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新工藝新方法

百分表,機械加工行業常用的測量工具,和卡尺,千分尺等一樣非常常見。百分表,顧名思義,就是將一毫米在錶盤上分成一百等份,表的指針每跳動一小格就是百分之一毫米,也就是一絲。

輕輕的用小木追敲動零件,零件漸漸的完全找正,百分表的跳動幾乎肉眼看不見,如果不仔細看,真的看不出這輕微的跳動,說明跳動肯定再一絲之內,可能還是在千分之五之內。

“這件零件的外圓基準加工得不錯啊,非常圓,跳動沒有超過千分之五。”湯建議讚賞得到,語氣之中有一點佩服。

能將三百多毫米的外圓加工得這麼圓,這也是不容易的,湯建議是機械加工專家,深知這難易程度,所以纔會這麼說。

李天峰點一點頭,“湯專家,零件基準已經完全找正,我們測量一下零件內圓的跳動情況。”

“我親自來。”說完,湯建議還是親自操刀,用另外一個百分表,將表頭接觸到零件的內圓面,還是壓表十幾絲。

“壓表”是一個行業術語,壓表多大非常有講究,太大了不行,影響百分表的靈敏度,太小了也不行,可能會測量不準確,最好是壓表十幾絲比較合適,顯然,湯建議經驗老到,壓表就是十幾絲的樣子。

壓好表,湯建議開始輕輕的轉動精密轉檯,輕輕的轉,同時,眼睛仔細的看着這兩塊百分表。

大家的眼睛也差不多,也是仔細的盯着這兩塊百分表,答案馬上就要出來了。

輕輕的轉動精密轉檯,百分表指針幾乎沒有反應,最多隻是輕微的晃動一下,一邊轉動轉檯,湯建議臉上的驚愕神色神色越來越明顯,待一圈轉完,湯建議難以置信的到:“不可能!!!”

“這不可能!見鬼了,我要再重新再量一遍。”湯建議喃喃的到。

看到這一切,見零件加工質量優良,劉青山心中大好,笑着到:“湯專家,這一切都是你親自在測量,兩個百分表都是你親自裝的,不會有錯啦!”

聞言,湯建議恍然,輕輕的拍一拍自己的腦袋,然後到:“真的,這兩個表是我親自檢查並安裝的,不會有錯。”

說完,感慨的回頭對李天峰到:“李總,剛纔急躁了一點,差點糊塗了,就這到工序而言,零件加工質量良好,非常不錯。”

話鋒一轉,湯建議還是到:“不過,你們火焰筒的加工工藝路線我是不贊成的,我持保留態度,這一到工序加工良好,後續還有精加工要進行,萬一後續工序之中發生零件變形,那就沒有挽回的餘地。”

現在,已經將火焰筒的內圓全部加工至設計尺寸,連返工的餘量都沒有,故湯建議這麼說。

按照e廠原來的加工路線,精車火焰筒內圓之後,還將留1毫米的加工餘量,並未一次性加工至設計尺寸,留下這1毫米的加工餘量之後,再精車外圓,精車之後,也留1毫米的加工餘量,再又精車內圓,然後再又精車外圓,反反覆覆,一直加工至最終設計尺寸。

這樣加工,即使發生變形,原來已經加工到位的尺寸發生了稍稍的改變,也有餘量進行再次修正,缺點是變形一直沒有避免,最後還是會影響最終設計尺寸,影響零件的合格率和加工質量。

但天峰科技的加工工藝路線與e廠完全不同,天峰科技的加工路線是趁零件壁厚還比較厚,剛性很好的時候,一次性到位,將內圓一次性加工至最終設計要求尺寸,然後再加工外圓。

此時,零件壁厚還很厚,好幾個毫米的加工厚度,這就代表着有很大切削餘量,這麼大量的零件材料切削,零件會越加工越薄,相應的剛性也會越來越差,在湯建議看來,這樣加工下去,變形不可避免。

如果不是剛纔零件的內圓加工質量優良,湯建議可能拂袖就走,哪裡還會有這麼好的臉色,客客氣氣的說自己持保留意見。

湯建議持保留意見,李天峰也不去爭論,淡淡的到:“那我們接下來進行下一到精車工序,再看一看零件的加工質量再說,讓事實說話。”

劉青山剛纔自然也是仔細的看了後續的加工工藝路線,無不擔憂的到:“天峰,接下來加工,零件恐怕會發生變形啊!”

