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8章 醫國奇方留後用

王蒙被眼前的情景嚇了一跳。

只見眼前的土溝之中,沿着土坡褶皺的方向一直綿延過去,密密麻麻的建了一溜的棚屋。這些棚屋之內,也是擠着滿滿當當的人,一眼瞅過去的時候,有密集症的人說不得當場發病身亡。

當人一多,無形當中的壓力就直線上升。

『往前走!』

站在土坡上的驃騎兵卒的嗓門已經嘶啞了,可是依舊略帶一些疲憊的喊着,指引着王蒙所在的隊列向前。

在土坡之處,有幾名神情明顯萎靡,但是強撐着的小吏走了過來,然後見縫插針的將王蒙等人分散到了各個的棚屋之中。

王蒙看見在各個棚屋的柱子上,釘着木牌,上面標着『正』字,顯然是用來計數的。而根據木牌上面的正字來看,大多數的棚屋都是有三十多人了。

就像是王蒙分配到的這個棚屋一樣。

抱着行李的王蒙,在外圍男子讓出來的一小塊地面上坐下,正想朝着旁邊人打聽點什麼的時候,一個穿着一身號牌的半大小子挎着個竹籃子從遠處過來了。

『新來的?給,拿好。』

一雙不算是乾淨,但是也談不上多髒的手伸到了王蒙的面前。

王蒙下意識的接過了送到面前的炊餅,然後呆呆看着那個半大孩子一個棚屋一個棚屋的走過去,籃子裡面的炊餅在很快的減少……

王蒙的目光微動。他低下頭,看了看手裡的炊餅,捏了一下。

很結實。

雖然這食物的外表有些發黑,但無疑是足夠果腹的好東西。

在逃難的路途上,別說有這麼一個炊餅,就算是小半個,都有可能搭上些人命!

可現在,就這麼白給了?

見到王蒙盯着手裡的炊餅,卻遲遲沒有吃,左看看右看看的樣子,一旁的人似乎是誤會了什麼,便是嘀咕說道:『怎麼了?怕什麼旁人來搶?吃吧!我們之前來的時候,都拿了,沒人要搶你的!』

下意識抱團,並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情。人大多數是羣居性動物。難民之中,尤其是剛剛進入一個小團體裡面,往往都是需要上繳一些東西,最常見的就是食物,以獲取這個小團隊對其的某種程度上的『庇護』。

如果沒有團隊庇護,個人獲得了食物,也很快就會被哄搶……

當然,搶着吃也不是不行,但是多半會被揍,若是被揍得狠了,說不得當場就會被打死。所以只要在難民堆裡面待過,都清楚一個潛規則,如果自己找到食物的時候沒人發現,那麼吃多少都算是自己的,但是如果旁邊還有人,私藏食物可是『重罪』。

『沒人搶你的,娃你就吃罷!』在棚屋口的年長者也說道。

王蒙不由得一愣,

沒人搶,並不是意味着這些人是多麼好的品格,而是代表着在此地,已經建立起了最爲基礎的秩序!

人是複雜的生物。

當然這也和運城盆地也並不算是多大,很多難民還沒有完全喪失人性也有關。

當一個人完全陷入混沌之中,將理智徹底交給了瘋狂蹂躪的時候,再多的秩序規則,對其而言也沒有什麼用。

可這不僅僅是一個棚屋,也不僅僅是這三十餘人,這麼快就將難民安撫下來,讓這些人重新迴歸到了秩序的規則下,這驃騎軍,真的就是……

這是拿糧草在穩定人心?

若是人人都能拿着炊餅,這麼多人,要吃多少糧草去?

