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將軍的責任

“第二次威克島海戰”的失敗給斯普魯恩斯的軍人生涯蒙上了一層陰影。因爲軍隊內部的一些鬥爭,戰區之間的矛盾,等等原因,斯普魯恩斯差點就離開了第五艦隊。後來得金,尼米茲,哈爾西等人擔保,斯普魯恩斯並沒有被撤職,可對於他的非議卻並沒有因此而減少,這其中爭論得最多的就是斯普魯恩斯的指揮能力。

在“第二次威克島海戰”之後,美國海軍跌入了谷低,除了損失兩艘航母,兩艘航母遭受重創之外,登陸威克島的陸戰隊也全部損失。這是斯普魯恩斯受到非議最多的地方,很多美軍將領都認爲斯普魯恩斯故意拋棄了登陸部隊,經過導致數千美軍陣亡或者被俘。甚至有人提出應該將斯普魯恩斯送上軍事法庭。

對於是否能夠將威克島上的美軍營救出來這個問題,其實是沒有什麼好爭議的。斯普魯恩斯的決策並沒有錯,他保全了第五艦隊的那些戰艦,而這其中絕大部分的戰艦後來都調到了第三艦隊去,並且組成了數支“華盛頓快車”。如果沒有這些戰艦的話,那麼麥克阿瑟在所羅門羣島就堅持不了那麼久,而唐帝國很有可能在五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打到新赫布里底羣島,並且攻佔了莫爾茲比港,局面將對美軍更爲不利。另外,斯普魯恩斯的決定還挽救了大量美軍官兵的性命,而這些官兵後來都成爲了美國海軍的骨幹。

支持與理解斯普魯恩斯的人也不在少數,其中尼米茲與哈爾西就全力支持斯普魯恩斯。兩人都是海軍將領,很清楚在當時地情況下。就算斯普魯恩斯將最後一點砝碼押上去,他也必敗無疑,而斯普魯恩斯能夠在那麼艱難的情況下還果斷的做出了這個冷靜地決定。寧願揹負罵名,也要保全艦隊。僅僅這個眼光,就不是其他任何將領所具備的。

尼米茲在海軍中地影響,加上哈爾西與總統的私人關係,最後兩人幫助斯普魯恩斯擺脫了困境。斯普魯恩斯仍然留第五艦隊擔任司令官,可他也成了個光桿司令。在所羅門羣島的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之後。

第五艦隊的大部分戰艦都被陸續調往了第三艦隊,兩艘修復了的艦隊航母,還有三艘新服役地小型航母也都被派往了第三艦隊,由哈爾西指揮其作戰。

當斯普魯恩斯得知哈爾西在“所羅門海戰”中遭受失敗的消息時,他已經意識到,美國海軍的嚴冬到來了,同時也意識到,唐帝國海軍在用慘痛損失換來勝利的時候,也將逐步失去戰略進攻的能力,而所羅門羣島就是唐帝國進攻能力的極限了。在此時。他向尼米茲提出,唐帝國很有可能在完成所羅門羣島的進攻行動之後,暫時停止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戰略進攻。通過在莫爾茲比港的行動牽制美軍,然後在中太平洋上發動一場大規模進攻,爲今後登陸夏威夷羣島打下基礎,而登陸地點極有可能是中途島。

斯普魯恩斯並不是在胡亂猜測。他做過尼米茲的戰區參謀長,把握戰局的能力是相當強的,斯普魯恩斯有足夠的證據來證明他的推斷。

第一,唐帝國在西南太平洋上的進攻的最終目的是攻佔澳洲大陸,攻佔澳洲大陸地關鍵是投入地面部隊。現在唐帝國陸軍的絕對主力都在大陸戰場上。俄羅斯那邊懸而未決,如果美國陸軍在年底參加歐洲大陸的戰爭的話,那麼德國勢必分兵西線戰場,到時候將再一次削弱東線戰場上的兵力,唐帝國陸軍就更沒有能力抽調兵力來攻佔澳洲大陸了。因此,斯普魯恩斯推斷唐帝國最快也只能在26年初進軍澳洲大陸,而在這半年的時間內,唐帝國除了奪取莫爾茲比港,以及新赫布里底羣島這兩個橋頭堡之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鞏固中太平洋方向,而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攻佔中途島,威脅夏威夷羣島,擴展防禦縱深,到時候就算中太平洋方向上守不住,也可以穩步退縮,拖延美軍的進攻時間,爲最終攻佔澳洲大陸,或者是分兵中太平洋戰場爭取到寶貴的時間。

