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屯堡人(上)

安氏和奢氏的造反猶如在帝國的西南掀起了一場猛烈無比的暴風雨,而貴陽、成都就如暴風雨中的兩座承載着數十百萬漢人生命的古船,飄搖着,堅韌地抵抗着。

在貴陽外百里外,還有一艘小船在暴風雨中被不斷氣侵襲,卻沉靜無比,默然地抵抗着風雨。

這便是安順屯堡。

在大山裡的數十萬漢兒。

屯堡人論起祖籍,幾乎全都是江南人。是當年太祖皇帝麾下大將陸秀夫三十萬徵西大軍的後代。整個西南,真正促使其被中樞控制的關鍵不是中央帝國的威望和名義。而是這些三十萬大軍以及後續移民的後代!

有這些移民,帝國在西南的影響力才能真正擴散開。同樣,有這些駐軍移民,也真正讓帝國能夠切實對西南的反應做出有效應對。而不是一旦有叛亂,就需要徵調各路兵馬進入平叛。

話說回來,這些江南人移民至此,並未被大山深處的彝兵同化。相反,三百年下來,屯堡人固執地傳承着江南的習俗風氣。甚至漢家文明也跟着這些人,不斷地朝着四周擴散出去。

處在安順大山盆地裡的屯堡人無疑是貴州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區,

安順居黔中腹地。位於雲貴高原東側梯級狀大斜坡地帶中部,地當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分水嶺上。這裡氣候宜人,屬北亞熱帶季風溼潤類型,降雨充沛,是貴州高原相對比較平坦的山谷盆地。優美的喀斯特風光、良好的地利、適宜耕作的氣候和貴州少見的壩子,都讓這裡成爲孤島一般的存在。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還是文化。

蘇默在安梓的引路下,帶着數百彝兵勇士走進了安順的大山深處。

作爲朝廷的遠赴西南的特使,南都禮部主事,書院學子。蘇默在官面上的身份讓葉家屯上下數千口人都是敬畏之餘,也帶着一些好奇。

而蘇默,對這裡生活的人們也是懷着十分特別的感覺。

蘇默在西南大山裡,滿目見到的都是帶着英雄結的穿着繡花衣的彝族男女,很少能夠見到漢人。而整個貴州地區的,在華朝建立之前,也是漢人少有的地方,除了貴陽等大城市,鮮少見到漢家衣冠。

但到了屯堡,蘇默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

這裡,竟是保存着原汁原味的漢家習俗。

雖能看得仔細的,是屯堡這裡的女裝。比如而今安梓換上的一身屯堡漢服。

穿着右開襟的寶藍色長袍,開襟上繡着雜色的滾邊,大衣袍很長一直到膝下。鑲着流繡花紋的領口、袖口、前襟邊緣。

腰間扎着的的織錦絲帶。長髮挽成圓髻網罩挽於腦後,圓髻上插着一根雕鳳的玉簪子,煞是好看。只是因爲安梓還未嫁人,故而沒有包上頭巾。

還有高幫單勾鳳頭的布鞋,這些在中原地區只有盛大典禮才能出現的漢家衣冠。在屯堡,卻是十分尋常的日常服飾。而且,屯堡人是不纏足的。一點都不纏,天足無裹。

“阿梓這身衣服穿上了,可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啊!”蘇默讚歎一句。

安梓大大方方地接下,轉而問向蘇默:“這次面對葉家人你可有什麼準備?他們可都是軍戶移民的後代,連貴陽三司的招呼都不愛聽。這裡宗法嚴密,朝廷對這裡的影響並不算大。你的禮部主事的架子可別端起來!”

蘇默聽着安梓的關心,心下一暖。他們都知道,安彥雄的追兵就在百里外。儘管蘇默李代桃僵通過溫家的密道逃出來水西城,但作爲貴州少數未有攻陷的地區,屯堡遲早會面臨兵鋒。

十萬大軍的圍攻之下,安梓跟隨蘇默一步未落,反而對蘇默言聽計從。這不能不讓蘇默心下溫暖。

“放心,這裡我早就準備好了!”蘇默笑着:“一會,你可別罵我就好了!”

安梓有些莫名其妙,心想你要能折服了屯堡這羣老頑固,我高興還來不及,罵你作甚?

