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全力防禦

黃曉天首先讓那些急需降落的防空戰鬥機返回了航母。這些戰鬥機上的燃料都不多了,而且有十幾架急需維護。戰鬥機在執行空戰任務時的燃油消耗率是相當驚人的,這導致防空戰鬥機的所剩燃料甚至比護航戰鬥機還要少(執行護航任務的那些戰鬥機並沒有遇到敵人戰鬥機的多少挑戰,因此反而不急着降落)。

這些戰鬥機在航母上降落之後,沒有被送進機庫,而是被直接拖到了飛行甲板前端的起飛區,並且由航空勤務人員做簡單的檢查之後,立即開始補充燃料與炮彈(戰鬥機的炮彈可以直接在飛行甲板上補充,而不需要返回機庫補充)。接着,航母開始回收返航的轟炸機。

爲了防止轟炸機在降落的時候衝到航母飛行甲板前端的起飛區,航空勤務人員將飛行甲板上的阻攔網給升了起來,並且將幾兩拖車擺到了阻攔網的後面,這也算是一道勉強的屏障吧。…

轟炸機開始一架接一架的降落在航母的飛行甲板上,每一次降落四架,接着這四架轟炸機就被立即送進機庫存放。因爲升降機的使用效率是有限的(這個不是想提高就能提高的),一部升降機一次最多運送兩架轟炸機,而兩部升降機一次就最多運送四架轟炸機,每運送一次需要花費時間大概三分鐘,加上四架轟炸機降落需要的兩分鐘時間,也就是五分鐘接受四架轟炸機。當時,一共有54架“射水鳥”,以及26架“海雕”返回艦隊。如果要完全接收這些轟炸機的話,至少需要100分鐘的時間,這顯然是不顯示地。因此。黃曉天不得不命令那些嚴重受損,但是飛行員沒有受傷。業已跳傘逃生,或者是在海面上迫降的轟炸機都遠離航母,不要到航母上來降落。結果,30多架轟炸機就直接飛走了,飛行員全在艦隊外圍跳傘。然後讓驅逐艦去把他們撈起來。

到十一點的時候,所有能夠降落地轟炸機都降落了到了航母上(有四架嚴重受損的轟炸機也在航母上降落,因爲這四架轟炸機上地飛行員也受了傷,無法跳傘或者迫降)。而此時,在艦隊上空盤旋的那些護航戰鬥機的燃料也快要用完了,其中好幾架戰鬥機不得不爬升到5000多米的高空,然後關閉發動機,好在空中多滑翔一段時間。

黃曉天不得不做出一個冒險的決定,那就是在飛行甲板前端地戰鬥機開始起飛的時候,讓那些護航戰鬥機到航母上降落!

這個決定可以說是相當冒險的。也許黃曉天唯一指望的就是那些護航戰鬥機飛行員足夠的優秀吧,不然只要有一架戰鬥機在降落的時候控制不好,一頭衝到前面的起飛區的話。那將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實際上,這就是隻有兩艘艦隊航母的後果,如果那兩艘小型航母沒有沉沒的話,就根本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而且這也直接反應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直通式飛行甲板難以同時接收與起飛戰機。這也成爲了後來唐帝國的航母設計師後來用一種新地飛行甲板佈局方式取代直通式飛行甲板的主要原因。

時間不等人了,黃曉天不得不做出這個冒險的決定,而結果就是,那三十多架護航戰鬥機的飛行員如同在走鋼絲一樣,每架戰鬥機降落到飛行甲板上都可以說是驚心動魄地一瞬間。航母上的航空勤務人員也在竭盡所能的讓前面的戰鬥機以更快的速度起飛,同時儘量避免有降落的戰鬥機衝到飛行甲板前端的起飛區去。爲此,航空勤務人員甚至還找艦隊官兵搬來了幾塊備用的鋼板,以及鐵架搭在了飛行甲板的中間,然後在上面鋪上了石棉防火服。這樣一來,如果有戰鬥機在降落的時候控制不住的話,也不會撞到前面的戰鬥機上面去。

見到航母上的官兵都在拼了命的努力,黃曉天也很是感慨,也許只有在戰爭中才會看到如此團結一致的團隊吧。

到十一點三十五分,一共64架戰鬥機才全部升空,而最後起飛的那一批20多架戰鬥機甚至連燃料都沒有裝滿就離開了航母,因爲在十一點1半的時候,艦隊裡的雷達就發現了從50多海里外靠近的敵轟炸機羣,這些敵機大概在十五分鐘之內就將到達艦隊上空,沒有時間讓這些戰鬥機補充滿燃料後才起飛了,只要有足夠的空戰燃料,以及充足的彈藥,它們就能執行保衛艦隊的任務。

