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夢裡不知身是客 第一節 何去何從

沙正陽心亂如麻。

他怎麼也會沒想到會變成這樣。

原本一切看起來都很順利圓滿,從銀臺調到漢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擔任管委會辦公室主任。

這是一次破格提拔,從副科級直接提拔到了副處級,可以說創造了歷史,甚至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哪怕明面上自己只是從一個縣級開發區管委會的黨工委副書記、副主任調到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辦公室擔任主任,看來似乎在實權上還有所下降的感覺。

但是問題是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級別是副廳級啊,比銀臺縣還要高一級,它的辦公室主任直接就是副處級,就這麼牛!

這也是林春鳴對自己的最大的看重表現。

在漢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這一個多月裡,他也是兢兢業業。

初來乍到,他需要先摸清楚底數,搞清楚情況,對漢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現狀有一個清晰明確的評判定位,再來確定下一步的發展規劃。

這是林春鳴交給他的任務。

正如林春鳴在談話中和他談到的那樣,自己這個辦公室主任絕非只是上傳下達那麼簡單,同時自己還兼任這經開區政研室主任一職。

在林春鳴眼中,自己更主要的是需要承擔起政研室對整個經開區未來產業規劃發展的近期和中長期的策劃任務,這甚至比單純的辦公室主任一職更重要。

正因爲如此,沙正陽也是煞費苦心的奔走於市經開區內的各個企業進行摸底調研,同時也對整個經開區前幾年的發展規劃進行了一個梳理,力求能最找到最適合經開區發展的路徑。

可是這一切似乎都是白費蠟,做了無用功了。

事實上三天前他就隱約聽到了一些風聲,林春鳴可能會走,不是不再擔任市經開區黨工wei書記、主任,而是不會留在漢都市了,要外調。

這大大出乎沙正陽的預料。

前世記憶中他略有一些印象,那就是林春鳴還曾經擔任過漢都市委副書記。

那按道理就應該在這個位置上繼續呆下去,或者說即便是不擔任經開區的職務了,那也該是擔任副書記,或者繼續擔任常務副市長才對。

怎麼會突然冒出來一個他要走人的消息?

這太突兀了。

這兩天林春鳴都沒有來開發區這邊,一些小道消息稱,省委正在對林春鳴進行考察。

沙正陽本來是想打電話去問一問曹清泰的,畢竟這對自己太重要了,自己丟下了銀臺那邊的事情,放下了東方紅集團的發展大計,來到這邊,屁股還沒有坐熱,最賞識自己的林春鳴就要走了。

雖說自己不應當把自身前途寄託在某一個個人身上,但是不容否認的是,在自身力量還不夠強大的時候,依靠一顆大樹,就能得到最大的陰涼,也能最快的壯大自己。

這不是投機取巧,而是策略。

但最終他還是沒有打這個電話。

因爲他覺得打這個電話意味着自己太過於露骨,缺乏應有的定力,該來的始終要來,相信領導會給自己一個說法。

或者本來就沒有這回事,卻被自己弄得一驚一乍的,反而落了下乘。

不過林春鳴要走終非空穴來風,今天曹清泰給他打電話就證實了這一點。

曹清泰在電話中明確告訴他,林春鳴要離開漢都市去外地市任職,但是具體到那個地市,曹清泰也不清楚。

傳言去向有好幾個,有說去安襄擔任地wei書記的,也有說去涪崗擔任市wei書記的,還有說去宛州擔任市wei書記的,不一而終,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林春鳴要走,要離開漢都。

漢都市是副省級城市,其經濟總量遠不是省內除嘉州外的其他地市可以比擬的,普通副市長調任其他地市的市長很多,但擔任常委,甚至是靠前的常務副市長到其他地市任職一般都是擔任市委wei書記或者地wei書記。

安襄、宛州和涪崗,三個地市,宛州人口最多,超過一千萬,涪崗人口最少,但是經濟卻是最發達,在全省排名僅次於嘉州和漢都。

而安襄人口也不少,多達五百多萬,但經濟發展較爲落後。

宛州經濟發展算是中不溜,人口雖然多,但是主要還是以農業爲主,而且偏處在東面,深入到了豫鄂兩省間,形成一個半封閉的盆地。

但無論林春鳴去哪裡,都意味着他會離開經開區,離開漢都,那自己怎麼辦?

