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七章 態度堅決的蔡邕

這個遷都的日期,應該是斐潛和張遼上殿獲封賞之後定下來的,否則當時斐潛二人到了大殿之上的時候不會那麼平靜……

但是這個所謂朝議的商議遷都時間,估計也就是表面上的“商議”而已,實際上就是單方面的通知。

說起來,袁家和楊家不愧是沉穩啊,這麼大的事情,還沒有忘了先把斐潛這邊的小事先行處理了,絲毫沒有顯示出什麼慌亂出來,真是了得啊……

斐潛向斐敏拱手告辭,便帶着馬匹和盔甲,與黃成一起,往蔡邕府上而去。

原來以爲就算李儒拿到了那一份的說明圖,也多少會等上四、五天才進行遷都,沒想到居然就定在了丁亥日!

也就是兩天後!

事情真的來得太快,快到斐潛好多原先的計劃都不得不一再的調整。

這或許就是身在棋盤之內的悲哀,如果不能自己制定規則,那麼就只能在現有的規則之內舞蹈……

兩天之後啊……

那麼自己去幷州的頭銜估計明天就下來了,最晚後天,因爲遷都尚書檯肯定是要跟着一起動的,所以一些事情能處理掉的,肯定會盡可能的先行辦了,遷徙路途中不管怎麼說都不是很方便。

況且自己這個左署中郎,比六百石的官職,雖然說京官外放,一律都有再往上提個一級兩級的慣例,但是斐潛自己估計也最多就是到比一千石這個級別……

但是現在不是考慮什麼職級的時間,最關鍵的還是蔡邕蔡老頭子哦……

這個老爺子一直不鬆口,實在是讓斐潛頭疼。

斐潛城曾經一度想過乾脆動用武力,將蔡老頭子直接架走……

但是這個風險性還是太高,可操作性太差,主要不好動手的原因一個是理由,一個是結果。

要動用武力,就必然是和蔡邕徹底談崩了,但是如果斐潛還想在士族這個圈子內混下去,沒有一個足夠能站得住腳的理由,就冒然向自己的師長揮舞起刀槍,這樣的行爲和自尋死路何異?

那麼蔡邕一直到現在都活得好好的,董卓也權柄滔天,現在說到了長安董卓就會各種花樣作死,然後拖累了蔡邕被王允幹掉,這種話誰會相信?

況且萬一在動手的時候蔡邕老頭子想不開,傷到哪裡了,這斐潛就成爲千夫所指,連混的資格都沒有了……

所以,斐潛只能是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的講,一次又一次的勸。

到了現在,坐到了蔡邕面前,斐潛都有些心力憔悴的感覺了,要說經史上的典故,蔡老頭子比自己都熟悉,前幾次自己也都有采用了不少,說效果麼,多少還是有一些,但是力度卻怎麼也不足以推動蔡邕的轉變。

“丁亥即遷都,師傅可曾聽聞?”斐潛說道。

蔡邕點了點頭,這也是他一直所煩惱的事情,如今最後確定了時間,也就意味着遷都之事已經無法更改了。

這也是爲何董卓不召開大型朝會,而是藉着函谷關之事搞了一個小型的朝議,直接定下來的原因。

儘可能少一些節外生枝的問題。

丁亥日,劉協等皇室作爲第一批的出行的人員,朝中大臣比兩千石以上的官員一併隨行,身爲左中郎將的蔡邕自然也在第一批遷徙的名單之內。

“潛有一事相求……”

蔡邕沒等斐潛說完,就出言打斷:“子淵休要再勸,吾食漢祿多年,如今安能輕言而棄漢室於不顧?”

斐潛一時之間經不知要如何接話。

雖然蔡邕的態度很堅決,但是作爲斐潛卻敏銳的察覺到了一絲異常。

如果是在最開始的時候,蔡邕一定會靜靜的先聽,然後再用雖然溫和但是態度堅決進行拒絕……

而後來,斐潛接着幾次勸說的時候,特別是在前幾天,在前一次的勸說之後,蔡邕師傅居然轉移了話題,不再和斐潛進行正面的否決了……

今天,斐潛自己還沒有說話呢,蔡邕就急着打斷了,這在其中究竟意味着是什麼呢?

“唯。”斐潛低頭說道,然後又拱了拱手,“南匈奴時叛時降,擾亂邊塞,劫掠漢民,不知師傅可有良策以教?”

