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防空新銳

“瑞獸”級大型防空巡洋艦是在“李靖”級大型防空巡洋艦的基礎上改進而來的。可以說,這是帝國海軍第一種從設計的時候就將防空作戰擺在了首位的戰艦,也是當時世界上第一種幾乎放棄了其他各方面要求,全面加強了防空作戰能力的戰艦。是世界上第一種從下達設計指標開始,就將防空任務擺在了最重要位置,甚至不惜犧牲其他性能而建造的第一種戰艦。

“瑞獸”級防空巡洋艦比“李靖”級大了很多,其滿載排水量達到了22000噸,幾乎趕得上一戰時的戰列艦,超過了德國海軍建造的袖珍戰列艦,以及當時所有國家的巡洋艦(美國的“阿拉斯加”級巡洋艦還沒有服役)。可與這個排水量完全不相當的是,該級戰艦的裝甲防禦水平僅僅比重巡洋艦略好一點,只要求重要部位能夠擋住五海里外射來的203毫米穿甲彈,次要部位能夠擋住同等距離上射來的127毫米穿甲彈(美國海軍輕巡洋艦與驅逐艦的主炮),而沒有做太多的要求。戰艦上幾乎所有的設計都在爲防空作戰考慮,用設計師的話來說:這艘戰艦上每一塊鋼板的存在價值都是爲了防空。

除了增加了排水量,以及艦體長度,寬度,吃水等尺寸數據之外,“瑞獸”級與“李靖”級的最大不同就是從一開始就考慮到了雷達在防空作戰中的作用。該級戰艦在設計的時候就預留出了安裝雷達的位置(之前地大部分戰艦都是在改進的時候把雷達安裝上去的),並且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了用雷達來引導大口徑高射炮作戰,戰艦上一共有四部高射炮炮瞄雷達。分別引導位於戰艦左右兩舷前後的四組120毫米高射炮,因此戰艦可以在一個方向上同時對付兩個遠距離目標。另外,這些雷達也可以引導80毫米高射炮作戰。

戰艦地防空指揮系統得到了全面的改進。防空作戰指揮部與雷達操作室在一起,這也是戰艦上面積最大的指揮中心。是戰艦上僅次於司令艦橋受到保護最嚴密的部位,其兩側的裝甲鋼板厚度達到了150毫米,並且採用了裝甲甲板。指揮中心位於水線以下部位,可以避免遭到直接炮擊。爲了有效地指揮防空作戰,該中心一共有40多個電話頻道。不但能夠指揮戰艦上所有的高射炮作戰,甚至能夠引導周圍的其他戰艦進行防空作戰。這也是巡洋艦上最大的改進之處,在整個編隊中,其承擔的不僅僅是最重要的防空作戰任務,而且還是航母之外的防空作戰中心。

這對提高艦隊防空作戰能力有着巨大的幫助,同時又能減輕航母的負擔與壓力。

戰艦上的另外一大變化就是採用了新鍛造工藝製造地炮管。在實戰中,海軍戰艦炮管過度損耗的問題已經非常的嚴重了。特別是在支援登陸作戰,以及艦隊防空作戰中,炮管提前達到使用壽命,而戰艦上地高射炮身管還比較容易更換(可以在海上進行)。可主炮身管就必須得回港口更換了,結果導致很多戰艦不得不朝額使用火炮,而因此導致炮擊精度降低也許還可以忍受。但是因此而帶來的安全隱患卻是無法忍受的。在戰鬥中,帝國戰艦因爲火火炮炸膛,或者是其他的因爲火炮過度使用而造成地事故數不勝數,而這其中。炮管的壽命問題就一直讓帝國海軍覺得是個嚴重的麻煩。

“瑞獸”級巡洋艦的主炮身管採用了新的鍛造方法,而所使用的炮鋼更是新冶煉技術的結晶。在地面試驗中,新型240炮管的使用壽命超過了老型號五成,這使戰艦可以在作戰中堅持更久,而不需要急着返回港口更換炮管。另外,戰艦上的120毫米與80毫米高射炮的炮管也採用了新的鍛造工藝,只有40毫米與20毫米高射炮的炮管沒有必要採用新工藝(另外的大型防空巡洋艦也將在維修期間換上新的炮管,而重巡洋艦上的200毫米主炮炮管,驅逐艦上的155毫米主炮炮管也將全部更換,換下來的炮管將提供給陸戰隊的那些火力支援船使用。現在只有戰列艦使用的400毫米主炮炮管因爲生產工藝還跟不上,而且需求量不是很大,所以沒有更換)。

