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6章新的科技

瘟疫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東南西北,但是這玩意,喜歡混亂,越是混亂無序,便是越好傳播。

曹軍此處,也同樣出現了瘟疫的症狀,有兵卒生病,然後死去,但是和江東混亂所不同的是,當滿寵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就拿出了『小抄』。

『清除營地周邊,所有糞便尿液!張屯長,這事情交給你,掉給你五十民夫,今天必須清理乾淨!』

張屯長愁眉苦臉的接了令。這活最髒最累,但是又是軍令不能不做。

『李隊率,給你五十民夫,去縣城徵調燒製蜃炭,三日內至少要繳納五車!少一車唯你是問!』

蜃炭,就是生石灰。

搞這玩意也不是容易的活。幸好下邳廣陵都臨近海邊,否則一時之間要搞貝殼還真心不太容易。雖然明知道不容易,但是李隊率也只能領命。

其他的活計其實也不輕鬆。

『從今日起,所有民夫編隊,推選隊率,施行連坐!』

『病亡屍首一律焚燒之後掩埋,不得延誤!』

『死魚死蝦死老鼠,諸多死物,一律不得食之!』

『棚區挖出水渠, 引活水入內!所有房屋棚室, 從下風之處始,熯萩禳祓!』

『新開病營,另建茅房,鋪設蜃炭, 設立柵欄!』

『病亡之人, 衣物器物,一律焚燬掩埋!』

滿寵一條條的交代着, 然目光微微下垂, 落在了桌案之上,又覈對了一遍, 發現沒有什麼紕漏,便是沉聲說道:『諸位各司其職, 齊心協力, 此等瘟疫, 不日可滅!去罷!』

中軍大帳之內大大小小將校轟然應下,然後出去紛紛行動起來, 營地之內頓時一陣人喊馬嘶, 但是並不顯得混亂, 反倒是在各級將校的帶領之下,漸漸的開始進入到了有序的過程之中。

滿寵緩緩的呼出一口氣。

他也沒有想到會碰上瘟疫。

但是滿寵的優勢, 是他面前的『小抄』,一份從郭嘉那邊傳出來的, 關於關中三輔對應潼關瘟疫,以及收容流民的相關章程。

瘟疫的病症其實不難差別,嘔吐腹瀉快速致人死亡,並且具備傳染性, 就基本可以判定是瘟疫, 雖然滿寵不清楚,甚至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之內也沒有人會搞清楚這些瘟疫究竟從什麼地方來, 又因爲什麼而傳染開,但是並不妨礙滿寵根據這一份『小抄』來做出應對的措施。

在大漢當下,面對瘟疫最爲重要的,不是救人, 而是防禦。因爲有限且簡陋的醫療環境, 根本就無法對於染病的患者進行救治,唯一的有效措施就是建立隔離帶,像是將山林裡面開出一條光禿禿的隔離帶一樣,即便是某一區域燒光了, 只要不燒到另外的地方就可以,最後只要被燒的地方火慢慢的熄滅,火災也就過去了。

這種方式多少有一些無奈,但也是當下最好的應對策略。

只需要給與民夫,或是流民一定量的吃食,這些民夫流民什麼的就不會去抓那些老鼠,亦或是吃那些死物,從而減少對於瘟疫的感染機率,也就避免了繼續生病範圍的繼續擴大。

一整套的收攏流民,賑災防治的『小抄』,其實每一條都是言簡意賅。郭嘉特意從關中三輔之內帶出來,然後在曹操周邊的這麼一圈政治上層,也有拿到了備份……

其實在郭嘉的小抄之前,老曹同學就對於驃騎軍中的各項衛生條例有些參照了,這年頭原本還真沒有什麼『衛生條例』,不光是普通的民衆,就連士族子弟也不例外。就算是到了晉代,不是也有很多士族子弟甚至磕了五石散之後,以敞胸露懷捉蝨子爲風雅麼?

