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8章觀念,教化改良

大漢關中的官吏從未意識到他們當下所議論的課題,超出了歷史上原本的界限,正在朝着後世的信息戰,亦或是文化戰當中靠攏過去,雖然說還是非常的粗淺,但是那種全新的理念,已經是刺激得關中的官吏漸漸的和原本的大漢官吏拉開了距離。

秦漢原本的地方上的官吏是逍遙的,一年下來可能只是做一件事情——

賦稅。

只有這一件事情是強制的,必須要做好的,而其他的事情麼?

則是良心活。

願意做的,就多做一些,不願意做的,就是逍遙自在。

當然,這是上層官吏,長官級別的。

那些下層的小吏,不管是什麼時候,都是比較苦逼的。住集體宿舍,不能攜帶家卷,五天放一天假,至於居住條件麼,那是相當可以。史記記載,李斯『年少時,爲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絮,近人犬,數驚恐之。』

至於真假麼,這就只能問司馬了。

而現在麼,斐潛不僅是提升了對於這些中下層官吏的待遇,也同樣的提高了對於他們的能力上的要求,最重要的,是斐潛提供了一些能夠讓這些中下層官吏脫穎而出的機會,這就及其難得了。

之前在漢代,或是在其後相當一段時間的封建王朝之中,中下層官吏,特別是下層的官吏究竟幹得好不好,是與其晉升與否相互脫離的。幹得好的,不一定能升官,辛苦勞作的,也不一定能夠升官,反倒是從來沒有將心思放在工作上,一門主意的熘須拍馬,賄賂上司的,爬起來比什麼都快。

久而久之,這樣的一個官場,能產出什麼樣的好官?

又怎麼可能會做什麼事情,來推動整個國家,政體,整個華夏民族向前發展?

所幸的是,斐潛又重新將晉升的標準,定在了能力方面上,並且時不時的會根據具體的需求,提供了一些類似於『真經事件』的這樣的破格晉升的機會,只要是真有能力的,就有機會脫離原本的藩籬,進入新的級別之中。

比如像是刑顒。

『夫人性惡也,故當教而化之。真經真意,當落於教化,而非五方之神通也。』

刑顒寫了一個開頭,然後下意識的將筆頭塞到了嘴裡舔了一下。

『上古經文,或爲雅,或爲晦,難以與之。今觀周公所易,雖囊括乾坤,然非聰慧之人所不能讀也。老子所傳,雖蘊大道,然非明通之輩所不能解也。故二經不可輕授,授之亦無所益於華夏是也。』

『微臣以爲,五方真經,當爲文教之實,在衣食之居,百儀之感,以易行之事,體華夏之文也……』

刑顒越寫便是越覺得所牽扯的東西越多,寫到了一半的時候,便是皺起眉頭,又是上下重新看了一遍,然後搖了搖頭,顯然並不是非常滿意。

刑顒覺得他需要更多的針對性的研究,不能只是停留在這樣的表面敘述上。

刑顒放下了筆,然後將只是開了一個頭的文章放到了一旁,起身開始在自己的書架上尋找着,不多時就停了下來……

沒有他要找的書。

書到用時方恨少。

對了,蔡氏藏書樓!

刑顒急急站起,然後出了門,朝着城中的蔡氏藏書樓而去,結果到了藏書樓前的時候,便是發現在藏書樓之外已經是排起了長隊,有兵卒小吏在藏書樓門口之處值守,『排隊!排隊!攪亂秩序的一律驅逐!每人每次限定兩個時辰,先登記……』

