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殊途同歸

二次戰役的收尾工作順利得讓人無法相信。

韓軍第1集團軍投降前,共和國高層在“打過三八線”的問題上產生了嚴重分歧。得到彭茂邦支持的王元慶主張打過三八線,首先攻佔漢城,再與韓國進行停戰談判;以顧衛民爲首的國務院官員主張暫時不擴大戰爭規模,在第三次戰役準備期間與韓國進行接觸,儘量通過談判幫助朝鮮完成統一。

與以往一樣,趙潤東沒有表態,而是讓項鋌輝組織擴大軍事會議。

名義上,趙潤東想聽取前線指揮官的意見,深入瞭解戰爭情況,以便做出最強大的決策。實際上,趙潤東想借此機會緩和王元慶與顧衛民的矛盾,在邁出下一步之前,統一共和國高層的意見與觀點。

裴承毅還在飛回北京的途中,回到元首府的趙潤東把王元慶與顧衛民叫了過來。

王元慶與顧衛民明白趙潤東的意思,兩人都做了充足準備。

“還要過兩天才能拿到詳細的統計報告。”顧衛民將兩份文件遞給了趙潤東,“這是初步統計報告,紅色封面是經費支出與戰爭損耗、藍色封面是人員傷亡報告。”

趙潤東拿起文件,將藍色那份遞給了王元慶。

兩人非常仔細的看了起來,趙潤東非常信任顧衛民,王元慶也相信一向剛正不阿的顧衛民不會在關鍵問題上做“小動作”。

兩份報告不但詳細,而且類別非常清楚。

戰爭經費分爲兩種。一是採購武器彈藥地“正常開支”。二是裝備損失地“隱形開支”。

不到半個月地戰鬥中。“正常開支”高達12370。6500用來採購彈藥、燃油等消耗類物資。除了少部分可以拖欠一到三個月、或者交納一成到三成地訂金之外。大約5000要及時支付給各家軍火生產企業;另外5870來採購武器裝備。其中空軍佔了大頭。240J-14戰鬥機用掉1200、360J-15A戰鬥機用掉1500、8KJ——22用掉億元、KZ-199用掉25、24架DY-14用掉1C0。海航與陸軍瓜分了其餘3000多億元。

“隱形開支”也不少。即便除掉採購武器裝備地費用。無法及時補充地裝備總價值超過8500。空軍仍然佔了大頭。總計約海航1800陸軍2700

按照顧衛民地算法。因爲某些裝備屬於“淘汰品”。即便沒有戰損。也會在5到之內被淘汰。以非常低廉地價格出售、甚至免費贈送給“友好國家”。所以這些裝備地價值必須減半。如果採用常規計算方法。“隱形開支”將超過15000億元。

統計軍費時。顧衛民做得非常客觀公正。

前兩次戰役中。軍隊大量使用“庫存彈藥”。按照顧衛民在報告中提到地統計數據。陸軍消耗地150萬枚炮彈與火箭彈中。“庫存彈藥”佔70%以上。絕大部分都是儲存時間在1C年左右、即將被銷燬地普通炮彈與火箭彈;空軍消耗地5800枚巡航導彈中。“庫存彈藥”佔60%。絕大部分仍然是庫存時間在15年左右、即將被銷燬地舊型號;空軍與海航使用地炸彈中也有大約是庫存彈藥。

顧衛民不但沒把“庫存彈藥”算成消耗,還提出因此節約了不少保管與維護費用。

戰爭損耗並不“驚心動魄”。因爲戰爭在本土之外進行,從始至終,韓美聯軍沒將戰火燒到共和國本土,所以戰爭損耗主要是一些受損戰機返回基地時產生的“附帶損失”,加起來也不到1。

各自看完,趙潤東與王元慶交換了報告。

人員傷亡完全可以用“觸目驚心”來行動。

4天地戰鬥中,共和國海陸空三軍總共陣亡官兵11732人,其中空軍與海航的飛行員總計864人。陸軍傷亡官兵中,990C~餘人在與美軍的戰鬥中犧牲,與韓軍作戰犧牲的官兵不到1C00人。

顧衛民還以表單的方式註明了陣亡將士的軍銜級別。

陣亡的最高級別軍官是空降153旅的2中校營長,校級軍官總共陣亡173人,尉級軍官總共陣亡886人,士官陣亡2263人,士兵不到8000人。算上空軍與海航的飛行員,軍官與士官在陣亡將士中佔30%左右。

非常令人震驚地一組數字。

在打得非常慘烈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軍

與士官陣亡比例也不到20%!

