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死灰復燃

亮前,河內駐軍宣佈接受整編。

因爲河內駐軍官兵總數超過20萬,所以整編工作非常複雜。首先得讓所有市區內的駐軍返回位於郊外的軍營、或者共和**隊指定的集結地點,其次得逐步收繳武器準備、給接受整編的部隊提供日常給養,最後還得趁此機會組建屬於阮良玉的國防軍、由新軍隊整編舊軍隊。

311日上午,阮良玉進入河內市區,返回總理府。

與駐軍將領磋商後,阮良玉任命胡志誠爲“軍事政變委員會”政府總理代表,由胡志誠與駐軍代表協商整編事宜,全權負責整編工作。

下午,張孝瓏與上百名越軍將領、及其家屬乘機離開河內,前往昆明。

將安頓越南人員的事情交給軍情局駐昆明辦事處,張孝瓏帶着剛剛獲得的情報,搭乘空軍的運輸機趕回北京。

潘雲生專程到郊區的空軍基地迎接了張孝瓏。

“越南那邊的事情安排妥當了吧?”

“都安排好了,剩下的工作胡志誠完全能夠應付。”張孝瓏拿出了帶回來的文件與錄音機。“剛剛獲得的情報,黎明傑很有可能離開了越南。”

潘雲生點了點頭,戴上了錄音機的耳機,翻開了文件。

“如果情報沒有問題。黎明傑現在已經在日本了。”

“收到你發回來地消息後。我與在日本活動地諜報人員取得了聯繫。安排了調查工作。”潘雲生以飛快地速度翻完了文件。“現在地問題是。黎明傑爲什麼要投靠日本。”

“還需要問嗎?”

潘雲生微微皺了下眉頭。

“武玉傑被CIA策反。就算武三明沒有投靠美國。也藉助了美國地援助。黎明傑掌握部分軍權之後。一直想取代武三明。沒有選擇地情況下。黎明傑只能投靠日本。”

“或許是藉助日本地幫助。”

張孝瓏點了點頭,從口袋裡掏出了香菸。

“越南煙?”潘雲生笑了笑,把帶來的香菸遞給了張孝瓏,“還是抽國產地,味道純正得多。”

“你抽過越南煙?”張孝瓏有點好奇。

“哪個國家的煙都抽過。”潘雲生合上了文件,說道,“黎明傑肯定知道武三明投靠美國的事情,不然不會收買胡志誠。如果沒有這場戰爭,黎明傑肯定會拉攏阮良玉,或者找機會要挾阮良玉。”

“僅僅有阮良玉的支持,黎明傑搞不過武三明。”張孝瓏動作麻利的點上了香菸。

潘雲生點了點頭,說道:“在此情況下,黎明傑必須獲得外界的支援。如你所說,美國利用武三明控制越南,黎明傑能夠投靠地就只有日本了。”

“這也正好符合日本的需求。”

潘雲生微微皺了下眉頭,說道:“這幾年,我們一直在嚴密監視日本。如果情報沒有問題,日本在黎明傑身上做文章,我們就得更加小心了。”

“這是去哪?”見到轎車進了市區,沒去軍情局總部,張孝瓏問了一句。

“去元首府。”潘雲生長出了口氣,說道,“這麼重大的事情,必須立即向元首彙報。”

張孝瓏沒多說什麼,潘雲生肯定讓他直接向元首彙報。

見到趙潤東,張孝瓏顯得很平靜。

“如果我沒猜錯,將+彥博從老撾帶回來地就是這位同志吧?”

潘雲生笑着點了點頭,說道:“老趙,今天我們不是來彙報這件工作。剛剛收到的情報,黎明傑很有可能去了日本。”

趙潤東微微皺了下眉頭,請兩人坐了下來,隨即去泡了兩杯茶。

等元首坐下來,潘雲生朝張孝瓏遞了個眼神。

“大致情況是,黎明傑在28日夜間最後一次與部隊聯繫,隨後就消失了。情報由黎明傑的親信提供,在過去五年間,黎明傑多次與日本官員秘密聯絡,還多次與日本情報人員見面。具體談了些什麼,還需要進一步調查。現在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黎明傑沒有死於戰亂,沒有留在越南,就肯定去了日本。”

“情報地可靠性有多高?”