此時殺來的正是哈爾西派出來的第二批轟炸機羣。帶隊的美軍飛行員從艦隊司令官那裡瞭解到,第四特混艦隊的防空能力肯定有所降低,因此是充滿了信心,準備將兩艘艦隊航母都送入大海的,可最後,他完全失望了。

第四特混艦隊的防空能力不導納沒有被削弱,反而增強了不少。此時在艦隊上空的防空戰鬥機達到了64架,而且,第二批轟炸機羣已經返回了艦隊,正在艦隊上空等待降落,24架護航戰鬥機回來了大概18架,雖然這18架戰鬥機上的燃料都沒有多少了,但多多少少還有那麼一點1吧,而且彈藥都很充足。另外,原先爲兩艘小型航母護航的那四艘巡洋艦,十多艘驅逐艦全都加入了兩艘艦隊航母的戰鬥羣,也就是說,兩艘艦隊航母得到了更多戰艦的掩護。而第二批美軍轟炸機實際上僅僅只有24架戰鬥機掩護,比第一批轟炸機羣少了一半。此消彼漲之下,要想撕開第四特混艦隊的防空網,那不是更容易,而是更困難!

看到那麼多的戰鬥機迎面飛來,美軍飛行員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接着就感到絕望了。爲轟炸機護航的24架F4U首先被驅散,接着,防空戰鬥機迅速插入轟炸機編隊。一架接一架的轟炸機被擊中,迅速向海面上墜落了下去。見到護航戰鬥機都已經被打跑了,美軍轟炸機領隊飛行員立即下令疏散。72架SBD與24架TBD分散成了好幾個小編隊。分別朝着第四特混艦隊殺去。

“……已經打掉第32架轟炸機了,這簡直太快了……”

“第33架。還在繼續,幹得好,第34架被擊落……”

幾名負責聯絡防空作戰地參謀軍官大聲地吼叫着,他們並不負責指揮防空作戰(這個由巡洋艦上的防空作戰軍官直接引導),只是負責統計防空作戰地戰果。這對接下來判斷有多少敵機襲擊艦隊非常有用。

黃曉天一直安靜的呆着,打到現在,他實際上已經不用指揮艦隊了,艦隊裡地各級指揮官都很清楚在這個時候應該幹什麼。在不到十分鐘的空戰中,有49架美軍轟炸機被戰鬥機給擊落,最後能夠進入戰艦高射炮火力網的美軍轟炸機僅47架。接着,兩支航母編隊外圍的那些巡洋艦與驅逐艦上的高射炮就響了起來。

炮火地熾烈密度遠遠超過了美軍的想像。就算按照正常編制,一艘艦隊航母都有足足十艘護航戰艦掩護,其中至少有四艘是防空能力強悍的巡洋艦,而六艘驅逐艦上的防空火力雖然比不上巡洋艦。但也不會差多少。而之前配屬給兩艘小型航母的那些護航戰艦也加入到了防空作戰的行列中來,這樣,兩艘艦隊航母附近各有兩艘大型防空巡洋艦。四艘重巡洋艦,以及十二艘驅逐艦掩護,足足十八艘戰艦保護一艘航母,而且。艦隊航母上的防空火力並不在大型防空巡洋艦之下!

不管從哪個方向上突破,美軍的轟炸機肯定都將遭到至少兩艘巡洋艦,四艘驅逐艦上的高射炮的阻攔。另外,那些執行防空任務地戰鬥機並沒有離開戰場,而是跟在美軍轟炸機後面鑽進了艦隊高射炮火力網,美軍的轟炸機飛行員在規避戰艦上射來的炮彈的時候,還得留意着自己的屁股以及頭頂。

也許,用慘烈來形容這場戰鬥並不是很恰當,這隻能夠用在美國軍人的身上。SBD與TBD連續不斷的被擊中,絕大部分轟炸機甚至連第一層防空圈都沒有突破,大部分被擊落地轟炸機上的飛行員連逃生的機會都沒有。可美軍飛行員並沒有因此而退縮,他們仍然在堅持不懈的朝着核心處的航母衝去……

