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2章 志不強者智不達

煩心的事情就像是土地種下的花生,想要拔出來,但是往往拔出的不是一個,而是大一串,而且個個都很飽滿。

讓人頭疼。

就像是眼下,斐潛看着最新的賈衢送來的軍報,深深的皺起了眉頭。

“去請東曹來……”

斐潛吩咐道,然後把軍報往桌案上一放,伸手拿起了筆,沾了些墨水,提起之時卻猛然間發現自己手有些輕微的顫抖,不由得深深吸了一口氣,方穩定下來,在木牘上寫下了“志不強者智不達”七個字,停筆看了看,盯着這幾個字有些出神。

這幾個字看起來像是儒家勸人向上的話語,但是實際上並不是,而是墨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不僅僅是儒家的東西,甚至嚴格講究起來還有不少是其他人的,只不過儒家用好了拿來主義而已。

“志不強者智不達”,就是墨子的一片關於修身的文章裡面的話語。

斐潛不知道那些所謂龍傲天級別的穿越者怎樣去解決自己思想上的問題,也不清楚這些見人殺人見神殺神,見鬼殺鬼見魔殺魔的傢伙心理上究竟是怎樣建設的,但是斐潛自己很清楚,沒有一個堅韌的心智,想要在後續的三國當中保持清醒的狀態是完全不可能的。

就像是眼下突發的這種情況,下一步應該怎麼選?

每踏出去一步,都像是後世地雷陣一樣,不知道落腳的地方有沒有什麼地雷即將被引爆,更重要的是這些問題在於踩下去之後並不會立刻爆炸,而是會延時起爆,而當爆炸的時候,往往已經是一塌糊塗不堪收拾了。

歷史上的那些經驗和知識,可以提供給斐潛用來借鑑和參考的越來越少,各類突發的事件則是會越來越多,所謂料敵先機的優勢不存的情況下,如何面對未來,就像是在濃霧和黑夜當中獨自摸索前行的旅人一樣,斐潛需要更強大的內心,更強大的意志,才能繼續在自己的選擇道路孤獨前行。

這七個字,就是斐潛寫給自己的,也算是一種自我提醒吧……

“主公。”因爲政事堂距離得也不遠,所以荀諶很快就來了,在堂下拱了拱手。

“哦,來了……”斐潛將筆放下,說道,“進來罷,坐。”

斐潛按着寫了字的木牘,也沒有馬上就提關於賈衢軍報的事情,先問道:“觀友若政事頗爲繁忙,某令人新制了一種茶,也請友若品嚐一二……來人,將新茶沖泡些!”

越重要的事情越不能急,所謂急事要緩辦就是這個道理,緩不是指拖拉,而是指的是考慮周全之後再處理。急切切的將問題拋出來,然後就着急下手去處理,若是處理方向不對,說不定反而會導致問題朝着更惡劣發展。

斐潛自己很着急,但不能表現出來,而是需要風輕雲淡,似乎萬事萬物都心有成竹一般,否則一方面會被屬下看輕,另外一方面也很容易就連帶着手下的人員也失去冷靜,在判斷上形成誤差。

所以斐潛便選擇了一個似乎完全不相干的話題作爲切入點。

“沖泡?”荀諶聽了這個詞語,不由得揚了揚眉毛,這個動作斐潛經常做,不知不覺當中荀諶也就學會了。

在唐代以前,並沒有特別的製茶方法,就連茶磚,也不過就是將新鮮的茶葉摘取下來,然後壓制晾乾而已,在茶葉產地,大多數漢代人是直接採摘茶樹生葉烹煮羹湯的,距離產地遠一點的地方就只能是掰碎茶磚,有的習慣會多一道工序,加熱烘烤一下碎茶去黴味,而大多數人往往就是直接加入蔥、姜、棗、桔皮、茱萸、薄荷等煮湯,煮沸之後,揚湯去熱,撇去浮沫,便端上來飲用。