第二,唐帝國海軍將在六月份獲得大量的新戰艦。這一點,情報方面已經證實了,從六月中旬到七月初,唐帝國海軍將獲得六艘艦隊航上母,六艘小型航母,四艘戰列艦,十幾艘巡洋艦,以及數十艘驅逐艦。

這些戰艦足以讓四支主力特混艦隊恢復戰鬥力,甚至擴充戰鬥力,並且再組建一支特混艦隊。到時候,唐帝國海軍在太平洋上至少有四支特混艦隊可以活動,甚至將達到五支特混艦隊的規模。相反,美國海軍要在七月底,甚至八月初才能得到新的戰艦。那麼,唐帝國海軍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唐帝國海軍有足夠的把握進攻中途島。

第三,現在唐帝國太平洋戰區的兵力調動非常頻繁,從威克島上起飛的遠程偵察機已經數次“光顧”中途島,另外,馬紹爾羣島,吉爾伯特羣島的防線也在做調整,大批陸戰隊已經到達了關島,塞班島。唐帝國海軍正在積蓄力量,爲新的進攻做準備,而進攻的目標就是中太平洋上某座島嶼。

種種跡象都表明,唐帝國海軍下一個進攻的目標就是中途島!

憑這三點理由,斯普魯恩斯甚至判斷,唐帝國海軍進攻中途島的時間是六月底,或者七月初。這樣,戰役有可能在七月下旬結束,在美國海軍恢復元氣之前,唐帝國已經加強了中途島的防禦。從戰略選擇上來看,這對唐帝國是極爲有利的。

如果唐帝國打下了中途島,那麼毫無疑問的,美國海軍就必須要在夏威夷羣島附近留下一支足夠強大的艦隊,甚至是太平洋方向上的主力艦隊,也就無法向西南太平洋派遣更多地艦隊了。而唐帝國海軍則可以選擇在中途島方向上只留一支特混艦隊。做機動防禦,讓美軍無法順利進攻中途島,而其主力艦隊完全可以部署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這樣,在25年最後的幾個月裡。唐帝國海軍不但能夠攻佔莫爾茲比港,還完全有可能掃蕩新赫布里底羣島,兵鋒直指新喀里多尼亞島,完成何謂澳洲的行動。而在這種局面下,唐帝國海軍佔有絕對地主動權。而美國海軍只能被動迎戰。

相反,如果中途島仍然在美軍的控制之中的話,那麼美國海軍在反擊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在中太平洋方向上投入主力艦隊,迅速攻佔威克島,或者是繞過威克島,直接進攻馬里亞納羣島。到時候,唐帝國海軍就只能被動防禦,同時暫時停止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戰略進攻,將重點轉移到馬里亞納羣島方向上來,從而限制了唐帝國向澳洲進軍的速度。就算唐帝國海軍留一支主力特混艦隊在西南太平洋上行動。美國海軍也可以用次要的兵力牽制住對方的速度,拖延唐帝國海軍的進攻速度,等到海軍在中太平洋方向上的進攻完成之後。再轉戰西南太平洋,到時候,唐帝國的戰略計劃就將被徹底的打亂了。而在這一情況下,美國海軍將擁有主動權。唐帝國海軍則被動迎戰。

顯然,關鍵的關鍵就是中途島,誰控制了中途島,誰就獲得了戰略上的主動權。斯普魯恩斯在這方面是看得非常透徹的,而且也堅信,唐帝國海軍會搶在美軍恢復元氣之前攻佔中途島,掌握主動權,爲最終打下澳洲大陸,進軍夏威夷羣島,掃蕩整個太平洋踢開大門。斯普魯恩斯在五月份的時候就向尼米茲提出了這一推論。當時“所羅門羣島戰役”

纔剛剛結束,尼米茲與麥克阿瑟作爲太平洋戰場上海陸兩軍的最高指揮官都被招回國去了。尼米茲也沒有時間仔細思考斯普魯恩斯地這個推論,只是要求斯普魯恩斯儘快做好接收新戰艦的準備,並且讓艦隊官兵迅速恢復狀態,鼓起士氣來。

