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航空軸承

總裝車間。

光榮完成最大壽命試車,這臺發動機在這裡順利完成分解,整臺發動機已經完全分解成爲零件狀態,一個個的零件,擺滿了很多張檢驗臺,不少零件,看上去烏七八黑。

零件沒有經過清洗,又經過四千多個小時的試車,零件能光亮如新纔是怪事了,李天峰和丘文安,以及一大幫工藝人員,設計人員,大家一起走到這幾張檢驗臺的前面,看到這些零件,李天峰點一點頭。

大家也不用李天峰吩咐,自然知到自己要做什麼,在檢驗人員的配合之下,大家開始檢查零件,將尺寸測量出來,一一記錄在專用表格上。

除了尺寸記錄,還將零件用高清晰照相機一一拍照,一些重點零件,還要拍好幾張照片,從不用的方向進行拍照,將一些磨損部位,出現異常的部位清晰的拍下來。

這些照片,將是重要的,非常珍貴的資料,將和這些尺寸記錄一起,嚴密的保存起來。

李天峰此次過來,自然不是看大家工作的,李天峰是準備親眼看一看一些重點零件的磨損情況,這臺發動機經過四千多個小時的試車,零件狀況怎麼樣,李天峰需要掌握第一手資料。

需要看哪些零件,哪些零件沒有必要看,李天峰心中知到得清清楚楚,來到檢驗桌旁邊,李天峰在其中一張桌子旁坐了下來,這張桌子上,擺了這臺發動機上一系列的軸承。

由於技術封鎖,進口的高質量軸承一般難以購買得到。即使能買到少量,也一般是價格高昂,且供應還不穩定,於是,渦軸d發動機上採用的軸承基本上都是國產化。

因爲採用的軸承爲國產軸承。質量稍差,雖然在發動機的設計進行了充分的考慮,如進行最合理最充分的滑油潤滑,採用較低的滑油溫度,加大滑油的循環速度等等。

但是,這些軸承的壽命還是無法達到李天峰心目之中的理想要求。還沒有看這臺發動機經過四千多個小時試車之後的各軸承,各零件的情況,李天峰已經心中有譜,如果李天峰推測沒有出錯的話,正是因爲這些軸承首先出了問題。這臺發動機的此次試車的最大壽命是4685小時,不然,可能壽命時間會更長,超過5000小時都有可能。

一些比較大的軸承,此時並不是整體狀態,而是零件狀態,滾軸,軸承內外環等已經分開。李天峰拿起其中一個主要軸承的滾珠,認真的看起來。

如果是新軸承的滾珠,那是非常光亮的。滾軸表面沒有一點瑕疵,全是金屬的光澤,且因爲滾軸表面太光滑,幾乎是鏡面,故光線還會出現鏡面反射,看上去有一些部位是黑色的。

李天峰非常有經驗。拿起這顆滾軸,認真的看了起來。經過這麼長時間的試車,滾軸表面已經出現微小的麻點。這是滾軸出現了疲勞磨損,表面出現了金屬剝落。

看了好幾顆滾珠,情況基本都差不多,接着,又看了這個軸承的內外環,尤其是重點看了軸承內外環上滾軸跑到的情況,也是一樣,已經出現麻點。

接着,李天峰看了好幾個軸承,都出現了不良磨損,不少滾珠表面出現了麻點,李天峰點一點頭,心中有數。

果然,果然是軸承首先出現了問題,不然,這這臺發動機的最大壽命時間還會更長。

軸承的質量如此,那就只有兩種辦法,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提高軸承的質量,但這一點估計很難,天峰科技公司又不生產軸承,而國內那幾家軸承大廠,要短時間內提高航空軸承的質量,估計不現實。

第二種辦法,那就是發動機每次大修的時候,對大部分的軸承進行換新,換上全新的軸承,這樣做,最簡單,也最能保證發動機後續的使用,但是,成本比較高。

在國外,航空工業發達的國家,航空發動並不是每次大修就更換軸承,但天峰科技公司沒有辦法,如果沒有高質量的航空軸承,那隻能每次發動機大修,就全面更換這臺發動機的軸承。

國內大部分航空企業都是這樣做的,如e廠的各類航空發動機,每次大修的時候,就要更換不少的軸承,從而保證發動機大修之後的使用壽命和質量。

當然,發動機達到使用壽命期限,返回工廠進行大修,也是更換不少零件的,有必換件和偶換件之分。必換件顧名思義,就是必須要更換的零件,一般來說,螺絲螺帽等是必須更換的,還有一部分就是容易磨損的零件,也是必須跟換。

偶換件,顧名思義,就是偶然才更換的零件,並不是必須更換的零件,是視發動機零件的使用狀況,根據實際情況更換的零件。

看完軸承,李天峰心中想到,在沒有高質量航空軸承的情況之下,渦輪軸d發動機每次大修,必須對大部分的軸承進行更換。

接着,李天峰又看了不少重要零件,尤其是那些容易出現磨損的零件,看完這些零件,李天峰滿意的點一點頭,整體來說,情況完全在預料的範圍之內,整體情況還算好。

同時,這也說,渦軸d發動機不管是發動機設計,還是零件的加工質量,都是非常優良的。

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看了不少零件的情況,李天峰又看了幾個滑油過濾器,每一個滑油過濾器,多少都出現了金屬屑,這是零件磨損,尤其是軸承磨損剝落下來的金屬屑。

