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1章 你生活的我生活的他生活

太興九年的這個春天,寒冷得讓人難以置信。

已經是三月份了,可天空陰沉,厚厚的雲層像是一塊沉重的鉛板,壓得人心頭喘不過氣來。

春天的風,原本應該是溫柔的,可是現在依舊是寒風凜冽,刺骨入髓,彷彿連流動的血都可以凍結了。草木凋零,之前綠意盎然的春天消失不見,只剩下此刻的一片凋敝狀態,毫無生機。

街道上,行人稀少,偶爾有幾個匆匆趕路的旅人,也都裹緊了身上的衣袍,縮着脖子,抵擋着寒風的侵襲。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和無奈,彷彿這寒冷的天氣也映襯着他們內心的淒涼。

遠處的田野上,農夫努力的拿着鋤頭和硬結的土地對抗,眼中滿是絕望和迷茫。他們多少意識到,這場倒春寒不僅會摧毀了他們的收成,更可能讓他們的生活陷入絕境。

天空中,偶爾有幾隻孤鳥飛過,發出淒厲的叫聲,彷彿在訴說着這世間的苦難與無奈。

春耕被嚴重的拖延了。

冀州豫州之地,原本是華夏最爲適合耕作的土地,也是耕田數量最多,相對最爲集中的區域,在這一片土地上,因爲農業的繁榮,也孕育了大量的人口,一度是產生出整個大漢十之八九的農業價值。

原本對於農夫來說,青黃不接的時間就已經是夠難熬的了,現在又加上了大自然的惡意,這對於平常時日就是掙扎在溫飽線上的農夫家庭來說,無異於就是未來的忍飢挨餓,亦或是……

家破人亡。

可是在面對如此威脅的時候,農夫依舊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

嗯,其實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做,他們在幹活。

農夫在面對自己的災難,恐怖的未來的措施,就是幹活。

非常,非常,非常多的活。

漢代的農活的艱難,是超出後世人的想象能力的。

在後世之中,經常有華中平原機械化收割,大規模種植的景象,讓人心曠神怡,體會到國力的強盛,百姓的安康。可如果將其中的機械和鐵器拿掉,百姓只剩下了簡單的木質,或是少量的鐵質工具,卻依舊要耕作如此廣闊的田畝的時候,就無論如何都不是一件令人感覺到舒適的事情了。

在潁川之地,這一片原本是屬於東漢帝王起家的土地上,結束了一天的勞作的民夫一家,疲憊不堪的坐……或是叫做癱在田邊的泥壟上,滿頭大汗,衣服溼透,雙眼無神,半張嘴巴使勁喘氣,手耙丟在一旁,雙手雙腳一個勁地抖動。

三個人的手腳,都在相當有節奏地抖動。

一個年老的,是父親。

兩個年輕的,是兄弟。

因爲他們這麼一整天,都是在重複着這個相當有節奏的動作。

耙一下……再耙一下……然後挪一步……

接着耙一下……再耙一下……然後再挪一步……

這就是一天下來他們所有的動作。

沒有飲料,沒有零食,沒有休息,沒有歡笑。

沒有所謂的生活都這麼苦了,還不能躺倒下來爽一爽。

也沒有老子花錢不是來受着這份罪的憤怒,因爲他們確實沒有錢,一點錢都沒有,他們連耕作的種子的錢,都是借的。

青苗貸。

在北宋施行青苗法之前,其實華夏封建王朝之中,就已經大規模的有這種貸款了,之所以王安石搞青苗法之所以沒有成功,在諸多所謂可以擺在臺上說明的理由之外,還有兩條陰影之下的由頭,一條自然是因爲利益,而另外一條,則是長久以來的『天授君權』。

封建王朝之中,百姓遇到無法抵抗的災害和痛苦的時候,都會哭嚎的『老天爺』,實際上不是真的指代天神天帝,而是封建王朝的政府朝堂。

在百姓心中,這些封建王朝的政府朝堂,原本是應該代表了他們最根本最基礎的權益的,不應該爲了利益而施行青苗法,畢竟民夫已經要承擔賦稅了,還要在賦稅之外還要承擔額外的貸款,但是實際上這種希望只是一個美麗的謊言,就像是後世資本主義國家當中的憲法表示自由平等一樣,冷冰冰的沒有多少溫度。

宛如當下的倒春寒。

原本應該忙於春耕的農民們,因這突如其來的寒冷而束手無策。

土地凍得堅硬如鐵,犁鏵難以下地,種子無法播種。

即便是那些已經播下的種子,也在寒冷之中難以生長,長出來的也被凍死在田間。

農夫能做什麼?

