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紫宸殿。
“好!太好了!哈哈——大獲全勝!”
皇帝李錚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興奮的從龍椅上站起來。
自從上次在大佛寺被刺殺之後,他休養了不少時間。
不過,
看他此刻的樣子,精神狀態好了很多。
人逢喜事精神爽!
他擡頭對着朝堂上的衆臣說道:
“朕讓兵部李瓊大將軍出征漢中平叛,同時又讓山東青州的陳杰,調集西門堂軍隊南下協助。”
“看來這一次的朕的決策,總算是對了!”
“李賁這個小賊,丟盔卸甲,退守岳陽府,離開了漢中,哈哈哈——!”
朝廷上的所有人,趕緊叩首附和道:“皇上聖明!”
最近大幹王朝,局勢動盪。
不僅東北的關東軍,虎視眈眈。
關東軍幾十萬大軍,兵臨山海關,隨時都可能進攻河北,直取京城。
另外,
關東軍的八大艦隊,在黃河,渤海,東海耀武揚威,封鎖了海岸線。
西洋人被擊退後。
西門堂繳獲的艦隊,還在山東和天津兩大船廠,進行修復和改造。
也就是說,
西門堂的艦隊還沒有開始正式亮劍,東洋人趁機封鎖了大幹整個海岸線。
大幹王朝的各地藩王舉旗造反後,局勢已經失控。
西域,吐蕃等地,已經宣佈脫離大幹王朝。
皇帝李錚最近這段時間,頭髮都白了不少。
不過今天,終於有了好消息傳來。
李錚看完奏摺,心情大好。
原來兵部大將軍李瓊,佔領武昌府,發來捷報到了京城。
奏摺上說大幹軍隊經過數十場與叛軍的激戰,在黃石府,咸寧府,通山縣,崇陽府,武昌府等等地方,橫掃了漢王李賁叛軍的精銳部隊。
這次平叛,圓滿成功,斬殺叛軍超過十萬人,俘虜超過五萬人。
並且斬殺了叛軍骨幹人員高達三十六人,收復了整個漢中地區。
當然,
其中李瓊重點描述了西門堂在咸寧府的一戰。
他沒有抹殺西門堂的功勞。
但要說佔地盤,收復叛軍佔領的區域,李瓊率領的大幹軍隊,的確功勞更多。
除了咸寧府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是由李瓊麾下的將軍佔領,幾乎沒有受到什麼阻礙。
或許是因爲佔領了武昌府之後,讓李瓊的信心膨脹。
他向朝廷請奏,希望鎮守河北和河南的主將洪言傳和兩廣的湯友望能夠儘快率軍進入漢中。
李瓊打算三方匯軍後,直接出兵過江,攻打岳陽,一舉將漢王李賁麾下的大軍,徹底擊潰。
漢王李賁不除,始終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皇帝李錚接到奏摺後,內心自然非常開心。
自從各地藩王舉旗造反之後,李錚的壓力非常大。
說真的,
外敵入侵,他的心裡面倒沒有那麼緊張。
因爲他心裡非常清楚,外敵攻打大幹王朝,目的是想要好處。
不管是西洋聯軍,還是東洋人,北俄人等等,他們想要的無非是利益。
但隨着局勢的變化,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東洋人的胃口竟然越來越大。
原本外敵沒想過佔領大幹的地方。
西洋人賣大煙,設立租界,目的就是想要撈到利益,不會動搖大幹皇權的統治。
可是東洋人佔領了東北之後,事情已經出乎皇帝李錚的預料。
但外敵再怎麼入侵,皇帝李錚的心裡面並不害怕,
只要東洋人觸碰到了大幹王朝世家的核心利益,那麼不僅不會對他的皇權統治產生影響,甚至還可能鞏固皇權的統治。
但是各地藩王的叛亂,可就完全不同了。
這可是能夠掀翻皇權的統治。
一旦藩王得勢,打進了京城,很可能取代他的皇權地位。
內部鬥爭,往往比外部更血腥,更殘酷。
所以,
當聽到漢王李賁被打得落花流水,大幹軍隊收復了漢中地區,皇帝李錚的心裡面非常開心。
就連滿朝文武都不由興奮起來,畢竟誰都不希望大幹王朝動盪。
對於皇帝李錚來說。
李瓊的這一場勝利,具有深刻的意義。
畢竟兵部讓李瓊出征,同時請求山東西門堂出兵,是由皇帝李錚力排衆議,親自主張。
這一次漢中平叛,取得了完美的結果。
而且時間很短,只有半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將漢王李賁打崩了,從漢中地區撤退。
如此一來,
讓皇帝李錚寢食難安的藩王叛亂,有希望能夠一舉撲滅。
李錚爲自己的決策,感到由衷的高興。
接下來,他對着滿朝文武說道:
“各位愛卿,李瓊將軍在奏摺中提及,讓洪言傳率軍南下,與湯友望一起,三方夾擊李賁逆賊之事,衆愛卿以爲如何?”