航空發動機的滑油系統,是一個獨立的循環系統,航空發動機的滑油也是循環使用的,滑油泵將滑油從滑油箱之中抽出來,通過各管路送至各個需要潤滑的部位,潤滑之後,滑油又被送回滑油箱。

這就有一點像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人體的血液也是循環使用的,心臟就像滑油泵,血管就像滑油管路。

滑油在航空發動機之中循環使用,起到潤滑作用的同時,如果零件出現磨損,有細小的金屬屑出現,這些金屬屑在進過滑油過濾器的時候,將被過濾下來,被過濾器之中的細密的過濾網攔下來,金屬屑就會聚集在過濾器之中。

航空發動機在外場使用,外場維護人員檢查發動機的時候往往要拔出過濾器,看一看過濾器之中是否有金屬屑或異物,如果有這些東西,說明發動機就有問題了,就必須找出出現這問題的根源。

李天峰仔細的看了這幾個滑油過濾器,看得非常仔細,甚至還拿着放大鏡,仔細的看了這些金屬屑,有經驗的人,通過看這些金屬屑,能判斷出這些金屬屑來自這臺發動機的那些零件。

基本上全是軸承上因爲磨損而剝落的金屬屑,李天峰心中想到。

旁邊,丘文安也拿着放大鏡,手電筒,看得非常專注,丘文安還帶了筆和紙,看一看,還不時的記錄一些東西。

那些技術人員,檢驗人員,則在不時的拍照,認真的測量各零件的情況,將這些詳細的記錄下來,大家認真工作,一片忙碌。

總體來說,這臺發動機經過四千多小時最大壽命試車,情況還算比較好,各零件的表現,基本在讓人滿意的範圍之內,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這些國產軸承表現稍差。

李天峰在總裝車間呆了半天,認真的看了不少的零件,而丘文安則在總裝車間呆了好幾天,很多零件,丘文安都認真的看一看,並做了詳細的記錄。

………

天峰科技公司的渦軸d發動機源源不斷的送往直升機製造廠,庫存的兩百多臺發動機終於被全部送走,偌大的倉庫,又空曠起來,而直升機設計所,製造廠,此時的壓力是最大的。

武直十的升級已經迫在眉睫,設計所方面開足馬力,武直十的裝甲方案已經首先完成升級,全面加固厚實的裝甲,能完全抵禦30毫米機炮的打擊,因爲裝甲升級,武直十的外觀也進行了相應的變化,外觀上看,更加的威猛,充滿剛毅的線條,也更加美觀。

武器優化設計也在進行,加裝雷達方案也在進行,武直十的雷達進行升級換代,雷達更加的先進,更加複雜,重量也將相應增加至少兩、三百公斤。

天峰科技公司也並沒有停息,渦軸d發動機的生產,每月安80臺左右的產量平穩進行,軍方的軍用卡車,按照當初的訂貨協議,每月從天峰科技公司運走50臺渦軸d發動機。

時至12月份,偌大的試車車間倉庫又存放了數十臺渦軸d發動機,李天峰並沒減速生產,李天峰知到,國內渦軸d發動機的需求量應該在2000臺以上,沒有達到2000臺之前,自己可以放心的進行生產。

辦公室之中。

李天峰正在親自收拾幾份資料,這幾份資料整理好,裝好,放進自己的包中,受直升機設計所和製造廠的聯合邀請,李天峰將去參加一個專門的技術研討會,關於武直十的技術研討會。

