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 使團入京

都察院和大理寺出手確實不輕,胡不凡畏罪自盡,馬宏走馬上任,立時協助都察院和大理寺對戶部官員進行調查。

楚歡本以爲這場風暴必定會席捲朝野,聲勢浩大,但是出乎意料地,雖然都察院和大理寺連出重拳,但是打擊的範圍卻比預想中的要小的多,而且主要範圍就是集中在戶部,聽說都察院和大理寺都有官員派到地方上調查,但是走的時候都是悄無聲息,動靜很小,這場風暴沒有楚歡預想中的那般翻天覆地,雖說包括竇易在內的好幾十名戶部官員都被捲入進去,進了大理寺大獄,但是楚歡在名冊看到的一些名字似乎都是安然無恙,並沒有捲入進去。

楚歡不知道爲何會是這樣的結果。

按照常理來說,太子黨抓住了那本賬本,就一定不會手下留情,能多搞倒一個漢王黨中人,定會不遺餘力,但是事實顯示,太子黨竟似乎手下留情。

楚歡一時間也想不透其中的緣由。

郎毋虛顯然在那本賬冊之中留了後手,這次徹查官員,他竟果真沒有被捲入進去,雖然大理寺的官員找了郎毋虛幾次,但是這傢伙最後都是安然無恙。

這種人果然是每走一步都留有後手,楚歡也知道這種人絕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自己必須時刻留神。

紅銀冊事件還在進行中,但是京裡的人們更多的卻不是關注這件事情,而是關注與西樑使團。

西樑軍如今還在西北,西北西關道如今還有數州之地佔據在西樑人的鐵騎之下,這對秦人來說,無疑是一種恥辱,更是一種威脅。

雖然餘不屈已經重新集結兵力,在西北構築了防線,而且西樑人也暫時沒有進兵,但是誰也不敢保證西樑人不會繼續進犯,更不敢保證餘不屈手下的西北軍還能阻擋住西樑人。

當初羣雄爭霸之時,西樑人就趁機屢屢進逼中原,燒殺搶掠,立國之後,大秦鐵騎把守雁門關,護國大將軍風寒笑坐鎮西北,西樑人幾次犯邊都被打退,自此西北也算是安定下來,但是秦人骨子裡對西樑人十分仇視,在秦人的眼中,西樑人就是茹毛飲血的禽獸,生性殘忍,燒殺淫掠無惡不作。

西北地區,深受西樑人之害,甚至曾一度流傳,西樑人以人肉爲食,兇殘到極致,所以秦人既痛恨仇視西樑人,卻又害怕西樑人。

風寒笑和他手下的十三太保被西樑人刺殺,此事早已被大秦帝國上下知曉,而風寒笑死後,西樑人立刻揮兵十萬鐵騎,進犯秦境,破雁門,攻西北,西北軍一敗再敗,而西樑鐵騎算得上是所向披靡,一時之間,秦人惶恐,人心惶惶。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西樑鐵騎在兵鋒正盛之時,卻陡然停了下來,隨後傳來的消息,西樑人竟然主動請和。

這事兒當真是出人意料。

西樑使團來京,京城的人們自然是十分關注,而且朝廷早就放出風聲,這次議和是西樑人主動提出,在人們看來,那就是示弱的表現了。

西樑使團並沒有讓京城的人們等候太久,甚至比人們預期還要提早趕到了京城,而且得到的消息,這次西樑使團的正使,乃是西樑國大王子,亦可見西樑國對此次和談的重視。

大秦立國十八年,但是真正外邦來京,卻是十分罕見。

除了東北的高麗國已經向大秦稱臣,會每年派來使臣朝拜,便只有漠北那些夷蠻部落偶爾派人過來拜上一拜。

夷蠻無國,各部落互相爭殺,可能今年前來朝拜的夷蠻頭領,明年便會因爲戰死或者出於戰事之中無法前來。

西域倒是有大小几十個國家,曾經也與中原有過往來,但是西樑國強大之後,便成了中間的攔路虎,西域諸國成了西樑國的附屬國,而西樑國從建國開始之後,就從沒有對中原王朝表現出善意,西域各國更是不可與中原王國交好。