這樣的習慣一直會延續到唐代,從唐代中葉開始,煎茶的手藝就從北往南大規模的流行開來,甚至還有詳細的規定,要灸幾次、碾幾下、羅幾遍等等,形成細微的茶葉粉末,然後再根據水沸騰的程度,再二沸的時候投入茶壺烹煮,分飲。這唐代盛行的備器、選水、取火、侯湯、炙茶、碾茶、羅茶、煎茶、酌茶一整套的飲茶模式,被當時的留學生學走了,然後一直沿用到了後世。

宋代開始有鬥茶,也叫做點茶。明朝纔有沖泡茶,這還得益於朱元璋。因爲朱元璋知道民間疾苦,所以罷貢團餅茶,只讓上貢散茶,所以導致葉茶、草茶獨盛,茶風也爲之一變。散茶代替龍團鳳餅,炒茶工藝逐漸流行,六類茶類開始逐步確立。後世的泡茶法也多是明代撮泡的延續。

至於辮子朝,就只懂得躺在明朝的屍骨上吃喝,在這個方面上,沒什麼貢獻。

並北是沒有正兒八經的茶葉的,但是斐潛知道,後世的山西有一種茶,苦蕎茶,所以斐潛就讓人去找了,沒想到這些苦蕎,在太行山裡面倒是挺多……

不多時,苦蕎茶端上來了。

斐潛晃了晃茶碗,看了看略顯的有些發黃的茶湯,端起來聞了一下,嗯,還行,焦糊味只有一點點,不是很明顯,大部分都是純粹的蕎麥清香,很是宜人。

荀諶也是一樣,聞了一下,微微點點頭,端起喝了一口,又點了點頭,然後再喝了一大口,“麥香撲鼻,略有甘甜,倒是不錯……”

“不僅如此,此物與普通茶餅一樣,亦可消食……”斐潛敲了敲茶碗說道。

荀諶端着茶碗,眼珠子轉悠了一下,幾乎是立刻反應過來:“哦?不知此物所產何處,所費幾何?產量多少?”

“此物,便是黑山特產……產量倒也不少……”斐潛也喝了一口,然後放了下來,說道,“至於所費麼……呵呵……”

或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黑山部衆很多都在山間旮旯裡面種了這種並不是非常需求肥沃土地的苦蕎,並且也正是因爲這樣,這種苦蕎,因爲結籽比起普通蕎麥還要小,若是直接食用,味道不好,但是連籽帶葉一同炒過之後再衝泡,倒是有一股別樣的麥香味。

苦蕎因爲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所以若是飢餓的人,難免會越吃越餓,不過這個副作用對於草原上的胡人來說,無疑就是福音了……

雖然說從南方採購來的茶磚利潤也不錯,但是哪有自己掌控了一個茶源,從頭賺到腳,來的更黃更暴力的?

更何況這些茶源根本不需要擠佔原有的耕地,只需要那些安置在壺關上黨太原的黑山民衆繼續種植生產就可以了,成本低廉的相當可以。

光這一項,和胡人之間的貿易利潤,斐潛就可以增加至少三四成!

荀諶聽了斐潛的話,再看着茶湯,眼中幾乎都可以放出光來,搖了搖頭,說道:“……恭喜主公!這真是……真是……”

荀諶看着手中的茶湯,已經找不出什麼話語來形容了,或許是用一本萬利也不爲過,雖然驚訝,但是他也知道,斐潛叫他過來肯定絕對不是僅僅爲了炫耀一個新財源的,而是還有另外的事情。

果然,再添了一次茶湯之後,斐潛揮揮手讓侍從都退下去,然後才說道:“粱道來報,言及採摘苦蕎的黑山衆,在山間發現了袁氏兵馬……”

“什麼?!”縱然是向來都是沉穩有加的荀諶,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不由得手抖了一下,茶湯差點晃出來。

斐潛點點頭,表示確認荀諶沒有聽錯,然後說道:“……估計是山道之間糧草轉運不便,這些袁氏兵卒停下來一面漁獵補充,一面等着後續糧草……”

