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3章 組織,組合

川蜀的一幫子人正琢磨着他們的一畝三分地的時候,在長安的斐潛卻準備展開第二波的宣傳攻勢了。

藉着青龍寺大論的機會,斐潛除了確立了一些經學上面的研究和發揚之外,還特意安排了一些人員進行清談博論,同時拋出了一個政治上極端正確,但是又明顯和士族豪強有些膈應的政策,就是二次丈量土地。

說不得再往後,還有第三次,第四次……

就像是後世的人口普查,真的就是爲了寫個名字麼?

不少士族子弟表示完全沒有必要進行二次丈量,甚至表示說這樣就是不相信他們高尚的品德和真誠的品質,甚至是一種對於他們人格上面的侮辱,很是憤慨,甚至有些人當場就拂袖而去。

這個政策,確實是對國有利。國家沒了錢財,連戰都不敢打,甚至很多在中央當過一段時間的中樞大員來說,都是知道這一點的,也是明白田賦作爲一個朝廷的重要財政支柱,而在很多時候,朝堂上的田賦往往都是少得可憐,甚至還會越來越少。

問題是知道歸知道,做到歸做到。

漢代的賦稅制度,可以說是成爲了後世封建王朝的模本。

這種以人口和田地雙重收取賦稅的模式,後世的封建王朝就只是修修改改,並沒有什麼大變動,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抓緊土地和人口這兩條,簡單直接又有效,方便統治者往死裡剝削和壓迫廣大的百姓。

但是如果僅僅是國家層面上收取賦稅,多少還能讓下層百姓存活,甚至還可能活得有些質量,但是如果再加上中下層也伸出了貪婪的小手,百姓就開始徹底完蛋了……

所以,這也是大多數封建王朝在建國初期,都能興盛一段時間,等到中下層的小黑手慢慢多了起來,整個王朝也就漸漸的失血,然後沒落。

這些小黑手當中,最常見的貪腐手段,就是隱瞞田畝數量,虛報賦稅。甚至我大清還有地方大員勾結鄉野,然後公然聯合着一同上報各種災害,以此來減免應繳納的賦稅,賺取中間差價。

而這些一切的根源,就在於朝堂之上,對於地方掌控力不足。作爲朝堂掌控力的核心問題,也是最爲根本的東西,就是兩個,土地和人口所以清查田畝丈量土地核對名冊齊民編戶,便是作爲統治者最重要的徹查控制地方的手段。

之前龐統和徐庶賈詡在三輔的時候,做過第一次的清查工作,但是那個時候大多數還是抽查和士族上報相結合,也弄倒了一兩個刺頭,不過因爲人手有限,很多具體的數目還是浮於表面,並沒有做得很詳細。

畢竟是第一次,誰都沒有什麼經驗。

有了前面這一次之後,現在斐潛重提,有些人明白,有些人是揣着明白裝糊塗,但是不管是哪一種,斐潛站在了朝堂公義之上,表示沒錢怎麼修路?怎麼給官吏發薪酬?怎麼給百姓分福利?怎麼精煉兵器甲冑?許多人縱然有些怨言,也說不太出來,畢竟怕給斐潛形成了一些此地無銀的印象,所以在議論了一陣之後,也就沉默了下來,抱着雙臂,擺出一種不反對但是也不配合的態度出來。

若是前些年,斐潛要做這樣的事情,說不得還是有些麻煩,但是這幾年下來,一個是農學士和工學士基本上各個大城鎮都有配備,另外一方面學宮也提供了大量的年輕基層公務猿,這些正希望着,憧憬着可以通過自己來改變世界的年輕人,充滿了活力和熱情,就是最好的上山下鄉,呃,清查人口土地的人選。

可是,如果只用這些沒有什麼經驗的年輕學子,難免會出現些這樣那樣的問題……

別以爲這樣的活動很簡單,其實屬於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很複雜的東西,一般人真沒有辦法做到。比如說一塊田,若是四四方方還好算一些,若是三角形呢?多邊形呢?田中還有一塊大石頭無法耕種呢?什麼是上等田?貧瘠的標準又是什麼?遇到偷奸耍滑的地方小吏又該怎麼辦?有陽奉陰違的官員和地方豪強又該如何?

