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陰影之下

“明日就要出征?”

一盞昏燈,不知道是桐油不好還是燈芯太短,老是在不停的跳躍着,閃閃爍爍搖搖晃晃,照得兩個人影忽大忽小。

“兄長!我說你這個燈就不能換換麼?晃得我眼暈!”楊柏略顯得不滿的瞅了一眼昏燈,“前些日子不是拿給你些蠟麼,怎麼不用啊?”

“廢話!點燈點蠟不都一個樣,就是照個亮而已,你還想着亮如白晝不成?小敗家子……”楊松習慣性的說道,“再說,燈油不用錢啊,怎麼,有點錢就看不起燈油了……想當年,你的那些用度,還不是我一點點的省下來的……”

“行!親哥!你是我親哥!”楊柏無奈的說道,然後伸手拿了燈座旁邊的竹夾子去拔燈芯,“行吧,用燈就用燈,我把燈芯拔長些,多少亮一點……”

“唉,等等……”楊松伸手叫道。

晚了。

楊柏只是想把燈芯用竹夾子拔起來些,卻不曾想到一下就拔斷了……

嗯,準確來說,不是拔斷的,而是燈芯原本就是那麼短。

離了桐油的燈芯搖晃了兩下,便徹底熄滅了,室內頓時陷入了一片昏暗當中。楊柏尷尬的捏着竹夾子,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你個小敗家子……”楊松習慣性的嘟囔一句,然後從楊柏手中取過了竹夾子,然後摸着黑又將燈芯放進了燈盞上,然後重新點燃了燈芯。

“哥誒!親哥誒!”楊柏哭笑不得,說道,“燈芯長一些會死哈!”

“不會死,但是會費油!”楊松指了指已經是磨得都有些斷了緯編的席子,說道,“都這麼大人了,還毛毛躁躁的,坐好!張師君到底怎麼說的?”

“張師君說讓我帶兵到分水嶺,抵禦……嗯,徵西將軍……”楊柏說道,“明日點兵啓程,所以先回來跟兄長稟告一聲……”

“徵西將軍?”楊松的眉毛豎了起來,說道,“可是那個平定白波,收復陰山,北驅鮮卑,東據壺關,建了一個什麼學宮的徵西將軍斐潛斐子淵?”

楊柏點點頭說道:“應該是吧……想在沒有聽說還有其他那個也是稱號徵西將軍的……”

“嘿呀……”楊松不由得站了起來,揹着手,在廳堂內緩緩的轉悠着。

楊柏的頭,跟着楊松來回晃動,說道:“兄長……兄長……啊,哥誒,別轉了好不?這燈晃,你也晃,眼暈……”

“唉……”楊松坐了回來,嘆了口氣。

楊柏不解的問道:“怎麼了,哥?徵西將軍雖然厲害,但那是在並北!分水嶺你又不是不知道,山高寨固,卡在哪兒,別說一旬半月,就是卡個三五天,斷水之後也必然要後撤!再多的兵卒也施展不開!沒事的!”

“我不是擔心這個!”楊松皺着眉頭說道。

“那兄長的意思?”楊柏疑惑的問道。

楊松依舊皺着眉頭,說道:“此番至分水嶺,家裡的兵卒,你準備帶多少人手去?”

按照慣例,作爲漢中郡內司馬的楊柏,可以擁有一支一百五十人到兩百人左右的私兵作爲直轄的部曲,而楊松作爲漢中郡從事,也可以擁有三十至五十人左右的個人武裝力量作爲護衛,因此加起來楊松一家子就可以是兩百人左右的私人武裝力量。

上陣,當然要帶自家的兵卒去,就算是真的沒有,光桿司令上陣的,也會根據職級,臨時的從軍中徵調五十人至兩百人不等作爲親衛,戰後這親衛一般來說就正式的轉變成爲將領的私人衛隊了,脫離原先的統屬。

這些親衛,身兼傳令兵,督戰隊,甚至是逃跑時候的斷後兵,因爲在漢代,主將身亡而親衛逃回來的,皆按照“亡主”之罪問責,基本上都是殺頭的罪責。

“自然帶本部人馬就是……”楊柏多少有些疑惑,這還用問麼?

