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七章 叩長安(十四)

皇甫嵩斬殺了茂陵的邑長之後,便心無旁騖的站上了陵邑的城牆,全神貫注的關注着長安的具體動向。

茂陵的邑長的猜測並沒有錯,皇甫嵩選擇的是觀望,並不準備聽從王允的號令,馬上就帶兵前往長安救援。

但是茂陵的邑長同樣也猜錯了一點,皇甫嵩的出發點依舊是爲了大漢,在他的心中,並沒有覺得他這樣做,有什麼不對的。

是的,這是他和楊彪共同的決定。

漢朝的京都一度是長安,這沒有錯,但是如今時過境遷,長安已經不再適合作爲大漢的都城了。看看現在局勢,若是再將大漢都城定於長安,會出現什麼樣的局面?

皇甫嵩往遠處的霸陵望去,那裡是楊彪去坐鎮的地方,如今當然也是絲毫不見有什麼動靜……

雖然隔了一段距離,皇甫嵩似乎能夠感覺得到從霸陵那邊楊彪投送過來的目光,花白的鬍鬚在風中顫動着,沉默了片刻之後,沉聲說道:“傳某軍令!都準備好!待西涼賊軍全數出現之後,便出城迎戰!”

皇甫嵩身後的親衛連忙將皇甫嵩的命令傳遞了下去,頓時在陵邑城門之下,已經集結待命的兵卒們轟然應諾。

而此時在霸陵的城牆之上,楊彪卻微微嘆了一口氣,說道:“可憐城中百姓……願此役蕩平邪逆,還大漢一朗朗乾坤……”

劉艾在一旁說道:“楊公心憂社稷,想必蒼生亦有所感,當知楊公心意也,定能一戰而定!”劉艾原本是陝縣令,後來董卓進京之時,見其談吐不凡,頗有好感,便挾持着一路進了雒陽,讓他在董卓太師府內任職,然後董卓西歸長安的時候,也就一路帶着到了長安。對於劉艾來說,董卓其實並沒有多少的提攜之恩,只是不得已而事之,因此當趙溫私底下開始物色人選的時候,被貼上了董卓標籤的劉艾也就急於洗清自己,緊緊的團結在了楊彪身邊……

楊彪笑了笑,點頭說道:“借汝吉言!當願如是!”

不管是楊彪,還是皇甫嵩,其實都認爲長安不可久留,奈何王允卻始終不肯返回河南尹,加上其他方面的一些因素,便最終導致了楊彪爲首的朝堂中人和王允爲首的幷州利益的兩個派別分道揚鑣。

自從漢光武帝開始,大漢的根基就不再是關中、雍並涼一帶了,而是徹頭徹尾的偏重到了人口更加密集,並且是在光武帝的偉大事業當中貢獻了決定性力量的冀州和豫州兩個州郡。

時也,境也。

在楊彪的認知內,漢建國之時,這江山社稷是從前秦手中搶來的,自然要定於關中,鎮住原本西秦的這些人物,但是大漢已經建國三四百年了,加上王莽之亂,如今對於漢家天下更具威脅力的怎麼可能還是在關中?

漢天子若是被長期留在長安會發生什麼事情?

王允和呂布這一文一武,本身都是幷州之人,卻又不和,把持了朝政又會發生什麼問題?

每當想起這些的時候,楊彪都會渾身上下一遍又一遍的發汗,眼前的情況之下,不管是對大漢來說,還是對弘農楊氏來說,長安的天子儘早的迴歸關東,纔是最正確的選擇。

因此,楊彪不惜以長安城爲餌,一方面誘使這些西涼殘兵彙集而來方便一網打盡,另外一個方面也可以狠狠將朝廷之上的競爭對手王允掃落凡塵,更重要的是,長安經此一役,便不可能在成爲一個合適的京都了,漢天子必然會再次遷都!

至於那些在戰火當中哀嚎的黔首,他們既然受到大漢的庇護,如今爲大漢的未來貢獻犧牲一些也是應有之意。

“報!長安城東又現大量西涼賊兵,見‘郭’字將旗!”一名斥候滿頭大漢的奔來稟報道。

“好!這定是賊將郭汜!”楊彪又問道,“可有見‘李’字認旗?”

“並無此旗!”斥候回答道。

嗯?

怎麼只有郭汜來了,而李傕沒來?

難道還在後面?