一朝天子一朝臣,雖然不想承認這一點,但自己這個被林春鳴破格提拔過來的辦公室主任,情況還沒有來得及熟悉,坐在這個位置上,日後新來的黨工wei書記,管委會主任會怎麼想,怎麼看?

而且沙正陽預計一旦林春鳴離開,這個黨工wei書記和主任多半不會再一肩挑,黨工wei書記可能會是由某個市領導兼任,而主任則是會專設,這意味着自己這個辦公室主任會更不好當。

重入這個世界,沙正陽第一次覺得自己沒有了抓拿。

關鍵在於林春鳴至今沒有給自己任何一個消息和說法,甚至連電話都沒有一個。

沙正陽甚至能夠感覺到來自辦公室裡一些人異樣的目光,大概都是在琢磨,一旦林春鳴離開,自己這個突兀的被提拔到這位置上的年輕人,會怎麼辦?

想到這裡,沙正陽也有些好笑,能怎麼辦?

自己也不是林春鳴的私人幕僚,也一樣是按照組織程序提拔起來的幹部。

就算是破格,那也一樣是經過上級組織部門的考察,否則也不可能把自己放在這個位置上,這不是誰與誰之間的私相授受!

誠然換了領導之後,新來的領導不可能再像林春鳴那樣對自己格外信重,但那又如何?沙正陽還是有這個自信的,把握這時代發展潮流的脈搏,有着幾十年前世記憶,他就不信自己還混不出一個名堂來!

無論是哪個來當這個書記主任,沙正陽一樣有信心證明給對方看,自己不是靠裙帶關係上來的。

當然,這可能需要一些時間,甚至在過程中還可能出現一些波折。

這也是爲什麼古人都有士爲知己者死這一說呢,就是因爲要想讓領導“知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很多領導更喜歡用聽話的而非有獨立人格獨特個性者。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沙正陽需要冷靜的思考一下。

現在他還不確定林春鳴的態度,也就是林春鳴對自己的態度。

把自己調到市經開區,而且還是破格提拔,從副科到副處,哪怕這個副處級只是經開區的一個辦公室主任,但級別畢竟擺在那裡,這起碼爲自己節約了五年時間,這份恩情不能不記住。

像這種破格提拔,哪怕是林春鳴這樣級別的幹部一樣會耗費人脈資源的,當然這背後可能還有黃紹棠的支持,但無論如何這個情自己欠的有點兒大。

二十四歲的副處級幹部,哪怕是在省委省政府裡,只怕也很少見吧。

沙正陽需要考慮清楚,一旦林春鳴確定外調,而又對自己提出來希望自己跟隨他走的話,那麼自己該怎麼辦?