“瑞獸”級採用的仍然是240毫米主炮。當時,海軍已經提出應該爲這種巡洋艦安裝更大口徑的主炮,因爲美國海軍即將服役的“阿拉斯加”級巡洋艦的主炮口徑肯定在300毫米以上,這遠遠的超過了“瑞獸”

級巡洋艦。最後,海軍的裝備技術辦公室否絕了這一要求,道理很簡單,“瑞獸”級的任務就是防空,而不是對海作戰,對付美軍“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的任務是由戰列艦,以及航母上的轟炸機承擔的。另外,“阿拉斯加”級巡洋艦的防禦並不是很強大,240毫米主炮發射的新式穿甲彈完全可以在交戰距離上擊穿對方的裝甲,因此沒有必要去重新搞一種主炮出來。

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的分析是比較有道理的。當時帝國海軍240毫米口徑以上的主炮實際上只有三種:400毫米,360毫米,以及330毫米。

330毫米是老式戰列艦的主炮,現在已經停產了,而所剩不多的那些也都交給了陸戰隊,安裝到了火力支援船上。360毫米主炮是爲“尊嚴”級開發的,而“尊嚴”級已經全部戰沉了,庫存的備用火炮也被移交給了陸戰隊。因此,當時帝國海軍實際上能夠提供的只有400毫米巨炮。另外,帝國海軍可以從德國引進280毫米(實際上是282毫米)的主炮,可這帶來的問題更多,一是新地生產線難以建立。而是多了一種彈藥對後勤保障帶來的麻煩是不小的。當時也沒有任何工廠能夠拿得出240與400毫米之間地火炮來,如果因爲要安裝更大口徑的艦炮而耽擱了戰艦地服役時間,這就更不划算了。

當然。在設計的時候,工程師還是考慮到了未來的改進餘地的(實際上增加主炮口徑從來就不是帝國海軍戰艦改進的重點)。在設計的時候留出了一定的改進餘地,如果條件成熟,而且與實戰需要的話,那麼今後“瑞獸”級還是可以安裝更大口徑的主炮的。

談仁皓是在去德黑蘭之前就拿到了“瑞獸”級大型防空巡洋艦的性能參數手冊的。在他看到這些新戰艦之前就確信,這將是整個大戰期間世界上最爲強悍的防空戰艦。因此他立即就要了三艘,準備給每支航母戰鬥羣提供一艘,作爲戰鬥羣裡的防空指揮艦使用,這樣,航母上的防空指揮中心就不會經常忙中出錯了。

當談仁皓來到碼頭旁,看到了那艘已經完成了棲裝,正在做最後檢驗地巡洋艦的時候,他簡直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艘戰艦要比“李靖”號長十幾米,而且顯得更爲高大。後桅杆上地兩部雷達(一部對海,一部對空)。以及在前桅杆上的那些天線,簡直讓談仁皓覺得這應該是一艘在幾十年之後纔會出現的戰艦。而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戰艦上林立地炮管。八座120毫米雙聯裝高射炮分成了四組,位於戰艦左右兩舷的前後方。每兩座爲一組。而80毫米高射炮羣的位置要稍微高一點。戰艦上已經放棄了四聯裝40毫米高射炮(故障率非常高),全面換用雙聯裝40毫米高射炮。

而20毫米機關炮更是密密麻麻的。就算現在這艘戰艦安靜的停泊在碼頭的旁邊,但是談仁皓完全可以想像得出來,當敵機襲來的時候。這艘戰艦上的防空火力將會多麼的猛烈。

“我們上去看看吧!”郝東覺更有興趣,“仁皓,要不要考慮將旗艦轉移到‘麒麟’號上來?”

談仁皓笑着搖了搖頭。”現在我對‘興凱湖’號上的生活設施還是比較滿意的,難道你覺得這艘戰艦上更舒服?”

“我是無所謂了。”郝東覺聳了下肩膀,“你準備讓誰來指揮這艘戰艦?”