王蒙自以爲窺探到了驃騎的謀略虛實,便是呵呵笑了笑,應了一聲,立馬吃了起來,甚至還因爲吃得太急,險些咬到了自己舌頭,惹來旁邊善意的鬨笑。

一旁的青年人好心摸出了一個竹筒,遞了過去,『慢點吃,小心噎到,給,水。』

王蒙連連點頭,喝了一口,將食物順下去之後,『這……這炊餅真紮實啊……』

炊餅之中雖然麥麩很多,看起來很黑,但是絕對是正經好糧食,不是那種腐敗黴變的去做的。

『可不是咋地,』旁邊的長者也是有些唏噓的說道,『這麼好的饃,尋常時日哪裡捨得吃?還一日兩餐都是這饃,說實話,這吃着都心裡不踏實……』

『聽這意思……』王蒙問道,『每天兩頓?都是這?』

『嗯吶,可不是麼。』長者嘆息了一聲,有些憂慮,『這饃饃雖好,可是……嗨……萬一那啥,還不如一碗稀粥得好……』

一些年輕的人或許聽不明長者的意思,但是王蒙心中清楚。

一開頭的調子拔得太高,後面想要唱好就更不容易。

人心都是不容易滿足的,到時候如果驃騎供應不起這麼多糧食,到時候必然有人會不滿……

沒錯。

當這些難民將手中的炊餅當成是應得的時候,再突然降低標準,加上有心人的鼓吹,必定就會引發騷動,稍有不慎,就是一場彌天之災!

啊哈!

那剛好!

王蒙表面上也是附和的點頭,但是實際上在心中則是冷笑。

因爲對於山東百姓的瞭解,王蒙心中琢磨着驃騎肯定會在糧草短缺之後,出現很多問題,於是他自然也就沒有必要急着跳出來,反正等到那些貪便宜的傢伙自己蹦躂的時候,再稍微挑撥幾句也就是了,不是省心省力並且沒有多少危險麼?

王蒙正在琢磨的時候,忽然看見有幾個人,由小吏帶着,到了一個棚屋之前。

『前面的都讓開些!給醫師讓個道!』

聽了那小吏的叫喊聲,不遠處的那個棚屋裡面的流民忙不迭的讓出了空間。

王蒙幾乎呆住了。

什麼?

醫師?

醫師給這些流民看病?

是我瘋了,還是這裡瘋了?

雖然小吏的臉色很難看,擺着一張似乎誰都欠他千百錢的臭臉,同樣那醫師也很簡陋,也沒有什麼長時間的診斷,進了棚屋不久之後便是又出來了,從藥箱裡面不知道搗鼓出了什麼粉末來,調和了一碗藥汁讓病人喝下之後便是又急急走了,根本談不上什麼悉心治療……

但這是流民啊!

王蒙有些懵。

給流民食物的,王蒙不是沒見過,畢竟流民首先最缺乏的就是食物,只要有食物就自然能夠安定下來,但像是當下還派醫師給流民治病的,那可就是王蒙從小到大第一次見到了……

流民,不應該像是草芥一樣,熬得過去就活,熬不過去就死麼?

治病,隨便摸一下就是要幾千錢,普通百姓都沒有錢去看病,更不用說是流民了!

那該不會是什麼遊方道士,燒符水的那種罷?

王蒙不知道心中泛起的是什麼滋味。他也不是沒生病過,但是生病的時候只能是硬挺,全靠自愈,根本沒閒錢去看什麼病,甚至還要拖着身軀去勞作,否則一天下來便是沒飯吃。他這麼多年都沒有醫師給他看過病,這……

這流民何德何能就能有醫師來看病?!

絕對是假醫師!

蒙人的!

一定是的!

然而,在第二天的晚上,不知道是因爲醫師的藥效對症,還是因爲流民的抗藥性實在是太低,亦或是原本就是草芥的生命力極強,在隔壁棚屋裡面傳出的歡呼聲,讓王蒙的下巴掉了下來,久久的合不上去……

……

……

平陽之側,桃山之巔。

守山學宮之中,明堂高臺之上。

斐潛坐在高臺上,仰頭,面色略帶一些緬懷之色。

在在明堂之中,不僅有河東這些時日前來平陽押注斐潛的河東士族子弟,也有原本就在平陽桃山的學宮子弟,博士,祭酒。

比如種劼,令狐慧等。

這些人,基本上就是存在於河東之地的所謂『清流』了。

所謂『清流』,其實最開始的時候,也不能算是多壞,甚至可以說是洗滌人心的仁德之士。

而東漢,或許就是這『清流』的源頭了。

東漢末年,太學生郭泰、賈彪和大臣李膺、陳蕃等人聯合,批評朝政,暴露宦官集團的罪惡,被稱爲『清流』。後來這種自發的就集合起來,漢代有,唐代也有,宋代,明代也有,清朝在末年時期,也出現了類似的政治流派。

