形成了五胡亂華的局面,給華夏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而如果是王朝興盛,二代目的功勞也很重要,甚至會比一代目還要更影響整個王朝的印跡……

唐朝在玄武門之變得到了皇位,所以唐代皇位的爭奪也成爲了傳統,不死幾個皇子,便是難有最終的定論,能力強先露頭的往往被集火,苟到最後反倒是贏家,因此唐代也就越來苟了……

宋代麼,宋代二代目在施政上,有意地進行重文抑武,這個原因大家都知道,所以也導致了宋代的基調就是重文抑武……

明代短暫的朱允炆大體上不算是二代目,只能是準二代,所以朱棣的作爲,也奠定了整個明朝的基調。君王守國門,直至崇禎皇帝,當然也是的明代的皇帝一個個都覺得自己是軍事高手,動不動就要親臨戰線,亦或是指手畫腳指揮作戰……

開國皇帝對於一個朝代來說,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但開國皇帝的作用,主要是建國,能不能夠實現國家的統一?能夠實現多少統一,打下多少江山?這些纔是開國皇帝需要考慮的問題。所以,開國皇帝的一切方針政策,都主要是爲了打江山而制定的。

但是第二代皇帝就不一樣。在經過開國皇帝的一番操作以後,國家已經穩定下來了,不用再過多考慮江山穩定的問題了,第二代皇帝考慮的,就是國家的前途和方向。

斐潛笑了兩聲,然後看着斐蓁,所以啊小傢伙,你想要偷懶是不成的……

『我剛纔看見你喜歡吃綠豆糕對吧?』斐潛問道。

斐蓁點頭。

斐潛拿起了一塊綠豆糕,剛想要用一塊綠豆糕來舉例,可是話到了嘴邊卻改口了,『士元也喜歡吃這綠豆糕……要有這個綠豆糕,就要先有綠豆,然後再去做,對吧?』

斐蓁點頭。

『如果,我是說如果,這個天下忽然之間所有的綠豆都沒了,就剩下最後的這一點綠豆,而且也不能種了,然後你要吃綠豆糕,讓士元去做,現在就有了兩種,亦或是還有更多種的選擇,一個是將大部分的綠豆糕給你,然後士元留下一點點……』斐潛緩緩的說道,『亦或是士元自己留下大部分,只給你一點點……因爲你沒做過這個事情,所以你根本不清楚士元給你的是多的,還是少的……就像是現在你也不知道這一豆盤的綠豆糕,究竟需要多少綠豆,多少人工,要做多少時間……如果我給你說這一盤綠豆糕價值一萬,亦或是十萬錢,你怎麼判斷那個是真的?』

斐蓁愣在那邊,似乎想要說一些什麼,但是張了張口,卻沒有說出來。

『你是不是想要說忠誠?我並非是說士元不忠心……』斐潛緩緩的說道,『而是忠誠也是有代價的……首先你要知道這個事情,並且還要懂……你一旦不懂,你就完了,因爲你根本不知道這些下屬交回來的結果,究竟是對的還是錯的……你事事讓下屬做,若是士元這樣的,還會盡心盡力做好,可是這個天下又有幾個士元?』

『而且在這些機構之中,除了表面上的這些職能,各項政事之外,』斐潛指了指屏風上的那些字,『還隱藏了更爲重要的一個東西,你不去好好想,也不懂這些,你說我將來怎麼放心讓你來幫我?』