見到天空中上演的這一幕,黃曉天也很是感慨,與斯普魯恩斯,哈爾西,特納,米切爾等美軍艦隊指揮官看着唐帝國海軍的轟炸機不顧熾烈的炮火,奮力向航母突擊時的感受一樣,就算黃曉天不覺得美軍的飛行員有多麼的可愛,但是他絕對佩服美軍飛行員的勇氣,以及那種英勇獻身的精神,這是任何一名優秀軍人身上都能夠見到的閃光點。

真正能夠突破艦隊防空火力網的美軍轟炸機少之又少,這次,大部分的美軍轟炸機都沒有把彈藥浪費在護航戰艦上,而是頂着熾烈的炮火去轟炸航母。而最終來到了兩艘航母上空的美軍轟炸機也就那麼幾架。

“太湖”號航母開始機動規避,航母上的高射炮,以及附近戰艦上的高射炮仍然在不斷的轟鳴着,黃曉天抓住了旁邊的扶手,航母正在左轉向,而且速度並沒有降低。頭頂上傳來了俯衝轟炸機的尖嘯聲,他頓時緊張了起來,最後還是有轟炸機要準備投彈了。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可一直沒有傳來炸彈落下時的聲音,黃曉天遲疑了一下,然後就朝着舷窗走去。

“將軍,那兩架美軍轟炸機被擊落了,沒有能夠投下炸彈!”

黃曉天朝那名報告情況的軍官點了點頭,然後就朝着艦隊北面的“巢湖”號航母看去,此時,“巢湖”號航母也遭到了攻擊。

至少有四枚炸彈被投了下來,航母迅速的規避着炸彈,兩架SBD沒有能夠拉起來,在改出轟炸的時候就被擊中了,其中一架在墜海之前就炸成了碎片,另外一架則撞向了“巢湖”號左前方的“松花江”號重巡洋艦。航母避開了四枚炸彈,可“松花江”號重巡洋艦卻倒了大黴,那架SBD在巡洋艦右舷後方的高射炮羣裡爆炸,雖然威力比不上炸彈,但是泄露的航空汽油立即就燃燒了起來,而在這裡的大部分高射炮官兵肯定倒黴了。

這也是美軍唯一造成威脅的一枚“炸彈”,在整個攻擊過程中96架美軍轟炸機在投彈之前就被擊落了90架,其中被防空戰鬥機擊落的達到了62架,另外28架被戰艦擊落。而最後這6架SBD也沒有能夠飛走,其中4架被高射炮擊落,另外2架被戰鬥機擊落。爲轟炸機護航的24架F4U只有5架逃了回去,在空戰中被擊落19架。第四特混艦隊爲此付出的代價是:

“松花江”號重巡洋艦受了輕傷,傷亡官兵80多人,另外還有幾艘驅逐艦遭到美軍的掃射,傷亡官兵數人,負責防空作戰的戰鬥機損失了28架(其中11架是被戰艦上的高射炮給打下來的),犧牲飛行員13名。另外,第四特混艦隊第二批轟炸機羣裡的大部分轟炸機都因爲燃料耗盡而不得不在海面上迫降,因此而損失了60多架轟炸機,有5名飛行員在跳傘或者是迫降時犧牲,其他的都被打撈了起來。

“儘快打撈落水人員,讓那些轟炸機趕緊回來降落!”在防空戰鬥結束後,黃曉天立即下達了命令,“把我們成功擊退美軍轟炸的消息發出去,另外,儘快讓轟炸機做好出發準備,如果第一特混艦隊搞不定第31特混艦隊的話,那我們還得繼續上陣!”

艦隊裡再次忙碌了起來,首先是那十多架之前參加了艦隊防空作戰,燃料已經快要用完的戰鬥機在航母上降落,接着是第二批轟炸機羣還沒有迫降的那一批轟炸機降落。艦隊裡的官兵再次忙碌了起來。

