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節 幫兇(下)

?談判的第三天下午,美利堅合衆國提出休會,並且提議將下一輪談判改在華盛頓舉行。在無法取得結果的情況下,所有國家都同意了這個提議。當時,美利堅合衆國是與其他國家矛盾最小的,因此,選擇華盛頓作爲下一輪談判的地點,這也是最佳的選擇了。?

第二天一早,談仁皓就跟着聶人鳳前去參觀了日本三菱重工位於東京都西面,千葉的海軍火炮工廠。這不是日本海軍最大的火炮工廠,而且當時三菱重工的主要產業並不在這一塊。日本方面安排前來東京的各國談判人員參觀這家工廠,也大概是想避實就虛吧。?

談仁皓也在這個時候見識到了日本的重工工廠。如果說東京市區的那些手工作坊讓談仁皓感到很落後的話,那麼三菱重工的這間工廠就讓談仁皓感到有點恐懼了。日本的工業並不是完全落後的,至少在重要的軍工產業方面,日本並不比其他的列強差多少。這家工廠佔地面積超過了三十畝,主要生產口徑200毫米以下的艦炮。另外,工廠還有一個分廠,爲日本海軍生產水雷(在日本,魚雷也被稱爲水雷)。工廠裡有大量的現代化機械,談仁皓對工業方面的東西瞭解得並不多,所以他看了半天,都沒有看出點名堂來。?

“你可別小看了這家工廠,聽說,現在他們正在研製口徑達到了460毫米的巨炮呢。”聶人鳳的聲音壓得很低,“不過,以日本的工業實力,他們根本就造不出好的炮鋼來,就只能提高口徑來提高火炮的射程與威力。別看這數字嚇人,實際上效果不怎麼樣,真的打起來了,還不見得好使。”?

談仁皓笑了起來,日本的工業起步比其他列強晚了很久。在與唐帝國持續了上百年的戰爭中,日本的損失極爲慘重。在第一次全球戰爭的時候,日本又是唐帝國重點打擊的對象。在日本投降,到戰爭結束期間,唐帝國佔領軍破壞了大量的日本工廠,並且把很多日本的科技人員都給抓走了,或者是秘密處決掉了。戰後,日本花了很長的時間來儲備人才,現在才初具規模,而要想在重要的技術方面追上其他列強,日本還有很遠的路要走呢。?

第二天,衆人又趕到了名古屋。這裡有一家戰車工廠,主要爲日本陸軍生產裝甲戰車。談仁皓他們只是在這裡走馬觀花般的看了一圈,然後就向大阪前進了。《松江條約》並沒有限制各列強發展陸軍,不過唐帝國與日本的停戰條約裡卻有限制日本陸軍的條款,其中有一條就是日本陸軍不得裝備超過五噸的戰車,而且戰車的總規模不得超過1000輛。談仁皓這個陸軍的門外漢也看了出來,當時日本製造的都是輕型戰車。其實,就算沒有相關的條約限制,以日本生產鋼鐵的能力,在建造了大量戰艦之後,日本也沒有多少優質鋼材能夠用來製造重型坦克了。?

在大阪與神戶的活動讓談仁皓收穫巨大。當時,大阪與神戶是日本最主要的造船基地。特別是神戶,日本當時所擁有的五座能夠建造五萬噸級的船塢,有三座都在神戶。另外,神戶附近還有幾個大型鋼鐵廠,其中就有兩家專門爲海軍提供裝甲鋼板。而當時日本正在建造的兩艘“蒼龍”級航母,還有正在進行改造的幾艘“金剛”級戰列艦都在這裡。這讓談仁皓非常直觀的瞭解到了日本海軍的發展狀況。?

“蒼龍”級航母是日本建造的第一種真正的大型艦隊航母。能夠搭載84架作戰飛機,排水量超過了兩萬噸。日本建造這一級航母就是針對唐帝國的三艘“皇帝”級航母的。不管是排水量,艦長,航速,載機數量,還是戰艦上的一些具體的設計,都非常接近“皇帝”級航母。談仁皓甚至懷疑,日本的技術人員是不是偷走了帝國的航母設計圖紙,然後稍做修改,就拿會來自己動工建造航母了。?

“金剛”級戰列艦在建成的時候爲戰列巡洋艦,是一戰前,日本向大英帝國訂購的一種強大的主力艦。當時,大英帝國海軍部長費希爾力主發展這種速度快,火力猛的戰艦,並且拋起了一股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浪潮。日本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向大英帝國下的訂單,一口氣就購買了四艘戰列巡洋艦,充當其“八八艦隊”的主力。一戰中,四艘“金剛”級遭到了重創,而且實戰表明,這種裝甲薄弱的戰艦無法與戰列艦一樣,成爲激烈戰鬥中的主力。戰後,恐怕除了大英帝國之外,其他的國家都放棄了戰列巡洋艦,重點建造快速戰列艦,重巡洋艦等新銳戰艦。日本也根據情況,將四艘“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陸續送進了船塢,接受大規模的改造。包括更換主機,加強裝甲,換上威力更大的主炮等等。結果,這四艘戰艦搖身一變,成爲了戰列艦,排水量增加了數千噸。因爲動力系統加強了不少,速度不但沒有減慢,反而還提高了很多。?

