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率領西門堂精銳部隊,回到了咸寧府。
嘩啦——!
原本駐紮在咸寧府內的輜重部隊,以及老百姓,都雀躍歡呼,慶祝獲勝。
陳杰安排偵察連打探叛軍接下來的動向。
同時,
他安排這一次參戰的弟兄們,舉行盛大的慶功宴。
在戰鬥中表現突出的西門堂士兵,都得到了嘉獎。
有幾位殺敵勇猛,表現優異的精銳士兵,更是直接晉級,成爲基層軍官。
當天晚上,
陳杰另外派人,前往鄂州向李瓊報信。
剿滅了孫忠的部隊,自然要讓李瓊知道這一切。
畢竟這一次的平叛,李瓊纔是明面上的總指揮。
蒙英和林睿兩人,跟在西門堂身邊,連續打了幾場大勝仗,
兩人心情愉悅,不費一兵一卒,竟然獲得了大量的軍功。
這麼好的事情,兩人自然極其配合。
所以,
陳杰命令兩人率領軍隊,駐紮在咸寧府的後方時,兩位都統沒有任何意見。
現在兩人算是對西門堂的戰鬥力,心服口服。
他們心裡暗自發誓,下次出戰的話,一定要跟着西門堂,好好的與叛軍打一仗。
就算是面對漢王李賁的十五萬精銳部隊,只要西門堂出戰,就肯定能打贏。
不知爲何,
蒙英和林睿兩人,對西門堂的戰鬥力,變得很有信心。
陳杰不知道兩人的想法,也沒有興趣關注他們。
其實,
回到咸寧後,陳杰開始有些犯愁了。
俘虜!
沒錯,連續三場戰鬥,從剿滅張大同,到擊潰馬南山,再到擊潰孫忠。
一共俘虜了六千多人。
這些戰俘,該怎麼處理?
在夜襲孫忠之前,由於戰俘的數量不多,陳杰沒有多想。
可是,
當擊潰了孫忠之後,陳杰才發現,戰俘的數量超標了。
叛軍的戰鬥意志力,原本就不是特別強。
只要打不過,他們絕對不會像關東軍的士兵一樣,頑強抵抗。
關東軍崇尚武士道精神,寧死不屈。
就算抵抗到最後一刻,他們也絕對不會輕易的投降。
所以,
西門堂面對關東軍時,哪怕面對戰俘,也絕對不會心慈手軟。
但是叛軍完全不一樣。
他們只要打不過,立馬趴地認輸,舉手投降。
也就是說,他們的戰鬥意志原本就不強,軍心很容易潰敗。
這次平叛,沒想到竟然抓了六千多的戰俘。
叛軍的整體戰鬥力,其實並不高。
如果不是因爲東洋人提供了武器,僅憑漢王李賁麾下的叛軍,剿滅他們,根本就不需要耗費那麼大力氣。
這也是爲何陳杰再次從山東調兵兩萬的主要原因。
有了東洋武器的叛軍,與沒有獲得東洋武器時,戰鬥力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層次。
當然,
叛軍的整體戰鬥力,就算沒有列裝東洋武器,比起腐朽的大幹軍隊,還是要強一些。
否則,
大幹王朝也不會因爲叛軍的事情,搞的焦頭爛額。
現在的問題是,這六千多戰俘,該如何處理?
雖然西門堂目前的糧食,還足夠消耗兩個月的時間。
但是,
接下來將要面對的可是漢王李賁的主力部隊。
一旦繼續打下去,戰俘將越來越多。
如果不能妥善處理戰俘,將成爲西門堂最大的一個累贅。
以後擊潰漢王李賁,相信戰俘將越來越多,甚至數萬戰俘,乃至十萬戰俘都有可能。
當務之急,
必須要解決好戰俘的問題,想要依靠大幹王朝,靠不住。
雖然叛軍中的這些戰俘,絕大多數都是貧困出身。
他們原本是百姓,窮困潦倒,爲了生存下去,才加入叛軍。
但是,
只要參加了叛軍,想要讓他們再回去當百姓,那就絕對是不安分的因子。
他們已經沒有辦法再成爲種地的百姓了。
這些俘虜原本是社會最底層的百姓,飢寒交迫,掙扎在生死邊緣。
可是,
當他們加入了漢王李賁的叛軍之後,身份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由於李賁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打下的任何地盤,都任由自己麾下的士兵搶掠一天。
這些人蔘加叛軍後,或許是爲了報復以前的窮困潦倒,會變得更加兇殘。
所以,
漢王李賁打下武昌府時,麾下的軍隊極其殘忍,殺人不眨眼。
任何人只要經歷過燒殺擄掠後,就沒有回頭路了。
現在讓他們回去種地,當農民,再過那種窮困潦倒的日子,幾乎沒有任何可能。
見過血的人,絕對不甘平庸。
說實話,就算將這些戰俘全部都給大幹王朝兵部處理。
以李瓊的性格,也絕對是將大部分人砍頭。
戰俘的命運,一般都很悽慘。
陳杰自然不會輕易的殺戰俘,更何況這些人都是大幹的百姓,並非東洋人。
現在西門堂的人力需求很大。
陳杰看到這些戰俘後,心裡有了另外一些想法。
首先,
就是從戰俘中,挑選一部分人,送往山東的煤礦,煉油廠等地方,讓他們充當苦力。
要知道,
在西門堂的煤礦裡面,現在還有不少西洋聯軍的戰俘。
這種將戰俘充當苦力的做法,在很多地方盛行。當然,
將戰俘充當苦力,也相當於是給了他們一個活下去的希望。