他們只能是拼了命再將田畝翻耕一遍,忍着眼淚將被凍死的苗重新埋到土地下,似乎這樣就能掩埋悲傷,迎來希望。

一家老小的希望。

說起來他們是幸運的,因爲在潁川這一片的土地上,戰亂持續的時間並不算太長,並且因爲曹操中期的核心重點放在了許縣一帶,所以周邊的農業區域則是得到了第一時間的恢復。所以這裡的農夫,相對於其他地區的百姓來說,在兵災人禍上,遭受的損失會相對少一些。

更重要的是,他們家有三個勞動力。

一大,兩小。

如果按照後世的年歲來算,兩個半大小子,一個應該還在高中,一個頂多初中,可是按照大漢的標準,他們已經是『丁』。

所以他們家裡面的女人,還可以在家裡照顧,否則就想要像是隔壁田畝的那樣……

隔壁田畝的農夫依舊還在耕地。

寒風之中,那隔壁農夫只是在腰間纏繞着一卷已經看不出本來顏色的布料。布料上都是破洞,看起來原本應該是一件短衫,後來因爲實在補不了了,便是被當成了當下用來遮羞的兜襠布。

他的身軀裸露在風中,身上的肋骨一條條的清晰可見,喘着粗氣,腿腳都在顫抖,可依舊還在奮力的耕田,身上臉上,四肢上都是沾滿了大大小小的泥巴。

一名婦人跟在那農夫的身後,穿着一件打了至少有十幾個補丁的短襦,手中拿着一根木鍬,正在將男人翻起的地二次加工。

她光腳着地,雙腳長滿了老繭和瘡口。

田地的一頭,一個大孩子正抱着一個小孩子,正在呆滯的望着他的父母。

小孩子白天還在哭鬧,可是很快就精疲力盡的了。

哭泣,抑鬱,咒罵,埋怨,都是需要一定體力的,累到了極致的時候,什麼情緒都不會有,只剩下了麻木。

『我們家還好……還好……』

坐在泥壟上的老一些的農夫嘀咕了半句,也似乎從隔壁田畝的農夫身上得到了一絲慰藉。他站起身來,收拾好工具,穿上了短袍,『走了,回家。』

兩個半大小子也迴應了一聲,站起身,抖了抖身上的泥土。他們沒有外袍,只有短襦。外袍是一家之主纔有資格穿的。

然後三個人,在沉默中,拖着疲憊的步伐,在夕陽之中,往家中而去。

旁人的痛苦,未必能使得自己快樂,但是至少可以讓自己知道,自己還沒有旁人的那麼痛苦。

田間的小路很難走。

因爲爲了騰出更多的土地來種植莊稼,所以莊園內的田埂,都是儘可能的狹小。

老農夫在前面走,小的農夫在後面跟,不僅是步伐一致,就連扛着農具的彎腰駝背的影子,都是相似。

他們的家並不是在田畝附近。

因爲他們的田不是他們家的,他們只是佃戶,因此他們需要走過一段相當長的平地,穿過兩座獨木小橋,然後再翻過一座小丘陵,才能看見他們的家。

他們每天都需要將至少一個時辰的時間花在走路上。

從勞作的場所,到休息的家。

每日如此。

他們耕作的土地是莊園主的,他們家的房子的土地同樣也是莊園主的。

因此莊園主是絕對不會允許他們在田地邊上搭建房子,即便是隻是簡單的棚子也不允許,因爲那就等同於侵佔了他們的生產資料,就像是後世的公司決不允許員工居住在公司裡面一樣。雖然嘴上喊着讓員工以公司爲家,實際上只是要讓員工流血流汗又流淚而已,要是真有傻子員工將公司當成是自己家一樣的隨便,資本家就會讓員工知道什麼才叫做自由皿煮的鐵拳。

他們的家在一條小溪邊上,周邊是碎石岩石,不適宜耕作,所以才成爲了這些佃戶的聚集地。

周邊的環境,是最爲原始,最脫離文明的狀態,連棚屋上的青苔都可以證明這一點。如此情景,想必就會有不少後世厭倦了城市快節奏生活的人羨慕不已……

住在佃戶周邊的,同樣也是佃戶。

甚至是連佃戶都不如的流民。

佃戶還有一兩間的棚屋,流民便是連棚屋都沒有的地窩子。

在地下挖出一個坑來,然後再用幾根木棍在地坑上撐出一小塊的空間,便是這些流民的落腳之處了。這樣的地窩子,自然無一例外的破破爛爛,看起來搖搖欲墜,似乎一場大風吹來,就可以將這些流民直接掩埋在了挖出來的土坑之中。

