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料想中的偏差

蒲子城下。

蒲子縣城處於黃土高坡的和平原的交界處,蒲子城外蒲草極多,漫山遍野到處都是,就連一些褶皺地帶都有生長,但是城池的命名卻不是以蒲草爲名。

相傳當年此地有一個上古賢人,曾經擔任過堯和舜的師傅,傳授過不少東西。古籍記載,這一位上古賢人常年穿一件蒲草編的粗服,所以人們稱他爲蒲衣,或蒲衣子,而這個上古賢人隱居的地方,就被稱之爲蒲子地。

後來重耳也來過這裡,駐紮了兵力匯聚了人口,再往後孔子也到過這裡,開壇授課聽者雲集。

原本曾經是繁華如錦的大縣城,但是現在卻顯得破舊和腐朽,就連城外那些長滿了蒲草的黃土地,在風雨侵蝕之下,終究是露出了一塊一塊斑駁的溝壑,如同蒼老臉龐上的皺紋。

蒲子縣城現在已經不再像春秋戰國時期處於政治經濟的三晉地帶,而是在歷史長河當中漸漸的遠離了富庶,成爲了邊緣的縣城,不再受到人們的關注。

但是那黃土夯實的城牆,那灰黑色的磚瓦,仍然在暫時着屬於他自己的那一份深沉的尊嚴。

斐潛將河東郡守王邑的信件遞交進去,很快的就被請到了縣城府衙之內,見到了蒲子縣城的縣令和縣尉。

縣令陳睿,字道源,潁川人士,應該是屬於陳氏旁支,縣尉張烈,字叔誠,汾陽人,算是幷州當地的人士。

爲了安全起見,斐潛剛開始遞送王邑書信的時候並沒有表明身份,只是以使者的名義前來,待見了面,確定了並沒有什麼其他變數之後,才真正的表明了身份。

陳睿和張烈重新和斐潛見過了禮,並邀請斐潛坐於上首,被斐潛拒絕了,畢竟現在不是擺譜的時候,位置什麼的並不是當下最重要的問題,而是儘快的取得兵士去解決白波軍的問題。

蒲子縣城隸屬於河東郡,而且這種郡與郡之間的租借,本來就是違反了朝廷的制度,屬於私底下相互授予,朝廷方面是不會承認,自然也是肯定不可能會支持的,所有條約的約束力只能是各個郡守自行遵守……

換句後世的話來說,就是不受法律保護的私人借貸,而且還是沒有寫欠條,純粹口頭上約定的那種。

因此斐潛擔心王邑是否會按照當時談好的條件,毫無保留的,痛快無比的,大公無私的將蒲子縣城的統治權移交到斐潛的手中,畢竟當時王邑寫書信的時候,白波軍已經動身南下,王邑自己也急着要趕往襄陵坐鎮,因此書信也是匆匆寫就,就加蓋了封口和火漆,斐潛也並不知道王邑到底在書信中寫了些什麼。

因爲不能拆信。

漢代的紙張非常的脆弱,輕易一折之後就有摺痕,況且就算是避開火漆取出信件又能如何?斐潛又不是隨時隨地都備有一個超高模仿技術的專業人士,可以隨時隨地掏出一顆蘿蔔刻印。

若是普通的公文,因爲是固定的款式可行頭,多少還可以冒充一下,但是像這種書信,筆跡和用詞必定是較難以模仿的。

況且斐潛和王邑多少還算是友軍,同盟,冒充欺詐的行爲用在敵對方還說得過去,用在友軍身上,萬一出了什麼簍子,這個名聲可是不太好聽啊……

寒暄過後,因爲情況緊急,所以斐潛也沒有多繞什麼圈子,開始進入了正題。

“王使君可有說明蒲縣暫借上郡?”斐潛先確認一下,畢竟這個是最重要的,只要有說明這一項事情,自己纔有理由調用蒲子縣城的兵馬,否則名不順言不正,是不可能調到兵馬的。

陳睿略微遲疑了一下,點點頭,說道:“確實有言。”

斐潛在心中算是放下了一塊石頭,略略爲謙謙君子王邑點了一個贊,然後說道:“今城內有兵幾何?”

涉及城中兵力的情況,自然是負責城中防務,清剿周邊匪徒的縣尉比較清楚,因此張烈在陳睿的示意下回答道:“現城中共有刀盾手兩百五十人,長槍手七百人,弓手一百五十人,騎兵五十人,另有輜重輔兵一千八百人,徭役四百人。”

“調騎兵五十,刀盾手百人,長槍兵五百,弓手百人,輜重兵八百人,物資一併準備,何時可以備齊?”

張烈愣了一下,然後說道:“物資公庫均有,只需一日便可備齊……”張烈說是這樣說完了,但是卻看了蒲子縣令陳睿一眼。

陳睿拱了拱手,問道:“不知斐使君可有王公節杖,亦或……移文?”