李天峰微笑着說:“劉總,放心,我們有辦法,能控制零件的變形。”

能控制零件變形!

劉青山驚異的看了李天峰一眼,顯然是非常期待,想看一看天峰科技是怎樣控制零件加工變形的。

李天峰知到大家都在期待,也不含糊,大手一揮到:“張主任,趕快安排下一到工序。”

下一到工序就是精車外圓,現在留下的加工餘量還比較大,有好幾個毫米,火焰筒還比較厚實,非常的結實,剛性非常好。

張燦也非常利索,知到大家都在看着結果,馬上就指揮工人過來,將這個零件搬至旁邊不遠處的另外一臺德國數控車牀。

因爲視線遮擋,大家都沒有看見這臺數控車牀,程鋼佩服的到:“好傢伙,又是一臺德國精密數車。”

陳冬也懂一點,也點一點頭到:“是啊,驚喜一個接這一個,這臺德國精密數車起碼大幾百萬吧!”

李天峰心中想到,可不是,七、八百萬呢,不過,這樣的數控設備,一號車間有好幾臺,還有比這更貴的加工中心,數控磨牀等等,這樣的設備在別人眼裡,稀奇得不得了,在李天峰看來,一般般啦。

操作這臺數控車牀的也是一名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師傅,老師傅姓周,三、四十歲年紀,顯得非常有精神,且早就做好了準備,一直處於待命狀態。

零件一搬運過來,周師傅馬上熟練的將零件安裝在夾具上,動作比較快,一、二十分鐘的時間,零件在數車夾具上的安裝妥妥當當。

安裝零件的這個夾具顯然是一個特別設計的專用夾具,大家看到這個夾具,眼前一亮。

劉青山更是到:“天峰,這是你們專門設計製造的專用數車夾具,看上去不錯,也比較特別。”

夾具有一些特別的設計,連劉青山也暫時沒有看懂,湯建議也是一樣,暫時沒有看明白。

但是,湯建議還是到:“李總,夾具看是非常不錯,但是,我還是沒有看出來,這到工序你們怎麼控制零件加工變形,難到是靠這個比較特別的夾具,我看也不像啊。”

大家正在等待着李天峰迴答,張燦的大嗓門在外面響起,“來了,來了,大家讓一讓,比較燙。”

大家循聲望去,只見張燦親自帶着兩名工人,每一名工人手裡提着一個鐵桶,桶裡面顯然裝了不少東西,顯得比較燙手。

大家紛紛讓開,待這兩個工人進來,大家紛紛朝鐵桶裡面望去,只見每一隻鐵桶裡面是已經融化的大半桶石蠟。

好像是石蠟!

看到這東西,湯建議恍然,然後輕輕的搖了搖頭,“李總,你們是想向零件內腔裡面灌滿石蠟,待石蠟冷卻之後,填充在零件內腔,藉此來增強零件的剛性,從而控制零件的加工變形?”

李天峰點一點頭,基本上是這樣,但又有一些不同,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

見李天峰點頭,湯建議苦笑着到:“李總,這次你們怕是要栽了,這樣的辦法,我們在當初加工着火焰筒的時候就試過了,效果很差。”

湯建議說得倒也是實情,連旁邊的劉青山,程鋼等人都點一點頭,大家腦海之中,馬上浮現了當初加工火焰筒的情景。

渦軸c發動機火焰筒在試製之初,e廠採用的基本上就是類似於剛纔的加工工藝,也是將零件內圓加工至最終設計尺寸之後,朝裡面灌滿石蠟,待石蠟完全冷卻之後,再加工外圓面。

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想借石蠟來增強零件的剛性,試想,裡面灌滿的石蠟冷卻硬化之後,硬邦邦的,填充得滿滿,本來很薄的零件就顯得剛性十足,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因爲大家都知到,熱脹冷縮,待石蠟冷卻之後,會收縮,會和零件之間形成很大的間隙,起碼有兩、三毫米的間隙,這樣一來,石蠟就失效了,再加工零件外圓,零件會依然變形。

