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恐怖的實力

沒有能力用核力量衛國家利益?幾個領導人沒有產

“目前來看,用核武器衛國家根本利益是代價最小、最容易達到目的的手段。”一向被稱爲“鴿派”代表的龐興龍都不反對加強核威懾,“問題有兩個,一是如何證明我們覈實力,二是用何種方式整我們的核戰略。

“這兩個問題很關鍵,關係到我國的基本政策。”黃國巍表達了相同的觀點。

趙潤東沉思一陣,朝旁邊的潘雲生看了去。

“證明我們覈實力的辦法很簡單,只需要故意透出一些消息,CIA就將替我們證明。”

龐興龍微微點點頭。“這個辦法可行,只是透露的消息要非常恰當。”

“這事就讓小潘負責,他我們都有經驗。”

潘雲生沒多說什麼,情報工作是他專業。

“第二個問題怎麼解決?”趙潤朝彭茂邦看了過去,“老彭,你有什麼意見?”

“除了我們之外。沒有任何一個擁有核武器地國家宣佈‘在任何條件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我們適當調整核戰略。也是理所當然地事情。”彭茂邦比以往謹慎了許多。“我覺得。直接發表聲明就行了。”

趙潤東暗自笑了一下。朝坐在龐興龍旁邊地黃國巍看了過去。

“直接發表聲明肯定行。”黃國巍也暗自嘆了口氣。“如果突然調整核戰略。必然給別地國家造成一種假象。認爲我們地國家安全戰略出現重大變化。會讓很多國家覺得受到了威脅。使我國地外交環境嚴重惡化。”

“外長地話沒錯。核戰略本身就是外交策略。”

“透露了我們地核實力之後。最好過一段時間再調整核戰略。”黃國巍稍微遲疑了一下。說道。“這樣一來。其他國家有足夠地時間適應。猜測也好、推測也好。等到外界適應了我國地核實力之後。再調整核戰略。負面影響就小得多。”

趙潤東點了點頭。故意等會。

“過一段時間再宣佈也行。調整核戰略不是一句話,還得調整戰略威懾部隊的執勤規律,加強戰備率,前後也要花上一到兩個月。”彭茂邦不再提反對意見。

“九月份,國際核裁軍會議將在日內瓦召開,我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

聽潘雲生一說,趙潤東與龐興龍都點點頭。

黃國巍思索一下,說道:“這樣的話,我們得好好準備一下,最好在下個月放點風聲出去。如果美俄等國在國際核裁軍會議室有所作爲,我們可以順理成章的推出新的核戰略,不給美俄口實。”

趙潤東點了點頭,朝潘雲生了過去。

“相關地工作我儘快安排,儘量蒐集相關情報。”

討論到此結束,在元首府吃過午飯後,彭茂邦、龐興龍等人先後告辭離去。

6月底,關於共和國擁有多件戰略武器的消息經美國媒體“鼓吹”,迅速遍了全世界。

最先發布該消息的是一直充當美國政府口舌地CNNN電視臺。

在第一次報道中,CNNN宣稱據可靠人士提供的內幕消息,共和國海軍擁有3各運載16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的級戰略核潛艇,1艘已經建成、2在建的各運載20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級戰略核潛艇,潛射戰略彈道導彈總量爲68+40,按照每枚攜帶6顆核彈頭計算,總共擁有核彈頭;共和國空軍擁有24個機動式戰略彈道導彈營,每營配備12枚機動式戰略彈道導彈,總共288枚陸基機動式戰略彈道導彈,按照每枚導彈攜帶6顆核彈頭計算,總共擁有1728核彈頭;共和國戰略航空兵擁有2個戰略轟炸機大隊,每大隊配備12H-6M型戰略轟炸機,每架轟炸機攜帶6枚空射巡航導彈,每枚巡航導彈攜帶1顆核彈頭,總共72枚核彈頭。共和國總計擁有件戰略核武器,核彈頭總量爲2208+24枚。

在第二次報道中,CNNN又根據可靠人士提供的內幕消息調整了第一次報道地部分內容,宣稱共和國的2C96級戰略核潛艇已經建成服役;陸基機動式戰略彈道導彈地數量是240枚,均爲攜帶1分導式彈頭的戰略彈道導彈;空基戰略巡航導彈地總數爲44枚,不是72枚。調整後,共和國的戰略武器達到了枚,核彈頭3192枚。

