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5章 耕戰比率

長安城。

一城七陵邑,依舊還算是平靜,但街頭巷尾也不免會有人提及近在咫尺的潼關戰事,亦或是談及去年年終在河東的戰事。

食肆之中,鬧哄哄的,吃食和談話的聲音,吧唧吧唧,嘰裡咕嚕。

『聽說這一次要打很長時間啊……』

『這怎麼辦?時間一長,必然要調人徵稅……』

『驃騎將軍還算是好的,到現在都還沒加徵賦稅,當年還在山東之時啊……唉,就不提了……』

『泥說這曹軍,聲勢這麼大,額還以爲真要打進長安咧……』

『這長安也沒個像樣子城牆,真要打進來,怎麼守?』

『泥莫聽說麼,這潼關啊,就是長安的牆!』

『這意思是說長安……這麼大?』

『就這麼大!這可是驃騎將軍說滴……說滴那個啥來着……』說話的人撓頭,『哎呀,忘了原話是咋說滴咧……』

龐宏在旁邊,忍不住說道:『心懷天下者,豈可以裡郭而困之!』

『哎呀,就是這句!』

那人一拍桌案,然後轉頭看向龐宏,卻見龐宏已經起身會帳,走了出去。

離開食肆,龐宏慢慢的在街道上度步。他喜歡上了閒暇無事的時候,在市坊裡面隨意走走。

過了永寧坊,走上南大街,一路而來,長安似乎還是那個長安,但是又有一些新的變化。

長安在大漢,已經毀過一次了。

董卓之時又毀了一半。

不過長安城依舊很大,比天下大部分的城池都要大。

這裡就像是天下棋盤的天元。

走在長安的街道上,龐宏總有一種走在天下核心上的感覺。

又走了一會,前方便是長安鐘樓。

鐘樓無表,有鍾。

驃騎出徵西域的時候,鐘鼓齊鳴。

而現在,鐘樓之上靜悄悄的。

平日之時,除了晨鐘暮鼓之外,大鐘紋絲不動。

『驃騎將軍還不回來……』龐宏擡頭望着大鐘,低聲嘟囔着。

這個問題,他也問過他父親龐統,但是龐統只是笑,而且還表示龐宏不懂兵法。

『孫子十三篇我都背熟了……』龐宏哼了一聲,『還說我不懂……不過父親大人既然這麼說了,就意味着……嗯……兵法……』

『唉呀!竟不成想再此得遇龐兄!』

龐宏正在琢磨着,卻聽到身後有一個聲音響起,回頭一看,卻是李園之子李登。

『龐兄在上,小弟李登有禮了……』李登見龐宏回頭,便是長揖到地,禮數十足。

龐宏轉身回禮。

兩人寒暄一陣,李登有些小心翼翼的問道:『龐兄……敢問……可知驃騎大將軍……何時方可歸京啊?』

『何時歸京?』龐宏重複了一下,似乎忽然覺得這句話很是刺耳,微微皺眉,『你爲何有此問?』

李登見龐宏皺眉,便是嚇了一跳,連忙說道:『小弟只是許久未見驃騎回旋,心甚思念……別無他意,別無他意……小弟告辭,告辭……』

『等等!』龐宏忽然像是想起了些什麼,叫住了李登,沉吟了片刻之後問道,『驃騎不在長安,你可懼曹軍乎?』

李登挺直了脖子,『龐兄莫要小覷於我,小弟雖說不才,但也不怕曹軍!』

『爲何不怕?』龐宏追問道。

『不怕就……』李登忽然卡住了,『這個……小弟……嗯,確實是不怎麼怕,至於爲何……嗯,小弟也說不上來……』

龐宏緩緩的點了點頭,『哦……』

李登不明就裡,見龐宏沒有其他的話要問,便是告辭而去。

龐宏見李登遠去,似乎想明白了一些什麼,但是似乎沒能全部明白,站在原地思索了片刻,依舊沒能找到什麼頭緒,便是悻悻歸家,卻見龐統正在堂中,捏着一卷書,正在搖頭晃腦哦吟着,『……凡興師十萬,出征千里,百姓之費,公家之奉,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