“張師君又給多少兵馬?”楊柏追問道。

“說是五百兵卒……加上原本在分水嶺的兩百餘人,也就有八百之數了,再加上我本部人馬……在分水嶺守個十天半個月的,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楊柏說道。

沉吟片刻之後,楊柏的目光閃動了幾下,說道:“不,你要連我的護衛一併帶去!到了分水嶺,也務必將那五百兵卒和分水嶺的守軍全數都控制在手裡!不容有失!”

“啊?哦……”楊柏下意識的應答着,然後問道,“爲什麼?這樣兄長豈不是沒有兵卒護衛了?”

“哎呀,我一個從事,平日都在郡縣裡,三五個護衛也就夠了……”楊柏顯然在盤算着什麼,說道,“你知道徵西將軍到了分水嶺意味着什麼嗎……算了……你也多半不知道……早點歇息去吧,明日還需點卯……到了分水嶺,先做好佈防,別太沖動,等我書信就是……”

雖然不是很清楚爲什麼楊松如此說法,但是楊柏依舊是習慣性的聽從楊松的話語,點了點頭,應答了一聲之後,便起身告退了。

楊柏走後,楊松吹滅了油燈,然而並沒有歇息的意思,而是一個人呆呆的坐在桌案之前,陰影之下,思索着。

徵西將軍斐潛南下,自然不是來遊山玩水的,而是盯着漢中來的,說不定還望着川蜀,這一點,自然只需要想一想,大家都能夠清楚明白……

但是反向推測回去,徵西將軍爲何能攻伐漢中?

難道是徵西將軍已經取了關中?

在黑暗當中,楊松的眉頭緊緊的皺在了一起。

對於楊柏來說,或許只需要按照軍令執行就好了,但是楊松卻不得不考慮得更多,更深遠一些。

畢竟楊家太過薄弱了,只有兄弟二人而已,雖然說如今都在漢中張魯手下任職,但是……但是這個職位卻並非楊松想要的,只不過是不得已而爲之。

川蜀之地,世家大姓衆多,而這些世家大姓牢牢把持着當地的土地和政事,經營得水潑不進,根本就沒有像楊松這樣薄弱家族的容身之地!

張氏、杜氏在錦城,何氏在郫縣,江原有常氏,閬中大姓有三狐、五馬、蒲、趙、任、黃、嚴,巴西有譙氏,南充也有張氏、侯氏,犍爲有七楊、五李,諸姓十二,而楊、杜、李氏爲梓潼大姓……

川中大姓犬牙交錯,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縫隙。不得已,楊家二兄弟才輾轉來到了漢中,正巧張魯新入主漢中,也正是急需人手的時候,方獲得了一席之地。

只不過,楊松對於在張魯手下,並不是十分滿意。關鍵的並不是張魯的出身,對於楊松而言,出身倒是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張魯毫無進取之心,只想着一味的守成!

漢中之地能有多大?守,又能守得多久?燒了棧道之舉更是讓楊松腹誹不已,明面上看起來似乎是安全一些,然而同樣也斷了和關中的聯繫,更是自絕了向前更近一步的希望!

楊松不是不知道,楊柏一直以來都對於自己的節儉行爲有些不滿意,但是這個家底,不就是自己一絲一毫的積攢下來的麼?

精打細算,已經成爲了楊松的一種本能。而眼下徵西將軍兵鋒直指漢中,這就意味着徵西將軍多半是已經取得了關中的控制權!