只是當葉家家主有說有笑地陪着一個老人走出來迎接蘇默的時候,安梓頓時怒瞪蘇默!

“哈哈,都來了,都來了!”李時珍見到蘇默,顯然很是開心:“讓我你們介紹一下,這位,便是葉家屯千戶,葉如鬆!”

“這位,就是我跟你說的,這次禮部主事,奉命處理西南土司之事的蘇默,書院溫師的高徒!”李時珍將蘇默介紹給葉如鬆:“說起來,還是贏忠的忘年交!”

葉如鬆年歲三十餘,身材魁梧,雙手老繭和那股子舉動虎虎生威的氣勢,都顯示他是個武藝不俗之人。

見了蘇默,葉如鬆眼中審視着,快步過去,大拜而下:“末將葉如鬆,見過蘇主事!”

蘇默連忙扶起葉如鬆,只不過,剛一接觸蘇默便感覺好似萬重大山在手一般。面上笑容不改,手上力道涌上低哼一聲。葉如鬆神色一正,笑呵呵地起了身。

蘇默也未有提這一茬,回禮:“葉千戶無須多禮,蘇默此來,也不是來擺架子逞威風的。而是爲了國事,爲了這片土地上我大華子民。所以,這些虛禮就不必了。”

蘇默這般務實,葉如鬆也是心下贊同,迎着蘇默進了葉家屯。

蘇默饒有興致地打量着整個屯堡,這次能否打個翻身仗,這裡就是蘇默的起點!

葉家屯是典型的軍事駐地,完全出于軍事的堡壘,整體建築,幾乎都是用石頭建成,是個名副其實的石頭城。

整個屯堡最大的特點是石頭的廣泛應用。一戶民宅就是一座石頭的城堡,一個村莊就是一座純粹的石頭城,屯堡是一個防禦敵人的整體,而屯堡民居就是組成這個整體的每一個細胞,既可以各自爲陣,又可以互相支援友鄰,既保證一宅一戶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時又維繫各家之間必要的聯繫。

而屯堡建築也將石頭工藝發揮到了極至,從高向下放眼望去,白白的一片,錯落有致。走進屯堡村寨,所看到的是石頭的瓦蓋,石頭的房,石頭的街道,石頭的牆,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石頭的碓窩,石頭的缸,屯堡民居就是一個石頭世界。

