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八章 叩長安(五)

這一條原本是寬闊上百步的道路,而且鼎盛時期甚至有人在專門的維護,道路中間鋪有木板便利於驛站之間的快馬傳遞。在秦朝精細的工匠制度之下,甚至是每一塊木板之間的位置,都剛剛好是馬匹四蹄落下的距離。

但是這樣精細且偉大的工程,也伴隨着秦朝在歷史的長河當中灰飛煙滅。

如今這一條秦朝直道,已經是被損毀的七七八八,還有的路口爲了防禦在恆帝、靈帝不斷南下侵擾的胡人,不惜將其挖斷,形成了深深的溝塹……

三輔之地的人現在太多了。

多到可怕的程度。

李儒當初將河南尹的人一股腦的全部趕到了三輔,還沒開展開安撫安置工作,就猛地遭受到了劇烈的通貨膨脹,導致很多措施一時之間全部熔斷,讓這些普通的民衆徹底的淪爲了難民。

長安這座古城,已經不再是庇護大漢子民的場所,而是成爲了一個災難的發生地,爲了讓朝野之中的達官貴人們不受到難民的印象,城門校尉加強了臨檢,沒有長安的過所的人一律不得入長安城,使得許多從河南尹來的百姓流落到城外。

稍微機靈一些的,便趁着人少些的時候,就開始在山間搭建草棚,又或是在背風的陽面挖個地窩子,作爲落腳的地方,然後纔想着做些什麼營生活下去,而那些後來的,長安周邊但凡是好一些的地面都沒有了,便只能被迫的越走越遠,一部分從斜谷入了川,一部分往西北向河西走廊而去,另外一部分則是沿着秦直道一路北上……

“往北走!往北!”

“大夥兒都往北走!加把力氣,再堅持一下,到了地頭就好了!”

一大羣衣衫襤褸的難民相互攙扶着,向北方蹣跚而行,他們不知道他們的未來會怎樣,也不知道明天的太陽他們還能不能看到,只是聽聞北面有個什麼官,願意收留他們,會給他們田地,會讓他們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因此他們就相互結伴,拉扯着一路北上。

走着走着,幾個年長體弱的人就有些體力不支了,踉蹌的斜斜依着道路旁已經被剝光了樹皮枯死了的樹幹坐下,笑着對着自己家人說道:“……你們往前,都往前走……我就歇一會,就歇一會就會趕上你們的……”

說完了就推着身邊的半大小子,催促他趕快跟上難民的大部隊,然後就這樣笑着向他揮手,然後就這樣盯着那個熟悉的身影慢慢的在視野當中消失,然後就這樣緩緩的擡起頭,看着已經沒有了半點樹葉的枯萎枝幹,最後看了一眼大漢的天空,然後就這樣的閉上了眼……

********************

“中郎!”徐庶聽完了斐潛的話,不由得大吃了一驚,說道,“這……若真的這樣做,要花費多少糧草啊!”

從雕陰開始,每隔五十里路建一個小營地,派遣三個什長率部駐守,就這樣一直連到陰山去!這簡直就是一個無底洞啊!

不是不體恤百姓,也不是徐庶鐵石心腸,而是斐潛這裡纔剛剛進行完一次大規模的戰役,一方面要補充兵卒,一方面還要持續生產,哪能將儲備的糧草全部都填到這個坑裡?

大漢之前也有朝廷實行賑災什麼的,也有下撥天量一般的糧草,但是那麼大量的糧草,還是不夠,況且就斐潛現在手中的糧草,又怎麼夠用?

那一次賑災救助難民沒有屍橫遍野?

那一次流民沒有作亂的賊人?

這些流民萬一不受控制,半途作亂起來,那不就是引火燒身麼?

但是關於這個問題,斐潛卻已經是考慮了很久了,這也是他之所以親自來雕陰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因爲包括徐庶在內,甚至是漢代絕大多數的人,對於難民的認知和處理這個問題上,就算斐潛也只是個半桶水的,但是依舊強上了許多。

“元直,何爲流民?”

“管子四時曰,北政第五,‘禁遷徙,止流民,圉分異’,故而因災亡於地者,稱之流民。”徐庶回答道。

斐潛點點頭,然後又問:“有漢以來,遇流民時,多半如何處置?”