當初,e廠採用這樣的加工,一連報廢了好幾件零件,吸取這些教訓之後,才採用了現在的新工藝,那就是不再灌石蠟,採用一遍又一遍,一點一點,一層一層的輪流反覆的車削零件內圓與外圓。

不過,e廠這樣的新工藝似乎效果也不好,零件加工質量一直不穩定,合格率一直幾乎爲零,這才無奈,不然,渦軸c如此關鍵和重要的零件也不會放在天峰科技進行加工。

見大家都持否定態度,湯建議還不時的搖一搖頭,完全不看好自己的工藝方案,李天峰不禁到:“大家不要急嘛,繼續看下去就知到了。”

劉青山似乎也完全開看了,安慰到:“試一試再說,反正在這火焰筒的加工上面,我們已經報廢了很多見零件,這次如果再報廢了,我們就當成有交了一次學費,零件廢了我來簽單。”

此時,劉青山倒也表現出了幾分大氣,李天峰悄悄看了劉青山一眼,暗暗的點一點頭。

……

明天中午上架,真是期待,激動!

...

第三百一十四章 龐大的專家團第五百三十三章 衛星照片第五百九十二章 這難道是特技飛行表演?第三百八十一章 和吳老的見面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京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展開渦扇25的設計第五百五十章第二款戰機殲18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聞發佈會第五百一十章 介紹“黑色幽靈”第三百一十六章 代號渦扇16第二百四十一章 價格是焦點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方優先第三百九十九章 回鄉祭祖(一)第二百零九章 後面的道路很艱辛第一百九十七章 非比尋常的葉片第三百零四章 吳老親自過來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進展迅速第四百六十四章 渦扇21發動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天峰的私事第六百二十三章 劍拔弩張第七十七章 新員工報道第六百四十二章 巨大的反響第五百一十六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五百六十九章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拜碼頭”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工業界的大事第六百零五章 大規模換裝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三代戰機之中的王者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設計大會第一百一十九章 低級錯誤第五百九十四章 代號“胖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同簽訂第三百五十八章 這可是一個技術活第四百三十九章 渦扇20總裝配第三百四十二章 後繼動力第十九章 人造鑽石第二百四十二章 百億大單!第二百四十八章 第二款發動機第三百一十二章 首次驗證試車第一百六十七章 史純軍第二百五十章 尋求合作被拒第三章 牛刀小試第二十一章 複雜繁瑣的拉削工序第四百二十章 開胃小菜第六百六十九章 企業標準第二百三十七章 順利完成2000小時壽命試車第五百二十一章 首批零件交付第一百零四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五百二十五章 先進的隱身材料第三百五十四章 順利取得生產許可證第三百八十五章 男人身份的象徵第四百八十章 不一樣的精密鑄造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設計大會第六十九章 加工顫振第三百零二章 珠海航展第兩百八十八章 我認識你第六百二十三章 劍拔弩張第五百九十四章 代號“胖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擔心產能不足第四百五十章 今年首單第三百零七章 鉢滿盆滿第四百五十五章 前往波音公司第二百一十八章 楊仙豐請客第三百九十七章 意義非凡的交易第四百二十三章 正式任命第三百零五章 出色的成績單第一百三十一章 加工完美第一百八十八章 沒完沒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事情鬧大了第三百三十章 漂亮首飛第四百八十六章 進入部件組裝第四百三十五章 競爭對手的高調第四十五章 紮根國內第二章 國際二流的機牀行業第三百零六章 神秘中年老外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國工匠第五十五章 最後的故障分析會(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企業標準第四百五十六章 最讓人眼紅的企業第二百二十一章 聘任徐立龍第五十八章 孫康來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航空軸承第兩百八十八章 我認識你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故障分析會(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體設計方案第三百二十章 