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節 雨過天晴

當談仁皓來到校長辦公室的時候,甘永興已經跟聶人鳳聊了好一陣了,兩人都在笑着,而且笑得很開心。

“你不知道,當時議院議長的那個表情。”聶人鳳很久都沒有這麼開心了,“當皇上詢問他上次的不信任案時,他的臉都憋紅了。那幾個開始還很硬的大法官更是直接低下了頭,如果不是這次要對付的是別人的話,恐怕議院議長當時就要被憋瘋了。”

“結果呢?”

“結果?仁皓,你來了,坐吧,自己去倒杯茶。”聶人鳳朝談仁皓點了點頭,又接着說道,“最後,首相出面才讓皇上的憤怒平息了下去。”

“那首相提出的罷免動議……”

“放心吧,皇上當場就表態,這事由首相全權處理。”聶人鳳看着談仁皓走了過來,“在我回來之前,首相已經把兩名新任大法官的名單提交到了內房處,現在只需要等皇上象徵性的批准而已,大概這兩天就將有結果了。”

內房處並不是內閣的機構,而是一個主要負責處理皇帝身邊事務機構,有點像以往的內廷,不過並不干預政務,最主要的職責就是保管帝國玉璽,並且在一些需要皇帝象徵性批准的文件上蓋上大印。

“仁皓,我就說過,這次不會有事的,現在首相已經擺平了最高法院,立法很快……”

“不會很快的,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任命是個比較複雜的過程,而且任何戰時法案從提交到生效,都需要一段時間。”聶人鳳糾正了甘永興的說法,“不過也很快了,現在最重要的一步已經走出,皇上已經明確表態支持首相,剩下的事就比較容易處理了。而爲了防止死灰復燃。首相要我們先等一等。”

“還要繼續拖時間?”談仁皓這下有點惱火了。

“不是拖時間,而是造勢需要時間,然後還要平定國內的局勢,剷除那些亂黨也需要時間。”聶人鳳又糾正了談仁皓的說法,“首相這次能夠得到皇上的支持,與前線作戰不利有直接關係,而要想利用皇帝的支持。至少在法案通過之前,我們得繼續保持現在的局勢。當然,下一階段作戰行動的準備工作要立即開始,只是發起的時間要延遲。儘量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這對我們今後地作戰行動也比較有利,至少就現在廖漢翔所反映回來的情況看,我們最快也要到十月底纔有能力繼續推進。到時候,第二特混艦隊已經恢復了戰鬥力,而第四特混艦隊也差不多應該可以恢復戰鬥力了。如果澳洲大陸上的戰鬥到時候能夠有更多的收穫的話,那我們還可以讓第五特混艦隊過來幫下忙嘛。”

談仁皓這下更不情願了,可他還沒有來得及開口。就被甘永興踢了一下。

“校長,首相能在十月底搞定國內的事情?”

聶人鳳微微搖了下頭。“可能性不大,能夠在今年調整好國內的局勢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談仁皓注意到,聶人鳳用的詞都是比較輕的,沒有用嚴重的詞彙,不知道是局勢本來就不兇險,還是校長故意要把局勢說得平淡一點。

“這樣的話,那我們何不把時間拖到明年初呢?”甘永興沒有去理會談仁皓驚訝的目光,接着說道,“雖然美軍在今年年底會有六艘新航母服役。到時候,他們將擁有九艘航母,最多組成三個航母特混艦隊。而我們在年底也會有六艘航母服役,我們可以新編兩支特混艦隊。另外,到年底,我們至少還可以獲得二十艘以上的護航航母。外加大批的護航戰艦。另外,登陸艦艇,運輸船隻到明年也會更加充足,到時候,我們再發動攻打考愛島的行動,這對我們更爲有利。”

聶人鳳沉思了一陣,然後點了點頭。“可以考慮,這個讓廖漢翔去權衡吧,不過。也要多做幾手準備,如果我們有機會在十月份就發動戰役的話。那麼,我們就應該儘量早的發動進攻,趁美國海軍獲得新戰艦之前的機會,先將第五艦隊幹掉。至於要不要明年打,這個我要先看下廖漢翔的詳細計劃,另外,還得與首相通下氣,看看首相那邊有什麼特別的要求。”