“魏東北怎麼樣?”談仁皓跳下了舷梯,登上了戰艦,立即就嗅到了一股刺鼻的香蕉水味道,“另外陳譽冀,耿衛明等人都有機會,要不,你跟他們商量一下,這次有三個名額,看看他們怎麼分配。”

“好吧,我找時間跟他們談一下。”

戰艦上還是刷油漆,防鏽底漆已經刷上去了,現在刷的是第三層的面漆。戰艦仍然用了深灰的基調色,這也是帝國海軍大型戰艦的統一基調色(小型戰艦的基調色就是五花八樣了),所有的戰艦都是這個顏色,除了僞裝效果不錯之外,讓人看上去總覺得死氣沉沉的。戰艦上還有很多的船廠工人,工程師在忙碌着。現在正在做最後一輪的檢修工作。談仁皓從工程師那裡瞭解到,戰艦已經在前幾天到長江上進行了航行實驗,回來後才爲上層建築刷漆的,而這與和平時期的操作規則完全相反,主要就是考慮到縮短戰艦的建造時間,讓戰艦儘可能快的服役。

另外,戰艦上的各個自系統的檢查工作將在這兩天之內完成,然後就將由海軍的技術人員前來驗收,合格之後就將移交給海軍。

兩人在戰艦上轉了一圈,然後就來到了碼頭上。這時候,黃曉天也趕了過來。三人立即朝航母棲裝的碼頭走去,第一特混艦隊的那兩艘航母都是在江南造船廠建造的,兩艘航母的進度差不多,現在已經由海軍的技術人員在做驗收工作了,而出廠之前的最後一次海試也已經完成。

“這是我們的初步驗收報告。”碼頭上,一名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的軍官迎接了談仁皓他們,“各項性能都完全達到了要求,而船廠根據我們提出的幾點意見所做的改進也都非常成功。現在就等艦隊前來接手了。”

談仁皓迅速地看了遍那份報告的重點部分,然後就將報告給了郝東覺,自己則朝着停靠在碼頭旁邊的那艘巨大的航母走去。

“洪澤湖”號航母與“興凱湖”號的差別並不是很大,戰艦上最明顯的改進就是航母兩舷的高射炮平臺的位置向下移了大概兩米,另外,20毫米機關炮的數量明顯增加了不少。這個改進是海軍主動提出來的,原因很簡單,航母上的大量高射炮將導致航母的重心提高,使航母的穩定性降低很多,而海軍又要求增加20毫米高射炮的數量,其他的高射炮不得減少,結果唯一的堅決辦法就是讓高射炮平臺的位置降低一些,同時還減少了航母高射炮彈藥的備彈數量。

戰艦上另外一處變化就是航母艦島煙囪前端的桅杆上多出了一部雷達,而且桅杆的樣式也有所變化,牢固了許多。與美國海軍的艦隊航母一樣,“湖”級航母的煙囪是佈置在艦島上的,這使艦島顯得很龐大,可這同時也解決了佈置煙囪的問題,這同時能夠減少排放的廢煙對飛機降落時產生的影響。

談仁皓這次沒有到航母上參觀,他對“湖”級航母非常的熟悉,而且覺得沒有多大的新鮮感。現在海軍裝備技術辦公室的人員正在航母上忙着做最後的驗收工作呢。

“我們的官兵什麼時候可以來接手這艘航母?”

“後就可以了,我們明天與船廠完成交接手續。”那名軍官迅速的做了回答。

談仁皓感謝了那名軍官之後,就叫上郝東覺朝碼頭外走去。”讓到達松江的官兵都在明天趕過來,後天正式上艦,然後儘快做好出發的準備,等到護航的驅逐艦到達之後,立即前往舟山港。”