龐宏一聽,這書我熟啊,兵法十三篇麼,頓時放鬆下來,腳下的力氣也大了些,踩在鬆弛的木板上,呱唧一聲。

『嗯?』龐統放下了書。

『啊,啊……見過父親大人……』龐宏連忙上前見禮。

『又去市坊了?』龐統哼哼着。

龐宏低着頭,『孩兒已經做完策論了……』

『做完了?』龐統撇着嘴,『隨便寫一寫,讀一讀就算是做完了?』

『……』龐宏不敢頂嘴,悶聲不言,肚子裡面卻嘀咕不已。

『坐。』龐統瞄了龐宏一眼,微微示意,『不服?那我方纔誦讀兵法十三篇,你可曾聽見了?』

『聽見了。』龐宏回答道。

『嗯,汝以爲如何?』龐統問道。

龐宏沒有絲毫的停頓,立刻回答道:『此爲兵法十三之中作戰一篇,意思是……』

『我可沒要你原話解釋……』龐統打斷了龐宏,『我是問你……以爲如何?』

『這……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龐宏看着龐統似乎越來越黑的臉色,便是心中發急,連忙換了話語,『這個……兵戰之事,乃國與民共承之,非一人一城可也。』

龐統這才點了點頭,『繼續。』

龐宏鬆了一口氣,按照自己的想法繼續說道:『戰端一起,國民皆害。十萬之戰兵,縱無所損,亦害七十萬民也,故戰之事,當以慎之。如不可戰,當避之。如不可不戰,當以速之,累時日久,害國害民是也……』

龐統和龐宏所論,涉及一個耕戰比的概念。

這個概念在春秋戰國之時就被提出來了。

孫子認爲,十萬大軍出征,那麼要有七十萬戶人家停止原本的農業生產,專門供給軍需。這個兵卒供給的比例是一比七,不過這個是孫子個人統計,並沒有得到官方的證實,不過即便是比例沒有錯,但也是按照春秋戰國時期的生產力來作爲標準的。

秦漢畢竟已經發展了數百年,那麼當下大漢的耕戰比率大概算一比六,或是一比五。也就是五個家庭供給給一名士兵。

當然這不是準確的比率,只是一個大概,而且根據實際情況有上下浮動,但是封建王朝最低差不多隻能到一比三,也就是三個家庭的生產所出,供給一個兵卒。

而現在當下,可以有十萬兵作戰的諸侯,唯有曹操。

斐潛都沒有長時間動用十萬兵力的實力。

即便是斐潛當下擁有關中百里,河東川蜀,漢中隴右,縱橫千里。

短時間內發動十萬兵,不是不可能,但是要長時間的維持,那就不是簡單的事情了。

戰爭並非短時間可以決出勝負的,一般來說需要持續數年的對峙。軍隊出征會導致後方的動亂,許多民夫百姓被迫停止正常的生產,不得不奔波在道路上往來運輸物資軍械,這樣的影響會像是滾雪球一般的擴大,最終表現在『一日之勝』上。

可偏偏大多數對於戰爭毫無敬畏之心的人,卻會覺得戰爭就是簡單得像是在村頭約架,說是早上打不會拖到晚上去,一頓王八拳打下來立刻分辨出輸贏來。

『解得不錯……』龐統給予了龐宏肯定,但是又問道,『既知其解,又當何用之?』

兵法很多人都看過,但是並不代表看過就能用得好。

『如何用……』龐宏吸了口涼氣。

龐統嗤嗤笑道:『汝還說是熟讀兵法?』

就這?

面對來自親爹的鄙視,龐宏漲紅了臉,很是不服氣,『我……我自是知曉當如何用之!』

龐統坐正了些,『汝且說來。』

『我,我……』龐宏的CPU開始超頻,腦袋上似乎都開始冒煙,可是他不知道要從什麼地方說起,只能是試圖沒話找話,畢竟他知道,沉默得越久,便是越難張口說話,『我……今日去了市坊……』

龐宏說得很慢,但是龐統並沒有敦促他,打斷他,而是靜靜的看着,聽着。

『我去了市坊……市坊上的人也在議論戰事……』龐宏低聲說着,整理着思路,然後發現他的所見所聞確實也可以和孫子所言聯繫到一起,『市坊之中的百姓,對於戰事也頗有擔憂,議論不休……』

龐統微微點頭,沒有吭聲,示意龐宏繼續。

『賦稅,徵調,額外的負擔……這就是市坊之中百姓所憂慮的……』龐宏說道,『就像是孫子兵法之中所言一樣,「百姓之費,公家之奉」,皆爲相關……長安之中如今依舊能夠平穩安定,是因爲我們沒有額外徵調,加派勞役……市坊之中人也說,在山東……』