“那我等下就給廖漢翔打電話,讓他做好這方面的安排。”甘永興又在茶几下踢了談仁皓一腳,“校長,那我們就不多打擾了。”

談仁皓愣了一下,立即跟着參謀長站了起來,並向校長告辭。

“還有,你們倆過兩天就再回松江與哈爾濱一趟,這次看看那些廠商地反映情況,能夠談妥就最好,談不妥的話,那麼我們就讓首相來處理這些問題吧!”聶人鳳也站了起來,“對我們來說,早幾個月處理好採購裝備的事情,這對我們有更多的好處,不能等到首相那邊辦好了,我們纔開始與廠商接觸。另外,永興,你記得告訴廖漢翔,尼華島上的首尾工作儘量搞得細緻一點,不求速度,要做到最好。”

兩人都點了點頭,然後離開了校長的辦公室。

“參謀長,爲什麼要拖到明年?”

“你準備讓第五特混艦隊過來插一手?”

談仁皓立即搖了搖頭,他可不想讓第五特混艦隊到太平洋上來幫忙。

“那就對了,你當時是想直接提出反對意見吧?”甘永興笑了起來,他先請談仁皓進了他的辦公室,然後纔跟了進去,同時關上了門,“你要是直接反對的話,肯定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也許校長會採納你的反對意見,可不是因爲你反對,所以校長就不讓第五特混艦隊到中太平洋來了,明白這個道理嗎?”

談仁皓略微思索了一下,就明白了參謀長的意思。校長提出讓第五特混艦隊到中太平洋戰場上作戰,多半隻是出於試探談仁皓的目的,或者乾脆就是一句玩笑話,因爲現在南大西洋那邊也需要一支強大的艦隊。第五特混艦隊肯定是去南大西洋的。談仁皓根本就不需要直接提出反對意見。

“等下是我去找廖漢翔,還是你去打電話?”

“還是你去打吧,校長不是讓我們去與廠商談判嗎?”

“急什麼?”甘永興坐了下來,“這事不是最重要的,你先多熟悉下情況,特別要留意最近各大報紙的報道,有什麼新消息。我會來通知你的,到時候我們再出發不遲。反正,現在不是我們要急着找廠商談判,而是那些寡頭家族要與我們談判了。”

“那好,我這幾天就先了解些情況,如果沒有別的事情的話,那我就先告辭了。”

甘永興點了點頭。接着又叫住了談仁皓。“仁皓,你也別想太多,事情會有個了斷的,至少現在你應該明白校長的態度了。”

談仁皓笑了下,他以前確實懷疑過校長在這件事中所起到的作用。直到這幾天,當局勢逐漸明朗之後,談仁皓才恍然大悟,校長才是海軍真正的保護神,雖然校長沒有直接違背首相的命令,但是從頭到尾,從始至終,校長都在盡最大的努力維護海軍,維護海軍將士的利益!

尼華島的戰鬥拖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加上帝國宣傳部。以及一些所謂的專家在報紙上發表的社論,在電臺裡的評論等等,結果在帝國國內引起了一場悍然大波。這也是薛希嶽導演的一場風波,在宣傳部主導輿論走向的情況下,矛頭先是對準了帝國海軍,可沒有多久。一名看似與帝國內閣政府無關的專家發表了一篇含義深刻,能夠引起衆多人聯想的評論,民衆的憤怒立即由海軍轉移到了那些工廠身上,然後是控制那些工廠的資本家,最後落到了問題的關鍵上,即薛希嶽首相早在21年底就已經準備提交的那部法案。

到此,時機成熟,薛希嶽向皇帝提交了罷免最高法院兩名大法官的動議,最初皇帝的態度還不那麼堅定。可隨着國內的壓力越來越大,前線部隊屢屢發回物資不夠的電報。再加上一些已經得到消息的小資本家社團的暗中支持,很快,皇帝就必須得做出決定了,隨後就有了帝國內閣,戰時議會,以及最高法院在皇帝面前的那場辯論。

聶人鳳是以海軍部部長的身份參加這場辯論的,可他沒有發言的機會,嚴定宇也沒有發言的機會,兩個元帥都是那種重實幹,而輕言論的人,比起政府官員,他們的口才確實不怎麼樣,所以內閣的發言幾乎是由首相一個人包辦的。