見斐潛不是要勸自己臨陣脫逃,蔡邕也就放鬆了些,開始認真的思考起斐潛的問題來。

的確,經歷70多年的休養生息,漢武帝開始對一直在邊疆揚威耀武的鄰居動手了,一打就是傾全國之力,經歷了漠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三次大戰,從公元前127年一直打到了公元前87年,將匈奴打的哭爹喊娘,最後是漢武帝駕崩,才暫時停下了對匈奴的征討……

曾經強橫一時的匈奴也不得不哀歌:“亡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燕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隨後十餘年後,抱着趁你病要你命的思想的漢人,又再次進攻匈奴,前73年,前71年兩次彙集了大軍徹底擊垮了匈奴的脊樑……

這種對漢人的恐懼一直維持到了王莽時期,後來因爲漢民族內亂,導致匈奴又開始蠢蠢欲動起來,連續的侵擾北方邊境。

不過本身匈奴也因爲天氣的原因,無法支持大規模的戰爭,就這樣一直像小混混一樣時不時的竄到漢境,撈一票就走……

後來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匈奴的統治階級產生了嚴重的問題,導致分裂成爲南北匈奴,南匈奴南下至河套地區,北匈奴則是在漠北。

而這一直南下名義上附屬漢朝的南匈奴,卻並不是那麼乖乖的小狗,和漢朝關係時好時壞,時叛時降,而漢朝因爲要對西涼的羌胡用兵,所以一直以來都沒能徹底騰出手來收拾着一羣不聽話的小朋友……

斐潛要去幷州的事情,蔡邕也是剛剛聽說,雖然有些可惜,但是覺得自己的弟子能有一顆報效朝廷,守衛大漢的心,也是值得欣慰的事情。

所以當斐潛問起如何對應南匈奴的時候,蔡邕也在認真的考慮,沉吟了良久才說道:“子淵可知鄭子產否?”

最近在看匈奴演變史,的確發現有不少有意思的地方……

另外再說一個冷門的,其實所謂的漢民族,嘿嘿嘿,其實就是上古羌族其中的一隻,到了黃河流域,然後從遊牧部落形態變成了定居耕種而已……其他遊離在外的所謂後來的那些遊牧民族,其實就是沒有在恰當時間點上科技樹……

