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零章 方向的選擇

細雨。

綿綿如絲。

飄飄蕩蕩如同情人的小手,撫摸着,浸潤着,從衣服到身體。

好茶。

鬱郁芬芳。

輕輕蕩蕩如同情人的擁抱,溫暖着,纏綿着,從體外到體內。

細雨和茶香將廳內廳外分割成爲了兩個不同的世界。

“兄長,請茶!”荀彧恭敬的將親手燒好的茶湯親手奉給了荀諶,看到荀諶接過了碗,開始喝了,然後才端起了自己的茶碗,細細的品茶。

茶湯裡面沒有添加任何的東西,純粹就是用水煮開了而已,這是荀諶的習慣。

喝茶之時不言,進食之時不語,這也是荀諶的習慣。

看着荀諶緩緩的飲完了茶湯,將碗放下,荀彧也隨之放下了茶碗。

冀州也是久旱了,這一場春雨雖然不大,卻讓人十分的欣喜,因爲有了這一場的春雨,種下農作物的種子終於是可以發芽生長了,一年的收穫才擁有了希望。

但是對於現在冀州的人來說,也有許多的人的心裡面,開始悄悄的長草發芽了。

“族長之信至矣。”荀諶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放在了桌上,往荀彧的這一邊推了推,然後又轉頭看向了廳外蒙蒙的細雨,面色中充滿了肅然,就像是要從廳外的細雨中看出什麼圖畫一樣。

荀彧將書信取過,展開一看,越看則越是皺眉。

許久,荀彧纔將書信放下,看了看荀諶,神情複雜,隨後低下了頭,看着桌案之側水壺中嫋嫋升起的水汽,面色中透着一股無奈,彷彿是要從水汽當中得出什麼驚人的答案一般。

兄弟二人一個看雨,一個看煙,默然無言。

荀諶輕輕嘆息了一聲,就像是春雨滴落在瓦面,細微的幾乎不可聞,開口哦吟道:

“天作高山,

“大王荒之。

“彼作矣之,

“文王康之。

“彼徂矣岐,

“有夷之行,

“子孫保之。”

荀彧默然,他知道這首“天作”的出處,自然也知道這一首歌的含義。

這是成王時周公祭祀坦岐山的山歌。

岐山並非周部族的故土,然而在周王部落東遷之後,佔據了朝歌,代表着從一個部落走向了王朝,這一切的發達興旺都是從岐山開始,周人從這裡繼續向東擴展,直至中原的大部分地區。

因此,對周王朝來說,岐山的意義遠遠超過部族原來的棲息之地,這是一個部落興旺的代表,這是一個家族從地方走向中央的象徵。

荀氏的故鄉是在潁川,但是現在荀家的家主跟着漢獻帝去了長安,而荀諶和荀彧兩個兄弟卻在冀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都是離開了家鄉,離開了“岐山”。

“故鄉”的意義會隨着人的遷徙而改變,就像是周王離開了故鄉岐山,而將朝歌變成爲了新的故鄉一樣。原有的故鄉由於不利於生存發展可能黯然失色,新的發跡地因爲使人大受裨益而可能更加親近。

建功立業不一定非要生於斯、長於斯地故鄉不可,就像是現在荀家所面臨的情況。

但是荀彧察覺到了在荀諶哦吟背後的更加深沉的含義,最後的一句“子孫保之”,更是透露了荀諶現在的心聲……

荀諶現在就是荀家的子孫,荀家的基業,荀家的地位,荀家的未來,自然是需要荀諶這個子孫出來“保之”了。

就像族長荀爽在書信中的交代一樣,雖然表面上看是諄諄愛語,關心有加,但是意思卻依然十分的明確,要求荀諶對袁紹給予“儘可能”的幫助……

就像當年家族之中,勸說荀諶對冀州牧韓馥給予“儘可能”的幫助一樣……

“兄長……”

荀彧離席,大禮叩拜,頭伏於手心之上,本來是想說一些寬慰荀諶的話語,滿腔的話到了嘴邊卻怎麼也說出不來。

荀諶微微笑着,扶起了荀彧,說道:“吾爲兄,自當先行。不必如此。”

荀諶和荀彧一樣,來到了冀州之後,發現冀州牧韓馥並不是一個英主,但是對於袁紹袁本初而言,也還是稍微有一些遺憾。

因爲袁紹身邊已經有了同樣是潁川出身的人,郭圖。

郭圖雖然原先是冀州牧韓馥的下屬,但是自從袁紹來到冀州之後,就和袁紹非常迅速的建立了聯繫,並且也得到了袁紹的信任,這對於同樣是潁川出身的荀家來說,並不是一件非常讓人高興的事情。

郭圖的氣量……

所以原本荀諶也並不想傾向於袁紹,也不屑於和這樣一個氣量狹小的人一起共事,他更希望能有一個充分施展自己才能的明主,而不是要和同僚整天相互計構。

但是家族有令,不敢不從。

誰讓自己就是荀家之子,又是兄長,自己不做這個先行的試手,難道還要讓自己的弟弟去充當麼?