這也是一場極爲重要的辯論,薛希嶽把矛頭直指最高法院的無能,以及戰時議會的無理非議。通過對這幾年局勢的全面分析,薛希嶽提出了最後的問題,即帝國苦戰數年,在擁有比任何一個對手,甚至所有對手的總和還要強大的國力的情況下無法戰勝對手的原因歸爲那些一直在挖帝國牆角的寡頭家族,並且以海陸兩軍在戰場上的苦戰爲論點,證明在不剷除帝國國內寡頭家族的情況下,就算犧牲再多的帝國將士也不可能獲得戰爭勝利的論斷。最終,皇帝的態度鬆動了,也就出現了當時聶人鳳所說的那一幕,戰時議會議長被駁得毫無還口之力,在皇帝的責問下連頭都擡不起來。而薛希嶽也“息事寧人”,在皇帝要追究議員,以及最高法院大法官的責任前,提出了罷免兩名無所作爲的大法官的動議,並最終獲得了皇帝的授權,由薛希嶽全權負責處理此事。這實際上就給了薛希嶽最巨大的權力,甚至是連以往的帝國皇帝都不曾擁有過的權力!

這起政治鬥爭也就到此爲止,而讓人覺得好笑的是,就在薛希嶽拿到了皇帝的“授權”的第二天,由方孝賢指揮的帝國陸戰隊就完成了攻佔尼華島的作戰行動,最後一批頑抗的美軍向陸戰隊投降了,不過按照首相的意思,清掃戰場的工作還在繼續進行,只是前線的陸戰隊官兵都已經躺在沙灘上曬太陽了,而這天是十月十四日,從八月三十日帝國陸戰隊登上尼華島算起,攻打尼華島的作戰行動一共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相對於以往中太平洋地區的島嶼進攻戰役來講,一個半月的時間確實算得上是比較長的了。可問題是,比起西南太平洋上那麼多次的島嶼登陸戰來講,一個半月的時間根本就不算長,甚至算得上是比短的了。因此,攻打尼華島的作戰行動是成功的,而不是失敗的。也正因爲如此,海軍不需要讓誰來當替罪羊,而應該考慮給誰頒發勳章。只是在當時的國內氛圍下,勳章還是免了,對所有知情者而言,這次沒有拿一名將軍去做犧牲品,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也正是在明確知道首相不會刁難海軍之後,談仁皓才鬆了口氣,懸着的心終於可以放下了。他也一直在關注着國內的情況,可以說,民衆的大部分情緒是由宣傳機構挑動起的,宣傳的力量由此可見一斑了。另外,談仁皓還從甘永興那裡得到暗示,實際上廖漢翔是知道尼華島戰役的結果的,因此從一開始,廖漢翔就知道自己不會有什麼危險。後來談仁皓仔細地想了一下,其實廖漢翔在排兵佈陣的時候肯定就已經知道首相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不然的話,他不會把龍震給踢開,然後把方孝賢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將領安排到前線司令官的位置上去。

方孝賢接替龍震之後,採取保守戰術,有效地控制了陸戰隊的損失,可是在這次戰役中,仍然有近5萬名帝國陸戰隊官兵傷亡,而這也是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唯一一次帝國陸戰隊的傷亡超過了美軍傷亡的戰役。而在這四萬多名陸戰隊中,陣亡的有12000餘名!

比起當初談仁皓的預料,這個損失已經足夠的小,而且到此時,談仁皓也逐漸認識到,在解決了國內問題後,就能夠在今後避免更多的傷亡,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4萬多名帝國陸戰隊將士的流血犧牲仍然有着重大的意義!