一個是關中加上並北……

一個是漢中加上川蜀……

巨大的天平在楊松心中擺放着,時不時的就有些砝碼被放置到了左右兩邊……

………………………………

天邊烏雲翻騰,似乎是一場大雨即將落在錦城之內,而在益州牧劉焉的府內,也是陰雲密佈,似乎也有一場風雨在醞釀着。

“滾!”

劉焉側臥在榻上,一把將正準備喂藥的侍女推開,沙啞着嗓子吼道:“老夫不吃這些無用的湯藥!滾!都滾!”

侍女踉蹌倒地,烏漆麻黑的湯藥被打翻,潑灑出一片污濁的顏色……

“使君請息怒……”

不論廳內廳外的侍從還是護衛,齊齊矮了半截。

劉焉喘息着,忍着背上一陣一陣的疼痛,說道:“咳咳……傳,去請龐巴西……還有趙太倉來……”

屋外立刻有人拱手應答了一聲,然後腳步飛快的遠去了。

“來人!”劉焉勉強從臥榻上坐起,然後喘息了幾口氣,忍着疼痛說道,“一羣無用之輩!還不扶快老夫起來,準備更衣……”

這一段時間,劉焉癰疽發作,在背上腫起好大一個膿包,皮膚糜爛,疼痛不已,就連睡覺都只能是趴着,不管坐立,都是苦不堪言。

其實按照現代醫學來說,癰疽並不是什麼絕症,皮下或是組織內大量葡萄菌彙集,導致的膿腫而已,一般來說手術切除,外加消炎藥,多數情況下是可以恢復健康的,然而漢代沒有消炎藥,也沒幾個人會動手開刀。

因此只是開一些清涼敗火的藥劑,但是僅僅憑藉湯藥,又如何能迅速的治療像劉焉這樣的急性癰疽症狀?

再加上劉焉原本就信奉道教,府中還有天威道的聖女,服丹修煉什麼的必然是少不了,長期積累下來身體內的礦物質毒素,頓時一併在癰疽內發作出來,更加重了三分病情。

病中之人,喜怒無常,單單是昨日一日之內,就仗斃了一名侍從,兩名侍女,嚇得府內這些下人戰戰兢兢,恐懼萬分,生怕下一個倒黴鬼就輪到自己。

或許是劉焉準備會客,沒有多少心思放在這些下人身上,因此也沒有繼續發怒,而是閉上了眼睛,緩緩的說道:“取些香粉來……”

或許即將面臨死亡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覺,劉焉就覺得自己時日無多了,恐怕凶多吉少了,便多少要將後事安排一下。

劉焉有四個兒子,但是現在只有劉璋一人在身邊。

三子劉瑁,雖然說追隨着自己入川,但是不幸早夭……

劉焉一直認爲劉瑁的死和川蜀這族大戶脫不開關係,因爲當時劉瑁沒少參加這些士族大戶的宴會,但是劉瑁死的時候又只是表現出風寒的症狀,並沒有什麼異常,這就讓劉焉只能是將悲痛壓在心中,也無法將此事放在臺面上,只能是暗中排查。

可是沒想到,還沒有等查出什麼一二來,自己也頹然而倒,而且癰疽發作得是如此之快,讓自己都有些措手不及。

臉上厚厚的塗了一層粉,勉強遮蓋住了蒼白頹敗的臉色,劉焉又讓人在室內燃起薰香,掩蓋背上癰疽發出的惡臭氣息,然後強撐着,坐在了席上……

龐巴西,就是龐羲,任巴西太守。當年李郭之亂,便辭去了侍郎的官職,原本是想着在關中暫避兵鋒,但是沒有想到種氏掌權之後也沒有能夠及時兌現當初的承諾,加上關中的局面越來越混亂,到了最後便一氣之下,乾脆領了家族之人,南下蜀中避禍。

一方面龐羲也算是和劉焉之子劉範多有交情,一方面正巧劉焉也需要些名士來給自己撐腰,因此南下的龐羲迅速的和劉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出任巴西太守,爲劉焉鎮守北面,打壓當地士族,同時監視漢中的張魯的動向。