所以有時候看起來這些流民的地窩子,更像是他們給自己挖的墳地。

只不過,就算是這些流民真的死了,他們也無法擁有他們親手挖出來的地坑。他們大多數都會被擡走,焚燒,成爲一把灰,這樣就不會過多的侵佔莊園主的土地了。

在經過這些地窩子的時候,農夫老少三人目不斜視,昂首挺胸。

而地窩子裡面往往會有一些羨慕,或是渴望的眼神投射而來……

其實不管是農夫三人,還是地窩子裡面的人,都沒有意識到,爲什麼莊園那麼大,可是那個平日裡面滿口都是仁義道德真善美的莊園主,爲什麼會特意將佃戶和流民放在一起。

經過這些地窩子再往前面走一點,纔會陸陸續續的出現一些棚屋。

這就是佃戶的居住區域。

佃戶的房子,至少看起來像是個房子。儘管大部分還是由石頭,黃泥,原木及蓬草構建的,卻也看得出大部分都經過了一番精心的收拾,有些房屋上還有一點草木色明顯比較淺的新木修補的痕跡。

房屋周邊的人也多多少少衣着趨於正常,大多數穿有木屐和草鞋,頭上和臉上也看能看出偶爾清洗的痕跡。

如果是平常時日,這些人大抵上是會相互招呼一聲的,可是在如今這樣的詭異反常的氣候裡,似乎誰也沒有了打招呼的心思,相互沉默的,甚至麻木的看了一眼,便是各自低着頭忙着自己的事情。

原本在地窩子區域挺直起來的腰桿,不知不覺當中又重新佝僂了下來。

他們的家到了。

這座建築底下砌着一些大小不一的石塊,以漿土填塞縫隙,上面搭建着一根橫樑,沒有瓦片,鋪墊的是經過挑選出來的捆紮而成的一束束的乾草。建築物並不高,甚至房門都需要彎着腰才能進去,但是相比較於之前的地窩子來說,已經是極好了。

房屋的中間是火塘。

按照往常的習慣來說,當農夫三人回到家的時候,在家裡的女主人也差不多將飯菜煮好了,趁着天色還有些光亮的時候收拾整理一下,在夜晚來臨的時候就休息。

可是今天,在火塘邊上的女主人似乎還沒有煮好飯……

『出了什麼事?』

男主人問道。

女主人看了看一旁的兩個孩子。

男主人轉身讓兩個半大小子去周邊打水劈柴。

等兩個半大小子走出了房屋,女主人才說道:『隔壁老王家的來了……說是要借些糧食……』

男主人立刻緊張起來,『什麼?你沒借他們吧?』

老王是多年的鄰居,也是老交情了,按照平常來說,借一口糧食沒什麼問題,可現在……

不是平常。

『沒……周邊的野菜都採光了,我走了很遠很遠才採了這些……不敢借……』女主人沉默了片刻,然後說道,『聽說糧價……又漲了……』

女主人沒說隔壁老王家的那口子來借糧食的時候悽慘的模樣。

那宛如行屍走肉一般的樣子,讓女主人想起來依舊不寒而慄。

男主人沉默着,在火塘邊上坐了下來,看着鍋內的野菜和少得可憐的米,半響才嘆了口氣,『不是我們心狠……是老王要是熬不過去,他家就完了……我們上次借了一次,已經算是盡了情誼本分,再借……我們家……』

糧食的價格上漲了,這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從來就不是什麼好事。

雖然他們是生產糧食的人,可是他們並不能享受糧食上漲所帶來的利益,反而要因爲更加沉重的生活負擔而越發的貧困。就像是後世的建築工人一樣,房價的利潤永遠沒有輪不到那些摸泥打灰砌磚的工人頭上,即便是他們建造了上萬間的房子,也沒有一間是他們的。因爲房價過高而導致的生活成本上升,倒是一點都不會遲到,不會缺席。

倒春寒不僅是使得田野裡面的莊禾遭受了嚴重的災害,也同樣使得在野外草木也同樣受災,原本可以用來作爲春天補充食物的野菜,也非常的稀少,這使得很多貧苦百姓原本就搖搖欲墜的生活,遭受了沉重的一擊。

同時,因爲倒春寒的原因,天氣乍暖還寒,也使得很多原本就沒有多少禦寒衣物的農夫生病。

冬季裡面,因爲不需要去天地耕作,所以即便是寒冷,抗一抗也是可以抗過去的,可是春天到了,田畝就必須翻耕,否則全家老小一年吃什麼穿什麼?可誰又能想到這個該死的氣候忽然會變了臉?

