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 後發先至

指揮第一特混艦隊第二批轟炸機的是楊勤凱上校,在上次返回那霸的時候,他獲得了晉升。他與秋耿波,章志濤一起晉升,此外一批少校也晉升爲了中校。羅晉明准將還專程趕了過來爲他的這幾個部下授銜。這也算是對他們這批飛行員在戰爭中的優秀表現的嘉獎吧。當然,楊勤凱很清楚,他們能夠晉升爲上校,這與第一特混艦隊司令官,參謀長有着巨大的關係,另外,如果他們不想退居二線的話,在前線戰場上,上校是飛行員的最高軍銜了,今後他們能夠獲得的嘉獎是各種各樣的勳章,而不是軍銜。不過,楊勤凱本人對軍銜並不很在乎,在軍隊裡吃喝住都包完了,津貼都寄給家人了,而且軍隊還管養老,軍銜帶來的最大好處也許就是能換上一身更漂亮的軍服吧。

因爲起飛的時間晚了十分鐘,加上機羣在艦隊上空集結的時間,所以楊勤凱率領的這個機羣要比秋耿波與章志濤指揮的機羣晚了半個小時纔出發。因爲在出發之前並不知道美國艦隊的具體位置,所以兩支機羣的航線是錯開的,秋耿波他們的航線更偏北一點,而楊勤凱的這支機羣的航線更偏南一點。這樣就能夠提高轟炸機羣撞上敵艦隊的機率。

談仁皓是授意郝東覺做出這一安排的。在分析了戰場局面之後,談仁皓認爲,斯普魯恩斯肯定會將他的兩支特混艦隊呈縱列配製。而美國艦隊最有可能在第二特混艦隊的東北面,所以一支特混艦隊在西南,另外一支特混艦隊在其東北方向上。這樣,就只有一支特混艦隊的正面暴露在第二特混艦隊的轟炸機前面,就算遭到攻擊,也只有一支特混艦隊遭到攻擊,而另外一支特混艦隊留在比較靠後的位置上,同時也能夠減少艦隊暴露的機會。如果兩支特混艦隊一支在東南,一支在西北的話。

那麼正面就大了很多,不但容易遭到攻擊,而且還容易被偵察機發現。

站在第一特混艦隊的位置上,斯普魯恩斯的兩支特混艦隊側翼實際上都暴露在了第一特混艦隊地打擊範圍之內。爲了增加轟炸機“撞”上目標的機會,談仁皓將兩支轟炸機羣錯開了,其中第一波轟炸機羣的航線在北,如果他的判斷沒有錯的話,那麼這條航線會更遠一些。所以由第一波轟炸機去負責進攻。楊勤凱的機羣就靠南一些,這條航線更短一點。這就縮短了兩支機羣轟炸美國艦隊的時間差,讓斯普魯恩斯無法在某一支特混艦隊遭到轟炸之後迅速調整艦隊部署,提高警惕,同時也能擾亂美軍的作戰指揮,好處非常明顯。

轟炸機在微微地震動着,楊勤凱揉了下眼睛。司令官與參謀長怎麼安排,他就怎麼做,從不想太多。經過了這麼多場戰鬥,他非常信任現在的司令官與參謀長。甚至敢把命交給他們。楊勤凱屬於那種思維很簡單。不會胡思亂想的人,在戰鬥中也很少激動(極端情況除外)。

他與秋耿波是第一航空聯隊裡的兩個鮮明對比,這也讓他沒有那麼惹人矚目。當然。誰都不會懷疑他指揮轟炸機羣作戰的能力,能夠當上大隊長,這就足以說明他的能力了。

“老楊,我們已經飛了近一個小時了,是不是與敵人錯過了?”

“也許吧,敵人也許還在前面!”楊勤凱向四周看了一下,機羣有點分散,數十架“射水鳥”排成了兩列橫隊,而在他們下方大概1000米處,是另外一箇中隊的“海雕”。只有戰鬥機在楊勤凱他們的前上方。

這次,爲楊勤凱他們護航的“隼”只有18架,而按照以往的慣例,他們至少需要24架“隼”地掩護,在大部分時候甚至會有36架護航戰鬥機。在出發地時候,郝東覺還專門跟他說過,艦隊也需要防空戰鬥機,所以不能給他們提供更多的護航戰鬥機了。楊勤凱並沒有多說什麼,就算郝東覺不給他一架護航戰鬥機。他也會率領轟炸機出發,能夠有18架護航戰鬥機已經不錯了。也正因爲護航戰鬥機的數量很少,所以只有4架前出,同時負擔偵察任務,而另外14架全都在轟炸機羣前上方飛行。