『哦!』龐宏忽然拍了一下巴掌,『我明白了!』

龐統嘴角微微翹起,『明白何事?』

『原來這纔是父親大人誦讀此句的運用啊!』龐宏興奮得眼眸都在隱約發光,『按照山東之習,久戰必有徵調,而徵調一起,必害百姓!曹軍在潼關等地用兵越多,就意味着害民越甚!「日費千金,內外騷動,怠於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萬家!」如今山東聚集兵馬,何止十萬之衆,害山東之民,少則逾百萬家!多則數百萬!雖說冀豫之地乃大漢富庶,然多年作戰,倉廩爲之而空!又無生養,此番聚衆而來,所恐懼者,當山東之輩,而非吾等也!』

『是了!是了!』龐宏大聲說道,『孩兒放在於市坊之中,尚有疑問,明明這百姓多有煩憂,卻面無懼色!孩兒還問了李陵守之子,爲何不懼,其不能答!孩兒如今方知,此便爲其由也!百姓有憂無懼,乃長安之地有戰無徵是也!未有其害,故不爲懼!』

龐統點頭,然後長長的太息了一聲,『是啊……這就是主公英明之處了……戰,非僅爲刀槍是也,錢糧器物,無一不可戰……這山東之輩,屯兵百萬又是如何?不過是飲鴆罷了,時延越久,其體越衰……這纔是孫子兵法之所用也,豈可僅知其意便自足之?』

龐宏低頭說道:『孩兒受教。』

之前龐宏多多少少還有些因爲戰事拖長而焦慮不安,心浮氣躁,現在聽聞龐統所言,纔算是真正的明白過來。

戰爭並不是像是村夫約架,樹下鬥毆,王八拳相互一掄便是可決勝負……

『戰,決於廟算。』龐統說道,『此言衆皆知也,然廟算如何?計算爲何?爲戰乎?非戰乎?是戰也……』

龐宏乖乖點頭,『父親大人所言甚是。』

天下人讀過兵法十三篇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讀懂的又有多少?

『兵法又有云,「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龐統緩緩的說道,『如今長安之所憑,便爲主公數年之所守!又有云,「善戰者,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戰爭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只有長期的準備,充足的資源和對於敵人情況的充分了解,才能確保戰事的勝利。

有一些書呆子,一葉障目,以爲戰爭很簡單,沒有對於戰爭有絲毫的敬畏之心,開口就是戰,閉口就是殺,然後覺得若是不能領千軍萬馬取上將首級,如何可以稱之爲戰?

沒錯,說的就是你——

趙括。

當年長平之戰的時候,趙括不就是認爲廉頗的拖和守,很沒有出息,一點都不精彩,不刺激,不好看,不像是戰爭,所以他上臺之後就制定了一個大膽的計劃,直接全家老小一波流,直衝白起中軍所在,意圖斬將奪旗,一戰定乾坤!

多爽,多美,多精彩!

然後帶着趙國四十萬人一起跳進了火坑……

其實當時秦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如果趙國再堅持幾個月,秦國的經濟便是崩潰得不像啥了,屆時兵無糧餉,士氣崩壞,民意如沸,秩序崩壞,秦國不休養個十幾年,未必能恢復元氣……

此消彼長之下,秦國說不得就要盡丟上黨之地,然後再次被壓制回去,別說秦歷經三世而一統了,說不得國祚繼承都有危險!

龐統對於那些整日嘰嘰喳喳,又是胸無點墨,只會挑刺卻無建樹之輩,很是瞧不起,也不願意龐宏變成類似於此類的『書生』,所以先前龐宏說他自己知曉兵法,倒背如流就很是不屑,今日見其能夠聯繫到了身邊實際情況,纔算是給與了龐宏讚揚。

龐宏思索了一會兒,又是說道:『父親大人既然不喜這些謬論之輩,狂妄書生……可這長安之中,百姓也多有憂慮之言,牢騷之語,爲何不禁?』

龐統哈哈笑道:『此二者不可同一而論。蠹生之所論,蓋無事而生非,百姓之所憂,乃報效之無門!』

『嗯?』龐宏不能理解。

『夫蠹生,實有才,然彼終日誇誇而論,不見其行。黔首之有言,乃事莊禾農桑事,閒暇之餘方憂未來,然無可爲之,唯有嘆息。此二者,實乃迥異也。』龐統緩緩的說道,神情嚴肅,『某可容百姓閒暇之憂思,然不容蠹生之閒語!』

一個是埋頭苦幹,然後擔心自家未來,有些牢騷,另外一個是無所事事,有事沒事都是整日嘰歪,這能一樣麼?

