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羣策羣力

議室內煙霧繚繞,只花了十分鐘,彥博就搞清楚了?歷

龍譽騰與龔書濤不必多說前者從事金融行業,旗下的“信譽集團”的規模在美國金融投資公司中排名第七,擁有2000億資產,龍譽騰的個人資產超過150美元后者從事機械製造業,經營的“速通集團”除了爲幾家大型汽車廠商提供零部件之外,還在機牀設備、勘探設備、醫療儀器、光點設備等行業有不錯的業績,龔書濤的個人資產也有120美元

章萬年是德國最有名的華人投資商,主要從事大規模金融投資由他親手創立的“永盛集團”規模並不大,總資產僅450歐元,卻持有“大衆公司”百分之七的股份、“西門子公司”百分之八的股份、以及“麥德龍集團”百分之十的股份章萬年與其直系親人掌握了“永盛集團”過半數的股票,對集團擁有絕對控制權

李成文主要經營旅遊酒店業,在羅馬、威尼斯、米蘭、熱那亞等地擁有七家酒店,另外在巴黎、倫敦、馬德里、里斯本、雅典、慕尼黑等地擁有酒店或者持有其他高檔酒店的股份,去年還入股主要經營賭博業的“摩納哥地中海假日酒店”除此之外,李成文還是源自“青幫”的歐洲華人社團幕後掌門人,與東南亞、臺灣等地區的社團有着密切聯繫至於李成文有多少資產,恐怕沒人說得清楚

尤明鈞主要從事礦業,在澳大利亞擁有幾座礦山,資產在100億美元左右按照葉永畿的介紹,尤明鈞與李成文的關係非常特殊

從去年年底開始,兩人就聯手阻擊“力拓集團”彥博猜測,尤明鈞想借助李成文在華人社團的影響力,而李成文則想借此機會進軍澳洲大陸,開拓新市場

黎玉誠的身份比較特殊,除了擁有新加坡最大的航運公司、控制着數百艘遠洋巨輪與十多艘豪華郵輪之外,他還是新加坡前總理的外甥,在新加坡經政兩界有着非常廣泛的人緣關係轉戰商海前,黎玉誠在新加坡海軍服役,退役時已經是海軍少將不難猜測,黎玉誠與新加坡軍方的關係也非常密切

每一個人的來頭都不小,特別是李成文與黎玉誠

“聽說這次會議是由先生髮起的”李成文一開口,就顯露出了江湖氣息“李某也不隱瞞,數年前李某就想結識先生,只是一直沒有遇到適當的機會去年,聽聞先生捨棄家產、不顧艱難險阻返回祖國,李某對先生的壯舉佩服不已,也由此萌生了回國發展的念頭半年多來,李某數次回國,尋找投資與合作機會只是礙於李某的聲名,無法獲得先生那樣的機會”

“李先生多慮了”彥博在商場搏殺幾十年,非常清楚李成文這番話的意思“我們都是漂泊在外的遊子,回到故鄉是我們的共同夙願作爲炎黃子孫,能夠爲民族復興揮汗出力,不但是我們的職責,更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不管我們從事什麼行業、以前做過什麼,只要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沒有忘記列祖列宗,遵守國家法律,爲民族利益着想,對得起良心、對得起流淌在我們體內的血脈,我們就能爲民族、國家盡到一份綿薄之力如果李先生信任彥博,各位覺得彥博是值得交往的朋友,時機成熟,彥博親自做東宴請各位,將各位引見給元首相信,元首也很想認識在座的海外赤子”

李成文眯起了眼睛,笑着點了點頭

其他幾位華商也都露出了笑容彥博地回答讓他們非常滿意

“既然如此我們也不能空手而去”葉永畿接過話題說道“我記得一位名人曾經說過在問國家爲我們做了什麼之前先問問我們爲國家做了什麼先生回國之後地發展有目共睹祖國這幾年地變化日新月異我們不但應該相信我們地民族還應該相信我們地領袖在我們伸手向國家討要好處之前我們必須爲國家、民族做出貢獻掃清民族復興道路上地障礙”

“葉先生說得沒錯這麼多年來我們無時不刻不盼望着祖國興盛強大”龍譽騰敲了敲桌子說道“只有祖國強大、民族興盛我們才能在國外挺起脊樑驕傲地告訴所有人我們是中國人是龍地傳人!”