普通覈查人員未必懂得算數,而懂得算術的人又未必知道土壤如何劃分等級,懂得土壤問題的未必又能夠鬥得過當地官吏,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斐潛就必須綜合調度,全面考慮,也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人手,而這一單,在斐潛之前的政府架構之中,確實是有些問題,而現在麼……

這一批教化使,正好彌補上了最後一塊短板。

於是,以這些脫離了士族圈子一段時間,和大多數地方豪強都沒有什麼聯繫的,吃過苦,熬過痛,也鬥過恨的教化使,就成爲了這一次清查的主力,再加上配合其一同行動的學宮學子,和已經在各地的農學士工學士,就搭建起來了一個比較完善的核查組架構,在太興三年的新春來臨的時候,陸陸續續前往各地開始了爲期一年的核查行動,而這一項工作,將作爲他們進入斐潛政治集團的第一份的作業。

然而,這還不是全部。

斐潛向來就不是隻看一步走一步的人,或許很多時候外人看起來就像是亂七八糟的落子,但是猛然間纔會發現,原來驃騎將軍的之前落子的用意竟然是這個!

早在荊襄之時,斐潛就發現,大漢人民的娛樂生活是很枯燥的,很單調的,而且很沒意思,比如說跳儺,就和跳大神其實差不錯,可是漢代的人依舊圍着內三層外三層的看,而且還興致勃勃,成爲了每年到了年末年初的必備節目。

所以當一羣牛鼻子道爺出現在了關中地區,帶來了最新的水陸大會的時候,自然就吸引了大漢基層民衆的目光,怎麼都覺得這樣的有組織有排面的活動,比起帶着個面具跳儺會來的更好看,更有意思……

長安左近,美陽。

這裡雖然是靠近長安,但是並沒有像是長安一樣的富庶,大體上還只是一個偏小的縣城而已,而且經過了董卓李郭的兵災之後,原本美陽的人口也少了很多。不過美陽畢竟還是屬於關中的二線城市,多少也居住着一些退居二線的士族人物,比如種劼。

當年種劼也算是響噹噹的高等衙內,但是隨着種老爺子倒臺,種氏就基本上一蹶不振了,甚至在歷史上也沒有種氏的什麼位置,就這樣默默無聞沉寂在歷史長河之中,不過或許是痛定思痛的緣故,又或是什麼其他的原因,種劼這一段時間的靜默和本份,反倒是讓斐潛重新感覺似乎可以用一用,於是乎便重新給了種劼一個任務,和譙並一同,做一件大事,一件確實是非常大的事情,在長安美陽城外建立讖緯宮,嗯,現在不叫讖緯宮了,因爲得到了漢帝劉協的親口承認,改名爲『赤帝宮』。

譙並先行回來了,而王粲則是留在了許縣,並沒有一起回來。

但是譙並一邊查看着斐潛的面色,一邊偷偷給王粲上了一些眼藥,反正王粲神神秘秘的,又藉着他是正使的身份指手畫腳,就連原本譙並保管的光武神像都拿走了,要不是看在神像似乎最終也沒出什麼問題的份上,怕是早就要跟王粲翻臉了。

不過讓譙並有些遺憾的是,驃騎將軍似乎對於王粲的自作主張並沒有什麼表示,抑或是沒有在譙並面前表示,所以譙並也不知道斐潛究竟怎樣想的,只能是怏怏的接受了新的差事……

赤帝宮。

大漢麼,反正是三四百年都跟赤帝碰瓷,最早的時候是劉邦,表示他老人家是赤帝之子,隨後呢,光武帝誕生的時候了,據說也是赤光滿室,就連劉備到了後期,也表示他是赤帝的血脈……