龐統覺得沒有禁止百姓議論國事的必要,但是對於那些明明有能力去做事卻不肯做,只想着這裡挑刺哪裡嘲諷的傢伙,則是毫不手軟。

更何況百姓擔憂,議論國事,也不見得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何必神經緊張,動不動就是這個不允許,那個有禁令,動不動就是這邊劃上一條線,那邊刪除幾個字呢?

如果一個國家的百姓,連國家大事,國家未來,國家法律政策等等都是懶得看,懶得理,懶得說,愛咋咋滴……

也是挺可悲的一件事情。

龐宏似懂非懂的點頭。他年歲還比較小一些,有些東西並不能很明白。

『對了,你說你遇到了李陵令之子?』龐統問道。

龐宏點頭說道,『正是。孩兒行至南街鐘樓之時,李陵令之子上來見禮……』

龐宏將見到了李登,說了些什麼等等都說了一遍。

龐統眯着眼,捏着鬍鬚,似笑非笑。

龐宏心中一跳,『父親大人……莫非此子是……有意探聽虛實?』

龐統嘿嘿笑了兩聲,然後看了一眼龐宏,『不過你也無須在意此事……』

『無須在意?』龐宏問道。

龐統點了點頭,『多半是此子聽聞其父日間所思所念……若是真的打探虛實,也不會問得如此直接……』

龐宏愣了一下,點了點頭。這倒也是,如果真的說是要打探消息,定然多數是轉彎抹角,旁敲側擊較多,那有一上來就問主要核心問題的,不是反而弄巧成拙麼?

龐統搖晃着腦袋,『更何況……主公早就回來了……』

『啊?什……什麼?』龐宏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驃騎大將軍……回來了?!什麼時候回來了?我怎麼不知道?怎麼沒人和我說?』

『呦呵,這事……還要和你說?』龐統眯着眼,斜藐着龐宏。

龐宏從龐統的目光裡面看懂了其含義,小臉頓時垮了下來……

龐統擺擺手,『行了,去歇着罷……』

『唯,孩兒告退。』

誰讓龐統是爹呢?

龐宏無奈只能乖乖退下,走過了迴廊,忽然腳步一頓。

哎呀,這要是還有其他小夥伴問起驃騎之事,自己是說,還是不說?