最初包括滿寵在內,許多士族子弟都對於這些東西不以爲然,更不覺得這些『小抄』有什麼實際的價值運用,但是荊州流民的事情,確確實實在曹氏上下,以及滿寵這些人臉上吧唧響亮的扇了耳光。

尤其是曹真。捂着臉回來了。

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曹軍上下注重開始推行這些衛生條例。

也是同樣的原因,滿寵等人才對於這些防治瘟疫的『小抄』格外重視起來,甚至會攜帶在身邊……

『驃騎……』滿寵慢慢的摸了摸桌案之上鋪開的這些小抄,然後從喉嚨裡面咕嚕了一聲什麼,最終成爲了一聲輕輕的嘆息。

……(ᇂдᇂ)……

在青徐之間,瘟疫蔓延起來的時候,斐潛卻帶着手下一幫子人,到了長安城外的玄武池當中檢閱最新的船隻建造情況。

古代想要運輸好,輪子和腿少不了。

四條腿的地上跑,船隻裝輪水上飄。

對於斐潛來說,想要管控碩大一片的區域,騎兵非常重要,但是水軍也同樣的重要,而在水軍之中,最爲核心的,就是船隻。

不同的船隻,不同的風帆,不同的技術要求,不同的航道適配。

在斐潛之前,大漢的船隻需求便是大而全,全而美的類型。

或者說一直到了明朝,船隻的製造指導思想依舊是如此。

小的容易翻,那就造大的。

單根桅杆風力小,那就上三根,再不行搞五根,九根……

舸、艇、扁舟、輕舟、舲舟、舫舟,戈船、橋船、艨艟、鬥艦、樓船!

看着似乎有許多,但是實際上其中技術含量,亦或是品種區別並不是很大,有的乾脆就是小一號,或是大一號的區別而已。

華夏造船的歷史,早於前秦就已經是很大的規模了。

因爲在秦始皇在以武力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封建褚侯幾百年混戰的局面之後,爲了鞏固統治,並且震懾六國殘餘的舊貴族勢力,秦始皇開始巡遊大秦疆土。在秦始皇第五次巡行的時候,帶着龐大的巡行隊伍就到了雲夢大澤,遙望九嶷山祭了虞舜之後,就浮江而下,經過丹陽,到錢唐,渡錢塘江,上會稽山,祭祀夏禹,然後回吳地,再乘海船北上,沿秦國東部海岸北航至琅邪,算是最早的大規模的國家性質的沿海巡遊。

以後,秦始皇的巡行隊伍在芝罘登岸,在那裡刻石記功。這是秦始皇的最後一次巡行,他一路上由乘車換乘船,從內河到航海,經過了幾個月時間。

可以想象,當時如果沒有航行設備齊全、航行性能較好的帝皇御用船隊,秦始皇是不可能在江湖大海中進行多次長時間的巡行活動的,更不用說在海面上巡遊了。

當然,其實秦始皇東巡麼,其中也有些想要得到所謂海上神仙的『仙丹』渴望在推動……

畢竟當時陸地上的大部分都被秦始皇征服了,唯一還沒有被秦始皇掌控的也就剩下大海了。

只可惜秦始皇等到魂飛魄散,依舊沒等到東海仙山的消息。

其實在那個時候,秦始皇若是像是斐潛一樣,宣稱的不是個人的成仙長生,而是說東海有金山銀山,有無數金銀遍地,寶石成河云云,說不得早就會有大秦帝國的船隻踏上了邪馬臺了。

華夏明確的涉足『東海』的時間,比後世許多普通人所認爲的時間都要早。晉國陳壽在《三國志》當中就用了相當大的篇幅,介紹了東倭的一些情況。說明至少在三國期間,就已經出海登陸到了東倭了。

而且孫權有可能用的是內河船出的海……

斐潛當下在玄武池,最爲主要的目的就是將船隻的一些科技樹先點出來,然後再構建出貫通東西南北的交通樞紐。

畢竟前秦的時候都能有九條馳道,沒道理三四百年的漢代反倒是退化了。

之前的飛輪,只是斐潛給船隻裝上的腿,而現在的三角帆,將成爲船隻全新的翅膀。

在這個還沒有蒸汽機基礎的年代,風帆對於一艘船隻來說有多麼重要,不言而喻。甚至可以說,當三角帆掛上了船隻的桅杆之後,風力帆船的科技樹基本上就大體上被點出了一個整體的輪廓,剩下的便是一些細節上的補充了。

今天風很大。

風大以便於測試,只不過雖說大體上算是南風,但不知道是因爲秦嶺山體的原因,還是什麼其他的因素,導致南風的風向麼,則是有些飄忽不定,難以確保具體的方向。

這就給船隻的航行造成了非常大的麻煩。

不過這也更加貼近於實際情況,畢竟在江河湖海上面,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新型的船隻是三個桅杆的大船,一個大四角帆,兩個大三角帆。