“老楊,是不是要降低高度?我們已經進入了美軍艦隊可能存在地海域,雲層太厚了,我們在這麼高的高度上根本發現不了海面上的戰艦。”

“好吧,讓‘海雕’降低到雲層下方飛行。”楊勤凱也知道,飛得太高了,對他們沒有好處,反正這次的轟炸行動不需要爲燃料的問題擔心。“另外,聯繫前方的戰鬥機,問問他們有沒有發現。”

“射水鳥”下方的“海雕”開始下降飛行高度,在轟炸機鑽入雲層之後就從楊勤凱的視線中消失了。指揮這個中隊的魚雷轟炸機的是李顯仁少校,他是才提拔起來地中隊長,而之前的中隊長現在還在後方的醫院裡做切除闌尾的手術呢。李顯仁是楊勤凱的老部下了,其實此時第一航空聯隊是壓縮了編制的,本來有三個航空大隊,按理說,應該有一個航空大隊撤下去,或者是留在後方基地,可三個航空大隊的指揮官都不願意離開艦隊,結果郝東覺只能把三個航空大隊各壓縮一下編制,抽調一名中隊長回後方去培訓新飛行員。當時楊勤凱就把李顯仁留了下來,後來還推薦李顯仁晉升爲中隊長。

“海雕”剛剛穿出雲層,李顯仁就大吃一驚,海面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戰艦,只少有十幾艘,而且是密集的防空陣型。接着,他就看到了殺來地那些“海盜”。

“大隊長,敵機!”

聽到耳機裡的聲音,楊勤凱也是一愣,他沒有任何遲疑,立即下達了命令:“準備作戰,呼叫護航戰鬥機,該死的,我們竟然撞了個頭彩!”

斯普魯恩斯爲自己留下了30架防空戰鬥機,在楊勤凱他們距離美國艦隊還有50海里的時候,美軍戰艦上的雷達就發現了這批轟炸機羣。斯普魯恩斯立即調整了艦隊防空。讓所有的戰鬥機都朝敵機機羣方向集中,可讓斯普魯恩斯感到有點驚訝的是,當時這支機羣並沒有正對着艦隊而來,航線還有所偏差。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一羣轟炸機從雲層裡鑽了出來,這就是李顯仁少校率領的那個中隊地“海雕”,而此時他們距離美國第51特混艦隊還有大概20海里,美軍的防空戰鬥機也已經集中了過來。

在“海雕”頑強的躲避着“海盜”的追殺。陣腳大亂的時候“4架”隼“從高空迅速俯衝了下來。接到召喚的”隼“剛剛衝出雲層,機翼上的機關炮就開火了。5架”海盜“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拖着黑煙墜落了下去,其他的”海盜“立即分散,接着分成了兩批,一批前來纏住”隼“,另外一批則繼續猛攻”海雕“機羣,攔截這些在全速向航母靠近地轟炸機。可在這個時候,沒有一名美軍飛行員知道。在他們頭頂的雲層上方。還有足足一箇中隊掛着500公斤航空穿甲彈的”射水鳥“

正在朝着航母殺去。

雲層保護了美國艦隊,讓那四架前出的戰鬥機沒有能夠發現美國艦隊(此時這四架戰鬥機正在全速返回),可同時也掩護了楊勤凱他們。

讓美軍的防空戰鬥機沒有注意到還有一批威脅更大的俯衝轟炸機在偷偷接近艦隊。可唐帝國轟炸機的損失也是很大的,這全都集中在了“海雕”的身上。

20多架“海盜”很快就衝散了“海雕”的編隊,李顯仁讓後坐地導航員盡一切可能地召喚周圍沒有被擊落的轟炸機,而他則駕駛着“海雕”做着並不熟練的俯衝。只有到了低空,“海雕”地特點才能發揮出來,而在上千米的空中,笨重的“海雕”只有任人宰割的命運。可是機羣已經被衝散了,在殺向美國航母的時候,李顯仁只招呼到了另外5架“海雕”,而其他的“海雕”已經飛到了別的方向上去。有的還在竭力擺脫屁股後面的戰鬥機。

聽到耳機裡的那些飛行員地叫罵聲,楊勤凱強忍住了要提前俯衝下去的念頭,他很清楚,必須要到達美國艦隊上空,他才能衝出雲層,然後給予敵人致命一擊。那些“海雕”雖然沒有辦法投下魚雷,但是成功的吸引住了美軍的戰鬥機,這已經足夠了。

“老楊,左前方。那邊有一處空隙。”

“看到了,兄弟們,準備好炸彈,我們下去幹掉狗孃養的!”