張孝瓏遲了一下,說道:“我個人判斷,可靠性爲百分之百。”

趙潤東微微點了點頭,朝潘雲生看了過去。

潘雲生沒多想,表示支持手下的判斷。

“看來,我們一直低估了黎明傑。”趙潤東摸了摸下巴,“黎明傑投靠日本的動機非常明顯,除了日本,他沒有別的選擇。日本利用黎明傑的目的也很明白,擴大日本在東南亞地區地影響力。兩者有共同利益,也就有了合作的基礎。關鍵是,我們必須搞清楚日本在越南投入了多少本錢,除了黎明傑,是否還有其他眼線。

“你是說,日本會在越南製造事端?”

“有這種可能,但是我覺得不是很大。”

沉思一陣,說道,“阮良玉知道這件事嗎?”

“應該知道。”張孝瓏回答了元首地問題。

“既然阮良玉知道,我們就應該提醒他,在成立臨時政府的時候,一定要做好甄別工作,別讓日本地間諜混了進去。”

“此事由胡志誠負責,我們會爲他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趙潤東朝潘雲生點了點頭,說道:“只要甄別工作做到位,越南地問題是很大。現在的問題是,日本到底想在越南做什麼。”

張孝瓏剛想開口,見到潘雲生遞來的目光,又閉上了嘴。

“東海戰爭後,雖然日本對我們的威脅大大減弱,但是從長遠來看,日本仍然是我們周邊最具威脅的國家。”趙潤東拿起了香菸,“軍政府上臺,日本走上了一條不歸路。不出二十年,也許不出十五年,日本就將成爲亞太地區的軍事強國。對內剝削、對外擴張,是任何一個軍事獨裁政府的基本政策。全球性大蕭條徹底打破了世界的舊有格局,爲日本軍政府提供了生存空間。爲了證明政權的合法性,日本軍政府遲早會走上軍事擴張的道路。在此情況下,日本插手東南亞事務也不足爲奇了。”

聽到趙潤東的分析,潘雲生與張孝瓏的神色都常嚴肅。

“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這場戰爭,最終會是個什麼後果?”趙潤東看了兩人一眼,說道,“黎明傑在適當的時候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武三明、甚至秘密處決武三明、利用胡志誠控制阮良玉,成爲越南的獨裁者。日本藉機進入東南亞,與黎明傑政權簽署各種各樣的同盟條約,幫助黎明傑鞏固政權。”

“目的仍然是對付我們。”

趙潤東點了點頭,說道:“利用越南牽制住我們的手腳,日本趁此機會在其他方向擴張,讓我們無暇他顧。”

“問題是,這種可能明顯不存在。”

“這就是日本當前要解決的問題。”趙潤東揉了揉額頭,說道,“越南成爲了我國與美國鬥爭的犧牲品,使日本的企圖落空。如果日本是正常國家,或許會有所收斂,或者花上足夠的時間給我們製造新的麻煩。問題是,日本不是正常國家,殘酷的現狀讓日本軍政府無法耐心等待機會。在此情況下,日本只能創造機會,或者以常人難以想像的方式發動一場意外之外的戰爭。”

“戰爭!?”張孝瓏立即瞪大了眼睛。

“五年之內,甚至三年之內,日本就會發動一場戰爭。”趙潤東淡淡一笑,非常有把握的說道,“經濟危機至少還要持續三年,日本的軍事擴張政策最多撐五年。

隨着國民生活水平急劇降低,國內矛盾凸顯,日本軍政府必須向外轉嫁矛盾,用對外擴張團結人心、麻痹國民。”

“這也太快了吧,日本再厲害,五年之內也無法打造出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

“那得看美國的政策。”趙潤東冷冷一笑,說道,“東南亞的未來基本上定了,除了菲律賓鐵定投靠美國,馬裡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與文萊保持中立之外,其他國家都與我們結成了同盟或非正式同盟的關係,美國很難在東南亞搞出大風波。不能在東南亞搞,美國肯定會在別的地方搞。印度在短期內很難恢復元氣,在中亞做文章已經過時了,俄羅斯不會買美國的賬,韓國與朝鮮都試圖和平統一。剩下的,只有日本。爲了牽制我們,不給我們崛起的機會,就算美國再不願意,也會扶持日本。”

張孝瓏還想說什麼,潘雲生壓了壓手,說道:“美國會不會扶持日本,我們很快就知道答案。問題是,該怎麼應付日本的威脅。”

趙潤東沉思了一陣,說道:“先查清楚日本在越南搞了些什麼事,如果有可能,查出黎明傑的去向。至於日本想搞什麼,我們暫時管不了那麼多,也不用管那麼多。鬧出問題來,美國比我們還急。”

潘雲生笑着搖了搖頭,沒再多說什麼。

張孝瓏聽出了一點苗頭,大概明白了趙潤東的意思。

兩人離開元首府之後,潘雲生給張孝瓏安排了新的任務。

“去日本?”

