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2章 百年土著無長進,流亡比景終得赦

沒有錯,劉備也在考慮着新的道路。

『兄長也不必太過謙遜,省得滅了自家士氣!』關羽沉聲說道,『前些時日不是有豪傑自珠崖來投,說明兄長聲望日隆……』

劉備捋了捋鬍鬚,『此事麼,呵呵,這些人其實也未必都是好意。』

張飛的眼一瞪,『大哥是說這些人別有圖謀?那麼幹脆打殺了!』

劉備依舊是溫和的笑着,『不妨,看看再說。只要我們不急不亂,急亂得就是旁人……』

和心心念念着要北伐的孫權不同,早早被斐潛一腳踹出了決賽圈的劉備,心中對於中原並不是沒有一絲的殘念,只是知曉自身的實力限制,所以不得不挪開了目光。

歷史上三國的三雄之中最爲識時務者,莫非劉大耳莫屬了,正所謂能伸能屈,能大能小,能軟能硬……

嗯,好像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不管了,意思沒錯就行。

因此劉備在交趾站穩了之後所考慮的,並不是立刻反攻川蜀亦或是中原,而是積攢實力。

這幾乎是劉備的一種本能,亦或是他在人生當中得來的經驗教訓。

沒有實力,連說話都像是放屁,遠一點根本聽不見,近一些則是惹人嫌。

『珠崖之人,多爲海賊……』劉備笑了笑,『不過沒什麼關係,但凡能爲我所用……海賊也算不了什麼,當年我們也收攏了黃巾賊,不是麼?就怕是這些傢伙心存不良……』

關羽眯起了眼,不輕不重的哼了一聲。

劉備笑笑,『不過,在珠崖之中,或許也有我們想要的東西……』

張飛撓着頭說道:『那鬼地方能有什麼東西?我看占人這邊都是窮得跟鬼一樣,難不成珠崖那邊還能好到哪裡去?』

劉備擺擺手說道:『這真不一樣。占人麼……』

劉備微微回頭,看了看遠處占人村寨的方向,然後笑道:『除非是占人有意示弱……否則你們看占人如何?』

關羽搖了搖頭。

張飛則是蹦出了幾個字,『土雞瓦狗。』

『哈哈哈哈……』劉備大笑,然後悠然長嘆,『日南啊,日之南也……知道爲什麼這裡叫日南麼?』

張飛搖頭。

劉備指了指天上的太陽,說道:『此地年中日影於南,故稱之爲日南。』

年中,就是夏天。

關羽仰頭看了看太陽,點了點頭,『原來如此。』

劉備依舊笑着,『知道這名字什麼時候就有了?在孝武之時,大概是元鼎,或是元封年間。那個時候孝武皇帝打下來了不少地方,所以從鼎改成了封……』

『哦哦,然後呢?』張飛追問道,顯然他對於這些東西還是比較感興趣的。

劉備想了想,『具體是怎麼寫的,我忘了……不過印象之中,說占人在元鼎元封之時,就是如此這般……「人如禽獸,長幼無別」……想想看,這麼多年過去了,這些占人……呵呵……竟然還是如此模樣……』

『相傳日南之地,知耕事有六百餘年,其耕作方法,其實最早與春秋之法並無不同,都是火耨刀耕,只不過莊禾熟得快,這一點你們也是知道……』劉備說道,『七月火作,十月便是可以成熟,也有十二月火作的,然後等次年四月登熟,這就是驃騎所言的兩熟之地啊……』

『這麼好的一塊地,結果你們也看到了……』劉備搖頭嘆息,『這幾百年,就像是什麼都沒變……足可見這些占人啊……哼……』

關羽點了點頭說道:『兄長執意親自前來,與占人頭領會面,原來是爲了親眼看看占人虛實?』

劉備點頭說道,『這是目的之一。驃騎有言,即便是語言不通,習俗不同,只要可稱爲「人」,便可教化,否則的話……』

劉備所說的這個『人』,當然不僅僅是生理上面人的概念,

關羽捋過長髯,點了點頭,『明白了。』

『啊?明白什麼了?』張飛瞪圓了眼,『大哥,二哥,你們在說什麼?』

劉備哈哈笑笑,『二弟你跟三弟說一下。』

關羽微微頷首,然後略微有些不屑的瞄了張飛一眼,『占人只能用,教化短時間內很難有什麼成效……一個幾百年都沒有什麼像樣子的變化,自然不值得我們再花什麼太多的精力和時間……相反,珠崖之地的人可能會更適合我們一些……』