刑顒無奈,只能是跟着隊列往前,然後等了半天,好不容易纔領到了登記了時間和次序號碼的牌子,拿到手一看,都已經是排到了明天去了……

『兄臺!這位兄臺!』忽然有個聲音響起。

刑顒一擡頭,看見有個人懟着他笑,一臉的褶子,下意識的便是退了小半步,『……汝……何事?』

『這個……借一步說話……』那人堆着笑說道,試圖拉着刑顒往邊上走。

刑顒將他的手拍掉,『有話就說,不必如此!』

『敢問兄臺……可願出讓……此物?』那人伸手指點了一下刑顒剛剛領到的牌子,『價錢好說,好說……』

刑顒趕快將牌子往懷裡一揣,『抱歉,某無意出讓。』

『這個……某是爲了長官而來……』那人見刑顒不被錢財吸引,便是立刻又是改口,臉上原本橫着的褶子開始立起來,『若是長官知曉是兄臺所讓,定然心懷……』

『抱歉,抱歉,我這也是替長官來的……』刑顒不想要多談,隨意拱拱手便是抽身而走。

那人愣了一下,見刑顒走了,也就只好在其餘的青衣小吏當中尋找下一個的目標了。

刑顒看着越排越長的隊列,不由的感慨了一下,然後便是像是懷揣着什麼寶貝一樣,往家中而去。

明天只有兩個時辰借閱書卷,多少要先回家做好準備……

……?(*–-)?……

其實平心而論,教化不是洗腦,不是貶義。

教化是教人向善,授人以文明。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熊孩子,他們欠缺關注周圍他人利益的教化,以自我爲中心,忽略了社會是羣居性的,一個人必然要與他人產生接觸和交流,所以顯得熊孩子的行爲格格不入,引人不喜。

尤其是當一個皇帝是熊孩子的時候……

教人向善,使人文明,賦予知識使之成長和擁有健康的人格,一代一代更替會導致某些具有廣泛性的文化教化得以傳承,最終形成一種羣體性面貌。

大漢當下,在這個方面,無疑是非常強的。

中下層的官吏在爲了尋找策論的思路爭辯的不可開交,爲了尋找資料煞費苦心,而上層的大老們,則是心中早早的拿定了主意。

按照司馬懿的理解,驃騎大將軍麼,往往都是不光要蝦仁,還要豬心。

司馬懿認爲,所謂的『真經』,絕對不僅僅是單純的經書文卷,而是要怎樣在潛移默化當中使得雪區,以及類似於雪區一樣的外邦,可以成爲華夏的好孩子,而不是成爲熊孩子。

這一點,司馬懿可以肯定。

經文,在漢代就是文明的載體。給什麼,不給什麼,什麼是可以讓外邦看的,什麼是要用星星星替代的,這其中的奧妙……

而且還需要考慮到在推廣過程當中的問題,否則就會出現當年衛青霍去病一樣的尷尬局面。明明是打贏了匈奴,可若是從收益上來看,真是可憐……

當年震動大漢,引以爲榮的龍城之戰,獲益多少?

抱歉,虧出翔來。

衛青霍去病也不是沒有捕獲牛羊牲口,可是那些牛羊都到哪裡去了?

進了肚皮,吃喝一陣,拉一泡屎,沒了。

爲什麼都吃了?

還不是因爲不會養。

爲什麼不會養又不去學?

因爲下層官吏感覺費勁,吃力不討好,還不如一刀切。

司馬懿微微冷笑了一下,這種行爲,豈不是和遊牧民族驅牲口去啃食耕田裡面的莊禾是一樣的麼?

短視,無能!

所以啊,司馬懿認爲他的策論的主要切入點應該是在這裡,不管是給什麼『真經』,最終還是要依靠人去落實的,而怎樣才能讓這些人真的去做好,而不是敷衍了事,亦或是將好事辦成了壞事。

就像是各個郡縣各自有各自的『家法』,亂搞一氣卻將矛盾全數都推給了朝堂一樣。

按照這樣的思路,司馬懿也在心中打好了腹稿,正眯縫着眼自己琢磨的時候,轉頭卻見到了種劼晃晃悠悠從迴廊上過來了。

『大理寺卿!司馬賢弟!』種劼遠遠還沒到,就已經笑容燦爛的在打招呼了。

司馬懿將嘴角兩邊的肌肉拉扯起來,露出了些白牙,『見過種祭酒……』

參律院麼,院正就一個,祭酒有好幾個。就像是後世那句話,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

參謀這個詞,有些人以爲是後世纔有的詞彙,但是實際上真不是。春秋戰國的時候就有了,放在軍中,就叫參軍,當然,曹老闆改了個名,叫做祭酒。若是在民事上,就叫參謀,和後世那種存粹的軍中參謀還不太一樣。

種劼是特意來找司馬懿的。

沒人會心甘情願當陪襯,當一個官場上的小透明,除非是心懷不軌,亦或是心灰意冷。

種劼已經當了很長時間的小透明瞭。

最開始的時候,種劼是盯着韋端屁股下面的那個位置。因爲最開始的時候種劼以爲韋端這個牆頭草,很快就會因爲什麼事情犯錯,然後被一棒子禿嚕到底,然後種劼自己不就是可以順理成章的當上院正了麼?

