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0章 何人做何事

所有的孩子總是在小的時候盼望着早一天能夠長大,成爲大人的樣子,總是對於旁人所謂的『你還小』,十分的不滿意,然後表示着『我已經長大了』……

劉琮也是如此。

對於劉琮來說,今天無疑就是一個好日子。雖然說他現在的年齡,舉行冠禮確實早了一些,但是又有什麼關係?

只要自己冠禮結束,就正式的進入了成人的行列了!

劉琮很期待,但是劉琮所沒有想到的是,一些想象當中的期待,未必都是好事情……

冠禮從周朝開始,就非常的注重冠禮,認爲冠禮具備特殊的含義,特別是對於上層的貴族統治階層而言。周朝開始推行嫡長子繼承製,而若是碰上在位的王去世了,則由嫡長子繼任,無論其年歲長或幼,只不過若其尚未未成年,還沒有行冠禮,則不可親政,必須由所謂的『顧政大臣』輔助,或是太后垂簾。

像是周成王幼年繼武王之位,但是周公攝政直至其成年。嬴政十三歲即秦王位,也是直到二十二歲,“冠,帶劍”,方纔親政。

到了大漢,依舊非常注重冠禮。士族子弟稱爲冠禮,皇帝麼,則是又有了單獨的名詞,爲元服,並且一般在皇帝元服之時,還會同事大赦天下,減免稅賦,頗有些普天同慶的味道。

若是正兒八經的要按照禮儀要求,劉琮是要在自家的宗廟裡面舉行冠利的,不過麼,劉表雖然宣稱自己是魯恭王劉餘之後,但是畢竟那是西漢的老祖宗了,劉表也沒有在襄陽設立什麼魯恭王劉餘的靈位什麼的,所以麼,也就在自家府衙內舉行。

劉琮很激動,但是依舊努力的平穩着自己的情緒,讓自己不至於表現得小孩子氣太重,縱然齋戒了多日,精神卻很飽滿,甚至略微有那麼一點亢奮。

替劉琮主持冠禮的大賓麼,卻是孔融。

說來也巧,原本劉表想的是讓龐德公來做劉琮冠禮的大賓,可是一來龐德公以自身老邁,腿腳不便不良於行婉拒,另外一方面也恰巧孔融從許縣逃離之後,到荊州避禍,頓時一拍即合,兩情相悅……

孔融相貌自然不用多說,如今大袖飄飄,站在廳堂之中,看着一步步換換走來的劉琮,然後微微頷首,笑容溫和,全然沒有了當日在許縣之下惶惶,又或是哀哀的樣子,呈現出氣度非凡,一副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模樣,讓人看了,便覺得相當舒服可靠。

劉琮忍着小心臟亂跳,儘可能繃着一張小臉,然後按照禮儀一步步做着,敬天地,拜父母,然後拜到了孔融面前。

孔融將手從袖子裡抖出來,不能多抖,最多三下,要是超過了三下,那是業務相當不熟練,還要回家練,再從一旁的侍者跪奉上來的描金漆盤之中取了一頂緇布冠,幫劉琮系在了小腦袋上。

『令月吉日,始爾加冠,棄爾幼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孔融一邊幫忙將緇布冠的繫帶紮好,在劉琮下巴上打出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一邊朗聲而誦,聲音飽滿洪亮,低沉有力,很有磁性,甚至讓劉琮和周邊的人聽了,不由得都有些感動,熱淚幾近盈眶。

緇布冠,是象徵受冠禮之人即將涉入治理人事的事務,即擁有人治權。緇布冠爲上古流傳下來的禮制,所以冠禮首先加緇布冠,表示不忘本初。

隨後還要加皮弁,象徵將介入兵事,擁有兵權。

孔融拿起皮弁,往劉琮頭上貼皮,呃,加皮弁之冠,同時還幫劉琮加上了腰間的佩劍,只不過劉琮身形還是太小了一些,導致佩劍加上去都有些拉達到了地面……

算了,這個不重要。

孔融再次高聲誦讀冠禮致辭,衆人再一次熱淚盈眶。

這樣就結束了?