“對,立即去日本,我給你安排一個助手。”

“老潘,你知道我從來都是獨來獨往的,不需要助手。”

“這次不一樣,你肯定需要一個助手。”潘雲生沒有給張孝瓏爭辯的機會,“你先回家準備一下,該處理的事情都處理好。凌晨我來接你,介紹你們認識。”

張孝瓏苦笑了一下,局長把什麼都安排好了,還能說什麼呢?

懇請兄弟們支持!

第107章 大膽設想第94章 喘口氣第3章 餘熱第83章 無法指望第93章 大轉折第24章 衆矢之的第58章 利益交換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17章 敏感話題第35章 交易第30章 棋子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9章 國家的面孔第14章 隱秘行動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2章 新老組合第137章 修鐵路第6章 管中窺豹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145章 技術換產品第32章 差距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61章 由冷轉熱第2章 各盡其職第5章 獨一無二第73章 新紀錄第76章 攻堅戰第30章 棋子第24章 風暴來臨第49章 因循守舊第34章 偷襲得手第55章 以戰促和第36章 先進理念第115章 攻堅戰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58章 空中化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21章 替代品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2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60章 絕不拋棄第22章 動盪時代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54章 交換立場第104章 三航母戰鬥羣第13章 政治風暴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26章 殲滅戰第28章 策動力第16章 推波助瀾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70章 窩裡鬥第24章 風暴來臨第19章 處處被動第74章 切中要害第115章 定居點第97章 高消耗戰爭序四深海之狼第52章 緊急會議第89章 解密第53章 不宣而戰第96章 突圍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96章 風暴高潮第44章 緊鑼密鼓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49章 戳破牛皮第85章 戰略封鎖第69章 人質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64章 龍出昇天第9章 共和國模式第16章 關鍵決策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86章 引子第78章 以假亂真第108章 選擇第21章 理想化第124章 領跑者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15章 論爭第49章 錯有錯招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19章 分家大會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38章 自主決策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27章 不爛之舌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38章 大禍臨頭第48章 國家宣言第115章 面對誘惑
第107章 大膽設想第94章 喘口氣第3章 餘熱第83章 無法指望第93章 大轉折第24章 衆矢之的第58章 利益交換第131章 戰爭加速第17章 敏感話題第35章 交易第30章 棋子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9章 國家的面孔第14章 隱秘行動第156章 外交努力第2章 新老組合第137章 修鐵路第6章 管中窺豹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145章 技術換產品第32章 差距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61章 由冷轉熱第2章 各盡其職第5章 獨一無二第73章 新紀錄第76章 攻堅戰第30章 棋子第24章 風暴來臨第49章 因循守舊第34章 偷襲得手第55章 以戰促和第36章 先進理念第115章 攻堅戰第23章 有毒的蛋糕第58章 空中化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21章 替代品第36章 軍事儲備體制第12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95章 大規模殲敵第60章 絕不拋棄第22章 動盪時代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54章 交換立場第104章 三航母戰鬥羣第13章 政治風暴第123章 暗中角力第26章 殲滅戰第28章 策動力第16章 推波助瀾第86章 最後的孤島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70章 窩裡鬥第24章 風暴來臨第19章 處處被動第74章 切中要害第115章 定居點第97章 高消耗戰爭序四深海之狼第52章 緊急會議第89章 解密第53章 不宣而戰第96章 突圍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96章 風暴高潮第44章 緊鑼密鼓第100章 杯弓蛇影第103章 文明衝突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49章 戳破牛皮第85章 戰略封鎖第69章 人質第44章 恐怖的實力第64章 龍出昇天第9章 共和國模式第16章 關鍵決策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70章 太平洋的枷鎖第86章 引子第78章 以假亂真第108章 選擇第21章 理想化第124章 領跑者第123章 全面考慮第97章 高消耗戰爭第15章 論爭第49章 錯有錯招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19章 分家大會第130章 綜合素質第38章 自主決策第160章 半島戰爭分水嶺第27章 不爛之舌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38章 大禍臨頭第48章 國家宣言第115章 面對誘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