荀諶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斐潛看得見,荀諶的手似乎也有些顫抖。

對於當下來說,袁紹是一個龐然大物,和外強中乾的楊氏截然不同。楊氏其實說起來就是一個山東士族化的山西士族代表,雖然講起來有些拗口,但是實際情況就是如此,和山東本土士族袁氏,雖然名義上是相等,但是實力上差距非常的大。

別的不多說,單單是從劉秀時代開始,就延續到當下的各項針對冀州和豫州的優惠政策和政治傾斜,並由此產生的遍佈天下的門生故吏,就已經是楊氏難望項背的了。

倒下了一個袁紹,吃肥了曹操。

死掉了一個袁術,便宜了孫策。

在歷史上經過了多次折騰過的二袁的底子,依舊可以支撐起一個魏國和一個吳國,就足以證明袁氏當下的是多麼的強橫了。

雖然知道袁紹將來並不怎麼樣,但是那是在歷史巨人肩膀上才能站着說話不腰疼,而當下若是斐潛和袁紹開戰,有多少人才可以做到“志不強者智不達”?

“不知何人領軍?”荀諶顯然也是意識到了這些,但是很快,他就從一開始的震驚當中恢復過來,沉聲問道。

斐潛看了一眼木牘,說道:“兩面認旗,一個應該是是袁,一個是高……人馬麼,沒有太過接近,黑山衆也不懂數數……但是預估至少三千以上……”黑山衆雖然不認識字,但是也別小看了基層百姓的智慧。不認字,但是依舊可以照貓畫虎畫出圖案來,只不過數數這個就難爲了這些黑山衆,只能賈衢根據其描述大概預估一下。

這也算是就近安置黑山衆的一個額外福利吧……

“袁,高?”荀諶琢磨了片刻,說道,“袁氏將領倒是難以斷定,高氏麼,應是高幹高元才了……”

“高幹高元才……”斐潛點點頭。

不好也不壞的一個將領。要在歷史上,高幹也好歹擋住了曹操的攻勢大半年,比起袁紹那幾個兒子都強不少,當然也不能說他是二流頂尖的,大概中等就是了。由他來領軍,說明袁紹對於幷州上黨太原一帶,既重視,也不併非多重視。畢竟現在袁紹的主要方向還是在乾死公孫瓚,消化幽州地盤上。

“袁大將軍……”斐潛搖搖頭說道,“莫非大將軍已定幽州?欲拓幷州?似乎有些蹊蹺……”

戰不是不能戰,但是這個戰爭一旦展開,就不是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能結束的了。這麼快就和袁紹正面懟上,這段時間東奔西走,吃下去的都還沒有消化完全,就要劇烈運動,這不犯闌尾炎就怪了……

荀諶捏着鬍子,沉吟片刻,是若有所思的說道:“主公所言甚是。以某之見,大將軍未必想要與主公交戰!”

“哦?”斐潛看着荀諶,問道,“友若請講。”

荀諶捋了捋鬍鬚,說道:“若以兵卒計,三千之數,不爲少,亦不爲多也,若大將軍欲奪並北,所遣絕非此數纔是,此乃其一;其二,未沿河內大路進軍,直取糧草轉運困難,山間崎嶇之道,所爲之何?唯有爭時也!故而某斗膽推測,主公返平陽之事……大將軍尚未知之……”

荀諶最開始說的慢,後來便漸漸加快了速度,“……故而,大將軍此番進軍,非欲戰,乃欲取也……”

“哦……”斐潛聽明白了,琢磨了一下,覺得荀諶說得還是很有道理的,也不由得悄悄的舒出一口氣。

這就是謀士的好處了,斐潛之前只考慮到說萬一和袁紹正面肛起來,麻煩就大了,畢竟袁家在河東不管是經濟還是人口,都遠遠超過了斐潛,而且現在斐潛鋪開的攤子太大,搞不好袁紹一出什麼陰招,斐潛後院就翻騰起來了,所以,能暫時不打就暫時不打的好,拖過幾年再說,到時候斐潛地盤穩定下來,而二袁又相爭起來,此漲彼消之下,自然就好過現在就翻臉。