而趙太倉,就是趙韙,通軍事,現在任護軍中郎將,駐守錦城。趙韙曾經在中央朝廷擔任過太倉一職,當時劉焉得了任命南下的時候,趙韙就跟着了,也算是劉焉的老班底,算作是忠心。

文有龐羲,武有趙韙,這就是劉焉在川蜀的兩隻臂膀。

趙韙很快就到了。

而早兩天就到了錦城的龐羲,也趕來了,兩個人對視一眼,然後便一同進了廳堂,拜見劉焉……

廳堂之內,檀香縈繞。

劉焉半倚半坐,位於正中,閉目養神,一身五彩錦緞的外袍,顯得雍容貴重,沉穩有度。

“閒雜人等退下!”等龐羲和趙韙入座,劉焉睜開了眼,臉皮都沒有抖動一下,沉聲說道,“護衛往外站出二十步!膽敢擅闖者,伏窗竊聽者,斬!”

“唯!”

廳堂之外駐守的護衛大聲應答,甲冑聲聲當中往外而去。

“轟隆隆”一聲悶雷響動,嘩嘩的大雨傾盆而下,將整個天地都籠罩在內。原本就有些昏暗的廳堂之內,被風雨侵襲,布幔搖曳,抖落下大片的陰影,將三人全數都籠罩在其中……

第2399章以衡取衡第三六三章 丟失的貨物第一零四章 劉表訪龐公第七九零章 長城上的旗幟第1317章 風動第3295章 變化當中的變化項目第六六四章 待價而沽第九零零章 君子當弘毅(五)第二八一章 進第一三一章 鎧甲的工藝第五十二章 長亭送別第2506章作一聲第2238章偷懶走捷徑,欲速而不達第三四五章 到底是誰的鍋第3047章此爲所圖不外有三第八七三章 大漢的崩塌(三)第一四零章 問題中的問題第2239章人性和獸性,聰明和愚蠢第七六三章 同一個城池內外第九四四章 是勝戰還是敗戰第1468章 千百年未變化的主題第九三五章 禍從天上來第2894章山林,穿插的失敗第五四十章 那一片脫離樹梢的殘葉第2462章難得的進化第三三一章 馬氏後人第2604章抉擇,要看自己第2510章規矩爲什麼是規矩第五零八章 南下第3464章 慣性第1339章 仲秋第三三五章 第二次高層會議第3356章 跌宕的人心第1844章 有策不可用第2007章大寒之期,取捨之間第1276章 掩蓋在通寶下的新策略第3240章 吏散鳥雀來空庭第3212章 轉自嘆平生第七章 大將軍門前是非多第二零三章 十五歲的絕唱第2875章雞肋,自我的認知第2746章 都很富第二十四章 與曹操的第一次第1410章 鄴城亂第1265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2131章夏蟲不言冰第3427章 念起念落第1830章 何人做何事第2165章名人高士第3324章 驃騎驃騎第2431章屬於未來的謀劃第1088章 送走的和留下的第3458章 小題大做第一百章 鹿溪尋道第八三零章 草原上的風(六)第四零一章 綻放的死亡之花第二六九章 哭泣的環首刀第1225章 臨晉城下的終結第1509章 一大招第2704章官場忌諱三致仕第2591章人有我優第3190章 矮人看戲何曾見第2394章蠢豬?蠢豬!第3417章 兵荒馬亂第二十五章 與蔡琰的第一次第二四一章 左署侍郎第2502章變一步第2080章不行或行,自然當然第八七七章 不速之客(二)第1760章 疑問第2720章一切都可好第2764章 新老朋友第1437章 戰場變幻第2160章各逞謀略第七十五章 荀家別館第七三四章 意外中意外第2451章突然的碰撞第3439章 明暗陷阱第六零三章 鮮卑的第一波試探第1858章 持中求正,當得不偏不倚第七一九章 有人不能留第2624章走私,究竟是什麼私第五十二章 長亭送別第九十一章 鹿山二老的啞謎第2769章 好壞事項第3241章 兵魂銷盡國魂空第2539章有人揚首有人低尋第2527章老子兒子孫子第2367章突然的垮塌第1374章 漁陽第四六六章 吾欲予之,便不得辭第二三六章 兩難之選(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1/3)第2571章人來人往第1181章 相關和無關第2411章是個人物第四九零章 防不勝防第2073章一紙詔書,一方天地第三零八章 曲線而求第1438章 橫嶺之謎第1600章 四方烽火人