並沒有,還要貼,加第三層的頭冠,也就是最重要的爵弁。待上了爵弁,就代表了擁有祭祀的權利,而在家族宗法非常強勢的漢代,這也代表着擁有了最好的權柄,最高的權利。

戴上了爵弁之後,整個冠禮纔算是完整結束。

若是天子,還要再加一個袞冕,是四加之禮。

劉琮冠禮結束,衆人總算是一起喝彩起來。劉琮雖然勉強維持着平穩的表情,但是看得出來一把佩劍已經壓不住他飄飄然的心情了,幸好劉琮多少還有些殘留的理智,依照最後的流程向父母和大賓拜謝,也向觀禮的衆人拜謝,圓滿的完成了冠禮,然後蔡夫人終於是流下了盈眶許久的淚水……

按照習慣來說,在每項的典禮之後,必然就是吃喝,但是這一次,劉表並沒有立刻招呼着去吃酒宴,而是到了一旁的偏廳之中,坐下來商討關於最近發生的事情。

孔融和劉琮也列席其中。

劉琮原本自然是沒有資格參加這樣的會議的,但是既然舉行完了冠禮,也就可以了。雖然說自能使坐在劉表背後,什麼話都都不能說,然而能夠列席其中,已經讓劉琮很興奮了,差點坐都坐不安穩。

劉表也沒有多少心思照顧劉琮的情緒,他現在雖然外表看起來還算是不錯,但是實際上他的身體究竟怎樣,他心中最清楚,畢竟傷痛和精力,可以騙得了旁人,卻不能騙自己。

朱靈和張烈的事情,終究是一個麻煩,越早解決自然越好。

『文舉賢弟……』劉表沉吟了一下,轉頭看向了孔融,問道,『聽聞許縣之亂,文舉賢弟亦逢其時,不知究竟情況如何?』

之前衆人的意見,大部分劉表都聽過了,只有孔融是第一次參加,所以劉表也想聽一聽孔融的見解。

孔融坐在一側,笑呵呵的,結果聽聞了劉表的詢問,原本顯得溫潤如玉的面色,不知道爲什麼猛然間就像是凝固了一樣,然後眼睛睜大,微微的有些充血,嘴角扯動了兩下,似乎顯露了一絲的猙獰來,嚇了衆人一跳!

孔融也立刻察覺到了不對,但是表情又收不回來了,乾脆掩面悲慼而道:『陛下啊……一想到陛下如今……某,某宛如萬箭加身,痛徹心扉啊……』

衆人恍然,紛紛一邊勸慰,一邊稱讚孔融忠義。

劉表也是勸慰,孔融才緩緩的放下了袖子,擦了擦眼角,面容沉重的說道:『昔日忽亂,某正於城南舉辦文會……』孔融口才了得,徐徐而談,將當時的情形述說了一遍,當然,孔融肯定不說他參與了這一件事情,而是僅僅將他自己描述成爲了一個剛巧碰上這樣事情的倒黴蛋,被禍殃池魚的不幸者。

當述說到了王粲落入許縣護城河之中,朱靈和張烈並沒有救援的時候,孔融忍不住咬牙切齒的說道:『仲宣忠義可昭日月!爲保天子不惜自身!然如此忠義之人,被棄之如同陋帚!某至之時,朱張二人已然亡走,仲宣賢弟……嗚呼哀哉!痛之,惜之!』

至於孔融當時也不敢上前救這一點,孔融自然不會說的,因此說起來就像是他趕到的時候,王粲已經死了,朱靈和張烈毫無廉恥的拋棄了王粲,而許縣的荀彧又誤會孔融他和朱張二人有什麼聯繫,拒接孔融入城云云……

『原來如此……』劉表一時間也不知道要說什麼好。

『如此惡賊,若是荊州容之,豈不是上背天子,中違忠義,下失民心!』蒯越朗聲高呼道,『主公固有仁慈之心,然切莫得意了小人,卻害了君子啊!』

劉表沉吟不語。

蒯良看向了蔡瑁,然後轉向了劉表,說道:『正所謂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昣者,鮮矣。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昔日純臣石公,忍人情,全忠義,千古傳美名。如今陛下蒙塵,忠義遇難,乃天下之悲也!若吾等納污垢,容殘暴,則主公聲名何存,天下忠義何在?又至陛下於何處?請主公三思!』

一旁原本有些傾向於朱靈和張烈的龐季,以及另外幾個,一時間也說不出什麼反駁的話來,都紛紛沉默着。因爲這個事情,如果僅僅只是朱靈和張烈逃離豫州,並沒有如同孔融所說的那麼不堪,收容了甚至庇護了,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現在……

就像是後世的戰爭難民,收容和救助是屬於人道主義,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發現這個難民其實是個罪犯,犯有嚴重的罪行,那麼還按照普通難民來對待,未免就有些說不過去了。而在漢朝當下的觀念裡面,違背忠義,就是一個很嚴重的罪行。

這樣違背忠義的行爲也不被士族子弟接受認可,至少表面上是相當的排斥的。

劉表左右看了看,雙方各有支持,但是現在只剩下了一個聲音,中立派的蔡瑁等人也不說話,結果似乎漸漸的明朗了起來……

劉表最後下了決定,拒絕朱靈和張烈的借道,不允許二人進入荊州區域。

如果事情只是到這裡爲止,情況也不算是太差,畢竟劉表確實也沒有在斐潛之下跪舔的理由,更何況之前多少還有一些情分在,只是拒絕兩個校尉入境,其實也算不上什麼大問題,也說得過去,可是問題是總是有些有貪慾的人,然後看上了朱靈和張烈所帶的那些戰馬了。

張允,劉表的外甥。張允就覺得若是白白的放過了朱靈和張烈,豈不是太可惜了?要知道朱靈和張烈手下的戰馬,可是一頂一的雍涼戰馬,在荊州地面之上是有價無市,就算是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得到!