“善!”斐潛點點頭,說道,“不過……嗯,某明白了……”

斐潛沒有將問題問出來,只是看了看荀諶的眼神就知道答案了,雖然心中多少有些不捨得現在就離開平陽,不過畢竟眼下是大事,不容得有過多得兒女情長,便轉口說道:“一事就不煩擾二主了,友若,吩咐下去,集結一千騎兵,某明日出陣上黨!讓張繡張伯錦隨軍,統領先鋒!平陽之內……便託付友若了……”

“唯!敢不爲主公盡力!”荀諶離席而拜,領命告辭退下。

若是如同荀諶所說,袁紹派遣這一支軍隊,有很大的可能,就是之前聽聞斐潛掛了,然後過來搶地盤的……

畢竟袁氏大旗高高的飄着,若是並北真的無主了,那麼派個高幹什麼的帶些偏軍過來插個旗幟也是正理。要搶地盤,自然是要搶些時間,所以寧可走風險更高的山路,也沒有選擇去走需要繞遠路,要花更多時間的官道。

按照這樣的思路,那麼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便只有一個。

就是斐潛親自跑一趟,讓袁紹派遣過來的這一支軍隊,不管是高幹統領,還是袁氏的某個子嗣親屬統領的隊伍,親眼看見徵西將軍斐潛活生生的模樣,那麼之前所傳的徵西將軍亡故的消息自然不過就是謠言而已。

那麼袁紹就有很大的可能會打消繼續進攻的慾望,畢竟爭奪有將主在的地盤和無主之地的戰爭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當然,這樣也是比較理想的狀態,但是具體將來會怎樣發展,誰也不敢打包票,萬一袁紹腦抽抽了呢……