西樑使團的到來,是除了高麗國之外,第二個真正的國家前來京城,這自然引起了京中人們的關注,當人們得知鴻臚寺和禮部官員已經出城迎候之時,洛安京城的大街之上,就已經是人潮滾滾,紛紛跑到街上來觀看西樑使團的抵達。

西樑使團進入西北境內之後,爲了保證這支使團的安全,定國大將軍餘不屈便派出了五百精兵沿途護送,一路之上,所過之處,地方官府也是盡心接待。

餘不屈心中明白,西北軍看似在兵力上並不弱於西樑人,但是戰鬥力卻是相差甚大,自從西樑人攻破雁門,連戰連捷,西北軍的士氣已經是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想要在短時間內恢復西北軍的鬥志,那是極其困難之事,如今的形式,西北軍最多隻能防禦,無力反攻。

這個時候西樑人提出議和,自然是正中餘不屈下懷,只要雙方議和,騰出足夠的時間,餘不屈自信能夠重新將西北軍練成一支鋼鐵雄獅。

西樑使團此番前來,不過兩百人而已,但一個個都是西樑國真正的勇士。

大鑼開道,由皇家近衛軍出城輪換五百名護送而來的西北軍,近衛軍護在四周,甲冑鮮明,刀槍生寒,而西樑使團上下清一色都是騎着矯健的西樑駿馬,頭戴皮氈帽,時當四月,天氣漸暖,這些西樑人上身依然是皮革戰甲,腰間卷着狼皮圍腰,腳蹬皮靴,腰間則是掛着西樑人特有的彎刀,駿馬勇士,煞是英武。

街道兩邊人頭攢動,西樑騎士們並沒有左顧右盼,一個個面無表情,顯得訓練有素。

隊伍如同一條長蛇,從京城的大街蜿蜒遊動,直往剛剛竣工的同仁館而去。

同仁館早已是戒備森嚴,從宮裡調出近衛軍精兵護衛,西樑使團的正使是西樑國大王子,身份不一般,在京城的地面,自然要竭力保證他的安全。

西樑國固然是主動求和,但是這番和議,對大秦來說也是求之不得,如今大秦內部憂患,各地亂民四起,特別是江淮道戰事正熾,河北道青天王陰魂不散,國庫應對內亂已經頗爲吃力,一旦能與西樑國達成和議,那麼外患的壓力暫時就會減輕許多,可以集中精力應對內憂。

朝堂上下自然明白與西樑人達成和議的重要性,西樑國大王子身份尊貴,自然要全力保護他的人身安全,一旦西樑大王子在京城稍有差池,兩國間的和議必然瞬間破碎,無法繼續談下去。

西樑使團在同仁館安歇下來,內外則是保護嚴密。

如果不是因爲國內戰事正熾,大秦朝堂必然會拖延一陣時間,讓西

樑使團等上一陣子,壓壓他們的銳氣。

但是當前形勢,對於大秦來說,能夠早一日達成和議,西北自然就會早一日安寧。

禮部方面,在西樑使團還沒有抵京之前,就按照門下中書的意思,開始籌備和談事務。

說一句和談自然容易,但是正要談起來,自然是一個十分複雜的事情,其中涉及到的事情實在太多,兵馬錢糧、土地人員等一系列問題都是要進行磋商,而且在和談之前,首先要做的一定,就是要給自己做一個最恰當的定位。

禮部雖然到時候要負責具體的談判事務,但是在背後出謀劃策的,當然是門下中書省,至若在談判中的定位,門下中書這陣子其實一直在討論,爭執不休。

按理說西樑軍節節勝利,是在處於優勢的情況下提出和議,這種狀況下,大秦就該做出低姿態,在和談中要處於劣勢,但是朝中重臣卻也仔細分析,西樑人勝而不進,在兵鋒正盛時卻陡然止軍提出和議,這可說是大大違背常理,這些重臣可都是心思慎密之輩,已經有人猜測西樑國內部定然是出現了大問題。