『還有隱藏的?』斐蓁回頭看着屏風,似乎想要從屏風當中找出那個東西出來。

斐潛笑了笑,說道:『今天你就在這裡休息罷,找出來了再來跟我說……』

第八一六章 將對帥(完)第1037章 戰場中人心第3033章大黃弩的新一炮第九八七章 屍瘟毒第3004章建立有效的溝通第1310章 第二條絲綢道路第1761章 免費第2138章齧齒動物第2757章 父慈子孝滿堂大孝第1851章 風雨來的時候絕對不會提前通知第十一章 北邙山的故事第1910章飛熊別院,貪食江東(加更)第2228章人在做,做在人第2561章無爲而治小目標第1705章 計劃和猜想第2349章戰法的傳遞第1366章 笑話 (加更)第五五二章 江東猛虎的計策(月票欠賬4/21)第3278章 舊傷患第1924章法不責衆,魑魅魍魎第2435章虔誠的信徒第2779章 夏侯蠻橫過關卡,關中游騎救王昶第九六四章 在絕望裡的美陽第二一零章 該放手還是要放手第3300章 正確當中的決定第2638章無謂之中風暴第2728章最小的錢幣第1479章 斐子淵的客人第五四十章 那一片脫離樹梢的殘葉第3389章 法第三七二章 身處亂局之中第二八三章 防第1754章 好局勢壞場面(加更還債)第1376章 解疑(加更)第二零五章 昔日的隊友第3384章 兵第四五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1158章 頂天立地第四十一章 北屈的無奈第2438章獎勵的困境第2361章壁虎的尾巴第2792章 百年土著無長進,流亡比景終得赦第3462章 堅持第1981章改錢繳徵,清河之死第1638章 經章何爲本第四零八章 人在漢代飄第3332章 小路子第2407章君子小人第一八五章 全部亂來第2725章最簡的木牘第3332章 小路子第3172章 應該歡喜還是應該悲傷第3234章 城第五四二章 木屋五人衆第八章 大將軍的決斷第3081章刺第3006章表面文章誰都會第2194章何爲刁民第1314章 自私第1174章 兩道題第2117章黑白劫爭以氣長勝第四一九章 人死如燈滅第1209章 祁山之戰的終話第2898章演化之中,變化之法第2448章混入的沙子第3251章 民望第六六四章 待價而沽第2820章佛陀笑人間苦痛,惡鬼貪世上錢財第1484章 太史明的印刷第九十七章 伯機的試探第二一六章 重返蔡府第2018章宗教謀劃,赤帝之化第1998章日出日落,你來我往第1613章 一句話的事情第2630章掀桌,究竟是什麼桌第2846章死活弟1670章 黃月英的刀第1766章 陷落第八九零章 反客爲主(五)第七七五章 歡喜和煩惱第五八七章 裝醉和裝傻第2892章將令,軍在外不受第九零零章 君子當弘毅(五)第五四五章 細微的轉變第3284章 找機會第1309章 用命換來的道路第3162章 當手套遇到手段第2887章碰撞,是誰先動手第二五二章 遇襲第3316章 聞喜城外的大潰退第1627章 天平的衍變第2556章打草驚蛇司馬逃第1014章 形勢突轉第二零六章 今日的對手第五零七章 天下大亂的開端第七六零章 飄揚的趙字旗幟第1705章 計劃和猜想第2426章燒火第2194章何爲刁民第2035章平和喜樂,措手不及
第八一六章 將對帥(完)第1037章 戰場中人心第3033章大黃弩的新一炮第九八七章 屍瘟毒第3004章建立有效的溝通第1310章 第二條絲綢道路第1761章 免費第2138章齧齒動物第2757章 父慈子孝滿堂大孝第1851章 風雨來的時候絕對不會提前通知第十一章 北邙山的故事第1910章飛熊別院,貪食江東(加更)第2228章人在做,做在人第2561章無爲而治小目標第1705章 計劃和猜想第2349章戰法的傳遞第1366章 笑話 (加更)第五五二章 江東猛虎的計策(月票欠賬4/21)第3278章 舊傷患第1924章法不責衆,魑魅魍魎第2435章虔誠的信徒第2779章 夏侯蠻橫過關卡,關中游騎救王昶第九六四章 在絕望裡的美陽第二一零章 該放手還是要放手第3300章 正確當中的決定第2638章無謂之中風暴第2728章最小的錢幣第1479章 斐子淵的客人第五四十章 那一片脫離樹梢的殘葉第3389章 法第三七二章 身處亂局之中第二八三章 防第1754章 好局勢壞場面(加更還債)第1376章 解疑(加更)第二零五章 昔日的隊友第3384章 兵第四五八章 樹倒猢猻散第1158章 頂天立地第四十一章 北屈的無奈第2438章獎勵的困境第2361章壁虎的尾巴第2792章 百年土著無長進,流亡比景終得赦第3462章 堅持第1981章改錢繳徵,清河之死第1638章 經章何爲本第四零八章 人在漢代飄第3332章 小路子第2407章君子小人第一八五章 全部亂來第2725章最簡的木牘第3332章 小路子第3172章 應該歡喜還是應該悲傷第3234章 城第五四二章 木屋五人衆第八章 大將軍的決斷第3081章刺第3006章表面文章誰都會第2194章何爲刁民第1314章 自私第1174章 兩道題第2117章黑白劫爭以氣長勝第四一九章 人死如燈滅第1209章 祁山之戰的終話第2898章演化之中,變化之法第2448章混入的沙子第3251章 民望第六六四章 待價而沽第2820章佛陀笑人間苦痛,惡鬼貪世上錢財第1484章 太史明的印刷第九十七章 伯機的試探第二一六章 重返蔡府第2018章宗教謀劃,赤帝之化第1998章日出日落,你來我往第1613章 一句話的事情第2630章掀桌,究竟是什麼桌第2846章死活弟1670章 黃月英的刀第1766章 陷落第八九零章 反客爲主(五)第七七五章 歡喜和煩惱第五八七章 裝醉和裝傻第2892章將令,軍在外不受第九零零章 君子當弘毅(五)第五四五章 細微的轉變第3284章 找機會第1309章 用命換來的道路第3162章 當手套遇到手段第2887章碰撞,是誰先動手第二五二章 遇襲第3316章 聞喜城外的大潰退第1627章 天平的衍變第2556章打草驚蛇司馬逃第1014章 形勢突轉第二零六章 今日的對手第五零七章 天下大亂的開端第七六零章 飄揚的趙字旗幟第1705章 計劃和猜想第2426章燒火第2194章何爲刁民第2035章平和喜樂,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