商業競爭第兩百六十八章 又是一個大單第二百二十二章 順利通過300小時試車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爲你感到自豪第四百一十三章 性能檢測不合格第六百七十六章 舉世矚目的航展(三)第四百零一章 回鄉祭祖(三)第六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六百二十三章 劍拔弩張第六百三十五章 輿論反轉第七十三章 火爆的招聘會第五十八章 孫康來了第五百零九章 魏總要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送上門來的大業務第兩百六十四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八章 這簡直就是藝術品
第三百一十四章 龐大的專家團第五百三十三章 衛星照片第五百九十二章 這難道是特技飛行表演?第三百八十一章 和吳老的見面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京城第四百七十七章 展開渦扇25的設計第五百五十章第二款戰機殲18第四百八十八章 新聞發佈會第五百一十章 介紹“黑色幽靈”第三百一十六章 代號渦扇16第二百四十一章 價格是焦點第三百二十五章 軍方優先第三百九十九章 回鄉祭祖(一)第二百零九章 後面的道路很艱辛第一百九十七章 非比尋常的葉片第三百零四章 吳老親自過來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進展迅速第四百六十四章 渦扇21發動機第三百五十七章 李天峰的私事第六百二十三章 劍拔弩張第七十七章 新員工報道第六百四十二章 巨大的反響第五百一十六章 戰略合作伙伴第五百六十九章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拜碼頭”第四百六十五章 航空工業界的大事第六百零五章 大規模換裝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三代戰機之中的王者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設計大會第一百一十九章 低級錯誤第五百九十四章 代號“胖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同簽訂第三百五十八章 這可是一個技術活第四百三十九章 渦扇20總裝配第三百四十二章 後繼動力第十九章 人造鑽石第二百四十二章 百億大單!第二百四十八章 第二款發動機第三百一十二章 首次驗證試車第一百六十七章 史純軍第二百五十章 尋求合作被拒第三章 牛刀小試第二十一章 複雜繁瑣的拉削工序第四百二十章 開胃小菜第六百六十九章 企業標準第二百三十七章 順利完成2000小時壽命試車第五百二十一章 首批零件交付第一百零四章 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五百二十五章 先進的隱身材料第三百五十四章 順利取得生產許可證第三百八十五章 男人身份的象徵第四百八十章 不一樣的精密鑄造第三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設計大會第六十九章 加工顫振第三百零二章 珠海航展第兩百八十八章 我認識你第六百二十三章 劍拔弩張第五百九十四章 代號“胖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擔心產能不足第四百五十章 今年首單第三百零七章 鉢滿盆滿第四百五十五章 前往波音公司第二百一十八章 楊仙豐請客第三百九十七章 意義非凡的交易第四百二十三章 正式任命第三百零五章 出色的成績單第一百三十一章 加工完美第一百八十八章 沒完沒了第四百四十六章 事情鬧大了第三百三十章 漂亮首飛第四百八十六章 進入部件組裝第四百三十五章 競爭對手的高調第四十五章 紮根國內第二章 國際二流的機牀行業第三百零六章 神秘中年老外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國工匠第五十五章 最後的故障分析會(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企業標準第四百五十六章 最讓人眼紅的企業第二百二十一章 聘任徐立龍第五十八章 孫康來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航空軸承第兩百八十八章 我認識你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故障分析會(二第一百三十九章 總體設計方案第三百二十章 商業競爭第兩百六十八章 又是一個大單第二百二十二章 順利通過300小時試車第四百四十三章 我爲你感到自豪第四百一十三章 性能檢測不合格第六百七十六章 舉世矚目的航展(三)第四百零一章 回鄉祭祖(三)第六百一十七章 精準打擊第六百二十三章 劍拔弩張第六百三十五章 輿論反轉第七十三章 火爆的招聘會第五十八章 孫康來了第五百零九章 魏總要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送上門來的大業務第兩百六十四章 “醜媳婦”見公婆第八章 這簡直就是藝術品