兵部侍郎袁貞出列,率先開口道:
“皇上,目前還需要洪言傳將軍坐鎮河北之地,震懾西北軍的李牧逆賊。”
“河南和河北之地,乃京城的門戶,一旦洪言傳大將軍揮軍南下,京城的門戶可就大開了啊!”
“所以,微臣建議,絕對不可輕易調動洪言傳的大軍南下!”
很明顯,
兵部侍郎袁貞是屬於寧國公派系的人,不希望洪言傳出兵南下。
在這之前,
洪言傳麾下的大軍,一直都是牽制西北寧王李牧,駐守在河北和河南之地。
如果洪言傳率軍南下,那麼整個河南和河北的駐軍,勢必將會由其他的駐軍換防。
說實話,
寧國公一派對大幹兵部其他的勢力派系,完全不擔心。
洪言傳麾下二十萬大軍,加上府兵的話,超過三十萬,兵強馬壯,是大幹兵部的精銳部隊,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取代。
但是,
萬一皇帝李錚一下子頭腦發熱,讓西門堂來駐守河北和河南之地。
那可就麻煩大了!
所以,
兵部侍郎袁貞得到授意,率先發言。
不過現在李錚心裡正高興,聽到袁貞這麼說,頓時感覺有點不爽。
好不容易收復了漢中之地,大幹軍隊取得了大捷,難道不是應該乘勝追擊嗎?
他淡然說道:
“兵部李瓊大將軍和西門堂的軍隊,在漢中將李賁逆賊的軍隊,徹底擊潰,退守到了岳陽府。”
“現在這個時候,正是集結兵力,採用三方夾擊,一舉將李賁逆賊殲滅之時。”
“倘若再讓李賁逆賊發展壯大起來,後患無窮,日後更加麻煩。”
“更何況,河南和河北之地,又不是說要將全部軍隊都調往漢中地區,只是調集十萬大軍,與李瓊和湯友望的大軍合圍,足夠殲滅李賁逆賊。”
“目前京城的禁衛軍和天津衛的駐軍已經超過二十萬,暫無戰事,讓洪言傳揮軍南下漢中,有何不可?”
他對寧國公一派的勢力,一直都煩透了。
要知道,
當遭遇西洋聯軍脅迫時,寧國公和九王爺是同屬於一個陣營。
洪言傳表面上是隸屬於皇帝李錚的陣營,但是骨子裡面,他卻又與九王爺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所以,
大幹王朝內部的關係,錯綜複雜,讓皇帝李錚感到非常頭疼。聽到皇帝李錚的語氣,似乎有些不高興。
袁貞知道自己在皇帝眼中,並不是那麼討喜。
雖然他還想再說什麼,不過最後想了想,退下沒有出聲。
這時,
國師馮國宣出列,說道:
“皇上,微臣認爲,洪言傳將軍出兵漢中之地,勢在必行!”
“根據軍情處傳來的急電,李賁逆賊退守到了岳陽府後,麾下的威武大將軍董川前往襄陽與李牧合謀。”
“一旦李賁投靠寧王李牧,勢必將對我大幹形成最大的威脅。”
“如不阻止,叛軍必將北上,直取京城!”
話音剛落,朝堂之上,議論紛紛。
從目前的局勢來看,漢王李賁的確有投靠寧王李牧的企圖。
雖然在這之前,雙方是敵對關係。
但是,
由於東洋人在中間穿針引線,有強強聯合的意思。
漢王李賁在西門堂的手中吃了大虧,損失慘重。
如果不與寧王李牧聯合,他的處境很不妙。
寧王李牧麾下的西北軍,戰鬥力強大無比,自從得到了關東軍的武器裝備後,早就雄心勃勃。
所以,
洪言傳出兵漢中,與李瓊,湯友望合圍,阻擊李賁的殘餘軍隊,就變得勢在必行。
現在已經不是要不要出兵的問題,而是能不能阻止漢王李賁與寧王李牧結盟聯合的問題。
一時之間,
朝堂之上的衆臣,沒有人再反對洪言傳出兵漢中的提議。
李錚點了點頭,說道:
“好!傳朕旨意,命洪言傳既日率軍十萬,南下漢中,進駐岳陽府,圍剿李賁逆賊殘部。”
“另外再下令西門堂立即出兵襄陽,阻止李賁叛軍與寧王李牧結盟。”
“在剿滅李牧之前,先將李賁叛軍,徹底殲滅!”