………

今日兩更,第二更送上。

明天爭取恢復三更,在這裡再次呼喊一下月票,推薦票的支持。

第一百零四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二百一十四章 憋足幹勁第一百八十三章 員工們的反應第六百七十四章 舉世矚目的航展(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雷勇主動請纓第兩百七十五章 這是非賣品第二十八章 故障分析會第三百五十八章 這可是一個技術活第三百四十二章 後繼動力第二百一十八章 楊仙豐請客第一百二十九章 真的變長了第三百零九章 記者招待會第四百八十章 不一樣的精密鑄造第六十九章 加工顫振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是那個幸運兒第五十七章 辭職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渦扇17的認可第三百五十章 整體葉環第三十九章 妖孽!第三百一十五章 設計定型評審第四百四十二章 興高采烈第一百一十九章 低級錯誤第一百三十章 全新的工藝方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美同行第二百一十九章 楊仙豐推薦的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名氣大振第六百四十一章 史上最大訂單第五百八十六章 南海試飛第五百九十一章 什麼叫影響力第五百三十五章 跨洲際飛行第一百六十九章 戲劇性的變化第六百二十七章 合作共贏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改設計技術大綱第五百九十七章 非常有錢第六百四十九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百零二章 拉孫小平入夥第兩百七十二章 反響很大第四百五十七章 財源滾滾第三十六章 請客第六百七十六章 舉世矚目的航展(三)第一百零一章 新年新氣象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下子吃飽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適航取證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人送錢過來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塞爾多又來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私人飛機第六百五十六章 簡易跑道起降第一百零四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百七十章 陷入僵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雷勇第兩百七十四章 國家科技進步獎第五百九十九章 美國人的C-5運輸機第五百四十六章 “黑色幽靈”出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質量第一,進度第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核心機工程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大的一筆交易第三百三十三章 C919順利首飛第一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國產航機的質量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體設計方案第五百八十九章 首架殲30戰機交付第二百三十三章 高工資、高收入第三百八十七章 難道是天峰科技公司的發動機第五百四十三章 巡航南海第四百六十章 一舉拿下!第五百九十章 殲18戰機首飛!第五百零二章 商業間諜第六十二章 零件混批第二百零三章 萬事具備,只待試車!第二十五章 參賽名單第四百五十四章 功勳人物第十七章 狗眼看人低第四百四十五章 第二代核心機展開設計第五百一十章 介紹“黑色幽靈”第四百三十八章 防冰試飛第一百七十八章 航展(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史上最大訂單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大的一筆交易第一百五十三章 精密鑄造第六百四十三章 首飛前夕第六百一十八章 這裡將是一片熱土第兩百九十章 熱血沸騰第四百九十四章 炫耀武力第六十三章 親自送零件第六百三十九章 法國客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首批訂單第一百九十章 道歉的誠意第六百五十九章 有錢好辦事第四十九章 辦理手續第一百四十九章 酒桌上的業務第五百零四章 軍隊保護第七十八章 孫小平拜訪第一百一十二章 核心機工程第一百七十七章 航展(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成功飛越第一島鏈第八十二章 螺栓加工第一百四十四章 岳母娘很滿意第兩百八十六章 精鑄機匣第一百三十章 全新的工藝方法
第一百零四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二百一十四章 憋足幹勁第一百八十三章 員工們的反應第六百七十四章 舉世矚目的航展(一)第六百六十一章 雷勇主動請纓第兩百七十五章 這是非賣品第二十八章 故障分析會第三百五十八章 這可是一個技術活第三百四十二章 後繼動力第二百一十八章 楊仙豐請客第一百二十九章 真的變長了第三百零九章 記者招待會第四百八十章 不一樣的精密鑄造第六十九章 加工顫振第四百二十二章 誰是那個幸運兒第五十七章 辭職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渦扇17的認可第三百五十章 整體葉環第三十九章 妖孽!第三百一十五章 設計定型評審第四百四十二章 興高采烈第一百一十九章 低級錯誤第一百三十章 全新的工藝方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有美同行第二百一十九章 楊仙豐推薦的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名氣大振第六百四十一章 史上最大訂單第五百八十六章 南海試飛第五百九十一章 什麼叫影響力第五百三十五章 跨洲際飛行第一百六十九章 戲劇性的變化第六百二十七章 合作共贏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改設計技術大綱第五百九十七章 非常有錢第六百四十九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百零二章 拉孫小平入夥第兩百七十二章 反響很大第四百五十七章 財源滾滾第三十六章 請客第六百七十六章 舉世矚目的航展(三)第一百零一章 新年新氣象第三百七十九章 一下子吃飽第二百三十八章 順利適航取證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人送錢過來第三百七十八章 馬塞爾多又來了第五百六十二章 私人飛機第六百五十六章 簡易跑道起降第一百零四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三百七十章 陷入僵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雷勇第兩百七十四章 國家科技進步獎第五百九十九章 美國人的C-5運輸機第五百四十六章 “黑色幽靈”出動!第二百三十四章 質量第一,進度第二第六百四十九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核心機工程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大的一筆交易第三百三十三章 C919順利首飛第一百八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國產航機的質量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體設計方案第五百八十九章 首架殲30戰機交付第二百三十三章 高工資、高收入第三百八十七章 難道是天峰科技公司的發動機第五百四十三章 巡航南海第四百六十章 一舉拿下!第五百九十章 殲18戰機首飛!第五百零二章 商業間諜第六十二章 零件混批第二百零三章 萬事具備,只待試車!第二十五章 參賽名單第四百五十四章 功勳人物第十七章 狗眼看人低第四百四十五章 第二代核心機展開設計第五百一十章 介紹“黑色幽靈”第四百三十八章 防冰試飛第一百七十八章 航展(三)第六百四十一章 史上最大訂單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大的一筆交易第一百五十三章 精密鑄造第六百四十三章 首飛前夕第六百一十八章 這裡將是一片熱土第兩百九十章 熱血沸騰第四百九十四章 炫耀武力第六十三章 親自送零件第六百三十九章 法國客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首批訂單第一百九十章 道歉的誠意第六百五十九章 有錢好辦事第四十九章 辦理手續第一百四十九章 酒桌上的業務第五百零四章 軍隊保護第七十八章 孫小平拜訪第一百一十二章 核心機工程第一百七十七章 航展(二)第五百三十六章 成功飛越第一島鏈第八十二章 螺栓加工第一百四十四章 岳母娘很滿意第兩百八十六章 精鑄機匣第一百三十章 全新的工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