但是,所謂清流也延伸出了三個詞,『清議,清談,空談』,後人很多時候將其混淆,但實際上並不相等。

清議,最早出現在漢末。當時的清流者,通過議論時事,品評人物,對政治施加影響。在當時黑暗的政治現實下,清議具有一定激濁揚清的作用,但也有士族子弟藉此沽名釣譽。

而清談則是盛行於魏晉時期,是相對於俗事之談而言的,也被稱之爲『清言』。迫於政治環境的高氣壓和社會氛圍的詭譎,當時的士族名流,不談國事,不言民生,專談老莊、周易,以虛幻度日。

而空談麼,則是特指很多東西,都停留在理論、傳播在口頭,並沒有被實踐,最終的結果是造成了政治派別之間的口水戰,造成了國家的內鬥和空耗,結果出現了覆亡敗落的惡果……

漢代的這些清流,大體上還沒有到宋明的那麼壞,所以斐潛還是想要用一下的。

至少,在漢代的這些清流,多少還有在就事論事,在談論批判具體的事情律法,根據某人的言行來品論,而不像是宋末明末的時候,乾脆就只是朋黨,不談實際正確與否,也不管實際人品如何,純粹的站隊不同就要一律打倒。

若說漢代清流還能做些好事,那麼等到宋末明末的清流,基本上乾的都不是人事了。

當下斐潛特意在和曹操正面展開衝突之前,請這些所謂『清流』人士到場,目的自然是指向了這一場戰鬥的政治正確性。

衆人前來,也是明白這一點,而且對於大多數的在場的人來說,或多或少的都準備好了應該如何維護斐潛接下來的戰爭『正義性』……

戰爭是人類權力的極端對抗形式,戰爭的立場和政治密不可分。

而華夏古代戰爭的模式,明顯有更多的文明色彩。

雖然表現在外的就是單一的『仁德大義』,但是實際上蘊含的內容有很多。

這並不是儒家所決定的,而是華夏的歷史發展和環境所需所決定的。

也就是說,是華夏的需要,才讓儒家提供了學說。

這一點非常重要。

誰主,誰從,誰是主導者,誰是追隨者,如果不確定下來,打完仗一結算,好麼,爲了他人做嫁衣裳……

斐潛顯然不會爲了所謂『仁德』或是什麼『大義』的虛名去打,而且他也不願意讓自己的戰爭被這些『仁德大義』所限制。

斐潛沉思的時候,自然沒人敢去打攪,即便是衆人在臺下枯坐,也不敢胡亂出聲。

清流要用,但是怎麼用才能用好,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就像是後世自媒體,顯然對於執政官吏有監督輿論作用,但是怎麼用才能更好,而不是隨意氾濫自生自滅,顯然是一個考驗執政者能力的問題。

華夏幅員遼闊,地形複雜,山川大河分割成各種天然封閉的地區。

就算是不談關中三百里秦川八關閉鎖,就看從雪域高原向東聳立的山脈,在層層迭嶂之下,形成了川蜀盆地這個富饒的魚米之鄉,然後從北進要翻山越嶺走棧道,從東走要乘船逆行,溯江而上。晉地的表裡河山,南越的河谷丘陵、交趾的沿海河口、雲貴的高原臺地,在複雜地理的環繞下,華夏自古就是構建出了一塊又一塊的閉塞之地。

華夏各地,自春秋戰國開始,各國各郡各縣,可謂是習俗各異,如果單純靠暴力征伐,遠不足以保持長久統一。故而,需要的是在政治制度上的想象力和社會文化方面的不斷更新,軍事力量只能作爲保證和輔助,而不能成爲絕對的單一。

在許久之後,斐潛才環視一週,緩緩開口。

『丁口者,國之本也。』

『丁,賦稅也。自漢立邦,丁者納其賦稅,故爲之重。』

『自古以來,聖賢帝王,莫不重此。賦稅之所得,國家之基石,衣食所繫,兵甲所出。故治國者,必審丁賦之數,量入爲出,以養天下。』

『口之一字,又是如何?』

『衆人皆知,若欲國泰民安,必須正其口,使之生得其所,活其所需。口多則丁衆,口寡則勢微。故善於政者,不僅重於丁賦,更重口養。此乃治國安邦之要也。』

斐潛說着,然後笑了笑,『然,知之當行之也。』

人口問題,顯然是古今中外所有社會,都會面臨的問題。

『春秋而戰國,孔子悲鳴曰,苛政猛如虎,禮崩而國喪!』

斐潛笑得更加燦爛,『敢問諸位,可知孔子悲鳴之後,可有良政以存於世?某知孔子有爲政以德之論,然可有類管商之行於民制乎?丁口之論,當之何如?』

沒錯,孔子的《論語》之中,就有專門一個篇章是說『爲政』的,但是這個篇章麼……

比如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句話就是『爲政』篇內的,然後這句話跟『德政』二字有什麼關聯麼?

