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龐大的專家團

天峰科技公司,總裝車間。

順利完成首臺車的第一次驗證試車,試車情況良好,各項數據完全合格,這一臺發動機從試車工程中心運出,運至總成車間進行發動機的分解。

驗證試車完成,馬上進行發動機的分解檢查,這基本上是慣例。這臺發動機運至總裝車間的當天就完成了分解工作,零件暫時不進行清洗,因爲只進行了一次驗證試車,總計試車時間也沒有一、兩個小時,各零件還比較乾淨。

發動機的分解很快,比組裝一臺發動機快多了,分解完成,各零件整整齊齊的擺放在數張檢驗臺上,數名檢查員正在檢查,數名設計員,數名工藝員也在檢查現場。

這些技術人員主要是看一看發動機試車之後零件的狀況,李天峰沒有親自過來,孫小平和曾慶海兩人倒是在檢查現場。

兩人親自看了不少的關鍵重要零件,看完之後,兩人都是一臉的喜色,正在一起愉快的交談。

孫小平道:“曾總,難怪老闆沒有親自過來,原來早就心中有數,知道這些零件肯定沒有問題。”

曾慶海道:“是啊,發動機經過試車之後,各零件完全正常,尤其是熱部件,如火焰筒,渦輪葉片,渦輪盤等零件看上去狀況非常好。”

孫小平點了點頭:“各零件狀況都不錯,曾總,咱們的工藝水平越來越高了,加工出來的零件質量一流,這臺發動機的質量也是棒棒的。”

曾慶海笑着道:“孫總,咱們的設計水平也非常不錯,發動機綜合性能優良,此外。各零件的加工工藝性非常好,不然,首次試車可沒有這麼順利。

兩人愉快的聊了一番這臺發動機的情況,然後,曾慶海問道:“孫總,咱們另外那款兩萬磅推力等級的‘tfws002’型渦輪風扇發動機。估計再有三、五個月也該進行首臺試車了吧。”

“tfws002”型渦輪風扇發動機已經進入零件的全面試製和驗證,順利的話,真只要三、五個月就可以開動機的驗證試車。

曾慶海道:“孫總,咱們發動機的研製進度,我也真是不得不佩服,換成國內別的航空工業企業,一款新的航空發動機,不花一個三、五年別想進動機的驗證試車。”

孫小平點頭道:“國內航空工業的實力稍微弱了一點,國外那些航空工業巨頭。研發成功一款新航空發動機,他們的最快紀錄是幾個月的時間,從設計開始動機驗證試車,最快只要幾個月。”

曾慶海暗暗咋舌。

見狀,孫小平一笑道:“當然,數個月的時間就研發成功一款新航空發動機,這樣的情況,這還是屬於比較罕見的。”

曾慶海道:“孫總。再等咱們的‘tfws003’型渦輪風扇發動機的研製成功,咱們就有三款不同推力的渦輪風扇發動機。”

孫小平點一點頭。心中一陣欣慰,且無形之中有一種濃濃的成就感,研製成功三款渦輪風扇發動機,且還都是第四代機,這一輩子也足矣。

只是,孫小平哪裡能想道。這纔是自己事業的開始,以後若干年之中,在李天峰的“指導”之下,又成功研製成功一款一款的先進航空發動機。

兩人聊了不短的時間,然後一起走出了總裝車間。一起向李天峰進行彙報。

在辦公室之中,李天峰仔細聽完兩人的彙報,心中也比較高興,發動機的情況完全在自己的預料之中,李天峰不禁點一點:“零件檢查完成,整理資料,形成試車報告,另外,我們也要抓緊進行30小時,150小時持久試車了。”

孫小平和曾慶海兩人對視一眼,紛紛點了點頭,經過30小時,150小時試車成功,也就意味着,這款發動機基本研製成功。

………

數天之後。

發動機經過首次驗證試車之後分解檢查,然後又進行總裝,再次被送至試車工程中心進行試車,這暫且不提。

Wшw ▲ttka n ▲¢O

此時,李天峰正在辦公室之中,正在深思,考慮“tfws001”型這款渦輪風扇發動機的事情,而徐立龍則剛彙報完工作,剛走出李天峰的辦公室。

徐立龍彙報的自然是“tfws001”型這一款渦輪風扇發動機設計定型的事情,申請資料已經提交上去,專家組將在這一款發動機完成150小時試車之後,抵達天峰科技公司,對這一款發動機的設計定型進行評審。