基層指揮官大量陣亡,足以證明前兩次戰役打得極爲慘烈。

作爲前任國防部長,顧衛民非常重視分析原因。

按照顧衛民的在報告中提到的幾個問題,陣亡官兵以空降兵爲主,其中空降153旅陣亡官兵就佔了四分之一,空降163旅與空降173旅佔了20%。如果算上傷殘官兵,3個空降旅在總傷亡中佔了大概。導致空降兵傷亡慘重的主要原因是,空降兵是“純步兵”,在陣地防禦戰中缺乏與裝甲部隊對抗的基礎手段。如果不能有效解決空降兵在防禦與火力上的缺陷,今後肯定會出現同樣的情況。

相對而言,除了打頭陣的第54軍之外,裝甲部隊地傷亡率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

趙潤東與王元慶看完兩份材料,都沒急着開口。

沉默好一陣,趙潤東才說道:“戰爭經驗與教訓要儘快總結,把這兩份文件送到總參謀部去,交給項鋌輝與裴承毅,讓他們好好看一下。報告中提到的問題,只能在戰後想辦法解決,現在得考慮該不該繼續打下去。”

“我覺得沒有必要考慮。”王元慶拿起茶几上用來招待客人地香菸,說道,“我們既要考慮我軍的傷亡,更要考慮實際情況。我軍地主要對手不是戰鬥力低下的韓軍,報告中明確提到,與韓軍作戰,我軍傷亡不到三千人,佔傷亡總數地百分之八。美軍的傷亡比我們多得多。據總參謀部提交地報告,第1裝甲師投降前,美軍陣亡官兵超過二萬五千人,傷殘官兵接近四萬人。雖然我軍的傷亡數字超過預期,但是考慮實際情況,仍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美國已經撤軍,日本也沒有出兵朝鮮半島的意圖,即便繼續打下去,我軍的傷亡也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除了傷亡,還應該考慮消耗。”趙潤東替顧衛民說了一句。

“我軍先頭部隊已經到達開城附近,韓軍第3集團軍屬於預備隊,雖然總兵力超過四十萬,甚至有可能在我們發動第三次戰役之前超過六十萬,但是戰鬥力非常低下,士氣也萎靡不振。”王元慶冷冷一笑,說道,“軍事上,我沒有多少發言權,但是我認爲,打下漢城並不困難。與柳宗純命令金澤效進軍平壤一樣,攻佔漢城不但有重要的軍事意義,也有重要的政治意義。除此之外,我們不得不考慮停戰談判帶來的負面影響。”

“什麼負面影響?”趙潤東替顧衛民問了一句。

“首先,柳宗純有誠意跟我們談判嗎?”王元慶抽了兩口煙,知道趙潤東在找機會讓他與顧衛民“溝通”,交換意見。“只要柳宗純還在執政,朝韓兩國就很難以和平方式完成統一。以我看,柳宗純通過泰國向我們提出停戰談判,目的不是結束戰爭,而是爲全國總動員爭取時間。看得更長遠一點,如果韓國在短期內完成動員,擺出與我們死戰到底的架勢,美國就會不遺餘力的爲韓國提供軍事援助。美國還是次要問題,畢竟再好的武器裝備,沒有合適的操作人員,與廢銅爛鐵沒有差別。我們不得不考慮美國鋌而走險,以出售戰略武器技術的方式讓日本參戰。村上貞正還沒有擺平軍隊裡的異己份子,誰也不能肯定日本會不會突然轉向。對我們來說,確保國家利益的最佳方法就是儘快擊敗韓國。”