反正,赤帝鍾愛就老劉一家,別無分號了!老劉家就按住赤帝,往赤帝身上死命薅羊毛,都差不多薅禿頂了都。

所以該供奉光武神像的讖緯宮爲赤帝宮,似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這樣的改變,並沒有遭到什麼人反對,一來是覺得沒必要在名稱上糾結,二來也不是很感興趣,大多數士族,尤其是世家,都知道其實劉邦是怎樣的一個二流子,就像是後世參加過『五十』運動的老前輩,公然在課堂上講一些書本上沒有的東西,上頭知道了也只好笑笑,就當作什麼都沒看見沒聽見。

更何況赤帝這個封號,也並不是什麼至高無上不可侵犯的,除了炎帝之外,還有祝融也被稱之爲赤帝,還有道教裡面的長名字的一個神,也被稱爲赤帝,大家似乎都相安無事,不像是某某教,動不動就說天上地下就我一個,要是信奉了別人,就是異端,罪不可恕只能用鮮血來贖罪。當然,如果硬要給黃金來代替鮮血,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建造赤帝宮,自然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建起來的,而在建造赤帝宮的同時,在眼前的一件事情就是辦好代表着赤帝的神意降臨關中,代表着太興三年新開始的祈福,代表着驃騎將軍受到了赤帝信賴的一場水陸大會。

沒錯,水陸大會,不是水陸法會。法會那個是佛教盛行之後產生的,而這個大會麼,是斐潛魔改的簡化版……

領導一句話,屬下跑斷腿。

當小吏的自然要有當小吏的覺悟,更何況這一次可是爲了光武帝的光輝形象問題,辛苦一些也是應當的。

可真的怎麼做,不管是種劼還是譙並,都有些覺得棘手。

斐潛多半也是知道這兩個人是一個什麼情況,便又掉配了兩個人作爲補充,一個是老熟人,韋端,一個是不怎麼熟悉的,雲逸。

韋端是老官宦了,基本上來說就像是官油子一樣,也會陽奉陰違,也會欺軟怕硬,也會欺上瞞下,什麼手段都懂得一些,自然也就是知道如果要在三輔和其他部門協商,應該怎麼更有效,而云逸麼,則是原本在平陽道宮的人,接替左慈之後,擔任道宮主事,現在被斐潛調來了長安。

這四個人,可以開一桌了……

咳咳。

不過這樣的四個人,倒也是相互可以補充得起來。

雲逸咳嗽了一聲,主動說道:『以禮而論,當以六輅祭祀,求得昊天上帝,東西南北中五方上帝之佑也。』

六輅祭祀是古禮,也即是一用蒼輅,來祭祀昊天上帝;二用青輅,祀東方上帝;三曰朱輅,以祀南方上帝及朝日;四用黃輅,以祭地祇、中央上帝;五用白輅,以祀西方上帝及夕月;六用玄輅,以祀北方上帝及感帝、神州。

其餘三個人相互看了看,點了點頭。

因爲這個五方上帝,並不是道家獨有,儒家也有五方上帝之說,所以也不會有什麼特別突兀和產生理解差異的地方。至於什麼後天和先天的,雲逸避而不談,反正一同祭祀了事,大家一塊吃香火,和和氣氣多好。

主要的中心大典確定下來,然後就是各個細節上的補充,比如要用多少人,用什麼顏色來代表五行,五方等等的事項,也很快就商量確定了下來,最後形成了書面,準備提交給驃騎將軍最後審覈……

譙並微微咳嗽了一聲,說道:『不過,五方之中,何爲尊也?』

種劼頓時皺眉。

韋端眼珠子左右轉了轉,也閉嘴不言。

五帝之前都是輪流當家的,其實也就是五德終始說的化身而已。

其實五德終始說,就是一個前人留下來的大坑。

鄒衍這個傢伙呢,當時他主張以『五德』來指五行,也就是木、火、土、金、水所代表的五種德性,而『終始』就是說『五德』可以周而復始的循環運轉,並以此爲歷史變遷、王朝興衰作解釋。

五德終始說一推出,就收到了各地諸侯的一片鼓掌稱讚,就像是當年董仲舒遞上了『天人感應說』而得到了漢武帝的拍案叫絕一樣,是爲了統治者披上了一層遮羞布,一件神秘面紗。

那麼現在還提『五德』麼?