“沒問題,我現在就去安排!”郝東覺非常的積極,他恐怕也早就想着回艦隊了。

第2節 潛規則(下)第33節 爲家而戰第19節 嘲弄(下)第7節 靈活搭配第82節 新判斷第42節 錯過的情報第23節 補救第12節 新的艦隊第23節 原子彈第29節 夜間突襲第9節 重建的那霸港第3節 是戰是和?(下)第15節 破格晉升(下)第14節 消防隊員第19節 微妙的變化第27節 集中炮擊第44節 掩護第62節 果斷出擊第13節 終極目的第42節 穿梭轟炸第49節 危險與機會第63節 絕望的艦隊第3節 各奔前程(下)第25節 調解第36節 最後的輝煌第33節 冒險伏擊第67節 艦隊迴歸第13節 舞動的序曲第48節 穿梭航線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7節 靈活搭配第12節 無法完成的使命第59節 毀滅性打擊第35節 強弩之末第24節 衝鋒的號角第5節 不可理解的任務(上)第12節 完美轟炸(上)第3節 海軍的武裝(上)第84節 同病相憐第47節 徘徊第26節 當爸爸了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24節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28節 深淵的邊緣(下)第2節 妹夫第29節 將軍的葬禮第36節 幫兇(下)第47節 矛盾總爆發第61節 無功而返第10節 澳洲捷報第21節 預備隊第18節 矛盾再起第34節 後臺力量第14節 絕密計劃第14節 沸騰的夜空第29節 炸彈開路第21節 利器第60節 合理的安排第35節 決定性情報第63節 勝利撤退第60節 五百公斤重錘第31節 搶時間第26節 岳父的難題第58節 緊急召喚第64節 水淹新奧爾良第21節 中途之島第5節 敵人的速度第30節 巨炮時代第44節 局勢明朗第5節 勝利航線第12節 校長的點撥第49節 戰鬥警報第3節 臨危授命第15節 側翼衝擊第83節 惹來的危險第2節 煩人的參謀長第16節 現代納爾遜第22節 頭號猛將第16節 單程突擊第26節 冒險與賭博第44節 支線第7節 踏上征途第9節 死亡通知書第21節 魂飛魄散第32節 澳洲攻略第14節 兩手準備第33節 鉅艦對陣第1節 三線作戰第68節 絕途第16節 琉球失守(上)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41節 大洋第59節 桂冠上的珍珠第4節 信心第29節 翻天倒海第23節 一波三折第47節 喜訊第54節 驚喜交加第54節 勝利嗎?第29節 亡羊補牢
第2節 潛規則(下)第33節 爲家而戰第19節 嘲弄(下)第7節 靈活搭配第82節 新判斷第42節 錯過的情報第23節 補救第12節 新的艦隊第23節 原子彈第29節 夜間突襲第9節 重建的那霸港第3節 是戰是和?(下)第15節 破格晉升(下)第14節 消防隊員第19節 微妙的變化第27節 集中炮擊第44節 掩護第62節 果斷出擊第13節 終極目的第42節 穿梭轟炸第49節 危險與機會第63節 絕望的艦隊第3節 各奔前程(下)第25節 調解第36節 最後的輝煌第33節 冒險伏擊第67節 艦隊迴歸第13節 舞動的序曲第48節 穿梭航線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7節 靈活搭配第12節 無法完成的使命第59節 毀滅性打擊第35節 強弩之末第24節 衝鋒的號角第5節 不可理解的任務(上)第12節 完美轟炸(上)第3節 海軍的武裝(上)第84節 同病相憐第47節 徘徊第26節 當爸爸了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24節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28節 深淵的邊緣(下)第2節 妹夫第29節 將軍的葬禮第36節 幫兇(下)第47節 矛盾總爆發第61節 無功而返第10節 澳洲捷報第21節 預備隊第18節 矛盾再起第34節 後臺力量第14節 絕密計劃第14節 沸騰的夜空第29節 炸彈開路第21節 利器第60節 合理的安排第35節 決定性情報第63節 勝利撤退第60節 五百公斤重錘第31節 搶時間第26節 岳父的難題第58節 緊急召喚第64節 水淹新奧爾良第21節 中途之島第5節 敵人的速度第30節 巨炮時代第44節 局勢明朗第5節 勝利航線第12節 校長的點撥第49節 戰鬥警報第3節 臨危授命第15節 側翼衝擊第83節 惹來的危險第2節 煩人的參謀長第16節 現代納爾遜第22節 頭號猛將第16節 單程突擊第26節 冒險與賭博第44節 支線第7節 踏上征途第9節 死亡通知書第21節 魂飛魄散第32節 澳洲攻略第14節 兩手準備第33節 鉅艦對陣第1節 三線作戰第68節 絕途第16節 琉球失守(上)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41節 大洋第59節 桂冠上的珍珠第4節 信心第29節 翻天倒海第23節 一波三折第47節 喜訊第54節 驚喜交加第54節 勝利嗎?第29節 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