第2680章成都風雷南中雨第2325章消亡的榮耀和野望第1341章 清野第2539章有人揚首有人低尋第2028章求真之後,當爲務實第1602章 蠢人勿鼓第1485章 楊德祖的嘆息第四零二章 被還原的陌刀陣第1649章 搶時間第1835章 別猜,猜就是真的第2530章有人目光短淺有人關注未來第3251章 民望第2005章漁陽城外,夏侯困張第1830章 何人做何事第3251章 民望第1109章 風涌第九一一章 亂長安(六)第2546章 一欲窺破萬物情第1464章 變局第2603章考驗,絕不忽悠第2449章作文以會友第五六五章 工藝當中的瓶頸第1536章 趕上來了第2388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五九二章 鮮卑的小心思第2750章 迴心回意回馬一槍第一零一章 基礎力學(感謝第一舵主龍蠖及衆多書友支持和厚愛)第3003章一個全新的條約第3315章 張溝子的小成長第四零三章 錢財堆出來的勝利第2014章減竈之策,追尋蹤跡第3081章刺第1967章貪腐之律,心理陰影第1005章 雨中兵馬第1085章 陰山祭祀風雲動第1399章 新與舊第1627章 天平的衍變第二八一章 進第二七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一一章 欲往何處第二一一章 京觀第2160章各逞謀略第九一五章 亂長安(十)第1543章 此時此刻第2558章欺上瞞下小招式第三六二章 良胡第一零八章 被打劫的龐統第1826章 擺在棋盤之上的棋子應對第1806章 無法明言之事第1996章常山突變,三方謀略第1197章 誰對誰錯誰能明白第六三五章 舊事件第1639章 陽光之下第2606章人設,簡單粗暴第2779章 夏侯蠻橫過關卡,關中游騎救王昶第1027章 熊孩子的成長史第1427章 戰場見真章第2476章對不對第3035章老一套之中的新一套第1396章 怒火第1306章 躍馬陰山第3103章 長見識第1188章 營寨水門的激戰第六一五章 警告!腦容量不足!第2443章背叛的大戲第2342章一張口可以噴多少人第1359章 絕望第2903章言行相顧,慎終猶始第2653章山川和人第2832章有路無路都是路第二零三章 十五歲的絕唱第2442章下手的對象第2308章留着和叛徒,喝酒和喝茶第1865章 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唯求小康第3161章 當渾然遇到渾水第1682章 謀算第2657章出身高低第九三九章 前進的轉折第2058章不合時宜,不合規矩第1435章 難得糊塗第三十四章 袁紹的野望第2734章 最小的傷口第1400章 山雨急(加更)第2162章人心四散第1763章 教化第3166章 人多不過就是多個飯桶第1759章 本源第1356章 僵持第2300章不多的選擇第1494章 誰中誰的計策第2798章 昔日功過難評說,今朝得失讚美詩第1316章 錯了第1749章 計中計的計中計第三零二章 誰之錯第2221章沒事有事第1094章 太原變故第2393章不甘?不甘!第2010章小勝大敗,小船大船第2053章兵戰危兇,當陽橋敗第2679章借來人頭用一用
第2680章成都風雷南中雨第2325章消亡的榮耀和野望第1341章 清野第2539章有人揚首有人低尋第2028章求真之後,當爲務實第1602章 蠢人勿鼓第1485章 楊德祖的嘆息第四零二章 被還原的陌刀陣第1649章 搶時間第1835章 別猜,猜就是真的第2530章有人目光短淺有人關注未來第3251章 民望第2005章漁陽城外,夏侯困張第1830章 何人做何事第3251章 民望第1109章 風涌第九一一章 亂長安(六)第2546章 一欲窺破萬物情第1464章 變局第2603章考驗,絕不忽悠第2449章作文以會友第五六五章 工藝當中的瓶頸第1536章 趕上來了第2388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五九二章 鮮卑的小心思第2750章 迴心回意回馬一槍第一零一章 基礎力學(感謝第一舵主龍蠖及衆多書友支持和厚愛)第3003章一個全新的條約第3315章 張溝子的小成長第四零三章 錢財堆出來的勝利第2014章減竈之策,追尋蹤跡第3081章刺第1967章貪腐之律,心理陰影第1005章 雨中兵馬第1085章 陰山祭祀風雲動第1399章 新與舊第1627章 天平的衍變第二八一章 進第二七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一一章 欲往何處第二一一章 京觀第2160章各逞謀略第九一五章 亂長安(十)第1543章 此時此刻第2558章欺上瞞下小招式第三六二章 良胡第一零八章 被打劫的龐統第1826章 擺在棋盤之上的棋子應對第1806章 無法明言之事第1996章常山突變,三方謀略第1197章 誰對誰錯誰能明白第六三五章 舊事件第1639章 陽光之下第2606章人設,簡單粗暴第2779章 夏侯蠻橫過關卡,關中游騎救王昶第1027章 熊孩子的成長史第1427章 戰場見真章第2476章對不對第3035章老一套之中的新一套第1396章 怒火第1306章 躍馬陰山第3103章 長見識第1188章 營寨水門的激戰第六一五章 警告!腦容量不足!第2443章背叛的大戲第2342章一張口可以噴多少人第1359章 絕望第2903章言行相顧,慎終猶始第2653章山川和人第2832章有路無路都是路第二零三章 十五歲的絕唱第2442章下手的對象第2308章留着和叛徒,喝酒和喝茶第1865章 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唯求小康第3161章 當渾然遇到渾水第1682章 謀算第2657章出身高低第九三九章 前進的轉折第2058章不合時宜,不合規矩第1435章 難得糊塗第三十四章 袁紹的野望第2734章 最小的傷口第1400章 山雨急(加更)第2162章人心四散第1763章 教化第3166章 人多不過就是多個飯桶第1759章 本源第1356章 僵持第2300章不多的選擇第1494章 誰中誰的計策第2798章 昔日功過難評說,今朝得失讚美詩第1316章 錯了第1749章 計中計的計中計第三零二章 誰之錯第2221章沒事有事第1094章 太原變故第2393章不甘?不甘!第2010章小勝大敗,小船大船第2053章兵戰危兇,當陽橋敗第2679章借來人頭用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