但是很遺憾的是,韋端始終在牆頭上晃着……

種劼等不下去了,最終選擇了想要去競爭守山學宮的大祭酒。

這個學宮的大祭酒的職位,其實有些像是和後世許多高校的校長一樣,有一些是真心做學問的,但是更多的是想要通過學宮大祭酒的這個跳板,獲得更高的職位……

顯然,這學宮大祭酒職位,也不是說完全沒有人競爭的,要是沒有些拿得出手的東西,怕是種劼未必能說是穩操勝券。

可是種劼當下有什麼可以拿出來展示的功勳麼?

顯然並沒有。

所以種劼就覺得,如果說能夠在斐潛當下提出的這個課題當中,有什麼傑出的見解,是不是就可以直接一步到胃。畢竟按照種劼現在的這個級別,能得到些功績,提上半級外放出去的話,很有可能就是一地太守,然後歷練幾年,回來就至少是正兒八經的九卿起步了,三公有望啊。

可問題是,種劼對於吐蕃不瞭解。

嗯,嚴格上來說,種劼除了經文之外,對於其他外界的信息,都不是很瞭解,所以種劼前來找司馬懿作爲外援。

找司馬懿,種劼是經過慎重考量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司馬懿不是學宮大祭酒的競爭者。

另外一方面,司馬懿年輕。

當然不是說種劼企圖欺負司馬懿年輕,而是因爲這個年齡擺在那邊,所以當下司馬懿擔任大理寺卿,已經算是超出正常標準了,再往上走的空間不大,可能性也不高,所以司馬懿纔有可能和種劼達成交易。

當然驃騎之下,還有其他的年輕人,但是一來種劼和他們沒有多少交情,另外一個是那些人多半也是要自我發展的,並不會真的就拿出什麼好點子來給種劼作爲墊腳石。

種劼見到了司馬懿,拐彎抹角的說明了來意。

司馬懿然後就像是一個很是憨厚的老農一樣,給種劼指出了一個方向……

『種祭酒……』司馬懿微微皺着眉頭,就像是非常努力的想出了一個策論的議題一樣,『小弟才疏學淺,若是貿然而言,怕是耽誤種兄大事……』

種劼則是連聲表示,讓司馬懿儘管直言,不論最後是成還是不成,絕不會忘了司馬懿的大力協助,都是欠司馬懿一個人情云云。

司馬懿這才說道:『種兄之所思……倒也沒錯,只不過麼,種兄怕是有些誤解了……』

種劼皺眉,『此話怎講?』

『這雪區事項,莫說是在下不甚瞭解,恐怕這長安三輔,也未必有幾個對其瞭如指掌的,種兄有何必棄長取短,以此爲題呢?』司馬懿緩緩的說道。

種劼捋了捋鬍子,點了點頭,『那麼,賢弟的意思是……』

司馬懿笑道:『這雪區之人既然是爲取經而來,依主公之意麼,這道經麼多半是會給……然而道經之中,繁雜紛亂,又是該給那一本,亦或是應如何規整……恐怕當下驃騎府衙之內,尚無人明曉……畢竟這道經,不比三禮……若是種兄可搶先一步,將當下道經遴選羅列,標明優劣,豈不是……』

種劼之前也是和譙並一起起草過五方上帝的一些內容的,這個方向對於他來說,也算是順理成章。

種劼恍然,旋即大喜,朝着司馬懿作了一個長揖,再次感謝,然後便是興沖沖的走了。

在驃騎府衙之內,有誰不知道司馬懿是個熱心腸?有事不推脫,沒事不搶功,有誰不喜歡這樣的同事?至於什麼鷹視狼顧,簡直就是開玩笑一般。即便是司馬懿真的有鷹視狼顧的習慣,又怎麼會輕易的顯露給老曹同學看?

同時,司馬懿也沒有算是指錯路,只不過是一條比較一般的道路罷了。至於司馬懿原本心中琢磨的那些事情,又怎麼可能輕易的告訴種劼?

取經麼,自然就要有道經。

但是道經要怎麼給,又是給那些內容,肯定是要有些講究的。

種劼之前不是想要去競爭學宮大祭酒,這道經學術上面的問題,也正好是種劼在經學方面的能力展現,不也正好是相得益彰麼?