“空說無益民族復興需要實際行動”黎玉誠掃了一眼在座地幾位豪商說道“不管是生活在共和國還是新加坡國界不能割斷同胞血脈、不能隔絕民族情緣中華民族要想復興、炎黃子孫要想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巔必須面對各種各樣地艱難險阻、戰勝數不盡地挑戰正如先生所說能爲民族復興揮汗出力

們地職責也是光宗耀祖地事情哪怕爲了我們地們都要甘於奉獻勇於承擔責任!”

“先生能夠說說具體地計劃嗎?”李成文把話題拉了回來

+;隨時可能爆發的東海戰爭,隨後把他的想法講了出來

“七十多年前,我們的祖父,或者曾祖父參加了保家衛國的抗日戰爭雖然我們出生得太晚,沒能走上抗日戰場,但是現在有一個機會擺在我們面前,讓我們能夠完成祖輩未能完成的事業”彥博重新點上雪茄,抽了幾口,“釣魚島紛爭由來已久,數十年來,共和國本着和平解決爭端的原則,一直克己忍讓,沒讓事態擴大日本卻變本加厲、野心不死,妄圖像上個世紀初期那樣,侵佔屬於中華民族的神聖領土事態發展到現在,忍讓已經到了極限,所謂‘忍無可忍、無須再忍’七十年前,我們沒有倒在日軍的槍炮下;現在,我們更加不能讓日本肆意妄爲”

“元首是什麼態度?”李成文也點上了雪茄,神色既憤怒又激動

“儘量通過談判解決爭端,談不成就打”彥博回答得非常直接

“即便打,也不會打得你死我活”黎玉誠一針見血的道出了要點

“軍事行動只是對付日本的手段之一,我們也管不了,那是國家的事情”彥博掃了眼衆人,說道,“我們能做的,只是錦上添花,在我們能夠出力的地方打擊日本,讓日本知道,除了14億共和國人民之外,還有5000萬海外華人不會允許百年前的慘劇再次發生、不會容忍百年前的恥辱再次降臨!”

“這麼說來,我們只能在經濟上做文章”

“最好是在金融上做文章”沉默了半晌的章萬年開口了,“近幾年,日本經濟一直沒有起色,不但最後一個走出金融危機旋渦,還錯過了技術革命;經濟持續衰退,要不了十年,就將失去第三大經濟強國的地位如果能在此時搞點風波,不但能加快日本經濟的衰退速度,還能讓日本進入第二個‘失去的十年’,使日本在未來二十,甚至三十年內萎靡不振相對而言,在金融、特別是資本市場上做文章,難度最小,收效最明顯”

“最好阻擊日元”龍譽騰也發表了意見,“日本經濟建立在出口市場上,國內消費市場所佔比重並不大日元匯率決定了日本企業的出口業績,是日本經濟的晴雨表只要日元急劇升值,日本的出口貿易就將受到巨大影響反過來,如果日元急劇貶值,日本就得花更多的資金進口資源來幾個大起大落,不但日本經濟會患上重感冒,我們還能從中獲得巨大的好處”

“辦法是不錯,只是需要海量資金”李成文直接道出了要害

+;之前,我與龐興龍總理談了幾個小時我們可以拿私人資產獲得抵押貸款,中央政府還將以擔保的方式爲我們提供額外貸款如同龍先生所說,只要成功阻擊日元,我們的收穫不會少到哪裡去,多付點利息也算不了什麼”

李成文微微點了點頭,沒有繼續提出問題

“貸款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黎玉誠稍微遲疑了一下,說道,“既然讓我們出面,就是不想把國家牽扯進來,如果我們拿着中央政府的擔保貸款阻擊日元,必然露出馬腳匯市操作拼的是外匯,即便我們拿出所有個人資產做抵押貸款,也拼不過日本口袋裡的數千億外匯”