只要在煤礦或者煉油廠,油田,鋼鐵廠等地方,當幾年苦力之後,就有機會恢復自由。
接下來的時間,陳杰下令,讓醫務兵對一些受傷的戰俘,進行醫治。
幸好他帶來了不少抗生素,否則這些俘虜的傷口發炎,神仙難救。
另外,
西門堂公佈了戰俘的處理公告。
承諾只要這些戰俘,勞動改造五年時間,就可以恢復自由。
接下來的時間,
需要將這些戰俘中的軍官,都給揪出來。
因爲有資格在叛軍中擔任軍官,武功肯定不弱,將是最難管理的一幫人。
如果不將這些軍官踢出俘虜的隊伍,始終都是不穩定的因素。
在將這些戰俘送往山東之前,需要殺一儆百,將這些桀驁不馴的叛軍基層軍官,全部都分離出去。
就在陳杰安排將俘虜送往山東時,他收到了大幹兵部大將軍李瓊的出兵請求。
沒錯,
李瓊請求西門堂能夠出兵,攻打通山縣,吸引漢王李賁的主力。
緊接着,
李瓊將在接下來的時間,奪取武昌城。
原來,
大幹兵部大將軍李瓊,將軍隊分成了三路出擊。
郭封和楊希山兩人,各自率領了一路人馬,原本是要合圍黃石府。
但是,
這兩個傢伙從鄂州出兵後,竟然在黃石府的外圍,按兵不動。
他們並沒有向黃石府發起進攻,而是一直在等待機會。
李瓊爲此心急如焚,迫切希望兩位將軍能夠出兵,將黃石府拿下。
不過,
郭封和楊希山兩人對李瓊的命令,就像沒有聽到一樣。
他們不是不想打黃石府,而是一定要知道漢王李賁的動向。
萬一李賁回撤支援黃石府,那麼就算他們奪下了黃石府,也守不住。
就在李瓊爲此大發雷霆時,沒想到從咸寧方向,傳來了好消息。
西門堂輕鬆拿下了咸寧府,並將駐守在咸寧府的張大同兩萬叛軍擊潰。
捷報傳到鄂州後,李瓊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接下來,
他再次下令,讓郭封和楊希山兩人出兵攻打黃石府。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如果不趁着這個機會,將黃石府拿下,等漢王李賁的援軍到了,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這一次,李瓊可是下了死命令。
如果兩人再拖延,延誤了戰機,殺無赦。
郭封和楊希山兩人,接到命令後,知道無法繼續拖延下去了。
因此,兩人合兵後,開始向黃石府發動進攻。
幸好他們延後了進攻黃石府,使得孫忠率領的大軍離開了黃石府,前往通山縣駐守,想要奪回咸寧城。
黃石府的防守變得空虛,留守黃石府的人馬只有不到五千人。
因此,
兩人合兵後,以十倍以上的兵力,輕取黃石府,大獲全勝。
奪下黃石府後,兩人據城而守,不敢再有任何其他的動作。
他們擔心漢王李賁的精銳部隊回撤,一直都在關注整個局勢。
只要漢王李賁的大軍打回來,他們將直接放棄黃石府,退守鄂州。
當然,
在寫給李瓊的捷報中,他們爲了邀功,自然將拿下黃石府寫的非常艱難。
甚至爲了獲得更多的利益,他們將戰損都誇張了很多倍。
李瓊接到了兩位大幹兵部的將軍,拿下了黃石府後,欣喜萬分。
緊接着,
陳杰的戰報再一次傳到了鄂州。
這一次的獲勝,比拿下咸寧城更讓人震撼。
西門堂擊潰了孫忠麾下的叛軍,並擊殺了叛軍的威武將軍馬南山和王世康。
擊殺叛軍接近七萬人,俘虜更是超過六千人。
孫忠麾下的叛軍,幾乎徹底打崩了。
這一戰,幾乎將漢王李賁麾下的精銳,打掉了四分之一。
李瓊看到捷報後,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要知道,
西門堂前往咸寧府,只有一萬精銳部隊。
怎麼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
看來西門堂能駐守山東,成爲大幹王朝戰鬥力第一的軍隊,果然名不虛傳。
這一次朝廷讓西門堂爲平叛主力,看來早有所料。
接下來,
李瓊麾下的一些幕僚,開始爲接下來的局勢,出謀劃策。
大家紛紛建議,趁着這個機會,讓西門堂出兵攻打通山縣,拖住漢王李賁的主力部隊。
朝廷兵部的洪言傳從河北出兵南下,拖住了寧王李牧的大軍。
此時,
兩廣地區的湯友望率軍快要來到漢中。
如果西門堂能夠在此時拖住漢王李賁的主力,那麼李瓊就能讓兩路大軍合圍,直取武昌府。
只要拿下武昌府,也就代表着漢王李賁的叛軍,土崩瓦解。
李瓊聽完幕僚的建議後,內心興奮無比。
他立馬下令,讓郭封和楊希山兩人的軍隊,開始往武昌城出發。
另外,
他向陳杰發出請求,希望陳杰能夠出兵攻打通山縣,拖住漢王李賁的主力。
然後等湯友望的人馬到了之後,一起進攻武昌城,一舉剿滅漢王李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