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圍攻“赤城”(上)

“蒼龍”號完蛋了。這不僅僅是鄧子超的想法,同時也是南雲一忠的想法。

“蒼龍”級(“蒼龍”與“飛龍”號兩艘)航母是日本建造的第一級標準的快速艦隊航母。在其設計階段,就直接採用了在之前數艘航母上總結出來的經驗。不過,在建造“蒼龍”號的時候,日本只剩下了兩萬噸的航母建造噸位,而當時《松江條約》還沒有作廢。因此,日本方面就在這兩萬噸的排水量做起了文章,即要保證航母可以攜帶足夠多的戰機,還要裝備大量的火炮(甚至是大口徑對海主炮),還要強調航母的生存力。這顯然是很難完成的任務。後來,載機數量被減少到了72架(按照日本海軍航空兵的編制,正好三個大隊),同時不再要求裝備203毫米的重炮(這是日本重巡洋艦上的標準主炮)。不過,以日本的艦船設計水平,特別是動力系統的技術水平,要在兩萬噸的排水量中保證裝下72架作戰飛機,還要能達到35節的速度,以及裝備大量的彈藥,油料,以及防空火炮,顯然,這是很難辦到的。結果,“蒼龍”只能減少裝甲防禦,沒有采用隔艙化設計的彈藥庫與油庫,結果犧牲了戰艦的生存能力。

被6條魚雷以及6枚炸彈命中的“蒼龍”號是沒有救了,就算暫時沒有沉沒,以其受損的程度,還有進水的速度,恐怕這艘航母根本就無法返回日本的港口。不過,也就在南雲一忠心痛“蒼龍”號的時候,那些還沒有投掉彈藥的轟炸機已經將目光鎖定在了南雲一忠的旗艦“赤城”號上。

“赤城”號是當時日本海軍最大的一艘航母。其最初是“天城”級戰列巡洋艦中的一艘。不過在一戰結束後,日本已經無力建造更多的主力艦,而且隨着《松江條約》生效,日本的主力艦噸位已經超過了條約的最大限制。因此,“赤城”號面臨着被拆掉的危險。後來,日本在經濟稍微恢復了一點後,立即決定將“赤城”號改建爲航母,這樣即可以不浪費已經建造好了的艦體,同時又能夠快速形成航空作戰力量。

這也是一艘很有名的戰艦,是日本的第一艘快速艦隊航母。不過,這艘航母的經歷也是非常曲折的。最初的時候,航母上有三層飛行甲板,顯然這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設計。後來。“赤城”號進行了大改,主要就是拆掉三層飛行甲板,變成了全通飛行甲板。而在戰前的最後一次改進中,拆掉了203毫米艦炮,換上了雙聯裝127毫米防空炮。在濟州島海戰之後,“赤城”號接受了全面維修,同時增添了三十多門25毫米機關炮,航母的防空火力明顯加強。

同時,這也是一艘很有名氣的戰艦。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六十五大將就曾經在這艘航母上當了兩年的艦長。雖然,這並沒有改變山本六十五對戰列艦的迷信(這是日本在戰爭爆發後仍然堅持建造“大和”級戰列艦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山本六十五也在擔任“赤城”號的艦長期間對航空作戰有了深刻的瞭解。後來,山本六十五策劃以航母爲核心力量,偷襲那霸港,摧毀唐帝國最強大的第一艦隊的計劃,也就是在擔任“赤城”號艦長的時候形成的。

不過,現在的“赤城”號則面臨着生與死的考驗了。當“蒼龍”號被炸成了一片火海的時候,還有近一半的轟炸機沒有投下彈藥。而鄧子超的目光直接就鎖定在了“蒼龍”號身後的“赤城”號上。接着,他開始指揮轟炸機對“赤城”號發動了攻擊。

首先飛臨“赤城”號上空的是12架“翠鳥”。這些轟炸機已經在戰場上空盤旋了5分鐘,它們所攜帶的燃料本來就不多,如果還無法在5分鐘內對航母進行攻擊的話,那麼他們就不得不對外圍的護航戰艦進行轟炸,不然所剩的燃料根本就無法保證他們返回自己的航母艦隊。

12架“翠鳥”分成了三個機羣,就如同雁羣一樣到達了“赤城”號的上空。頭4架立即就開始了俯衝。爲“赤城”號護航的是“高野”號與“摩耶”號重巡洋艦。兩艘重巡洋艦上都假裝了大量的防空火炮,特別是雙聯裝127毫米防空炮的仰角達到了85度,完全可以掩護“赤城”號的上空。而“赤城”號上的防空火力一點都不比重巡洋艦差,這得益於其龐大的艦體,以及近4萬噸的排水量(相比而言,“蒼龍”級航母就裝不了這麼多的防空火炮)。結果,頭4架“翠鳥”都沒有能夠完成攻擊,只有一架在倉促投下了炸彈後撤出了戰鬥。

第二批4架“翠鳥”並沒有在日本戰艦猛烈的防空火力前畏縮,而是前仆後繼般的跟着俯衝了下去。頭兩架很快就被擊落,不過緊跟着而來的兩架則順利的投下了炸彈。“赤城”號也立即左轉向,準備避開掉下的炸彈。不過這也導致航母上的防空火炮難以鎖定上空的目標,也就難以對付最後4架“翠鳥”了。

最後4架“翠鳥”全部投下了炸彈,只有一架在改出的時候被防空火炮擊落。而“赤城”號在成功的避開了第一批兩枚炸彈之後,再也沒有能力避開緊跟着砸下來的炸彈。4枚500公斤航穿甲彈有兩枚命中了“赤誠”號。第一枚在飛行甲板的中部留下了一個直徑超過了十米的大洞,同時將下面的機庫炸得支離破碎,而第二枚擊中了後部升降機的炸彈直接落到了下面的輪機艙裡面,不過這枚炸彈竟然沒有爆炸!