第3242章 城外蕭蕭北風起第1062章 種劭的一線生機第二十二章 女神第2127章花落葉紛飛第三六九章 選擇的方向第七章 大將軍門前是非多第1328章 局勢第四三八章 明天有援軍第2946章日出瞻佳氣,親朋共一哭第2770章 主角配角第3368章 你你你我我我第2387章立言傳千古第六七六章 漢人的道理第六五八章 蘿蔔章的名號第九五六章 戰場上的問題第1348章 經驗第2712章有進有退有門檻第1332章 領導第1175章 或人或鬼第2192章看夜色第1048章 劉備兄弟戰鬥策略第2145章一城通達四方第二七一章 走還是留第2372章黑暗之中第2155章謀人者人亦謀之第1742章 真吃飯假食客第三六一章 越打越窮是個問題第2730章 最好的模樣第四一九章 人死如燈滅第1111章 來路第1556章 各出手段第3414章 同仇敵愾第六一九章 對攻!鮮卑的選擇!第七六七章 城門中推斷第1196章 事情來的措手不及第1243章 誰的想法纔是對的第七零一章 亂糟糟開篇第2385章莫欺少年窮第3262章 要說緣由就是說窮人不努力第1074章 復仇能獲得什麼第六九二章 墨家來人第四章 路要怎麼走第六三一章 算計第1196章 事情來的措手不及第2401章沒有選擇第三二四章 造勢第1361章 信號第二十三章 戰神第3261章 我沒我沒我什麼都沒第2065章疲憊戰術,三岔路口第1234章 大業爲重第2685章新兵老兵精銳兵第1673章 荀彧的獻策第2329章各自策略各自謀第2576章人困馬乏第1964章枕間營業,體外風聲第2082章屈氏子謀,綦毋呂思第1605章 愚人勿辯(億千貝盟主加更)第二三三章 起運第3412章 如出一轍第七五六章 孝義傳芳的延續第八七一章 大漢的崩塌(一)第2062章不令之令,不選之選第3444章 相互借刀第一九一章 無功而返的曹操第九三零章 三輔的震動第2547章 熙熙攘攘皆有由第二二七章 藏書樓第2561章無爲而治小目標第2133章拜會舊人第二四二章 向前便是正前方第2888章巴國,白虎和巴蛇第2702章各有所圖三盧書第2767章 四地之分第一八五章 全部亂來第3231章 耕第八八零章 不速之客(五)第1640章 陰影之中第1204章 戰場之上的選擇第2049章荊州來人,各用手段第1471章 千百年進取者的驪歌第2649章殘薄餘光第二七五章 雀盲第2638章無謂之中風暴第八五一章 風雅頌(四)第2776章 各自忙碌第四二二章 來,兄弟,喝了這杯酒第六六一章 出上黨而守壺關第2994章流程決定前程第1278章 當連橫對上合縱的時候第3434章 意料內外第3104章 觀光團第1318章 書信第1069章 摻雜而來的煩惱第1369章 新道第3254章 價值第2834章試驗田計劃第四八五章 基層的改良(月票欠賬1/17)第九七二章 恐懼第2139章黃氏遷徙
第3242章 城外蕭蕭北風起第1062章 種劭的一線生機第二十二章 女神第2127章花落葉紛飛第三六九章 選擇的方向第七章 大將軍門前是非多第1328章 局勢第四三八章 明天有援軍第2946章日出瞻佳氣,親朋共一哭第2770章 主角配角第3368章 你你你我我我第2387章立言傳千古第六七六章 漢人的道理第六五八章 蘿蔔章的名號第九五六章 戰場上的問題第1348章 經驗第2712章有進有退有門檻第1332章 領導第1175章 或人或鬼第2192章看夜色第1048章 劉備兄弟戰鬥策略第2145章一城通達四方第二七一章 走還是留第2372章黑暗之中第2155章謀人者人亦謀之第1742章 真吃飯假食客第三六一章 越打越窮是個問題第2730章 最好的模樣第四一九章 人死如燈滅第1111章 來路第1556章 各出手段第3414章 同仇敵愾第六一九章 對攻!鮮卑的選擇!第七六七章 城門中推斷第1196章 事情來的措手不及第1243章 誰的想法纔是對的第七零一章 亂糟糟開篇第2385章莫欺少年窮第3262章 要說緣由就是說窮人不努力第1074章 復仇能獲得什麼第六九二章 墨家來人第四章 路要怎麼走第六三一章 算計第1196章 事情來的措手不及第2401章沒有選擇第三二四章 造勢第1361章 信號第二十三章 戰神第3261章 我沒我沒我什麼都沒第2065章疲憊戰術,三岔路口第1234章 大業爲重第2685章新兵老兵精銳兵第1673章 荀彧的獻策第2329章各自策略各自謀第2576章人困馬乏第1964章枕間營業,體外風聲第2082章屈氏子謀,綦毋呂思第1605章 愚人勿辯(億千貝盟主加更)第二三三章 起運第3412章 如出一轍第七五六章 孝義傳芳的延續第八七一章 大漢的崩塌(一)第2062章不令之令,不選之選第3444章 相互借刀第一九一章 無功而返的曹操第九三零章 三輔的震動第2547章 熙熙攘攘皆有由第二二七章 藏書樓第2561章無爲而治小目標第2133章拜會舊人第二四二章 向前便是正前方第2888章巴國,白虎和巴蛇第2702章各有所圖三盧書第2767章 四地之分第一八五章 全部亂來第3231章 耕第八八零章 不速之客(五)第1640章 陰影之中第1204章 戰場之上的選擇第2049章荊州來人,各用手段第1471章 千百年進取者的驪歌第2649章殘薄餘光第二七五章 雀盲第2638章無謂之中風暴第八五一章 風雅頌(四)第2776章 各自忙碌第四二二章 來,兄弟,喝了這杯酒第六六一章 出上黨而守壺關第2994章流程決定前程第1278章 當連橫對上合縱的時候第3434章 意料內外第3104章 觀光團第1318章 書信第1069章 摻雜而來的煩惱第1369章 新道第3254章 價值第2834章試驗田計劃第四八五章 基層的改良(月票欠賬1/17)第九七二章 恐懼第2139章黃氏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