『對。珠崖當時也是被稱之爲蠻荒無禮,現在你再看……這差距就大了啊……珠崖的人都可以乘船到了我們這裡,然後這些占人還只是縮在山中……』劉備指了指道路兩側的土地說道,『我看過這些土地,其實都很適宜耕作,但是占人的耕地麼……你想想,就那麼一些的耕地,並且還沒有什麼農業上面的工具……據珠崖來人所言,珠崖之內,就有耕地百萬畝……這個數字可能多少有些水分,但是再怎樣說,也比這些占人要來的更多……有了耕地,人才能定得下來,也纔可以傳承有度……』

『兄長所言甚是,有耕地,就能養活更多的人……』關羽補充說道,『我們想要在交趾九真日南之地重新建設郡縣,修復水利,打造船隻,都需要更多的人手,要是沒有足夠的糧食,就無法保證這些項目能夠順利進行……這是一個複雜的事情,我們不可能指望着這些連衣服都沒有占人,能夠明白這麼繁瑣的事務……』

劉備感慨道:『這也是我正在憂慮的事情……招募人手之外,還要注重安排,要調配錢糧器具,要防疫安置,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珠崖之地的條件相對來說會更好一些……』

簡單來說,就是即便是面對相同的土著,珠崖的漢化程度也會比日南更高一點,有什麼事情相對來說更容易溝通,不會出現當下和占人這樣雞同鴨講,對牛彈琴的情況。

『此番前來,並非僅僅是爲了占人……』劉備說道,『也是爲寶貝而來……』

『寶貝?』張飛左右看看,『除了木頭就是蟲子……』

『還有漢人。』劉備緩緩的說道,臉上的笑容也收了起來,『沒錯,比較特殊一些的漢人……』

西漢之時,這裡就已經設郡,只不過後來國力不濟,日南九真也就是幾度得失,到東漢當下之時,在劉備到來之前,士燮等人也就蜷縮在交趾合浦一帶,甚少再往南發展了。

但是不是說在九真日南,就只有土著,沒有了漢人?

並不是如此。

劉備知道這一片的土地是很肥沃的,如果能好好治理,前途不可限量,可是他鹹魚人口的原因,對於這一片土地當下只能是看着眼饞,明明手中有更爲先進的方法,更好的工具,可依舊是隻能進行有限度的開發。就目前而言,劉備什麼地方都缺人,不管是耕田還是開礦,亦或是曬鹽造船,真是恨不得將一個人劈開成兩分用……

不僅是勞動力方面的不足,劉備手下也沒有多少中間層面的官吏。

工匠也是同樣稀缺。

這一切都使得劉備心有餘而力不足。

雖然初步設立了一些學堂,把那些從中原逃亡出來的百姓,與比較漢化程度高一些的土著,儘可能的轉化成爲工匠,變成劉備治下的戶籍,但是成效並不能算快,缺口依舊明顯。

從黃巾之亂開始,中原戰事頻起,就不斷有人一路南逃。交趾地廣人稀,大部分地區還處於蠻荒時代,當時士族子弟願意投士燮家族的,可以找士燮混吃混喝,其他一些普通的百姓,或是不願意找士燮的,就往山裡一躲,開闢一塊耕地,種點糧食,自給自足,同樣也可以活下去,躲避兵災。

人口,有人才能有實力。

士燮當時號稱說自己有八萬人,也有一說是十萬兵,精兵三萬云云。

當然這些都是士燮一族在吹牛。

根據劉備自己的統計,士燮手下將那些老弱病殘排除在外,頂多就是一萬到兩萬的常備兵卒,這些兵卒在交趾一帶或許能夠稱王稱霸,但是一旦散開到了九真日南地區,就明顯不夠看了,更不用說參與中原之戰,因此交趾士燮一直都是企圖偏安,直至劉備前來。

人口不足,就沒有足夠糧草,糧草不夠,就沒有辦法養活更多的兵卒。所以歸根結底,想要發展,就是人口問題。

劉備如今除了利用好的條件吸引山裡的蠻夷、難民出山定居,增加戶口之外,他只能用技術的優勢來彌補人口不足的問題。可是技術的力量也是有限的,特別是人口這種事情,就算是劉備有再多的技術也就只能是累的被掏空了而已,該十月懷胎的還是要十月懷胎,十幾年的成長過程能用什麼技術來替代?