有人說爲了順利和談,早日讓西樑軍退兵,儘可能擺低姿態,早日達成和議,但是卻依然有一部分人堅持要以高姿態與西樑人和談,堂堂大秦帝國,天朝上邦,而且是西樑人主動求和,怎能委屈議和,兩種意見的人還真是大致相仿,門下中書這陣子一直還是爭論不休。

不過和談的基本原則,倒已經是早就確定,首先一點,便是駐紮在西北西關道的十萬西樑鐵騎必須退回關外,這是和談的第一要點,也是和談的前提條件,如果西樑人做不到這一點,和談也就不需要再進行下去。

西北軍雖然節節敗退,但是如今餘不屈暫時穩住了西北的形勢,朝廷也迅速從關內往關外輸送大批的物資,都察院左都御史殿前大學士徐從陽如今就駐留在西山道,西山道是物資輸送的必經之路,徐從陽坐鎮西山道,親自保證輸送線的暢通,大秦帝國雖然身處憂患之中,但畢竟地大物博,長期耗下去,西樑人未必能堅持得住。

西樑雖然佔據了西關道,控制雁門關,但是如今糧食短缺,而且從西樑本國運送物資,還要經過浩瀚的金古蘭大沙漠,物資運送條件十分的困難,雙方僵持狀態,各有利弊,西樑人既然主動提出議和,那麼大秦在土地問題上自然不可能有絲毫的退讓。

當今聖上以武立國,自詡盛世之君,如果在他的治下被西樑人強佔土地,無疑是扇了皇帝陛下的一記大大耳光,史不可欺,皇帝陛下當然不願意後世提到大秦開國之世的時候,會因爲西樑人佔據西關而大跌顏面。

因此種種,朝廷的談判立場倒也是清晰得很,西樑鐵騎退出關外,其他的都好商量。

-----------------------------------------------------

PS:沙漠明天就要上架了,寫書三年半,七百萬字,沙漠到底是個什麼水平,值不值得大家訂閱,大家心裡都有一本賬,只希望沙漠依然能夠躺在大家的懷抱之中,爲大家寫出用心的文字。考驗沙漠的時候快要到來,考驗弟兄們的時候也即將到來,一起攜手,上架之後,繼續書寫國色的輝煌!

(本章完)