所以種劼離開的時候,很開心。

司馬懿看着種劼遠去的身影,依舊是帶着略有些憨厚的笑容,又是過了一會兒,便也走了,他要回去將自己心中那個真正的想法再完善一下。雖然說未必能夠直接升職,但是至少是向斐潛展示一個態度。

而在驃騎府衙之內,像是斐潛這樣的,基本上就沒有正兒八經的上班下班的概念了。睜開眼就是上班,閉眼纔算下班。

『這真經啊,就是羌族!』龐統指點着雪區的地圖,『當如西羌一般,以分化爲上!』

龐統提出來的策論,是覺得應該採用的是分化策略。

羌族裡面部落太多了,隨便勾引那個上來,就可以推行這一套的策略。以商貿扶持,可以使得被選中的羌族部落快速發展起來,然後對於其他部落形成壓制,進而成爲大漢在雪區之內的代理人。

根據現有的情報,在雪區之中,是戰國之後的羌族部落,如發羌、迷唐等部,遷徙到了雪區之中,和雪區原本的土着相互結合在一起,繁衍發展,形成了當下的雪區生態。

歷史上也確實是如此,羌人的習慣在後世雪區之中還有很大的保留。就連松贊干布據說也是羌族之一,犛牛部落的後裔。

這就留下很很大的操作空間,龐統所說的也就是這個事情。這一手,其實從大漢到後世,從華夏到國外,都在用。

無疑就是最爲實用的方法。但是斐潛依舊是沉吟着,並沒有說話,因爲他覺得龐統的這個策略雖然不錯,可是依舊沒有跳出原有的框架……

按照龐統所說的,確實可以很輕易的達成目標,但這是老辦法。

不是老辦法不好用,而是斐潛需要的,是一條全新的道路。

如果將龐統的『羌族』策略反過來看,華夏又何嘗不也是深陷其中?戰爭,統一,然後『部落』內部產生分歧,分歧無法調和,於是再次內亂,水深火熱之中,再次有人站出來力挽狂瀾……

就拿大漢當下的郡縣制來說,斐潛何嘗不知道需要改進。可是僅僅是在隴右隴西推行『四三二一』官職體系,就需要大量的基層官吏,而且隴西隴右相對來說地廣人稀,戶籍壓力並不是那麼大,若是想要在川蜀漢中,甚至斐潛治下全盤推廣而開,那麼需要的官吏數量將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要不然斐潛在這個新年的時候,連續多次的年前年後增開科考,是爲了什麼?