六月初,尼米茲回到了珍珠港。斯普魯恩斯再次提出了他的推斷,這次他拿出了更多地證據。包括唐帝國海軍的恢復速度,唐帝國在太平洋戰區的兵力調動與新的部署情況,還有唐帝國潛艇地偵察活動,以及唐帝國海軍新戰略計劃的安排情況,唐帝國與德國,波斯帝國的將領會議等等。

這次,尼米茲沒有再讓斯普魯恩斯去準備了,在他看清楚了戰局之後,立即站在了斯普魯恩斯這一邊。接着,哈爾西率領的第五艦隊轟炸了塔古拉島,爲麥克阿瑟向莫爾茲比港增援部隊創造了機會。尼米茲也在此時給哈爾西發去了電報,讓哈爾西立即把三艘小型航母組成的艦隊派到太平洋戰區來。

“雷蒙德,我相信你的判斷。”尼米茲做出決定時非常的果斷,“可是我現在能夠給你的非常有限,第51特混艦隊是我們現在唯一的家當了。哈爾西已經安排艦隊北上,而你的任務就是指揮這支艦隊守住中途島。”

雷蒙德是斯普魯恩斯的名,他只是笑着點了點頭。三艘小型航母,三艘輕巡洋艦,六艘驅逐艦,這是他現在能夠得到的全部戰艦。

“你應該很清楚這次任務的關鍵。”尼米茲朝斯普魯恩斯點了點頭,然後朝着水上飛機碼頭走去,“從最新的情報來看,這次前來支援的應該是第一特混艦隊,艦隊司令官仍然是談仁皓中將,你們是老對手了,你對他的能力應該非常清楚。第一特混艦隊現在至少有兩艘艦隊航母,也許會是三艘,十分的強大,光是護航戰艦就有好幾十艘。你的任務不是去擊敗第一特混艦隊,而是守住中途島,至少要拖延到八月初。”

斯普魯恩斯仍然只是笑着點了點頭,這一點他還是很清楚的。

在收到第一特混艦隊途徑那霸,然後就失去了蹤跡之後,斯普魯恩斯就判斷出,唐帝國海軍第一特混艦隊的目的地是中途島。現在唐帝國海軍已經有兩支特混艦隊在活動,一艘潛艇曾經在所羅門羣島北面海域發現了一支龐大的艦隊,確認有兩艘以前沒有遇見過的潛艇。斯普魯恩斯判斷那是之前離開了廣州港的第四特混艦隊。

從戰略佈局上來看,唐帝國海軍將第四特混艦隊放在了西南太平洋戰區,而且是在所羅門羣島北面海域,而不是在所羅門海,這就表示唐帝國海軍已經懷疑美軍的三艘小型航母已經離開了西南太平洋。現在第一特混艦隊出港,那麼其目的地就只能是中途島,其任務就是協助陸戰隊攻佔中途島。

“到達艦隊之後,不用發電報回來。”尼米茲停下了腳步,“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相信你會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的!”

斯普魯恩斯向尼米茲敬禮之後,立即就朝着那架已經發動起來的“卡特琳娜”式水上飛行走去。他沒有想過要擊敗第一特混艦隊,在擁有兩艘,甚至是三艘艦隊航母的第一特混艦隊面前,那三艘小型航母是不堪一擊的。

飛機緩慢的滑向了深水區,在平靜的港灣內滑行了數百米之後升上了天空。斯普魯恩斯對這次任務的目的是非常清楚的。唐帝國海軍已經意識到美軍艦隊轉戰中途島,只要他保存了這三艘小型航母,讓對手感到如芒在背的話,那麼唐帝國陸戰隊就不會輕易的進攻中途島,而且唐帝國艦隊也就不無法全面施爲。要將中途島戰役拖到八月份,難度非常的巨大,可他沒有選擇的餘地。