劉表的原本的意思麼,就是讓張允到前線傳遞一下意思,表示說因爲聽聞了許縣這個事件,然後對於朱靈和張烈的行徑表示譴責,最後拒絕其入境,以全忠義云云。這樣即便是後續斐潛追問起來,也說得過去,畢竟是朱靈和張烈,行爲不端在先。

如果說是真錯怪了朱靈和張烈,罪責也不是在劉表身上,不是說清楚『聽聞』了麼,那麼主要的鍋就是孔融的了。

可惜張允這幾天賭錢輸了不少,眼看着追債的冷嘲熱諷,又遇上了這樣一個差事,就忍不住犯了貪念,他覺得,既然不接受朱靈和張烈,那麼何不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幹掉這兩個人,然後不就可以獲取這些戰馬了麼?一匹戰馬最少三十萬錢,十匹就是三百萬,一百匹就是三千萬,然後朱靈和張烈帶了多少呢?到時候往上面送一些,然後自己留一些,再賣一些,這日子啊……

光這麼想一想,張允似乎嘴角就開始溼潤起來……

於是乎,等張允到了邊境上,見到了甘寧之後,嘴歪了歪,說出來的話就成了設計坑殺了朱靈和張烈,收攏其下兵卒戰馬!

『欲除朱張?』甘寧皺着眉。對於戰場上斬殺對手,甘寧覺得這沒有什麼好說的,生死看自家的本事和運道,但是設計坑殺,多少就讓甘寧心中有些不舒服。

張允眼一瞪,『此乃主公之令!甘將軍欲違令乎?!』

甘寧磨了磨牙,拱手說道:『末將不敢……只不過……朱張二人不離行伍,又怎能誘之?』

張允哈哈笑道:『某早有定策!可以甘將軍之名,邀朱張二人入城赴宴,內設刀斧,摔杯爲號,便直取之!』張允顯然覺得自己的主意很不錯,簡直就跟漢初之時的張良差不多,畢竟自己也是姓張,搞不好還得了張良的幾份遺智也說不準。

甘寧卻忍不住皺起了眉頭。以老子的名義邀請?那麼老子以後還出去怎麼見人?坑蒙拐騙的名頭豈不是要頂一輩子?『不若以張將軍名義,就說張將軍前來勞軍,特邀朱張二人赴宴,如此更顯自然,以免朱張二人見疑……』