劉備原本帶來了一些基礎官吏,現在基本上都散開成爲了一地主官,除了處理政務之外,這些人還要兼任學堂山長,技術顧問,地方法官等等諸多的職位,在佔領的初期還算是湊合,但是隨着時間的拉長,這些人也不免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的人盡心盡責,然後累得半死…… WWW☢ тTk дn☢ Сo

有的人見到了其他人半死了,便是害怕了,亦或是疲倦了,也就自然鬆懈了下來。

這不是形容詞,是真的『半死』。

水土不服再加上持續長時間的疲憊,一旦生病,『半死』已經算是老天爺開眼了。

所幸,劉備依舊還是善良的,或者說,他至少保存了一些善良的品質,不像是後世資本主義國家裡面的那些資本家,自然也就沒有鼓吹什麼996是福報云云……

即便是劉備心中隱隱約約的有些焦慮。歲月不饒人啊,他可以等一年,兩年,三年,但若是要等下一代出來,劉備或許就已經失去了所有的光彩,成爲了走不動路的蹣跚老者了。

於是,劉備就來到了日南,因爲日南這邊,有一羣非常特殊的漢人。

那些被流放的漢人。

在整個大漢四百年間,交趾的位置一般都比較尷尬。算是大漢,卻往往被摒棄在所謂『正統』大漢之外。若是將整個大漢比喻成爲一個居家的院子,那麼中原就是門廳大堂,而交趾麼,連個偏房都算不上,頂多只是院子角落的一個垃圾堆。

沒錯,這裡是大漢丟棄『垃圾』的地方。

從西漢開始,似乎這裡就成爲了皇帝老兒處理一些『垃圾』的地方。西漢如此,東漢也是一樣,不僅是普通的家族被流放到了這裡,甚至連皇親國戚也沒有放過。就比如說是陰氏,沒錯,就是光武帝的那個陰氏,想當年光武帝還是個窮小子的時候……

最開始西漢皇帝會將這些人扔到了交趾一帶合浦地區,然後麼,這些地區開發得繁榮了一些,生活條件相對好了一點,皇帝就覺得不痛快了,表示讓這些政治犯到交趾合浦那不是享受了麼?於是就晃盪了一下膀子,將『垃圾』再扔得遠一些。

到了東漢的時候,基本上發配的地方就是日南了。

簡單來說,就是在日南郡當中的一個縣,比景縣。日中於頭上,景在已下,故稱之爲比景。

劉備一行就到了比景縣。

比景縣當中,當下最爲出名的『政治犯』,就是被孝靈帝給扔出來的竇氏。

建寧元年,竇太后當政。其父竇武依賴太傅陳蕃主持朝政,而陳蕃大量啓用在第一次黨錮之禍時受處罰的士人,二人在不久後即達成一致意見,密謀剷除宦官,結果麼,消息泄露了。緊急聚集起來的衆宦官歃血爲盟,只是用了一個晚上就搞定了一切……

然後整個竇氏和陳氏的親屬就被流放到了比景。

劉備這一次除了會見占人大頭目之外,也是爲了竇氏和陳氏的後人而來的。

就像是後世很多政治犯都會有一個小單間一樣,在比景的這些被流放的竇氏和陳氏的後人,不能說過得很好,但是也不算是太悽慘。畢竟竇武和陳蕃在當年也算是名人,作爲和該千刀萬剮的宦官鬥爭的失敗者,也會得到一些明裡暗裡的其他人的照顧……

劉備下了馬,環視一圈。

或許是因爲同樣是遭受了流放的命運,竇氏和陳氏的人抱團取暖,如今是居住同一個莊園之中。雖然說是在日南之地,但是這些竇氏陳氏之人居住的院落,還是有着明顯的漢代莊園的風格。