趙潤東微微點了點頭,朝顧衛民看了過去。

“打下去的好處很明顯,可是我們必須考慮實際情況。”顧衛民的態度有所動搖,“雖然第二次戰役順利結束,最終戰果比我們預料得好一些,但是彈藥物資的消耗速度超過了補給速度。我找宗應仁談過,第三次戰役的準備工作至少需要十天。如果擴大第三次戰役的規模,至少需要十五天才能完成準備工作。”

王元慶剛想開口,見到趙潤東的神色,把說到嘴邊的話吞了回去。

“你們的觀點看上去差別很大,實際上出發點都一樣。”趙潤東淡淡一笑,說道,“爲了維護共和國的利益,我們不但要把目光放得長遠一點,也要充分考慮現實情況。打與不打是次要問題,怎麼打纔是關鍵問題。我讓項鋌輝把裴承毅叫了回來,等下去總參謀部,聽聽前線指揮官的意見,再做出決定。”

王元慶與顧衛民都暗暗一驚,趙潤東早就做好了安排!

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87章 強力佯攻第69章 轉移重點第56章 連唬帶嚇第98章 狂暴工具第48章 圓滿結果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51章 摒棄前嫌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6章 波瀾不驚第75章 內外並重第48章 中東攻略第13章 政治風暴第39章 笑傲長空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37章 變策第24章 金融風波第36章 黃金搭檔第16章 捧殺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54章 交換立場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92章 揀便宜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3章 羣英會集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59章 低空坦克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12章 誘惑序十三雄鷹展翅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31章 干擾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110章 戰略牌第67章 關鍵時刻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60章 關鍵點第39章 鬥法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48章 誰綁架誰第67章 關鍵時刻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43章 民族的力量第125章 追趕者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30章 半小時第13章 最高級別第81章 全面撤退第50章 亡羊補牢第16章 迎難而上第86章 引子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65章 國家意志第6章 拷問第12章 鎖定目標第4章 你情我願第14章 苗頭第22章 用心險惡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59章 初次交手第69章 亦步亦趨第44章 擔憂與自信第53章 當務之急第16章 謀略第82章 借題發揮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79章 表演時間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56章 領頭羊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17章 敏感話題第26章 最高精神領袖第62章 絕對優勢第68章 設法脫身第35章 意外收穫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17章 高潮迭起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3章 情報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58章 利益交換第78章 少壯派第50章 未來戰士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99章 兩難第77章 遷都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35章 一鼓作氣第82章 金融保衛戰
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87章 強力佯攻第69章 轉移重點第56章 連唬帶嚇第98章 狂暴工具第48章 圓滿結果第164章 有得必有失第51章 摒棄前嫌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6章 波瀾不驚第75章 內外並重第48章 中東攻略第13章 政治風暴第39章 笑傲長空第106章 張網捕魚第37章 變策第24章 金融風波第36章 黃金搭檔第16章 捧殺第142章 直接彙報第54章 交換立場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1章 聯合國風雲第92章 揀便宜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3章 羣英會集第130章 搶先攻擊第128章 黯然離去第59章 低空坦克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12章 誘惑序十三雄鷹展翅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31章 干擾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110章 戰略牌第67章 關鍵時刻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60章 關鍵點第39章 鬥法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72章 一個民族的存亡第103章 被動應戰第48章 誰綁架誰第67章 關鍵時刻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43章 民族的力量第125章 追趕者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30章 半小時第13章 最高級別第81章 全面撤退第50章 亡羊補牢第16章 迎難而上第86章 引子第64章 重量級說客第65章 國家意志第6章 拷問第12章 鎖定目標第4章 你情我願第14章 苗頭第22章 用心險惡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47章 難以置信的順利第59章 初次交手第69章 亦步亦趨第44章 擔憂與自信第53章 當務之急第16章 謀略第82章 借題發揮第117章 全線吃緊第79章 表演時間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56章 領頭羊第84章 戰略截擊部隊第17章 敏感話題第26章 最高精神領袖第62章 絕對優勢第68章 設法脫身第35章 意外收穫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17章 高潮迭起第136章 超級反艦導彈第3章 情報第100章 全面動員第58章 利益交換第78章 少壯派第50章 未來戰士第2章 白宮新主人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99章 兩難第77章 遷都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35章 一鼓作氣第82章 金融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