話音剛落,只見馮國宣趕緊出列,急着道:“皇上且慢,萬萬不可!”
嗯?
皇帝李錚聞言,頓時一怔。
他微微皺了皺眉,怎麼也沒有想到國師馮國宣,會在這個時候阻止自己頒佈聖旨。
他不僅驚訝道:“國師,爲何?你剛纔不是說,洪言傳出兵南下,勢在必行嗎?爲何現在又說不可?”
馮國宣趕緊解釋道:
“皇上,洪言傳南下,勢在必行,但是西門堂卻不可出兵襄陽啊!”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都愣住了。
大家不知道國師到底是什麼意思。
皇帝李錚似乎也沒弄明白國師馮國宣的想法,問道:
“西門堂不可出兵襄陽?這是爲何?”
馮國宣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臣以爲西門堂應該出兵金陵,將整個東邊的海岸線貫通,打通大海上的封鎖!”
話音剛落,滿朝文武,一片譁然。
軍情處元崇出列,說道:
“皇上,西門堂出兵金陵的事宜,萬萬不可。”
“西門堂目前佔據了松江府,駐軍十萬,山東也駐軍十萬,並在滄州和天津口岸,都有駐軍!”
“一旦松江府,金陵,漢中,山東等地,全部被西門堂駐軍。”
“那麼整個大幹東面沿海一帶,全部都由西門堂鎮守!”
“到時候,誰能制衡西門堂?”
馮國宣搖頭嘆了口氣道:
“元大人,現在大幹,誰又能制衡西門堂?”
“當務之急,是先解除海上的封鎖,打開大幹的海外貿易。”
“唯有西門堂坐鎮金陵,才能讓東洋人不敢輕舉妄動。”
“另外蘇南之地——!”
說完,
國師馮國宣沒有繼續說下去。
因爲蘇南之地,本來就是皇帝李錚答應西門堂出兵平叛的條件。
現在西門堂在漢中之地,凱旋而歸。
那麼,蘇南之地將名正言順的讓給西門堂駐紮軍隊,成爲西門堂的管轄範圍。
元崇聞言怔了一下,知道國師馮國宣說的也是實情。
大海上的封鎖沒有打通的話,對於大幹來說,百害而無一利。
目前來說,唯有西門堂纔有破除海上封鎖的力量。
不過,
金陵由大幹第一猛將關麒麟駐守。
西門堂想要進駐金陵,與之前進駐山東,略有不同。
東洋關東軍的這塊硬骨頭,自然需要西門堂去啃。
關麒麟不僅是大幹第一猛將,更是大內‘驚雲劍主’的弟子。
如果能讓關麒麟牽制西門堂的陳杰,倒是非常完美的一件事情。
李錚根據朝堂之上的綜合意見,最後覺得當務之急,還是讓西門堂進駐金陵才行。
因爲,
這可是他答應陳杰的條件。
西門堂幫朝廷出兵平叛,整個蘇南將成爲西門堂的管轄範圍。
另外,漢中之地劃出一城,由西門堂駐紮。
朝議結束之後,皇帝李錚立馬下旨,讓西門堂出兵金陵——!
——
陳杰率領西門堂大軍,從漢中地區回到山東。
第二天,
他就收到了朝廷的文書,讓他出兵駐守金陵。
另外,
兵部尚書徐士昌也向他發出了請求,讓他儘快趕往金陵。
原來自從各地藩王舉旗反叛之後,徐士昌從杭州一路回撤,此刻正在金陵。
整個浙東的叛亂,沒想到愈演愈烈。
在這之前,西門堂在浙東寧波府擊敗西洋聯軍時,浙東的叛亂還沒有這麼嚴重。
可是現在,
不僅紹興,杭州,台州等地陸續發生了叛亂。
甚至連浙東以北地區,都已經相繼失守。
叛軍佔領了杭州周邊的所有地區,差不多五分之四的浙東,都已經淪陷。
沒想到西門堂在漢中平叛的時候,浙東同樣發生了大戰,叛軍兵分三路。
一路直取湖中區域,北上打通前往金陵的通道,目的不言而喻。
另外一路叛軍,繞過了松江府,直取蘇州府。
很明顯,
叛軍奪下浙東之後,想要拿下蘇南。
而就在這時,
贛中區域的大幹駐軍,也向朝廷告急,說是閩南王李罡的叛軍三十萬,往北推進!
大幹的南部和東部,江湖勢力與地方的駐軍,藩王等攪合在一起。
所以,
徐士昌現在被搞得焦頭爛額。
他接到了朝廷的指令,在金陵等候西門堂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