趁着他還沒正式告知自己之前,沙正陽就需要把這件事情決定了,而且沙正陽有感覺,林春鳴多半是很希望自己跟他走的。

對林春鳴的信重沙正陽當然很高興,但是問題是林春鳴是要外調其他城市啊。

無論是安襄還是涪崗抑或宛州,都是要離開漢都,可沙正陽不想離開漢都,那會帶來許多不確定的變數。

沙正陽是在春節後很隱晦的和郭業山和桑前衛提出了自己可能要調離銀臺的,無論是郭業山和桑前衛在驚訝之餘都爲沙正陽感到高興。

尤其是桑前衛,雖然很捨不得沙正陽離開,但是在獲知沙正陽是要調到市經開區時,桑前衛非常支持,直言這種機遇決不能錯過。

在後來組織部來進行考察時,桑前衛親自把關安排談話人員,確保了沙正陽的考察圓滿通過。

沙正陽很想打電話給桑前衛和郭業山,問一問他們對這件事情的態度,但還是覺得有些不合適。

和桑前衛在一起工作幾個月裡,沙正陽和桑前衛建立起了很深厚的感情,絲毫不亞於對他一樣有提拔之恩的郭業山。

沙正陽覺得自己重返這個世界之後這快兩年時間裡,除了結識一幫在東方紅集團裡工作的同事外,最大的收穫就是兩個對他青眼有加且幫助極大的領導,曹清泰不算在其中。

沒有郭業山的一力支持,自己走不上領導崗位,而沒有桑前衛的竭力舉薦和支持,自己在開發區也不可能取得這麼大的成績。

所以沙正陽覺得於公於私,他都應該要把自己這個情況和他們說一說,講一講,聽一聽他們的意見。

這不僅僅是自己的經驗判斷,而且也是對這兩位領導的尊重,同時也是一份感情上的交流,他覺得很有必要。

至於曹清泰那裡,關係又是另外一層了,電話上曹清泰態度就已經表明了,尊重沙正陽自己的考慮,但他傾向於如果林春鳴對沙正陽提出來,那就是對他最大的信賴,非常難得。

當然如果沙正陽不想去外地市,又覺得留在市開發區不合適,隨時可以到新湖來。

有這樣的支持,沙正陽心滿意足。

求自動訂閱,求有價值書評,求推薦票!