歷史上多少改革改良者,沒有達成前置條件的時候,或者是自以爲已經達成了,便是不顧客觀情況下推動政策,最終往往只能是自食苦果。

『士元,』斐潛看了龐統一眼,然後對着他澹澹的說道,『想法倒是沒什麼錯……不過,某覺得麼,以士元之能,應該還能更好一些纔是……所以,這兩天,出了什麼事?』

第3069章 獻玉的可憐人,砍了右腳砍左腳第二三八章 獻策(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3/3)第九二八章 戰長安(完)第1173章 上風口第1203章 約定時效有多長第2206章就差一步第六七一章 西廂房的私藏第1743章 老遊俠小保甲第3462章 堅持第1283章 黃絹幼婦外孫齏臼第1056章 初步改良飲食結構第八三四章 活着不容易(二)第五一八章 都是軟柿子第1791章 計中,中計第一三一章 鎧甲的工藝第2938章遠芳侵古道,愚鈍難爲人第1869章 西京尚書,烏合之衆第2666章生死考驗第2687章口聲心聲議論聲第1768章 答案第2139章黃氏遷徙第2665章忠孝之本第1384章 開花第1364章 宴會 (加更)第1355章 功利第1051章 府衙之中第2924章夜來風雨聲,人頭落多少第七十八章 立志農桑的棗祗第2330章莫須有的正義第2974章當年一壺酒第1246章 平陽城外一羣兵第2753章 能行不行有錢就行第3067章 俊傑的帶路黨,死腦筋的廝殺漢第九七三章 潼關第1850章 是攻心是誰在攻誰的心第1750章 是不是冤枉就要下雪第2052章獻粱於前,商議在後第1717章 不坑不歡喜第1983章隴右前因,賈詡遠慮第1210 笑也容易笑出事情第2217章一個終結第3091章 選擇第2269章好手段好方法好朋友好戰友第3052章 火油,火藥第1224章 臨晉城下的碰撞第2460章一環扣一環第3446章 人間鬼蜮第2876章轉換,全新的戰場第七一二章 進攻的前奏第二八三章 防第2309章惡毒的好意,和善的詛咒第3117章 人之本性第2973章當年一首歌第四三九章 明天真的有援軍第2995章一個美妙的誤會第2699章錨定效用陳年怨第一七零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第3135章 耕戰比率第3098章 搶東垣第2174章光與影第四二二章 來,兄弟,喝了這杯酒第2839章可以詩賦者第1427章 戰場見真章第1166章 臘肉第1037章 戰場中人心第2211章日月星辰第五零九章 長安長安第3069章 獻玉的可憐人,砍了右腳砍左腳第七五八章 敗中求勝的渴望第2817章二分三分皆謀劃,孫周兩人小商議第1613章 一句話的事情第2879章水土,老套的延續第七十一章 漢代的基石第2730章 最好的模樣第3458章 小題大做第3181章 千磨萬擊還皮硬第1472章 千百年武勇者的傳說第1866章 斐曹相見,城下對飲第1369章 新道第3274章 揚起的飛塵第七二一章 有人很深沉第1176章 人才引進第1745章 第二天第1786章 打獵,打人第九零四章 任重而道遠(四)第1810章 大論閉幕第四六八章 聲東擊西第1091章 吃吃便飯聊聊教育第2191章看未來第六一七章 對陣!便宜要盡佔!第1549章 斐潛的作戰佈置第1882章宗廟祭祀,思維跳躍第九五八章 戰場上的變化第1207章 四百年前的戰吼是否依舊響亮第1779章 絕境,絕殺第2721章一切皆無等第3149章 當無能遇到無奈第1117章 該付出的代價第2034章涼州之兵,南郡之援第3438章 牆下君子
第3069章 獻玉的可憐人,砍了右腳砍左腳第二三八章 獻策(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3/3)第九二八章 戰長安(完)第1173章 上風口第1203章 約定時效有多長第2206章就差一步第六七一章 西廂房的私藏第1743章 老遊俠小保甲第3462章 堅持第1283章 黃絹幼婦外孫齏臼第1056章 初步改良飲食結構第八三四章 活着不容易(二)第五一八章 都是軟柿子第1791章 計中,中計第一三一章 鎧甲的工藝第2938章遠芳侵古道,愚鈍難爲人第1869章 西京尚書,烏合之衆第2666章生死考驗第2687章口聲心聲議論聲第1768章 答案第2139章黃氏遷徙第2665章忠孝之本第1384章 開花第1364章 宴會 (加更)第1355章 功利第1051章 府衙之中第2924章夜來風雨聲,人頭落多少第七十八章 立志農桑的棗祗第2330章莫須有的正義第2974章當年一壺酒第1246章 平陽城外一羣兵第2753章 能行不行有錢就行第3067章 俊傑的帶路黨,死腦筋的廝殺漢第九七三章 潼關第1850章 是攻心是誰在攻誰的心第1750章 是不是冤枉就要下雪第2052章獻粱於前,商議在後第1717章 不坑不歡喜第1983章隴右前因,賈詡遠慮第1210 笑也容易笑出事情第2217章一個終結第3091章 選擇第2269章好手段好方法好朋友好戰友第3052章 火油,火藥第1224章 臨晉城下的碰撞第2460章一環扣一環第3446章 人間鬼蜮第2876章轉換,全新的戰場第七一二章 進攻的前奏第二八三章 防第2309章惡毒的好意,和善的詛咒第3117章 人之本性第2973章當年一首歌第四三九章 明天真的有援軍第2995章一個美妙的誤會第2699章錨定效用陳年怨第一七零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第3135章 耕戰比率第3098章 搶東垣第2174章光與影第四二二章 來,兄弟,喝了這杯酒第2839章可以詩賦者第1427章 戰場見真章第1166章 臘肉第1037章 戰場中人心第2211章日月星辰第五零九章 長安長安第3069章 獻玉的可憐人,砍了右腳砍左腳第七五八章 敗中求勝的渴望第2817章二分三分皆謀劃,孫周兩人小商議第1613章 一句話的事情第2879章水土,老套的延續第七十一章 漢代的基石第2730章 最好的模樣第3458章 小題大做第3181章 千磨萬擊還皮硬第1472章 千百年武勇者的傳說第1866章 斐曹相見,城下對飲第1369章 新道第3274章 揚起的飛塵第七二一章 有人很深沉第1176章 人才引進第1745章 第二天第1786章 打獵,打人第九零四章 任重而道遠(四)第1810章 大論閉幕第四六八章 聲東擊西第1091章 吃吃便飯聊聊教育第2191章看未來第六一七章 對陣!便宜要盡佔!第1549章 斐潛的作戰佈置第1882章宗廟祭祀,思維跳躍第九五八章 戰場上的變化第1207章 四百年前的戰吼是否依舊響亮第1779章 絕境,絕殺第2721章一切皆無等第3149章 當無能遇到無奈第1117章 該付出的代價第2034章涼州之兵,南郡之援第3438章 牆下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