勞作一天,必然是一身汗,然後冷風一吹……

有的人扛住了,有些人扛不住。

在大漢當下,可沒有什麼特效藥。寒冷的天氣還導致了許多疾病的爆發。由於缺乏足夠的禦寒衣物和取暖設施,許多人患上了風寒、咳嗽等疾病。醫療條件的落後使得這些疾病難以得到有效治療,也進一步加劇了恐慌……

就像是隔壁老王。

『前兩天,爲了治病……老王他們把二丫賣了……』女主人的聲音低低的,『我原本還想要給大兒說個親……』

一旦遇到天災人禍,買賣人口的販子便是特別的服務周到,甚至可以上門驗貨,絕對不會讓賣方感覺到一點的不方便,當面給錢,絕不拖欠。

可即便是如此,賣了孩子的錢,依舊買不了多少糧食。

男主人的聲音也是悶悶的,『……都是命啊……說這些幹什麼?煮好了吧?讓大兒二兒回來吧,早點吃完,早點休息,明天還要整地……』

被叫回來的兩個半大小子,似乎也是知道了一些什麼,完全沒有屬於青少年人的活潑好動,而是像他們的父母一樣沉默着,分食了鍋內並不多的野菜米湯,便是默默的躺倒休息。

半夜時分,或許是黎明之前,忽然一陣悲愴的哭喊聲打破了沉寂。

悲傷的聲音一點都不好聽,也沒有所謂杜鵑啼血的委婉,只有痛苦到了極致的哀嚎。

一家人都被驚醒了,然後男主人起身,出了門去,然後很快的又回來了,

『老王死了……』

一家人,有些驚訝,又有些意料之中。

『不是……』男主人嘴脣哆嗦了一下,過了片刻,才低聲說道:『不是病走的……是,是老王……他自殺了……』

『爲……』小兒子似乎是想要問爲什麼,可是話纔剛出口,便是明白了過來,便是將後面的字都吞了下去。

自殺死的,就不算是病死,也就不會觸發莊園主的疫病警報。

『來吧,能搭把手就幫搭把手,趕在天亮前……』

男主人說着,然後轉頭出去了。

他們只能在天亮前幫忙。

因爲在天亮之後,男人就必須去自家的田地裡面耕作勞碌了,女人就必須去野外採集野菜了……

窮人,是沒有資格生病的,只有活和死。

他們甚至連多悲傷一刻的權利都沒有。

只能掙扎着活着,亦或是默默的死去。

第1955章窘迫幽州,遺留問題第1789章 小菜,大菜第三四五章 到底是誰的鍋第一三三章 師兄的弟子第四九二章 漢代月光族(起點首發)第2443章背叛的大戲第1655章 舊策略第1371章 狄道第1882章宗廟祭祀,思維跳躍第3122章 給個痛快第2369章貪婪的代價第3315章 張溝子的小成長第1744章 第一天第2850章傷亡第三五三章 窮弊之因第2050章重創水師,飛熊二哈第2246章混亂的根源,生死的瘋狂第三六一章 越打越窮是個問題第一二六章 新人原是舊識第九五二章 想少的和想多的第2440章合適的策略第1339章 仲秋第1386章 凳子第四一零章 打了小的才能出來老的第一四一章 分量十足的新春大禮包第2289章上善若水,下流也若水。第四三六章 拖延第1171章 否極泰來第三八四章 各自的思量第1339章 仲秋第1392章 白雀第2896章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第六八六章 濫竽充數第2740章 意難平第三零四章 祥瑞第1223章 臨晉城下的豐碑第3449章 彍弩發機第3045章新邸報的老議題第三三六章 在光復上郡的大旗之下第3107章 老收穫第3460章 僞報第3165章 天意不過就是多個藉口(加更)第2733章 最初的接戰第1817章 毫不意外的意外變化第1000章 陰山暴亂第1030章 鮮卑的大計劃第1493章 誰是誰的獵物第九八九章 關鍵的方向第3463章 前後第1554章 川中一戰第1376章 解疑(加更)第八五八章 叩長安(五)第一一六章 龐統的辦法第七二二章 有人搞事情第1827章 讓人無言的事實最爲無奈第九二三章 戰長安(八)第1533章 劍閣之令第2125章無恙和有恙第2301章一碗雕胡第2387章立言傳千古第1552章 聲北擊南第2740章 意難平第3263章 要有困難就是說大家團結第1703章 信仰和刀槍第1031章 戰場的小心思第1894章參律直尹,遴選參試第2326章主動或是被動的形勢第1430章 進退維谷(加更)第六六八章 