大概是『老夫走過的路吃過的鹽』,類似如此巴拉巴拉,所以你們這些小年輕就要聽老夫這『知天命』的……

不得不說,孔子對於執政者需要『仁德』,是有非常重要的思想指導意義的,也是整個儒家所存的根基,換句話說,就是儒家的存在的意義,就是爲了幫助執政者『仁德』的進行治理國家。

嗯,這僅僅是孔子認爲的,儒家存在的意義,以及相應的合格的執政者。

因爲歷史上也已經展現得非常清楚了,孔子的理想化根本就不存在,不管是國君還是儒家子弟,確實也有可稱之爲『仁德』之人,可絕大多數都和『仁德』沒什麼關係,只是披着一層外衣在行齷齪之事而已。

後世一些理論之中,也常常將一個朝代的興衰歸咎於封建帝制,社會腐敗,土地兼併等等。這也確實有些道理,但是這些個結論往往是過於簡化,以至於在其中有很多東西都被缺失了,被掩蓋了。

比方說爲什麼在封建王朝開始的時候,建國之初的君王和大臣,明明出身都是下層階層,也不見得有多麼高深的學問,可偏偏就能開邦建國了,而那些朝代之末的皇帝,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學習了很多經文,可偏偏最後不是所謂的庸庸無碌之徒,就是荒淫殘暴之輩?

這論點要是真成立的話,簡直不僅是在扇儒家的臉,更是在孔聖的神像上拉屎啊!

沒系統的學習儒家的人開國了,然後那從小學到大的飽學之士卻亡國了……

關鍵是儒家子弟還將這一套說辭奉爲經典。

很明顯,帝王能力的隨機性和現實的規律性之間,是相矛盾的。

斐潛的這個言論,明顯就讓這些人有些不適應。

『敢問諸位,所謂「生財有大道,生之者衆,食之者寡,爲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當如何解之?』