“報!”又是一名傳令兵策馬趕了過來,“皇甫將軍問是否進軍?”

楊彪眼珠子左右不停的轉動着,現在就進軍麼?

“不,讓皇甫將軍再稍候片刻,等賊軍齊至之後再一同而進!一舉蕩平!”

楊彪最終決定要再等等,因爲如果現在就進軍的話,未免有點打草驚蛇之嫌,他要做一個冷靜的獵手,而不是一個蹩腳的莽夫。

就像在河中捕魚,現在已經是有一些小魚進到了網兜之內,需要的就是再付出一點點的耐心,讓在外觀望遊弋的更大的魚也掉進網中,再一舉收網!

屆時,王允就將成爲這一場戰役的負罪之人,而弘農楊氏則是救天子百姓於水火,挽大漢社稷於將傾,到時候再憑藉着天下冠族的名義,一面還都雒陽,一面令二袁休兵,既然都是山東士族,那麼就沒有什麼絕對的衝突,坐下來談一談,該分的分一分,不就天下太平了?

但是楊彪並沒有想到,他的等待,並沒有等來所謂李傕的旗號,反而是等來了讓楊彪、皇甫嵩等人都目瞪口呆的結果!

只見面朝渭水橋的長安城門轟然而開,烏泱泱的人哭喊震天的從城中被西涼兵驅趕了出來,如同驟然炸開的蜂羣,噴涌而出!

西涼兵卒其中有不少是羌人投誠的,對於驅趕人羣這種事情,他們在沒有成爲董卓手下的時候其實做過不少,現在迴歸了老本行,簡直就是駕輕就熟,在人羣兩側不斷的遊弋,然後將走歪走慢的或鞭打或殺戮,便驅趕着是西涼兵十倍以上的普通百姓,如同泥石流一般往渭水橋滾滾而去!

其實李傕掩了旗號,和郭汜一同到了,一進城中,就按照賈詡的計策,沒有先去仰攻高高在上的皇城,而是立刻派兵圍堵了一個個的市坊,將其中的普通民衆全數驅趕了出來,然後便形成了現在的情形。