之前馬鈞修建的樓船,用的是橫帆。

這裡的橫縱不是看帆的橫豎,而是看帆和船隻的關係。

橫帆,多用方形帆,基本上是一種固定帆,順風的時候扯起來,效果比縱帆要好,逆風的時候放下,靠人力或其他動力行駛,所以逆風比縱帆效果差,而縱帆,多用三角帆,是一種可以來回轉動的帆,操作簡便,順風逆風都可以使用,受風向影響小,順風時不如橫帆,但逆風航行能力強。

想要運用縱帆有一個必要條件,就是要有能靈敏調整船頭方向的船舵。而在華夏,船舵很早就被髮明瞭,並且一直保持着世界的領先地位。而西方要到公元12世紀,纔有了船舵。

倒不是說漢代就沒有縱帆,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縱帆的雛形,在漢代也出現了平衡縱帆,可以將船帆進行轉動,使風的壓力中心移至桅後,而又距桅杆很近,故帆的轉動較省力。但是馬鈞畢竟不是造船專業的,所以一開始的時候仿製樓船的時候不懂得這個平衡縱帆的技術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現在,這一塊短板被補上了。

有了三角帆,縱帆,和船舵之後,基本上來說船隻就可以利用各個方向的風了。至於後續比如添加什麼小一些的輔助風帆,像是斜桅的小帆,主帆上面的頂帆等等,那就是後續的演變了。

在這裡,斐潛之所以不全部採用四角帆或是梯形帆,是因爲船隻大小的原因。雖然誰都知道船帆多了船隻跑得快,但是吹在帆船上部的風,除了產生水平方向的推力之外,還會產生向上的升力。升力比較小的時候有利於船隻貼着水面快速航行,但是如果風帆太多,船隻太小,向上的升力過大,就很容易使得船隻傾覆。

因此在船隻允許的情況下,採用三角帆和四角帆結合的方式,能夠保證不管是風大風小,順風逆風,都能夠安全的航行。

至於製造更大的船隻,還需要再等等。

斐潛現在需要的是在內河環境當中,相對比較安全,適應各種風向,速度更快,轉運更加方便的內河船隻,而不是出海的大型戰船。

在遠處的玄武池邊上,馬鈞很是興奮。

之前斐潛就來檢閱過新作的車船,但是那個時候還沒有縱帆,也就是風帆的橫杆基本上是不動的,而現在採用了新的風帆之後,船隻在航行上面的能力,幾乎冠絕當世。

而馬鈞他自己,也將一舉成名。當然功勞的大頭還是驃騎將軍斐潛,但是能在功勞簿上填下自己的姓名,難道不是一件美事麼?

『都打起精神來!再檢查一遍!』馬鈞朝着船隻上的水手和工匠大吼道,『若是試航成功,除了驃騎嘉獎之外,我再出錢請諸位好好吃喝一頓!有酒有肉,包子管飽!』

『哦哦哦……』

『放心吧!』

『馬大匠豪氣!』

船隻上面的水手工匠七嘴八舌的應答着。

若是說對於船隻的瞭解,對於木料的熟悉,十個斐潛可能也比不上一個馬鈞,但若說是選擇研究的方向,亦或是在許多選擇當中選取最好的哪一個,可能即便是大漢當下所有人加起來,都比不上斐潛。

這並非是說斐潛比大漢的所有人都聰明,而是斐潛經歷過後世的信息爆炸,而斐潛所掌握的那些信息,都是前人經過無數的心血積累,無數的生死試驗而留下來的,是無數次成功和失敗慢慢錘鍊出來的……

這就是知識的力量。

第一次的試航開始了。

先測試速度。

因爲並沒有非常精妙的計時工具,所以只能是採用參照物的模式。在新式船隻旁邊有一艘標準人員配備的艨艟,將成爲新船的參照標準。

兩艘船隻都沒有懸帆。

艨艟依靠的自然就是划槳,而新船則是靠着輪機。

隨着一聲令下,紅旗招展,兩艘船隻幾乎都同時動了起來。艨艟船隻小,啓動的速度很快,隨着槳手的號子聲,整齊劃一的木漿使得艨艟飛快的破開了水面,往前猛衝出去,轉眼之間就將新船拋開了兩個船身的距離。

站在斐潛邊上的龐統微微挑了挑眉毛,然後瞄了斐潛一眼,見斐潛安穩如常的樣子,便是也揣着袖子繼續往下看……

新船較大,從靜止到運動當然需要更多的時間,但是等巨大的轉輪開始旋轉起來,翻滾的水花從遮板下泛出雪白色的水花之後,新船的速度就慢慢的加快,然後越來越快,雖然說和艨艟的距離還有一大截,但是其表現出來的速度卻讓在場觀禮的一杆衆人都有些吃驚。