第六十五章:接風宴第九十六章:市井輿論第六十九章:表字與蜚語(上)【加更】第五十一章:政治(上)第二章:聖駕第六十八章:濟善堂第七十章:刻薄與國事(下)第十七章:風水輪流轉今天來抄家第六十三章:現實困境(上)第九十章:李枟和朱燮元(下)第七章:一飲一啄佳人來第七十五章:炮灰和朋友(下)第五十九章:蓄勢(下)第四十五章:江陵變第八十章:憤怒的安彥雄(上)第四章:易位第十三章:麻姑仙境第三十五章:啓興四年的督撫們第三十三章:封殺令第八十四章:罪惡與戰爭(上)第二十九章:文國權第四十章:陸禪領兵第二十九章:打的就是臉第四十五章:商人名(上)第六章:書坊噩夢第九十一章:奪城奪勝(上)第六十五章:八大家第三十一章:報紙之論第八章:石鼓學子第五十七章:偷情(下)第十五章:由是哉第七十六章:扯平(上)第六十四章:老友聚(上)第五十八章:爲悅己者容(下)第二十五章:天下大勢第十九章:揭榜在即狀元樓第五十六章:小丑(下)第十六章:順天貢院第二十六章:立儲風暴第六十七章:清濁堂第十三章:高達第七十四章:緩兵與平局(下)第四十一章:啓興帝駕崩第五十七章:灑漫了去抄家第四十四章:叛軍第三十三章:屯堡軍第三十八章:四川敗局第六章:殺第十四章:策論第六十八章:流民亂第六十章:陶家人第六十三章:文家姑娘第三十章:麻不麻煩第三十八章:文家女第九十六章:出戰第三十一章:不值一哂第二章:俠氣相投第五十七章:灑漫了去抄家第六十八章:買賣與大典(下)【加更】第二十七章:皇嗣第三十一章:報紙之論微言的自言自語第三十三章:封殺令第四十九章:首相致仕第五十二章:夢想和希望【第一更】第四十七章:忙完這陣子第八十三章:兵戈起(下)第四十四章:楚練綢莊亂(下)第三章:難兄難弟話追逃第二十三章:如墜冰窟第二十八章:見大儒第二十一章:悶虧和殿試第五十六章:小丑(上)第六十一章:衡王入京第十四章:策論第四十四章:尹氏密謀第十章:安梓援軍第三十八章:懲罰第三十八章:懲罰第二十四章:族權波折【賀旦更】第三十四章:建鬥入津第四十五章:江陵變第三十二章:小師妹第九十三章:貴亂城困(上)第七十四章:緩兵與平局(下)第四十五章:趨之若鶩風潮起第三十四章:時報時評第三十三章:封殺令第二十二章:狀元蘇默第六十章:攤上大事兒了(下)第十四章:孤注一擲【三千字】第九章:南都暗流第十九章:軍隊第四十八章:好自爲之(下)第六十三章:現實困境(下)第二十章:小波瀾和大驚喜第十九章:軍隊第六十四章:老友聚(上)第二十八章:宰執之位
第六十五章:接風宴第九十六章:市井輿論第六十九章:表字與蜚語(上)【加更】第五十一章:政治(上)第二章:聖駕第六十八章:濟善堂第七十章:刻薄與國事(下)第十七章:風水輪流轉今天來抄家第六十三章:現實困境(上)第九十章:李枟和朱燮元(下)第七章:一飲一啄佳人來第七十五章:炮灰和朋友(下)第五十九章:蓄勢(下)第四十五章:江陵變第八十章:憤怒的安彥雄(上)第四章:易位第十三章:麻姑仙境第三十五章:啓興四年的督撫們第三十三章:封殺令第八十四章:罪惡與戰爭(上)第二十九章:文國權第四十章:陸禪領兵第二十九章:打的就是臉第四十五章:商人名(上)第六章:書坊噩夢第九十一章:奪城奪勝(上)第六十五章:八大家第三十一章:報紙之論第八章:石鼓學子第五十七章:偷情(下)第十五章:由是哉第七十六章:扯平(上)第六十四章:老友聚(上)第五十八章:爲悅己者容(下)第二十五章:天下大勢第十九章:揭榜在即狀元樓第五十六章:小丑(下)第十六章:順天貢院第二十六章:立儲風暴第六十七章:清濁堂第十三章:高達第七十四章:緩兵與平局(下)第四十一章:啓興帝駕崩第五十七章:灑漫了去抄家第四十四章:叛軍第三十三章:屯堡軍第三十八章:四川敗局第六章:殺第十四章:策論第六十八章:流民亂第六十章:陶家人第六十三章:文家姑娘第三十章:麻不麻煩第三十八章:文家女第九十六章:出戰第三十一章:不值一哂第二章:俠氣相投第五十七章:灑漫了去抄家第六十八章:買賣與大典(下)【加更】第二十七章:皇嗣第三十一章:報紙之論微言的自言自語第三十三章:封殺令第四十九章:首相致仕第五十二章:夢想和希望【第一更】第四十七章:忙完這陣子第八十三章:兵戈起(下)第四十四章:楚練綢莊亂(下)第三章:難兄難弟話追逃第二十三章:如墜冰窟第二十八章:見大儒第二十一章:悶虧和殿試第五十六章:小丑(上)第六十一章:衡王入京第十四章:策論第四十四章:尹氏密謀第十章:安梓援軍第三十八章:懲罰第三十八章:懲罰第二十四章:族權波折【賀旦更】第三十四章:建鬥入津第四十五章:江陵變第三十二章:小師妹第九十三章:貴亂城困(上)第七十四章:緩兵與平局(下)第四十五章:趨之若鶩風潮起第三十四章:時報時評第三十三章:封殺令第二十二章:狀元蘇默第六十章:攤上大事兒了(下)第十四章:孤注一擲【三千字】第九章:南都暗流第十九章:軍隊第四十八章:好自爲之(下)第六十三章:現實困境(下)第二十章:小波瀾和大驚喜第十九章:軍隊第六十四章:老友聚(上)第二十八章:宰執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