渭水橋南岸,衆多的民衆擁堵在一起,而駐守渭水橋的北岸的那些兵卒自然不可能讓這些百姓沖垮了已經預備好的防禦陣地,自然是將拒馬鹿角等等趕快將橋面封堵嚴實……

第六三三章 惡客來第八二零章 人心見人心(二)第1551章 疑兵之計第2362章誰聽誰的聲音第1047章 曹操和徐州的情仇第1779章 絕境,絕殺第八一九章 人心見人心(一)第八四四章 另一個戰場(三)第2787章 武陵南蠻盼桃花,朱桓定策付流水第五八四章 白石羌的觀望第2715章驕兵傲將貪婪人第1737章 信還是不信第1680章 湖亭第1667章 薛蘭的吼聲第2894章山林,穿插的失敗第七三七章 在一退一進之間第2125章無恙和有恙第3423章 進和退第八一三章 將對帥(二)第3211章 山空鳥雀呼第 1409章 貪狼殺第五二八章 暴風雨前的安靜期第九一一章 亂長安(六)第3395章 悸第三九二章 請出示底牌第2811章擴張上限有制約,開疆擴土有瓶頸第2363章誰拉誰的名單第1553章 進退爲難第3434章 意料內外第二六三章 準備第四四四章 頂住,誰都不許撤第2683章修行道場修羅場第2545章獨一無貳長安城第1326章 煎熬第3374章 一點小選擇第1554章 川中一戰第2848章務塗第2664章誰輸誰贏第2626章做官,究竟是什麼官第2663章誰贏誰輸第2087章守!第1306章 躍馬陰山第1130章 大膽的想法第1530章 本心第1794章 或進,或退第1869章 西京尚書,烏合之衆第3189章 可堪執手送行人第3132章 水到渠成第2673章東躲西藏找辦法第3154章 當選擇遇到選項第2357章肉體的碰撞第1176章 人才引進第1838章 落子請應對第1863章 當利益擺在面前,親戚輩份都是渣渣第2998章矛盾需要針對第1833章 三箭退興霸第1342章 九空第2261章按不按規矩,講不講道理第七三九章 窮山惡水出胡人第1486章 魏文長的決斷第3345章 人物當中的人物是誰的人物第3399章 年第1870章 固有觀念,自己以爲第1605章 愚人勿辯(億千貝盟主加更)第1461章 僵局第1664章 關羽的刀(加更還債啊……)第1647章 陌上桑第1631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1452章 殺局第七九九章 戰場的時間差第1563章 心思量第2988章法不責衆人人無罪第九十三章 平荊襄三策第1091章 吃吃便飯聊聊教育第1881章處處問題,處處是坑第2209章堂堂正正第一三二章 黃家的傳承第1852章 意外來的時候絕對不會提前商量第1732章 青龍寺大論第2539章有人揚首有人低尋第六二七章 有道第1386章 凳子第三三四章 答案第九三五章 禍從天上來第九五五章 戰場上的選擇第八一九章 人心見人心(一)第3355章 改變的陣法第2399章以衡取衡第1999章騎兵進化,血海泛舟第2861章兩方面第3302章 決定當中的正確第1276章 掩蓋在通寶下的新策略第3267章 兵卒變第2327章有你我二人足矣第三十二章 餘波第1302章 刀槍之間第1202章 不由自主的戰鬥第1786章 打獵,打人第2148章六勝第四九三章 漢代經濟學
第六三三章 惡客來第八二零章 人心見人心(二)第1551章 疑兵之計第2362章誰聽誰的聲音第1047章 曹操和徐州的情仇第1779章 絕境,絕殺第八一九章 人心見人心(一)第八四四章 另一個戰場(三)第2787章 武陵南蠻盼桃花,朱桓定策付流水第五八四章 白石羌的觀望第2715章驕兵傲將貪婪人第1737章 信還是不信第1680章 湖亭第1667章 薛蘭的吼聲第2894章山林,穿插的失敗第七三七章 在一退一進之間第2125章無恙和有恙第3423章 進和退第八一三章 將對帥(二)第3211章 山空鳥雀呼第 1409章 貪狼殺第五二八章 暴風雨前的安靜期第九一一章 亂長安(六)第3395章 悸第三九二章 請出示底牌第2811章擴張上限有制約,開疆擴土有瓶頸第2363章誰拉誰的名單第1553章 進退爲難第3434章 意料內外第二六三章 準備第四四四章 頂住,誰都不許撤第2683章修行道場修羅場第2545章獨一無貳長安城第1326章 煎熬第3374章 一點小選擇第1554章 川中一戰第2848章務塗第2664章誰輸誰贏第2626章做官,究竟是什麼官第2663章誰贏誰輸第2087章守!第1306章 躍馬陰山第1130章 大膽的想法第1530章 本心第1794章 或進,或退第1869章 西京尚書,烏合之衆第3189章 可堪執手送行人第3132章 水到渠成第2673章東躲西藏找辦法第3154章 當選擇遇到選項第2357章肉體的碰撞第1176章 人才引進第1838章 落子請應對第1863章 當利益擺在面前,親戚輩份都是渣渣第2998章矛盾需要針對第1833章 三箭退興霸第1342章 九空第2261章按不按規矩,講不講道理第七三九章 窮山惡水出胡人第1486章 魏文長的決斷第3345章 人物當中的人物是誰的人物第3399章 年第1870章 固有觀念,自己以爲第1605章 愚人勿辯(億千貝盟主加更)第1461章 僵局第1664章 關羽的刀(加更還債啊……)第1647章 陌上桑第1631章 閒着也是閒着第1452章 殺局第七九九章 戰場的時間差第1563章 心思量第2988章法不責衆人人無罪第九十三章 平荊襄三策第1091章 吃吃便飯聊聊教育第1881章處處問題,處處是坑第2209章堂堂正正第一三二章 黃家的傳承第1852章 意外來的時候絕對不會提前商量第1732章 青龍寺大論第2539章有人揚首有人低尋第六二七章 有道第1386章 凳子第三三四章 答案第九三五章 禍從天上來第九五五章 戰場上的選擇第八一九章 人心見人心(一)第3355章 改變的陣法第2399章以衡取衡第1999章騎兵進化,血海泛舟第2861章兩方面第3302章 決定當中的正確第1276章 掩蓋在通寶下的新策略第3267章 兵卒變第2327章有你我二人足矣第三十二章 餘波第1302章 刀槍之間第1202章 不由自主的戰鬥第1786章 打獵,打人第2148章六勝第四九三章 漢代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