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軍在東北,不斷的增兵。
不過,
擺在他們面前的,的確有一個巨大的難題。
自從阪田軍團在松江府被擊潰後,關東軍的士氣下降了很多。
關東軍的不敗金身被打破,造成的影響非常大。
此消彼長。
大幹軍隊的戰鬥力在加強,裝備也開始變得先進。
西門堂繳獲的很多火槍,都賣給了大幹王朝的兵部,以換取其他的物資。
所以,
如果不將西門堂徹底擊潰,等西門堂的艦隊出戰的話,關東軍很可能丟掉東北。
接下來的時間,關東軍在大幹獲得的所有物資,都沒辦法運回東洋。
陳杰現在可是西門堂的信仰,是圖騰。
哪怕在大幹兵部的軍隊中,陳杰都成爲了精神支柱。
西門堂變得越來越強大,給大幹兵部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
越來越多的大幹軍隊,開始列裝西門堂繳獲後改造的火槍。
小泉良夫和其他關東軍指揮官,現在都感受到了強大的危機感。
如果讓西門堂繼續強大下去。
那麼,
東洋帝國想要拿下整個大幹王朝的計劃,將會泡湯。
一旦西門堂率領艦隊出征,將對東洋帝國的本土,構成威脅。
一時之間,
整個議會大廳內,議論紛紛。
咳咳——!
大山岩咳嗽兩聲,讓周圍安靜下來。
接下來,
他擡頭看向周圍所有將領,沉聲說道:
“西門堂駐守山東之後,發展的速度的確太快了,我們必須要謹慎對待!”
“想要擊潰西門堂,唯一的辦法,就是幹掉陳杰此人!”
“只要陳杰一死,整個西門堂將迅速瓦解。”
大山岩不愧是關東軍的統帥。
他看問題非常精準,一下子抓住了西門堂強大的關鍵之處。
周圍所有人都保持沉默,安靜的聽着。
但是想要陳杰死,談何容易?
黑龍會幾次刺殺都沒有成功,想要再次刺殺,難度更大。
西門堂的火炮威力太強,軍紀森嚴,正面攻打,關東軍根本就沒有勝算。
所以,
與西門堂的軍隊作戰,必須要避開火炮覆蓋,聲東擊西,將隊伍分散。
採用各個擊破的戰術,以超過五倍以上的兵力圍攻,纔有機會戰勝。
大山岩擡頭看着關東軍所有將領,沉聲道:
“西門堂的陳杰,此人必須要除掉。”
“目前採用兩種方案,黑龍會繼續尋找機會,暗中刺殺此人。”
“另外一種方案,是趁着陳杰率軍協助平叛,將會前往漢中地區。”
“關東軍從閩南地區潛入大幹腹地,等待合適的時機,與大幹王朝漢中地區的‘漢王’李賁合作!”
“我們先讓‘漢王’李賁吸引他們的主力,並以五萬精銳部隊潛入漢中,尋找合適的時機,給予西門堂雷霆一擊!”
“根據目前的消息,西門堂陳杰協助平叛,身邊只有西門堂一萬精銳!”
“關東軍出動五萬最精銳部隊,只要時機合適,相信能解決掉此人!”
這一刻,大山岩的身上散發出一股強大的霸氣。
接下來,
關東軍所有將領都站起來,申請出戰!
東洋軍隊的‘武士道精神’,已經在關東軍所有將領心中,生根發芽。
他們根本就無懼生死,只想着效忠天皇。
——
就在陳杰安排人員,開始在京城西門堂總壇,修建碉堡的時候。
讓他感到意外的是,皇帝李錚在大佛寺遇刺的消息,竟然沒有絲毫傳出。
而且,
接下來的幾天,皇帝李錚上朝,與滿朝文武百官爲各地的叛亂,展開了一場討論。
如果不是前兩天,陳杰確認皇帝李錚的確是遇到了刺殺,身受重傷。
他都差點懷疑自己是不是搞錯了。
怎麼皇帝李錚像個沒事的人一樣?
他還沒有來得及回到山東,沒想到朝廷兵部協助出兵的文書,竟然送到了西門堂在京城的總壇。
如果只是朝廷兵部的文書,陳杰壓根就不會放在心上。
但同時還有皇帝李錚的密旨。
密旨裡面請求陳杰能夠協助出兵,作爲出兵的條件,則是蘇南劃入西門堂的地盤。
大幹王朝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皇帝李錚也是沒有辦法,哪怕在大佛寺被刺殺後,身受重傷。
他也不得不打起精神,處理朝政。
否則大幹王朝分崩離析,就真的完了。
原來四月初,漢王李賁起兵叛亂,直接拿下了武昌府。
武昌府的總督被李賁砍頭示衆,將首級懸掛在城牆上。
所有大幹的官員都被屠殺一空,並將原本駐紮在武昌城的大幹兵部駐軍,也全部斬殺。
據說整個漢江流域,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大幹王朝駐紮在武昌府的兵部駐軍和朝廷官員,被漢王李賁連根拔起。
至此,
漢王李賁再次舉兵,從武昌府一路往南。
他麾下二十萬大軍,將駐守在贛南九江府駐軍,嚇得封鎖了長江以南,不敢靠近漢中之地。
同一時間,
西北的寧王李牧率領三十萬大軍,長驅直入,從西北一路殺到了襄陽。
整個漢中和河南之地,竟然被寧王李牧和漢王李賁,徹底瓜分。
兩位大幹王朝的藩王,雄心勃勃。
寧王李牧奪取了西北和漢中一大片區域後,在西安組建了政權。
雖然還沒有公告天下稱帝,建立國號。
但是寧王改西安城爲西京,並開始設立府衙。
很明顯,
寧王雖然暫時沒有稱帝,不是不想,而是他的野心不小,目標直指大幹王朝的京城。
不得不說,寧王李牧已經有了奪取天下的實力。
在橫掃西北和漢中區域時,寧王李牧展開了血腥鎮壓,剷除異己。
他要以西北軍的強勢,與大幹王朝分庭抗衡。
在最開始的時候,
西北軍的叛亂,其實是由三位藩王組成。
其中以寧王李牧的實力最大,他兼併了另外兩大藩王的地盤,將另外兩大藩王斬殺刀下。
大幹王朝的各地藩王之中,寧王李牧的勢力最大。
他的確是一位梟雄,成立西北軍後,橫掃了西北各地,並不斷的擴軍。
他大權在握,來勢洶洶!