隨後,CNNN以“系列報道”的方式,公佈了大批共和國戰略彈道導彈地“詳細數據”。

裝級戰略核潛艇的“JL-2潛射彈道導彈地射程達到8000千米,攜帶6枚當量20萬噸TNTT的分導式核彈頭;裝備93級戰略核潛艇地“JL-2”型潛射彈道導彈的射程達到0000千米,攜帶6枚當量爲25萬噸TNT的分導式核彈頭;陸基機動式戰略彈道

成兩種,“DF-31D”型爲“JL-2陸基型號,“DF--“JL-2”的陸基型號,與潛射型相比,陸基型號均攜帶1C枚當量爲15萬噸TNT的分導式核彈頭(據此,CNNN的評論員認爲,C96級配備的“JL-2A”很有可能攜帶115萬噸級分導式核彈頭);裝備H-6M的“CJ-12型空射巡航導彈的射程在2500千米以上,戰略型配備1枚當量爲20萬噸TNT的核彈頭。

不得不承認,CNNN的報道非常“細”。

做系列報道的時候,CNN提到共和國撤消了所有部署在地下井內的戰略彈道導彈,所有陸基與海基戰略彈道導彈都是固體燃料導彈,不但維護方便,戰備執勤率也更高。以“JL-2”與“DF-32D”爲代表的新一代戰略彈道導彈採用了機動變軌技術,能夠有效地對付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

CNNN的評論員在解釋共和國爲什麼要裝備當量相差不大的核彈頭時提到,陸基機動式戰略彈道導彈一般承擔先發制人的打擊任務,打擊的首要目標是敵方的戰略武器系統,包括導彈發射井、導彈發射陣地、戰略空軍基地等“硬目標”,需要提高彈頭地命中精度,對彈頭威力要求不高。海基戰略彈道導彈與空射戰略巡航導彈主要承擔“覈報復任務”,即所謂的“第二次打擊力量”,主要打擊對象是敵方的大中城市、工業基地、港口等“軟目標”,需要較大地威力,對精度要求較低。因此,配備共和國陸基機動式戰略彈道導彈的核彈頭威力偏小、精度更高,配備戰略核潛艇的戰略彈道導彈與配備戰略轟炸機的空射巡航導彈的核彈頭威力更大、精度稍差。

隨後,CNN重點探討了共和國地戰略武器能否突破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

實際上,在報道和國地戰略打擊實力之後,“JL-2”與“D32D”能否突破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已經沒有討論地價值了。

到2C117年,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系統”已經初具雛形,但是防禦能力非常有限。

按照美國空軍向國會提交的報告,“家導彈防禦系統”能夠同時攔截50個大氣層外目標。按照外界估計,美國地導彈防禦能力在1C0到150枚之間。也就是說,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最多能夠攔截150個大氣層外目標。

不管是導彈數量,還是彈頭量,共和國地打擊能力都超過了美國的防禦能力。

如果需要使用核武器,不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有任何保留,會在最短地時間內將所有戰略打擊武器投向敵方。即便按照共和國用三分之二的戰略打擊能力對付美國,用另外三分之一的打擊能力對付俄羅斯、英國、法國、印度等國家,在1C鍾內射向美國本土的戰略彈道導彈都超過了200枚。即便只有50枚成功突破美國的防禦系統,每枚攜帶枚分導式核彈頭,300枚核彈頭足以摧毀美國所有大中型城市。

再退一步,就美國實施先發制人的核打擊,摧毀了共和國一半的陸基戰略彈道導彈、三分之一的戰略核潛艇與全部戰略轟炸機,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也無法抵擋的200多枚戰略彈道導彈的密集攻擊。

實際計算時,肯定得慮“JL-2”與“DF-32D”在進入美國防禦系統的打擊範圍之前彈體分離,使攔截導彈變成攔截彈頭。即便“JL2A”與“DF-32D”沒有攜帶誘餌彈頭,也足夠對美國形成“飽和打擊”。