離開了神戶時,在日本的活動也就結束了。談仁皓對日本海軍的野心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日本肯定是在擴軍備戰,不然建造那麼多的新式戰艦,改造那些老掉牙的老戰艦幹嘛?讓談仁皓略感遺憾的是,他沒有見到建造中的“大和”號戰列艦。帝國情報系統已經獲得了相關的消息,日本在建造一種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不過,談仁皓在神戶與大阪都沒有見到這艘戰艦的影子。?

搭上了返回帝國的飛機時,談仁皓這才鬆了口氣。如果說以前他還在懷疑戰爭是否會爆發的話,那麼現在他完全可以肯定,下一場戰爭馬上就要打響了,而且極有可能是在東方首先爆發!?

第21節 德黑蘭宣言第10節 退避三舍第31節 “逃犯”歸來第16節 惺惺相惜第11節 中將的權力第4節 再回海軍司令部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16節 單程突擊第14節 大戰局第49節 不對稱的炮戰第14節 以靜制動第42節 隼擊長空第9節 聯合作戰第48節 人事變動第17節 綜合情報第13節 死裡逃生(下)第33節 回防第5節 戰略部隊第21節 無辜的海軍少將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52節 突然轉折第48節 鯉魚躍龍門第18節 關鍵點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上)第18節 防空新銳第2節 不是復仇第11節 阻擊戰第33節 轉向迎敵第9節 最後防線第31節 強勢第13節 勤勞的短工第11節 無奈之舉第40節 鞭長莫及第22節 校長的栽培第4節 再回海軍司令部第15節 羈絆第10節 歐洲上空的鷹第56節 偶然因素第45節 前途艱難第68節 炸彈專家第11節 無奈之舉第68節 失之交臂第35節 關鍵因素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上)第57節 輪番上陣第4節 外因第10節 退避三舍第62節 果斷出擊第38節 避重就輕第29節 討價還價第74節 敵人的行蹤第8節 反擊!?第7節 慰問與鼓勵第20節 秘密會晤第19節 德國人的賭注第45節 戰場馳援第18節 緊急出動第61節 大鵬展翅第25節 孤注一擲第42節 堡壘戰場第14節 好友相遇(下)第15節 側翼衝擊第59節 秘密部隊第41節 毀滅第27節 伏擊第3節 打撈第32節 命運轉折點(下)第47節 火速截擊第23節 危機重重(下)第18節 再添麻煩第1節 前進通道第48節 鯉魚躍龍門第10節 海軍的翅膀第18節 成本問題第11節 窩裡鬥第56節 生死線第14節 帝國裝甲兵第6節 小試牛刀第31節 軟肋第21節 免戰牌第34節 巔峰對決第18節 海狼第70節 火紅的夜色第23節 危機重重(下)第34節 燃燒的名古屋第10節 敵人的反擊第33節 血色夕陽第60節 擴大搜索第54節 遲到的轟炸機第17節 圍殲強敵第21節 橙子第37節 援軍第53節 濃縮的都是精華第9節 昂貴的晚飯第11節 無奈之舉第40節 鞭長莫及第5節 戰略反擊(下)第28節 背敵攻堅第35節 關鍵因素第81節 果斷出擊
第21節 德黑蘭宣言第10節 退避三舍第31節 “逃犯”歸來第16節 惺惺相惜第11節 中將的權力第4節 再回海軍司令部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16節 單程突擊第14節 大戰局第49節 不對稱的炮戰第14節 以靜制動第42節 隼擊長空第9節 聯合作戰第48節 人事變動第17節 綜合情報第13節 死裡逃生(下)第33節 回防第5節 戰略部隊第21節 無辜的海軍少將第12節 意外的決定因素第52節 突然轉折第48節 鯉魚躍龍門第18節 關鍵點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上)第18節 防空新銳第2節 不是復仇第11節 阻擊戰第33節 轉向迎敵第9節 最後防線第31節 強勢第13節 勤勞的短工第11節 無奈之舉第40節 鞭長莫及第22節 校長的栽培第4節 再回海軍司令部第15節 羈絆第10節 歐洲上空的鷹第56節 偶然因素第45節 前途艱難第68節 炸彈專家第11節 無奈之舉第68節 失之交臂第35節 關鍵因素第37節 上尉的報告(上)第57節 輪番上陣第4節 外因第10節 退避三舍第62節 果斷出擊第38節 避重就輕第29節 討價還價第74節 敵人的行蹤第8節 反擊!?第7節 慰問與鼓勵第20節 秘密會晤第19節 德國人的賭注第45節 戰場馳援第18節 緊急出動第61節 大鵬展翅第25節 孤注一擲第42節 堡壘戰場第14節 好友相遇(下)第15節 側翼衝擊第59節 秘密部隊第41節 毀滅第27節 伏擊第3節 打撈第32節 命運轉折點(下)第47節 火速截擊第23節 危機重重(下)第18節 再添麻煩第1節 前進通道第48節 鯉魚躍龍門第10節 海軍的翅膀第18節 成本問題第11節 窩裡鬥第56節 生死線第14節 帝國裝甲兵第6節 小試牛刀第31節 軟肋第21節 免戰牌第34節 巔峰對決第18節 海狼第70節 火紅的夜色第23節 危機重重(下)第34節 燃燒的名古屋第10節 敵人的反擊第33節 血色夕陽第60節 擴大搜索第54節 遲到的轟炸機第17節 圍殲強敵第21節 橙子第37節 援軍第53節 濃縮的都是精華第9節 昂貴的晚飯第11節 無奈之舉第40節 鞭長莫及第5節 戰略反擊(下)第28節 背敵攻堅第35節 關鍵因素第81節 果斷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