第1217章 睡前別喝太多水第2846章死活第3015章融會融匯融通達第五七四章 昔日的小弟,今日的大佬第1486章 魏文長的決斷第2685章新兵老兵精銳兵第2940章野曠天低樹,漢胡大聯盟第五四十章 那一片脫離樹梢的殘葉第1748章 誰說誰信誰真假第2301章一碗雕胡第2215章新的戰鬥第2906章六鄉六逐,文人武人第1081章 定遠侯的正反面第七一零章 營中的烈火第1531章 登門之客第1514章 一把火第二四五章 背影第五十二章 長亭送別第2834章試驗田計劃第一九六章 隱鯤第一九八章 夜思第五五五章 意料之中的崩壞第七五零章 小狗引發的血案第2957章意欲捕鳴蟬,忽見蟬後螳第八四三章 另一個戰場(二)第1921章移植問題,風帆進化第六七六章 漢人的道理第1226章 就算是廢物也是有價值的第1727章 那裡不一樣第2014章減竈之策,追尋蹤跡第3058章這是卑劣的弊病第二六三章 準備第1911章仁義之師,公瑾天賦第2832章有路無路都是路第3009章價格可以再談談第2297章沒文化的更好騙第2835章可論西域過第九一七章 戰長安(二)第四零零章 鬼面第七十一章 漢代的基石第1094章 太原變故第1452章 殺局第2966章大家一起抄作業第3381章 私密馬賽第2163章天翻地覆第2753章 能行不行有錢就行第3269章 小禮物第1031章 戰場的小心思第1794章 或進,或退第2223章真是意外第1333章 局變第3423章 進和退第1946章高順陷陣,貴霜設謀第2461章事項的影響第2702章各有所圖三盧書第二九六章 家族中的交鋒第2701章竹籃打水夢一場第2987章人類的本質是真香第3255章 爲什麼第2861章兩方面第六零三章 鮮卑的第一波試探第1434張 尺牘定亂第1845章 計中計中計第3380章 人盡其才第3359章 小選擇的大問題第1815章 天之子當有天佑之第1003章 張燕佈局第3339章 危險未顯第3057章突襲,夜襲第七六一章 同一片夜空之下第九十一章 鹿山二老的啞謎第四零二章 被還原的陌刀陣第1212章 是非誰能說清第1872章 怎麼動手,都是心思第1017章 駕臨陰山第2600章取經,要有真經第1863章 當利益擺在面前,親戚輩份都是渣渣第一六零章 機伯的猶豫第2360章令賊子伏誅第2827章張遼快刀斬亂麻,斐潛惋惜嘆西域第1443章 大德輪迴第五十二章 長亭送別第九零五章 任重而道遠(五)第二一二章 究竟要如何勸說第1441章 北路騎戰第八三七章 活着不容易(五)第2856章一聲吼第1896章求賢於野,敦煌謀劃第1783章 組織,組合第3324章 驃騎驃騎第1020章 夜色之下第3249章 春雨第1504章 被懷疑的第1847章 熊孩子的熊孩子行爲第2737章 人多事衆第2954章他鄉遇故知,翻石尋壁虎第1834章 別問,問就是釣魚第八四八章 風雅頌(一)第1321章 喜悲第3207章 衣
第1217章 睡前別喝太多水第2846章死活第3015章融會融匯融通達第五七四章 昔日的小弟,今日的大佬第1486章 魏文長的決斷第2685章新兵老兵精銳兵第2940章野曠天低樹,漢胡大聯盟第五四十章 那一片脫離樹梢的殘葉第1748章 誰說誰信誰真假第2301章一碗雕胡第2215章新的戰鬥第2906章六鄉六逐,文人武人第1081章 定遠侯的正反面第七一零章 營中的烈火第1531章 登門之客第1514章 一把火第二四五章 背影第五十二章 長亭送別第2834章試驗田計劃第一九六章 隱鯤第一九八章 夜思第五五五章 意料之中的崩壞第七五零章 小狗引發的血案第2957章意欲捕鳴蟬,忽見蟬後螳第八四三章 另一個戰場(二)第1921章移植問題,風帆進化第六七六章 漢人的道理第1226章 就算是廢物也是有價值的第1727章 那裡不一樣第2014章減竈之策,追尋蹤跡第3058章這是卑劣的弊病第二六三章 準備第1911章仁義之師,公瑾天賦第2832章有路無路都是路第3009章價格可以再談談第2297章沒文化的更好騙第2835章可論西域過第九一七章 戰長安(二)第四零零章 鬼面第七十一章 漢代的基石第1094章 太原變故第1452章 殺局第2966章大家一起抄作業第3381章 私密馬賽第2163章天翻地覆第2753章 能行不行有錢就行第3269章 小禮物第1031章 戰場的小心思第1794章 或進,或退第2223章真是意外第1333章 局變第3423章 進和退第1946章高順陷陣,貴霜設謀第2461章事項的影響第2702章各有所圖三盧書第二九六章 家族中的交鋒第2701章竹籃打水夢一場第2987章人類的本質是真香第3255章 爲什麼第2861章兩方面第六零三章 鮮卑的第一波試探第1434張 尺牘定亂第1845章 計中計中計第3380章 人盡其才第3359章 小選擇的大問題第1815章 天之子當有天佑之第1003章 張燕佈局第3339章 危險未顯第3057章突襲,夜襲第七六一章 同一片夜空之下第九十一章 鹿山二老的啞謎第四零二章 被還原的陌刀陣第1212章 是非誰能說清第1872章 怎麼動手,都是心思第1017章 駕臨陰山第2600章取經,要有真經第1863章 當利益擺在面前,親戚輩份都是渣渣第一六零章 機伯的猶豫第2360章令賊子伏誅第2827章張遼快刀斬亂麻,斐潛惋惜嘆西域第1443章 大德輪迴第五十二章 長亭送別第九零五章 任重而道遠(五)第二一二章 究竟要如何勸說第1441章 北路騎戰第八三七章 活着不容易(五)第2856章一聲吼第1896章求賢於野,敦煌謀劃第1783章 組織,組合第3324章 驃騎驃騎第1020章 夜色之下第3249章 春雨第1504章 被懷疑的第1847章 熊孩子的熊孩子行爲第2737章 人多事衆第2954章他鄉遇故知,翻石尋壁虎第1834章 別問,問就是釣魚第八四八章 風雅頌(一)第1321章 喜悲第3207章 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