徐庶略略想了一下,說道:“延熹九年,青徐炎旱,五穀損傷,民物流遷……冀豫立寨於界,收攏流民,多半遣返,亦多有入山爲賊着……”

其實在漢代,流民問題不是一次兩次,而是很多次了,並且因爲漢代的生產力還是比較的低下,一旦滾起雪球來十分的可怕,有時候相互影響,導致一整片區域生產生活結構完全被破壞,使得大規模的人口成爲了流民。

而漢代的朝廷和地方性的各郡政府,對待流民的方式基本上都是採取限制、鎮壓和遣返,用郡兵來進行控制與安撫,好一點的就是入籍新地,中間一些的就是以工代賑,用修城池設郡縣等措施來安置流民;而最差的就是不管不顧的強令其返回故鄉……

因此每次發生流民的時候,人口的死亡、淪爲奴婢、被收爲兵、入居山林或者是最終變成山賊,則是大多數流民的結局。

“爲何山賊多能活?而流民不能活?”斐潛忽然問道。

“這個……”徐庶沒想到斐潛會突然問道這個問題,下意識的就說道,“山賊多行劫掠,這個,嗯……”話一說出來,徐庶就感覺到了有些不對,便皺起眉頭,思索了起來。

斐潛也不催促,便是讓徐庶自己去想。

賊兵是劫掠沒有錯,但是像方纔徐庶所說的延熹九年青徐炎旱之事,都同樣是乾旱地區,到處都是沒有了穀物糧食,就連當地許多士族都被迫流浪,進山爲賊的人又去哪裡劫掠?

吃人?

流民和山賊都一樣,這種事情難免,都有做。不過面對同樣的惡劣的環境,爲何集羣成爲山賊的那些人,最終大都能夠掙扎着活了下來,而那些流民卻往往是百不存一?

“……流民無序,而山賊……有統領之人……”片刻之後,徐庶便得出了一個比較接近正確的答案。

斐潛點點頭,說道:“除此之外,還需工具……授之以漁,方能長久……”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算是山賊,在沒有劫掠的時候,還是有組織的進行着生活生產,並且會將剩餘的部分物資逐漸的積攢下來,這樣就能保證了大多數生命的延續。而對於流民而言,走一路吃一路,手裡什麼都沒有,一旦有什麼東西拿到手就恨不得全部吃下去,幾泡屎尿一拉,然後就全沒了,始終面對着飢餓。

所以對付流民,光靠收攏鎮壓,或者什麼以工代賑,都是治標不治本,這樣的處理方式都需要大量的糧草,也會帶給聚集地極大的民政壓力,而最省力的方式,則是在最初的安撫之後,立刻組織起流民恢復自救,疏散開來,重新建立起生產生活的模式,有了今天的吃的,還知道明天要去哪裡去,去做什麼就可以有吃的,人心自然就安定下來,這樣也就能最大限度的保證秩序的建立和人員的存活。

從雕陰往陰山,沿途有洛水等河流,自然是有魚有蝦有貝類,周邊的山丘之上也是大片的林子,野果鳥獸也肯定不缺。

退一步來說,就算是抓不到活物,如今春時已至,萬物生長,這一路原本人煙稀少,植物都是隨意瘋長,因此這些植物的芽苗也有不少可以採集食用,因此只要斐潛供應了他們生產生活的工具,告訴他們前進的目標,這些習慣了苦難的百姓,看見了未來的希望,自然就會掙扎着想盡辦法去活下去。

而斐潛他們需要做的事情,僅僅就是最開始的時候拿出一些糧草來,安撫平定並且將他們從一盤散沙,重新組織成爲生產的小隊伍而已……

其實在歷史上,斐潛知道,就算是沒有他進行組織,長安的這些民衆,爲了躲避兵災,逃去荊襄的,遠逃西域的,南下巴蜀的,都有,甚至有的還到了交州,比起那種千山萬水的跋涉,從雕陰到陰山這幾百里路又能算得了什麼?