玄武池雖然大,但也畢竟距離有限。

新船最終還是沒有能夠追上艨艟,但是展現出來的速度和力量,卻遠遠超過了所有人的意料。在艨艟抵達玄武池的另一頭,開始掉頭到了一半的時候,新船也抵達了另一端,開始旋轉掉頭,整體上來說大概只有艨艟的七成左右,但是這種速度,對於這樣較爲龐大的船隻來說,已經是相當不俗了。

在水面上的戰鬥,一艘體形接近樓船的大型船隻,擁有接近較爲靈活的艨艟六七成的速度,只要稍微懂得一些水戰的,便是知曉其中的厲害!

尤其是其加速度和轉彎的靈活度,讓人幾乎以爲眼前的並非是一艘樓船的改裝大型船隻,而是中型的鬥艦而已……

而接下來第二個項目的試驗,則是讓更多的人瞪大了雙眼,張大了嘴巴,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逆風航行試驗。

在衆人的觀念當中,逆風便是隻能靠槳,依靠人力而行了,因此當新船像是一個靈活的胖子一樣在逆風的情況下,扯起了三角縱帆,然後利用船舵和輪槳,在玄武湖上掀起了一片片的水花的時候,在場的衆人忍不住發出了各種抑制不住的感嘆!

三角帆相比平衡縱帆四角帆而言,在逆風的情況下要更加的方便,畢竟四角帆面積大,要轉動的時候,會因爲風量忽大忽小而導致船隻的不穩定,而三角帆因爲本身帆體的特性,使得在變換船帆的方向的時候,幾乎不會對於船隻的穩定性有太大的影響,再加上船舵的作用,使得船隻就像是一隻靈活的水鳥一般,在水面上以左右圓弧的方式前進,航行的速度竟然也不差!

甚至在後半段的行程上,新船停下了輪槳,只是依靠風帆逆風而行,這使得之前『當頭風不可行』的概念徹底粉碎!