雖然CNNN的報道不見得完全屬實,但是共和國擁有數百件戰略武器運載工具,數千枚戰略核彈頭,足以全世界感到震驚。

很快就有人對CNNN的報道提出質疑,認爲CNNN沒有可能獲得此“確實”的情報。

CNNN沒做任何解釋,因爲大部分人都知道CNNN與CIA的關係。

外界最關心的還是共和國的核戰略。如果共和國堅持“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基本原則,完全沒有必要保有如此多的戰略核武器,50到1件運載工具、300到500核彈頭以對任何潛在對手產生戰略威懾。

核戰略是國家的基本安全戰略,核武器的多少由核戰略決定。

共和國擁有3000多枚核彈頭,遠遠超過了戰略核威懾的需求。如果說共和國沒有調整核戰略,恐怕誰都不會相信。

雖然共和國沒有出面澄清,但是所有人都認爲,共和國已經超過俄羅斯,成爲全球第二大核國家,核打擊與覈報復能力僅次於美國。

難道,這就是共和國的實力?

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99章 火急火燎第68章 設法脫身第33章 劇變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20章 血性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32章 臨時搭檔第78章 主力艦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48章 冒險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50章 亡羊補牢第28章 戰術調整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25章 變臉第15章 焦頭爛額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89章 解密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41章 針鋒相對第66章 戰爭決議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55章 點悟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63章 想當將軍第26章 海軍參謀長第66章 多種可能第6章 會錯意第95章 死局第16章 新聞戰第55章 後知後覺第72章 鐵腕總理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81章 微妙關係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79章 純步兵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78章 聯合抗華第61章 未來陸軍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96章 突圍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161章 換個角度看第50章 暗中交手第34章 事發突然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72章 歸宿第6章 顛倒是非第75章 一擁而上第26章 定性分析第31章 軍售案第72章 高調亮相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16章 新聞戰第26章 搭臺唱戲第44章 第一槍第71章 一大步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79章 純步兵第124章 領跑者第101章 爛攤子第32章 超級間諜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15章 智者千慮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71章 劇7941第12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章 關鍵事件第60章 協同作戰第81章 化危爲機第52章 趁火打劫第86章 奔赴戰場第17章 戰略決策第16章 謀略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17章 大戰在即第68章 自釀苦果第48章 冒險第29章 別無選擇第43章 坦誠交流第3章 攻心爲上第98章 狂暴工具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85章 打就打第48章 國家宣言第10章 衝突升級第4章 秘密接頭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27章 統一步調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28章 貿易大戰
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9章 國家代言人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99章 火急火燎第68章 設法脫身第33章 劇變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20章 血性第188章 摧枯拉朽第32章 臨時搭檔第78章 主力艦第142章 地面決戰第48章 冒險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50章 亡羊補牢第28章 戰術調整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110章 克敵之長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25章 變臉第15章 焦頭爛額第104章 對症下藥第89章 解密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41章 針鋒相對第66章 戰爭決議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55章 點悟第119章 黎明前的殺機第63章 想當將軍第26章 海軍參謀長第66章 多種可能第6章 會錯意第95章 死局第16章 新聞戰第55章 後知後覺第72章 鐵腕總理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81章 微妙關係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79章 純步兵第118章 無藥可救第78章 聯合抗華第61章 未來陸軍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159章 成功一半第96章 突圍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161章 換個角度看第50章 暗中交手第34章 事發突然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72章 歸宿第6章 顛倒是非第75章 一擁而上第26章 定性分析第31章 軍售案第72章 高調亮相第139章 指揮藝術第16章 新聞戰第26章 搭臺唱戲第44章 第一槍第71章 一大步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79章 純步兵第124章 領跑者第101章 爛攤子第32章 超級間諜第163章 摧枯拉朽第15章 智者千慮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71章 劇7941第12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章 關鍵事件第60章 協同作戰第81章 化危爲機第52章 趁火打劫第86章 奔赴戰場第17章 戰略決策第16章 謀略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17章 大戰在即第68章 自釀苦果第48章 冒險第29章 別無選擇第43章 坦誠交流第3章 攻心爲上第98章 狂暴工具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85章 打就打第48章 國家宣言第10章 衝突升級第4章 秘密接頭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第27章 統一步調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28章 貿易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