第13節 連環套第17節 未知的海洋(上)第31節 倉促迎戰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54節 勝利嗎?第58節 渾水摸魚第8節 信號彈第34節 美軍反撲第48節 圍點打援第61節 長途奔襲第17節 觀戰第5節 作戰參謀部(下)第11節 貴族與平民第20節 奇遇(下)第15節 野心第28節 誰輕誰重第19節 一流海軍第54節 “神風”襲來第12節 一攬子協議第53節 掠奪勝利第60節 不戰而勝第8節 自由行動權第70節 選擇目標第28節 魚雷攻擊第57節 英雄?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下)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1節 破敵利器第11節 避嫌第29節 翻天倒海第36節 幫兇(上)第7節 勝利大進軍第88節 犀利的反擊第20節 狡猾的獵物(下)第43節 無畏的攻擊第86節 拼死的抗爭第26節 追擊與截擊第14節 年輕人的建議第26節 “櫻花”亂舞第19節 巷戰第40節 橙色惡魔第13節 海陸合作第73節 勝利的意義第50節 暴露第1節 硬通貨第39節 艦隊分配第26節 黯然離開(下)第35節 強弩之末第18節 戰略走向(下)第27節 守株待兔第35節 決定性情報第28節 陸戰隊,前進!第5節 不可理解的任務(下)第2節 妹夫第29節 調整節奏第2節 擴大戰線第42節 夜間炮戰第48節 多手準備第11節 不歸之途第2節 煩人的參謀長第36節 奔赴沙場第81節 謝幕表演第1節 十萬噸第16節 接受考驗(下)第32節 澳洲攻略第16節 現代納爾遜第7節 駛向未知海域第80節 艱苦的戰鬥第47節 再接再厲第65節 狗運當頭第58節 渾水摸魚第28節 引狼入室第41節 風紀問題第18節 最後威脅第20節 情報第30節 兩難選擇第21節 大局已定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下)第21節 利器第59節 忠孝兩難全第4節 第五艦隊(下)第14節 以靜制動第9節 一路西風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8節 可行性第51節 致命的位置第83節 惹來的危險第21節 免戰牌第4節 艦隊的未來第34節 美軍反撲第37節 混亂的情報第27節 蓋棺論定第3節 最高榮譽第27節 分兵而行第51節 大戰轉折點第3節 前沿島嶼第33節 轉向迎敵第18節 成本問題第58節 垂死反抗第24節 軍事報復
第13節 連環套第17節 未知的海洋(上)第31節 倉促迎戰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54節 勝利嗎?第58節 渾水摸魚第8節 信號彈第34節 美軍反撲第48節 圍點打援第61節 長途奔襲第17節 觀戰第5節 作戰參謀部(下)第11節 貴族與平民第20節 奇遇(下)第15節 野心第28節 誰輕誰重第19節 一流海軍第54節 “神風”襲來第12節 一攬子協議第53節 掠奪勝利第60節 不戰而勝第8節 自由行動權第70節 選擇目標第28節 魚雷攻擊第57節 英雄?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下)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1節 破敵利器第11節 避嫌第29節 翻天倒海第36節 幫兇(上)第7節 勝利大進軍第88節 犀利的反擊第20節 狡猾的獵物(下)第43節 無畏的攻擊第86節 拼死的抗爭第26節 追擊與截擊第14節 年輕人的建議第26節 “櫻花”亂舞第19節 巷戰第40節 橙色惡魔第13節 海陸合作第73節 勝利的意義第50節 暴露第1節 硬通貨第39節 艦隊分配第26節 黯然離開(下)第35節 強弩之末第18節 戰略走向(下)第27節 守株待兔第35節 決定性情報第28節 陸戰隊,前進!第5節 不可理解的任務(下)第2節 妹夫第29節 調整節奏第2節 擴大戰線第42節 夜間炮戰第48節 多手準備第11節 不歸之途第2節 煩人的參謀長第36節 奔赴沙場第81節 謝幕表演第1節 十萬噸第16節 接受考驗(下)第32節 澳洲攻略第16節 現代納爾遜第7節 駛向未知海域第80節 艱苦的戰鬥第47節 再接再厲第65節 狗運當頭第58節 渾水摸魚第28節 引狼入室第41節 風紀問題第18節 最後威脅第20節 情報第30節 兩難選擇第21節 大局已定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下)第21節 利器第59節 忠孝兩難全第4節 第五艦隊(下)第14節 以靜制動第9節 一路西風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8節 可行性第51節 致命的位置第83節 惹來的危險第21節 免戰牌第4節 艦隊的未來第34節 美軍反撲第37節 混亂的情報第27節 蓋棺論定第3節 最高榮譽第27節 分兵而行第51節 大戰轉折點第3節 前沿島嶼第33節 轉向迎敵第18節 成本問題第58節 垂死反抗第24節 軍事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