在楊勤凱的招呼下,“射水鳥”迅速的靠了上來,楊勤凱同時招呼他這個小組的另外三架“射水鳥”進入了俯衝前的機動飛行階段,開始迅速降低高度。

俯衝投彈轟炸地過程有四個階段,最初就是從巡航航線改爲俯衝機動飛行,這時俯衝轟炸機要降低高度,到達俯衝的高度上。然後是直線俯衝階段,在這一階段,俯衝轟炸機的下滑角大概在45度到60度之間,轟炸機的機動能力非常有限,只能夠勉強調整航線,以對準目標,隨後是投彈前的垂直俯衝階段,雖然名稱上是垂直俯衝,但實戰中,大部分轟炸機的俯衝角度都在75度到85度之間,這主要是考慮到對航線進行最後的調整,提高命中率,如果進入了90度的垂直俯衝的話,就很難調整航線了。而在投下炸彈之後,俯衝轟炸機立即改出俯衝航道,這就是最後的階段了。

轟炸機的高度在迅速降低,當楊勤凱他們從雲層的縫隙中鑽出來的時候,立即就看到了前方的那兩艘大型艦隊航母。此時在“埃塞克斯”

號航母艦島上的斯普魯恩斯也看到了那幾架轟炸機,他立即朝頭頂上指去,同時大叫了起來,讓防空炮火全都轉移目標,對付俯衝轟炸機。

楊勤凱瞄準的就是編號CV-9的“埃塞克斯”號航母,他沒有看到航母的舷號,只是這艘航母距離他最近而已。轟炸機已經開始劇烈的震動了起來,在高度表指向了1500米的時候,楊勤凱迅速的打開了飛機上的繞流控制板,同時壓下了機頭,轟炸機進入了下滑飛行階段,這一飛行階段大概持續3到5秒鐘,他必須要在這一期間讓轟炸機大致對準目標。

接着,轟炸機進入了垂直俯衝投彈階段,下滑角度繼續增加,直到80度的時候,楊勤凱才控制住了轟炸機,當高度表指向500米,同時轟炸瞄準儀上的圓環對準了海面上那艘航母的中間位置的時候,楊勤凱鬆開了投彈按鈕,在感到轟炸機突然輕了很多時,楊勤凱迅速的拉回了操作杆,轟炸機發出了尖厲的呼嘯聲,同時劇烈的震動了起來,在航母上空大概,200米處,楊勤凱把轟炸機拉了回來,藉着俯衝時增加的速度,他迅速的溜出了敵航母上小口徑防空火炮的打擊範圍,這時候他纔開始提升轟炸機的飛行高度。

另外三架“射水鳥”以大概5秒鐘爲間隔,也陸續俯衝投下了炸彈。

因爲這波打擊來得太突然了,“埃塞克斯”號根本就來不及轉向,四枚炸彈的命中率高達五成。當楊勤凱把轟炸機飛到了雲層下方(大概1700米)的時候,他向海面上的那艘航母看了一眼。航母上已經冒出了濃煙,而且火勢很大,第三組的4架“射水鳥”正在俯衝投彈,在幹掉這艘航母之前,飛行員是不會考慮去對付別的戰艦的。海面上,幾架“海雕”正在快速挺進,已經進入了投放魚雷的直線飛行航道。

戰場的另外一邊,一羣“射水鳥”正在圍攻另外一艘航母,也就是“約克城”號。趕回來的四架“隼”也在俯衝掃射航母上的防空火炮,爲“射水鳥”開路。戰鬥已經拉開了,能不能炸掉美軍的兩艘航母,就要看“射水鳥”投下的炸彈夠不夠準確了。