“韓文節必敗矣。”荀諶說道,就像是說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不得冀州之士,亦不得潁川之人,瞻前顧後,舉棋不定,空有節杖,可之奈何。成大事者當不拘小節,成霸業者當勇往直前,奈何如今天下,尚未有如此英傑現身。文若,汝可待其時也……”

荀彧知道,其實荀諶所說的兩句話,一句指的就是袁紹,袁紹太過於注重“小節”了,這種關鍵討董時刻,竟然還要先搞出一個“承製”,要先給自己安上一個車騎將軍的名號才做事情,但是卻不知道良機永遠都是稍縱即逝,而官位這個東西,只要有三公的名義在,真要動起手來,等到了功成之日,難道還會小麼?

另外一句指的就是袁術,空有汝南之兵,手下有孫堅、紀靈等將,卻盤旋於豫潁之間,沒有“勇往直前”的氣概,還讓董卓抓住了空隙,反打了一擊。

因此在荀諶的眼中,袁紹和袁術都不是一個可以依託的“英傑人物”,但是在家族的要求之下,又不得不投身到袁紹的陣營當中,所以,其實對於荀諶來說,也是一種殘忍。

“謹遵大兄教誨。”荀彧再拜。

荀諶點了點頭,扭頭看了看廳外,不知不覺中,細雨已經停息。荀諶微微一笑,說道:“雨已歇,可行矣。”

是啊,雨停了,可以走了,可是到底要怎樣去走,而這路的方向,又究竟要通往何方?

荀彧辭別了荀諶,出了荀諶的住所,在鄴城街道上慢慢的走着,仰頭看着天上尚未散去的雲,不由得也緩緩的哦吟出聲:

“何草不黃,

“何日不行。

“何人不將,

“經營四方。

“何草不玄,

“何人不矜。

“哀我征夫,

“獨爲匪民。

“匪兕匪虎,

“率彼曠野。

“哀我征夫,

“朝夕不暇。”