順利通過首次驗證試車,順利通過30小時持久試車,再順利通過150小時持久試車,這是進行設計定型評審的重要關鍵。

試想,試車失敗,如果多次都沒有通過,這設計定型的事情只怕也很困難,甚至有可能黃掉,因爲30小時持久試車,或是150小時持久試車都不能通過,這還怎麼進行設計定型。

李天峰心中想道,現在,發動機已經在進入30小時持久試車,根據首次驗證試車的情況,通過這樣的試車應該沒有問題。

150小時持久試車難度稍微大一點,但這是國家主管部門驗收新機的一種必須進行的長期試車,且必須順利通過。

李天峰在自己的辦公室之中想了良久,心中異常的堅定,信心也很足,依照李天峰看來,經過150小時持久試車應該問題不大。

果然,30小時持久試車順利通過,發動機分解之後,各零件的檢查也非常正常,接着又進行150小時的持久試車。

150小時持久試車耗時比較長,試車期間,李天峰經常去試車工程中心看一看試車情況,看到試車一直順利進行,李天峰心中比較放心。

……

試車工程中心,試車二車間。

偌大的試車控制室內,人數不少,不但有試車員,試車技術員,也有這一款發動機的多麼主管設計員,李天峰、孫小平等人更是親自在現場,大家正在見證最關鍵的事情。

試車控制檯上,其中一塊液晶顯示屏顯示的是試車時間,不少人看着這上面跳動的數據,不少人甚至心中默默的數了起來。

十、九、八、七……

當時間跳動到150小時的時候,試車指揮員大聲的喊道“試車完成!”

試車臺上,發動機熄火,漸漸的停了下來,和剛纔試車時的噪音完全不同,整個試車控制室之中,陷入了短暫的安靜,非常的安靜,足足過了好幾秒,那幾名試車員纔回過神來。

這麼長的時間,一個個的日日夜夜,這麼辛苦的努力,終於要到了收穫的季節,不少人心中一片激動,那幾名試車員更是帶上明顯激動和高興的聲音,大聲的彙報。

“發動機餘轉正常!”

“發動機噪音,震動一直完全正常!”

“發動機燃油消耗一直完全正常!”

“……”

一聲一聲正常,在安靜的試車控制室內迴盪,很快,不少人就歡呼着跳了起來,見狀,李天峰也是開心的一笑。

150小時持久試車,對於國內別的航空工業企業來說,可能是一件難度比較大的事情,但對天峰科技公司來說,還是一次性順利通過。

這次,不用李天峰提醒,試車二車間技術主任肖國強高興的飛快跑了出去,很快,外面就傳來一陣陣響亮的禮炮聲。

爲了慶祝150小時持久試車順利通過,試車工程中心早早的準備了一桶一桶的禮花,現在,正在試車工程中心大廠門口燃放得震天響。

……

隨着順利完成150小時持久試車,專家組也開始抵達宋州,準備對天峰科技公司的這一款渦輪風扇發動機進行設計定型評審。

李天峰遠遠沒有想道,會是如此龐大的專家組,簡直就是罕見的高規格,可見,上面對這一款渦輪風發動機的重視程度。

專家組不但達到二十幾人的規模,領隊還是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的吳老,已經七十幾歲高齡的吳老再次出山,擔任這次專家組組長。

在這二十幾人的專家組之中,李天峰還有幾個熟人,張海平,張洪祖都是專家組成員,這個龐大的專家組,涉及到的部門也包括軍方,國防科工局等。

李天峰雖然沒有親自去機場迎接,但早早的帶領着天峰科技公司的一衆中、高層數十人整齊的站在天峰科技公司的大門外,早就做好了迎接準備。劉薇帶人帶車親自去機場接人。

徐立龍就站在李天峰的旁邊,徐立龍道:“老闆,沒有想道,會是如此龐大的專家組,不,這不應該叫專家組,而是應該叫專家團。”

李天峰道:“是啊,我也沒有想道,吳老居然親自帶隊。”

遠處,宋州大道上,數輛商務車組成的車隊正朝這邊行駛過來,眼尖的看到這樣支車間,心中道,專家組過來了。

………

今日兩更,第一更送上!