第35節 民族主義(下)第46節 誘餌與獵人第27節 白晝艦隊第43節 敲門磚第50節 打草驚蛇第15節 大意的代價(下)第8節 指揮條令第35節 危險與機會第7節 駛向未知海域第53節 勝利的曙光第11節 窩裡鬥第2節 異類第16節 爭功第54節 勝利嗎?第21節 無辜的海軍少將第51節 除惡務盡第23節 黃曉天的保證第15節 橫掃千軍第69節 長腿戰機第29節 夜間遭遇第47節 迷一樣的對手第60節 殺敵務盡第51節 大戰轉折點第6節 報道第13節 夜間混戰第14節 惡鬥第41節 大洋第45節 混亂的空戰第6節 鎖定勝局第35節 消失的名城第26節 反撲中途島第26節 捷報?第23節 震驚之餘第21節 全面備戰第6節 聯合遠征艦隊第13節 終極目的第64節 計劃之外第4節 海軍轉型第22節 日空虎影第33節 海軍之威第18節 關島捷報第15節 認清對手第32節 燃燒在繼續第60節 不戰而勝第7節 海軍計劃第11節 陰轉晴第33節 脫離風暴第15節 野心第64節 未盡的任務第56節 搶先攻擊第30節 行蹤暴露第69節 新指揮官第22節 趕盡殺絕第26節 捷報?第2節 轟炸在繼續第18節 海狼第5節 對手的評價第12節 新的艦隊第32節 失職的角色第34節 燃燒的名古屋第54節 指西打東第74節 老天爺幫忙第11節 受到置疑(上)第36節 奔赴沙場第13節 登陸日本第32節 燃燒在繼續第12節 舞臺前奏第31節 倉促迎戰第37節 成長第10節 對等競爭第12節 擔當重任(下)第3節 飛翔的翅膀第27節 重點戰場第34節 從殿堂到戰場第33節 重兵雲集第16節 兵行險招第37節 混亂的情報第42節 謹慎前行第40節 內部平衡第25節 遺憾第66節 毫無懸念第51節 麻煩纏身第74節 南下的通道第27節 穩步推進第12節 舞臺前奏第15節 狗日的反擊第10節 戰爭因素第56節 毫不遜色的反應第36節 攻勢護航第10節 澳洲捷報第38節 輕重有別第21節 新位置(上)第12節 擔當重任(下)第45節 合理冒險第32節 柳暗花明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35節 毫釐之差第22節 縮編第20節 遠距離接觸第17節 臨時任務
第35節 民族主義(下)第46節 誘餌與獵人第27節 白晝艦隊第43節 敲門磚第50節 打草驚蛇第15節 大意的代價(下)第8節 指揮條令第35節 危險與機會第7節 駛向未知海域第53節 勝利的曙光第11節 窩裡鬥第2節 異類第16節 爭功第54節 勝利嗎?第21節 無辜的海軍少將第51節 除惡務盡第23節 黃曉天的保證第15節 橫掃千軍第69節 長腿戰機第29節 夜間遭遇第47節 迷一樣的對手第60節 殺敵務盡第51節 大戰轉折點第6節 報道第13節 夜間混戰第14節 惡鬥第41節 大洋第45節 混亂的空戰第6節 鎖定勝局第35節 消失的名城第26節 反撲中途島第26節 捷報?第23節 震驚之餘第21節 全面備戰第6節 聯合遠征艦隊第13節 終極目的第64節 計劃之外第4節 海軍轉型第22節 日空虎影第33節 海軍之威第18節 關島捷報第15節 認清對手第32節 燃燒在繼續第60節 不戰而勝第7節 海軍計劃第11節 陰轉晴第33節 脫離風暴第15節 野心第64節 未盡的任務第56節 搶先攻擊第30節 行蹤暴露第69節 新指揮官第22節 趕盡殺絕第26節 捷報?第2節 轟炸在繼續第18節 海狼第5節 對手的評價第12節 新的艦隊第32節 失職的角色第34節 燃燒的名古屋第54節 指西打東第74節 老天爺幫忙第11節 受到置疑(上)第36節 奔赴沙場第13節 登陸日本第32節 燃燒在繼續第12節 舞臺前奏第31節 倉促迎戰第37節 成長第10節 對等競爭第12節 擔當重任(下)第3節 飛翔的翅膀第27節 重點戰場第34節 從殿堂到戰場第33節 重兵雲集第16節 兵行險招第37節 混亂的情報第42節 謹慎前行第40節 內部平衡第25節 遺憾第66節 毫無懸念第51節 麻煩纏身第74節 南下的通道第27節 穩步推進第12節 舞臺前奏第15節 狗日的反擊第10節 戰爭因素第56節 毫不遜色的反應第36節 攻勢護航第10節 澳洲捷報第38節 輕重有別第21節 新位置(上)第12節 擔當重任(下)第45節 合理冒險第32節 柳暗花明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35節 毫釐之差第22節 縮編第20節 遠距離接觸第17節 臨時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