第3293章 桌案上的杯具第1905章講武堂演,不敗即勝第1502章 誰咳誰的丹第六八九章 未雨綢繆第七八六章 勝利真實含義第1558章 生死立判(加更)第2959章相看兩相厭,將相兩不和第3198章 寒素清白濁如泥第七五二章 時隔多年的老友第2102章孔明你是瘋了麼第1905章講武堂演,不敗即勝第2508章調一下第1807章 剎車失靈第二五六章 函谷關第六七三章 準備該準備了第九五四章 戰場上的關鍵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2209章堂堂正正第七一二章 進攻的前奏第1941章且將夢想,換了酒錢第3225章 一個註定產生的背叛第2752章 知人用人測人忠誠第1838章 落子請應對第三八六章 仁德君子第2503章進一步(加更)第2973章當年一首歌第四四八章 君臣對第1407章 風雲動第1272章 正是天涼好個秋第2351章智慧侷限性第五零九章 長安長安第2006章鮮卑作亂,各有所失第1373章 吞天第四九零章 防不勝防第1100章 辟穀第九六一章 戰場上的煙塵第2863章兩相疑第2075章互相傷害,相互欺瞞第五零七章 天下大亂的開端第1461章 僵局第1436章 各家之經第一一二章 跑斷腿的謁禮侍者第1356章 僵持第1431章 破朔迷離第1179章 戰爭的迷霧第1723章 戰爭模式第七八七章 骨都候的末日第2386章賢弟明白否第八五三章 風雅頌(六)第一五六章 老朋友新旅程第八七九章 不速之客(四)第1622章 大雪崩第四六八章 聲東擊西第1732章 青龍寺大論第1534章 漢水之敵第2633章設局,究竟是什麼局第1193章 永不停息消耗戰第2078章盤內盤外,謀略策劃第三六五章 馬踏聲聲碎山谷第六五七章 黑山的出路第1786章 打獵,打人第1221章 網太小難捕大魚第2190章看口袋第九二二章 戰長安(七)第2102章孔明你是瘋了麼第1494章 誰中誰的計策第九六八章 定謀第八三九章 活着不容易(七)第五零七章 天下大亂的開端第2000章若早知道,若有可爲第五九五章 黑夜裡的小算計第2340章忠誠口號永遠響亮第2518章選擇什麼就會帶來什麼(加更)第1829章 各家都有各家的算盤第一三一章 鎧甲的工藝第八二六章 草原上的風(二)第1876章函谷演變,歪脖科技第四一三章 旁支的夢想第七九三章 騎兵陣的突襲第2729章 最假的宣言第2612章柴刀,退無可退第九一七章 戰長安(二)第2752章 知人用人測人忠誠第1998章日出日落,你來我往第2681章新民新居新設計第2667章先行一步第2914章我出我車,於彼郊矣第2056章雛狼見血,騎兵傳承第2504章退一步第2059章風向新變,士林內卷第2987章人類的本質是真香第3353章 感覺的現實第2843章鬧鬼第三七七章 封閉的圈子第2207章新年新政第2745章 都很美第九十四章 荊州別駕第2564章上古軼事小議論第2752章 知人用人測人忠誠第2707章天道人道有味道
第3293章 桌案上的杯具第1905章講武堂演,不敗即勝第1502章 誰咳誰的丹第六八九章 未雨綢繆第七八六章 勝利真實含義第1558章 生死立判(加更)第2959章相看兩相厭,將相兩不和第3198章 寒素清白濁如泥第七五二章 時隔多年的老友第2102章孔明你是瘋了麼第1905章講武堂演,不敗即勝第2508章調一下第1807章 剎車失靈第二五六章 函谷關第六七三章 準備該準備了第九五四章 戰場上的關鍵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2209章堂堂正正第七一二章 進攻的前奏第1941章且將夢想,換了酒錢第3225章 一個註定產生的背叛第2752章 知人用人測人忠誠第1838章 落子請應對第三八六章 仁德君子第2503章進一步(加更)第2973章當年一首歌第四四八章 君臣對第1407章 風雲動第1272章 正是天涼好個秋第2351章智慧侷限性第五零九章 長安長安第2006章鮮卑作亂,各有所失第1373章 吞天第四九零章 防不勝防第1100章 辟穀第九六一章 戰場上的煙塵第2863章兩相疑第2075章互相傷害,相互欺瞞第五零七章 天下大亂的開端第1461章 僵局第1436章 各家之經第一一二章 跑斷腿的謁禮侍者第1356章 僵持第1431章 破朔迷離第1179章 戰爭的迷霧第1723章 戰爭模式第七八七章 骨都候的末日第2386章賢弟明白否第八五三章 風雅頌(六)第一五六章 老朋友新旅程第八七九章 不速之客(四)第1622章 大雪崩第四六八章 聲東擊西第1732章 青龍寺大論第1534章 漢水之敵第2633章設局,究竟是什麼局第1193章 永不停息消耗戰第2078章盤內盤外,謀略策劃第三六五章 馬踏聲聲碎山谷第六五七章 黑山的出路第1786章 打獵,打人第1221章 網太小難捕大魚第2190章看口袋第九二二章 戰長安(七)第2102章孔明你是瘋了麼第1494章 誰中誰的計策第九六八章 定謀第八三九章 活着不容易(七)第五零七章 天下大亂的開端第2000章若早知道,若有可爲第五九五章 黑夜裡的小算計第2340章忠誠口號永遠響亮第2518章選擇什麼就會帶來什麼(加更)第1829章 各家都有各家的算盤第一三一章 鎧甲的工藝第八二六章 草原上的風(二)第1876章函谷演變,歪脖科技第四一三章 旁支的夢想第七九三章 騎兵陣的突襲第2729章 最假的宣言第2612章柴刀,退無可退第九一七章 戰長安(二)第2752章 知人用人測人忠誠第1998章日出日落,你來我往第2681章新民新居新設計第2667章先行一步第2914章我出我車,於彼郊矣第2056章雛狼見血,騎兵傳承第2504章退一步第2059章風向新變,士林內卷第2987章人類的本質是真香第3353章 感覺的現實第2843章鬧鬼第三七七章 封閉的圈子第2207章新年新政第2745章 都很美第九十四章 荊州別駕第2564章上古軼事小議論第2752章 知人用人測人忠誠第2707章天道人道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