第八十八節 合格,意外驚喜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十八節 老鬼第六十節 坦然第十七節 指點江山,省城來人第二十九節 不行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四十二節 多管齊下第一百五十九節 調研準備第一百七十五節 發財,發展,創業,就業第一百零一節 不經意間再開一扇門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六十節 高鐸第三十五節 波起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八十四節 我不是趙括第一百零六節 牛人趙一善第一百三十九節 走好第一步,看穿未來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四十五節 巨坑第一百四十四節 暗手,伏筆第三十三節 讓人目眩神迷第九十節 觀感,走爲上第六十六節 唐僧肉,防微杜漸第六十二節 老狐狸第五十一節 爭執,僵持第八十二節 鞭打快牛,套路太深第七十六節 調研,文化是靈魂第一百零九節 候任第一百零二節 順手爲之第十六節 路遇第一百六十四節 振聾發聵(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七節 懵了(爲訂閱過及格線加第四更!)第五十四節 佈局,起航第一百五十一節 多策並舉,雙輪驅動第四卷 奔騰急 第十節 完美表現,征服所有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八十一節 謀其政第一百三十六節 郭業山第三十四節 意圖,長遠第一百二十八節 寸利必爭,錙銖必較第五十四節 佈局,起航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十四節 扼殺在萌芽狀態中第四十四節 融入第一百七十五節 發財,發展,創業,就業第五卷 崢嶸歲月稠 第八節 人情世故,掙扎第一百五十三節 贏得尊重(第三更!)第七十七節 95年來了第六十三節 意外之喜第一百一十六節 造就傳奇,焦女皇第一百三十一節 將沙正陽一軍第一百五十四節 破局交通瓶頸,定心丸第一百二十三節 分歧隱現第三十三節 威震第十九節 乍到,藏龍第五十九節 鉅變第一百四十二節 山雨欲來,樹欲靜風不止第三卷 夢裡不知身是客 第二十節 期待第一百四十一節 管委會第八十七節 魅力十足的男人第八十五節 先斬後奏,一門藝術第二十四節 遠望第四十六節 所處位置決定考慮問題角度第一百四十節 高柏山第九十八節 萬事開頭難第三卷 第三十七節 風動青萍之末(3)第八十九節 赴京第九十六節 押上第九十四節 縣級班子第六十九節 巧舌如簧第二百零三節 影響滲透,波及深遠第一百一十七節 要做大事,必先做鋪墊第五卷 崢嶸歲月稠 第八節 人情世故,掙扎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二十八節 要逆天改命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九十五節 雷霆萬鈞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二十四節 總有意想不到第九卷 第一百一十一節 成熟(結局)第一百零八節 王牌對王牌(1)第一百六十四節 振聾發聵(第二更!)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四十節 國企改革的複雜性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節 競爭(爲訂閱過及格線加第一更!)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十節 文豪之路?第一百四十七節 幕後老闆,文傳產業有深意第一百節 阻力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二十八節 要逆天改命第二十九節 變化第九十七節 姑妄聽之第十四節 其疾如風第一百四十八節 敲定,巨輪起航第六十五節 寧月嬋第一百二十五節 暗波隱流(3)第三十四節 意圖,長遠第一百二十節 指點迷津,出海第三十五節 波起第十四節 其疾如風第一百五十七節 圈裡圈外(1)第八十一節 緣聚緣散,破解難題第四十二節 曲徑可通幽第五十九節 瓶頸,難題第一百二十六節 即興發揮,多才多藝第一百五十四節 破局交通瓶頸,定心丸第一百二十一節 進入狀態,庖丁解牛第一百三十一節 兩難第七十七節 95年來了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三十一節 大題第一百三十節 衝突
第八十八節 合格,意外驚喜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十八節 老鬼第六十節 坦然第十七節 指點江山,省城來人第二十九節 不行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四十二節 多管齊下第一百五十九節 調研準備第一百七十五節 發財,發展,創業,就業第一百零一節 不經意間再開一扇門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六十節 高鐸第三十五節 波起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八十四節 我不是趙括第一百零六節 牛人趙一善第一百三十九節 走好第一步,看穿未來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四十五節 巨坑第一百四十四節 暗手,伏筆第三十三節 讓人目眩神迷第九十節 觀感,走爲上第六十六節 唐僧肉,防微杜漸第六十二節 老狐狸第五十一節 爭執,僵持第八十二節 鞭打快牛,套路太深第七十六節 調研,文化是靈魂第一百零九節 候任第一百零二節 順手爲之第十六節 路遇第一百六十四節 振聾發聵(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七節 懵了(爲訂閱過及格線加第四更!)第五十四節 佈局,起航第一百五十一節 多策並舉,雙輪驅動第四卷 奔騰急 第十節 完美表現,征服所有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八十一節 謀其政第一百三十六節 郭業山第三十四節 意圖,長遠第一百二十八節 寸利必爭,錙銖必較第五十四節 佈局,起航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十四節 扼殺在萌芽狀態中第四十四節 融入第一百七十五節 發財,發展,創業,就業第五卷 崢嶸歲月稠 第八節 人情世故,掙扎第一百五十三節 贏得尊重(第三更!)第七十七節 95年來了第六十三節 意外之喜第一百一十六節 造就傳奇,焦女皇第一百三十一節 將沙正陽一軍第一百五十四節 破局交通瓶頸,定心丸第一百二十三節 分歧隱現第三十三節 威震第十九節 乍到,藏龍第五十九節 鉅變第一百四十二節 山雨欲來,樹欲靜風不止第三卷 夢裡不知身是客 第二十節 期待第一百四十一節 管委會第八十七節 魅力十足的男人第八十五節 先斬後奏,一門藝術第二十四節 遠望第四十六節 所處位置決定考慮問題角度第一百四十節 高柏山第九十八節 萬事開頭難第三卷 第三十七節 風動青萍之末(3)第八十九節 赴京第九十六節 押上第九十四節 縣級班子第六十九節 巧舌如簧第二百零三節 影響滲透,波及深遠第一百一十七節 要做大事,必先做鋪墊第五卷 崢嶸歲月稠 第八節 人情世故,掙扎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二十八節 要逆天改命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九十五節 雷霆萬鈞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二十四節 總有意想不到第九卷 第一百一十一節 成熟(結局)第一百零八節 王牌對王牌(1)第一百六十四節 振聾發聵(第二更!)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四十節 國企改革的複雜性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節 競爭(爲訂閱過及格線加第一更!)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十節 文豪之路?第一百四十七節 幕後老闆,文傳產業有深意第一百節 阻力第一卷 金風未動蟬先覺 第二十八節 要逆天改命第二十九節 變化第九十七節 姑妄聽之第十四節 其疾如風第一百四十八節 敲定,巨輪起航第六十五節 寧月嬋第一百二十五節 暗波隱流(3)第三十四節 意圖,長遠第一百二十節 指點迷津,出海第三十五節 波起第十四節 其疾如風第一百五十七節 圈裡圈外(1)第八十一節 緣聚緣散,破解難題第四十二節 曲徑可通幽第五十九節 瓶頸,難題第一百二十六節 即興發揮,多才多藝第一百五十四節 破局交通瓶頸,定心丸第一百二十一節 進入狀態,庖丁解牛第一百三十一節 兩難第七十七節 95年來了第二卷 各有稻粱謀 第三十一節 大題第一百三十節 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