這確實是一個大問題,不怎麼好回答的問題。要是否認『五德』,也就等於是否認了漢代繼承前朝的正確性,而如果說承認『五德』麼,又等於是給下一個野心家提供了藉口,特別是在袁紹和袁術這兩個難兄難弟大搞什麼『五德』循環之後,若是驃騎將軍這裡也說什麼『五德』,難免就會讓其他的人多一些什麼想法來……

韋端瞄了譙並一眼,這就是個棒槌,川蜀的大號棒槌,沒見大家都沒有說這個事情麼,你還特意說出來!

種劼也有些不滿,不過一轉眼卻看見雲逸在一旁微微而笑,不由得心中一動,便問道:『敢問雲道師……可是有何高見?可否指教一二?』

第六四零章 心照不宣第1026章 春秋第2223章真是意外第1837章 來將請通名第2546章兩志彈出千般音第1518章 先手刺第1140章 風水輪流轉第1576章 沙盤之論第2573章人才濟濟第1131章 長生天之咒第三十七章 新的煩惱第2438章獎勵的困境第三四五章 到底是誰的鍋第3041章金印丹冊其實都是蘿蔔章第七六零章 飄揚的趙字旗幟第2033章軍心浮動,掩藏行蹤第十九章 記名弟子第九二四章 戰長安(九)第三零一章 覲見第1362章 新生第三五零章 開場秀第2535章這個我懂真的懂全都懂第2435章虔誠的信徒第四九三章 漢代經濟學第3398章 櫓第3076章 雍涼之中說悲歡第1210 笑也容易笑出事情第六三六章 封單于第七六九章 跌落的火花第3361章 小旗幟的大作用第1126章 傷第2786章 羌煮圍爐話東西,南北謀略風波起第2432章真假之間的生死第2331章當陽謀遇到了陽謀第1852章 意外來的時候絕對不會提前商量第3278章 舊傷患第2055章另有他人,等待時機第1224章 臨晉城下的碰撞第2929章良田千萬傾,無職恐被欺第1412章 亡於癔第1961章冬日煤炭,寒冷規矩第3366章 走樣和變形,稻草的威力第九六六章 陰山下的酒水第1459章 迷局第2194章何爲刁民第3351章 勝負當年第六一二章 騎兵之間的對陣第3233章 兵第三六零章 雲涌第2507章堡一座第三九六章 在小樹林裡面的勾當第1906章四十不惑,銅臭不臭第1217章 睡前別喝太多水第二九三章 籠巾之冠第2545章 兩志彈出千般音第1836章 別想,想多就白給(加更)第2170章蝦仁豬心第1114章 受阻第2932章世間雙標狗,更上一層樓第1759章 本源第2215章新的戰鬥第2966章大家一起抄作業第三四五章 到底是誰的鍋第2020章土之基業,人之市場第3192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2703章緊急援救三條路第3467章 距離第1477章 孫伯符的策略第二二三章 遷都之議(月票加更50)第2131章夏蟲不言冰第3107章 老收穫第2241章養得熟的狗,養不熟的狼第2196章無處可去第2705章有進無退官場人第十九章 記名弟子第七九一張 狼王牙的戰刀第八四一章 活着不容易(完)第2877章角度,全新的機會第2104章總有人忍不住誘惑第1520章 雙爭先第3436章 求真務實第3085章 狗第2305章舊轍和重蹈舊轍第1709章 時間之威第1167章 黑白第一零一章 基礎力學(感謝第一舵主龍蠖及衆多書友支持和厚愛)第八三七章 活着不容易(五)第2565章閱讀理解小技巧第五十八章 功敗垂成第1295章 黑玉斷續膏第1089章 教化胡人的溫吞水第1256章 山雨欲來風滿城第2246章混亂的根源,生死的瘋狂第3017章盡孝忠孝不孝子第五六四章 對於漢弩的改進第2047章金銀之論,粗淺經濟第八五七章 叩長安(四)第2662章文章明面第2660章有何陷阱第九三五章 禍從天上來