劉備看了看白牆青磚漢瓦,微微點頭示意,讓親衛上前叫門。

『大漢皇親,左將軍,領交州刺史,劉使君至此!』

大門之處門童清聲說我不記得……

呃,走錯片場了,重新來一遍。

門中出來了一名中年人,向劉備拱手以禮,『罪人之後,不便見於使君。還望使君海涵。』

比景縣的縣令有些尷尬,跳將出來,一邊給那中年人打眼色,一邊呵斥道:『無禮!劉使君乃大漢皇親,領天子令刺御交州,今屈尊前來,爾等豈能無禮拒之!』

其實是領驃騎令,但是這不是關鍵,劉備也沒有想要特別解釋說明的意思。

竇氏陳氏被流放到了日南比景縣,肯定不會像是後世東北人跑三亞東南亞旅遊避冬那麼的心情舒暢,從建寧元年到現在,就連是竇太后的母親死了都不能遷棺回鄉,只能是魂落此地,沒有怨氣纔怪。但比景縣令的意思也很明確,那些事情是之前的事了,要埋怨也只能是怨恨當時的宦官,和當前的劉備沒什麼關聯,更何況當下劉備還是交州大佬,縣官不如現管啊!

中年人沉默着,並不說話。他記得當年是怎樣一路而來,從錦衣玉食忽然一夜之間變成了階下囚,然後顛沛流離到了日南,然後又是怎樣的艱辛一磚一瓦的重新修建起當下的莊園。這其中的苦難艱辛,又怎麼可能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呢?

張飛瞪眼,眉毛一立就想要上前,卻被關羽攔住了,然後氣哼哼的將頭扭到了一旁。

劉備微微嘆息了一聲,然後向身邊的護衛示意,護衛上前,解開了背在身上的一個袋子,然後取出了一封用竹筒封好的詔令,遞給了劉備。

劉備往前一步,平端着詔令,看着那個中年人,『請問足下如何稱呼?』

『……』中年人看着帶着溫和笑容的劉備,沉默了一會兒,低頭拱手回答道,『在下竇氏子,名字卑賤,不值使君下問。』

這是在表示自己的名字不值得說,但是竇氏這個姓氏卻不容任何人蔑視的意思麼?劉備點了點頭,笑容依舊不變,『也罷,既然有些不便,某也不強求……只是這赦免竇氏陳氏之罪詔令,卻不知……』

中年人猛的擡頭,失聲叫道,『什麼?!』

劉備依舊溫和笑着,將詔令往中年人面前送了一點,『朝堂詔令,赦免……』

劉備還沒有說完,那中年人便是往前撲了一步,似乎是想要接過詔令,旋即意識到了不妥,便是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以頭叩地,話音之中已經是帶出了嗚咽之聲,『草民……竇氏……嗚嗚……接詔啊……』