第1185章 這裡就交給你了第四章 路要怎麼走第1615章 一個坑的事情第3355章 改變的陣法第3114章 瞌睡枕頭第3021章碌碌無爲和碌碌尤爲第2807章 自家肚腸小計較,江東興師大謀劃第2933章難得有情人,愛錢不要命第2424章王座第二四三章 問心無愧第1292章 經文第1272章 正是天涼好個秋第七三七章 在一退一進之間第2698章大小矛盾仁義禮第四四六章 眼看他人高樓起第2798章 昔日功過難評說,今朝得失讚美詩第1249章 翻車現場第3117章 人之本性第1570章 黍離第2997章一個政策的延續第2084章相互試探,相互摸底第1343章 太行第3286章 排外和排位第九六二章 在戰場上的心理第2386章賢弟明白否第七三二章 寒門崛起路弟2176章白與黑第2284章不同的地方相同的節奏第六四五章 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第2826章罪人妻子有人述,百姓苦痛無人鳴第1662章 防禦者第七零七章 陣法重要性第一零九章 黃氏大考第1681章 謀皮第二零八章 會診(感謝北宮君平書友)第2124章拍大腿第三七二章 身處亂局之中第1052章 揚名立萬第3279章 摸良心第九零一章 任重而道遠(一)第1276章 掩蓋在通寶下的新策略第2040章一切還行,一切有我第九零五章 任重而道遠(五)第2509章爲什麼到底爲什麼第1957章科研開發,工匠後續第一零九章 黃氏大考第2502章變一步第2788章 漣漪漸起魚膾香,上下相離難相得第六一三章 騎兵之間的中結第3192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3359章 小選擇的大問題第七七九章 崔鈞的建議第3177章 埋雷隱雷終有爆發之刻第1520章 雙爭先第2160章各逞謀略第1722章 求真求正第1981章改錢繳徵,清河之死第2895章可惜,就差那一點第1222章 黎明前總是最暗第2818章楊威公心高氣傲,張子布投石問路第1411章 戰於野第3296章 必然產生出的偶然第3043章新疑問的老辦法第3281章 求心靜第3342章 兵將將將第2739章 不鏽功勳第五六七章 突破的思維模式第3187章 山東子弟多才俊第2260章幾百年的政治是否還能延續第2306章堅持什麼和放棄什麼第四六八章 聲東擊西第三八零章 有所思有所擇第八零三章 理想和現實之間第2506章作一聲第1687章 利爭第3371章 今夜夜未眠第三五四章 窮則思變第2832章有路無路都是路第1253章 咎由自取第2924章夜來風雨聲,人頭落多少第1934章士民同勞,衍生變化第2114章蛋糕落地定律第1925章旋渦之中,替天行道第3032章講武堂的新一課第2206章就差一步第1647章 陌上桑第2958章不解藏蹤跡,五獲對五得第八七七章 不速之客(二)第2087章守!第2992章思路決定道路第3419章 結果導向第1534章 漢水之敵第1637章 天下何爲重第2969章壺關亂第3370章 生死第七八二章 忙碌的徐羽第2155章謀人者人亦謀之第六八一章 詩和遠方第1643章 激戰之刻第1664章 關羽的刀(加更還債啊……)
第1185章 這裡就交給你了第四章 路要怎麼走第1615章 一個坑的事情第3355章 改變的陣法第3114章 瞌睡枕頭第3021章碌碌無爲和碌碌尤爲第2807章 自家肚腸小計較,江東興師大謀劃第2933章難得有情人,愛錢不要命第2424章王座第二四三章 問心無愧第1292章 經文第1272章 正是天涼好個秋第七三七章 在一退一進之間第2698章大小矛盾仁義禮第四四六章 眼看他人高樓起第2798章 昔日功過難評說,今朝得失讚美詩第1249章 翻車現場第3117章 人之本性第1570章 黍離第2997章一個政策的延續第2084章相互試探,相互摸底第1343章 太行第3286章 排外和排位第九六二章 在戰場上的心理第2386章賢弟明白否第七三二章 寒門崛起路弟2176章白與黑第2284章不同的地方相同的節奏第六四五章 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第2826章罪人妻子有人述,百姓苦痛無人鳴第1662章 防禦者第七零七章 陣法重要性第一零九章 黃氏大考第1681章 謀皮第二零八章 會診(感謝北宮君平書友)第2124章拍大腿第三七二章 身處亂局之中第1052章 揚名立萬第3279章 摸良心第九零一章 任重而道遠(一)第1276章 掩蓋在通寶下的新策略第2040章一切還行,一切有我第九零五章 任重而道遠(五)第2509章爲什麼到底爲什麼第1957章科研開發,工匠後續第一零九章 黃氏大考第2502章變一步第2788章 漣漪漸起魚膾香,上下相離難相得第六一三章 騎兵之間的中結第3192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3359章 小選擇的大問題第七七九章 崔鈞的建議第3177章 埋雷隱雷終有爆發之刻第1520章 雙爭先第2160章各逞謀略第1722章 求真求正第1981章改錢繳徵,清河之死第2895章可惜,就差那一點第1222章 黎明前總是最暗第2818章楊威公心高氣傲,張子布投石問路第1411章 戰於野第3296章 必然產生出的偶然第3043章新疑問的老辦法第3281章 求心靜第3342章 兵將將將第2739章 不鏽功勳第五六七章 突破的思維模式第3187章 山東子弟多才俊第2260章幾百年的政治是否還能延續第2306章堅持什麼和放棄什麼第四六八章 聲東擊西第三八零章 有所思有所擇第八零三章 理想和現實之間第2506章作一聲第1687章 利爭第3371章 今夜夜未眠第三五四章 窮則思變第2832章有路無路都是路第1253章 咎由自取第2924章夜來風雨聲,人頭落多少第1934章士民同勞,衍生變化第2114章蛋糕落地定律第1925章旋渦之中,替天行道第3032章講武堂的新一課第2206章就差一步第1647章 陌上桑第2958章不解藏蹤跡,五獲對五得第八七七章 不速之客(二)第2087章守!第2992章思路決定道路第3419章 結果導向第1534章 漢水之敵第1637章 天下何爲重第2969章壺關亂第3370章 生死第七八二章 忙碌的徐羽第2155章謀人者人亦謀之第六八一章 詩和遠方第1643章 激戰之刻第1664章 關羽的刀(加更還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