第34節 將軍的眼淚第1節 歸來第26節 軍人與丈夫第65節 戰場轉折第56節 圍殲第27節 間諜案第5節 勝利航線第31節 單程機票第34節 敵人並未放棄第17節 陽奉陰違第44節 戰術推論第13節 死裡逃生(下)第5節 挺進西南第50節 新任艦隊司令官第39節 拖延第16節 無奈的抉擇第77節 美國將星第4節 風波平息(上)第53節 吃進嘴的肥肉第7節 冒險第8節 危機第56節 毫不遜色的反應第38節 歸宿第27節 大小姐(上)第3節 前沿島嶼第18節 海狼第12節 擔當重任(上)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45節 戰場馳援第41節 風紀問題第16節 駛向深淵第60節 鏖戰第30節 心領神會第7節 壯士斷臂(下)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上)第24節 天羅地網第88節 犀利的反擊第10節 戰場迷霧第43節 明修棧道第10節 對等競爭第44節 重點清除第47節 徘徊第26節 反撲中途島第20節 情報第40節 直中要害第62節 晴天霹靂第10節 日本艦隊的動向第4節 緊急出發第20節 叫戰第14節 絕密計劃第25節 揀來的主力第25節 調解第50節 驅逐艦突擊第15節 橫掃千軍第10節 開導第27節 守株待兔第52節 黎明殺機第15節 全力以赴第32節 燃燒在繼續第40節 直中要害第36節 奔赴沙場第4節 風波平息(下)第37節 協議第66節 從古巴出發第13節 海陸之爭第21節 爲了勝利的犧牲第8節 小試身手第10節 美國虎第31節 戰局莫測第35節 陸軍搭檔第32節 敵人的意第15節 戰爭宣言(下)第70節 火紅的夜色第63節 撲朔迷離第8節 帝國恩怨(下)第46節 誘餌與獵人第56節 搶先攻擊第5節 新任司令第10節 日本艦隊的動向第44節 當機立斷第27節 萬噸燃燒彈第20節 玄機第6節 聯合遠征艦隊第59節 小島大局第11節 英倫定局第11節 集中轟炸第28節 深淵的邊緣(上)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59節 遲到的炸彈第8節 暗度陳倉第22節 日空虎影第33節 資本第19節 擦肩而過第77節 正面戰鬥第49節 釋疑第31節 颱風登陸第1節 硬通貨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21節 德黑蘭宣言第28節 遲到的醒悟
第34節 將軍的眼淚第1節 歸來第26節 軍人與丈夫第65節 戰場轉折第56節 圍殲第27節 間諜案第5節 勝利航線第31節 單程機票第34節 敵人並未放棄第17節 陽奉陰違第44節 戰術推論第13節 死裡逃生(下)第5節 挺進西南第50節 新任艦隊司令官第39節 拖延第16節 無奈的抉擇第77節 美國將星第4節 風波平息(上)第53節 吃進嘴的肥肉第7節 冒險第8節 危機第56節 毫不遜色的反應第38節 歸宿第27節 大小姐(上)第3節 前沿島嶼第18節 海狼第12節 擔當重任(上)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45節 戰場馳援第41節 風紀問題第16節 駛向深淵第60節 鏖戰第30節 心領神會第7節 壯士斷臂(下)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上)第24節 天羅地網第88節 犀利的反擊第10節 戰場迷霧第43節 明修棧道第10節 對等競爭第44節 重點清除第47節 徘徊第26節 反撲中途島第20節 情報第40節 直中要害第62節 晴天霹靂第10節 日本艦隊的動向第4節 緊急出發第20節 叫戰第14節 絕密計劃第25節 揀來的主力第25節 調解第50節 驅逐艦突擊第15節 橫掃千軍第10節 開導第27節 守株待兔第52節 黎明殺機第15節 全力以赴第32節 燃燒在繼續第40節 直中要害第36節 奔赴沙場第4節 風波平息(下)第37節 協議第66節 從古巴出發第13節 海陸之爭第21節 爲了勝利的犧牲第8節 小試身手第10節 美國虎第31節 戰局莫測第35節 陸軍搭檔第32節 敵人的意第15節 戰爭宣言(下)第70節 火紅的夜色第63節 撲朔迷離第8節 帝國恩怨(下)第46節 誘餌與獵人第56節 搶先攻擊第5節 新任司令第10節 日本艦隊的動向第44節 當機立斷第27節 萬噸燃燒彈第20節 玄機第6節 聯合遠征艦隊第59節 小島大局第11節 英倫定局第11節 集中轟炸第28節 深淵的邊緣(上)第34節 沸騰的鋼鐵之都第59節 遲到的炸彈第8節 暗度陳倉第22節 日空虎影第33節 資本第19節 擦肩而過第77節 正面戰鬥第49節 釋疑第31節 颱風登陸第1節 硬通貨第10節 無畏的飛鷹(上)第21節 德黑蘭宣言第28節 遲到的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