水上飛機在繞着港灣飛了一圈之後,就朝着艦隊所在的方向飛去。

斯普魯恩斯的心情有點複雜,這次的對手又是那名唐帝國的司令官,他對能否完成任務並無太大的把握。

第25節 重拳出擊第20節 敵人的動力第22節 簡單任務第27節 父母親情第19節 暗藏殺機第17節 未知的海洋(下)第19節 嘲弄(上)第51節 悔之晚矣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11節 中將的權力第44節 枯萎的大地第1節 三線作戰第49節 戰鬥警報第72節 大海難測第56節 搶先攻擊第10節 澳洲捷報第11節 不歸之途第84節 同病相憐第41節 政治扳機第33節 爲家而戰第22節 兜圈子第47節 絕不放棄第6節 報道第78節 等待中的折磨第26節 漏洞百出的防線第6節 訪問日本(下)第46節 陸戰隊的戰鬥第45節 前途艱難第4節 再回海軍司令部第45節 混亂的空戰第50節 以牙還牙第72節 實戰檢驗第20節 戰役準備第7節 駛向未知海域第73節 小角色的舞臺第29節 炸彈開路第14節 真假圈套第8節 危機第17節 海軍的觀點第82節 新判斷第13節 情報欺騙第19節 尾跡第36節 曙光第6節 生存妥協第46節 選秀第24節 將軍感言第13節 死裡逃生(上)第31節 死鬥第49節 病癒的校長第34節 軍隊民主第38節 敵艦隊的制空權第20節 前進第24節 前進轟炸第20節 鳴金收兵第9節 將領會盟第45節 前途艱難第22節 暴風雨第38節 晝間轟炸第24節 關鍵性勝利第17節 綜合情報第52節 戰鬥信號第2節 小發明第4節 良將庸兵第25節 忌諱第32節 首要任務第11節 荒漠基地第31節 龍出大海(上)第4節 將領中的孔雀第6節 國家利益第35節 逃生第6節 左右平衡的力量第79節 冷靜的指揮官第19節 平靜中的涌動第26節 空中司令部第7節 競爭對手第78節 等待中的折磨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7節 冒險第34節 雙豐收(下)第40節 橙色惡魔第27節 伏擊第42節 考驗第11節 無奈之舉第16節 黃雀在後第5節 預測第14節 年輕人的建議第9節 敵人的行動第58節 垂死反抗第5節 戰略反擊(上)第40節 當頭棒喝第64節 火速掃蕩第27節 穩步推進第6節 美軍的時機第61節 力所不及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3節 軍人的傷第40節 毀滅最後的希望第48節 內亂第48節 人事變動第7節 各爲其主
第25節 重拳出擊第20節 敵人的動力第22節 簡單任務第27節 父母親情第19節 暗藏殺機第17節 未知的海洋(下)第19節 嘲弄(上)第51節 悔之晚矣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11節 中將的權力第44節 枯萎的大地第1節 三線作戰第49節 戰鬥警報第72節 大海難測第56節 搶先攻擊第10節 澳洲捷報第11節 不歸之途第84節 同病相憐第41節 政治扳機第33節 爲家而戰第22節 兜圈子第47節 絕不放棄第6節 報道第78節 等待中的折磨第26節 漏洞百出的防線第6節 訪問日本(下)第46節 陸戰隊的戰鬥第45節 前途艱難第4節 再回海軍司令部第45節 混亂的空戰第50節 以牙還牙第72節 實戰檢驗第20節 戰役準備第7節 駛向未知海域第73節 小角色的舞臺第29節 炸彈開路第14節 真假圈套第8節 危機第17節 海軍的觀點第82節 新判斷第13節 情報欺騙第19節 尾跡第36節 曙光第6節 生存妥協第46節 選秀第24節 將軍感言第13節 死裡逃生(上)第31節 死鬥第49節 病癒的校長第34節 軍隊民主第38節 敵艦隊的制空權第20節 前進第24節 前進轟炸第20節 鳴金收兵第9節 將領會盟第45節 前途艱難第22節 暴風雨第38節 晝間轟炸第24節 關鍵性勝利第17節 綜合情報第52節 戰鬥信號第2節 小發明第4節 良將庸兵第25節 忌諱第32節 首要任務第11節 荒漠基地第31節 龍出大海(上)第4節 將領中的孔雀第6節 國家利益第35節 逃生第6節 左右平衡的力量第79節 冷靜的指揮官第19節 平靜中的涌動第26節 空中司令部第7節 競爭對手第78節 等待中的折磨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7節 冒險第34節 雙豐收(下)第40節 橙色惡魔第27節 伏擊第42節 考驗第11節 無奈之舉第16節 黃雀在後第5節 預測第14節 年輕人的建議第9節 敵人的行動第58節 垂死反抗第5節 戰略反擊(上)第40節 當頭棒喝第64節 火速掃蕩第27節 穩步推進第6節 美軍的時機第61節 力所不及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3節 軍人的傷第40節 毀滅最後的希望第48節 內亂第48節 人事變動第7節 各爲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