一幫觀禮的大小官吏,便是紛紛高聲讚歎……

『天佑大漢!此乃水戰利器,國之干戈!』

『有此等之堅船,大漢河川何處不可去之!』

『古之有誰謂河廣,一葦杭之!今則有誰謂川闊,一舟渡之!』

『大河滔滔,今有堅船,可爲通途矣!』

『橫海樓船兮可破浪,風雲而動兮行神洲!』

『……那啥,嗯,驃騎萬勝!萬勝!』

第2273章老問題遇上了老手段第五一九章 現實總是血淋淋的第六三一章 算計第1668章 斐潛的笑第二十九章 聲望第1596章 一個金人夢第2777章 山東上下初結心,新汲城中紛亂起第1821章 簡單和複雜其實並不矛盾第三六五章 馬踏聲聲碎山谷第1925章旋渦之中,替天行道第2204章殘陽如血第3362章 小籌碼的大底池第九九四章 有舍纔有得第2724章一切有疑慮第九六七章 計策第一四一章 分量十足的新春大禮包第1198章 祁山之戰的開端第一零四章 劉表訪龐公第3265章 花繽紛第1200章 祁山之戰的變化第二五零章 一線之隔的勝利第六五四章 雄關自古從內破第1336章 風雨第3074章 幷州之中皆搏命第1488章 捨不得丟不下第3395章 悸第1134章 令人失望的徵西將軍第1131章 長生天之咒第四六五章 一塊肉骨頭第2967章大家一起往前衝第2625章刺殺,究竟是什麼殺第五七一章 途在人囧第九七九章 斬臂方生的中興劍第四八四章 忠誠度(爲版主瞬間日羊加更)第3232章 吏第四十九章 那飛來的槍頭第1652章 太陽啊第2561章無爲而治小目標第三九四章 真的不一樣第1779章 絕境,絕殺第六八八章 渾水摸魚第3349章 騾驢當年第2826章罪人妻子有人述,百姓苦痛無人鳴第1533章 劍閣之令第2181章吃肉和吃草第1052章 揚名立萬第1203章 約定時效有多長第3466章 輕重第二八八章 血戰第二十七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2785章 古今經義行圓滿,大道則是小處顯第1900章舊時終結,新念轉生第一三一章 鎧甲的工藝第1264章 聰明還是不聰明第1399章 新與舊第3304章 出乎的意料第六一三章 騎兵之間的中結第1262章 志不強者智不達第2354章老酒裝新瓶第八八零章 不速之客(五)第1623章 天元(加更還欠賬)第1495章 誰信誰的傳言第3222章 你以爲的我以爲的他以爲第2832章有路無路都是路第三五八章 生意第2232章吃一吃,喝一喝第2497章青州球第1780章 困獸,困鬥(加更)第2617章砸鍋,修補大法第2758章 去則離矣父子去離第1821章 簡單和複雜其實並不矛盾第1470章 千百年歸家人的願望第三三六章 在光復上郡的大旗之下第三九六章 在小樹林裡面的勾當第2182章中毒的政治第八二八章 草原上的風(四)第2348章不同的途徑第2157章良辰美景第1395章 地位第3026章天時地利均在我手第1004章 山雨來襲第1347章 不惑 (加更)第3081章刺第六三三章 惡客來第二二二章 同烹第五八五章 高奴城的歡宴第1839章 擦槍易走火第2349章戰法的傳遞第八二三章 人心見人心(五)第一五九章 見袁術第1910章飛熊別院,貪食江東(加更)第2271章汝危矣第3036章舊辦法之中的新辦法第3232章 吏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六七一章 西廂房的私藏第五二九章 不如歸去第1904章觸類旁通,苛政論斷第1525章 接戰(加更,感謝一直支持的各位)第2172章人與道
第2273章老問題遇上了老手段第五一九章 現實總是血淋淋的第六三一章 算計第1668章 斐潛的笑第二十九章 聲望第1596章 一個金人夢第2777章 山東上下初結心,新汲城中紛亂起第1821章 簡單和複雜其實並不矛盾第三六五章 馬踏聲聲碎山谷第1925章旋渦之中,替天行道第2204章殘陽如血第3362章 小籌碼的大底池第九九四章 有舍纔有得第2724章一切有疑慮第九六七章 計策第一四一章 分量十足的新春大禮包第1198章 祁山之戰的開端第一零四章 劉表訪龐公第3265章 花繽紛第1200章 祁山之戰的變化第二五零章 一線之隔的勝利第六五四章 雄關自古從內破第1336章 風雨第3074章 幷州之中皆搏命第1488章 捨不得丟不下第3395章 悸第1134章 令人失望的徵西將軍第1131章 長生天之咒第四六五章 一塊肉骨頭第2967章大家一起往前衝第2625章刺殺,究竟是什麼殺第五七一章 途在人囧第九七九章 斬臂方生的中興劍第四八四章 忠誠度(爲版主瞬間日羊加更)第3232章 吏第四十九章 那飛來的槍頭第1652章 太陽啊第2561章無爲而治小目標第三九四章 真的不一樣第1779章 絕境,絕殺第六八八章 渾水摸魚第3349章 騾驢當年第2826章罪人妻子有人述,百姓苦痛無人鳴第1533章 劍閣之令第2181章吃肉和吃草第1052章 揚名立萬第1203章 約定時效有多長第3466章 輕重第二八八章 血戰第二十七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2785章 古今經義行圓滿,大道則是小處顯第1900章舊時終結,新念轉生第一三一章 鎧甲的工藝第1264章 聰明還是不聰明第1399章 新與舊第3304章 出乎的意料第六一三章 騎兵之間的中結第1262章 志不強者智不達第2354章老酒裝新瓶第八八零章 不速之客(五)第1623章 天元(加更還欠賬)第1495章 誰信誰的傳言第3222章 你以爲的我以爲的他以爲第2832章有路無路都是路第三五八章 生意第2232章吃一吃,喝一喝第2497章青州球第1780章 困獸,困鬥(加更)第2617章砸鍋,修補大法第2758章 去則離矣父子去離第1821章 簡單和複雜其實並不矛盾第1470章 千百年歸家人的願望第三三六章 在光復上郡的大旗之下第三九六章 在小樹林裡面的勾當第2182章中毒的政治第八二八章 草原上的風(四)第2348章不同的途徑第2157章良辰美景第1395章 地位第3026章天時地利均在我手第1004章 山雨來襲第1347章 不惑 (加更)第3081章刺第六三三章 惡客來第二二二章 同烹第五八五章 高奴城的歡宴第1839章 擦槍易走火第2349章戰法的傳遞第八二三章 人心見人心(五)第一五九章 見袁術第1910章飛熊別院,貪食江東(加更)第2271章汝危矣第3036章舊辦法之中的新辦法第3232章 吏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六七一章 西廂房的私藏第五二九章 不如歸去第1904章觸類旁通,苛政論斷第1525章 接戰(加更,感謝一直支持的各位)第2172章人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