漢代調兵,原先只能用虎符,後來因爲土地問題,導致農民起義不斷頻發,尤其是邊疆胡人也是多次寇邊作亂,從中央調取虎符時間上未免太過於遲緩,因此後來漸漸地方性太守和州牧、州刺史的節杖也常常被用來作爲調兵的信物。

但是節杖畢竟只有一根,不可能掰成幾段來用,所以便出現了加蓋印章的移文,也可以進行小規模的調兵。但是這種移文也只有本郡內纔有效,也就是隻有王邑河東郡守的印章移文才能調取河東郡內的兵力,到了其他的郡,又或是像斐潛這樣別的郡的移文,都是沒有效用的。

問題是斐潛手中哪裡來的移文啊?

斐潛忽然意識到一個問題,但是就目前情況看來,暫時借用蒲子縣城的這個事情,王邑雖然有說明,但是要麼是未說明清楚,要麼是還有所保留,反正不像斐潛以爲的那樣,已經交代的清清楚楚,從現在開始就可以全權的處理蒲縣事務了……

“王使君書信之內,究竟如何說法?”這下就有點麻煩了,斐潛皺眉。

“不敢有瞞斐使君,”陳睿略微苦笑了一下,說道,“王公僅言,待平白波之後,供斐使君兩年錢糧,並無其他……”

斐潛聽了,頓時氣都不打一處來。

才兩年的錢糧……

還特瞄的是在平定了白波軍之後纔有……

這個王邑還真是!

一點都不肯吃虧!

或許當時斐潛略顯得貪得無厭要求多少有一些趁火打劫的味道,因此王邑雖然是最終答應了將蒲子縣城劃暫時借給斐潛兩年,但也僅僅是依照了當時的約定,並沒有留下給斐潛什麼漏洞可鑽。

不過這完全與斐潛所有的期望相差甚遠啊!

現在斐潛就需要調取兵力去攻伐永安城,什麼等待白波軍平定之後纔有兩年的錢財,這種馬後炮的東西對於現在的斐潛一點用都沒有!

要完成自己的戰略佈局,就必須要借到兵,攻下永安縣城,但是現在王邑根本沒有提兵權轉交的事宜。

現在要怎麼辦?

斐潛一時之間竟有些頭痛……

《三國演義》使者是一個極爲恐怖的差事。

是死是活,使者自己多半都莫名其妙……

第六十三回

告說是張將軍差來的……嚴顏大怒,罵:“匹夫怎敢無禮!……”喚武士把軍人割下耳鼻,卻放回……飛指而恨曰:“若拿住你這老匹夫,我親自食你肉!”

一言不合,耳鼻被割。

ps:張飛把吃人肉掛嘴邊,可見就像後世罵草某娘一樣是很普遍的事,想想若在後世罵人說要割下吃了對方的肉……這個……細思極恐啊……

第七十九回

劉封覽書大怒……遂扯碎來書,斬其使。

連話都沒說一句,直接腦袋搬家。

第四十五回中提到:

忽報曹操遣使送書至。瑜喚入。使者呈上書看時……瑜大怒,更不開看,將書扯碎,擲於地下,喝斬來使……遂斬使者,將首級付從人持回。

連信都不看,直接腦袋搬家。

第十一回

曹操看書,大罵……命斬來使……郭嘉諫曰……操從其言,款留來使……

腦袋搬家,還是獲賞款留……

完全沒個準數……

so,指望展露口舌先聲奪人的,也要看別人給不給這個機會……

第3051章二郎,六娘第3457章 雪球滾落第2282章有錢花和沒錢花第1063章 那被遺落的錦帛第2297章沒文化的更好騙第二零八章 會診(感謝北宮君平書友)第1621章 陣前和陣後第2312章消失的希望,跌落的野望(加更)第2563章新年將至小變化第2461章事項的影響第三七零章 方向的選擇第2299章反正就這樣第一一四章 初平元年工作大會第1135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2532章有人歡欣愉悅有人惶恐莫名第二八六章 苦戰第3277章 原來是如此第1000章 陰山暴亂第1015章 老卒新兵第3323章 死戰死戰第九七三章 潼關第1334章 農事第1426章 千騎卷平岡第3224章 你清楚的我清楚的他清楚第1923章考場訣竅,驛館疑雲第1477章 孫伯符的策略第五四五章 細微的轉變第2204章殘陽如血第1452章 殺局第七七八章 有得必有失第2237章遠離鍵盤俠,幸福你我他第2826章罪人妻子有人述,百姓苦痛無人鳴第四九二章 漢代月光族(起點首發)第2721章一切皆無等第三十四章 袁紹的野望第九三二章 漢代的秘聞第3303章 關鍵是執行第1782章 風聲,心聲第3246章 膿血第七七二章 南匈奴王庭第九四零章 臨戰的煎熬第三十二章 餘波第1633章 俗人俗話俗事第2082章屈氏子謀,綦毋呂思第1953章亦敵亦友,或敵或友第1215章 刀殺人人亦殺人第1874章驅虎吞狼,弄假成真第1301章 夜幕之下第六四零章 心照不宣第1791章 計中,中計第九一九章 戰長安(四)第3447章 外重內拙第2121章買茶人第3053章退縮,忍耐第一二九章 蔡家的示好第1206章 四百年前的戰旗是否還能飄揚第1004章 山雨來襲第二四三章 問心無愧第3041章金印丹冊其實都是蘿蔔章第三八四章 各自的思量第六五五章 佈告第2083章秭歸獻城,粗中有細第1077章 火熱出爐的外戚第2981章當先一件事第2091章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八六八章 叩長安(十五)第七八四章 孤獨軍的策略第二一一章 京觀第六六九章 學宮之博士第2779章 夏侯蠻橫過關卡,關中游騎救王昶第2268章水好水壞水渾水清(加更)第1351章 鬥將第2546章兩志彈出千般音第二八九章 第一滴血第2597章付出,要有回報第1544章 圓鍋會議第1091章 吃吃便飯聊聊教育第1318章 書信第三七九章 河東的變故第2752章 知人用人測人忠誠第2597章付出,要有回報第2365章誰是誰的噩夢第2331章當陽謀遇到了陽謀第八五五章 叩長安(二)第2566章逆水行舟小問題(加更)第1591章 一柄中興劍第1490章 誰是誰的英雄第2298章抄作業和計劃外的戰爭第四十章 袁術的計劃第七七四章 節杖的巧合第1166章 臘肉第2626章做官,究竟是什麼官第2952章勾勾又叉叉,處處聞啼鳥第五八九章 第一次參謀本部會議第3216章 異林花共色第1399章 新與舊第1138章 選擇權第3307章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第2447章奇怪的襲擊第1359章 絕望
第3051章二郎,六娘第3457章 雪球滾落第2282章有錢花和沒錢花第1063章 那被遺落的錦帛第2297章沒文化的更好騙第二零八章 會診(感謝北宮君平書友)第1621章 陣前和陣後第2312章消失的希望,跌落的野望(加更)第2563章新年將至小變化第2461章事項的影響第三七零章 方向的選擇第2299章反正就這樣第一一四章 初平元年工作大會第1135章 爲什麼會這樣第2532章有人歡欣愉悅有人惶恐莫名第二八六章 苦戰第3277章 原來是如此第1000章 陰山暴亂第1015章 老卒新兵第3323章 死戰死戰第九七三章 潼關第1334章 農事第1426章 千騎卷平岡第3224章 你清楚的我清楚的他清楚第1923章考場訣竅,驛館疑雲第1477章 孫伯符的策略第五四五章 細微的轉變第2204章殘陽如血第1452章 殺局第七七八章 有得必有失第2237章遠離鍵盤俠,幸福你我他第2826章罪人妻子有人述,百姓苦痛無人鳴第四九二章 漢代月光族(起點首發)第2721章一切皆無等第三十四章 袁紹的野望第九三二章 漢代的秘聞第3303章 關鍵是執行第1782章 風聲,心聲第3246章 膿血第七七二章 南匈奴王庭第九四零章 臨戰的煎熬第三十二章 餘波第1633章 俗人俗話俗事第2082章屈氏子謀,綦毋呂思第1953章亦敵亦友,或敵或友第1215章 刀殺人人亦殺人第1874章驅虎吞狼,弄假成真第1301章 夜幕之下第六四零章 心照不宣第1791章 計中,中計第九一九章 戰長安(四)第3447章 外重內拙第2121章買茶人第3053章退縮,忍耐第一二九章 蔡家的示好第1206章 四百年前的戰旗是否還能飄揚第1004章 山雨來襲第二四三章 問心無愧第3041章金印丹冊其實都是蘿蔔章第三八四章 各自的思量第六五五章 佈告第2083章秭歸獻城,粗中有細第1077章 火熱出爐的外戚第2981章當先一件事第2091章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八六八章 叩長安(十五)第七八四章 孤獨軍的策略第二一一章 京觀第六六九章 學宮之博士第2779章 夏侯蠻橫過關卡,關中游騎救王昶第2268章水好水壞水渾水清(加更)第1351章 鬥將第2546章兩志彈出千般音第二八九章 第一滴血第2597章付出,要有回報第1544章 圓鍋會議第1091章 吃吃便飯聊聊教育第1318章 書信第三七九章 河東的變故第2752章 知人用人測人忠誠第2597章付出,要有回報第2365章誰是誰的噩夢第2331章當陽謀遇到了陽謀第八五五章 叩長安(二)第2566章逆水行舟小問題(加更)第1591章 一柄中興劍第1490章 誰是誰的英雄第2298章抄作業和計劃外的戰爭第四十章 袁術的計劃第七七四章 節杖的巧合第1166章 臘肉第2626章做官,究竟是什麼官第2952章勾勾又叉叉,處處聞啼鳥第五八九章 第一次參謀本部會議第3216章 異林花共色第1399章 新與舊第1138章 選擇權第3307章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第2447章奇怪的襲擊第1359章 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