第六四零章 心照不宣第1026章 春秋第2223章真是意外第1837章 來將請通名第2546章兩志彈出千般音第1518章 先手刺第1140章 風水輪流轉第1576章 沙盤之論第2573章人才濟濟第1131章 長生天之咒第三十七章 新的煩惱第2438章獎勵的困境第三四五章 到底是誰的鍋第3041章金印丹冊其實都是蘿蔔章第七六零章 飄揚的趙字旗幟第2033章軍心浮動,掩藏行蹤第十九章 記名弟子第九二四章 戰長安(九)第三零一章 覲見第1362章 新生第三五零章 開場秀第2535章這個我懂真的懂全都懂第2435章虔誠的信徒第四九三章 漢代經濟學第3398章 櫓第3076章 雍涼之中說悲歡第1210 笑也容易笑出事情第六三六章 封單于第七六九章 跌落的火花第3361章 小旗幟的大作用第1126章 傷第2786章 羌煮圍爐話東西,南北謀略風波起第2432章真假之間的生死第2331章當陽謀遇到了陽謀第1852章 意外來的時候絕對不會提前商量第3278章 舊傷患第2055章另有他人,等待時機第1224章 臨晉城下的碰撞第2929章良田千萬傾,無職恐被欺第1412章 亡於癔第1961章冬日煤炭,寒冷規矩第3366章 走樣和變形,稻草的威力第九六六章 陰山下的酒水第1459章 迷局第2194章何爲刁民第3351章 勝負當年第六一二章 騎兵之間的對陣第3233章 兵第三六零章 雲涌第2507章堡一座第三九六章 在小樹林裡面的勾當第1906章四十不惑,銅臭不臭第1217章 睡前別喝太多水第二九三章 籠巾之冠第2545章 兩志彈出千般音第1836章 別想,想多就白給(加更)第2170章蝦仁豬心第1114章 受阻第2932章世間雙標狗,更上一層樓第1759章 本源第2215章新的戰鬥第2966章大家一起抄作業第三四五章 到底是誰的鍋第2020章土之基業,人之市場第3192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2703章緊急援救三條路第3467章 距離第1477章 孫伯符的策略第二二三章 遷都之議(月票加更50)第2131章夏蟲不言冰第3107章 老收穫第2241章養得熟的狗,養不熟的狼第2196章無處可去第2705章有進無退官場人第十九章 記名弟子第七九一張 狼王牙的戰刀第八四一章 活着不容易(完)第2877章角度,全新的機會第2104章總有人忍不住誘惑第1520章 雙爭先第3436章 求真務實第3085章 狗第2305章舊轍和重蹈舊轍第1709章 時間之威第1167章 黑白第一零一章 基礎力學(感謝第一舵主龍蠖及衆多書友支持和厚愛)第八三七章 活着不容易(五)第2565章閱讀理解小技巧第五十八章 功敗垂成第1295章 黑玉斷續膏第1089章 教化胡人的溫吞水第1256章 山雨欲來風滿城第2246章混亂的根源,生死的瘋狂第3017章盡孝忠孝不孝子第五六四章 對於漢弩的改進第2047章金銀之論,粗淺經濟第八五七章 叩長安(四)第2662章文章明面第2660章有何陷阱第九三五章 禍從天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