第2473章正經和正解第二十七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1412章 亡於癔第2496章小情懷第2717章一切都剛好第1223章 臨晉城下的豐碑第二零零章 溫水烹蛙第3128章 見招拆招第2872章相愛,相守難白頭第九六七章 計策第2425章幸好第1502章 誰咳誰的丹第2381章四句遺言第2874章使者,簡單不簡約第1606章 夢想和現實第1679章 渠道第3309章 分冷豬肉,攜手共贏第2955章小娃撐小艇,一鍋論天下第2889章答案,自發和自動第2739章 不鏽功勳第1121章 歷史是個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第3302章 決定當中的正確第2095章或真或假的騎兵第1379章 祭壇第2887章碰撞,是誰先動手第1575章 棠棣第2854章一言第2958章不解藏蹤跡,五獲對五得第2051章悔不當初,重在當用第1217章 睡前別喝太多水第3401章 逼第1978章諸葛三問,新建秩序第2457章慣性的演化第2223章真是意外第1214章 空談依舊沒啥用第2606章人設,簡單粗暴第1135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1950章內外道路,典故內外第1239章 令人驚訝的小想法第2866章某人曾經做過第八七九章 不速之客(四)第3389章 法第2013章西域之金,南中之郡第2575章人傑地靈第2000章若早知道,若有可爲第1205章 正確的選擇未必有正確的結果第3229章 民第2064章上天眷顧,大漢奇蹟第1425章 縱馬圍拓跋第2977章當下一些人第八四零章 活着不容易(八)第七八九章 拓跋的小尷尬第四七五章 職責第3076章 雍涼之中說悲歡第2761章 生前死後第五零九章 長安長安第二七八章 燚焱炎火第3342章 兵將將將第七七二章 南匈奴王庭第六零一章 搶劫和小偷第1691章 器文第3317章 聞喜城下的小發現第五九四章 不同的作戰模式第3004章建立有效的溝通第1427章 戰場見真章第3271章 一切戰術靠換家第2484章飲鴆酒第2990章一個全新的習慣第八一八章 天地之間的迴響第2977章當下一些人第1104章 論政第1371章 狄道第1347章 不惑 (加更)第1949章漢家定西,王子復仇第3099章相增減第四五五章 臨水卻缺水第三五零章 開場秀第1018章 是個問題第1581章 內學讖緯八十一第2211章日月星辰第八九一章 反客爲主(六)第2225章早來晚來第1999章騎兵進化,血海泛舟第1164章 陰影之下第九八七章 屍瘟毒第3032章講武堂的新一課第六八八章 渾水摸魚第2824章是狼是羊是走狗,有悲有疑有憤怒第二六二章 老鄉見老鄉第2552章但願終生都得飽第1328章 局勢第三二四章 造勢第3266章 逃生路第2775章 指鹿爲馬第五零六章 刺殺第2467章變化的名堂第2740章 意難平第3334章 原以爲第2222章真不一樣第2729章 最假的宣言
第2473章正經和正解第二十七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1412章 亡於癔第2496章小情懷第2717章一切都剛好第1223章 臨晉城下的豐碑第二零零章 溫水烹蛙第3128章 見招拆招第2872章相愛,相守難白頭第九六七章 計策第2425章幸好第1502章 誰咳誰的丹第2381章四句遺言第2874章使者,簡單不簡約第1606章 夢想和現實第1679章 渠道第3309章 分冷豬肉,攜手共贏第2955章小娃撐小艇,一鍋論天下第2889章答案,自發和自動第2739章 不鏽功勳第1121章 歷史是個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第3302章 決定當中的正確第2095章或真或假的騎兵第1379章 祭壇第2887章碰撞,是誰先動手第1575章 棠棣第2854章一言第2958章不解藏蹤跡,五獲對五得第2051章悔不當初,重在當用第1217章 睡前別喝太多水第3401章 逼第1978章諸葛三問,新建秩序第2457章慣性的演化第2223章真是意外第1214章 空談依舊沒啥用第2606章人設,簡單粗暴第1135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1950章內外道路,典故內外第1239章 令人驚訝的小想法第2866章某人曾經做過第八七九章 不速之客(四)第3389章 法第2013章西域之金,南中之郡第2575章人傑地靈第2000章若早知道,若有可爲第1205章 正確的選擇未必有正確的結果第3229章 民第2064章上天眷顧,大漢奇蹟第1425章 縱馬圍拓跋第2977章當下一些人第八四零章 活着不容易(八)第七八九章 拓跋的小尷尬第四七五章 職責第3076章 雍涼之中說悲歡第2761章 生前死後第五零九章 長安長安第二七八章 燚焱炎火第3342章 兵將將將第七七二章 南匈奴王庭第六零一章 搶劫和小偷第1691章 器文第3317章 聞喜城下的小發現第五九四章 不同的作戰模式第3004章建立有效的溝通第1427章 戰場見真章第3271章 一切戰術靠換家第2484章飲鴆酒第2990章一個全新的習慣第八一八章 天地之間的迴響第2977章當下一些人第1104章 論政第1371章 狄道第1347章 不惑 (加更)第1949章漢家定西,王子復仇第3099章相增減第四五五章 臨水卻缺水第三五零章 開場秀第1018章 是個問題第1581章 內學讖緯八十一第2211章日月星辰第八九一章 反客爲主(六)第2225章早來晚來第1999章騎兵進化,血海泛舟第1164章 陰影之下第九八七章 屍瘟毒第3032章講武堂的新一課第六八八章 渾水摸魚第2824章是狼是羊是走狗,有悲有疑有憤怒第二六二章 老鄉見老鄉第2552章但願終生都得飽第1328章 局勢第三二四章 造勢第3266章 逃生路第2775章 指鹿爲馬第五零六章 刺殺第2467章變化的名堂第2740章 意難平第3334章 原以爲第2222章真不一樣第2729章 最假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