第2399章以衡取衡第三六三章 丟失的貨物第一零四章 劉表訪龐公第七九零章 長城上的旗幟第1317章 風動第3295章 變化當中的變化項目第六六四章 待價而沽第九零零章 君子當弘毅(五)第二八一章 進第一三一章 鎧甲的工藝第五十二章 長亭送別第2506章作一聲第2238章偷懶走捷徑,欲速而不達第三四五章 到底是誰的鍋第3047章此爲所圖不外有三第八七三章 大漢的崩塌(三)第一四零章 問題中的問題第2239章人性和獸性,聰明和愚蠢第七六三章 同一個城池內外第九四四章 是勝戰還是敗戰第1468章 千百年未變化的主題第九三五章 禍從天上來第2894章山林,穿插的失敗第五四十章 那一片脫離樹梢的殘葉第2462章難得的進化第三三一章 馬氏後人第2604章抉擇,要看自己第2510章規矩爲什麼是規矩第五零八章 南下第3464章 慣性第1339章 仲秋第三三五章 第二次高層會議第3356章 跌宕的人心第1844章 有策不可用第2007章大寒之期,取捨之間第1276章 掩蓋在通寶下的新策略第3240章 吏散鳥雀來空庭第3212章 轉自嘆平生第七章 大將軍門前是非多第二零三章 十五歲的絕唱第2875章雞肋,自我的認知第2746章 都很富第二十四章 與曹操的第一次第1410章 鄴城亂第1265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2131章夏蟲不言冰第3427章 念起念落第1830章 何人做何事第2165章名人高士第3324章 驃騎驃騎第2431章屬於未來的謀劃第1088章 送走的和留下的第3458章 小題大做第一百章 鹿溪尋道第八三零章 草原上的風(六)第四零一章 綻放的死亡之花第二六九章 哭泣的環首刀第1225章 臨晉城下的終結第1509章 一大招第2704章官場忌諱三致仕第2591章人有我優第3190章 矮人看戲何曾見第2394章蠢豬?蠢豬!第3417章 兵荒馬亂第二十五章 與蔡琰的第一次第二四一章 左署侍郎第2502章變一步第2080章不行或行,自然當然第八七七章 不速之客(二)第1760章 疑問第2720章一切都可好第2764章 新老朋友第1437章 戰場變幻第2160章各逞謀略第七十五章 荀家別館第七三四章 意外中意外第2451章突然的碰撞第3439章 明暗陷阱第六零三章 鮮卑的第一波試探第1858章 持中求正,當得不偏不倚第七一九章 有人不能留第2624章走私,究竟是什麼私第五十二章 長亭送別第九十一章 鹿山二老的啞謎第2769章 好壞事項第3241章 兵魂銷盡國魂空第2539章有人揚首有人低尋第2527章老子兒子孫子第2367章突然的垮塌第1374章 漁陽第四六六章 吾欲予之,便不得辭第二三六章 兩難之選(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1/3)第2571章人來人往第1181章 相關和無關第2411章是個人物第四九零章 防不勝防第2073章一紙詔書,一方天地第三零八章 曲線而求第1438章 橫嶺之謎第1600章 四方烽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