在中彈的時候,南雲一忠以及艦橋司令部裡的參謀軍官都被震飛了起來,不少人立即就失去了知覺,更多的人受了不同程度的傷害。不過,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爲對“赤城”號的轟炸纔剛剛開始。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

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上)第26節 父子情(下)第18節 軟肋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37節 岳父的指點第12節 圍追堵截第13節 刀鋒槍口第32節 敵人的意第4節 海軍轉型第27節 守株待兔第37節 捷報第68節 炸彈專家第40節 無關痛癢第42節 俾爾根海戰第17節 萬分之一第40節 誘敵出擊第47節 火速截擊第28節 漂亮的陷阱第48節 錯誤的角色第6節 盟友第26節 當爸爸了第21節 軍事科學家第15節 不成熟的戰艦第17節 最後通牒第58節 垂死反抗第40節 天空霸主第25節 忌諱第57節 大戰“沉船灣”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30節 舉棋不定第49節 戰鬥警報第67節 並不是結束第15節 反其道而行之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68節 認輸第16節 駛向深淵第40節 闖禍第65節 最後的反擊第15節 “獵鷹”逞威第11節 幸運潛艇第28節 遠航第3節 海航的戰略轟炸機第76節 鉅艦的反擊第8節 盡其所能第36節 攻擊!攻擊!第14節 內部鬥爭(下)第11節 法國淪陷第9節 昂貴的晚飯第1節 前進通道第73節 在劫難逃第5節 戰略反擊(上)第10節 秘密調令第36節 奔赴沙場第11節 貴族與平民第8節 殺雞用牛刀第40節 鞭長莫及第37節 守株待兔第13節 連環套第47節 戰略轟炸第9節 重建的那霸港第79節 冷靜的指揮官第33節 死亡競標第40節 天空霸主第12節 陰差陽錯第19節 巷戰第9節 末日瘋狂第7節 疑雲重重(下)第65節 目標塞班島第8節 暗度陳倉第23節 微小的砝碼第41節 舍爾的抗爭第29節 歸隊第70節 選擇目標第3節 踢門行動第20節 核時代第30節 守候獵物第17節 未知的海洋(上)第21節 爲了勝利的犧牲第7節 駛向未知海域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下)第42節 錯過的情報第50節 斷敵退路第4節 海軍改組(下)第25節 目的地第18節 形勢逼人第18節 不可控因素第74節 敵人的行蹤第55節 致命錯誤第28節 軍人之魂第25節 流亡政府第5節 風捲殘雲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下)第31節 倉促迎戰第58節 緊急召喚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26節 岳父的難題第36節 排兵佈陣第57節 圓滿的戰果第4節 妄想的偷襲第32節 命運轉折點(上)
第11節 倒下的巨人(上)第26節 父子情(下)第18節 軟肋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37節 岳父的指點第12節 圍追堵截第13節 刀鋒槍口第32節 敵人的意第4節 海軍轉型第27節 守株待兔第37節 捷報第68節 炸彈專家第40節 無關痛癢第42節 俾爾根海戰第17節 萬分之一第40節 誘敵出擊第47節 火速截擊第28節 漂亮的陷阱第48節 錯誤的角色第6節 盟友第26節 當爸爸了第21節 軍事科學家第15節 不成熟的戰艦第17節 最後通牒第58節 垂死反抗第40節 天空霸主第25節 忌諱第57節 大戰“沉船灣”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30節 舉棋不定第49節 戰鬥警報第67節 並不是結束第15節 反其道而行之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68節 認輸第16節 駛向深淵第40節 闖禍第65節 最後的反擊第15節 “獵鷹”逞威第11節 幸運潛艇第28節 遠航第3節 海航的戰略轟炸機第76節 鉅艦的反擊第8節 盡其所能第36節 攻擊!攻擊!第14節 內部鬥爭(下)第11節 法國淪陷第9節 昂貴的晚飯第1節 前進通道第73節 在劫難逃第5節 戰略反擊(上)第10節 秘密調令第36節 奔赴沙場第11節 貴族與平民第8節 殺雞用牛刀第40節 鞭長莫及第37節 守株待兔第13節 連環套第47節 戰略轟炸第9節 重建的那霸港第79節 冷靜的指揮官第33節 死亡競標第40節 天空霸主第12節 陰差陽錯第19節 巷戰第9節 末日瘋狂第7節 疑雲重重(下)第65節 目標塞班島第8節 暗度陳倉第23節 微小的砝碼第41節 舍爾的抗爭第29節 歸隊第70節 選擇目標第3節 踢門行動第20節 核時代第30節 守候獵物第17節 未知的海洋(上)第21節 爲了勝利的犧牲第7節 駛向未知海域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下)第42節 錯過的情報第50節 斷敵退路第4節 海軍改組(下)第25節 目的地第18節 形勢逼人第18節 不可控因素第74節 敵人的行蹤第55節 致命錯誤第28節 軍人之魂第25節 流亡政府第5節 風捲殘雲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下)第31節 倉促迎戰第58節 緊急召喚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26節 岳父的難題第36節 排兵佈陣第57節 圓滿的戰果第4節 妄想的偷襲第32節 命運轉折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