葉永畿看了眼彥博,說道:“這確實是個問題,不過我們不要忘記國際炒家,特別是那幾個金融大鱷只要匯市上有點風吹草動,資金閒置了幾年的國際炒家肯定會立馬跟進我們只是導火索,負責引爆匯市上的定時炸彈只要國際炒家跟進,我們就提前撤退,避免露出馬腳,同時確保我們的收益”

“如此說來,我們得在新聞上好好做點功夫”彥博朝李成文看了過去,“然奇襲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收益,但是卻無法對日本經濟產生太大的影響我們必須做好打硬仗的準備工作,提前進行炒作”

其他幾個人都朝李成文看了過去,大家都知道李成文的關係網

李成文又微微點了點頭,臉上透出一絲冷峻的笑容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今日30更,殺上更新狀元榜第一位置,

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69章 轉移重點第19章 針鋒相對第34章 事發突然第55章 大獲全勝第63章 失控序十六縱橫捭闔第3章 日印結盟第38章 透甲長矛第113章 倒計時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121章 長遠謀劃第23章 戰略屏障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7章 觀念轉變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15章 表態第88章 甕中捉鱉序十五運籌帷幄第52章 出其不意第43章 合理使用第27章 機會第31章 愛國者第133章 逢場作戲第23章 創造機會第5章 盟友第38章 快節奏第47章 明哲保身第23章 問題累積第60章 皇家空軍第42章 冷戰陰影第50章 籠中的惡魔第24章 推銷戰爭第98章 糧草先行第92章 揀便宜第95章 前程第97章 窮途末路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3章 風聲漸緊第16章 迎難而上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84章 排兵佈陣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4章 冰凍三尺第2章 大換裝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5章 軍火貿易第41章 一鍋端第40章 根本矛盾第48章 國家宣言第48章 轉折契機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45章 驚天陰謀第35章 祖國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144章 物降一物第12章 實力第25章 戰略天才第12章 合二爲一第12章 合二爲一第81章 全面撤退第9章 政治參謀第5章 權衡利弊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1章 鬼話連篇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44章 善後第21章 重大遺漏第79章 表演時間第27章 生死一線第76章 輪盤賭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8章 女豪傑第17章 戰略決策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49章 大蕭條第58章 大國心態第51章 放話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59章 新興名人第101章 中國意第9章 艱難處境第11章 不良感覺第118章 進軍古巴第75章 地面戰鬥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34章 超級航母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22章 空中爭雄
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28章 上弦之箭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69章 轉移重點第19章 針鋒相對第34章 事發突然第55章 大獲全勝第63章 失控序十六縱橫捭闔第3章 日印結盟第38章 透甲長矛第113章 倒計時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121章 長遠謀劃第23章 戰略屏障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7章 觀念轉變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15章 表態第88章 甕中捉鱉序十五運籌帷幄第52章 出其不意第43章 合理使用第27章 機會第31章 愛國者第133章 逢場作戲第23章 創造機會第5章 盟友第38章 快節奏第47章 明哲保身第23章 問題累積第60章 皇家空軍第42章 冷戰陰影第50章 籠中的惡魔第24章 推銷戰爭第98章 糧草先行第92章 揀便宜第95章 前程第97章 窮途末路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3章 風聲漸緊第16章 迎難而上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84章 排兵佈陣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4章 冰凍三尺第2章 大換裝第91章 爲決戰做準備第5章 軍火貿易第41章 一鍋端第40章 根本矛盾第48章 國家宣言第48章 轉折契機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108章 爭奪焦點第45章 驚天陰謀第35章 祖國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144章 物降一物第12章 實力第25章 戰略天才第12章 合二爲一第12章 合二爲一第81章 全面撤退第9章 政治參謀第5章 權衡利弊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2章 軍情局長的面子第1章 鬼話連篇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44章 善後第21章 重大遺漏第79章 表演時間第27章 生死一線第76章 輪盤賭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8章 女豪傑第17章 戰略決策第184章 各讓一步第49章 大蕭條第58章 大國心態第51章 放話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173章 走向尾聲的信號第107章 首戰揚威第59章 新興名人第101章 中國意第9章 艱難處境第11章 不良感覺第118章 進軍古巴第75章 地面戰鬥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92章 四量撥千斤第34章 超級航母第20章 最佳科學顧問第22章 空中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