第三百零四章 吳老親自過來了第四百零五章 兩把火第五百五十章第二款戰機殲18第三百四十九章 苦頭和甜頭第四百四十九章 5500萬元的價格!第四百一十九章 通令嘉獎第兩百七十九章 亞馬孫公司方面的動靜第二章 國際二流的機牀行業第五百六十一章 振奮人心第五百一十六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五百三十五章 跨洲際飛行第四百一十三章 性能檢測不合格第二百零六章 反響熱烈第四百五十三章 渦扇20取得生產許可證第兩百五十一章 難以翻越的“珠穆朗瑪峰”第四百零五章 兩把火第六十五章 經典案例第三百九十一章 發動機監控系統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堪重任第四十二章 滿分試卷第三百八十七章 難道是天峰科技公司的發動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開龐巴迪公司的大門第四百八十七章 總裝下線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一套玩一玩第三百一十三章 任重道遠第三百零一章 揭開神秘面紗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方祝賀第一百三十三章 宛如天仙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塞爾多又來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孫小平出事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開龐巴迪公司的大門第三十九章 妖孽!第七十七章 新員工報道第六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兩百七十八章 先進的核心機第五百七十六章 首架殲30原型機第六百二十九章 重磅新聞第一百二十二章 “撞”了一個人才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進型的運八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入合作第一百五十四章 鑄造縮鬆第一百六十八章 無緣航展?第兩百九十七章 複合材料風扇機匣第二百二十九章 順利取證第四百九十六章 書寫新的傳奇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天峰的技術指導第兩百六十三章 豪車、女神第四百五十二章 高空臺試車第兩百五十八章 一哥的位置!第六百零八章 免費搬運工第十章 兄弟第六百零六章 殲18戰機出口第三百零二章 珠海航展第六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一百三十章 全新的工藝方法第一百零六章 天峰科技不簡單第九十六章 都無法淡定了第兩百八十章 試車之後的檢查第兩百五十一章 難以翻越的“珠穆朗瑪峰”第二百一十章 爲E廠加工單晶葉片第三百五十二章 魏總視察第一百七十六章 航展(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這是巨大的認可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開,我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型整體葉片盤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京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激動人心的時刻第二百一十八章 楊仙豐請客第兩百六十一章 李氏工藝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爆炸事件第五百五十一章 很多人都急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轟10設計定型第六百四十六章 看樣子有大事第六百一十九章 首臺渦扇30交付第兩百六十九章 高級負荷壓縮系統第四百七十七章 展開渦扇25的設計第六百零九章 運30的貨倉第三百六十四章 絕密等級第三百七十一章 體驗ARJ21客機第六百三十八章 首飛前夕第六百四十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八十三章 着艦試驗第兩百八十一章 商務談判第六百六十三章 公司重組第三百八十八章 500臺渦扇17發動機第四百七十四章 命運的大轉折第三百九十一章 發動機監控系統第兩百八十三章 孫小平的成就感第五百四十九章 殲30飛龍!第四百二十一章 700臺發動機第九章 焦點和英雄第四十四章 第二場比賽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體設計方案第四百三十章 重新洗牌第兩百五十一章 難以翻越的“珠穆朗瑪峰”第四百三十七章 反響很大第一百四十一章 劉鵬加入第六百五十二章 天峰科技集團第五百二十五章 先進的隱身材料
第三百零四章 吳老親自過來了第四百零五章 兩把火第五百五十章第二款戰機殲18第三百四十九章 苦頭和甜頭第四百四十九章 5500萬元的價格!第四百一十九章 通令嘉獎第兩百七十九章 亞馬孫公司方面的動靜第二章 國際二流的機牀行業第五百六十一章 振奮人心第五百一十六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五百三十五章 跨洲際飛行第四百一十三章 性能檢測不合格第二百零六章 反響熱烈第四百五十三章 渦扇20取得生產許可證第兩百五十一章 難以翻越的“珠穆朗瑪峰”第四百零五章 兩把火第六十五章 經典案例第三百九十一章 發動機監控系統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堪重任第四十二章 滿分試卷第三百八十七章 難道是天峰科技公司的發動機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開龐巴迪公司的大門第四百八十七章 總裝下線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一套玩一玩第三百一十三章 任重道遠第三百零一章 揭開神秘面紗第三百一十七章 各方祝賀第一百三十三章 宛如天仙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塞爾多又來了第一百三十七章 孫小平出事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敲開龐巴迪公司的大門第三十九章 妖孽!第七十七章 新員工報道第六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兩百七十八章 先進的核心機第五百七十六章 首架殲30原型機第六百二十九章 重磅新聞第一百二十二章 “撞”了一個人才第三百二十六章 改進型的運八第六百二十六章 深入合作第一百五十四章 鑄造縮鬆第一百六十八章 無緣航展?第兩百九十七章 複合材料風扇機匣第二百二十九章 順利取證第四百九十六章 書寫新的傳奇第五百二十四章 李天峰的技術指導第兩百六十三章 豪車、女神第四百五十二章 高空臺試車第兩百五十八章 一哥的位置!第六百零八章 免費搬運工第十章 兄弟第六百零六章 殲18戰機出口第三百零二章 珠海航展第六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一百三十章 全新的工藝方法第一百零六章 天峰科技不簡單第九十六章 都無法淡定了第兩百八十章 試車之後的檢查第兩百五十一章 難以翻越的“珠穆朗瑪峰”第二百一十章 爲E廠加工單晶葉片第三百五十二章 魏總視察第一百七十六章 航展(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這是巨大的認可第三百五十九章 讓開,我來!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型整體葉片盤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京城第四百五十八章 激動人心的時刻第二百一十八章 楊仙豐請客第兩百六十一章 李氏工藝法第三百七十五章 爆炸事件第五百五十一章 很多人都急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轟10設計定型第六百四十六章 看樣子有大事第六百一十九章 首臺渦扇30交付第兩百六十九章 高級負荷壓縮系統第四百七十七章 展開渦扇25的設計第六百零九章 運30的貨倉第三百六十四章 絕密等級第三百七十一章 體驗ARJ21客機第六百三十八章 首飛前夕第六百四十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八十三章 着艦試驗第兩百八十一章 商務談判第六百六十三章 公司重組第三百八十八章 500臺渦扇17發動機第四百七十四章 命運的大轉折第三百九十一章 發動機監控系統第兩百八十三章 孫小平的成就感第五百四十九章 殲30飛龍!第四百二十一章 700臺發動機第九章 焦點和英雄第四十四章 第二場比賽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體設計方案第四百三十章 重新洗牌第兩百五十一章 難以翻越的“珠穆朗瑪峰”第四百三十七章 反響很大第一百四十一章 劉鵬加入第六百五十二章 天峰科技集團第五百二十五章 先進的隱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