一旦時機成熟,寧王李牧只要攻下京城,他就將取代李錚,成爲大幹王朝的皇帝。
此時的漢王李賁,勢力比起寧王李牧來說,還是存在一些差距。
他也擔心自己麾下的勢力,會被李牧吞併。
所以,
李賁攻下了武昌府之後,學着李牧一樣,開始擴軍,建立屬於自己的政權。
他的野心沒有寧王李牧那麼大,只想着趕緊稱帝,沒有想着要拿下整個大幹王朝。
所以,
他在武昌城自封自己麾下的地盤爲——楚國!
兩大藩王開啓了起兵造反的先例。
接下來,
整個大幹王朝的藩王,都開始學樣,自立爲王。
局勢開始失控,朝着未知的方向發展。
這種情況下,大幹王朝的皇帝李錚,自然心急如焚,怎麼能安靜的下來?
大幹兵部大元帥李鎮看到形勢危急,主動請纓。
他要親自領兵平叛,先拿下漢王李賁。
柿子先挑軟的捏!
寧王李牧的實力太強,兵強馬壯,暫時不易動他。
先把漢王李賁拿下爲上策。
李錚現在可以說是急得嘴角冒泡,既然大元帥李鎮請纓出戰,他自然不會多說什麼。
沒辦法,
他麾下能用的人,實在太少。
所以,
皇帝李錚顧不得自己的傷勢,連夜下聖旨讓李鎮平叛。
不過大元帥李鎮年事已高,皇帝自然不會讓他親身犯險。
最後決定由李鎮的兒子,同爲大幹王朝兵部大將軍的李瓊領兵出戰。
——
陳杰率領西門堂的一萬精銳部隊,在大幹新曆四月二十五號,來到了漢中的鄂州。
當他趕到的時候,
兵部大將軍李瓊,早就等候多時。
雖然李瓊比陳杰提前了五天出發,但是他從京城出兵,來到鄂州比從山東來這裡,要遠一些距離。
另外,
河南之地被寧王李牧給佔據了一部分。
京城調兵過來,必須要繞道,所以路上耽誤了不少時間。
李瓊很謹慎,一路上行軍並不快。
更何況,
雖然西門堂只是協助出兵平叛。
但李瓊比任何人都明白,只要西門堂出戰,就將是絕對的主力。
在來鄂州之前,大元帥李鎮可是對自己的兒子再三交代。
這一次的平叛,大幹所有軍隊都必須要聽從西門堂陳杰的調遣。
所以,
明面上是以李瓊爲首。
但實際的掌權者是陳杰。
李瓊將這一次平叛的匯兵地點,確定在鄂州。
鄂州是漢中地區的兵家必爭之地,這裡下可攻贛南九江府,上可直取漢中武昌府。
其實,
大幹王朝皇室最擔心的就是漢王李賁順着長江而下,一舉拿下金陵。
一旦長江整線失守,以後想要奪回漢中地區,可就難上加難了。
金陵可是大幹王朝南部的重鎮,同時也是蘇南的屏障。
這裡是大幹江南地區最富饒的地方,一旦金陵失守,相當於切斷了大幹王朝長江以南的區域。
所以,
www•TTkan•c ○
李瓊率軍來到鄂州,目的就是阻止漢王李賁進攻金陵。
當然,
其實陳杰親自率軍來到鄂州,與李瓊有着同樣的目的。
蘇南現在可是他的地盤,只要平叛成功,蘇南就將隸屬於西門堂。
他絕對不允許漢王李賁攻打金陵,必須要確保整個蘇南的安全。
李瓊畢竟是朝廷兵部的大將軍,雖然從河南繞道前往鄂州。
但是,
一路上他一直都在集結兵力,將各地府兵都召集到麾下,擴大隊伍。
剛從京城出發的時候,他麾下只有不到五萬兵力。
可是,
當一路浩浩蕩蕩的來到鄂州後。
李瓊麾下的兵力,已經擴充到了十萬。
其中五萬大軍,都是路上各地府衙的駐軍。
另外,
李瓊也知道大幹王朝的國庫空虛,根本就沒有多少後勤保障。
想要平叛,除了人馬之外,還需要武器裝備和各種物資。
沒有錢,寸步難行!
因此他讓兵部,從各大世家的手中,籌備了一批糧食。
雖然依舊很窮,但至少不會有人捱餓。
其實這個最緊要的關頭,皇帝李錚讓李瓊率軍南下平叛,也是無奈之舉。
李瓊不僅是大元帥李鎮的兒子,同時在軍中擁有極高的威望。
他爲人光明磊落,忠心耿耿,由他率軍出征,籌集糧食相對來說,要容易很多。
如果是其他人,想要讓各大世家出錢出力,跟割他們的肉一樣,哪有那麼容易?
還有一點就是,李瓊是很有能力的一位大將軍。
以大幹王朝目前的處境來說,
不管李瓊能否勝任平叛的責任,他都是最合適領兵出征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