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風凜冽,寒氣逼人,我與千夜、鋒刀站在冥冢樹林外,心裡有些激動,望着面前的槐樹林,以往的景象點點滴滴浮現在眼前,曾經的恐懼也在此時化作了好奇,有千夜和鋒刀在我身邊,膽氣提升了不是一星半點。
“怎麼走?”我眼光直深入樹林,喃喃的對鋒刀問道,當年崔洋憑藉地圖走進冥冢,從此了無音訊,但上次去忠義湖時,卻沒有依照地圖上的指令,現在的我有些迷茫。
鋒刀揮揮手,帶着我直直的就走進了樹林,根本沒有在乎地圖。
“哎?不需要地圖麼?”我有些詫異的問道。
鋒刀搖搖頭,指了一下自己的腦袋,我立刻恍然大悟,是啊!鋒刀本就是冥冢之人,這如何進入冥冢難道還需要我來看地圖嗎?人家比我路熟多了。
我跟在鋒刀的身後,在樹林中繞來繞去,忽然感覺有人抱上了我的胳膊,我停下腳步轉頭一看,是千夜。
想說些什麼,但不知道該如何說出口,最後只得嘆了一口氣,繼續前行,千夜漏出了滿足的笑容,也未言語。
在鋒刀的指引下,我們在樹林中繞了大概半個小時左右,眼前的景象忽然一變,只見空中的月亮霎時間變成了圓月,散着潔白的光芒,將我們和樹林籠罩起來,遠方已經依稀可以看到古樓的樣子。
向前走了幾分鐘,古樓整體映入我的眼中,還是沒有變,青黑色的瓦片,殘破的木板,兩座石像靜靜的佇立在門口,月光下披上了一層寒光,讓人不禁心驚膽戰,我總是不自主的望向他們,觀察着他們的眼睛。
“開始吧。”
鋒刀走到空地上,回頭對我說道。
我點點頭,欲向前,卻忽然感覺手臂一緊,轉頭望去,只見千夜咬着自己的嘴脣,淚眼汪汪。
“你...你真的決定好了麼?”
看到她的神情,不知爲何心裡忽然涌起一股痛意,但如今已到了這裡,我和軒子的印記、蜘蛛的安全,一切都沒有辦法退縮了。
我輕輕的撫上她嬌嫩的小手,緩緩用力,抽出胳膊,在她的額頭蜻蜓點水般的吻了一下。
“我決定好了。” шωш_ttkan_¢ ○
在千夜的耳邊呢喃一句後,我走到鋒刀身邊,將旅行包摘下,把裡面的物品都拿了出來,依次擺放在地上。
玉佩、冥錄、將軍劍、地圖。
來此之前我已經翻遍了冥錄,也從書中尋找到了開冥冢的方法,此時到也稱的上胸有成竹,其實我心裡還是有一些排斥感的,這冥冢打開後是好是壞尚未可知,但只要能夠解開我身上的冥冢印記,便算的上是好事。
我將冥錄翻至最後一頁,跪在地上,拿起兩塊玉佩,口中喃喃的嘟囔着上面的話。
“承千載之命,還萬世之基,雍和離牢,殺伐將出!”
頌罷,我將玉佩緩緩的合在一起,只見一縷紅色光芒瞬間遍佈我的眼中,擡頭望去,月亮已經變爲血色,直直的散下一圈光束將我籠罩起來。
玉佩合在一起後,從內部閃出翠綠色的光,與籠罩我的血光相應,顯得極其詭異。
我隱約好似聽見了千軍萬馬的聲音,膝下的土地開始晃動,鋒刀在一旁大喝:“快!”
我不在猶豫,從腰間抽出軍匕,一咬牙劃開了指尖,痛意傳身,一滴血自手指滴到了玉佩上,翠綠色的光芒瞬間化爲了紅色,與月光相同,血腥氣濃厚似煙霧般升騰,籠罩了我的身體。
我忍着四周的粘稠感,手緩緩伸向將軍劍。
“哐!”
就在此時,旁邊忽然傳來了巨大的聲響,震得我立刻停止住了動作,轉頭,只見鋒刀一口鮮血噴上天空,整個倒飛出去,砸在了古樓上。
而剛剛他站立的位置,此時顯現出一個身影,身着袈裟,手持玲瓏杖,脖子上掛着一串大的佛珠,低至胸前,頭上一頂斗笠似的帽子,看不清臉龐。
但顯然,是他剛剛襲擊了鋒刀,只見那僧人將杖狠狠的插在地上,雙手合十,對我微微彎腰,道了一句:“阿彌陀佛。”
我有些驚慌失措,此時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鋒刀竟然會被一擊就打成重傷,那我要是挨一下,不就死翹翹了?這時我忽然想到千夜,回頭望向她剛剛的位置,卻見她站在樹林旁,一動不動,望着我的眼神中透着焦急。
“施主,莫慌,她不過是被封定住了而已,並無危險。”
那僧人漸漸向我走來,忽然一道黑影閃過,撲向僧人的側面,我知道那是鋒刀,可僧人卻連看都沒有看,只是猛的打出一個手印,向自己的右側一伸手,正正頂上了鋒刀的額頭。
鋒刀睜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的感覺,整個人立刻停住了,隨後掉落在地上,只見他的頭頂一道金色的光芒瞬間閃現出來,在急融化着他身上的黑氣。
鋒刀痛苦的捂着腦門在地上打滾,隨後跪坐起來,劇烈的疼痛使他整張臉都扭曲了,他斜看着我,嘴裡廢力的吐出幾個字,雖未聽到聲音,但我知道他是什麼意思。
我不敢在拖延時間,趁着僧人未至我身旁之際,猛的伸手抓住將軍劍,赫然站起。
“陰河逆流,陽火歸滅!”
我剛剛喊到一半,卻感覺到一股重擊從我的背後傳來,我整個人飛撲向前,栽倒在地上,肺胸翻涌,嗓子一甜,血緩緩從嘴角流了出來。
我忍着疼痛轉過身體,只見空地上瞬間出現了七八個僧人,不過與剛剛的僧人不同的是,他們只有手中一串佛珠,沒有斗笠,也沒有法杖。
“施主,爲何頑固不化,你可知自己在做些什麼?”
爲的僧人將玲瓏杖持到手中,遠遠望着我道,面色平靜如秋水一般,看不清喜怒。
“你...你是誰!”
我捂着胸口大聲喝道,心中恨意橫生。
僧人單手成掌,豎立胸前,喃喃道:“貧僧法號慧絕,乃是淨土寺第八十七任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