武裝遊行第八七八章 不速之客(三)第2033章軍心浮動,掩藏行蹤第1296章 商貿與農桑第1616章 一粒餌的事情第八五六章 叩長安(三)第3219章 你想要的我想要的他想要的第3083章 貧第1009章 心有憂慮第3313章 暗潮涌動,兩句一字第3468章 各人志向第一三四章 蒯家的妥協第1905章講武堂演,不敗即勝第1100章 辟穀第三零零章 統籌學第1733章 經傳的分離第四四六章 眼看他人高樓起第2084章相互試探,相互摸底第1479章 斐子淵的客人第四八五章 基層的改良(月票欠賬1/17)第1506章 被征服的第1746章 意料和意料之外第三五零章 開場秀第3198章 寒素清白濁如泥第八十七章 救人第1476章 袁公路的愧疚第1748章 誰說誰信誰真假第1512章 兩面性第1280章 東西南北湊齊了第2618章見面,各自爲謀第1555章 退無可退第2168章競聘上崗
第1955章窘迫幽州,遺留問題第1789章 小菜,大菜第三四五章 到底是誰的鍋第一三三章 師兄的弟子第四九二章 漢代月光族(起點首發)第2443章背叛的大戲第1655章 舊策略第1371章 狄道第1882章宗廟祭祀,思維跳躍第3122章 給個痛快第2369章貪婪的代價第3315章 張溝子的小成長第1744章 第一天第2850章傷亡第三五三章 窮弊之因第2050章重創水師,飛熊二哈第2246章混亂的根源,生死的瘋狂第三六一章 越打越窮是個問題第一二六章 新人原是舊識第九五二章 想少的和想多的第2440章合適的策略第1339章 仲秋第1386章 凳子第四一零章 打了小的才能出來老的第一四一章 分量十足的新春大禮包第2289章上善若水,下流也若水。第四三六章 拖延第1171章 否極泰來第三八四章 各自的思量第1339章 仲秋第1392章 白雀第2896章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第六八六章 濫竽充數第2740章 意難平第三零四章 祥瑞第1223章 臨晉城下的豐碑第3449章 彍弩發機第3045章新邸報的老議題第三三六章 在光復上郡的大旗之下第3107章 老收穫第3460章 僞報第3165章 天意不過就是多個藉口(加更)第2733章 最初的接戰第1817章 毫不意外的意外變化第1000章 陰山暴亂第1030章 鮮卑的大計劃第1493章 誰是誰的獵物第九八九章 關鍵的方向第3463章 前後第1554章 川中一戰第1376章 解疑(加更)第八五八章 叩長安(五)第一一六章 龐統的辦法第七二二章 有人搞事情第1827章 讓人無言的事實最爲無奈第九二三章 戰長安(八)第1533章 劍閣之令第2125章無恙和有恙第2301章一碗雕胡第2387章立言傳千古第1552章 聲北擊南第2740章 意難平第3263章 要有困難就是說大家團結第1703章 信仰和刀槍第1031章 戰場的小心思第1894章參律直尹,遴選參試第2326章主動或是被動的形勢第1430章 進退維谷(加更)第六六八章 武裝遊行第八七八章 不速之客(三)第2033章軍心浮動,掩藏行蹤第1296章 商貿與農桑第1616章 一粒餌的事情第八五六章 叩長安(三)第3219章 你想要的我想要的他想要的第3083章 貧第1009章 心有憂慮第3313章 暗潮涌動,兩句一字第3468章 各人志向第一三四章 蒯家的妥協第1905章講武堂演,不敗即勝第1100章 辟穀第三零零章 統籌學第1733章 經傳的分離第四四六章 眼看他人高樓起第2084章相互試探,相互摸底第1479章 斐子淵的客人第四八五章 基層的改良(月票欠賬1/17)第1506章 被征服的第1746章 意料和意料之外第三五零章 開場秀第3198章 寒素清白濁如泥第八十七章 救人第1476章 袁公路的愧疚第1748章 誰說誰信誰真假第1512章 兩面性第1280章 東西南北湊齊了第2618章見面,各自爲謀第1555章 退無可退第2168章競聘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