張允想了想,『也行!就這樣罷!將軍速速準備,莫要誤了大事!』

甘寧拱了拱手,『末將……領命……』

第2051章悔不當初,重在當用第3344章 戾氣當中的戾氣是誰的戾氣第3365章 小小的甜頭,完美的計劃第1268章 你埋伏,我埋伏第3450章 優勢劣勢第1837章 來將請通名第五九二章 鮮卑的小心思第2367章突然的垮塌第九十一章 鹿山二老的啞謎第1888章爵位初探,登壇拜授第二四八章 中軍大帳之內的紛爭第1454章 攪局第2220章兩處皆難第2708章良莠難分道教人第三九七章 人頭飯糰第九五六章 戰場上的反擊第2699章錨定效用陳年怨第1851章 風雨來的時候絕對不會提前通知第2606章人設,簡單粗暴第2634章周氏價值第3442章 死中求活第四七零章 聲南擊北第2657章出身高低第3242章 城外蕭蕭北風起第九一三章 亂長安(八)第2436章民間的使節第3041章金印丹冊其實都是蘿蔔章第2905章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七七二章 南匈奴王庭第八十章 文若四德第1706章 猜想和情報第2422章伯仲第六三五章 舊事件第3130章 老兵不死第2211章日月星辰第2805章 各說各話江東兵,各走各路武陵蠻第1074章 復仇能獲得什麼第2666章生死考驗第3069章 獻玉的可憐人,砍了右腳砍左腳第2705章有進無退官場人第2060章流程大法,襄陽進退第2709章我思他思故有思第九五二章 想少的和想多的第1181章 相關和無關第2604章抉擇,要看自己第1266章 唯有一戰第1372章 跗骨第1262章 志不強者智不達第2283章有什麼和憑什麼第1660章 造謠者第3350章 抉擇當年第1834章 別問,問就是釣魚第3006章表面文章誰都會第1923章考場訣竅,驛館疑雲第八五五章 叩長安(二)第九一八章 戰長安(三)第三五五章 你是新來的吧第3269章 小禮物第一一四章 初平元年工作大會第3429章 令君使君第2029章江東流民,孫家伎倆第1518章 先手刺第2589章人來客往第一九一章 無功而返的曹操第2285章沒尾巴狗有尾巴第七一三章 進攻的節奏第1731章 額外的問題第1325章 人物第2315章吃虧和報復,想象和現實第1989章親情人情,着甲卸甲第1280章 東西南北湊齊了第六零五章 危機的降臨第1468章 千百年未變化的主題第二五八章 鄭揂的絕意第五八六章 耕田呃耕田第十一章 北邙山的故事第1748章 誰說誰信誰真假第二十四章 與曹操的第一次第2508章調一下第1407章 風雲動第2189章雪紛飛第1627章 天平的衍變第2849章交換第五六四章 對於漢弩的改進第1442章 北路局定第1834章 別問,問就是釣魚第1811章 性格使然第1869章 西京尚書,烏合之衆第五八八章 平陽戰略儲備第一四二章 袁術的佈局第2691章東西合審孔文舉第2943章舉頭望明月,低頭思陷阱第四七零章 聲南擊北第一四八章 困頓的武人第3066章不能想不能問,不能有遲疑第九一零章 亂長安(五)第3121章 一模一樣第1620章 真的和假的第2672章名利情仇皆爲由第2198章一起安排
第2051章悔不當初,重在當用第3344章 戾氣當中的戾氣是誰的戾氣第3365章 小小的甜頭,完美的計劃第1268章 你埋伏,我埋伏第3450章 優勢劣勢第1837章 來將請通名第五九二章 鮮卑的小心思第2367章突然的垮塌第九十一章 鹿山二老的啞謎第1888章爵位初探,登壇拜授第二四八章 中軍大帳之內的紛爭第1454章 攪局第2220章兩處皆難第2708章良莠難分道教人第三九七章 人頭飯糰第九五六章 戰場上的反擊第2699章錨定效用陳年怨第1851章 風雨來的時候絕對不會提前通知第2606章人設,簡單粗暴第2634章周氏價值第3442章 死中求活第四七零章 聲南擊北第2657章出身高低第3242章 城外蕭蕭北風起第九一三章 亂長安(八)第2436章民間的使節第3041章金印丹冊其實都是蘿蔔章第2905章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七七二章 南匈奴王庭第八十章 文若四德第1706章 猜想和情報第2422章伯仲第六三五章 舊事件第3130章 老兵不死第2211章日月星辰第2805章 各說各話江東兵,各走各路武陵蠻第1074章 復仇能獲得什麼第2666章生死考驗第3069章 獻玉的可憐人,砍了右腳砍左腳第2705章有進無退官場人第2060章流程大法,襄陽進退第2709章我思他思故有思第九五二章 想少的和想多的第1181章 相關和無關第2604章抉擇,要看自己第1266章 唯有一戰第1372章 跗骨第1262章 志不強者智不達第2283章有什麼和憑什麼第1660章 造謠者第3350章 抉擇當年第1834章 別問,問就是釣魚第3006章表面文章誰都會第1923章考場訣竅,驛館疑雲第八五五章 叩長安(二)第九一八章 戰長安(三)第三五五章 你是新來的吧第3269章 小禮物第一一四章 初平元年工作大會第3429章 令君使君第2029章江東流民,孫家伎倆第1518章 先手刺第2589章人來客往第一九一章 無功而返的曹操第2285章沒尾巴狗有尾巴第七一三章 進攻的節奏第1731章 額外的問題第1325章 人物第2315章吃虧和報復,想象和現實第1989章親情人情,着甲卸甲第1280章 東西南北湊齊了第六零五章 危機的降臨第1468章 千百年未變化的主題第二五八章 鄭揂的絕意第五八六章 耕田呃耕田第十一章 北邙山的故事第1748章 誰說誰信誰真假第二十四章 與曹操的第一次第2508章調一下第1407章 風雲動第2189章雪紛飛第1627章 天平的衍變第2849章交換第五六四章 對於漢弩的改進第1442章 北路局定第1834章 別問,問就是釣魚第1811章 性格使然第1869章 西京尚書,烏合之衆第五八八章 平陽戰略儲備第一四二章 袁術的佈局第2691章東西合審孔文舉第2943章舉頭望明月,低頭思陷阱第四七零章 聲南擊北第一四八章 困頓的武人第3066章不能想不能問,不能有遲疑第九一零章 亂長安(五)第3121章 一模一樣第1620章 真的和假的第2672章名利情仇皆爲由第2198章一起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