……

荀湛在歷史上似乎就爲了袁紹勸說完韓馥,便退出了袁紹謀士羣體,不知所終……

ps:兩首周風作者菌解釋了一首,另外一個就留給大方之家啦……

ps2:什麼gay三國,本作者菌一向三觀端正……

第八九零章 反客爲主(五)第1472章 千百年武勇者的傳說第七四五章 個人的想法和策略第1207章 四百年前的戰吼是否依舊響亮第1022章 正奇之間第2593章關羽的海戰第3466章 輕重第3121章 一模一樣第3042章遮掩隱瞞其實都是老傳統第2314章自己人的刀,一鍋端的人(加更)第3421章 水和火第1623章 天元(加更還欠賬)第3135章 耕戰比率第1963章職場替代,士族規則第1510章 三碗酒第2042章諫官之職,中正平和第1557章 生死存亡第八五八章 叩長安(五)第九零九章 亂長安(四)第3407章 不關我事第2281章胡服騎射漢人故事第八七七章 不速之客(二)第2632章上帝,究竟是什麼帝第2376章傳承有序第四二二章 來,兄弟,喝了這杯酒第四五三章 改革開放的意義第3018章成長終究都是相互的第七一八章 有人可以收第2145章一城通達四方第1371章 狄道第3199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2023章大漢規矩,張飛手段第七四四章 撐犁之下的赤那第六八五章 相同的路不同的人第2283章有什麼和憑什麼第1876章函谷演變,歪脖科技第2947章彼此名言絕,誰能事通達第六一零章 騎兵之間的博弈第2352章舊歌新聲唱第三一五章 辭行第3114章 瞌睡枕頭第1635章 敝帚何自珍第3335章 有蹊蹺第二零八章 會診(感謝北宮君平書友)第1598章 兩條晉升路第1069章 摻雜而來的煩惱第八八二章 不速之客(七)第2313章遺留的眼線,最新的情報第3063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詐敗第1818章 又是一次的兵臨城下第一七零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第四三七章 望南望北望煙塵第1526章 敗退第2742章 黑馬白第1026章 春秋第2423章雙標第一八六章 推來推去的盟誓之人第2327章有你我二人足矣第3389章 法第2454章敕封的手段第2883章叛徒,幽北的波動第3425章 問和答第1521章 雙爭劫第3223章 你知道的我知道的他知道第1009章 心有憂慮第四零三章 錢財堆出來的勝利第3309章 分冷豬肉,攜手共贏第1924章法不責衆,魑魅魍魎第九八零章 瘟疫的陰霾第2161章死地生機第1117章 該付出的代價第2539章有人揚首有人低尋第1585章 且聽某說來第九五八章 戰場上的變化第1082章 光溜的劉協下巴第1214章 空談依舊沒啥用第1265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1110章 潼關第1152章 新卒和舊識第1116章 人頭也是小錢錢第二九二章 馬邑之謀第二十一章 酒宴內外第二十四章 與曹操的第一次第2987章人類的本質是真香第1084章 各人各自的選擇第3272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一三零章 黃氏的底蘊第四十二章 浮生半日第一五二章 吃飯吃飯第九七三章 潼關第2301章一碗雕胡第3245章 經正第五八六章 耕田呃耕田第2219章可以休矣第3367章 無奈的變化,絕妙的機會第1345章 童謠第八五六章 叩長安(三)第2652章黃土和水第1798章 同衣,同袍第1306章 躍馬陰山
第八九零章 反客爲主(五)第1472章 千百年武勇者的傳說第七四五章 個人的想法和策略第1207章 四百年前的戰吼是否依舊響亮第1022章 正奇之間第2593章關羽的海戰第3466章 輕重第3121章 一模一樣第3042章遮掩隱瞞其實都是老傳統第2314章自己人的刀,一鍋端的人(加更)第3421章 水和火第1623章 天元(加更還欠賬)第3135章 耕戰比率第1963章職場替代,士族規則第1510章 三碗酒第2042章諫官之職,中正平和第1557章 生死存亡第八五八章 叩長安(五)第九零九章 亂長安(四)第3407章 不關我事第2281章胡服騎射漢人故事第八七七章 不速之客(二)第2632章上帝,究竟是什麼帝第2376章傳承有序第四二二章 來,兄弟,喝了這杯酒第四五三章 改革開放的意義第3018章成長終究都是相互的第七一八章 有人可以收第2145章一城通達四方第1371章 狄道第3199章 山河表裡潼關路第2023章大漢規矩,張飛手段第七四四章 撐犁之下的赤那第六八五章 相同的路不同的人第2283章有什麼和憑什麼第1876章函谷演變,歪脖科技第2947章彼此名言絕,誰能事通達第六一零章 騎兵之間的博弈第2352章舊歌新聲唱第三一五章 辭行第3114章 瞌睡枕頭第1635章 敝帚何自珍第3335章 有蹊蹺第二零八章 會診(感謝北宮君平書友)第1598章 兩條晉升路第1069章 摻雜而來的煩惱第八八二章 不速之客(七)第2313章遺留的眼線,最新的情報第3063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詐敗第1818章 又是一次的兵臨城下第一七零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第四三七章 望南望北望煙塵第1526章 敗退第2742章 黑馬白第1026章 春秋第2423章雙標第一八六章 推來推去的盟誓之人第2327章有你我二人足矣第3389章 法第2454章敕封的手段第2883章叛徒,幽北的波動第3425章 問和答第1521章 雙爭劫第3223章 你知道的我知道的他知道第1009章 心有憂慮第四零三章 錢財堆出來的勝利第3309章 分冷豬肉,攜手共贏第1924章法不責衆,魑魅魍魎第九八零章 瘟疫的陰霾第2161章死地生機第1117章 該付出的代價第2539章有人揚首有人低尋第1585章 且聽某說來第九五八章 戰場上的變化第1082章 光溜的劉協下巴第1214章 空談依舊沒啥用第1265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1110章 潼關第1152章 新卒和舊識第1116章 人頭也是小錢錢第二九二章 馬邑之謀第二十一章 酒宴內外第二十四章 與曹操的第一次第2987章人類的本質是真香第1084章 各人各自的選擇第3272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一三零章 黃氏的底蘊第四十二章 浮生半日第一五二章 吃飯吃飯第九七三章 潼關第2301章一碗雕胡第3245章 經正第五八六章 耕田呃耕田第2219章可以休矣第3367章 無奈的變化,絕妙的機會第1345章 童謠第八五六章 叩長安(三)第2652章黃土和水第1798章 同衣,同袍第1306章 躍馬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