第一七五二章 腹劍第一八四一章 毗留博叉第六十章 馬車裡的謀算第六一四章 人比桃花嬌第七一一章 忠勇伯第一七八二章 兄長第四十三章 隔牆有耳第一二九六章 訴狀第一一六二章 黑鐵箭頭第一四零四章 大捷第二一七章 花似有情,水似無意!第六肆一章 舊賬新還第兩千零八章 身首分離第一九二三章 雙犬鬥第一八零七章 亡秦必楚第六七六章 啓齒第一零六零章 賭約第一一五六章 漆黑如墨第一三八一章 金戈鐵馬,所向披靡第五五四章 雷火麒麟第七四三章 霸刀第一三四七章 斷臂第一八二二章 圈套第五四零章 侍寢第一二二七章 跟蹤第一一七七章 我的性命,換他自由!第六二二章 駙馬的壞毛病第一六七二章 無聲的愛憐第六十五章 虎入籠第一五八四章 驅逐第一一四二章 譯經第八十八章 安頓第一七一九章 護花第一三七五章 第四位新娘子第三十九章 江湖有道義第六百章 步步爲營第一五九八章 迦樓羅第一五一二章 魂歸故里第一五八五章 敵襲第一八六八章 心狠手辣第一八捌九章 大王醉酒第兩零七六章 兇境第八三零章 抽絲剝繭第一五八一章 離營第一二七二章 家主之爭第一一二二章 誰個當生,誰個當死?第一四六二章 捉鱉第一二四三章 成全第一九四九章 幽魂纏身第六一七章 設計第一六六五章 菩薩畏因,衆生畏果!第一零七章 拒禮第六一一章 驚叫第一六三七章 他心通第一二五七章 老實人的驚雷第一一三章 你是什麼東西第兩零七七章 斷指第六七一章 正堂紅燭亮第三四一章 大仁聖道無量真君第二七二章 太子黨第一六八八章 法經第一三九六章 對決第一二三三章 刀槍不入第一四八六章 不死之身第一五八七章 真相第一九六六章 攻城第一四三八章 順從第一五二七章 道身佛影第七章 人生若只初見第三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一七六五章 身世第一一二四章 城外嬌花豔第四七八章 客棧第一二九六章 訴狀第一四一章 多了丫鬟第四零六章 牆頭草第三一六章 殺無赦第一五七零章 大佛金剛手第一三四六章 飛鳥第三九八章 天門起事第七四三章 霸刀第一二四九章 血誓契約第一零七七章 軍法大於天第二零五章 圈套第六五一章 塔都第一九零六章 大戰即發第一二四三章 成全第六九二章 天馬金車第六一七章 設計第七五九章 瞎貓碰死耗子第一二九五章 鳴冤叫屈第一三八四章 人質第一六零三章 密詔第六一九章 長眉第兩零九七章 捨身除魔第七七四章 青花瓷第一六一四章 曾經芳華第兩零六八章 龍牌第一四一四章 迷霧第三零二章 毒箭
第一七五二章 腹劍第一八四一章 毗留博叉第六十章 馬車裡的謀算第六一四章 人比桃花嬌第七一一章 忠勇伯第一七八二章 兄長第四十三章 隔牆有耳第一二九六章 訴狀第一一六二章 黑鐵箭頭第一四零四章 大捷第二一七章 花似有情,水似無意!第六肆一章 舊賬新還第兩千零八章 身首分離第一九二三章 雙犬鬥第一八零七章 亡秦必楚第六七六章 啓齒第一零六零章 賭約第一一五六章 漆黑如墨第一三八一章 金戈鐵馬,所向披靡第五五四章 雷火麒麟第七四三章 霸刀第一三四七章 斷臂第一八二二章 圈套第五四零章 侍寢第一二二七章 跟蹤第一一七七章 我的性命,換他自由!第六二二章 駙馬的壞毛病第一六七二章 無聲的愛憐第六十五章 虎入籠第一五八四章 驅逐第一一四二章 譯經第八十八章 安頓第一七一九章 護花第一三七五章 第四位新娘子第三十九章 江湖有道義第六百章 步步爲營第一五九八章 迦樓羅第一五一二章 魂歸故里第一五八五章 敵襲第一八六八章 心狠手辣第一八捌九章 大王醉酒第兩零七六章 兇境第八三零章 抽絲剝繭第一五八一章 離營第一二七二章 家主之爭第一一二二章 誰個當生,誰個當死?第一四六二章 捉鱉第一二四三章 成全第一九四九章 幽魂纏身第六一七章 設計第一六六五章 菩薩畏因,衆生畏果!第一零七章 拒禮第六一一章 驚叫第一六三七章 他心通第一二五七章 老實人的驚雷第一一三章 你是什麼東西第兩零七七章 斷指第六七一章 正堂紅燭亮第三四一章 大仁聖道無量真君第二七二章 太子黨第一六八八章 法經第一三九六章 對決第一二三三章 刀槍不入第一四八六章 不死之身第一五八七章 真相第一九六六章 攻城第一四三八章 順從第一五二七章 道身佛影第七章 人生若只初見第三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一七六五章 身世第一一二四章 城外嬌花豔第四七八章 客棧第一二九六章 訴狀第一四一章 多了丫鬟第四零六章 牆頭草第三一六章 殺無赦第一五七零章 大佛金剛手第一三四六章 飛鳥第三九八章 天門起事第七四三章 霸刀第一二四九章 血誓契約第一零七七章 軍法大於天第二零五章 圈套第六五一章 塔都第一九零六章 大戰即發第一二四三章 成全第六九二章 天馬金車第六一七章 設計第七五九章 瞎貓碰死耗子第一二九五章 鳴冤叫屈第一三八四章 人質第一六零三章 密詔第六一九章 長眉第兩零九七章 捨身除魔第七七四章 青花瓷第一六一四章 曾經芳華第兩零六八章 龍牌第一四一四章 迷霧第三零二章 毒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